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01820A - 用于冗余版本的自然/反向顺序符号映射 - Google Patents

用于冗余版本的自然/反向顺序符号映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01820A
CN111201820A CN201780095732.5A CN201780095732A CN111201820A CN 111201820 A CN111201820 A CN 111201820A CN 201780095732 A CN201780095732 A CN 201780095732A CN 111201820 A CN111201820 A CN 1112018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pping
order
natural
mapping order
mod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9573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01820B (zh
Inventor
K·S·贾亚思格赫
张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Alcatel Lucent SAS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Alcatel Lucent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Alcatel Lucent SAS filed Critical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Publication of CN1112018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018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018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018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6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 H04L27/362Modulation using more than one carrier, e.g. with quadrature carriers, separately amplitude modul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08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allowing a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to use more than one type of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2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identifying the type of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18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i.e. using phase-shift keying
    • H04L27/20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 H04L27/2032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for discrete phase modulation, e.g. in which the phase of the carrier is modulated in a nominally instantaneous manner
    • H04L27/2035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for discrete phase modulation, e.g. in which the phase of the carrier is modulated in a nominally instantaneous manner using a single or unspecified number of carriers
    • H04L27/2042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for discrete phase modulation, e.g. in which the phase of the carrier is modulated in a nominally instantaneous manner using a single or unspecified number of carriers with more than two phase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405Modifications of the signal space to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transmission, e.g. reduction of the bit error rate, bandwidth, or average po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用于确定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中的多个传输的映射顺序的方法,包括:由网络设备标识用于通过冗余版本(RV)和调制编码方案(MCS)中的至少一项来获得映射顺序的原则,以及基于所标识的原则来传输数据。该方法还包括:将新数据指示符(NDI)与映射顺序链接,以及确定具有用于重传的附加状态的MCS表,以指示用于高阶调制的映射顺序。该方法还包括:基于编码率确定在第一自然映射顺序与多个映射顺序之间切换,以及基于所确定的用于获得映射顺序的原则、具有附加状态的MCS表以及基于编码率的切换来传输数据。

Description

用于冗余版本的自然/反向顺序符号映射
技术领域
示例性的非限制性实施例涉及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链,更具体地涉及用于重传的调制映射顺序。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RAN1(无线电层1)NR ad hoc(AH)#3会议中,就比特级交织器和映射顺序达成了以下协议:针对用于LDPC的每代码块比特交织器,采用行数等于调制阶数的行列交织器,其中逐行写入并且逐列读取。该行列交织器实现了用于冗余版本0(RV0)的系统比特优先级排序。代码块中的编码比特数是调制阶数的整数倍。该系统可以在以下工作假设下实现:交织器位于整个速率匹配功能(包括重复)之后。
针对高阶调制,每个比特的可靠性根据其在比特标签中的定位而不同。当灰色标签用于M-ary QAM时,映射比特的可靠性为log3M/2级。这表示,针对每个I和Q分量,256/64/16-QAM具有4/3/2级的可靠性。针对HARQ,一种简单的方案是针对初始传输和重传使用自然映射顺序,其中分别针对每个I/Q分量,比特被自然地从MSB映射到LSB。如果不同的映射顺序用于初始传输和重传,则可以实现多次传输的分集增益。例如,反向顺序用于重传,其中针对每个I/Q分量,初始传输中的MSB/LSB分别被映射到重传中的LSB/MSB。
可以在说明书和/或附图中找到的某些缩写定义如下:
ACK 确认
BG 基础图
CC 追加组合
CR 编码率
gNB 5G增强型Node B(基站)
HARQ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IR 增量冗余
LDPC 低密度奇偶校验
LSB 最低有效比特
LTE 长期演进
MAC 媒体接入控制
MCS 调制编码方案
MME 移动性管理实体
MSB 最高有效比特
NCE 网络控制元件
NDI 新数据指示符
NR 新无线电
PDCCH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PDSCH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QAM 正交幅度调制
