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99489A - 用于跨区块链资产管理的方法、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 Google Patents

用于跨区块链资产管理的方法、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99489A
CN111199489A CN201811367699.XA CN201811367699A CN111199489A CN 111199489 A CN111199489 A CN 111199489A CN 201811367699 A CN201811367699 A CN 201811367699A CN 111199489 A CN111199489 A CN 1111994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chain
token
user
signature information
transaction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6769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锋
王少丹
吕浩进
侯冠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Pail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Pail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Pail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Pail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6769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99489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994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994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6Asset management; Financial planning or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06Q20/3829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involving key management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跨区块链管理资产的方法、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方法包括:在管理设备处,响应于接收到用户基于第一区块链的第一代币向第二区块链充值的请求,生成多签地址,多签地址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和第二区块链的多重签名信息通过验证而允许更改多签地址的关联数据;响应于确认多签地址接收到待充数量的第一代币,生成第一交易数据,以用于第二区块链的智能合约生成第二代币,第一交易数据至少指示从多签地址充值待充数量的第一代币到接收地址;获取用户和第二区块链针对第一交易数据的多重签名信息;以及向第二区块链发送针对第一交易数据的多重签名信息,以用于第二区块链响应于确认多重签名信息通过验证,向与用户相关联的账户提供第二代币。

Description

用于跨区块链资产管理的方法、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 计算机程序产品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区块链的管理方法,并且具体地,涉及用于跨区块链资产管理的方法、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在金融、资产管理等众多领域中,区块链因其所具有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踪等技术优势,其应用前景日益凸显。由于金融、资产管理中存在很多场景需要在用户间进行资产转移,当交易双方的用户处于不同的区块链时,需要在基于不同的分布式记账机制和不同代币价值的区块链之间进行资产的互通,例如跨区块链进行资产交换、充值或提现。
传统的跨区块链进行资产管理的方案例如是交易双方首先共同委托一个第三方的资产托管方,由该资产托管方负责从分别两个区块链接收交易双发的资产,然后基于一定的对价比例进行资产的转换。在上述传统的跨区块链进行资产管理的方案中,交易双方的资产通常需要经由被配置为中心化的资产托管方进行交互,一旦该资产托管方被攻破或主动作恶,将会给交易双方在区块链上的资产安全带来威胁。
有鉴于此,有必要改进传统的跨区块链进行资产管理的方案,以便提高跨区块链进行资产互通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跨区块链管理资产的方法和设备,能够提高跨区块链进行资产互通的安全性。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跨区块链管理资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管理设备处,响应于接收到用户基于第一区块链的第一代币向第二区块链充值的请求,生成多签地址,多签地址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和第二区块链的多重签名信息通过验证而允许更改多签地址的关联数据;响应于确认多签地址接收到待充数量的第一代币,生成第一交易数据,以用于第二区块链的智能合约生成第二代币,第一交易数据至少指示从多签地址充值待充数量的第一代币到接收地址;获取用户和第二区块链针对第一交易数据的多重签名信息;以及向第二区块链发送针对第一交易数据的多重签名信息,以用于第二区块链响应于确认多重签名信息通过验证,向与用户相关联的账户提供第二代币。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跨区块链管理资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第二区块链的节点处,响应于接收到来自管理设备的、用于用户基于第一区块链的第一代币向第二区块链充值的第一交易数据,第二智能合约生成第二代币,第一交易数据至少指示从多签地址充值待充数量的第一代币到接收地址,多签地址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和第二区块链的多重签名信息通过验证而允许更改多签地址的关联数据;确认用户和第二区块链针对第一交易数据的多重签名信息是否通过验证;以及响应于确认针对第一交易数据的多重签名信息通过验证,向与用户相关联的账户提供第二代币。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跨区块链管理资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第一区块链的节点处,获取来自智能设备的、用于用户基于第一区块链的第一代币向第二区块链充值的第一交易数据,第一交易数据至少指示从多签地址充值待充数量的第一代币到接收地址,多签地址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和第二区块链的多重签名信息通过验证而允许更改多签地址的关联数据;确认用户和第二区块链针对第一交易数据的多重签名信息是否通过验证;响应于确认多重签名信息通过验证,向接收地址充值待充值数量的第一代币,以用于第二区块链响应于确认多重签名信息通过验证向与用户相关联的账户提供第二代币。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还提供一种用于跨区块链管理资产的区块链节点设备。该设备包括: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处理单元,耦合至该存储器并且被配置为执行该一个或多个程序使该认证设备执行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还提供一种用于跨区块链管理资产的管理设备。该设备包括: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处理单元,耦合至该存储器并且被配置为执行该一个或多个程序使该认证设备执行本公开的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该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机器执行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被有形地存储在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并且包括机器可执行指令,该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机器执行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方法。
