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95074B - 液体加热容器 - Google Patents

液体加热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95074B
CN111195074B CN201811384485.3A CN201811384485A CN111195074B CN 111195074 B CN111195074 B CN 111195074B CN 201811384485 A CN201811384485 A CN 201811384485A CN 111195074 B CN111195074 B CN 1111950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driving device
container body
channel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8448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95074A (zh
Inventor
肖波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8448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95074B/zh
Priority to KR1020217018948A priority patent/KR102486838B1/ko
Priority to PCT/CN2019/104956 priority patent/WO202010353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1950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950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950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950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54Water boiling vessels in beverage making machines
    • A47J31/56Water boiling vessels in beverage making machines having water-level controls; having temperature contro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44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其上设置有开口;容器盖组件,安装在开口处,容器盖组件的下方设置有通道,通道沿容器盖组件的高度方向延伸;滤筒,设置在容器本体内;驱动装置,设置在容器盖组件或容器本体上,容器盖组件的内部或容器本体上设置有安装腔,驱动装置设置在安装腔内,安装腔与通道相连通;升降机构,设置在容器盖组件上,升降机构的一端与滤筒相连接,升降机构的另一端与驱动装置相连接;其中,升降机构位于通道内,驱动装置工作时能够驱动升降机构在通道内进行升降运动,以带动滤筒上下移动。本发明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驱动装置工作时能够驱动升降机构在通道内进行升降运动,使得升降机构带动滤筒上下移动。

Description

液体加热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配有茶漏的茶壶等液体加热容器,可将茶叶放在茶漏里面以实现泡茶的功能,但这种液体加热容器不能够实现茶漏的升降,因此,在泡茶时,只能够将茶漏一直浸泡在茶水中,这样便无法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泡茶的时间,从而会导致泡茶时间过长、茶汤过浓等情况的发生,因而无法确保泡出的茶汤的口感。另外市面上部分水壶设置有可手动提起的茶漏,带有手动提起茶漏结构的水壶无法实现自动控制茶叶浸泡时间,无法精准的控制茶水浓度,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其上设置有开口;容器盖组件,安装在开口处,容器盖组件的下方设置有通道,通道沿容器盖组件的高度方向延伸;滤筒,设置在容器本体内;驱动装置,设置在容器盖组件或容器本体上,容器盖组件的内部或容器本体上设置有安装腔,驱动装置设置在安装腔内,安装腔与通道相连通;升降机构,设置在容器盖组件上,升降机构的一端与滤筒相连接,升降机构的另一端与驱动装置相连接;其中,升降机构位于通道内,驱动装置工作时能够驱动升降机构在通道内进行升降运动,以带动滤筒上下移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容器盖组件、滤筒、驱动装置和升降机构,其中,容器本体用于盛装冲泡茶叶等所需的水,容器盖组件可打开和关闭容器本体的开口,滤筒用于盛装茶叶等材料,驱动装置设置在容器盖组件或容器本体上,容器盖组件的内部或容器本体上设置有安装腔,驱动装置设置在安装腔内,安装腔与通道相连通;而升降机构的一端与设置在容器本体内的滤筒相连接,另一端与设置在安装腔内的驱动装置相连接,其中,容器盖组件的下方设置有沿容器盖组件的高度方向延伸的通道,升降机构位于通道内,驱动装置工作时能够驱动升降机构在通道内进行升降运动,从而使得升降机构带动滤筒在容器本体内上下移动,通过将升降机构设置在通道内且使得升降机构在通道内进行升降运动,可将升降机构隔离在容器盖组件的通道内,防止升降机构在升降过程中浸入到容器本体内的液面中,并且,将驱动装置及升降机构都集成在容器盖组件内,驱动装置与升降机构直接相连接,使得本申请的液体加热容器的升降机构和驱动装置之间的运动转换少、结构设计简单,简化了液体加热容器的结构,降低了其生产成本。
具体地,当用户需要泡茶等时,开启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可驱动升降机构向下移动,以使装有茶叶的滤筒随升降机构的下降而浸没在容器本体内的液面以下,从而开始泡茶,当泡茶结束时,用户可再次开启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便可自动驱动升降机构以及滤筒上升,以使滤筒上升至液面以上,从而结束此次泡茶,该设置可使滤筒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自动完成在容器本体内的上下移动,而不需要用户手动调节滤筒的高度,即该种结构能够实现滤筒的自动升降,从而可以精准控制茶叶的浸泡时间,进而可以控制茶水浓度,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设置有手动提起茶篮结构的水壶无法实现自动控制茶叶浸泡时间的问题;并且,能够使用户的操作更加简单方便,进而能够降低使用难度。
