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96989A - 用于白酒酿造的混流式间歇多通道双冷却冷凝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白酒酿造的混流式间歇多通道双冷却冷凝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96989A
CN111196989A CN202010133064.4A CN202010133064A CN111196989A CN 111196989 A CN111196989 A CN 111196989A CN 202010133064 A CN202010133064 A CN 202010133064A CN 111196989 A CN111196989 A CN 1111969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ensation
shell
pipeline
condensing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3306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梅厚凤
潘声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an Qimingdao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an Qimingdao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an Qimingdao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an Qimingdao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3306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96989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969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9698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HPASTEURISATION, STERILISATION, PRESERVATION, PURIFICATION, CLARIFICATION OR AGEING OF ALCOHOLIC BEVERAGES; METHODS FOR ALTERING THE ALCOHOL CONTENT OF FERMENTED SOLUTIONS OR ALCOHOLIC BEVERAGES
    • C12H6/00Methods for increasing the alcohol content of fermented solutions or alcoholic beverages
    • C12H6/02Methods for increasing the alcohol content of fermented solutions or alcoholic beverages by distill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白酒酿造的混流式间歇多通道双冷却冷凝器,其包括安装壳体,安装壳体内设置有冷凝装置、冷却水供应装置,冷凝装置用于接收蒸汽并对蒸汽进行冷凝成液处理,冷却水供应装置用于为冷凝装置冷凝过程提供流动冷却水,安装壳体内固定有安装支架,冷凝装置包括上输入机构、冷凝机构、下输出机构,上输入机构用于接收蒸汽并将蒸汽输送至冷凝机构内,冷凝机构用于以冷却水供应装置提供的流动冷却水为冷却源对蒸汽进行冷凝成液处理,下输出机构用于接收冷凝后的液体并将其输送排出;其采用流动水冷方式对蒸汽进行冷凝处理,流动水冷效果更佳,冷凝机构内的冷凝构件设置有若干组并且其间隔交错使用,冷凝效果更佳并且蒸汽冷凝最大化。

Description

用于白酒酿造的混流式间歇多通道双冷却冷凝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蒸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蒸汽冷凝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化工或者药物制剂或酒液蒸馏等等领域中往往会需要冷凝设备对蒸汽进行冷凝成液处理,目前冷凝过程中所用的冷却方式有水冷、风冷、冷却剂等等,但是这些冷却方式均存在着一个共同缺点,当长时间冷凝运行后,对蒸汽进行冷凝的构件内部温度相比一开始上升,影响蒸汽的冷凝效果,严重的还会对冷凝构件内部造成损害,影响冷凝构件的使用寿命,但是在冷凝构件内部温度升高后,停止使用并等待其温度恢复正常又会过度浪费时间,为此,本发明有必要提出一种冷凝设备,其采用流动水冷方式对蒸汽进行冷凝处理,流动水冷效果更佳,冷凝过程中,冷凝机构内的冷凝构件设置有若干组,并且每次对蒸汽进行冷凝处理的冷凝构件只有一组,当该组冷凝构件长时间运行导致内部温度升高且冷凝效果降低时,更换蒸汽流动流向并使下一组冷凝构件对蒸汽进行冷凝,不仅可使上一组内部温度升高的冷凝构件静止冷却散热一段时间进而降低内部温度,而且蒸汽流动至下一组冷凝构件内有利于提高冷凝效果,使蒸汽冷凝最大化,除此之外,辅助散热机构、散热片、冷凝接触组件的设置均能够辅助冷凝构件的冷凝过程,使冷凝构件的冷凝效果更佳。