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97881B - 一种具有热泵系统的设备的降噪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热泵系统的设备的降噪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97881B
CN111197881B CN201811373538.1A CN201811373538A CN111197881B CN 111197881 B CN111197881 B CN 111197881B CN 201811373538 A CN201811373538 A CN 201811373538A CN 111197881 B CN111197881 B CN 1111978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or
fan
prime number
heat pump
pump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7353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97881A (zh
Inventor
居仙桃
刘晓伟
杨伟
余锦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ier Water Hea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ier Water Hea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ier Water Hea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ier Water Hea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7353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978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978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978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978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978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12Soun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水器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热泵系统的设备的降噪方法,获取模拟压缩机/风机的基本参数值,计算基本参数值的质数,根据该质数和热泵系统的所需参数值选定与模拟压缩机/风机相匹配的选定风机/压缩机的基本参数值;根据模拟压缩机/风机的质数和选定风机/压缩机的基本参数值选定与压缩机和风机均匹配的设备的基本参数值,所述基本参数值包括频率、转速或风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设备、风机和压缩机三者相互匹配,降低三者的共振,实现最大限度的降噪。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热泵系统的设备的降噪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水器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热泵系统的设备的降噪方法。
背景技术
热泵系统中包括风机和压缩机,常规设计的风机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压缩机所连接的部件属于另外一个系统,这两个系统通过一个有机的结构连接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热泵系统。由于风机与压缩机均为运动部件,二者运动过程中产生噪音较大,降低了用户体验。
目前针对热泵系统的噪音处理,通常采用对风机和压缩机分别进行降噪,而忽略了二者共振产生的噪音,通过实验发现,二者的共振也是产生噪音的一个重要方面,降低二者的共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噪音。
将热泵系统安装到设备上后,设备也会在风机和压缩的带动下产生一定的震动频率,这使得设备产生一定噪音,目前,从设备、风机和压缩机三者的共振角度对设备进行降噪的研究尚属空白,因此,如何形成一套设备、风机和压缩机的三元消音技术的可行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热泵系统的设备的降噪方法,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设备、风机和压缩机三者相互匹配,降低三者的共振,实现最大限度的降噪。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具有热泵系统的设备的降噪方法,获取模拟压缩机/风机的基本参数值,计算基本参数值的质数,根据该质数和热泵系统的所需参数值选定与模拟压缩机/风机相匹配的选定风机 /压缩机的基本参数值;根据模拟压缩机/风机的质数和选定风机/压缩机的基本参数值选定与压缩机和风机均匹配的设备的基本参数值,所述基本参数值包括频率、转速或风量。