其中,本申请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既可用于泡茶,也可用于冲泡咖啡或冲泡其它饮品等。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件及驱动轴,驱动轴沿竖直方向延伸且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升降机构包括:凸块,凸块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内螺纹能够与外螺纹配合,以将凸块能够升降地安装在驱动轴上;连接杆,其内部为中空结构,当凸块沿驱动轴升降运动时,驱动轴伸入或移出连接杆的内部,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凸块,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滤筒;或螺纹杆,其内部为中空结构,螺纹杆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内螺纹能够与外螺纹配合,以使螺纹杆能够沿驱动轴升降运动;当螺纹杆沿驱动轴升降运动时,驱动轴伸入或移出螺纹杆的内部,螺纹杆的一端连接驱动轴,螺纹杆的另一端连接滤筒。
在该技术方案中,驱动装置包括驱动件及沿竖直方向延伸且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的驱动轴;升降机构包括凸块及连接杆,凸块上设有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侧壁上的内螺纹能够与驱动轴外表面上设置的外螺纹配合,使得凸块与驱动轴之间实现螺纹连接,从而将凸块能够升降地安装在驱动轴上;具体地,当需要调整滤筒高度时,控制驱动轴转动,使凸块随螺纹的纹理上升或下降,便可使滤筒随着凸块的升降而逐步上升或下降,且在上升或下降至任一高度位置时可通过内外螺纹的配合将凸块固定在驱动轴的任一高度位置,这样便可实现滤筒高度的无级连续调节,从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便可根据容器本体内的液面情况,随意调节滤筒高度,从而可使滤筒的高度位置的调节的更加随意,即能够使滤筒的高度位置更好控制,以防止出现有级调节时,滤筒高出液面过多,或滤筒低于液面过多的情况。进一步地,将升降机构的连接杆的内部设置为中空结构,当凸块沿驱动轴上升时,驱动轴伸入连接杆的内部,当凸块沿驱动轴下降时,驱动轴逐渐由连接杆内部的中空结构中移出,具体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凸块,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滤筒;或驱动装置包括驱动件及沿竖直方向延伸且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的驱动轴;升降机构包括螺纹杆,螺纹杆的内部为中空结构,螺纹杆的内侧壁上设置的内螺纹能够与外螺纹配合,从而使螺纹杆能够沿驱动轴升降运动;具体地,当需要调整滤筒高度时,控制驱动轴转动,使螺纹杆随螺纹的纹理上升或下降,便可使滤筒随着螺纹杆的升降而逐步上升或下降,且在上升或下降至任一高度位置时可通过内外螺纹的配合将螺纹杆固定在驱动轴的任一高度位置,这样便可实现滤筒高度的无级连续调节,从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便可根据容器本体内的液面情况,随意调节滤筒高度,从而可使滤筒的高度位置的调节的更加随意,即能够使滤筒的高度位置更好控制,以防止出现有级调节时,滤筒高出液面过多,或滤筒低于液面过多的情况。进一步地,将螺纹杆的内部设置为中空结构,当螺纹杆沿驱动轴上升时,驱动轴伸入螺纹杆的内部,当螺纹杆沿驱动轴下降时,驱动轴逐渐由螺纹杆内部的中空结构中移出,具体地,螺纹杆的一端连接驱动轴,螺纹杆的另一端连接滤筒。
进一步地,驱动装置优选为电机,具体地,控制电机转动,并通过电机的转动带动与驱动轴螺纹连接的升降机构沿驱动轴进行升降运动,使升降机构随螺纹的纹理上升或下降,便可使滤筒随着电机的转动而逐步上升或下降,进一步地,可通过控制电机的正转、反转分别控制升降机构沿驱动轴向上、向下运动。进一步优选地,驱动装置为无刷直流电机。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凸筋,设置在凸块或螺纹杆的外侧壁和通道的内侧壁中的一个上;卡槽,设置在凸块或螺纹杆的外侧壁和通道的内侧壁中的另一个上;凸筋与卡槽相互配合,以使凸块或螺纹杆沿通道的内侧壁进行升降运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相互配合的凸筋和卡槽,其中,凸筋设置在凸块或螺纹杆的外侧壁和通道的内侧壁中的一个上,卡槽设置在凸块或螺纹杆的外侧壁和通道的内侧壁中的另一个上,从而使得凸块或螺纹杆沿通道的内侧壁进行升降运动,通过设置凸筋和卡槽,可防止凸块或螺纹杆在通道内旋转,从而当驱动轴进行转动时,由于凸块或螺纹杆的内螺纹与驱动轴的外螺纹之间的配合,使得凸块或螺纹杆会沿着驱动轴进行升降运动,即凸块或螺纹杆沿通道的内侧壁进行升降运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凸块和连接杆为一体式结构;或凸块可拆卸地设置在连接杆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优选设置凸块和连接杆为一体式结构,这样可保证凸块及连接杆之间的连接强度,另外,可将凸块及连接杆一体支撑,批量生产,以提高产品的加工效率,并且,提高了升降机构的整体性,减少了部件数量,减少了安装工序,提高了安装效率,使升降机构的安装更为方便可靠。当然,也可将凸块可拆卸地设置在连接杆上,这样便可随时对连接杆进行拆卸,从而在需要更换或清洗连接杆时,方便对连接杆的更换或清洗。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内螺纹的长度大于滤筒的高度;当内螺纹设置在第一通孔的内侧壁上时,外螺纹的长度大于内螺纹的长度;当内螺纹设置在螺纹杆的内侧壁上时,外螺纹的长度小于内螺纹的长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内螺纹的长度大于滤筒的高度,能够确保滤筒的升降高度,使得滤筒可从全部浸入到液体中升高至滤筒全部离开液体;当内螺纹设置在第一通孔的内侧壁上时,外螺纹的长度大于内螺纹的长度;当内螺纹设置在螺纹杆的内侧壁上时,外螺纹的长度小于内螺纹的长度,通过减小内螺纹或外螺纹的长度,可节约材料、简化制造、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使得内螺纹与外螺纹的配合长度较短,从而使得驱动装置用较小的动力即可驱动,延长驱动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控制器,与驱动装置相连接,用于控制驱动装置的工作;控制开关,设置在容器本体或容器盖组件上,控制开关与驱动装置连接,用于控制驱动装置的起停。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控制器,可通过控制器来实现对驱动装置的控制;在容器本体或容器盖组件上设置一个控制开关,这样便可通过该控制开关来实现驱动装置的起停操作。当然,控制器也还可以包括其它控制元件,比如用于控制驱动装置工作流程的程序模块,或者用于统计驱动装置工作时间的计时器等。而在控制驱动装置工作时,即可进行点动控制,即按下开关后驱动装置就一直工作,松开开关驱动装置就停止工作,也可进行自动控制,即按下开关后驱动装置一直工作,直到再次按下开关后停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第一耦合器,安装在容器盖组件上;第二耦合器,安装在容器本体上,当容器盖组件盖合在容器本体上时,第一耦合器与第二耦合器相连通,并连接驱动装置及控制器。