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蒸汽冷凝设备,其采用流动水冷方式对蒸汽进行冷凝处理,流动水冷效果更佳,冷凝过程中,冷凝机构内的冷凝构件设置有若干组,并且每次对蒸汽进行冷凝处理的冷凝构件只有一组,当该组冷凝构件长时间运行导致内部温度升高且冷凝效果降低时,更换蒸汽流动流向并使下一组冷凝构件对蒸汽进行冷凝,冷凝效果更佳并且蒸汽冷凝最大化。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白酒酿造的混流式间歇多通道双冷却冷凝器,其包括呈圆形筒体结构且轴向垂直于地面的安装壳体,安装壳体内设置有冷凝装置、冷却水供应装置,冷凝装置用于接收蒸汽并对蒸汽进行冷凝成液处理,冷却水供应装置用于为冷凝装置冷凝过程提供流动冷却水,所述的安装壳体内固定有安装支架,安装壳体的外表面还均匀间隔开设有若干组网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所述的冷凝装置包括上输入机构、冷凝机构、下输出机构,上输入机构用于接收蒸汽并将蒸汽输送至冷凝机构内,冷凝机构用于以冷却水供应装置提供的流动冷却水为冷却源对蒸汽进行冷凝成液处理,下输出机构用于接收冷凝后的液体并将其输送排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所述的上输入机构包括输送管道、连接管道,输送管道与安装壳体之间呈同轴布置并且输送管道固定安装于安装支架上,连接管道的一端与输送管道之间连接接通、另一端穿过安装壳体并与蒸馏等设备之间连接接通,输送管道的另一端为安装端;
所述的上输入机构还包括过渡外壳、过渡芯组件,过渡外壳为与输送管道同轴布置且两端开口的圆形壳体结构,过渡外壳的一开口端与输送管道安装端之间同轴固定连接并且两者之间相互接通,过渡外壳的另一开口端匹配安装有固定端盖,过渡外壳的外圆面设置有与自身内腔连接接通的输入接嘴,并且输入接嘴沿过渡外壳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所述的过渡芯组件包括内转芯、外固定芯、驱动电机,外固定芯为两端开口的圆形筒体结构并且外固定芯同轴固定于过渡外壳内,外固定芯的外圆面与过渡外壳的内腔壁之间构成密封式配合并且外固定芯的外圆面可对输入接嘴与过渡外壳之间的连接接通处进行封闭,外固定芯的外圆面开设有贯穿其径向厚度的进气孔一,进气孔一与输入接嘴之间相互接通并且进气孔一沿过渡外壳的圆周方向对应阵列设置有若干组;
所述的内转芯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圆形筒体结构,内转芯同轴活动设置于外固定芯内且内转芯的开口端朝向输送管道,并且内转芯与外固定芯之间构成密封式转动配合,内转芯的外圆面开设有贯穿其径向厚度的进气孔二并且进气孔二与若干组进气孔一中的任意一组进气孔一之间相互接通;
所述的内转芯的开口端同轴设置有进气接嘴,进气接嘴自由端同轴位于输送管道的安装端内并且进气接嘴与输送管道之间构成密封式转动配合;
所述的内转芯的封闭端同轴设置有转轴并且转轴的自由端穿过固定端盖并位于过渡外壳外部,所述的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安装支架上并且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转轴之间同轴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所述的下输出机构位于上输入机构的下方,下输出机构包括输出管道、收集管道,输出管道为闭合环形回路的管道结构,输出管道与输送管道之间呈同轴布置,输出管道固定安装于安装支架上;
所述的输出管道外部设置有与自身管腔接通的输出接嘴,输出接嘴沿输出管道的环形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组,并且输出接嘴的数量等于输入接嘴的数量;
所述的收集管道的一端与输出管道之间连接接通、另一端位于收集管道下方并且该端伸出至安装壳体外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所述的冷凝机构设置于上输入机构与下输出机构之间,冷凝机构包括冷凝构件,冷凝构件设置于输入接嘴与输出接嘴之间并且冷凝构件对应设置有若干组;
所述的冷凝构件包括冷凝外壳、冷凝内壳,冷凝外壳与冷凝内壳均为呈倾斜布置且两端开口的矩形壳体结构,冷凝内壳的上开口端与输入接嘴之间固定连接接通、下开口端与输出接嘴之间固定连接接通;
所述的冷凝外壳套设于冷凝内壳外部并且两者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冷凝外壳腔壁与冷凝内壳外表面之间设置有固定板并且两者之间通过固定板进行固定连接,固定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冷凝内壳的延伸方向并且固定板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组,所述的冷凝外壳腔壁与冷凝内壳外表面之间的区域为冷却水腔;
所述的冷凝内壳位于冷凝外壳下方的部分外部固定设置有下连接头,下连接头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矩形环体结构并且下连接头的开口端与冷凝外壳的下开口端之间固定连接接通,下连接头的外部还设置有与自身内腔接通的进水接嘴;