QPSK 正交相移键控
RF 射频
RRC 无线电资源控制
RV 冗余版本
TDL 抽头延迟线
UE 用户设备
UL 上行链路
5G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
发明内容
本部分旨在包括示例,而非旨在是限制性的。
在实施例的示例中,公开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由网络设备标识用于通过冗余版本(RV)和调制编码方案(MCS)中的至少一项来获得映射顺序的原则。该方法包括:将新数据指示符(NDI)与映射顺序链接,以及确定具有用于重传的附加状态的MCS表,以指示用于高阶调制的映射顺序。该方法还包括:基于编码率确定在第一自然映射顺序与多个映射顺序之间切换,以及基于所确定的用于获得映射顺序的原则、具有附加状态的MCS表以及基于编码率的切换来传输数据。
一种装置的示例,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至少一个非瞬态存储器,该至少一个非瞬态存储器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该装置:标识用于通过冗余版本(RV)和调制编码方案(MCS)中的至少一项来获得映射顺序的原则,将新数据指示符(NDI)与映射顺序链接,确定具有用于重传的附加状态的MCS表,以指示用于高阶调制的映射顺序,基于编码率确定在第一自然映射顺序与多个映射顺序之间切换,以及基于所确定的用于获得映射顺序的原则、具有附加状态的MCS表以及基于编码率的切换来传输数据。
一种装置的示例,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至少一个非瞬态存储器,该至少一个非瞬态存储器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该装置引起根据方法的以上示例实施例的方法的执行。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阅读时,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是其中可以实践示例实施例的一种可能且非限制性示例系统的框图;
图2示出了编码增益表的示例图示;
图3示出了映射顺序表的示例图示;
图4a示出了用于PDSCH的调制和TBS索引表的示例图示;
图4b示出了用于PDSCH的调制和TBS索引表的示例图示;以及
图5示出了可以由装置执行的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词语“示例性”在本文中用来表示“用作示例、实例、或说明”。本文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优选或有利。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所有实施例是示例性实施例,提供这些示例性实施例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制造或使用本发明,而不是限制由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文中描述的示例实施例中,方法和装置可以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以解决确定映射顺序时的歧义问题,并且可以在HARQ组合的情况下优化用于映射顺序的设计。
转到图1,该图示出了其中可以实践示例实施例的一个可能且非限制性的示例系统的框图。在图1中,用户设备(UE)110与无线网络100进行无线通信。UE是可以接入无线网络的无线设备,通常是移动设备。UE 110包括通过一个或多个总线127互连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20、一个或多个存储器125、和一个或多个收发器130。一个或多个收发器130中的每个包括接收器Rx 132和传输器Tx 133。一个或多个总线127可以是地址、数据、或控制总线,并且可以包括任何互连机制,诸如母板或集成电路上的一系列线路、光纤或其他光通信设备等。一个或多个收发器130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天线128。一个或多个存储器125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123。UE 110包括信令模块140,包括部分140-1和/或140-2中的一个或两者,信令模块140可以以多种方式来实现。信令模块140可以以硬件被实现为信令模块140-1,诸如被实现为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20的一部分。信令模块140-1还可以被实现为集成电路或者通过诸如可编程门阵列的其他硬件来实现。在另一示例中,信令模块140可以被实现为信令模块140-2,信令模块140-2被实现为计算机程序代码123并且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20执行。例如,一个或多个存储器125和计算机程序代码123可以被配置为与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20一起使用户设备110执行本文中描述的一个或多个操作。UE 110经由无线链路111与eNB 170通信。
gNB(NR/5G节点B,但可能是演进型NodeB)170是基站(例如,对于长期演进LTE),其提供无线设备(诸如UE 110)对无线网络100的接入。gNB 170包括通过一个或多个总线157互连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52、一个或多个存储器155、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口(N/WI/F)161、和一个或多个收发器160。一个或多个收发器160中的每个包括接收器Rx 162和传输器Tx163。一个或多个收发器160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天线158。一个或多个存储器155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153。gNB 170包括报告模块150,其包括部分150-1和/或150-2中的一个或两者,报告模块150可以以多种方式实现。报告模块150可以以硬件被实现为报告模块150-1,诸如被实现为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52的一部分。报告模块150-1还可以被实现为集成电路或者通过其他硬件(诸如可编程门阵列)来实现。在另一示例中,报告模块150可以被实现为报告模块150-2,其被实现为计算机程序代码153并且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52执行。例如,一个或多个存储器155和计算机程序代码153被配置为与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52一起使gNB 170执行本文中描述的一个或多个操作。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口161诸如经由链路176和131通过网络通信。两个或更多个gNB 170使用例如链路176通信。链路176可以是有线的或无线的或两者,并且可以实现例如X2接口。
一个或多个总线157可以是地址、数据、或控制总线,并且可以包括任何互连机制,诸如母板或集成电路上的一系列线路、光纤或其他光通信设备、无线信道等。例如,一个或多个收发器160可以被实现为远程无线电头(RRH)195,其中gNB 170的其他元件在物理上与RRH位于不同的位置,并且一个或多个总线157可以部分地被实现为光纤电缆,以将gNB 170的其他元件连接到RRH 195。
注意,本文中的描述指示“小区”执行功能,但是应当清楚的是,形成小区的gNB将执行功能。小区构成了gNB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每gNB可以有多个小区。