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器包括第一耦合器及第二耦合器,其中,第一耦合器安装在容器盖组件上,第二耦合器安装在容器本体上,当容器盖组件盖合在容器本体上时,第一耦合器与第二耦合器相连通,驱动装置通过第一耦合器及第二耦合器连接驱动装置及控制器,从而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进行工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液位检测装置,设置在容器盖组件或容器本体上,以检测容器本体内的液面高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液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容器本体内的液面高度,具体地,可预设设定一个高度极限值,即预设高度,这样便可将液体的高度始终控制在预设高度以下,能够在向液体加热容器内加水或在蒸煮过程中,将液面高度始终控制在预设高度以下,可有效地防止滤筒中的茶叶等材料持续被浸泡的问题,从而实现自动控制茶叶浸泡时长,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提醒装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提醒装置用于在容器本体内的初始液面的高度高于预设高度时,对用户进行提醒,防止向容器本体内加水过多而导致滤筒中的茶叶等材料持续被浸泡在液体中,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控制装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液位检测装置可在滤筒完成泡茶等功能并上升后检测液面高度,若此时液面高度高于预设高度,可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液体加热容器停止加热或低功率加热,防止大功率加热使得液体保持沸腾而浸泡到滤筒中的茶叶等材料。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预设高度的取值范围小于等于滤筒上升到最高位置时的滤筒底部的高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设置预设高度的取值范围小于等于滤筒上升到最高位置时的滤筒底部的高度,可确保容器本体内的初始液面高度以及在蒸煮过程中容器本体内的液面高度始终低于滤筒上升到最高位置时的滤筒底部的高度,从而保证滤筒中的茶叶等材料可以被提起而离开液面,防止滤筒中的茶叶等材料持续被浸泡在液体中,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滤筒包括筒体和筒盖,筒体的一端敞口,另一端封闭,筒体上设置有多个滤孔,筒盖能够盖装在筒体的敞口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将滤筒设置成带盖的结构,此时滤筒包括筒体和筒盖,其中,筒体用于装茶叶等,而筒盖用于关闭或打开滤筒的敞口端。其中,连接杆的一端即可安装在筒体上,也可安装在筒盖上,具体地,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安装。但优选地,连接杆的一端安装在筒盖上。而通过在筒体上设置有滤孔使得容器本体内的水能够进入到滤筒内,以使滤筒内外的水进行交换,进而即可实现泡茶等操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安装槽,设置在筒盖上,连接杆的一端插设在安装槽内;连接销,连接筒盖及连接杆;第一密封件,设置在安装槽中,以密封安装槽及连接杆的连接处。
在该技术方案中,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设置在筒盖上的安装槽,连接杆的一端插设在安装槽内,可在安装槽的侧壁上及连接杆插设在安装槽内的一端的侧壁上开设连接销可穿过的孔,将连接销插入上述孔中实现筒盖及连接杆的连接;进一步地,在安装槽中设置第一密封件,用于密封安装槽及连接杆的连接处,防止滤筒中的水汽由安装槽及连接杆的连接处经过连接杆进入到通道中,提升通道的密封效果,从而降低水汽对驱动装置的影响,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通道由底壁及侧壁围设形成,底壁上设置有第二通孔,连接杆穿过第二通孔与筒盖相连接;第二密封件,设置在第二通孔与连接杆的侧壁之间,以密封第二通孔及连接杆之间的间隙;装饰盖,套设在通道的外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道由底壁及侧壁围设形成,通道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二通孔,连接杆穿过第二通孔与筒盖相连接,在第二通孔与连接杆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第二密封件用于密封第二通孔及连接杆之间的间隙,防止容器本体中的水汽由第二通孔及连接杆之间的间隙进入到通道中,提升通道的密封效果,从而降低水汽对驱动装置的影响,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在通道的外部套设有装饰盖,可以提高液体加热容器的美观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第一行程开关,设置在容器盖组件上,靠近通道的顶端设置,与驱动装置连接,能够在检测到凸块时,使驱动装置停止工作;第二行程开关,设置在容器盖组件上,靠近通道的底端设置,与驱动装置连接,能够在检测到凸块时,使驱动装置停止工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容器盖组件靠近通道的顶端位置和靠近通道底端的位置分别设置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这样可通过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对升降机构的凸块的位置进行检测,在凸块下降到通道的底端时,第二行程开关便可检测到凸块此时的位置,从而便可产生一个检测信号而发送至控制器,从而可通过控制器使驱动装置停止工作,以使凸块停止下降。而当凸块上升到通道的顶端时,第一行程开关便可检测到凸块此时的位置,从而也可产生一个检测信号,并发送至控制器,这样控制器便可控制驱动装置停止工作,以使凸块停止上升。该设置能够在凸块快要接触通道的顶端和底端时,使升降机构的凸块及时停止升降,从而可防止凸块撞击到位于通道的顶端的驱动装置或通道的内底壁而对升降机构、驱动装置或通道造成破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容器本体还包括:把手,驱动装置设置在把手上;和/或容器盖组件上设置有容器盖提手;和/或容器本体为透明容器,和/或滤筒为透明筒;和/或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加热装置,加热装置设置在容器本体内或设置在容器本体外,或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底座和加热装置,容器本体能够安装在底座上,加热装置设置在容器本体上或设置在底座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容器本体上设置有把手,驱动装置优选设置在容器本体的把手上,通过设置把手能够使容器本体更便利的进行移动,从而更利于倒茶、清洗等操作;通过在容器盖组件上设置容器盖提手能够使容器盖组件更便于拿取,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进一步地,通过将容器本体设置为透明容器,和/或将滤筒设置为透明筒,从而能够通过透明容器或透明筒观看到容器本体或滤筒内的茶叶情况,也能够在泡茶时观看具体的泡茶过程,从而使得用户能够随时掌握泡茶情况。