CN111207806A - 一种观测多层地下水水位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观测多层地下水水位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07806A
CN111207806A CN202010192080.0A CN202010192080A CN111207806A CN 111207806 A CN111207806 A CN 111207806A CN 202010192080 A CN202010192080 A CN 202010192080A CN 111207806 A CN111207806 A CN 1112078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observing
underground water
water level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9208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万平
雷玉德
赵振
秦光雄
袁有靖
汪生斌
赵东阳
侯利朋
谢振兴
苏世杰
马文鑫
祁泽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hai 906 Engineering Prospecting Design Institute
Qinghai Geological Environment Survey Institute
Qinghai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Geology Exploration
Original Assignee
Qinghai 906 Engineering Prospecting Design Institute
Qinghai Geological Environment Survey Institute
Qinghai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Geology Explor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hai 906 Engineering Prospecting Design Institute, Qinghai Geological Environment Survey Institute, Qinghai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Geology Exploration filed Critical Qinghai 906 Engineering Prospecting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01019208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078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078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078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FMEASURING VOLUME, VOLUME FLOW, MASS FLOW OR LIQUID LEVEL; METERING BY VOLUME
    • G01F23/00Indicating or measuring liquid level or level of fluent solid material, e.g. indicating in terms of volume or indicating by means of an alarm
    • G01F23/02Indicating or measuring liquid level or level of fluent solid material, e.g. indicating in terms of volume or indicating by means of an alarm by gauge glasses or other apparatus involving a window or transparent tube for directly observing the level to be measured or the level of a liquid column in free communication with the main body of the liqui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观测多层地下水水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打孔,S2:管材制备;S3:水位观测,S4:信号传输;S5:信号接收;S6:数据整理;本发明采用直观的观测方法,使用水泵将不同高度的地下水抽取上来,进行观测,直观的观测地下水位的高度;并且本发明使用设备巧妙,设备不易损坏,造价低廉,经久耐用,可以节省大量的设备资金,有利于水位观测设备的普及安装,节省科研资金,而且本发明使用循环的方式观测地下水位,不会对地下水位破坏,保护生态,可以对长期的地下水位进行观测,收集数据,为其他水文科研做数据基础。