无线网络100可以包括网络控制元件(NCE)190,其可以包括MME(移动性管理实体)/SGW(服务网关)功能,并且提供与另外的网络的连接性,诸如电话网络和/或数据通信网络(例如,互联网)。gNB 170经由链路131耦合到NCE 190。链路131可以被实现为例如S1接口。NCE 190包括通过一个或多个总线185互连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75、一个或多个存储器171、和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口(N/WI/F)180。一个或多个存储器171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173。一个或多个存储器171和计算机程序代码173被配置为与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75一起使NCE190执行一个或多个操作。
无线网络100可以实现网络虚拟化,这是将硬件和软件网络资源以及网络功能组合成单个基于软件的管理实体即虚拟网络的过程。网络虚拟化涉及平台虚拟化,通常与资源虚拟化相结合。网络虚拟化分类为外部(将许多网络、或网络的部分组合成虚拟单元)或内部(向单个系统上的软件容器提供类似网络的功能)。注意,在某种程度上,仍然使用硬件(诸如处理器152或175以及存储器155和171)来实现由网络虚拟化产生的虚拟化实体,并且这样的虚拟化实体也产生技术效果。
计算机可读存储器125、155、和171可以是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任何类型,并且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数据存储技术来实现,诸如基于半导体的存储器设备、闪存、磁存储器设备和系统、光学存储器设备和系统、固定存储器和可移动存储器。计算机可读存储器125、155、和171可以是用于执行存储功能的部件。处理器120、152、和175可以是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任何类型,并且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可以包括以下中的一项或多项: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基于多核处理器架构的处理器。处理器120、152、和175可以是用于执行功能的部件,诸如控制UE 110、gNB 170、以及本文中描述的其他功能。
通常,用户设备110的各种实施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蜂窝电话,诸如智能电话、平板电脑、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便携式计算机、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图像捕获设备(诸如数码相机)、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游戏设备、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音乐存储和播放设备、允许无线互联网接入和浏览的互联网设备、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平板电脑、以及合并这些功能的组合的便携式单元或终端。
本文中的实施例可以以软件(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硬件(例如,专用集成电路)、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来实现。在一个实施例的示例中,软件(例如,应用逻辑、指令集)被维护在各种常规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任何一种上。在本文档的上下文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介质或部件,该介质和部件可以包含、存储、传送、传播或运输用于由诸如计算机的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其相结合使用的指令,其中例如在图1中描述和描绘的计算机的一个示例。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其他设备,其可以是任何介质或部件,该介质或部件可以包含或存储用于由诸如计算机的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其相结合使用的指令。
LTE网络中的当前架构完全分布在无线电中,并且完全集中在核心网络中。低延迟要求将内容靠近无线电,这会导致本地爆发和多路接入边缘计算(MEC)。5G可能使用边缘云和本地云架构。边缘计算涵盖了广泛的技术,诸如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数据采集、移动签名分析、协作式分布式对等自组织网络和处理,也可分类为本地云/雾计算和网格/网状计算、露水计算、移动边缘计算、小云块、分布式数据存储和获取、自主自我修复网络、远程云服务和增强现实。在无线电通信中,使用边缘云可能表示要至少部分地在操作上耦合到包括无线电部分的远程无线电头或基站的服务器、主机或节点中执行节点操作。节点操作也可以分布在多个服务器、节点或主机之间。还应当理解,核心网络操作与基站操作之间的劳动分配可以不同于LTE的劳动分配,或者甚至不存在。可能要使用的一些其他技术进步是软件定义网络(SDN)、大数据、和全IP,它们可能会改变网络的构建和管理方式。
因此,已经针对实践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引入了一种合适但非限制性的技术上下文,现在将更加具体地描述示例实施例。
图2是编码增益表200的示例说明。编码增益表200示出了针对LDPC BG#1、K=6336、TDL-C 300ns的块误码率(BLER)=10-1时的编码增益(dB):第四传输。TDL-C是指抽头延迟线类型C。还有许多其他类型,并且通过示例说明示出了TDL-C。
3GPP RAN1NR AH#3会议以关于在重传中是否反转比特到调制符号的映射顺序的未决决定而结束,取决于定义如何避免歧义,例如,通过针对RV0的第一传输使用自然顺序,并且针对RV0的重传使用反向顺序(如NDI所示)。考虑了所建议的场景,其中这(在重传中反转比特的映射顺序)可能是有益的,诸如1)当使用与RV0追加组合时,2)具有高阶调制(HOM)和重复,3)具有HOM和低编码率,或4)在衰落信道中。RV0是指冗余版本0。关于冗余版本,除了第一传输定位之外,循环缓冲器还可以包含不同的开始点。这些额外的定位称为RV定位并且用于提供额外的信息(奇偶校验或系统比特),使得接收器可以软组合(或重新开始)并且解码所传输的分组。
在协议中,针对RV0采用具有系统比特优先级排序的交织器。系统比特优先级排序要求首先将系统比特映射到行列交织器,其中行数等于调制阶数。然后,在调制映射器之前执行逐行从左到右的写入和逐列从上到下的读取。也可以进行该处理,以使得矩形交织器中的列数等于调制阶数。在比特级交织器之后,比特可以被映射到调制符号并且在传输中使用。
如表200所示,针对与特定编码率(CR)220值(在标题行中示出为例如0.33、0.40、0.50、0.67等)相对应的每个调制(mod)210(在第一列中示出为例如16QAM、64QAM、和256QAM),可能会有不同的编码增益(例如,针对0.33的CR 220,16QAM的mod 210可能具有0.79的编码增益)。
针对HARQ,可以将不同的调制映射顺序用于初始传输和重传,以实现较好的软组合增益。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表200中提供了具有追加组合的情况。与所有传输按照自然顺序相比,确定增益时考虑每个重传的反向顺序(例如,第一传输(或初始传输)和第三传输(或第二重传)按照自然顺序,而其他传输则按照反向顺序)。
在3GPP RAN1 NR AH#3会议中,冗余版本(RV)的位置约定如下:当未应用LBRM时,则将RV{0,1,2,3}针对BG1固定在{0,17,33,56}×Z,而针对BG2固定在{0,13,25,43}×Z。这与LTE不同,因为RV0和RV3都是可自解码的。前三个RV的位置位于循环缓冲器的0%、25%、50%处,但最后一个RV位置朝循环缓冲器的末端移动以支持自解码性。该约定被提供作为一种考虑到自解码性、性能和复杂性的折衷方案。
然而,当确定映射顺序时,在接收器处可能会出现歧义。即使以反向顺序使用重传有性能上的益处,但是在先前的控制消息已经在接收器侧错过的情况下确定映射顺序时,可能仍然存在歧义。例如,在其中使用自然顺序和反向顺序用于后续传输的场景中,当UE110错过了先前的PDCCH消息时,UE 110可能具有问题的场景。用于指示映射顺序的附加的动态信令(例如,用于每个代码字的1个附加比特)可能会增加控制开销。本文中描述的示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化的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以不会引起控制开销增加的方式来解决歧义问题。