根据模拟压缩机/风机的质数获取与模拟压缩机/风机相匹配的风机/压缩机的基本参数值,判断该风机/压缩机是否满足热泵系统的所需参数值,如果是,则得到选定风机/压缩机。
计算模拟压缩机/风机的基本参数值的质数,获取与该质数相邻的多个供选质数,利用供选质数选定与模拟压缩机/风机相匹配的风机/压缩机的基本参数值;
优选地,所述供选质数大于所述模拟压缩机/风机的基本参数值的质数。
获取供选压缩机/风机的基本参数值,将供选风机/压缩机的基本参数值与供选质数进行比对,判断供选风机/压缩机的基本参数值是否在供选质数内,如果是,则该风机/压缩机与模拟压缩机/风机相匹配。
根据模拟压缩机选择与其匹配的风机的方法,包括:
获取模拟压缩机的频率值以及全部供选风机的频率值,计算模拟压缩机的频率值对应的质数,获取与该质数相邻的、大于该质数的多个供选质数,判断供选风机的频率值是否在供选质数内,如果是,则该风机与模拟压缩机匹配。
获取与模拟压缩机相匹配的风机后,判断风机的风量是否满足热泵系统的所需风量,如果是,则获得与压缩机相匹配的选定风机。
利用仿真模拟手段模拟设备,获取设备的基本参数值,计算基本参数的质数,根据设备的质数与选定的风机/压缩机的基本参数值和模拟压缩机/风机的质数的大小关系,判断设备是否与压缩机和风机均匹配,选出与压缩机和风机均匹配的设备。
判断设备的质数是否在供选质数内且与选定的风机/压缩机的基本参数值不等,如果是,则该设备与模拟压缩机/风机和选定风机/压缩机均匹配,如果否,则重新模拟设备,重复上述操作。
判断设备的质数是否与供选质数相等,如果是,则判断设备的质数是否等于选定的风机/ 压缩机的基本参数值,如果否,则该设备与模拟压缩机/风机和选定风机/压缩机均匹配。
降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模拟压缩机的频率值,计算该频率值对应的质数,获取大于该质数并与该质数相邻的多个供选质数;
S2:获取不同型号的风机的频率值,判断风机的频率值是否在供选质数内,如果是,则该风机与压缩机匹配,判断该风机的风量是否满足热泵系统的所需风量,如果是,则获得选定风机;
S3:利用仿真模拟计算技术,得到设备的固有频率,计算固有频率的质数,判断固有频率的质数是否在供选质数内,如果是,则S4,如果否,则S5;
S4:判断固有频率的质数是否等于风机的频率值,如果否,则该设备与风机和压缩机均匹配,如果是,则S5;
S5:修订、调整设备,重新模拟设备,执行S3。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在设计阶段得到的设备、风机和压缩机三者相互匹配,降低三者的共振,实现最大限度的降低设备的噪音,提高用户体验;
2、通过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改造,减小冷凝压力,降低噪音;
3、通过设置储液罐,提高制冷剂的蓄液能力,减少制冷剂的冷凝液体所占据的换热面积,降低压缩机的负荷,降低噪音。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降噪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2是本发明压缩机和风机震动频率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 套管式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另一种套管式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套管;2、第二套管;3、隔热套;4、U形管段;5、进液管;6、出液管; 7、进水管;8、出水管;9、储液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具有热泵系统的设备的降噪方法,获取模拟压缩机/风机的基本参数值,计算基本参数值的质数,根据该质数和热泵系统的所需参数值选定与模拟压缩机/风机相匹配的选定风机 /压缩机的基本参数值;根据模拟压缩机/风机的质数和选定风机/压缩机的基本参数值选定与压缩机和风机均匹配的设备的基本参数值,所述基本参数值包括频率、转速或风量。
由于风机和压缩机均为运动部件,二者同时工作时,很容易产生共振,热泵系统就是这样一个同时具有压缩机和风机的系统。在设计阶段,利用热泵系统的风机的基本参数选定与其相匹配的压缩机,或者,利用压缩机的基本参数选定与其相匹配的风机,避免二者产生共振,实现降噪的目的。
将具有相互匹配的风机和压缩机的热泵系统安装到设备上,设备具有固有频率,利用仿真模拟手段模拟具有热泵系统的设备,根据模拟压缩机/风机的质数和选定风机/压缩机的基本参数选定与压缩机和风机均匹配的设备,降低风机、压缩机和设备三者的共振,最大限度的实现降噪。这里所说的设备可以是热水器、也可以是洗碗机,也可以是任何采用热泵系统进行换热的热备。
进一步的方案,根据模拟压缩机/风机的质数获取与模拟压缩机/风机相匹配的风机/压缩机的基本参数值,判断该风机/压缩机是否满足热泵系统的所需参数值,如果是,则得到选定风机/压缩机。
通过模拟压缩机/风机的质数可以得到至少一个与其相匹配的风机/压缩机,但是不是所有的风机/压缩机均满足热泵系统的需求,利用热泵系统所需参数,获得选定风机/压缩机。
进一步的方案,计算模拟压缩机/风机的基本参数值的质数,获取与该质数相邻的多个供选质数,利用供选质数选定与模拟压缩机/风机相匹配的风机/压缩机的基本参数值。
最好是,所述供选质数大于所述模拟压缩机/风机的基本参数值的质数。
进一步的方案,获取供选压缩机/风机的基本参数值,将供选风机/压缩机的基本参数值与供选质数进行比对,判断供选风机/压缩机的基本参数值是否在供选质数内,如果是,则该风机/压缩机与模拟压缩机/风机相匹配。