所述的冷凝内壳位于冷凝外壳上方的部分外部固定设置有上连接头,上连接头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矩形环体结构并且上连接头的开口端与冷凝外壳的上开口端之间固定连接接通,上连接头的外部还设置有与自身内腔接通的出水接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所述的冷凝内壳内设置有冷凝接触组件,冷凝接触组件包括冷凝芯壳,冷凝芯壳为延伸方向平行于冷凝内壳延伸方向并且两端开口的矩形抽屉结构,冷凝芯壳活动设置于冷凝内壳内并且冷凝芯壳可由冷凝内壳内抽出或重新安装至冷凝内壳内,冷凝芯壳内倾斜设置有冷凝板组,冷凝板组设置有两组并分别设置于冷凝芯壳沿自身宽度方向的一侧,冷凝板组包括沿冷凝芯壳的延伸方向阵列设置的若干组冷凝板,冷凝板分为两种并分别为冷凝长板、冷凝短板并且两者之间呈等间距交错布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所述的冷凝装置内还设置有辅助散热机构,辅助散热机构包括风扇构件、风力打散构件,风扇构件用于采用风扇散热方式加速冷凝构件的热量散发,风力打散构件用于将风扇构件运行产生的风打散并使风均匀吹向冷凝构件;
所述的风扇构件包括动力电机、风扇轴、风扇,动力电机的输出轴轴向垂直于地面并且动力电机固定安装于安装支架上,风扇轴的端面开设有贯穿其轴向厚度的安装孔,风扇轴通过安装孔活动安装于输送管道的外部并且风扇轴可绕自身轴向转动,所述的风扇同轴固定安装于风扇轴的顶端;
所述的动力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风扇轴之间设置有动力传递件并且两者之间通过动力传递件进行动力连接传递,所述的动力传递件为带传动结构;
所述的风力打散构件包括下打散罩壳、位于下打散罩壳上方的上打散罩壳,下打散罩壳为上下两端开口的圆台壳体结构并且下打散罩壳的下开口端为小端、上开口端为大端,下打散罩壳的内腔与输送管道之间设置有连接支架并且两者之间通过连接支架进行同轴固定连接,下打散罩壳的上开口端与冷凝构件中间位置处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所述的上打散罩壳为上下两端开口的圆台壳体结构并且上打散罩壳的上开口端为大端、下开口端为小端,上打散罩壳的下开口端同轴固定安装于输送管道外部,上打散罩壳的上开口端与冷凝构件的最高点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所述的冷凝构件的冷凝外壳外部设置有散热片,并且散热片沿冷凝外壳的延伸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
所述的冷却水供应装置包括水泵、出水管道、进水管道,水泵固定安装于安装支架上,水泵的动力输入端与风扇轴之间设置有动力连接构件并且两者之间通过动力连接构件进行动力连接传递,所述的动力连接构件为带传动结构;
所述的进水管道的一端与水泵之间连接接通、另一端与冷却水源连接接通,所述的出水管道的一端与水泵之间连接接通、另一端呈封闭状态,出水管道的外部设置有与自身内腔接通的连接嘴;
所述的冷却水供应装置还包括送水管道、接收主管道、接收分管道、排水管道,送水管道的一端与连接嘴之间连接接通、另一端与进水接嘴之间连接接通,送水管道对应设置有若干组并且连接嘴对应设置有若干组;
所述的接收主管道为闭合环形回路的管道结构并且接收主管道固定安装于安装支架上,所述的接收分管道的一端与接收主管道之间连接接通、另一端与出水接嘴之间连接接通,并且接收分管道对应设置有若干组,所述的排水管道的一端与接收主管道之间连接接通、另一端位于接收主管道的下方并且该端伸出至安装壳体的外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其采用流动水冷方式对蒸汽进行冷凝处理,流动水冷效果更佳,冷凝过程中,冷凝机构内的冷凝构件设置有若干组,并且每次对蒸汽进行冷凝处理的冷凝构件只有一组,当该组冷凝构件长时间运行导致内部温度升高且冷凝效果降低时,更换蒸汽流动流向并使下一组冷凝构件对蒸汽进行冷凝,不仅可使上一组内部温度升高的冷凝构件静止冷却散热一段时间进而降低内部温度,而且蒸汽流动至下一组冷凝构件内有利于提高冷凝效果,使蒸汽冷凝最大化,除此之外,辅助散热机构、散热片、冷凝接触组件的设置均能够辅助冷凝构件的冷凝过程,使冷凝构件的冷凝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冷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上输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上输入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输送管道与过滤外壳之间的剖视配合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过渡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内转芯与外固定芯之间的剖视配合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内转芯与外固定芯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下输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冷凝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冷凝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冷凝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的冷凝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的冷凝接