进一步地,设置加热装置能够加热容器本体内的水。而优选地,可将加热装置以及供电装置等都直接设置在容器本体上,这样可将液体加热容器设置成一个液体加热杯或类似液体加热杯的结构。此时,加热装置既可安装在容器本体内,也可安装在容器本体外。或者,还可在容器本体的底部设置一个底座,而通过设置底座一方面能够提供一个放置容器本体的平台,另一方面可通过底座为加热装置提供电源,或者通过底座来控制容器本体的具体工作,比如控制加热功率,加热时间等。而加热装置用于加热容器本体,其中,具体地,加热装置既可安装在底座内,也可安装在容器本体上,而加热装置的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该种结构中的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容器盖组件和底座,因而可将液体加热容器设置成茶壶或类似茶壶的结构。其中,具体地,底座上设置有操作面板、控制板、外壳、电源等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容器盖组件包括上盖及下盖,其中,上盖扣合在下盖上。
其中,优选地,液体加热容器为加热杯、茶壶或者咖啡壶,当然,液体加热容器也可为除加热杯、茶壶和咖啡壶之外的其它产品。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的爆炸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的容器盖组件及滤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的容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5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容器本体,12开口,2容器盖组件,22通道,222底壁,224侧壁,24上盖,26下盖,28容器盖提手,3滤筒,32筒体,34筒盖,342安装槽,344连接销,346第一密封件,4驱动装置,42驱动件,44驱动轴,5升降机构,52凸块,522第一通孔,524卡槽,54连接杆,6第一耦合器,7第二耦合器,8装饰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
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1,其上设置有开口12;容器盖组件2,安装在开口12处,容器盖组件2的下方设置有通道22,通道22沿容器盖组件2的高度方向延伸;滤筒3,设置在容器本体1内;驱动装置4,设置在容器盖组件2或容器本体1上,容器盖组件2的内部或容器本体1上设置有安装腔,驱动装置4设置在安装腔内,安装腔与通道22相连通;升降机构5,设置在容器盖组件2上,升降机构5的一端与滤筒3相连接,升降机构5的另一端与驱动装置4相连接;其中,升降机构5位于通道22内,驱动装置4工作时能够驱动升降机构5在通道22内进行升降运动,以带动滤筒3上下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1、容器盖组件2、滤筒3、驱动装置4和升降机构5,其中,容器本体1用于盛装冲泡茶叶等所需的水,容器盖组件2可打开和关闭容器本体1的开口12,滤筒3用于盛装茶叶等材料,驱动装置4设置在容器盖组件2或容器本体1上,容器盖组件2的内部或容器本体1上设置有安装腔,驱动装置4设置在安装腔内,安装腔与通道22相连通;而升降机构5的一端与设置在容器本体1内的滤筒3相连接,另一端与设置在安装腔内的驱动装置4相连接,其中,容器盖组件2的下方设置有沿容器盖组件2的高度方向延伸的通道22,升降机构5位于通道22内,驱动装置4工作时能够驱动升降机构5在通道22内进行升降运动,从而使得升降机构5带动滤筒3在容器本体1内上下移动,通过将升降机构5设置在通道22内且使得升降机构5在通道22内进行升降运动,可将升降机构5隔离在容器盖组件2的通道22内,防止升降机构5在升降过程中浸入到容器本体1内的液面中,并且,将驱动装置4及升降机构5都集成在容器盖组件2内,驱动装置4与升降机构5直接相连接,使得本申请的液体加热容器的升降机构5和驱动装置4之间的运动转换少、结构设计简单,简化了液体加热容器的结构,降低了其生产成本。
具体地,当用户需要泡茶等时,开启驱动装置4,驱动装置4可驱动升降机构5向下移动,以使装有茶叶的滤筒3随升降机构5的下降而浸没在容器本体1内的液面以下,从而开始泡茶,当泡茶结束时,用户可再次开启驱动装置4,驱动装置4便可自动驱动升降机构5以及滤筒3上升,以使滤筒3上升至液面以上,从而结束此次泡茶,该设置可使滤筒3在驱动装置4的带动下自动完成在容器本体1内的上下移动,而不需要用户手动调节滤筒3的高度,即该种结构能够实现滤筒3的自动升降,从而可以精准控制茶叶的浸泡时间,进而可以控制茶水浓度,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设置有手动提起茶篮结构的水壶无法实现自动控制茶叶浸泡时间的问题;并且,能够使用户的操作更加简单方便,进而能够降低使用难度。
其中,本申请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既可用于泡茶,也可用于冲泡咖啡或冲泡其它饮品等。
如图1和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驱动装置4包括:驱动件42及驱动轴44,驱动轴44沿竖直方向延伸且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升降机构5包括:凸块52,凸块52上设有第一通孔522,第一通孔522的内侧壁224上设置有内螺纹,内螺纹能够与外螺纹配合,以将凸块52能够升降地安装在驱动轴44上;连接杆54,其内部为中空结构,当凸块52沿驱动轴44升降运动时,驱动轴44伸入或移出连接杆54的内部,连接杆54的一端连接凸块52,连接杆54的另一端连接滤筒3;或螺纹杆(图中未示出),其内部为中空结构,螺纹杆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内螺纹能够与外螺纹配合,以使螺纹杆能够沿驱动轴44升降运动;当螺纹杆沿驱动轴44升降运动时,驱动轴44伸入或移出螺纹杆的内部,螺纹杆的一端连接驱动轴44,螺纹杆的另一端连接滤筒3。
在该实施例中,驱动装置4包括驱动件42及沿竖直方向延伸且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的驱动轴44;升降机构5包括凸块52及连接杆54,凸块52上设有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的第一通孔522,第一通孔522的内侧壁上的内螺纹能够与驱动轴44外表面上设置的外螺纹配合,使得凸块52与驱动轴44之间实现螺纹连接,从而将凸块52能够升降地安装在驱动轴44上;具体地,当需要调整滤筒3高度时,控制驱动轴44转动,使凸块52随螺纹的纹理上升或下降,便可使滤筒3随着凸块52的升降而逐步上升或下降,且在上升或下降至任一高度位置时可通过内外螺纹的配合将凸块52固定在驱动轴44的任一高度位置,这样便可实现滤筒3高度的无级连续调节,从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便可根据容器本体1内的液面情况,随意调节滤筒3的高度,从而可使滤筒3的高度位置的调节更加随意,即能够使滤筒3的高度位置更好控制,以防止出现有级调节时,滤筒3高出液面过多,或滤筒3低于液面过多的情况。