提供发明内容部分是为了以简化的形式来介绍对概念的选择,它们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将被进一步描述。发明内容部分无意标识本公开的关键特征或主要特征,也无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跨区块链管理资产的系统 100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跨区块链管理资产的方法 200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跨区块链管理资产方法 300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跨区块链管理资产方法 400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跨区块链管理资产的系统 500的数据流向图;以及
图6示意性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600的框图。
在各个附图中,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表示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除非特别申明,术语“或”表示“和/或”。术语“基于”表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示例实施例”和“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示例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第一”、“第二”等等可以指代不同的或相同的对象。下文还可能包括其他明确的和隐含的定义。
如上文所描述的,传统的跨区块链进行资产管理的方案中,交易双方的资产通常需要经由被配置为中心化的资产托管方。因此,资产托管方成为资产管理过程中的关键,一旦该资产托管方被攻破或主动作恶,作为交易双方的区块链用户的资产安全性将受到严重的威胁。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以及其他潜在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跨区块链管理资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管理设备处,响应于接收到用户基于第一区块链的第一代币向第二区块链充值的请求,生成多签地址,多签地址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和第二区块链的多重签名信息通过验证而允许更改多签地址的关联数据;响应于确认多签地址接收到待充数量的第一代币,生成第一交易数据,以用于第二区块链的智能合约生成第二代币,第一交易数据至少指示从多签地址充值待充数量的第一代币到接收地址;获取用户和第二区块链针对第一交易数据的多重签名信息;以及向第二区块链发送针对第一交易数据的多重签名信息,以用于第二区块链响应于确认多重签名信息通过验证,向与用户相关联的账户提供第二代币。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管理设备生成的由用户和第二区块链密钥控制的多签地址建立了从用户到与第二区块链的第一代币多签支付通道,以及通过第二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响应于多重签名信息通过验证而将所生成第二代币转给用户的关联账户,使得用户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藉由向第一区块链充值一定数量的第一代币来换取在第二区块链上对应数量的第二代币。由于去掉了中心化的托管第三方,而是将两个基于不同机制的区块链上的资产交易直接进行原子绑定,显著地提高了跨区块链资产管理的资产安全性和管理效率。另外,通过使得第一区块链关于第一代币交易所验证的多重签名信息与第二区块链针所验证的多重签名信息保持一致,使得当交易一方通过验证获得相应的代币后,也能使得交易对手方也通过验证,因此,进一步提高了资产管理的安全性。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跨区块链管理资产的系统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系统100包括第一区块链110、第二区块链120和管理设备130。
关于第一区块链110,其例如是基于比特币的区块链,其交易是基于UTXO的数据结构。如图1所示,第一区块链110例如包括N 个(其中,N为自然数)网络节点112-1、112-2……至112-N(以下有时也统称为节点112),节点112中的每一节点与对应的用户相关联。例如节点112-2与用户114相关联。第一区块链110的各节点120 通过网络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块链110能够实现第一代币(即第一区块链的数字货币,如比特币,BTC)的接收、基于充值数据将第一代币充值到接收地址,以及多重签名信息的验证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块链110被配置为能够获取来自智能设备130的、用于用户114 基于第一区块链110的第一代币向第二区块链120充值的第一交易数据;确认用户和第二区块链120针对第一交易数据的多重签名信息是否通过验证;以及响应于确认该多重签名信息通过验证,向与第二区块链120关联的接收地址充值待充值数量的第一代币。
关于第二区块链120,其例如包括M个(其中,M为自然数)网络节点122-1、122-2……至122-M(以下有时也统称为节点122),节点122中的每一节点与对应的用户相关联。例如与节点122-M与用户124相关联。其中M为自然数。各节点122通过网络相连。节点 122中的部分节点被选为交易验证节点,以用于针对建议的交易区块进行验证及达成共识。
第二区块链120还配置有用于资产管理的第二智能合约。该第二智能合约主要用于第二代币(即第二区块链的数字货币)的发行、流通、提现等、生成提现多重签名信息、以及多重签名信息的验证。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智能合约被配置为:当用户114请求跨区块链充值时,响应于接收到来自管理设备130的、用于用户基于第一区块链 110的第一代币向第二区块链120充值的第一交易数据,生成第二代币;确认所接收的用户114和第二区块链120针对第一交易数据的多重签名信息是否通过验证;以及响应于确认针对第一交易数据的多重签名信息通过验证,向与用户114相关联的账户提供第二代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区块链120的第二智能合约还被配置为:接收来自管理设备130关于用户114提现待提数量的第一代币的第三交易数据,该第三交易数据至少指示用于与待提数量的第一代币相关联的未花费的交易输出(UTXO);响应于交易验证节点就第三交易数据达成共识,基于多个交易验证节点的签名信息生成提现多重签名信息,向管理设备发送提现多重签名信息,以用于第一区块链110响应于确认提现多重签名信息通过验证而向用户114提供待提数量的第一代币。
关于管理设备130,其例如是而不局限于是服务器、移动设备、个人计算机等计算设备。管理设备130用于通过诸如因特网的计算机网络和/或各种电信网络实现与第一区块链110和第二区块链120交换信息/数据、发起提现交易、构造提现交易的输入和输出、检测提现多重签名数据并广播。