示例实施例可以提供用于HARQ组合的映射顺序设计。IR HARQ可能比CC HARQ具有较好的性能,并且IR HARQ中的反向映射可能需要特别注意,因为IR HARQ中的反向映射在重传中携带不同数目的奇偶校验比特。当第一传输以较低的编码率发生时,各个RV之间可能会有一些重叠。因此,如果针对这些相邻的RV使用不同的映射顺序,则针对这些重叠的比特可以实现一些增益。从另一方面,可以考虑自解码来设计RV0和RV3,并且可以在这两个RV中独立地传输几乎所有系统比特。因此,不同的映射顺序(例如,由设备基于所提供的指令而选择的)可以是优选的,而无需特别关注用于重传的RV顺序。另一方面,针对利用具有不同映射顺序的HARQ组合的QPSK,可能不会得到性能提升。因此,由于附加的实现复杂性,不需要针对QPSK使用多个映射顺序。本文中描述的示例实施例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以解决确定映射顺序时的歧义问题,并且在HARQ组合的情况下优化映射顺序的设计。
参考图3,示出了映射顺序表300的示例说明。
如图3所示,表300是用于利用RV/MCS的映射顺序的表。针对每个传输和对应的MCS310(在第一列中示出为例如X1、X2、X3、X4等),可以有对应的RV(示出为列RV0 315、RV1320、RV3 325、和RV3 330)。在与用于每个RV的MCS相对应的行中,映射顺序被示出为自然或反向。
示例实施例提供了新的方案,以确定用于CC和IR HARQ两者中的多个传输的映射顺序并且解决歧义问题,其包括诸如以下特征:1)用于获得映射顺序的隐式原则,2)将新数据指示符(NDI)与映射顺序链接,3)在MCS表中添加用于重传的状态,以及4)确定何时在映射顺序之间切换。
关于用于通过RV和/或MCS获得映射顺序的隐式原则,可以是:
a)在映射顺序与RV和/或MCS之间的一个指定表。或者,
b)在映射顺序与RV版本之间的固定映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自然顺序可以用于RV0 315、RV2 325;反向顺序可以用于RV3 330、RV1 320。这些示例实施例可以从利用自然顺序的RV0 315和利用反向顺序的RV3 330的组合中获取增益。
关于将新数据指示符(NDI)与映射顺序链接,例如,当NDI被切换时,可以使用自然映射顺序;否则,可以使用反向顺序。针对利用自然顺序的RV0 315和利用反向顺序的RV0315或RV3 330,这可以实现增益。针对IR HARQ,当利用RV0 315进行传输并且NDI被切换时,可以标识新的运输块大小(TBS)。针对CC HARQ,NDI不被切换以用于重传。
关于在MCS表中添加用于重传的(例如,一些)状态以指示用于高阶调制(16QAM、64QAM、256QAM)的映射顺序,例如,两个附加的两个HARQ状态可以用于利用反向映射顺序的16QAM、64QAM,并且两个存在的HARQ状态可以重用于利用自然顺序的16QAM、64QAM。
(根据编码率和调制阶数,例如,MCS)在一个自然映射顺序与多个映射顺序实现之间切换,该多个映射顺序至少包括自然顺序和反向顺序。当编码率大于一个阈值或调制模式为QPSK时,可以仅使用自然映射顺序(例如,不使用其他映射顺序)。当编码率小于一个阈值并且调制模式为16/64/256QAM时,可以使用多个映射顺序,至少包括自然顺序和反向顺序。阈值可以是预定阈值,其可以由操作员或管理机构提供(例如,固定比率可以是1/2,并且可以在规范中提供)。不同的方案(诸如上述具有特征1、2、3的方案)可以用于确定映射顺序(例如,用于以下的隐式原则:获得映射顺序、将新数据指示符(NDI)与映射顺序链接、在MCS表中添加用于重传的状态)。
返回参考表300,示出了用于通过RV和/或MCS来获得映射顺序的隐式原则的实现(例如,用于确定映射顺序和解决歧义的第一方案)。在第一控制消息丢失的情况下,UE 110(或接收器)可能不知道如何(例如,具有信息和/或指令)来解码重传。而且,UE 110可能不知道现在正在发生哪个重传。为了确保关于gNB 170与UE 110之间的映射顺序的相同信息(例如,相同的理解),系统可以指定具有映射顺序和RV/MCS之间的链接的一张表。gNB 170和UE 110两者都可以遵循该表来确定映射顺序以生成调制符号。表300中示出了一个示例,其中MCS是调制阶数和编码率的组合。针对每个特定的MCS,每个RV具有不同映射顺序的性能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可以将具有最佳性能的用于每个RV的映射顺序存储在该设计表中。
在NR中,自适应传输用于重传,其中RV由传输器选择。系统(例如,在DL和UL方向上的UE 110和170)可以分析不同的组合,并且可以针对每个RV和MCS确定用于映射顺序的(例如,良好)估计。该过程可以消除歧义,并且还允许传输器从(例如,简单的)查找表中选择RV和映射顺序。表300示出了适用于IR和CC HARQ的表。针对CC HARQ,MCS中的最后几个条目可以仅表示可以利用反向顺序分配的调制阶数。实施例将关于反向顺序和自然顺序的信息添加到MCS表。增强表300由此可以包括额外的信息,使得gNB 170和UE 110可以能够确定正在将哪个MCS与不同的RV一起使用。
示例实施例可以将NDI与映射顺序链接(例如,用于确定映射顺序和解决歧义的第二方案)。NDI和RV可以组合以避免确切的映射顺序上的接收器歧义。当传输新数据时,NDI可以被切换。在某些情况下,RV0可以用于第一传输。基于这两个属性,示例实施例可以在NDI被切换时使用自然顺序,否则使用反向顺序。基于该原则,自然顺序可以用于RV0的初始传输,而反向顺序可以用于所有重传。因此,系统可以从利用自然顺序的RV0 315和利用反向顺序的RV0 315的组合或者从利用自然顺序的RV0 315和利用反向顺序的RV3 330的组合中获取增益。由于通信系统中有限的重传次数(例如,有限的重传数量),示例实施例可以包括两个/三个重传以提供优化。该系统的最佳条件是针对每个重传都使用反向排序或自然排序,并且UE 110始终知道必须做什么(当错过或接收到较早的传输时或任何其他情况)。尽管该方案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不是最优的,但系统可以实现性能增益(包括在某些情况下通过使用反向顺序映射),而无需任何附加信令开销。
针对IR HARQ:RV0可以以自然顺序传输。不会针对接下来的传输切换NDI。但是所有接下来的传输将是反向顺序。UE 110可能没有任何歧义,即使它们丢失了第一传输,因为它们始终知道所有其他传输都被反转了。
针对CC HARQ:RV0以自然顺序传输。不会针对接下来的传输切换NDI。利用反向映射的RV0或利用反向映射的RV3始终用于接下来的传输。UE 110可以知道,如果他们错误地解码或错过前一个并且NDI没有改变,则UE 110将假设传输是以反向顺序进行的。
图4A和4B示出了用于PDSCH的调制和TBS索引表400和450的示例图示。如图4A和4B所示,表400和450每个包括MCS索引405(IMCS)、调制阶数410(QM)、和TBS索引415(ITBS)。
图4A和4B示出了MCS表中用于指示映射顺序的附加状态(例如,用于映射顺序和解决歧义的第三方案)。针对MCS表,多个状态(例如,三个/四个状态)可以用于重传,如表4A所示。仅在高阶调制(例如,16QAM、64QAM等)的情况下,才能通过重传与不同映射顺序的组合来获得性能增益。因此,系统可以针对大于2的调制阶数使用自然映射顺序(例如,仅需要自然映射顺序)。已有的MCS状态(例如,30/31(例如,如图4A所示))可以被重用以指示利用自然顺序的调制阶数4/6。MCS状态被定义为索引,使得其可以被转换为比特图(例如,10101。五比特)。传输器只能发送这些比特,然后接收器基于这些比特得出所有隐式细节。隐式细节可以包括调制阶数。
可以引入两个附加状态以指示利用反向映射顺序的调制阶数4/6。表4B中示出了一个示例。尽管表4B示出了16QAM/64QAM的示例,但是相同的原则可以扩展到256QAM或甚至较高阶的调制。尽管表4B示出了用于两个映射顺序(例如,自然顺序和反向顺序)的示例,但是表4A可以扩展到具有较多映射顺序的情况,例如,用于自然顺序的比特移位和该移位的自然顺序的反向。在需要相同的5比特字段的情况下,某些MCS索引可以被移除/替换。
示例实施例可以根据编码率或调制阶数或MCS在一个或多个自然映射顺序之间切换。在低编码率下,由于用于实现较多奇偶校验比特的空间有限,IR与CC之间的性能差异可以变得较小。针对5G NR中的LDPC码,用于设计BG1和BG2的编码率存在下限,例如1/3和1/5。如果编码率低于该最低编码率,则可以使用重复。另一方面,低编码率可能由于具有不同映射顺序的多次传输的组合而不会对性能增益有太大影响。为了获取较高的性能增益,系统可以根据实际编码率和调制模式(例如,MCS)来切换映射顺序。除了可以用于指示传输的编码率的MCS索引之外,用于指示编码率的其他指示也可以具有相同的适用性。针对低编码率和高阶调制,可以使用至少包括自然顺序和反向顺序的多个映射顺序来获取较好的性能增益。方案的组合(例如,用于以下的隐式原则:获得映射顺序、将NDI与映射顺序链接、以及附加状态)可以用于确定映射顺序。针对高编码率或QPSK,系统可以仅使用自然映射顺序(例如,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映射顺序可以是足够的/充足的)。
