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07533A - 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空调制冷剂充注量实时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空调制冷剂充注量实时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07533A
CN111207533A CN202010014370.6A CN202010014370A CN111207533A CN 111207533 A CN111207533 A CN 111207533A CN 202010014370 A CN202010014370 A CN 202010014370A CN 111207533 A CN111207533 A CN 1112075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refrigerant charge
vehicle
refrigerant
mounted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1437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江岩
李晓丽
史书翰
魏钿航
庞建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01437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075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075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075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5/00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refrigera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7/00Dashboar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8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for evaluating statistical data, e.g. average values,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probability functions, regression analysi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空调制冷剂充注量实时检测方法,属于新能源汽车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得蒸发温度、压缩机吸气温度、冷凝温度、节流装置入口前温度;计算得到车载空调系统过冷度和过热度,再通过多种运行条件确定各个参数,根据理论公式求出新能源汽车车载空调制冷剂的理论充注量;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实时获得车载空调系统的制冷剂充注量,方便及时对车载空调制冷剂进行补充。制冷剂充注量的实时变化速率还可以反应车载空调系统的泄漏严重情况,有利于故障的及时排除,并维持新能源汽车车载空调系统的高效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空调制冷剂充注量实时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领域,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空调制冷剂充注量实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车载空调制冷剂泄漏会影响新能源汽车制冷系统制冷效率,增加新能源汽车的功耗。
目前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制冷剂充注量检测需要将系统停止运行,这些方式存在检测成本高、精度差、易造成进一步泄漏等缺点,也不能及时得知系统制冷剂量变化情况。
在给新能源汽车制冷系统充注制冷剂时,无法获知系统中所含制冷剂余量,也无法确定合适的制冷剂充入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空调制冷剂充注量实时检测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空调制冷剂充注量实时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S1:获取新能源汽车车载空调系统运行时系统的过冷度Th和过热度Tc
S2:计算制冷剂的充注量;
S3:将得到的制冷剂实时充注量显示到汽车的的仪表盘上。
可选的,所述S1具体为:
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得蒸发器中点、压缩机入口、冷凝器中点以及节流装置入口处的温度,相应所测得温度值分别为蒸发温度、压缩机吸气温度、冷凝温度和节流装置入口温度:
利用滤波器对温度数据中波动范围超过既定波动范围的温度值过滤,保留正常范围内的温度值:
用各对应温度测点的温度值计算出相应的过冷度和过热度
可选的,所述S2具体为:通过公式(1)计算得出制冷剂的充注量:
Figure BDA0002358311300000011
其中ma、ma,0、Tc、Tc,0、Th、β分别表示为制冷系统制冷剂实际充注量、制冷剂额定充注量、过冷度、额定过冷度、过热度、额定过热度、额定制冷剂充注量和额定运行状况下高压侧制冷剂的量与系统总的制冷剂量的比值;
其中过冷度Tc的计算公式为:
Tc=T4-T3 (2)
其中T4、T3分别表示节流装置入口温度、冷凝温度;
其中过热度Th的计算公式为:
Th=T2-T1 (3)
T2、T1分别表示压缩机吸气温度、蒸发温度;
Figure BDA0002358311300000021
Ach的获取方式为:
使用控制变量法通过改变系统运行的最佳驱动条件进行大量实验,测得不同运行条件下系统的蒸发温度、压缩机吸气温度、冷凝温度、节流装置入口温度:
利用滤波器对温度数据中波动范围超过既定波动范围的温度值过滤,保留正常范围内的温度值,具体过程为:
温度传感系统在一定的时间间隔收集温度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好的数据需要进行筛选,具体筛选过程为:每20个温度为一个大组,第偶数个温度值取负值,然后将20个温度值加起来,若所得和值在规定范围内,则这一大组数据符合要求,进行过冷度过热度计算,从而计算制冷剂充注量;若这个和超出一定的数值范围,则舍去该组温度值,采取下一组温度值进行重复计算;
由所测得的相应点的正常范围的温度数据计算出各组实验中的过冷度Tc和过热度Th
由相邻两组实验数据所得的Tc、Th计算出对应的ΔTc、ΔTh
由公式(4)计算得出常数
Figure BDA0002358311300000022
Figure BDA0002358311300000023
由公式(5)计算得出常数Ach
Figure BDA0002358311300000024
其中α取值为0.75,β合理值为0.73;
对于已计算得出的常数
Figure BDA0002358311300000025