利用上述方法,可以得到多个与模拟压缩机/风机相匹配的风机/压缩机,这些压缩机均可实现与模拟压缩机相匹配。
具体的,根据模拟压缩机选择与其匹配的风机的方法,包括:
获取模拟压缩机的频率值以及全部供选风机的频率值,计算模拟压缩机的频率值对应的质数,获取与该质数相邻的、大于该质数的多个供选质数,判断供选风机的频率值是否在供选质数内,如果是,则该风机与模拟压缩机匹配。
根据上述方法至少选出一组与模拟压缩机相匹配的风机,但是热泵系统还需要一定的风量才可实现良好的换热效率。
进一步的方案,获取与模拟压缩机相匹配的风机后,判断风机的风量是否满足热泵系统的所需风量,如果是,则获得与压缩机相匹配的选定风机。
进一步的方案,利用仿真模拟手段模拟具有相匹配的压缩机和风机的设备,获取设备的基本参数值,计算基本参数的质数,根据设备的质数与选定的风机/压缩机的基本参数值和模拟压缩机/风机的质数的大小关系,判断设备是否与压缩机和风机均匹配,选出与压缩机和风机均匹配的设备。
进一步的方案,判断设备的质数是否在供选质数内且与选定的风机/压缩机的基本参数值不等,如果是,则该设备与模拟压缩机/风机和选定风机/压缩机均匹配,如果否,则重新模拟设备,重复上述操作。
进一步的方案,判断设备的质数是否在供选质数内,如果是,则判断设备的质数是否等于选定的风机/压缩机的基本参数值,如果否,则该设备与模拟压缩机/风机和选定风机/压缩机均匹配。
如图1所示,一种具体的具有热泵系统的设备的降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模拟压缩机的频率值,计算该频率值对应的质数,获取大于该质数并与该质数相邻的多个供选质数;
S2:获取不同型号的风机的频率值,判断风机的频率值是否在供选质数内,如果是,则该风机与压缩机匹配,判断该风机的风量是否满足热泵系统的所需风量,如果是,则获得选定风机;
S3:利用仿真模拟计算技术,得到设备的固有频率值,计算固有频率的质数,判断固有频率的质数是否在供选质数内,如果是,则S4,如果否,则S5;
S4:判断固有频率的质数是否等于风机的频率,如果否,则该设备与风机和压缩机均匹配,如果是,则S5;
S5:修订、调整设备,重新模拟设备,执行S3。
实施例二
本实施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针对设备、风机和压缩机三元对象的研究,实现降低噪音的目的,该设备为热水器。
一方面是压缩机运转过程中减少振幅。定频压缩机转速基本不变,但是随着负荷的变化会导致压缩机振幅有变化,主要的负荷是冷凝负荷,冷凝压力大,负荷就大。负荷大就会导致压缩机振幅大,因此,降低压缩机振幅最有效的手段是降低冷凝压力。定频热泵系统降低冷凝压力完全依靠冷凝器,采用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的套管式换热器,能够有效减少热短路,降至5kPa阻力压降。同时,为了避免套管换热器蓄液能力不足而导冷凝剂占据换热面积,特增加储液罐来解决存放冷凝剂的冷凝液的问题。通过这两个有效措施来共同保障压缩机负荷尽量小。
另一方面,通过设计设备、压缩机和风机三元对象的匹配方法,设计与定频压缩机匹配的风机后,模拟出与风机和压缩机均匹配的设备,对设备进行选择,实现最大限度的降噪。
具体方案如下:
风机的选择主要从电机的转速频率与压缩机频率的错开来避开共振点来展开。
压缩机频率为定频压缩机,其具有固定频率,获取实际定频压缩机的转速频率是48.3Hz。因此,风机设计时其频率的倍数要错开这个值。
计算定频压缩机的转速频率的质数是3(即能被3整除),获取与3相邻的几个供选质数7、11、13,风机可以选择转速频率为7Hz、11Hz、13Hz的风机,根据热泵系统中风机的风量需求,选定风机的转速频率13Hz,得到风机的转速为780r/min,实现了风机与压缩机的错频匹配,降低了二者的共振,进而实现降噪。
将热泵系统安装至设备上后,机组设备也有一个固有振动频率。
如果这个频率靠近风机系统或压缩机系统,同样也会产生共振叠加。
热泵系统安装至设备上后,利用仿真模拟手段,获取设备的固有频率,计算设备固有频率的质数,判断该质数是否在供选质数内,如果是,判断该质数是否等于风机的转速频率,如果不是,则设备与风机和压缩机均可实现错频,降低共振,实现降噪的目的。
计算设备固有频率的质数,判断该质数是否在供选质数内,如果否,则调整热泵系统的安装位置或者设备的结构,重新计算设备的固有频率及质数,直至由调整后的设备的固有频率计算得到的固有频率的质数在供选质数内,且该质数不等于风机的转速频率为止。通过调整,设备的一阶固有频率约为22Hz,公因质数是11,该质数11与风机的转速频率13Hz和压缩机的转速频率的质数是3均不等,保证了主频叠加没有共振频率。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一种套管式换热器,包括盘管,所述盘管包括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所述盘管由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并行且沿螺旋形轨迹盘绕而成,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均包括外管和套设在外管内的内管,所述内管内形成水流通道,所述内管与外管之间形成制冷剂通道,第一套管1和/或第二套管2上设有隔热结构以在二者相接触的至少部分管段之间形成隔热层。
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并行且沿螺旋形轨迹盘绕,相邻两个外管之间不易产生较大温差,减少热短路的概率;在第一套管1和/或第二套管2上设有隔热结构以在二者相接触的至少部分管段之间形成隔绝热量的隔热层,进一步降低热短路的概率,降低热短路概率,提高换热效率,而且,降低热泵系统中的压缩机的负荷量,起到降噪的作用。
