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02559A - 取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取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02559A
CN111202559A CN202010122491.2A CN202010122491A CN111202559A CN 111202559 A CN111202559 A CN 111202559A CN 202010122491 A CN202010122491 A CN 202010122491A CN 111202559 A CN111202559 A CN 1112025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ombus
tube
pipe
outer tube
loc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2249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剑
吕纬岩
李彬彬
余均武
吕学良
李开楠
王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ushi Shenk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ushi Shenk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ushi Shenk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ushi Shenk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2249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02559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025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025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2Implements for squeezing-off ulcers or the like on the inside of inner organs of the body; Implements for scraping-out cavities of body organs, e.g. bones; Calculus removers; Calculus smashin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s in blood vess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2Implements for squeezing-off ulcers or the like on the inside of inner organs of the body; Implements for scraping-out cavities of body organs, e.g. bones; Calculus removers; Calculus smashin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s in blood vess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B2017/22079Implements for squeezing-off ulcers or the like on the inside of inner organs of the body; Implements for scraping-out cavities of body organs, e.g. bones; Calculus removers; Calculus smashin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s in blood vess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with suction of debri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取栓装置,包括内管、外管以及用于固定内管和外管相对位置的锁紧器,内管活动设置于外管的内腔,内管与外管的内腔之间具有设定间隙;内管包括编织网管以及裹设于编织网管外壁的外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取栓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关闭锁紧器,推送外管穿过血栓;松开锁紧器,回撤外管,释放编织网管的头端;注射液体,观察血栓动态,实时调节液体压力,直至血栓取出体外。该取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的目的是避免在取栓过程中血栓逃逸以及反复取栓造成血管内皮损伤。

Description

取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取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卒中是导致人类致死、致残的重大疾病之一,我国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国家卒中筛查数据显示,40~74岁居民首次卒中标化发病率由2002年的189/10万上升至2013年的379/10万,平均每年增长8.3%。疾病负担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为276.75/10万、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为126.34/10万。而且我国卒中发病人群中,年龄<70岁的患者比例持续增加,呈现年轻化的趋势。目前,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2017年,我国城市居民卒中病死率为126.48/10万,农村卒中病死率为157.00/10万。在新发患者中,缺血性卒中占总体的70%。因此,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救治水平关系到我国居民的健康。