UE 110/gNB 170的行为可以确定用于调制比特的映射顺序。隐式原则或信令可以用于通知所使用的映射顺序。例如,在DL的实例中,如果使用自然映射,则在gNB 170和UE110处使用的比特级交织器将使用以下:1)它是矩形交织器,并且行数等于调制阶数。2)写入是逐行进行的。3)读取是逐列进行的。4)列可以以自然顺序直接映射到调制符号。b1b2b3b4(假设调制阶数为4)被映射到调制符号。在映射中,步骤4将改变为b4b3b2b1。请注意,b1b2b3b4代表读取特定列时的比特。在接收器侧,针对特定传输而接收的对数似然比(LLR)可以与先前的传输组合而没有任何错误。
图5是示出了实现用于冗余版本的自然/反向顺序符号映射的过程的示例流程图500。
在框510处,UE 110/gNB 170可以基于由系统提供的预定原则(例如,由网络100中的网络设备提供的指令),通过RV和/或MCS获得映射顺序。UE 110/gNB 170可以遵循相同的规范(例如,基于相同的规范来接收指令),并且交织器和映射可以是相同的。例如,UE 110/gNB 170可以接收用于通过RV和/或MCS来获得映射顺序的指令。用于获得映射顺序的指令可以包括映射顺序与RV和/或MCS之间的指定表。备选地,用于获得映射顺序的指令可以包括映射顺序与RV版本之间的固定映射关系。
在框520处,UE 110/gNB 170可以(例如,接收指令以)将NDI与映射顺序链接。例如,当NDI被切换时,可以使用自然映射顺序(用于CC和IR HARQ两者中的多次传输并且解决歧义问题)。否则,可以使用反向顺序。
在框530处,UE 110/gNB 170可以在MCS表中添加用于重传的状态以指示用于高阶调制的映射顺序。例如,两个附加的两个HARQ状态可以用于利用反向映射顺序的16QAM、64QAM,并且两个存在的HARQ状态可以重用于利用自然顺序的16QAM、64QAM。
在框540处,UE 110/gNB 170可以基于编码率和调制阶数在一个自然映射顺序与多个映射顺序之间切换,该多个映射顺序至少包括自然顺序和反向顺序。自然顺序始终是从上到下(就矩形交织器而言)或b1 b2 b3 b4 b5 b6(就比特序列而言)。
在框550处,UE 110/gNB 170可以基于所选择的方案来传输和重传(在CC和IRHARQ两者中)。
尽管以上描述是通过反向映射进行的,但是它也可以用于具有不同映射顺序的映射。反向顺序是一种特殊情况,其可以通过组合具有不同映射顺序的多个传输来获取分集增益。可以将上述方案扩展到不同情况和利用不同映射顺序的一般情况。
在不以任何方式限制下面呈现的权利要求的范围、解释、或应用的情况下,本文中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实施例的技术效果在于,所公开的映射顺序设计和确定方案实现了针对利用IR和CC HARQ两者中的用于调制比特的不同映射顺序的多次传输的性能增益。
另一益处是,该方案(例如,确定用于CC和IR HARQ两者中的多次传输的映射顺序)解决了确定映射顺序时的歧义问题,并且在HARQ组合的情况下优化了映射顺序的设计。该方案可以在性能增益与信令开销之间提供预定的折衷。在引入额外的比特以指示反向顺序或自然顺序的情况下,由于有效载荷大小的增加,这可能会导致控制信道的性能损失。由实施例描述的隐式方式没有有效载荷大小的增加和对应的性能损失。但是,有很小的机会,第三传输或第四传输不得到相同的软组合增益。与100%的情况下发生的控制开销相比,这可能不到总情况的1%。
一个示例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由网络设备标识用于通过冗余版本(RV)和调制编码方案(MCS)中的至少一项来获得映射顺序的原则。该方法包括:将新数据指示符(NDI)与映射顺序链接,以及确定具有用于重传的附加状态的MCS表,以指示用于高阶调制的映射顺序。该方法还包括:基于编码率确定在第一自然映射顺序与多个映射顺序之间切换,以及基于所确定的用于获得映射顺序的原则、具有附加状态的MCS表以及基于编码率的切换来传输数据。
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该方法可以包括:标识映射顺序与RV和/或MCS之间的指定表。
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该方法可以包括:标识映射顺序与RV版本之间的固定映射关系。
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该方法可以包括:针对RV0和RV2,使用自然顺序;以及针对RV3和RV1,使用反向顺序。
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该方法可以包括:当NDI被切换时,使用自然映射顺序;而当NDI未被切换时,使用反向顺序。
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该方法可以包括:针对增量冗余(IR)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当利用RV0进行传输并且NDI被切换时,标识新的运输块大小(TBS)。
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该方法可以包括:其中针对追加组合(CC)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针对重传不切换NDI。
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该方法可以包括:针对利用反向映射顺序的16QAM、64QAM,使用两个附加HARQ状态,并且针对利用自然顺序的16QAM、64QAM,重用两个已有的HARQ状态。
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该方法可以包括:当编码率大于至少一个预定阈值或者调制模式为正交相移键控(QPSK)时,仅使用至少一个自然映射顺序。
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该方法可以包括:当编码率小于至少一个预定阈值并且调制模式是16QAM、64QAM和256QAM中的一项时,使用至少包括自然顺序和反向顺序的多个映射顺序。
一个示例实施例可以在一种装置中提供,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非瞬态存储器,该至少一个非瞬态存储器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被配置为与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该装置:标识用于通过冗余版本(RV)和调制编码方案(MCS)中的至少一项来获得映射顺序的原则;将新数据指示符(NDI)与映射顺序链接;确定具有用于重传的附加状态的MCS表,以指示用于高阶调制的映射顺序;基于编码率确定在第一自然映射顺序与多个映射顺序之间切换;以及基于所确定的用于获得映射顺序的原则、具有附加状态的MCS表以及基于编码率的切换来传输数据。
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该装置可以标识映射顺序与RV和/或MCS之间的指定表。
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该装置可以标识映射顺序与RV版本之间的固定映射关系。
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该装置可以针对RV0和RV2,使用自然顺序;以及针对RV3和RV1,使用反向顺序。
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当NDI被切换时,该装置可以使用自然映射顺序;而当NDI未被切换时,使用反向顺序。
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该装置可以针对增量冗余(IR)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当利用RV0进行传输并且NDI被切换时标识新的运输块大小(TBS)。
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该装置可以针对追加组合(CC)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针对重传不切换NDI。