在一些实施例中,管理设备130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用户114 基于第一区块链110的第一代币向第二区块链120充值的请求,生成多签地址,该多签地址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114和第二区块链120的多重签名信息通过验证而允许更改多签地址的关联数据;响应于确认多签地址接收到待充数量的第一代币,生成第一交易数据,以用于第二区块链120的智能合约生成第二代币,第一交易数据至少指示从多签地址充值待充数量的第一代币到接收地址;获取用户114和第二区块链120针对第一交易数据的多重签名信息;以及向第二区块链 120发送针对第一交易数据的多重签名信息。此外,管理设备130被配置为:向第一区块链110广播针对第一交易数据的多重签名信息,以用于第一区块链110响应于确认多重签名信息通过验证而向与第二区块链120的、在第一区块链处的接收地址充值第一代币。
以下将结合图2至图4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跨区块链管理资产的方案。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跨区块链管理资产方法200的流程图。应当理解,方法200例如可以在图1所描述的管理设备130处执行。为了方便讨论,不失一般性地,以如图1所示的系统100的管理设备130为例来描述方法200。应当理解,方法200还可以包括未示出的附加动作和/或可以省略所示出的动作,本公开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在202,在管理设备处,响应于接收到用户基于第一区块链的第一代币向第二区块链120充值的请求,生成多签地址,多签地址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和第二区块链120的多重签名信息通过验证而允许更改多签地址的关联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块链110例如是基于比特币的区块链,第一代币例如为比特币。第二区块链120与第一区块链的机制不同,其为支持执行图灵完备程序的区块链,例如是支持智能合约的以太坊(Ethereum)区块链、派链(PCHAIN)等。第二区块链120的智能合约例如是而不限于是使用solidity语言进行编写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114向管理设备130发送跨区块链的充值请求,以期实现通过向第一区块链110充值一定数量的比特币,以便在第二区块链120获得对应数量的第二代币。当管理设备130接收到用户的充值请求后,生成一个经由2-2多重签名控制的多签地址。该多签地址例如由用户114的私钥和第二区块链120的私钥共同控制,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多签地址的关联数据至少包括:用户的第一代币数据和第二区块链120的第一代币数据。以比特币(BTC)为例,假设,该多签地址的关联数据的初始值为(用户:0;第二区块链:0),即用户和第二区块链120的比特币数量都为0。用户114例如构造了:从其钱包充值5个BTC到多签地址的交易TX0,然后用户114通过管理设备130将交易TX0发送给第二区块链120,第二区块链120将经由其私钥签名后的交易TX0再发回给用户114。用户114在收到来自第二区块链120的签名后,利用用户114的私钥针对交易TX0进行签名,该多重签名信息如果通过验证,5个BTC将被成功地充值到多签地址,对应的多签地址的关联数据将变更为:(用户:5;第二区块链:0),即,用户的比特币数量为5,第二区块链120的比特币数量依然为0。
在204,响应于确认多签地址接收到待充数量的第一代币,生成第一交易数据,以用于第二区块链120的智能合约生成第二代币,该第一交易数据至少指示从多签地址充值待充数量的第一代币到接收地址。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区块链120的智能合约基于第一交易数据生成与待充数量的第一代币等值绑定的第二代币。例如,当多签地址成功接收到用户所充值的5个BTC之后,管理设备130构建第一交易数据TX1。该第一交易数据TX1例如指示了(用户:0;第二区块链:5)这一BTC分配状态,即5个BTC由用户114充值给第二区120块链。管理设备130然后将该第一交易数据TX1发送给第二区块链120的智能合约,智能合约基于该第一交易数据TX1,产生与 5个BTC等值绑定的第二代币,以便在多重签名信息通过验证时,提供给用户第二区块链120上的关联账户。
在206,获取用户和第二区块链120针对第一交易数据的多重签名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管理设备130将所生成的第一交易数据 TX1发送给用户114和第二区块链120,以便实现用户114和第二区块链120之间交换针对该第一交易数据TX1的签名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管理设备130基于来自用户114和第二区块链120的签名,生成针对第一交易数据的多重签名信息。
在208,向第二区块链120发送针对第一交易数据的多重签名信息,以用于第二区块链120响应于确认多重签名信息通过验证,向与用户相关联的账户提供第二代币。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区块链120 的智能合约基于用户114的公钥和第二区块链120的公钥来验证针对第一交易数据的多重签名信息。例如管理设备130将针对第一交易数据TX1的多重签名信息发送给第二区块链120的智能合约,该智能合约响应于确认该多重签名信息通过验证,将前文所提及的、由智能合约产生的、与5个BTC等值绑定的第二代币充值到用户114在第二区块链120的关联账户。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200还包括:向第一区块链110广播针对第一交易数据的多重签名信息,以用于第一区块链110响应于确认多重签名信息通过验证而向与第二区块链120相关联的接收地址充值第一代币。例如,响应于所广播的多重签名通过验证,第一区块链110 将5个BTC充值到与第二区块链120相关联的接收地址。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管理设备130生成的由用户114和第二区块链120密钥控制的多签地址,从而建立了从用户114到与第二区块链 130关于第一代币的多签支付通道,交换用户114和第二区块链120 的签名信息,以及通过第二区块链120的智能合约响应于多重签名信息通过验证而将所生成第二代币转给用户的关联账户。实现了第一区块链110上的交易和第二区块链上的120交易之间的原子绑定。另外,通过使得第一区块链110验证的多重签名信息与第二区块链120验证的多重签名信息保持一致,使得当交易一方通过验证获得相应的代币后,也能使得交易对手方也通过验证。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200还包括:获取来自第二区块链120的针对第二交易数据的撤销签名信息,以用于用户撤销充值的请求,第二交易数据至少指示当第一代币返回用户后的用户的第一代币数据和第二区块链120的第一代币数据。通过采用上述手段,使得用户可撤回委托的充值请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200还可以实现用户的跨区块链充值。在一些实施例中,管理设备响应于接收到用户提现待提数量的第一代币的请求,生成第三交易数据,第三交易数据至少指示用于与待提数量的第一代币相关联的未花费的交易输出(UTXO);向第二区块链120 发送第三交易数据,以用于第二区块链120的响应于交易验证节点就第三交易数据达成共识而基于多个交易验证节点的签名信息而生成提现多重签名信息,接收来自第二区块链120的提现多重签名信息;以及向第一区块链110广播提现多重签名信息,以用于第一区块链 110响应于确认提现多重签名信息通过验证而向用户提供待提数量的第一代币。
基于比特币的交易是基于UTXO的数据结构。每笔交易可能涉及若干笔交易输入(即资金来源),也可能涉及若干笔交易输出(即资金去向)。每一笔交易输入都是前序某个交易当中产生的UTXO。因此,管理设备所生成的第三交易数据需要指示:支付该待提数量的第一代币的具体资金来源与去向,即UTXO,以便第一区块链110基于该UTXO向用户支付所述第一代币。在一些实施例中,管理设备基于待提数量和与第二区块链120相关联的UTXO集合而确定的待提数量的第一代币相关联的UTXO的输入和输出,以生成第三交易数据。