进一步的方案,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并行且螺旋盘绕形成自上而下的多个螺旋层,每个螺旋层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的相应管段,所述隔热层位于相邻两个螺旋层之间,
和/或,所述隔热层位于同一螺旋层的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之间。
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并行且螺旋盘绕形成自上而下的多个螺旋层,相邻两个螺旋层间的外管接触处温差大,隔热层位于相邻两个螺旋层间的外管间,降低热短路的概率,提高换热效率。
同一螺旋层的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之间温差相对小,隔热层位于同一螺旋层的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相接触处,降低同一螺旋层的两个外管间的热传递。
本发明的方案,如图3所示。
具体结构中,各套管独立螺旋缠绕,如图4所示。
套管式换热器,图上标识了两个套管内制冷剂的流向,第一套管1中的制冷剂从换热器右侧的进液管5进入依次流动经过A、B、C三个点,随着制冷剂的运行,制冷剂与水进行热交换,制冷剂温度在ABC三点温度分别为80℃、55℃、30℃,第一套管1理论上温度应该与第一套管1内的温度分布一样,DEF三点温度分别为80℃、55℃、30℃。
本发明中,A和D点位于第一螺旋层,B和E位于第二螺旋层,C和F位于第三螺旋层,以C点作为分析可以发现:C点温度与E点温度之间存在25℃温差,相对于各套管独立螺旋缠绕的方案至少减少了一侧的50℃的回热传递。
图2中:TC=30℃+△TBC+△TDC(其中△TBC为B点向C点热传递的热量转变的显热温差,△TDC为D点向C点热传递的热量转变的显热温差。)
图3中:TC=30℃+△TEC(其中△TEC为E点向C点热传递的热量转变的显热温差。)
在理论上,两个方案中,E点温度和B点温度是非常接近的关系,△TBC≈△TEC;同时D 点温度要大于B点温度,既△TDC>△TBC。因此从上式可以看本发明对热短路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
通过设置隔热结构在B和D以及C和E之间形成隔热层,防止热量传递。最好是,在A和D;B和E以及E和F之间也形成隔热层,进一步降低相邻外管间的热传递。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热结构为涂覆在外管的外壁上的隔热涂层。也可以是,所述隔热结构为由隔热材质制成的隔热套3或隔热垫。
方案一,所述隔热结构为隔热套3,所述隔热套3独立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管1/第二套管 2的外壁上,相邻两个螺旋层之间以及同一螺旋层的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间形成隔热层。
方案二,所述隔热结构为隔热套3,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套在同一所述隔热套3内,在相邻两螺旋层之间形成隔热层。
实施例四
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套管式换热器还包括用于储存制冷剂的储液装置9,所述储液装置9具有用于储存制冷剂的内腔,第一套管1的制冷剂通道和第二套管2的制冷剂通道均与所述的储液罐的内腔连通。
为了避免套管式换热器的制冷剂的蓄冷能力不足而导致液态制冷剂占据换热面积,增加储液罐体来将过多的液态制冷剂放出、存放,提高气态制冷剂的占据面积,提高换热器的蓄冷能力,降低压缩机的负荷,起到降噪的作用。储液装置9可以是储液罐。
进一步的方案,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上均设有与各自的制冷剂通道相连通的进液管 5和出液管6,进液管5与制冷剂通道的上端连通,出液管6与制冷剂通道的下端连通,第一套管1的进液管5和第二套管2的进液管5均与储液罐的内腔连通。
进一步的方案,第一套管1的出液管6和第二套管2的出液管6均与同一U形管段4连通。由于进液管5与制冷剂通道的上端连通,出液管6与制冷剂通道的下端连通,通过设置 U形管段4,使两个套管内液体同步传递,同时起到一定的挤压和液封作用。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管的外壁上设有螺旋状分隔带,分隔带与外管的内壁贴合,内管的外壁、分隔带和外管的内壁共同形成螺旋状的制冷剂通道,所述螺旋状的制冷剂通道的螺距自进液管5端到出液管6端先减小后增加。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并行且沿同一轴线螺旋盘绕形成所述的套管。
进一步的方案,第一套管1和第二套管2上均设有与各自的内管的水流通道相连通的进水管7和出水管8,进水管7与水流通道的下端连通,出水管8与水流通道的上端连通。