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该装置可以针对利用反向映射顺序的16QAM、64QAM使用两个附加HARQ状态,并且针对利用自然顺序的16QAM、64QAM重用两个已有的HARQ状态。
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当编码率大于至少一个预定阈值或者调制模式为正交相移键控(QPSK)时,该装置可以仅使用至少一个自然映射顺序。
一个示例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被编码有指令,该指令在由计算机执行时引起根据前述方法中的任何一个的方法的执行。
本文中的实施例可以以软件(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硬件(例如,专用集成电路)、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来实现。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软件(例如,应用逻辑、指令集)被维护在各种常规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任何一种上。在本文档的上下文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介质或部件,该介质或部件可以包含、存储、传送、传播或运输用于由诸如计算机的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其相结合使用的指令,其中例如在图1中描述和描绘的计算机的一个示例。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器125、155、171或其他设备),这些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介质或部件,该介质或部件可以包含、存储、和/或运输用于由诸如计算机的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其相结合使用的指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包括传播信号。
如果需要,本文中讨论的不同功能可以以不同的顺序和/或彼此并发地执行。此外,如果需要,上述功能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是可选的或可以被组合。
尽管上面阐述了各个方面,但是其他方面包括来自所描述的实施例的特征的其他组合,而不仅仅是上述组合。
在此还应当注意,尽管以上描述了示例实施例,但是这些描述不应当以限制性的意义来理解。而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若干变型和修改。
尽管在独立权利要求中陈述了本发明的各个方面,但是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包括来自所描述的实施例和/或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与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的其他组合,而不仅仅是在权利要求中显式陈述的组合。
在此还应当注意,尽管以上描述了示例实施例,但是这些描述不应当以限制性的意义来理解。而是,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若干变型和修改。
通常,各种实施例可以以硬件或专用电路、软件、逻辑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例如,一些方面可以以硬件来实现,而其他方面可以以可以由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计算设备执行的固件或软件来实现,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尽管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被图示和描述为框图、流程图、或使用某种其他图形表示,但是应当理解,作为非限制性示例,本文中描述的这些框、装置、系统、技术或方法可以以硬件、软件、固件、专用电路或逻辑、通用硬件或控制器或其他计算设备、或其某种组合来实现。
实施例可以在诸如集成电路模块的各种组件中实践。集成电路的设计总体上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过程。复杂且功能强大的软件工具可用于将逻辑级设计转换为易于在半导体基底上蚀刻和形成的半导体电路设计。
词语“示例性”在本文中用来表示“用作示例、实例、或说明”。本文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优选或有利。在该“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所有实施例是示例性实施例,提供这些示例性实施例是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制造或使用本发明,而不是限制由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
前面的描述已经通过示例和非限制性示例的方式提供了发明人目前构想的用于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方法和装置的完整且翔实的描述。然而,当结合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书阅读时,鉴于前面的描述,各种修改和变型对于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将变得很清楚。然而,本发明的教导的所有这些和类似的修改仍将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应当注意,术语“连接”、“耦合”、或其任何变体是指两个或更多个元件之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连接或耦合,并且可以涵盖在“连接”或“耦合”在一起的两个元件之间存在一个或多个中间元件。元件之间的耦合或连接可以是物理的、逻辑的、或其组合。如本文中采用的,作为若干非限制性和非穷举性示例,两个元件可以被视为通过使用一个或多个导线、电缆和/或印刷的电气连接、以及通过使用电磁能(诸如具有在射频区域、微波区域和光学(可见和不可见)区域中的波长的电磁能)而“连接”或“耦合”在一起。
此外,在不对应使用其他特征的情况下,可以有利地使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一些特征。这样,前述描述应当被认为仅是本发明原理的示例,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

Claims (20)

1.一种方法,包括:
由至少一个网络设备标识用于通过至少一个冗余版本(RV)和调制编码方案(MCS)来获得至少一个映射顺序的原则,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映射顺序是从交织比特到调制阶数;以及
基于所标识的所述原则来传输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标识用于获得所述映射顺序的所述原则还包括:
标识映射顺序与所述至少一个RV和/或所述MCS之间的指定表,其中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和至少一个基站两者遵循所述指定表;以及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RV和/或所述MCS来选择映射顺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标识用于获得所述映射顺序的所述原则还包括:
标识所述映射顺序与所述RV之间的固定映射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标识所述映射顺序与所述RV之间的所述固定映射关系还包括:
针对冗余版本0(RV0)和冗余版本2(RV2),使用自然顺序;以及
针对冗余版本3(RV3)和冗余版本1(RV1),使用反向顺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编码率确定在第一自然映射顺序与多个映射顺序之间切换,其中所述多个映射顺序包括至少一个自然映射顺序和至少一个反向顺序;
当所述编码率大于至少一个预定阈值或者调制模式为正交相移键控(QPSK)时,仅使用所述至少一个自然映射顺序;以及