在上述方案中,由于第二区块链120相关联的UTXO集合可以反映作为实际付款方所拥有的第一代币的资金来源情况。通过基于待提数量和与第二区块链120相关联的UTXO集合确定支付第一代币时的 UTXO的输入输出,一方面使得第一代币的提现与第二区块链120的资金情况相匹配;另一方面使得管理设备所生的交易数据符合比特币的交易数据结构特点。例如,用户A申请提现10个BTC。管理设备基于与第二区块链120相关联的UTXO集合中的组合起来未花费面值大于等于10个BTC的一个或多个UTXO作为输入集合,例如该输入集合包括:未花费面值为5的UTXO_C1、未花费面值为4的 UTXO_C2和未花费面值为2的UTXO_C3。例如所确定的第三交易数据指示:C1-A:5、C2-A:4、C3-A:1和C3-C4:1。即以UTXO_C1、UTXO_C2和UTXO_C3为输入,所花费10个BTC由用户A占有。另外,基于UTXO_C3剩下的1个BTC构建一个新的UTXO_C4由第二区块链占有。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跨区块链管理资产方法 300的流程图。应当理解,方法300例如可以在图1所描述的第二区块链120处执行。为了方便讨论,不失一般性地,以如图1所示的系统100的第二区块链120为例来描述方法300。应当理解,方法300 还可以包括未示出的附加动作和/或可以省略所示出的动作,本公开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在302,在第二区块链120的节点处,响应于接收到来自管理设备的、用于用户基于第一区块链110的第一代币向第二区块链120充值的第一交易数据,第二智能合约生成第二代币,第一交易数据至少指示从多签地址充值待充数量的第一代币到接收地址,多签地址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和第二区块链120的多重签名信息通过验证而允许更改多签地址的关联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块链110为基于比特币的区块链,第一代币为比特币,第二代币与待充数量的第一代币等值绑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多签地址的关联数据至少包括:114的第一代币数据和第二区块链120的第一代币数据,用于指示用户114 与第二区块链120之间的代币余额分配状态。在上述方案中,通过采用多签地址建立经由交易双方签名控制的微支付通道,不仅提高了代币的安全性,而且有利于解决比特币区块链转账速度慢、成本高的问题。
在304,确认用户和第二区块链120针对第一交易数据的多重签名信息是否通过验证。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114和第二区块链120 被写入智能合约,智能合约基于用户114和第二区块链120的公钥,确认针对第一交易数据的多重签名信息是否通过验证。
在306,响应于确认针对第一交易数据的多重签名信息通过验证,向与用户相关联的账户提供第二代币。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300还包括:基于第二区块链120的密钥,对第二交易数据签名,第二交易数据至少指示当第一代币返回用户后的用户的第一代币数据和第二区块链120的第一代币数据;以及向管理设备发送签名,以用于用户撤销充值的请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300能够实现用户的跨区块链提现。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300还包括:接收来自管理设备的第三交易数据,第三交易数据是管理设备响应于接收到用户提现待提数量的第一代币的请求而生成的,第三交易数据至少指示用于与待提数量的第一代币相关联的未花费的交易输出(UTXO);响应于交易验证节点就第三交易数据达成共识,基于多个交易验证节点的签名信息生成提现多重签名信息,向管理设备发送提现多重签名信息,以用于第一区块链 110响应于确认提现多重签名信息通过验证而向用户提供待提数量的第一代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交易数据包括基于待提数量和与第二区块链120相关联的UTXO集合而确定的待提数量的第一代币相关联的 UTXO的输入和输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多个交易验证节点的签名信息生成提现多重签名信息包括:响应于确认已经针对与第三交易数据相关联的建议区块达成共识,基于每一个交易验证节点的签名生成提现多重签名信息,建议区块是经由智能合约向交易验证节点广播的。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跨区块链管理资产方法 400的流程图。应当理解,方法400例如可以在图1所描述的第一区块链110处执行。为了方便讨论,不失一般性地,以如图1所示的系统100的第一区块链110为例来描述方法400。应当理解,方法400 还可以包括未示出的附加动作和/或可以省略所示出的动作,本公开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在402,在第一区块链110的节点处,获取来自智能设备的、用于用户基于第一区块链110的第一代币向第二区块链120充值的第一交易数据,第一交易数据至少指示从多签地址充值待充数量的第一代币到接收地址,多签地址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和第二区块链120的多重签名信息通过验证而允许更改多签地址的关联数据。
在404,确认用户和第二区块链120针对第一交易数据的多重签名信息是否通过验证。
在406,响应于确认多重签名信息通过验证,向接收地址充值待充值数量的第一代币,以用于第二区块链120响应于确认多重签名信息通过验证向与用户相关联的账户提供第二代币。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400还包括:获取来自智能设备的经由提现多重签名信息签名的第三交易数据,第三交易数据是管理设备响应于接收到用户提现待提数量的第一代币的请求而生成的,第三交易数据至少指示用于与待提数量的第一代币相关联的未花费的交易输出 (UTXO),多重签名信息是第二区块链120响应于交易验证节点就第三交易数据达成共识而基于多个交易验证节点的签名信息而生成的;响应于确认与第三交易数据相关联的多重签名信息通过验证,向用户提供待提数量的第一代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交易数据包括基于待提数量和与第二区块链120相关联的UTXO集合而确定的待提数量的第一代币相关联的 UTXO的输入和输出。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跨区块链管理资产的方法 500的数据流向图。在图5中,各个动作例如由第一区块链502、第二区块链504、管理设备506来实现。方法500主要包括跨区块链进行充值和跨区块链提现的阶段。应当理解,方法500还可以包括未示出的附加动作和/或可以省略所示出的动作,本公开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这里,第一区块链502例如可以是如上结合图1所描述的第一区块链,第二区块链504例如可以是如上结合图1所描述的第二区块链504、管理设备506例如可以是如上结合图1所描述的管理设备。
以下示例跨区块链进行充值阶段的各个动作。
管理设备处506处,在512,获取用户508的跨区块链充值请求。在514,生成多签地址,该多签地址被配置由用户和第二区块链504 的私钥控制。在516,获取从用户508的钱包充值到多签地址的待充数量的BTC,该充值经由用户508和第二区块504链签名。在518,响应于确认该多签地址接收到待充数量的BTC,生成第一交易数据。该第一交易数据至少指示从多签地址充值待充数量的第一代币到接收地址。在520,向第二区块链504发送第一交易数据。
第二区块链504处,在522,获取来自智能设备506的第一交易数据。在524,响应于确认多签地址接收到用户508待充数量的第一代币,智能合约生成与待充数量的第一代币等值绑定的第二代币。
管理设备处506处,在526,获取用户508和第二区块链504针对第一交易数据的多重签名信息。在528,向第二区块链504链发送针对第一交易数据的多重签名信息。在530,以及向第一区块链502 广播针对第一交易数据的多重签名信息。