进一步地,将升降机构5的连接杆54的内部设置为中空结构,当凸块52沿驱动轴44上升时,驱动轴44伸入连接杆54的内部,当凸块52沿驱动轴44下降时,驱动轴44逐渐由连接杆54内部的中空结构中移出,具体地,连接杆54的一端连接凸块52,连接杆54的另一端连接滤筒3;或驱动装置4包括驱动件42及沿竖直方向延伸且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的驱动轴44;升降机构5包括螺纹杆,螺纹杆的内部为中空结构,螺纹杆的内侧壁上设置的内螺纹能够与外螺纹配合,从而使螺纹杆能够沿驱动轴44升降运动;具体地,当需要调整滤筒3高度时,控制驱动轴44转动,使螺纹杆随螺纹的纹理上升或下降,便可使滤筒3随着螺纹杆的升降而逐步上升或下降,且在上升或下降至任一高度位置时可通过内外螺纹的配合将螺纹杆固定在驱动轴44的任一高度位置,这样便可实现滤筒3高度的无级连续调节,从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便可根据容器本体1内的液面情况,随意调节滤筒3高度,从而可使滤筒3的高度位置的调节的更加随意,即能够使滤筒3的高度位置更好控制,以防止出现有级调节时,滤筒3高出液面过多,或滤筒3低于液面过多的情况。进一步地,将螺纹杆的内部设置为中空结构,当螺纹杆沿驱动轴44上升时,驱动轴44伸入螺纹杆的内部,当螺纹杆沿驱动轴44下降时,驱动轴44逐渐由螺纹杆内部的中空结构中移出,具体地,螺纹杆的一端连接驱动轴44,螺纹杆的另一端连接滤筒3。
进一步地,驱动装置4优选为电机,具体地,控制电机转动,并通过电机的转动带动与驱动轴44螺纹连接的升降机构5沿驱动轴44进行升降运动,使升降机构5随螺纹的纹理上升或下降,便可使滤筒3随着电机的转动而逐步上升或下降,进一步地,可通过控制电机的正转、反转分别控制升降机构5沿驱动轴44向上、向下运动。进一步优选地,驱动装置4为无刷直流电机。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凸筋(图中未示出),设置在凸块52或螺纹杆的外侧壁和通道22的内侧壁中的一个上;卡槽524,设置在凸块52或螺纹杆的外侧壁和通道22的内侧壁中的另一个上;凸筋与卡槽524相互配合,以使凸块52或螺纹杆沿通道22的内侧壁进行升降运动。
在该实施例中,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相互配合的凸筋和卡槽524,其中,凸筋设置在凸块52或螺纹杆的外侧壁和通道22的内侧壁中的一个上,卡槽524设置在凸块52或螺纹杆的外侧壁和通道22的内侧壁中的另一个上,从而使得凸块52或螺纹杆沿通道22的内侧壁进行升降运动,通过设置凸筋和卡槽524,可防止凸块52或螺纹杆在通道22内旋转,从而当驱动轴44进行转动时,由于凸块52或螺纹杆的内螺纹与驱动轴44的外螺纹之间的配合,使得凸块52或螺纹杆会沿着驱动轴44进行升降运动,即凸块52或螺纹杆沿通道22的内侧壁进行升降运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凸块52和连接杆54为一体式结构;或凸块52可拆卸地设置在连接杆54上。
在该实施例中,可优选设置凸块52和连接杆54为一体式结构,这样可保证凸块52及连接杆54之间的连接强度,另外,可将凸块52及连接杆54一体支撑,批量生产,以提高产品的加工效率,并且,提高了升降机构5的整体性,减少了部件数量,减少了安装工序,提高了安装效率,使升降机构5的安装更为方便可靠。当然,也可将凸块52可拆卸地设置在连接杆54上,这样便于用户随时对连接杆54进行拆卸,从而在需要更换或清洗连接杆54时,方便对连接杆54的更换或清洗。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内螺纹的长度大于滤筒3的高度;当内螺纹设置在第一通孔522的内侧壁上时,外螺纹的长度大于内螺纹的长度;当内螺纹设置在螺纹杆的内侧壁上时,外螺纹的长度小于内螺纹的长度。
在该实施例中,内螺纹的长度大于滤筒3的高度,能够确保滤筒3的升降高度,使得滤筒3可从全部浸入到液体中升高至滤筒3全部离开液体;当内螺纹设置在第一通孔522的内侧壁上时,外螺纹的长度大于内螺纹的长度;当内螺纹设置在螺纹杆的内侧壁上时,外螺纹的长度小于内螺纹的长度,通过减小内螺纹或外螺纹的长度,可节约材料、简化制造、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使得内螺纹与外螺纹的配合长度较短,从而使得驱动装置4用较小的动力即可驱动,延长驱动装置4的使用寿命。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控制器,与驱动装置4相连接,用于控制驱动装置4的工作;控制开关,设置在容器本体1或容器盖组件2上,控制开关与驱动装置4连接,用于控制驱动装置4的起停。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控制器,可通过控制器来实现对驱动装置4的控制;在容器本体1或容器盖组件2上设置一个控制开关,这样便可通过该控制开关来实现驱动装置4的起停操作。当然,控制器也还可以包括其它控制元件,比如用于控制驱动装置4工作流程的程序模块,或者用于统计驱动装置4工作时间的计时器等。而在控制驱动装置4工作时,即可进行点动控制,即按下开关后驱动装置4就一直工作,松开开关驱动装置4就停止工作,也可进行自动控制,即按下开关后驱动装置4一直工作,直到再次按下开关后停止。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第一耦合器6,安装在容器盖组件2上;第二耦合器7,安装在容器本体1上,当容器盖组件2盖合在容器本体1上时,第一耦合器6与第二耦合器7相连通,并连接驱动装置4及控制器。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器包括第一耦合器6及第二耦合器7,其中,第一耦合器6安装在容器盖组件2上,第二耦合器7安装在容器本体1上,当容器盖组件2盖合在容器本体1上时,第一耦合器6与第二耦合器7相连通,驱动装置4通过第一耦合器6及第二耦合器7连接驱动装置4及控制器,从而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4进行工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液位检测装置,设置在容器盖组件2或容器本体1上,以检测容器本体1内的液面高度。
在该实施例中,液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容器本体1内的液面高度,具体地,可预设设定一个高度极限值,即预设高度,这样便可将液体的高度始终控制在预设高度以下,能够在向液体加热容器内加水或在蒸煮过程中,将液面高度始终控制在预设高度以下,可有效地防止滤筒3中的茶叶等材料持续被浸泡的问题,从而实现自动控制茶叶浸泡时长,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提醒装置。
在该实施例中,提醒装置用于在容器本体1内的初始液面的高度高于预设高度时,对用户进行提醒,防止向容器本体1内加水过多而导致滤筒3中的茶叶等材料持续被浸泡在液体中,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控制装置。
在该实施例中,液位检测装置可在滤筒3完成泡茶等功能并上升后检测液面高度,若此时液面高度高于预设高度,可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液体加热容器停止加热或低功率加热,防止大功率加热使得液体保持沸腾而浸泡到滤筒3中的茶叶等材料。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预设高度的取值范围小于等于滤筒3上升到最高位置时的滤筒3底部的高度。