Description

一种观测多层地下水水位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文地质观测技术,具体是一种观测多层地下水水位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水位是指地下水面相对于基准面的高程。通常以绝对标高计算。潜水面的高程称“潜水位”;承压水面的高程称“承压水位”。根据钻探观测时间可分为初见水位、稳定水位、丰水期水位、枯水期水位、冻前水位等。
地下水水位下降原因主要是:1、人为因素,比如说人类的过分开采利用等。2、自然因素,比如说地震造成地势的抬高、地下河道的下沉等;河流的改道;气候的变化等。
地下水位上升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其中,降雨量短时间增大、喀斯特地区地下河流向的改变、地震活动异常,这些都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属于自然原因。人工因素干扰地下水位又分两种,一是合理的,一是不合理的。合理的比如济南趵突泉、甘肃敦煌月牙泉就需要定期补水,抬高地下水位,以保住旅游景观。不合理的是农业漫灌,灌溉用水过多,排水不及时,导致地下水位升高,甚至会造成次生盐渍化的灾害。
基于以上原因导致地下水位产生的变化,需要一种科学的对地下水位观测的方法,现有技术对地下水位观测时观测结果不直观,使用大量的传感设备,不仅观测不便,观测结果也不直观,尤其是对多层地下水位的观测而言,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观测多层地下水水位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可靠的,可以直观的观测多层地下水水位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观测多层地下水水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打孔,在待测地质区打出观测地质孔,钻孔深度不小于该多层地下水地质最底层地下水的深度;
S2:管材制备,管材管壁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管材内部设若干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一端连接在一侧通孔上,所述连通管另一端连接在另一侧通孔上,所述连通管之间设有水泵;
S3:水位观测,使用步骤S2中水泵启动抽水,将地下水通过连通管抽取到地面,再通过另一侧通孔排放到地下水层中,观察连通管是否可以抽取上来地下水;
S4:信号传输,步骤S2中所述水泵进水口与连通管之间设有拍摄设备,所述拍摄设备上安装有用于视频、图片信号传输的无线或有限传输设备;
S5:信号接收,接收步骤S3中拍摄的视频或图片;
S6:数据整理,存储步骤S5中接收的视频或图片。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直径为2-5mm。
进一步的,所述连通管直径与通孔直径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连通管与水泵连接处使用透明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在每个水层之间至少有5个。
进一步的,所述拍摄设备上安装有定位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装置使用北斗或GPS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水泵上安装有远程遥控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观测地质孔至少有一个,且处于不同层地下水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直观的观测方法,使用水泵将不同高度的地下水抽取上来,进行观测,直观的观测地下水位的高度;并且本发明使用设备巧妙,设备不易损坏,造价低廉,经久耐用,可以节省大量的设备资金,有利于水位观测设备的普及安装,节省科研资金,而且本发明使用循环的方式观测地下水位,不会对地下水位破坏,保护生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些实施方式的具体描述过程中,为了进行简明扼要的描述,本说明书不可能对实际的实施方式的所有特征均作详尽的描述。应当可以理解的是,在任意一种实施方式的实际实施过程中,正如在任意一个工程项目或者设计项目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开发者的具体目标,为了满足系统相关的或者商业相关的限制,常常会做出各种各样的具体决策,而这也会从一种实施方式到另一种实施方式之间发生改变。此外,还可以理解的是,虽然这种开发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可能是复杂并且冗长的,然而对于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相关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些设计,制造或者生产等变更只是常规的技术手段,不应当理解为本公开的内容不充分。
除非另作定义,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并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元件,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设置”或者“连接”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也不限于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连接。
一种观测多层地下水水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打孔,在待测地质区打出观测地质孔,钻孔深度不小于该多层地下水地质最底层地下水的深度;
S2:管材制备,管材管壁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管材内部设若干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一端连接在一侧通孔上,所述连通管另一端连接在另一侧通孔上,所述连通管之间设有水泵;
S3:水位观测,使用步骤S2中水泵启动抽水,将地下水通过连通管抽取到地面,再通过另一侧通孔排放到地下水层中,观察连通管是否可以抽取上来地下水;
S4:信号传输,步骤S2中所述水泵进水口与连通管之间设有拍摄设备,所述拍摄设备上安装有用于视频、图片信号传输的无线或有限传输设备;
S5:信号接收,接收步骤S3中拍摄的视频或图片;
S6:数据整理,存储步骤S5中接收的视频或图片。
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直径为3mm。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通管直径与通孔直径一致。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通管与水泵连接处使用透明材质。
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在每个水层之间至少有5个。
本实施例中,所述拍摄设备上安装有定位装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装置使用北斗定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泵上安装有远程遥控装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观测地质孔至有5个,所述观测地质孔至少有一个,且处于不同层地下水位,每个观测地质孔直线距离为1km。
本发明采用直观的观测方法,使用水泵将不同高度的地下水抽取上来,进行观测,直观的观测地下水位的高度;并且本发明使用设备巧妙,设备不易损坏,造价低廉,经久耐用,可以节省大量的设备资金,有利于水位观测设备的普及安装,节省科研资金,而且本发明使用循环的方式观测地下水位,不会对地下水位破坏,保护生态,可以对长期的地下水位进行观测,收集数据,为其他水文科研做数据基础。

Claims (9)

1.一种观测多层地下水水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打孔,在待测地质区打出观测地质孔,钻孔深度不小于该多层地下水地质最底层地下水的深度;
S2:管材制备,管材管壁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管材内部设若干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一端连接在一侧通孔上,所述连通管另一端连接在另一侧通孔上,所述连通管之间设有水泵;
S3:水位观测,使用步骤S2中水泵启动抽水,将地下水通过连通管抽取到地面,再通过另一侧通孔排放到地下水层中,观察连通管是否可以抽取上来地下水;
S4:信号传输,步骤S2中所述水泵进水口与连通管之间设有拍摄设备,所述拍摄设备上安装有用于视频、图片信号传输的无线或有限传输设备;
S5:信号接收,接收步骤S3中拍摄的视频或图片;
S6:数据整理,存储步骤S5中接收的视频或图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测多层地下水水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直径为2-5mm。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测多层地下水水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直径与通孔直径一致。
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测多层地下水水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与水泵连接处使用透明材质。
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测多层地下水水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在每个水层之间至少有5个。
6.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测多层地下水水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设备上安装有定位装置。
7.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观测多层地下水水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使用北斗或GPS定位。
8.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测多层地下水水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上安装有远程遥控装置。
9.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测多层地下水水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地质孔至少有一个,且处于不同层地下水位。
CN202010192080.0A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观测多层地下水水位的方法 Pending CN1112078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92080.0A CN111207806A (zh)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观测多层地下水水位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92080.0A CN111207806A (zh)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观测多层地下水水位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07806A true CN111207806A (zh) 2020-05-29