第二区块链504处,在532,基于用户508和第二区块链504的公钥,确认针对第一交易数据的多重签名信息是否通过验证。在534,响应于确认针对第一交易数据的多重签名信息通过验证,向与用户 508相关联的账户提供第二代币。图5中,标记534所指示的虚线表明该账户在第二区块链504处,并且与用户508相关联。
第一区块链502处,在536,获取来自智能设备506的第一交易数据。在538,确认用户508和第二区块链504针对第一交易数据的多重签名信息是否通过验证。在540,响应于确认该多重签名信息通过验证,向与第二区块链504相关联的接收地址充值待充值数量的第一代币,以用于响应于确认多重签名信息通过验证向与用户508相关联的账户提供第二代币。图5中,标记540所指示的虚线表明该接收地址在第一区块链502处,并且与第二区块链504关联。
通过采用上述手段,本公开的实施例实现了:在无需第三方托管方的情况下,用户508通过向第一区块链502充值一定数量的比特币而在第二区块链504获得对应数量的第二代币。
以下示例跨区块链进行提现阶段的各个动作。
管理设备处506处,在550,获取用户508提现待提数量的第一代币的请求。在552,基于待提数量和与第二区块链504相关联的 UTXO集合确定第三交易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确定的第三交易数据指示与待提数量的第一代币相关联的UTXO的输入和输出。。在554,向第二区块链504发送第三交易数据。在556,向第一区块链 502广播第三交易数据。
第二区块链504处,在558,第二智能合约响应于接收到来自管理设备506的关于用户508提现请求的第三交易数据,向第二区块链 504的交易验证节点发送与跨区块链提现请求相关联的建议区块。在 560,响应于确认交易验证节点已经针对建议区块的达成共识,基于每一个交易验证节点的签名生成提现多重签名信息。在562,向管理设备506发送该与第三交易数据相关联的提现多重签名信息。
管理设备处506处,在564,接收来自第二区块链504的提现多重签名信息。在566,向第一区块链502广播与第三交易数据相关联的提现多重签名信息。
第一区块链502处,在568,确认与第三交易数据相关联的多重签名信息是否通过验证。在570,响应于确认与第三交易数据相关联的多重签名信息通过验证,向用户508提供待提数量的第一代币。
第二区块链504处,在572,智能合约在用户的关联账号中扣除与待提数量的第一代币等值绑定的第二代币。
通过采用上述手段,本公开的实施例实现了:在无需第三方托管方的情况下,用户508即便在第一区块链502上的钱包没有第一代币,也可基于其在第二区块链504的账户余额而实现跨区块链提现第一代币。
通过采用上述方法500,在跨区块链充值和提现过程中避免资产经由中心化的第三方中转,而是直接将用户在不同机制区块链上的资产交易进行原子的绑定,不仅实现了去中心化的跨区块链资产转移,而且能够在交易双方中的一方交易成功时,同时保证另一方也能够成功交易。因此,显著地提高了跨区块链资产管理的资产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图6示意性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600的框图。设备600可以用于实现执行图2-4所示的用于确定跨区块管理资产的方法200、300、400和500的系统。如图6所示,设备6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6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 602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或者从存储单元6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 (RAM)603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来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603中,还可存储设备6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601、ROM 602以及RAM603通过总线6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 接口605也连接至总线604。
设备600中的多个部件连接至I/O接口605,包括:输入单元606,例如键盘、鼠标等;输出单元607,例如各种类型的显示器、扬声器等;存储单元608,例如盘、光盘等;以及通信单元609,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收发机等。通信单元609允许设备600通过诸如因特网的计算机网络和/或各种电信网络与其他设备交换信息/数据。
处理单元601执行上文所描述的各个方法和处理,例如执行用于确定跨区块管理资产的方法200、300、400和500。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确定跨区块管理资产的方法200、300、400和500可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其被存储于机器可读介质,例如存储单元608。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经由ROM 602 和/或通信单元609而被载入和/或安装到设备600上。当计算机程序加载到RAM 603并由CPU 601执行时,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方法100 的一个或多个操作。备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CPU 601可以通过其他任何适当的方式(例如,借助于固件)而被配置为执行方法200、 300、400和500的一个或多个动作。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公开可以是方法、装置、系统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载有用于执行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以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 或闪存)、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记忆棒、软盘、机械编码设备、例如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打孔卡或凹槽内凸起结构、以及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这里所使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被解释为瞬时信号本身,诸如无线电波或者其他自由传播的电磁波、通过波导或其他传输媒介传播的电磁波(例如,通过光纤电缆的光脉冲)、或者通过电线传输的电信号。
这里所描述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下载到各个计算/处理设备,或者通过网络、例如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和/或无线网下载到外部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网络可以包括铜传输电缆、光纤传输、无线传输、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网关计算机和/或边缘服务器。每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网络适配卡或者网络接口从网络接收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并转发该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以供存储在各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该编程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诸如Smalltalk、 C++等,以及常规的过程式编程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的状态信息来个性化定制电子电路,例如可编程逻辑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FPGA)或可编程逻辑阵列(PLA),该电子电路可以执行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从而实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