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的辅助散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的风扇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的风力打散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的冷凝机构与冷却水供应装置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的冷却水供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的冷却水供应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的冷却水供应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对蒸汽进行冷凝成液处理的优越性在于,其采用流动水冷方式对蒸汽进行冷凝处理,流动水冷效果更佳,冷凝过程中,冷凝机构内的冷凝构件设置有若干组,并且每次对蒸汽进行冷凝处理的冷凝构件只有一组,当该组冷凝构件长时间运行导致内部温度升高且冷凝效果降低时,更换蒸汽流动流向并使下一组冷凝构件对蒸汽进行冷凝,不仅可使上一组内部温度升高的冷凝构件静止冷却散热一段时间进而降低内部温度,而且蒸汽流动至下一组冷凝构件内有利于提高冷凝效果,使蒸汽冷凝最大化,除此之外,辅助散热机构、散热片、冷凝接触组件的设置均能够辅助冷凝构件的冷凝过程,使冷凝构件的冷凝效果更佳。
用于白酒酿造的混流式间歇多通道双冷却冷凝器,其包括呈圆形筒体结构且轴向垂直于地面的安装壳体100,安装壳体100内设置有冷凝装置200、冷却水供应装置300,冷凝装置200用于接收蒸汽并对蒸汽进行冷凝成液处理,冷却水供应装置300用于为冷凝装置200冷凝过程提供流动冷却水。
所述的安装壳体100内固定有安装支架101,安装壳体100的外表面还均匀间隔开设有若干组网孔。
所述的冷凝装置200包括上输入机构210、冷凝机构220、下输出机构230,上输入机构210用于接收蒸汽并将蒸汽输送至冷凝机构220内,冷凝机构220用于以冷却水供应装置300提供的流动冷却水为冷却源对蒸汽进行冷凝成液处理,下输出机构230用于接收冷凝后的液体并将其输送排出。
所述的上输入机构210包括输送管道211、连接管道212,输送管道211与安装壳体100之间呈同轴布置并且输送管道211固定安装于安装支架101上,连接管道212的一端与输送管道211之间连接接通、另一端穿过安装壳体100并与蒸馏等设备之间连接接通,输送管道211的另一端为安装端。
所述的上输入机构210还包括过渡外壳213、过渡芯组件,过渡外壳213为与输送管道211同轴布置且两端开口的圆形壳体结构,过渡外壳213的一开口端与输送管道211安装端之间同轴固定连接并且两者之间相互接通,过渡外壳213的另一开口端匹配安装有固定端盖,过渡外壳213的外圆面设置有与自身内腔连接接通的输入接嘴2131,并且输入接嘴2131沿过渡外壳213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组。
所述的过渡芯组件包括内转芯214、外固定芯215、驱动电机216,外固定芯215为两端开口的圆形筒体结构并且外固定芯215同轴固定于过渡外壳213内,外固定芯215的外圆面与过渡外壳213的内腔壁之间构成密封式配合并且外固定芯215的外圆面可对输入接嘴2131与过渡外壳213之间的连接接通处进行封闭,外固定芯215的外圆面开设有贯穿其径向厚度的进气孔一,进气孔一与输入接嘴2131之间相互接通并且进气孔一沿过渡外壳213的圆周方向对应阵列设置有若干组。
所述的内转芯214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圆形筒体结构,内转芯214同轴活动设置于外固定芯215内且内转芯214的开口端朝向输送管道211,并且内转芯214与外固定芯215之间构成密封式转动配合,内转芯214的外圆面开设有贯穿其径向厚度的进气孔二并且进气孔二与若干组进气孔一中的任意一组进气孔一之间相互接通。
所述的内转芯214的开口端同轴设置有进气接嘴,进气接嘴自由端同轴位于输送管道211的安装端内并且进气接嘴与输送管道211之间构成密封式转动配合。
所述的内转芯214的封闭端同轴设置有转轴2141并且转轴2141的自由端穿过固定端盖并位于过渡外壳213外部,所述的驱动电机216固定安装于安装支架101上并且驱动电机216的动力输出端与转轴2141之间同轴固定连接。
蒸汽通过连接管道212、输送管道211、进气接嘴流动至内转芯214内,接着,蒸汽通过进气孔二、进气孔一、输入接嘴2131向冷凝机构220流动,一段时间后,冷凝机构220内对蒸汽进行冷凝的零部件温度升高导致冷凝效果变差时,驱动电机216运行并驱使内转芯214绕自身轴向转动,在进气孔二与下一组进气孔一之间相互接通时,驱动电机216停止运行,此时,蒸汽会通过上输入机构210流动至冷凝机构220内对蒸汽进行冷凝的下一组零部件内,如此往复。
所述的下输出机构230位于上输入机构210的下方,下输出机构230包括输出管道231、收集管道233,输出管道231为闭合环形回路的管道结构,输出管道231与输送管道211之间呈同轴布置,输出管道231固定安装于安装支架101上。
所述的输出管道231外部设置有与自身管腔接通的输出接嘴232,输出接嘴231沿输出管道231的环形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组,并且输出接嘴231的数量等于输入接嘴2131的数量。
所述的收集管道233的一端与输出管道231之间连接接通、另一端位于收集管道233下方并且该端伸出至安装壳体100外部。