基于所述编码率来传输数据。
6.一种方法,包括:
将新数据指示符(NDI)与映射顺序链接;
当所述NDI被切换时,使用至少一个自然映射顺序;
当NDI未被切换时,使用至少一个反向顺序;以及
基于与所述NDI链接的所述映射顺序来传输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编码率确定在第一自然映射顺序与多个映射顺序之间切换,其中所述多个映射顺序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自然映射顺序和所述至少一个反向顺序;
当所述编码率大于至少一个预定阈值或者调制模式为正交相移键控(QPSK)时,仅使用所述至少一个自然映射顺序;以及
基于所述编码率来传输数据。
8.一种方法,包括:
确定具有用于重传的附加状态的MCS表,以指示用于高阶调制的映射顺序;以及
基于具有所述附加状态的所述MCS表传输数据。
9.一种方法,包括:
基于编码率确定在第一自然映射顺序与多个映射顺序之间切换,其中所述多个映射顺序包括至少一个自然映射顺序和至少一个反向顺序;
当所述编码率大于至少一个预定阈值或者调制模式为正交相移键控(QPSK)时,仅使用所述至少一个自然映射顺序;以及
基于所述编码率来传输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编码率小于至少一个预定阈值并且调制模式是16正交幅度调制(QAM)、64QAM和256QAM中的一项时,使用所述多个映射顺序。
11.一种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至少一个非瞬态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非瞬态存储器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个非瞬态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装置:
标识用于通过冗余版本(RV)和调制编码方案(MCS)中的至少一项来获得映射顺序的原则,其中所述映射顺序是从交织比特到调制阶数;以及
基于所标识的所述原则来传输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当标识用于获得所述映射顺序的所述原则时,所述至少一个非瞬态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还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装置:
标识映射顺序与RV和/或MCS之间的指定表,其中至少一个用户设备和至少一个基站两者遵循所述指定表;以及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RV和/或所述MCS选择映射顺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当标识用于获得所述映射顺序的所述原则时,所述至少一个非瞬态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还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装置:
标识映射顺序与所述RV之间的固定映射关系。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当标识映射顺序与所述RV之间的所述固定映射关系时,所述至少一个非瞬态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还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装置:
针对冗余版本0(RV0)和冗余版本2(RV2),使用自然顺序;以及
针对冗余版本3(RV3)和冗余版本1(RV1),使用反向顺序。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非瞬态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还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装置:
基于编码率确定在第一自然映射顺序与多个映射顺序之间切换,其中所述多个映射顺序包括至少一个自然映射顺序和至少一个反向顺序;
当所述编码率大于至少一个预定阈值或者调制模式为正交相移键控(QPSK)时,仅使用所述至少一个自然映射顺序;以及
基于所述编码率来传输数据。
16.一种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至少一个非瞬态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非瞬态存储器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个非瞬态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装置:
将新数据指示符(NDI)与映射顺序链接;
当所述NDI被切换时,使用自然映射顺序;以及
当NDI未被切换时,使用反向顺序;以及
基于所述NDI来传输数据。
17.一种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至少一个非瞬态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非瞬态存储器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个非瞬态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装置:
确定具有用于重传的附加状态的MCS表,以指示用于高阶调制的映射顺序;以及
基于所述MCS表来传输数据。
18.一种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至少一个非瞬态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非瞬态存储器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个非瞬态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装置:
基于编码率确定在第一自然映射顺序与多个映射顺序之间切换,其中所述多个映射顺序包括至少一个自然映射顺序和至少一个反向顺序;以及
当所述编码率大于至少一个预定阈值或者调制模式为正交相移键控(QPSK)时,仅使用所述至少一个自然映射顺序。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非瞬态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还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装置:
当所述编码率小于至少一个预定阈值并且调制模式是16正交幅度调制(QAM)、64QAM和256QAM中的一项时,使用所述多个映射顺序。
20.一种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被编码有指令,所述指令在由计算机执行时引起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执行。
CN201780095732.5A 2017-10-09 2017-10-09 用于冗余版本的自然/反向顺序符号映射 Active CN1112018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7/105396 WO2019071393A1 (en) 2017-10-09 2017-10-09 SYMBOL MAPPING BY NATURAL OR REVERSE ORDER FOR REDUNDANT VERSION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01820A true CN111201820A (zh) 2020-05-26
CN111201820B CN111201820B (zh) 2023-10-24

Family

ID=66100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5732.5A Active CN111201820B (zh) 2017-10-09 2017-10-09 用于冗余版本的自然/反向顺序符号映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01820B (zh)