在该实施例中,设置预设高度的取值范围小于等于滤筒3上升到最高位置时的滤筒3底部的高度,可确保容器本体1内的初始液面高度以及在蒸煮过程中容器本体1内的液面高度始终低于滤筒3上升到最高位置时的滤筒3底部的高度,从而保证滤筒3中的茶叶等材料可以被提起而离开液面,防止滤筒3中的茶叶等材料持续被浸泡在液体中,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滤筒3包括筒体32和筒盖34,筒体32的一端敞口,另一端封闭,筒体32上设置有多个滤孔,筒盖34能够盖装在筒体32的敞口端。
在该实施例中,可将滤筒3设置成带盖的结构,此时滤筒3包括筒体32和筒盖34,其中,筒体32用于装茶叶等,而筒盖34用于关闭或打开滤筒3的敞口端。其中,连接杆54的一端即可安装在筒体32上,也可安装在筒盖34上,具体地,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安装。但优选地,连接杆54的一端安装在筒盖34上。而通过在筒体32上设置有滤孔使得容器本体1内的水能够进入到滤筒3内,以使滤筒3内外的水进行交换,进而即可实现泡茶等操作。
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安装槽342,设置在筒盖34上,连接杆54的一端插设在安装槽342内;连接销344,连接筒盖34及连接杆54;第一密封件346,设置在安装槽342中,以密封安装槽342及连接杆54的连接处。
在该实施例中,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设置在筒盖34上的安装槽342,连接杆54的一端插设在安装槽342内,可在安装槽342的侧壁上及连接杆54插设在安装槽342内的一端的侧壁上开设连接销344可穿过的孔,将连接销344插入上述孔中实现筒盖34及连接杆54的连接;进一步地,在安装槽342中设置第一密封件346,用于密封安装槽342及连接杆54的连接处,防止滤筒3中的水汽由安装槽342及连接杆54的连接处经过连接杆54进入到通道22中,提升通道22的密封效果,从而降低水汽对驱动装置4的影响,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通道22由底壁222及侧壁224围设形成,底壁222上设置有第二通孔,连接杆54穿过第二通孔与筒盖34相连接;第二密封件,设置在第二通孔与连接杆54的侧壁224之间,以密封第二通孔及连接杆54之间的间隙;装饰盖8,套设在通道22的外部。
在该实施例中,通道22由底壁222及侧壁224围设形成,通道22的底壁222上设置有第二通孔,连接杆54穿过第二通孔与筒盖34相连接,在第二通孔与连接杆54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第二密封件用于密封第二通孔及连接杆54之间的间隙,防止容器本体1中的水汽由第二通孔及连接杆54之间的间隙进入到通道22中,提升通道22的密封效果,从而降低水汽对驱动装置4的影响,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在通道22的外部套设有装饰盖8,可以提高液体加热容器的美观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第一行程开关,设置在容器盖组件2上,靠近通道22的顶端设置,与驱动装置4连接,能够在检测到凸块52时,使驱动装置4停止工作;第二行程开关,设置在容器盖组件2上,靠近通道22的底端设置,与驱动装置4连接,能够在检测到凸块52时,使驱动装置4停止工作。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容器盖组件2靠近通道22的顶端位置和靠近通道22底端的位置分别设置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这样可通过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对升降机构5的凸块52的位置进行检测,在凸块52下降到通道22的底端时,第二行程开关便可检测到凸块52此时的位置,从而便可产生一个检测信号而发送至控制器,从而可通过控制器使驱动装置4停止工作,以使凸块52停止下降。而当凸块52上升到通道22的顶端时,第一行程开关便可检测到凸块52此时的位置,从而也可产生一个检测信号,并发送至控制器,这样控制器便可控制驱动装置4停止工作,以使凸块52停止上升。该设置能够在凸块52快要接触通道22的顶端和底端时,使升降机构5的凸块52及时停止升降,从而可防止凸块52撞击到位于通道22的顶端的驱动装置4或通道22的内底壁222而对升降机构5、驱动装置4或通道22造成破坏。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容器本体1还包括:把手,驱动装置4设置在把手上;和/或容器盖组件2上设置有容器盖提手28;和/或容器本体1为透明容器,和/或滤筒3为透明筒;和/或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加热装置,加热装置设置在容器本体1内或设置在容器本体1外,或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底座和加热装置,容器本体1能够安装在底座上,加热装置设置在容器本体1上或设置在底座内。
在该实施例中,容器本体1上设置有把手,驱动装置4优选设置在容器本体1的把手上,通过设置把手能够使容器本体1更便利的进行移动,从而更利于倒茶、清洗等操作;通过在容器盖组件2上设置容器盖提手28能够使容器盖组件2更便于拿取,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进一步地,通过将容器本体1设置为透明容器,和/或将滤筒3设置为透明筒,从而能够通过透明容器或透明筒观看到容器本体1或滤筒3内的茶叶情况,也能够在泡茶时观看具体的泡茶过程,从而使得用户能够随时掌握泡茶情况。进一步地,设置加热装置能够加热容器本体1内的水。而优选地,可将加热装置以及供电装置等都直接设置在容器本体1上,这样可将液体加热容器设置成一个液体加热杯或类似液体加热杯的结构。此时,加热装置既可安装在容器本体1内,也可安装在容器本体1外。或者,还可在容器本体1的底部设置一个底座,而通过设置底座一方面能够提供一个放置容器本体1的平台,另一方面可通过底座为加热装置提供电源,或者通过底座来控制容器本体1的具体工作,比如控制加热功率,加热时间等。而加热装置用于加热容器本体1,其中,具体地,加热装置既可安装在底座内,也可安装在容器本体1上,而加热装置的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该种结构中的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1、容器盖组件2和底座,因而可将液体加热容器设置成茶壶或类似茶壶的结构。其中,具体地,底座上设置有操作面板、控制板、外壳、电源等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容器盖组件2包括上盖24及下盖26,其中,上盖24扣合在下盖26上。
其中,优选地,液体加热容器为加热杯、茶壶或者咖啡壶,当然,液体加热容器也可为除加热杯、茶壶和咖啡壶之外的其它产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器本体,其上设置有开口;
容器盖组件,安装在所述开口处,所述容器盖组件的下方设置有通道,所述通道沿所述容器盖组件的高度方向延伸;
滤筒,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内;
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容器盖组件或所述容器本体上,所述容器盖组件的内部或所述容器本体上设置有安装腔,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安装腔与所述通道相连通;