通过对图3和图4中的换热器的换热效率进行检测,图2的20P机组制热量为67.3kW,能效比4.42。如图3的20P机组制热量达到76.7kW,能效比4.58。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具有热泵系统的设备的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模拟压缩机/风机的基本参数值,计算基本参数值的质数,根据该质数和热泵系统的所需参数值选定与模拟压缩机/风机相匹配的选定风机/压缩机的基本参数值;根据模拟压缩机/风机的质数和选定风机/压缩机的基本参数值选定与压缩机和风机均匹配的设备的基本参数值,所述基本参数值包括频率、转速或风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热泵系统的设备的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模拟压缩机/风机的质数获取与模拟压缩机/风机相匹配的风机/压缩机的基本参数值,判断该风机/压缩机是否满足热泵系统的所需参数值,如果是,则得到选定风机/压缩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热泵系统的设备的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模拟压缩机/风机的基本参数值的质数,获取与该质数相邻的多个供选质数,利用供选质数选定与模拟压缩机/风机相匹配的风机/压缩机的基本参数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热泵系统的设备的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选质数大于所述模拟压缩机/风机的基本参数值的质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热泵系统的设备的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供选压缩机/风机的基本参数值,将供选风机/压缩机的基本参数值与供选质数进行比对,判断供选风机/压缩机的基本参数值是否在供选质数内,如果是,则该风机/压缩机与模拟压缩机/风机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热泵系统的设备的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模拟压缩机选择与其匹配的风机的方法,包括:
获取模拟压缩机的频率值以及全部供选风机的频率值,计算模拟压缩机的频率值对应的质数,获取与该质数相邻的、大于该质数的多个供选质数,判断供选风机的频率值是否在供选质数内,如果是,则该风机与模拟压缩机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热泵系统的设备的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与模拟压缩机相匹配的风机后,判断风机的风量是否满足热泵系统的所需风量,如果是,则获得与压缩机相匹配的选定风机。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具有热泵系统的设备的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仿真模拟手段模拟设备,获取设备的基本参数值,计算基本参数的质数,根据设备的质数与选定的风机/压缩机的基本参数值和模拟压缩机/风机的质数的大小关系,判断设备是否与压缩机和风机均匹配,选出与压缩机和风机均匹配的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热泵系统的设备的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设备的质数是否在供选质数内且与选定的风机/压缩机的基本参数值不等,如果是,则该设备与模拟压缩机/风机和选定风机/压缩机均匹配,如果否,则重新模拟设备,重复上述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热泵系统的设备的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设备的质数是否与供选质数相等,如果是,则判断设备的质数是否等于选定的风机/压缩机的基本参数值,如果否,则该设备与模拟压缩机/风机和选定风机/压缩机均匹配。
11.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具有热泵系统的设备的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模拟压缩机的频率值,计算该频率值对应的质数,获取大于该质数并与该质数相邻的多个供选质数;
S2:获取不同型号的风机的频率值,判断风机的频率值是否在供选质数内,如果是,则该风机与压缩机匹配,判断该风机的风量是否满足热泵系统的所需风量,如果是,则获得选定风机;
S3:利用仿真模拟计算技术,得到设备的固有频率,计算固有频率的质数,判断固有频率的质数是否在供选质数内,如果是,则S4,如果否,则S5;
S4:判断固有频率的质数是否等于风机的频率值,如果否,则该设备与风机和压缩机均匹配,如果是,则S5;
S5:修订、调整设备,重新模拟设备,执行S3。
CN201811373538.1A 2018-11-19 2018-11-19 一种具有热泵系统的设备的降噪方法 Active CN1111978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73538.1A CN111197881B (zh) 2018-11-19 2018-11-19 一种具有热泵系统的设备的降噪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73538.1A CN111197881B (zh) 2018-11-19 2018-11-19 一种具有热泵系统的设备的降噪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97881A CN111197881A (zh) 2020-05-26