Ach值进行线性拟合回归数值分析,得到更加精确的
Figure BDA0002358311300000026
Ach值,作为公式(1)中对应的计算值,使计算所得制冷剂充注量与实际制冷剂填充量之间的误差最小化。
可选的,所述线性拟合回归数值分析还包括:
使用公式(1)中的Ach、Tc,0、Th,0对所有实验数据使用线性回归以确定
Figure BDA0002358311300000031
值,使计算所得制冷剂充注量与实际制冷剂充注量之间的相关性散布最小化:
用所得的
Figure BDA0002358311300000032
值和公式(5)中的Ach值,并仅对额定制冷剂充注量的数据应用线性回归以最小化计算制冷剂充注量时所需使用的Tc,0、Th,0值的误差,从而使计算所得制冷剂充注量和实际制冷剂充注量的相关关系通过原点:
使用所得
Figure BDA0002358311300000033
Tc,0、Th,0值以及对所有实验数据应用线性回归确定Ach值,使计算所得制冷剂充注量与实际制冷剂充注量的误差最小,最终使计算所得制冷剂充注量与实际制冷剂充注量之间的相关性具有正确的斜率。
可选的,所述制冷剂充注量的测定为:
将系统所测得的过冷度Tc、过热度Th代入公式(1)中计算,得到制冷剂充注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首先通过大量的实验,获得多组相应测点的温度数据,利用滤波器筛掉不正常温度数据,用以计算过冷度和过热度,从而计算出公式(4)、公式(5)中的
Figure BDA0002358311300000034
1/Ach,使用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出更加精确的
Figure BDA0002358311300000035
并将其使用到公式(1)中,从而得出一个与实际制冷剂充注量误差最小的制冷剂充注量的预测值,最后将所得的制冷剂充注量预测值显示到汽车仪表盘的相应位置上。本发明在实施运行过程中对整个新能源汽车车载空调系统的运行不造成任何影响,最终所得制冷剂充注量具有较高精度,用户可以无需进行其他操作直接从汽车仪表盘上获取实时制冷剂充注量,提升用户体验。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获取运行常数
Figure BDA0002358311300000036
Ach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提高新能源车载空调系统运行常数精度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获取空调系统制冷剂充注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确定车载空调运行常数,其运行常数包括
Figure BDA0002358311300000041
Ach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时检测新能源汽车车载空调充注量实时检测方法运行常数获取流程图,其方法为:获取多组新能源车载空调在不同驱动条件下的运行数据;
不同驱动条件包括:车外环境温度、车内环境温度、制冷剂充注量;
具体方法为:
首先设置其中两个条件为确定值,通过改变第三个驱动条件数据获取制冷系统的运行参数;包括当前的蒸发温度、压缩机吸气温度、冷凝温度以及节流装置入口处温度。对获取的温度进行滤波,去除异常温度值。获取正常温度值后将正常温度值代入公式(2)和公式(3)计算出系统运行常数。
下面提供获取数据的实际操作方式:
将一个新能源汽车车外环境控制为35℃,控制车内环境温度为26℃,之后对车载空调进行80%的制冷剂充注,通过传感器测出系统蒸发温度为2℃、压缩机吸气温度为5℃、冷凝温度为24℃、节流装置入口前温度为20℃;改变车外环境温度为37℃,车内环境温度与制冷剂充注量不变,测试测得系统蒸发温度为1℃、压缩机吸气温度为4℃、冷凝温度为25℃、节流装置入口前温度为21℃。同理再次改变车外环境温度和其他变量获得蒸发温度、压缩机吸气温度、冷凝温度、节流装置入口前温度。
系统运行常数修正:计算出系统过热度和过冷度后使用公式计算出运行常数,在经过线性回归分析,获得更为准确的系统运行常数。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高新能源车载空调系统运行常数精度的流程图,该流程包括:
使用公式(1)中的Ach、Tc,0、Th,0对所有实验数据使用线性回归以精确
Figure BDA0002358311300000051
值;
使用公式(1)中的Ach与精确后的
Figure BDA0002358311300000052
对所有实验数据使用线性回归以精确Tc,0、Th,0
使用公式(1)中精确后的
Figure BDA0002358311300000053
Tc,0、Th,0对所有实验数据使用线性回归以精确Ach
在公式(1)中的Ach
Figure BDA0002358311300000054
Tc,0、Th,0使用精确后的值来预测制冷剂充注量。
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空调制冷剂充注量实时检测以及新能源车载空调制冷剂泄漏检测的方法,可选的,获取实时运行的温度数据,还包括:
获取蒸发温度、压缩机吸气温度、冷凝温度以及节流装置入口处温度。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新能源车载空调系统制冷剂充注量流程图,该流程包括:
在该空调系统中获取相应四个测点温度值;
可选的,对采集温度数据进行滤除,消除异常温度值,具体方法为:温度传感系统在一定的时间间隔收集温度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好的数据需要进行筛选,具体筛选过程为:每20个温度为一个大组,第偶数个温度值取负值,然后将20个温度值加起来,若所得和值在规定范围内,则这一大组数据符合要求,对其进行过冷度过热度计算,从而计算制冷剂充注量。若这个和超出一定的数值范围,则舍去本组温度值,采取下一组温度值进行重复计算。
可选的,使用滤波后的正常温度值计算空调系统过冷度和过热度;
可选的,将过热度和过冷度带入公式(1),进行计算得出制冷剂当前充注量。
本发明可用于计算新能源汽车车载空调制冷剂充注时实时检测制冷剂充注量,以便充注工人准确充入制冷剂。还可用于计算车载空调运行实时制冷剂充注量,以便用户实时发现制冷剂充注量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使车载空调系统高效运行,同时避免制冷剂泄漏对环境造成污染。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空调制冷剂充注量实时检测以及新能源车载空调制冷剂泄漏检测的方式,所述方法包括:获得蒸发温度、压缩机吸气温度、冷凝温度以及节流装置入口前温度;计算得到制冷系统过冷度和过热度,再通过多种运行条件确定各个参数,根据理论公式求出新能源汽车车载空调制冷剂的理论充注量;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实时获得系统的制冷剂充注量,方便及时获取系统运行状况,对系统制冷剂进行充注,使系统效率保持得以保持;同时可以在充注制冷剂的时候进行充注量实时检测。制冷剂量的变化速率还可以反应空调系统的密封性,从而方便故障的及时排除,维持新能源车载空调制冷系统高效运行。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5)

1.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空调制冷剂充注量实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新能源汽车车载空调系统运行时系统的过冷度Th和过热度Tc