WO (1) WO20190713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20537A1 (en) * 2019-05-02 2020-11-05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Controlling data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2398574B (zh) * 2019-08-16 2022-04-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调度的方法和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76675A1 (en) * 2008-05-05 2009-11-05 Jussi Ojala Signaling of redundancy version and new data indication
CN101843025A (zh) * 2007-10-29 2010-09-22 Lg电子株式会社 使用harq的数据传输方法
US20120307775A1 (en) * 2010-02-22 2012-12-06 Jae Hoon Chu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process for an uplink multi-codeword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hich supports a multi-antenna transmission
US20150163790A1 (en) * 2012-07-12 2015-06-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signal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and device therefor
US20150358111A1 (en) * 2013-01-11 2015-12-1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modul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HUE037116T2 (hu) * 2008-04-03 2018-08-28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Eljárás és berendezés elõkódoló információ szállítására MIMO rendszerben
CN110266430B (zh) * 2014-04-30 2021-07-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3025A (zh) * 2007-10-29 2010-09-22 Lg电子株式会社 使用harq的数据传输方法
US20090276675A1 (en) * 2008-05-05 2009-11-05 Jussi Ojala Signaling of redundancy version and new data indication
US20120307775A1 (en) * 2010-02-22 2012-12-06 Jae Hoon Chu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process for an uplink multi-codeword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hich supports a multi-antenna transmission
US20150163790A1 (en) * 2012-07-12 2015-06-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signal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and device therefor
US20150358111A1 (en) * 2013-01-11 2015-12-1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modul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01820B (zh) 2023-10-24
WO2019071393A1 (en) 2019-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77231B2 (en) Redundancy version design solu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2274859B1 (en) Pre-emptive acknowledgement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212036B2 (en)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20190215720A1 (en) Channel encod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0999089B (zh) 方法和装置
CN102027702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捆绑ack信息
US1125181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control information
CN110572245B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KR20140034281A (ko) 다운링크 제어 정보의 송수신 방법, 기지국, 및 이동 단말기
CN112640335B (zh) 极化编码系统的增量冗余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
CN104579600A (zh) 选择性使用内部和外部存储器处理harq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EP3895351A1 (en) New radio code block transmission based on dci extension
CN108023675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11201820B (zh) 用于冗余版本的自然/反向顺序符号映射
CN108076519A (zh) 一种被用于低延迟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设备
CN107733573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节点
CN111431675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6375070B (zh) 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重传方法和装置
KR20230057780A (ko) 코드워드에 대해 검출 동작 및 복조 동작을 수행하는 통신 장치 및 이의 동작 방법
CN113812105B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952726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终端、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US20230231652A1 (en) Methods for performing multi-link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and related electronic devices
WO2016092443A1 (en) Enhanced performance hybrid-arq
CN101960764A (zh) 用于自适应地选择解码方案以对嵌入信息进行解码的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