CN111197881B true CN111197881B (zh) 2022-09-16

Family

ID=70743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73538.1A Active CN111197881B (zh) 2018-11-19 2018-11-19 一种具有热泵系统的设备的降噪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978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14001A (zh) * 2022-05-13 2022-09-06 吉林建筑大学 一种风冷热泵机组热回收制冷系统及其热回收制冷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18934A (ja) * 2003-01-15 2004-08-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膨張形マフラ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冷凍サイクル回路、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US20090159581A1 (en) * 2007-12-19 2009-06-25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Compressor Profile for Resonance Points System and Method
JP5659782B2 (ja) * 2010-12-24 2015-01-28 株式会社ノーリツ ヒートポンプ式熱源機
CN104048458B (zh) * 2013-03-11 2016-08-3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制冷设备的风机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697260B (zh) * 2015-02-13 2017-03-22 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机组调频点控制方法
CN108593269A (zh) * 2017-12-01 2018-09-28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一种用于研究共振运动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CN108386973A (zh) * 2018-03-05 2018-08-10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外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97881A (zh) 2020-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arntichartsak et al. Modeling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of an inverter air conditioner using R-410A with evaporatively cooled condenser
CN102141274B (zh) 分体式空调器
CN103542618B (zh) 热交换器
CN111197881B (zh) 一种具有热泵系统的设备的降噪方法
US20190293364A1 (en) Varied geometry heat exchanger systems and methods
EP2679944B1 (en) Heat exchanger
CN106091114A (zh) 空调室内机
US9389026B2 (en) Heat exchanger
CN1523312B (zh) 复式空调机及控制其运转的方法
CN103216978A (zh) 微型微通道热泵型空调器嵌入电热丝的冷凝器及其化霜方法
CN205747417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5299771A (zh) 水冷式空调机组及其过冷度的控制方法
Kincheloe et al. Design of a psychrometric coil testing facility for commercial size heat exchanger coils
CN209588764U (zh) 一种套管式换热器
CN106871496A (zh) 室内换热器和空调器
CN203758100U (zh) 鳍形管蒸发式冷凝器
CN103743171B (zh) 一种热泵空调器制冷剂质量补偿方法及其空调器
CN206766313U (zh) 船用空调器系统及具有其的交通工具
JP2005003209A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ヒートポンプ給湯機
CN107024037B (zh) 室内换热装置和空调器
CN101762114A (zh) 一种混合管径的空调换热器
KR101679575B1 (ko) 열교환기
CN111561830B (zh) 一种带翅片的小通道并行管路换热器及计算方法
CN212481495U (zh) 一种空调器
CN203163105U (zh) 一种移动式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