蒸汽在冷凝机构220内冷凝呈液体后流动至输出接嘴232内并最终通过输出管道231、收集管道233向外流动,工作人员可在收集管道233自由端下方放置坛罐等收集器皿进行液体收集。
所述的冷凝机构220设置于上输入机构210与下输出机构230之间,冷凝机构220包括冷凝构件,冷凝构件设置于输入接嘴2131与输出接嘴232之间并且冷凝构件对应设置有若干组。
所述的冷凝构件包括冷凝外壳221、冷凝内壳224,冷凝外壳221与冷凝内壳224均为呈倾斜布置且两端开口的矩形壳体结构,冷凝内壳224的上开口端与输入接嘴2131之间固定连接接通、下开口端与输出接嘴232之间固定连接接通。
所述的冷凝外壳221套设于冷凝内壳224外部并且两者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冷凝外壳221腔壁与冷凝内壳224外表面之间设置有固定板并且两者之间通过固定板进行固定连接,优选的,固定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冷凝内壳224的延伸方向并且固定板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组,所述的冷凝外壳221腔壁与冷凝内壳224外表面之间的区域为冷却水腔。
所述的冷凝内壳224位于冷凝外壳221下方的部分外部固定设置有下连接头222,下连接头222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矩形环体结构并且下连接头222的开口端与冷凝外壳221的下开口端之间固定连接接通,下连接头222的外部还设置有与自身内腔接通的进水接嘴2221。
所述的冷凝内壳224位于冷凝外壳221上方的部分外部固定设置有上连接头223,上连接头223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矩形环体结构并且上连接头223的开口端与冷凝外壳221的上开口端之间固定连接接通,上连接头223的外部还设置有与自身内腔接通的出水接嘴2231。
蒸汽通过连接管道212、输送管道211、进气接嘴、进气孔二、进气孔一、输入接嘴2131流动至对应冷凝构件的冷凝内壳224内,同时,冷却水供应装置300提供的冷却水通过该冷凝构件的进水接嘴2221流动至冷却水腔内并通过出水接嘴2231向外流出,进而构成一个流动水冷却通道,蒸汽在冷凝内壳224内通过流动水冷却通道冷却呈液体后顺着冷凝内壳224流动至输出接嘴232内并最终经输出管道231、收集管道233流动至收集器皿内。
对蒸汽进行冷凝的冷凝构件运行一段时间后,该冷凝构件内的温度相比一开始会增加,此时,驱动电机216运行并使进气孔二与下一组进气孔一之间相互接通,此后,蒸汽会通过连接管道212、输送管道211、进气接嘴、进气孔二、下一组进气孔一、下一组输入接嘴2131流动至下一组冷凝构件内进行冷凝,如此往复;其意义在于,当对蒸汽进行冷凝的冷凝构件工作一段时间后,其内温度相比一开始会增加,更换冷凝构件可以使上一组冷凝构件静止冷却一段时间进而降低内部温度,并且蒸汽流动至下一组冷凝构件中还有利于提高冷凝机构220整体的冷凝效果。
更为优化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冷凝构件的冷凝效果,所述的冷凝内壳224内设置有冷凝接触组件,冷凝接触组件包括冷凝芯壳225,冷凝芯壳225为延伸方向平行于冷凝内壳224延伸方向并且两端开口的矩形抽屉结构,冷凝芯壳225活动设置于冷凝内壳224内并且冷凝芯壳225可由冷凝内壳224内抽出或重新安装至冷凝内壳224内,冷凝芯壳225内倾斜设置有冷凝板组226,冷凝板组226设置有两组并分别设置于冷凝芯壳225沿自身宽度方向的一侧,冷凝板组226包括沿冷凝芯壳225的延伸方向阵列设置的若干组冷凝板,冷凝板分为两种并分别为冷凝长板、冷凝短板并且两者之间呈等间距交错布置。
蒸汽在冷凝内壳224内流动过程中,蒸汽会与冷凝板组226接触,由于冷凝板组226包括呈等间距交错布置的若干组冷凝长/短板,故而两组冷凝板组226配合会使蒸汽与冷凝板之间接触并延长蒸汽在冷凝内壳224中存留的时间,进而间接提高蒸汽与冷却水腔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及接触时间,最终达到提高冷凝构件冷凝效果的目的;除此之外,在需对冷凝构件进行清洗维修时,只需抽出冷凝芯壳225即可。
更为具体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冷凝构件的冷凝效果,所述的冷凝装置200内还设置有辅助散热机构400,辅助散热机构400包括风扇构件410、风力打散构件420,风扇构件410用于采用风扇散热方式加速冷凝构件的热量散发,风力打散构件420用于将风扇构件410运行产生的风打散并使风均匀吹向冷凝构件。
所述的风扇构件410包括动力电机411、风扇轴412、风扇413,动力电机411的输出轴轴向垂直于地面并且动力电机411固定安装于安装支架101上,风扇轴412的端面开设有贯穿其轴向厚度的安装孔,风扇轴412通过安装孔活动安装于输送管道211的外部并且风扇轴412可绕自身轴向转动,所述的风扇413同轴固定安装于风扇轴412的顶端。
所述的动力电机411的动力输出端与风扇轴412之间设置有动力传递件414并且两者之间通过动力传递件414进行动力连接传递,具体的,所述的动力传递件414为带传动结构。