Family

ID=70783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92080.0A Pending CN111207806A (zh)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观测多层地下水水位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0780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63146A (zh) * 2020-07-14 2020-11-20 临沂矿业集团菏泽煤电有限公司 工业广场井筒偏斜地下水位监测网
CN111978119A (zh) * 2020-08-19 2020-11-24 青海九0六工程勘察设计院 一种用于高寒缺氧条件的微生物菌剂肥料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58226A (ja) * 1999-03-10 2000-09-22 Hitachi Ltd 蒸気タービン湿分分離装置のレベル検出方法
CN2577261Y (zh) * 2002-11-06 2003-10-01 张宪民 地下水位测量仪
CN202734904U (zh) * 2012-07-22 2013-02-13 范立民 用于水文地质孔的多层地下水水位观测装置
CN206450285U (zh) * 2017-01-13 2017-08-29 吉林大学 一种便携式地下水监测装置
JP2018179742A (ja) * 2017-04-13 2018-11-15 大成建設株式会社 地下水位測定装置および地下水位測定システム
CN209072812U (zh) * 2018-09-18 2019-07-05 孙楠 一种用于水文地质孔的多层地下水水位观测装置
CN209387084U (zh) * 2018-08-31 2019-09-13 傅大庆 一种用于水位地质孔的多层地下水水位观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58226A (ja) * 1999-03-10 2000-09-22 Hitachi Ltd 蒸気タービン湿分分離装置のレベル検出方法
CN2577261Y (zh) * 2002-11-06 2003-10-01 张宪民 地下水位测量仪
CN202734904U (zh) * 2012-07-22 2013-02-13 范立民 用于水文地质孔的多层地下水水位观测装置
CN206450285U (zh) * 2017-01-13 2017-08-29 吉林大学 一种便携式地下水监测装置
JP2018179742A (ja) * 2017-04-13 2018-11-15 大成建設株式会社 地下水位測定装置および地下水位測定システム
CN209387084U (zh) * 2018-08-31 2019-09-13 傅大庆 一种用于水位地质孔的多层地下水水位观测装置
CN209072812U (zh) * 2018-09-18 2019-07-05 孙楠 一种用于水文地质孔的多层地下水水位观测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63146A (zh) * 2020-07-14 2020-11-20 临沂矿业集团菏泽煤电有限公司 工业广场井筒偏斜地下水位监测网
CN111963146B (zh) * 2020-07-14 2021-10-08 临沂矿业集团菏泽煤电有限公司 工业广场井筒偏斜地下水位监测网
CN111978119A (zh) * 2020-08-19 2020-11-24 青海九0六工程勘察设计院 一种用于高寒缺氧条件的微生物菌剂肥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ihansky Sinkholes, west-central Florida
CN111207806A (zh) 一种观测多层地下水水位的方法
US6840710B2 (en) Underground alluvial water storage reservoir and method
CN109488305B (zh) 一种应用在破损井筒修复过程中的冻结器布置方式
CN113237815A (zh) 基于钻孔中注水观测岩体多方向渗透性的观测仪器及方法
CN203530996U (zh) 多井点组合降水设施
CN103999739A (zh) 一种北方滨海地区盐碱地的冬季灌溉方法及系统
US20130327497A1 (en) Method of heating/cooling structure using geothermal system
CN108731289B (zh) 一种地源热泵封闭式等量取水还水系统
US9689235B1 (en) Safe, directional, drought-resistant dug well (SDDW)
CN105136238A (zh) 一种观测多层地下水水位的方法
CN114481979B (zh) 一种抽水蓄能电站的建造方法
CN106202911B (zh) 一种河道生态流量地下水补给需水计算方法
Rozell Overestimating coastal urban resilience: the groundwater problem
CN108168645B (zh) 多层段同测套管及观测井
CN206919965U (zh) 一种地下水位远程自动观测装置
CN207484536U (zh) 测斜管保护结构
CN114658018A (zh) 水利工程基坑管井结合轻型井点降排水方法
CN206905841U (zh) 有底测坑地下水位观测装置及可观测地下水位的有底测坑
CN211816350U (zh) 一种用于控制潜水止水降水的结构
Lei et al. Emergency investigation of extremely large sinkholes, Maohe, Guangxi, China
CN209244563U (zh) 一种分层地下水位长期监测的钻孔结构
CN110441208A (zh) 一种填埋场防渗系统跟踪监测井及其布置方法
Golian et al. Advantages of employing multilevel monitoring wells for design of tunnels subjected to multi-aquifer alluvial
CN214749651U (zh) 一种基于钻孔中注水观测岩体多方向渗透性的观测仪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