这里参照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都可以由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实现。
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单元,从而生产出一种机器,使得这些指令在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单元执行时,产生了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也可以把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这些指令使得计算机、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和/或其他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从而,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则包括一个制造品,其包括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各个方面的指令。
也可以把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加载到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的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多个实施例的设备、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以上该仅为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公开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效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2)

1.一种用于跨区块链的资产管理方法,包括:
在管理设备处,响应于接收到用户基于第一区块链的第一代币向第二区块链充值的请求,生成多签地址,所述多签地址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用户和所述第二区块链的多重签名信息通过验证而允许更改所述多签地址的关联数据;
响应于确认所述多签地址接收到待充数量的所述第一代币,生成第一交易数据,以用于所述第二区块链的智能合约生成第二代币,所述第一交易数据至少指示从所述多签地址充值待充数量的第一代币到接收地址;
获取所述用户和所述第二区块链针对所述第一交易数据的多重签名信息;以及
向所述第二区块链发送针对所述第一交易数据的多重签名信息,以用于所述第二区块链响应于确认所述多重签名信息通过验证,向与所述用户相关联的账户提供所述第二代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区块链广播针对所述第一交易数据的多重签名信息,以用于所述第一区块链响应于确认所述多重签名信息通过验证而向所述接收地址充值所述第一代币,所述接收地址与所述第二区块链相关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签地址的关联数据至少包括:所述用户的第一代币数据和所述第二区块链的第一代币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获取来自所述第二区块链的针对第二交易数据的撤销签名信息,以用于用户撤销所述充值的请求,所述第二交易数据至少指示当所述第一代币返回所述用户后的所述用户的第一代币数据和所述第二区块链的第一代币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区块链为基于比特币的区块链,所述第一代币为比特币,所述第二代币与所述待充数量的所述第一代币等值绑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用户提现待提数量的第一代币的请求,生成第三交易数据,所述第三交易数据至少指示用于与所述待提数量的第一代币相关联的未花费的交易输出(UTXO);
向所述第二区块链发送所述第三交易数据,以用于所述第二区块链响应于交易验证节点就所述第三交易数据达成共识而基于多个交易验证节点的签名信息而生成提现多重签名信息;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区块链的所述提现多重签名信息;以及
向所述第一区块链广播所述提现多重签名信息,以用于所述第一区块链响应于确认所述提现多重签名信息通过验证而向所述第一用户提供所述待提数量的第一代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生成第三交易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待提数量和与所述第二区块链相关联的UTXO集合而确定的所述待提数量的第一代币相关联的UTXO的输入和输出。
8.一种用于跨区块链进行资产管理的方法,包括:
在第二区块链的节点处,响应于接收到来自管理设备的、用于用户基于第一区块链的第一代币向第二区块链充值的第一交易数据,第二智能合约生成第二代币,所述第一交易数据至少指示从多签地址充值待充数量的第一代币到接收地址,所述多签地址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用户和所述第二区块链的多重签名信息通过验证而允许更改所述多签地址的关联数据;
确认所述用户和所述第二区块链针对所述第一交易数据的多重签名信息是否通过验证;以及
响应于确认针对所述第一交易数据的所述多重签名信息通过验证,向与所述用户相关联的账户提供所述第二代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签地址的关联数据至少包括:所述用户的第一代币数据和所述第二区块链的第一代币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区块链的密钥,对第二交易数据签名,所述第二交易数据至少指示当所述第一代币返回所述用户后的所述用户的第一代币数据和所述第二区块链的第一代币数据;以及
向所述管理设备发送所述签名,以用于用户撤销所述充值的请求。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区块链为基于比特币的区块链,所述第一代币为比特币,所述第二代币与所述待充数量的所述第一代币等值绑定。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管理设备的第三交易数据,所述第三交易数据是管理设备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用户提现待提数量的第一代币的请求而生成的,所述第三交易数据至少指示用于与所述待提数量的第一代币相关联的未花费的交易输出(UTXO);
响应于交易验证节点就所述第三交易数据达成共识,基于多个交易验证节点的签名信息生成提现多重签名信息;以及
向所述管理设备发送所述提现多重签名信息,以用于所述第一区块链响应于确认所述提现多重签名信息通过验证而向所述用户提供所述待提数量的第一代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交易数据包括基于所述待提数量和与所述第二区块链相关联的UTXO集合而确定的所述待提数量的第一代币相关联的UTXO的输入和输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多个交易验证节点的签名信息生成提现多重签名信息包括:
响应于确认已经针对与所述第三交易数据相关联的建议区块达成共识,基于每一个交易验证节点的签名生成所述提现多重签名信息,所述建议区块是经由所述智能合约向所述交易验证节点广播的。
15.一种用于跨区块链进行资产管理的方法,包括:
在第一区块链的节点处,获取来自智能设备的、用于用户基于第一区块链的第一代币向第二区块链充值的第一交易数据,所述第一交易数据至少指示从多签地址充值待充数量的第一代币到接收地址,所述多签地址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用户和所述第二区块链的多重签名信息通过验证而允许更改所述多签地址的关联数据;
确认所述用户和所述第二区块链针对所述第一交易数据的多重签名信息是否通过验证;以及
响应于确认所述多重签名信息通过验证,向所述接收地址充值所述待充值数量的所述第一代币,以用于所述第二区块链响应于确认所述多重签名信息通过验证向与所述用户相关联的账户提供第二代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区块链为基于比特币的区块链,所述第一代币为比特币,所述第二代币与所述待充数量的所述第一代币等值绑定。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获取来自智能设备的经由提现多重签名信息签名的第三交易数据,所述第三交易数据是管理设备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用户提现待提数量的第一代币的请求而生成的,所述第三交易数据至少指示用于与所述待提数量的第一代币相关联的未花费的交易输出(UTXO),所述多重签名信息是所述第二区块链响应于交易验证节点就所述第三交易数据达成共识而基于多个交易验证节点的签名信息而生成的;
响应于确认与所述第三交易数据相关联的所述多重签名信息通过验证,向所述用户提供所述待提数量的第一代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交易数据包括基于所述待提数量和与所述第二区块链相关联的UTXO集合而确定的所述待提数量的第一代币相关联的UTXO的输入和输出。
19.一种用于跨区块链资产管理的管理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
处理单元,耦合至所述存储器并且被配置为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使所述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一种用于跨区块链资产管理的区块链节点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
处理单元,耦合至所述存储器并且被配置为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使所述设备执行权利要求8-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1.一种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机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2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被有形地存储在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并且包括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机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811367699.XA 2018-11-16 2018-11-16 用于跨区块链资产管理的方法、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Pending CN1111994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67699.XA CN111199489A (zh) 2018-11-16 2018-11-16 用于跨区块链资产管理的方法、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67699.XA CN111199489A (zh) 2018-11-16 2018-11-16 用于跨区块链资产管理的方法、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99489A true CN111199489A (zh) 2020-05-26

Family

ID=70746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67699.XA Pending CN111199489A (zh) 2018-11-16 2018-11-16 用于跨区块链资产管理的方法、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99489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54494A (zh) * 2020-06-02 2020-09-11 广州大学 一种用于智能合约的代理防火墙防护方法及系统
CN111681003A (zh) * 2020-07-07 2020-09-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资源跨链转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1953773A (zh) * 2020-08-11 2020-11-17 上海简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去中心化地址映射方法及装置
CN112035875A (zh) * 2020-08-28 2020-12-04 江苏恒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原生的非同质化资产实现方法
CN112734421A (zh) * 2020-12-23 2021-04-30 巨建华 基于三方多签和可信签名交易的资产托管清算方法及系统
CN113191751A (zh) * 2021-04-22 2021-07-30 深圳前海移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多签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3297594A (zh) * 2021-05-25 2021-08-24 深圳市华海同创科技有限公司 跨链交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72635A (zh) * 2021-09-01 2021-11-19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中数据的订正方法和系统
CN115170322A (zh) * 2022-09-05 2022-10-11 深圳市明源云科技有限公司 不动产产权的转让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79857A (zh) * 2017-10-10 2018-02-09 马晶瑶 区块链的跨链交易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8154366A (zh) * 2017-12-25 2018-06-12 丁江 跨链数字资产转移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8492183A (zh) * 2018-03-29 2018-09-04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区块链的账户交易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647965A (zh) * 2018-05-07 2018-10-12 北京柏链基石科技有限公司 跨链交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18189658A1 (en) * 2017-04-11 2018-10-18 nChain Holdings Limited Secure transfer between blockchain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89658A1 (en) * 2017-04-11 2018-10-18 nChain Holdings Limited Secure transfer between blockchains