体外研究表明,任何取栓器械对血管内皮均有损伤,只是严重程度不同。颈内动脉末端颈内动脉末端、基底动脉尖、大脑中动脉M1分叉部闭塞等考虑心源性栓塞,血栓核心质地坚韧、体积较大、成形血栓或纤维化血栓成份较长、血栓向两端弥漫性延伸导致血栓总体负荷体积较大,大血管拉通后,次级血管发生闭塞以及串联病变,是导致血管再通较差的原因。这种情况单支架取栓往往效果较差,反复多次仍取栓失败,同时容易造成血栓反复逃逸,不易取净,延长开通时间,增加血管内膜损伤,预后不良。
有鉴于此,如何避免在取栓过程中血栓逃逸以及反复取栓造成血管内皮损伤,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避免在取栓过程中血栓逃逸以及反复取栓造成血管内皮损伤。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取栓装置,包括内管、外管以及用于固定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相对位置的锁紧器,所述内管活动设置于所述外管的内腔,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的内腔之间具有设定间隙;所述内管包括编织网管以及裹设于所述编织网管外壁的外层。
可选的,所述编织网管的头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编织网管的其它部位。
可选的,所述编织网管的头端的直径为1mm-10mm。
可选的,所述编织网管的头端的长度为0-20mm。
可选的,所述外层的硬度沿所述编织网管的长度方向逐渐变小。
可选的,所述外层的硬度沿所述编织网管的长度方向从第一端到第二端逐渐变小;其中,所述第一端为所述外层远离血栓的一端,所述第二端为所述外层靠近所述血栓的一端。
可选的,所述外管的长度小于所述内管的长度。
可选的,所述外管的内径与所述内管的外径相适配。
可选的,所述外管为透明材质。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取栓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关闭锁紧器,推送外管穿过血栓;
松开所述锁紧器,回撤所述外管,释放编织网管的头端;
注射液体,观察血栓动态,实时调节液体压力,直至血栓取出体外。
可选的,所述注射液体,观察血栓动态,实时调节液体压力的过程中,还包括:
在抽吸导管的尾端用注射器手动抽吸。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取栓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设计科学合理,利用液体形成的正压推动血栓,相比于现有的支架取栓技术更温和,血管壁损伤小;编织网管具有良好的贴壁性能,可以360°贴合血管壁,即使在血管迂由狭窄处也是如此,防止血栓逃逸;可根据血栓负荷量大小,采取不同取栓策略,提高取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取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取栓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取栓装置穿设血栓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取栓装置的取栓过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取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取栓装置的取栓过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又一取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取栓装置的取栓过程示意图。
图中:1、内管;101、编织网管的头端;2、外管;3、锁紧器;4、抽吸导管;5、推送导丝;6、封堵头端;7、微导管;8、中间导管;9、液体注射口;10、导管座;11、血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取栓装置尤其适合于颅内血管取栓。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的远端是指远离主治医生的一端,而近端则是指靠近主治医生的一端。
如图1-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取栓装置,包括内管1、外管2以及用于固定内管1和外管2相对位置的锁紧器3,内管1活动设置于外管2的内腔,内管1与外管2的内腔之间具有设定间隙;内管1包括编织网管以及裹设于编织网管外壁的外层。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内管1与外管2的内腔之间的设定间隙是用于作为液体的通道,注射入外管2的液体通过设定间隙从外管2的远端流出,进而流向血栓11,液体会在编织网管与血栓11之间产生正压,最终形成推力将血栓11推向外管2的近端。
当内管1具有较细的管身时,内管1的内径在0.017"-0.027"(即0.017英寸-0.027英寸)之间,可以穿过血栓11,内管1、外管2之间的管腔用来作为液体的通道,取栓时松开锁紧器3,回撤外管2,释放编织网管的头端101,然后注射生理盐水或显影剂等液体在编织网管与血栓11之间形成正压推动血栓11,防止血栓11逃逸,同时使用常规的抽吸导管4的造成的负压辅助,增大压差,关闭锁紧器3,回拉取栓装置使其进入导管从而顺利取出血栓11;
当内管1具有较粗的管身时,内管1的内径在0.058"~0.071"(即0.058英寸-0.071英寸)之间,直接在血栓11的近端进行抽吸,增大的编织网管101的头端提供了较大的抽吸腔。另外,内管1的管腔主要用于过导引导丝。
具体地,编织网管由镍钛合金、钴铬合金等具有形状记忆超弹性性能、生物相容性良好、耐腐蚀的金属丝编织而成,编织网管的PPI(pores per inch,每英寸上的孔数)优选为60-100;金属网管亦可采用分段设计,头端采用镍钛合金及铂钨丝混编而成,其他部分采用304不锈钢丝编织而成。外层为高分子材料,优选PEBAX(Polyeher block amide,聚醚嵌段酰胺)、TPU(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等热塑性弹性体中的一种或多种制备而成。
编织网管和外层可以是复合而成的,复合工艺可以是浸涂、热合、胶粘等已知成熟工艺中的一种或几种。
锁紧器3是常规医用机械锁紧装置,采用螺纹拧紧等方式,由高分子材料注塑成型,用于固定内管1、外管2之间的相对位置,取血栓11时,松开锁紧器3,回撤外管2,释放编织网管的头端101。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编织网管的头端101的直径大于编织网管的其它部位。