S2:计算制冷剂的充注量;
S3:将得到的制冷剂实时充注量显示到汽车的的仪表盘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空调制冷剂充注量实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具体为:
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得蒸发器中点、压缩机入口、冷凝器中点、节流装置入口处的温度,相应所测得温度值分别为蒸发温度、压缩机吸气温度、冷凝温度、节流装置入口温度:
利用滤波器对温度数据中波动范围超过既定波动范围的温度值进行过滤,保留正常范围内的温度值:
用各对应温度测点的温度值计算出相应的过冷度和过热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空调制冷剂充注量实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具体为:通过公式(1)计算得出制冷剂的充注量:
Figure FDA0002358311290000011
其中ma、ma,0、Tc、Tc,0、Th、β分别表示为制冷系统制冷剂实际充注量、制冷剂额定充注量、过冷度、额定过冷度、过热度、额定过热度、额定制冷剂充注量和额定运行状况下高压侧制冷剂的量与系统总的制冷剂量的比值;
其中过冷度Tc的计算公式为:
Tc=T4-T3 (2)
其中T4、T3分别表示节流装置入口温度、冷凝温度;
其中过热度Th的计算公式为:
Th=T2-T1 (3)
T2、T1分别表示压缩机吸气温度、蒸发温度;
Figure FDA0002358311290000012
Ach的获取方式为:
使用控制变量法改变系统运行驱动条件进行大量实验,测得不同运行条件下系统的蒸发温度、压缩机吸气温度、冷凝温度、节流装置入口温度:
利用滤波器将获得的温度数据中波动范围超过既定波动范围的温度值过滤,保留正常范围的温度值,具体过程为:
温度传感系统在一定的时间间隔收集温度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好的数据需要进行筛选,具体筛选过程为:每20个温度为一个大组,第偶数个温度值取负值,然后将20个温度值相加,若所得和值在规定范围内,则这一大组数据符合要求,进行过冷度过热度计算,从而计算制冷剂充注量;若这个和超出一定的数值范围,则舍去该组温度值,采取下一组温度值进行重复计算;
由所测得的相应点的正常范围的温度数据计算出各组实验中的过冷度Tc和过热度Th
由相邻两组实验数据所得的Tc、Th计算出对应的ΔTc、ΔTh
由公式(2)计算得出常数
Figure FDA0002358311290000021
Figure FDA0002358311290000022
由公式(3)计算得出常数Ach
Figure FDA0002358311290000023
其中α取值为0.75,β合理值为0.73;
对于已计算得出的常数
Figure FDA0002358311290000024
Ach值进行线性拟合回归数值分析,得到更加精确的
Figure FDA0002358311290000025
Ach值,作为公式(1)中对应的计算值,使计算所得制冷剂充注量与实际制冷剂填充量之间的误差最小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空调制冷剂充注量实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拟合回归数值分析还包括:
使用公式(1)中的Ach、Tc,0、Th,0对所有实验数据使用线性回归以确定
Figure FDA0002358311290000026
值,使计算所得制冷剂充注量与实际制冷剂充注量之间的相关性散布最小化:
用所得的
Figure FDA0002358311290000027
值和公式(5)中的Ach值,并仅对额定制冷剂充注量的数据应用线性回归以最小化计算制冷剂充注量时所需使用的Tc,0、Th,0值的误差,从而使计算所得制冷剂充注量和实际制冷剂充注量的相关关系通过原点:
使用所得
Figure FDA0002358311290000028
Tc,0、Th,0值以及对所有实验数据应用线性回归确定Ach值,使计算所得制冷剂充注量与实际制冷剂充注量的误差最小,最终使计算所得制冷剂充注量与实际制冷剂充注量之间的相关性具有正确的斜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空调制冷剂充注量实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充注量的测定为:
将系统所测得的过冷度Tc、过热度Th代入公式(1)中计算,得到制冷剂充注量。
CN202010014370.6A 2020-01-07 2020-01-07 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空调制冷剂充注量实时检测方法 Pending CN1112075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14370.6A CN111207533A (zh) 2020-01-07 2020-01-07 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空调制冷剂充注量实时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14370.6A CN111207533A (zh) 2020-01-07 2020-01-07 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空调制冷剂充注量实时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07533A true CN111207533A (zh) 2020-05-29

Family

ID=70786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14370.6A Pending CN111207533A (zh) 2020-01-07 2020-01-07 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空调制冷剂充注量实时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0753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44757A (zh) * 2021-02-25 2021-06-11 宁波美科二氧化碳热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跨临界co2热泵机组群的检测维修方法
CN113154730A (zh) * 2021-04-30 2021-07-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剂充注量计算方法、装置及制冷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07007B1 (en) * 2009-10-05 2015-12-08 Robert J. Mowris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arget temperature split, target superheat, target enthalpy, and energy efficiency ratio improvements for air conditioners and heat pumps in cooling mode