所述的风力打散构件420包括下打散罩壳421、位于下打散罩壳421上方的上打散罩壳422,下打散罩壳421为上下两端开口的圆台壳体结构并且下打散罩壳421的下开口端为小端、上开口端为大端,下打散罩壳421的内腔与输送管道211之间设置有连接支架并且两者之间通过连接支架进行同轴固定连接,优选的,下打散罩壳421的上开口端与冷凝构件中间位置处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所述的上打散罩壳422为上下两端开口的圆台壳体结构并且上打散罩壳422的上开口端为大端、下开口端为小端,上打散罩壳422的下开口端同轴固定安装于输送管道211外部,上打散罩壳422的上开口端与冷凝构件的最高点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所述的冷凝构件的冷凝外壳221外部设置有散热片2211,并且散热片2211沿冷凝外壳221的延伸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组。
辅助散热机构400的工作过程,具体表现为:动力电机411运行并通过动力传递件414牵引风扇轴412以及风扇413转动,风扇413转动并产生风向向上的冷却风,冷却风向上吹送过程中,部分冷却风会与下打散罩壳421的外壁接触并被打散向四周扩散,另一部分冷却风会继续向上吹送并与上打散罩壳422的外壁接触并被打散向四周扩散,两者配合使得冷却风均匀吹向冷却构件,从而达到加速冷凝构件的向外散发热量的目的,除此之外,散热片2211的存在更有利于冷却风对冷凝构件进行散热处理。
所述的冷却水供应装置300包括水泵301、出水管道302、进水管道303,水泵301固定安装于安装支架101上,水泵301的动力输入端与风扇轴412之间设置有动力连接构件304并且两者之间通过动力连接构件304进行动力连接传递,具体的,所述的动力连接构件304为带传动结构。
所述的进水管道303的一端与水泵301之间连接接通、另一端与冷却水源连接接通,所述的出水管道302的一端与水泵301之间连接接通、另一端呈封闭状态,出水管道302的外部设置有与自身内腔接通的连接嘴。
所述的冷却水供应装置300还包括送水管道305、接收主管道306、接收分管道307、排水管道308,送水管道305的一端与连接嘴之间连接接通、另一端与进水接嘴2221之间连接接通,送水管道305对应设置有若干组并且连接嘴对应设置有若干组。
所述的接收主管道306为闭合环形回路的管道结构并且接收主管道306固定安装于安装支架101上,所述的接收分管道307的一端与接收主管道306之间连接接通、另一端与出水接嘴2231之间连接接通,并且接收分管道307对应设置有若干组,所述的排水管道308的一端与接收主管道306之间连接接通、另一端位于接收主管道306的下方并且该端伸出至安装壳体100的外部。
冷却水通过进水管道303被抽吸至水泵301内并通过出水管道302、送水管道305、进水接嘴2221被输送至冷凝构件的冷却水腔内,接着,冷却水通过出水接嘴2231、接收分管道307、接收主管道306、排水管道308向外排出,进而构成一个为冷凝构件提供冷却水的流动冷却水通道。
实际工作时,蒸汽通过连接管道212、输送管道211、进气接嘴、进气孔二、进气孔一、输入接嘴2131流动至对应冷凝构件的冷凝内壳224内并与冷凝板组226接触,同时,冷却水通过进水管道303被抽吸至水泵301内并通过出水管道302、送水管道305、进水接嘴2221被输送至冷凝构件的冷却水腔内,接着,冷却水通过出水接嘴2231、接收分管道307、接收主管道306、排水管道308向外排出,进而构成一个为冷凝构件提供冷却水的流动冷却水通道,蒸汽在冷凝内壳224内通过流动冷却水通道与冷凝板组226相互配合下被冷凝为液体,液体顺着冷凝内壳224流动至输出接嘴232内并最终经输出管道231、收集管道233流动至收集器皿内;
对蒸汽进行冷凝的冷凝构件运行一段时间后,该冷凝构件内的温度相比一开始会增加,此时,驱动电机216运行并使进气孔二与下一组进气孔一之间相互接通,此后,蒸汽会通过连接管道212、输送管道211、进气接嘴、进气孔二、下一组进气孔一、下一组输入接嘴2131流动至下一组冷凝构件内进行冷凝,如此往复。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用于白酒酿造的混流式间歇多通道双冷却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呈圆形筒体结构且轴向垂直于地面的安装壳体,安装壳体内设置有冷凝装置、冷却水供应装置,冷凝装置用于接收蒸汽并对蒸汽进行冷凝成液处理,冷却水供应装置用于为冷凝装置冷凝过程提供流动冷却水,所述的安装壳体内固定有安装支架,安装壳体的外表面还均匀间隔开设有若干组网孔;
所述的冷凝装置包括上输入机构、冷凝机构、下输出机构,上输入机构用于接收蒸汽并将蒸汽输送至冷凝机构内,冷凝机构用于以冷却水供应装置提供的流动冷却水为冷却源对蒸汽进行冷凝成液处理,下输出机构用于接收冷凝后的液体并将其输送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白酒酿造的混流式间歇多通道双冷却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输入机构包括输送管道、连接管道,输送管道与安装壳体之间呈同轴布置并且输送管道固定安装于安装支架上,连接管道的一端与输送管道之间连接接通、另一端穿过安装壳体并与蒸馏等设备之间连接接通,输送管道的另一端为安装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白酒酿造的混流式间歇多通道双冷却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输入机构还包括过渡外壳、过渡芯组件,过渡外壳为与输送管道同轴布置且两端开口的圆形壳体结构,过渡外壳的一开口端与输送管道安装端之间同轴固定连接并且两者之间相互接通,过渡外壳的另一开口端匹配安装有固定端盖,过渡外壳的外圆面设置有与自身内腔连接接通的输入接嘴,并且输入接嘴沿过渡外壳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白酒酿造的混流式间歇多通道双冷却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芯组件包括内转芯、外固定芯、驱动电机,外固定芯为两端开口的圆形筒体结构并且外固定芯同轴固定于过渡外壳内,外固定芯的外圆面与过渡外壳的内腔壁之间构成密封式配合并且外固定芯的外圆面可对输入接嘴与过渡外壳之间的连接接通处进行封闭,外固定芯的外圆面开设有贯穿其径向厚度的进气孔一,进气孔一与输入接嘴之间相互接通并且进气孔一沿过渡外壳的圆周方向对应阵列设置有若干组;