具体地,编织网管的头端101经热处理成型,获得相比其他部位具有较大管径;热处理定型完成后进行覆膜处理,这样一方面防止血栓碎片逃逸,另一方面有利于蓄积液体形成正压推动血栓11,从而将血栓11取出体外,膜的材料选用膨体聚四氟乙烯、聚酯等材料,编织网管的头端101装载在外管2内处于压缩状态时具有较小外径,当松开锁紧器3,回撤外管2时编织网管的头端101会展开释放。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编织网管的头端101的直径为1mm-10mm。
可选的,编织网管的头端101的直径为1.5mm-7mm。可适配不同直径的血管,依靠自身的径向支撑力释放后能自动调整以适应血管形态及尺寸。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编织网管的头端101的长度为0-20mm。
可选的,编织网管的头端101的长度为0~15mm。相比取栓支架常规的有效长度,编织网管的头端101的有效长度常常较短,越短损伤血管壁的风险越小,确保能封堵即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外层的硬度沿编织网管的长度方向逐渐变小。
可选的,外层的硬度沿编织网管的长度方向从第一端到第二端逐渐变小;其中,第一端为外层远离血栓11的一端,第二端为外层靠近血栓11的一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根据脑血管的生理解剖结构设计,不同段的血管,提供不同的柔顺性,外层的硬度从近端段较硬到远端段较软渐变,其中,远端是指远离主治医生的一端,而近端则是指靠近主治医生的一端,近端能提供一定的推送力而柔软的远端又能穿过迂曲的脑血管到达病变位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外管2的长度小于内管1的长度。这样可以保证回撤外管2时能将编织网管的头端101完全释放。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外管2的内径与内管1的外径相适配。外管2的壁厚尽量薄,外管2的内径与内管2的外径匹配,用于束缚编织网管的头端101,同时提供液体通道。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外管2为透明材质。透明的外管2可以保证良好的可视性,有助于取栓装置的定位。
实施例2
如图5-6所示,该实施例提供的取栓装置与实施例1中的取栓装置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但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不同,该取栓装置的结构更简单,操作更便捷,无内管1、外管2及锁紧器3,该取栓装置包括推送导丝5和与推送导丝5连接的封堵头端6,利用临床常规使用的微导管8注射显影剂等液体来推动血栓11,最后将血栓11收入中间导管9。
实施例3
如图7-8所示,当内管1具有较粗的管身时,即内管1的管径为0.058"~0.071",直接在血栓11的近端进行抽吸,增大的编织网管的头端101提供了较大的抽吸腔,主要用于血栓11负荷量较大近端大血管抽吸取出血栓1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取栓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关闭锁紧器3,推送外管2穿过血栓11;
松开锁紧器3,回撤外管2,释放编织网管的头端101;
注射液体,观察血栓11动态,实时调节液体压力,直至血栓11取出体外。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内管1、外管2以及注入液体之间的相互配合,以液体产生的正压推动血栓11朝着导管的方向移动,释放后的编织网管的头端101可避免血栓11从取栓装置上逃逸。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注射液体,观察血栓11动态,实时调节液体压力的过程中,还包括:
在抽吸导管4的尾端用注射器手动抽吸。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抽吸导管4产生的负压增大压差,这样可以增大抽吸力,起到辅助作用,能够将血栓11快速有效地取出血栓1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取栓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设计科学合理,利用液体形成的正压推动血栓,相比于现有的支架取栓技术更温和,血管壁损伤小;编织网管具有良好的贴壁性能,可以360°贴合血管壁,即使在血管迂由狭窄处也是如此,防止血栓逃逸;可根据血栓负荷量大小,采取不同取栓策略,提高取栓效率;其使用方法在取栓过程中血栓逃逸以及反复取栓造成血管内皮损伤的问题。

Claims (10)

1.一种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外管以及用于固定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相对位置的锁紧器,所述内管活动设置于所述外管的内腔,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的内腔之间具有设定间隙;所述内管包括编织网管以及裹设于所述编织网管外壁的外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网管的头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编织网管的其它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网管的头端的直径为1mm-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网管的头端的长度为0-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的硬度沿所述编织网管的长度方向逐渐变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长度小于所述内管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内径与所述内管的外径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为透明材质。
9.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取栓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关闭锁紧器,推送外管穿过血栓;
松开所述锁紧器,回撤所述外管,释放编织网管的头端;
注射液体,观察血栓动态,实时调节液体压力,直至血栓取出体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液体,观察血栓动态,实时调节液体压力的过程中,还包括:
在抽吸导管的尾端用注射器手动抽吸。
CN202010122491.2A 2020-02-27 2020-02-27 取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112025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22491.2A CN111202559A (zh) 2020-02-27 2020-02-27 取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22491.2A CN111202559A (zh) 2020-02-27 2020-02-27 取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02559A true CN111202559A (zh) 2020-05-29

Family

ID=70783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22491.2A Pending CN111202559A (zh) 2020-02-27 2020-02-27 取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02559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46867A (ja) * 2000-06-07 2001-12-18 Japan Science & Technology Corp 血液又は体液排液用ドレーン
US20120016407A1 (en) * 2009-02-20 2012-01-19 Wellfind Co., Ltd. Intravascular thrombus capturing instrument
CN104586469A (zh) * 2013-11-01 2015-05-06 上海理工大学 局部循环式血栓取除器
CN105214199A (zh) * 2014-07-01 2016-01-06 上海理工大学 局部封堵回流式血栓吸除器
CN109009326A (zh) * 2018-08-27 2018-12-18 恩脉(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取栓器系统
CN109620349A (zh) * 2018-12-31 2019-04-16 邓萍 一种可冲洗的血栓疏通结构
CN110604606A (zh) * 2019-05-17 2019-12-24 天津哈娜好医材有限公司 血栓抽吸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1749879U (zh) * 2020-02-27 2020-10-27 北京久事神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取栓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46867A (ja) * 2000-06-07 2001-12-18 Japan Science & Technology Corp 血液又は体液排液用ドレーン
US20120016407A1 (en) * 2009-02-20 2012-01-19 Wellfind Co., Ltd. Intravascular thrombus capturing instrument
CN104586469A (zh) * 2013-11-01 2015-05-06 上海理工大学 局部循环式血栓取除器
CN105214199A (zh) * 2014-07-01 2016-01-06 上海理工大学 局部封堵回流式血栓吸除器
CN109009326A (zh) * 2018-08-27 2018-12-18 恩脉(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取栓器系统
CN109620349A (zh) * 2018-12-31 2019-04-16 邓萍 一种可冲洗的血栓疏通结构
CN110604606A (zh) * 2019-05-17 2019-12-24 天津哈娜好医材有限公司 血栓抽吸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1749879U (zh) * 2020-02-27 2020-10-27 北京久事神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取栓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18676B (zh) 一种血管内血栓取出装置
CN101396295B (zh) 血管内血栓及栓塞物切除器
CN201079423Y (zh) 血管内血栓及栓塞物切除器
US8409237B2 (en) Emboli filter export system
CN111904675A (zh) 取栓支架及血栓抓捕器
CN104622538A (zh) 一种血栓切除系统
WO2021068421A1 (zh) 专用于脑血管远端血栓抽吸的导管
CN104739486A (zh) 一种血栓切除系统
CN111803178A (zh) 一种取栓套管及取栓球囊导管组装套件
CN110680457A (zh) 一种血栓清除系统
CA2979816C (en) Ischemic stroke thrombus aspiration system, processes, and products thereby
CN211749879U (zh) 一种取栓装置
CN112438777A (zh) 一种治疗血管栓塞的微创取栓装置
US20240041484A1 (en) Extended catheter and catheter system for removing embolus in small blood vessel
CN211911723U (zh) 一种取栓装置
CN107647937A (zh) 一种可回收的短期植入腔静脉滤器
CN111202559A (zh) 取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8388683U (zh) 一种血管近端保护器
CN214805124U (zh) 一种用于肺动脉栓塞的取栓装置
CN115919412A (zh) 血管取栓装置
CN204839623U (zh) 一种适用于冠脉穿孔中血管封堵装置
CN205163174U (zh) 一种纳米电纺丝血栓切除器
CN112674839A (zh) 一种用于肺动脉栓塞的取栓装置
CN220588319U (zh) 一种带辅流内管的抽吸导管以及抽吸除栓系统
CN216136546U (zh) 一种新型静脉取栓导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