CN107679857A (zh) * 2017-10-10 2018-02-09 马晶瑶 区块链的跨链交易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8154366A (zh) * 2017-12-25 2018-06-12 丁江 跨链数字资产转移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8492183A (zh) * 2018-03-29 2018-09-04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区块链的账户交易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647965A (zh) * 2018-05-07 2018-10-12 北京柏链基石科技有限公司 跨链交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54494A (zh) * 2020-06-02 2020-09-11 广州大学 一种用于智能合约的代理防火墙防护方法及系统
CN111654494B (zh) * 2020-06-02 2022-06-07 广州大学 一种用于智能合约的代理防火墙防护方法及系统
CN111681003B (zh) * 2020-07-07 2021-06-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资源跨链转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1681003A (zh) * 2020-07-07 2020-09-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资源跨链转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1953773A (zh) * 2020-08-11 2020-11-17 上海简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去中心化地址映射方法及装置
CN112035875A (zh) * 2020-08-28 2020-12-04 江苏恒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原生的非同质化资产实现方法
CN112035875B (zh) * 2020-08-28 2023-05-26 江苏恒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原生的非同质化资产实现方法
CN112734421A (zh) * 2020-12-23 2021-04-30 巨建华 基于三方多签和可信签名交易的资产托管清算方法及系统
CN113191751A (zh) * 2021-04-22 2021-07-30 深圳前海移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多签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3297594A (zh) * 2021-05-25 2021-08-24 深圳市华海同创科技有限公司 跨链交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97594B (zh) * 2021-05-25 2024-07-05 深圳市华海同创科技有限公司 跨链交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72635A (zh) * 2021-09-01 2021-11-19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中数据的订正方法和系统
CN115170322A (zh) * 2022-09-05 2022-10-11 深圳市明源云科技有限公司 不动产产权的转让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介质
CN115170322B (zh) * 2022-09-05 2022-12-27 深圳市明源云科技有限公司 不动产产权的转让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99489A (zh) 用于跨区块链资产管理的方法、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US2023025416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sset-related actions via a block chain
US12086798B2 (en) Computer-implemented system and method suitable for increasing the security of instant off-line blockchain transactions
JP7543288B2 (ja) 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ネットワークを介した移転を実施する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で実施され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12334933B (zh) 区块链交易处理
KR101857223B1 (ko) 블록체인 토큰 기반의 사용자 식별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8885761B (zh) 用于区块链上的安全点对点通信的方法
US20240296429A1 (en) Information transaction infrastructure
Ferrer-Gomila et al. A fair contract signing protocol with blockchain support
JP2023065536A (ja) 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により実現され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11199398B (zh) 用于跨区块链资产管理的方法、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0599323B (zh) 一种资源处理方法及处理设备
KR20180014534A (ko) 블록체인 기반 트랜잭션 검증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KR20180113143A (ko) 블록체인 기반의 사용자 정의 화폐 거래 시스템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111784341B (zh) 区块链交易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2001713B (zh) 区块链系统以及请求处理方法和装置
WO2021209043A1 (zh) 基于区块链的流量统计
CN110910000A (zh) 一种区块链资产管理方法和装置
WO2020107033A1 (en)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on-chain stable transaction in decentralized cryptocurrencies
KR20200114324A (ko) 블록체인 기반의 암호화폐를 이용한 송금 처리 시스템
CN108305071B (zh) 一种查询数字货币明细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20210374843A1 (en) Debt Resource Management in a Distributed Ledger System
Wüst et al. Bitcontracts: Adding Expressive Smart Contracts to Legacy Cryptocurrencies.
KR102698241B1 (ko) 분산 네트워크에서 리소스 사용에 대한 과금
KR102671062B1 (ko) 보안 거래를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