CN106198043A (zh) * 2016-06-28 2016-12-07 河南师范大学 一种汽车空调制冷剂充注量标定方法
CN106568249A (zh) * 2016-11-01 2017-04-19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充注量的确定方法
CN108763721A (zh) * 2018-05-23 2018-11-06 特灵空调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充注量的仿真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07007B1 (en) * 2009-10-05 2015-12-08 Robert J. Mowris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arget temperature split, target superheat, target enthalpy, and energy efficiency ratio improvements for air conditioners and heat pumps in cooling mode
CN106198043A (zh) * 2016-06-28 2016-12-07 河南师范大学 一种汽车空调制冷剂充注量标定方法
CN106568249A (zh) * 2016-11-01 2017-04-19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充注量的确定方法
CN108763721A (zh) * 2018-05-23 2018-11-06 特灵空调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充注量的仿真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AORONG LI A & JAMES E. BRAUN: "Development, Evaluation, and Demonstration of a Virtual Refrigerant Charge Sensor", 《HVAC&R RESEARCH》 *
戴佳等: "《51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典型事例》", 31 July 2005,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陈维刚: "《实用制冷维修工计算手册》", 31 August 2007,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44757A (zh) * 2021-02-25 2021-06-11 宁波美科二氧化碳热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跨临界co2热泵机组群的检测维修方法
CN113154730A (zh) * 2021-04-30 2021-07-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剂充注量计算方法、装置及制冷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87903A (en) Method and device to detect the charge level i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CN106839340A (zh) 一种空调制冷量测量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1207533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空调制冷剂充注量实时检测方法
Grace et al. Sensitivity of refrigeration system performance to charge levels and parameters for on-line leak detection
CN106198043A (zh) 一种汽车空调制冷剂充注量标定方法
CN109311488B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及列车通信系统
CN106123243A (zh) 基于多维曲线拟合算法的空调装置制冷量测试方法
CN107215174B (zh) 用于检测空调热负荷及制冷剂流量的检测方法
Kim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 virtual refrigerant charge sensor
CN101982706B (zh) 外控压缩机自动空调模拟控制器系统
CN102353403B (zh) 中央空调主机冷冻水流量及冷却介质流量测量方法
CN112014133B (zh) 纯电动车热泵空调制冷剂低温最佳充注量确认方法
US11932084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level of refrigerant charge in a cooling circuit of a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and module for detecting leaks
CN111878440B (zh) 一种车辆及其电控硅油风扇的转速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866733A (zh) 一种自动除雾系统及方法
CN103692881A (zh) 一种车载空调混风温度控制方法
US20030221480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atmospheric pressure on the basis of the pressure in the intake line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8061411A (zh) 空调的冷媒充注方法及空调
EP1491375A2 (en) Compressor output calculation unit and control unit using the same
US20140074349A1 (en) Method and diagnostic tester for detecting a fault in a cooling circuit of a motor vehicle
US6776029B2 (en) Oil content measuring device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 using the same
CN108692790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空调制冷剂检测装置
JP4380730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のコンプレッサの吸入圧力推定装置
CN110014806A (zh) 汽车空调自清洁控制方法
CN201811391U (zh) 外控压缩机自动空调模拟控制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