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容器盖组件上,所述升降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滤筒相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接;
其中,所述升降机构位于所述通道内,所述驱动装置工作时能够驱动所述升降机构在所述通道内进行升降运动,以带动所述滤筒上下移动;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件及驱动轴,所述驱动轴沿竖直方向延伸且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凸块,所述凸块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能够与所述外螺纹配合,以将所述凸块能够升降地安装在所述驱动轴上;
连接杆,其内部为中空结构,当所述凸块沿所述驱动轴升降运动时,所述驱动轴伸入或移出所述连接杆的内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凸块,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滤筒;或
螺纹杆,其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螺纹杆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能够与所述外螺纹配合,以使所述螺纹杆能够沿所述驱动轴升降运动;
当所述螺纹杆沿所述驱动轴升降运动时,所述驱动轴伸入或移出所述螺纹杆的内部,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轴,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滤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
凸筋,设置在所述凸块或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壁和所述通道的内侧壁中的一个上;
卡槽,设置在所述凸块或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壁和所述通道的内侧壁中的另一个上;
所述凸筋与所述卡槽相互配合,以使所述凸块或所述螺纹杆沿所述通道的内侧壁进行升降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块和所述连接杆为一体式结构;或
所述凸块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螺纹的长度大于所述滤筒的高度;
当所述内螺纹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的内侧壁上时,所述外螺纹的长度大于所述内螺纹的长度;
当所述内螺纹设置在所述螺纹杆的内侧壁上时,所述外螺纹的长度小于所述内螺纹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
控制器,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工作;
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或所述容器盖组件上,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起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
第一耦合器,安装在所述容器盖组件上;
第二耦合器,安装在所述容器本体上,当所述容器盖组件盖合在所述容器本体上时,所述第一耦合器与所述第二耦合器相连通,并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及所述控制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
液位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容器盖组件或所述容器本体上,以检测所述容器本体内的液面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筒包括筒体和筒盖,所述筒体的一端敞口,另一端封闭,所述筒体上设置有多个滤孔,所述筒盖能够盖装在所述筒体的敞口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
安装槽,设置在所述筒盖上,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插设在所述安装槽内;
连接销,连接所述筒盖及所述连接杆;
第一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槽中,以密封所述安装槽及所述连接杆的连接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道由底壁及侧壁围设形成,所述底壁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筒盖相连接;
第二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连接杆的侧壁之间,以密封所述第二通孔及所述连接杆之间的间隙;
装饰盖,套设在所述通道的外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
第一行程开关,设置在所述容器盖组件上,靠近所述通道的顶端设置,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能够在检测到所述凸块时,使所述驱动装置停止工作;
第二行程开关,设置在所述容器盖组件上,靠近所述通道的底端设置,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能够在检测到所述凸块时,使所述驱动装置停止工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本体还包括:把手,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把手上;和/或
所述容器盖组件上设置有容器盖提手;和/或
所述容器本体为透明容器,和/或所述滤筒为透明筒;和/或
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内或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外,或
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底座和加热装置,所述容器本体能够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上或设置在所述底座内。
CN201811384485.3A 2018-11-20 2018-11-20 液体加热容器 Active CN1111950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84485.3A CN111195074B (zh) 2018-11-20 2018-11-20 液体加热容器
KR1020217018948A KR102486838B1 (ko) 2018-11-20 2019-09-09 액체 가열 용기