所述的内转芯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圆形筒体结构,内转芯同轴活动设置于外固定芯内且内转芯的开口端朝向输送管道,并且内转芯与外固定芯之间构成密封式转动配合,内转芯的外圆面开设有贯穿其径向厚度的进气孔二并且进气孔二与若干组进气孔一中的任意一组进气孔一之间相互接通;
所述的内转芯的开口端同轴设置有进气接嘴,进气接嘴自由端同轴位于输送管道的安装端内并且进气接嘴与输送管道之间构成密封式转动配合;
所述的内转芯的封闭端同轴设置有转轴并且转轴的自由端穿过固定端盖并位于过渡外壳外部,所述的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安装支架上并且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转轴之间同轴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白酒酿造的混流式间歇多通道双冷却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输出机构位于上输入机构的下方,下输出机构包括输出管道、收集管道,输出管道为闭合环形回路的管道结构,输出管道与输送管道之间呈同轴布置,输出管道固定安装于安装支架上;
所述的输出管道外部设置有与自身管腔接通的输出接嘴,输出接嘴沿输出管道的环形圆周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组,并且输出接嘴的数量等于输入接嘴的数量;
所述的收集管道的一端与输出管道之间连接接通、另一端位于收集管道下方并且该端伸出至安装壳体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白酒酿造的混流式间歇多通道双冷却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机构设置于上输入机构与下输出机构之间,冷凝机构包括冷凝构件,冷凝构件设置于输入接嘴与输出接嘴之间并且冷凝构件对应设置有若干组;
所述的冷凝构件包括冷凝外壳、冷凝内壳,冷凝外壳与冷凝内壳均为呈倾斜布置且两端开口的矩形壳体结构,冷凝内壳的上开口端与输入接嘴之间固定连接接通、下开口端与输出接嘴之间固定连接接通;
所述的冷凝外壳套设于冷凝内壳外部并且两者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冷凝外壳腔壁与冷凝内壳外表面之间设置有固定板并且两者之间通过固定板进行固定连接,固定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冷凝内壳的延伸方向并且固定板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组,所述的冷凝外壳腔壁与冷凝内壳外表面之间的区域为冷却水腔;
所述的冷凝内壳位于冷凝外壳下方的部分外部固定设置有下连接头,下连接头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矩形环体结构并且下连接头的开口端与冷凝外壳的下开口端之间固定连接接通,下连接头的外部还设置有与自身内腔接通的进水接嘴;
所述的冷凝内壳位于冷凝外壳上方的部分外部固定设置有上连接头,上连接头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矩形环体结构并且上连接头的开口端与冷凝外壳的上开口端之间固定连接接通,上连接头的外部还设置有与自身内腔接通的出水接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白酒酿造的混流式间歇多通道双冷却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内壳内设置有冷凝接触组件,冷凝接触组件包括冷凝芯壳,冷凝芯壳为延伸方向平行于冷凝内壳延伸方向并且两端开口的矩形抽屉结构,冷凝芯壳活动设置于冷凝内壳内并且冷凝芯壳可由冷凝内壳内抽出或重新安装至冷凝内壳内,冷凝芯壳内倾斜设置有冷凝板组,冷凝板组设置有两组并分别设置于冷凝芯壳沿自身宽度方向的一侧,冷凝板组包括沿冷凝芯壳的延伸方向阵列设置的若干组冷凝板,冷凝板分为两种并分别为冷凝长板、冷凝短板并且两者之间呈等间距交错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白酒酿造的混流式间歇多通道双冷却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装置内还设置有辅助散热机构,辅助散热机构包括风扇构件、风力打散构件,风扇构件用于采用风扇散热方式加速冷凝构件的热量散发,风力打散构件用于将风扇构件运行产生的风打散并使风均匀吹向冷凝构件;
所述的风扇构件包括动力电机、风扇轴、风扇,动力电机的输出轴轴向垂直于地面并且动力电机固定安装于安装支架上,风扇轴的端面开设有贯穿其轴向厚度的安装孔,风扇轴通过安装孔活动安装于输送管道的外部并且风扇轴可绕自身轴向转动,所述的风扇同轴固定安装于风扇轴的顶端;
所述的动力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风扇轴之间设置有动力传递件并且两者之间通过动力传递件进行动力连接传递,所述的动力传递件为带传动结构;