PCT/CN2019/104956 WO2020103536A1 (zh) 2018-11-20 2019-09-09 液体加热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84485.3A CN111195074B (zh) 2018-11-20 2018-11-20 液体加热容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95074A CN111195074A (zh) 2020-05-26
CN111195074B true CN111195074B (zh) 2022-02-11

Family

ID=70741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84485.3A Active CN111195074B (zh) 2018-11-20 2018-11-20 液体加热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950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84199B2 (en) 2017-08-28 2023-06-27 Robert David Jacobs Apparatus for beverage brewing
WO2021247073A1 (en) * 2020-06-05 2021-12-09 Robert David Jacobs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everage brewing
EP4167802A4 (en) * 2020-06-23 2023-12-13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LIQUID HEATING CONTAINER
CN112617576B (zh) * 2020-12-10 2022-05-31 江西旺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发热升降火锅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354333U (zh) * 2013-05-20 2013-12-25 广州市拓璞电器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饮料冲泡装置
CN203789721U (zh) * 2014-02-13 2014-08-27 广州市拓璞电器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饮料冲泡的自动升降装置
CN106805774A (zh) * 2017-02-10 2017-06-09 广东宏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法压壶
CN107205568A (zh) * 2014-12-18 2017-09-26 沃维克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磁性连接滤网的自动冲茶机
CN207444804U (zh) * 2017-03-27 2018-06-05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泡茶容器
CN207640188U (zh) * 2016-09-28 2018-07-24 广州市拓璞电器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饮料冲泡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91069U (en) * 2000-10-27 2002-06-11 Han-Chuan Lin Improved structure of brewage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354333U (zh) * 2013-05-20 2013-12-25 广州市拓璞电器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饮料冲泡装置
CN203789721U (zh) * 2014-02-13 2014-08-27 广州市拓璞电器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饮料冲泡的自动升降装置
CN107205568A (zh) * 2014-12-18 2017-09-26 沃维克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磁性连接滤网的自动冲茶机
CN207640188U (zh) * 2016-09-28 2018-07-24 广州市拓璞电器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饮料冲泡机
CN106805774A (zh) * 2017-02-10 2017-06-09 广东宏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法压壶
CN207444804U (zh) * 2017-03-27 2018-06-05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泡茶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95074A (zh) 2020-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95074B (zh) 液体加热容器
WO2020103536A1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209235799U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203000575U (zh) 茶篮升降机构及其茶机
CN207666446U (zh) 一种升降装置及饮品冲泡装置
CN210130710U (zh) 一种升降装置及煮茶器
CN210748784U (zh) 泡茶容器
CN110742461B (zh) 一种用于自动泡茶装置
CN110419951B (zh) 一种煮茶器的泡茶方法
CN211632832U (zh) 一种自动升降的泡茶组件
CN212280986U (zh) 一种烹饪装置
CN111466790B (zh) 防溢装置及液体加热容器
CN216020422U (zh) 烹饪器具
CN214595475U (zh) 烹饪器具
CN112274009A (zh) 一种智能油茶机
CN203252340U (zh) 茶水分离式冲泡装置
CN211093380U (zh) 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CN210783811U (zh) 泡茶容器
CN218606026U (zh) 一种升降煮茶壶
CN211066173U (zh) 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CN210748786U (zh) 泡茶容器
CN210227821U (zh) 煮茶器
CN218338147U (zh) 一种带茶仓的饮水器皿杯盖
CN209951064U (zh) 一种饮料包自动升降泡制装置
CN110613344A (zh) 液体加热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