所述的风力打散构件包括下打散罩壳、位于下打散罩壳上方的上打散罩壳,下打散罩壳为上下两端开口的圆台壳体结构并且下打散罩壳的下开口端为小端、上开口端为大端,下打散罩壳的内腔与输送管道之间设置有连接支架并且两者之间通过连接支架进行同轴固定连接,下打散罩壳的上开口端与冷凝构件中间位置处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所述的上打散罩壳为上下两端开口的圆台壳体结构并且上打散罩壳的上开口端为大端、下开口端为小端,上打散罩壳的下开口端同轴固定安装于输送管道外部,上打散罩壳的上开口端与冷凝构件的最高点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所述的冷凝构件的冷凝外壳外部设置有散热片,并且散热片沿冷凝外壳的延伸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白酒酿造的混流式间歇多通道双冷却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水供应装置包括水泵、出水管道、进水管道,水泵固定安装于安装支架上,水泵的动力输入端与风扇轴之间设置有动力连接构件并且两者之间通过动力连接构件进行动力连接传递,所述的动力连接构件为带传动结构;
所述的进水管道的一端与水泵之间连接接通、另一端与冷却水源连接接通,所述的出水管道的一端与水泵之间连接接通、另一端呈封闭状态,出水管道的外部设置有与自身内腔接通的连接嘴;
所述的冷却水供应装置还包括送水管道、接收主管道、接收分管道、排水管道,送水管道的一端与连接嘴之间连接接通、另一端与进水接嘴之间连接接通,送水管道对应设置有若干组并且连接嘴对应设置有若干组;
所述的接收主管道为闭合环形回路的管道结构并且接收主管道固定安装于安装支架上,所述的接收分管道的一端与接收主管道之间连接接通、另一端与出水接嘴之间连接接通,并且接收分管道对应设置有若干组,所述的排水管道的一端与接收主管道之间连接接通、另一端位于接收主管道的下方并且该端伸出至安装壳体的外部。
CN202010133064.4A 2020-03-01 2020-03-01 用于白酒酿造的混流式间歇多通道双冷却冷凝器 Withdrawn CN1111969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3064.4A CN111196989A (zh) 2020-03-01 2020-03-01 用于白酒酿造的混流式间歇多通道双冷却冷凝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3064.4A CN111196989A (zh) 2020-03-01 2020-03-01 用于白酒酿造的混流式间歇多通道双冷却冷凝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96989A true CN111196989A (zh) 2020-05-26

Family

ID=70745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33064.4A Withdrawn CN111196989A (zh) 2020-03-01 2020-03-01 用于白酒酿造的混流式间歇多通道双冷却冷凝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9698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96989A (zh) 用于白酒酿造的混流式间歇多通道双冷却冷凝器
CN214764896U (zh) 一种旋转组合切换式加药装置
CN111117845A (zh) 用于白酒酿造的蒸汽快速冷凝方法
CN111117846A (zh) 用于白酒酿造的蒸汽冷凝组件
CN211078590U (zh) 一种mbr膜曝气器及mbr膜曝气装置及mbr膜污水处理设备
CN204874016U (zh) 一种厌氧反应器的周边射流混合布水装置
CN107162233B (zh) 一种高效搅拌式曝气装置
WO2022217887A1 (zh) 水洗空气装置、空调内机及空调器
CN214060077U (zh) 一种污水净化处理曝气笼曝气装置
CN211852187U (zh) 一种多级离心泵
CN210410163U (zh) 一种废气脱硫脱硝用喷淋净化装置
CN220413047U (zh) 一种对流式mbr污水处理设备
CN113599846A (zh) 一种高效蒸发器
CN219922093U (zh) 一种轻组分塔
CN110563131A (zh) 一种mbr膜曝气器及mbr膜曝气装置及mbr膜污水处理设备
CN220327930U (zh) 一种环氧树脂提纯装置
CN113428922B (zh) 基于太阳能换能雾化海水淡化装置
CN218620399U (zh) 一种碱洗塔的蒸发脱盐系统
CN114871182B (zh) 一种用于液体防护的晶圆清洗装置
CN214645877U (zh) 一种水冷结构脱泡机
CN217287510U (zh) 一种中药提纯装置
CN218871539U (zh) 一种新型可拆式气水分离器装置
CN220684746U (zh) 一种化工废水高倍浓缩处理装置
CN219709315U (zh)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CN220376448U (zh) 一种矿泉水生产用臭氧消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6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