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94984A - 一种电吹风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吹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94984A
CN111194984A CN201811370145.5A CN201811370145A CN111194984A CN 111194984 A CN111194984 A CN 111194984A CN 201811370145 A CN201811370145 A CN 201811370145A CN 111194984 A CN111194984 A CN 1111949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an unit
fixing
fixing bracket
handl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7014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喻金明
叶志文
肖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Lexi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Lexi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Lexi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Lexi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7014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94984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15432 priority patent/WO202009398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1949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949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20/00Hair drying devi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45D20/04Hot-air producers
    • A45D20/08Hot-air producers heated electrically
    • A45D20/10Hand-held drying devices, e.g. air douch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20/00Hair drying devi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45D20/04Hot-air producers
    • A45D20/08Hot-air producers heated electrically
    • A45D20/10Hand-held drying devices, e.g. air douches
    • A45D20/12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nozzles, stand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为了将气流从手柄组件输送至外壳内且尽可能的减小风压、风量损失,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吹风,包括外壳和与外壳连接的手柄组件,从电吹风的进风口延伸至出风口的主风道,设置在主风道中用于抽吸气流从进风口进入电吹风的风扇单元和用于加热该气流的加热单元,所述风扇单元包括扇叶和用于驱动扇叶旋转的电机,其中,所述风扇单元设置在手柄组件内,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手柄组件上,所述手柄组件内还设有用于输送主风道气流的导风管。减小风量、风压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电吹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吹风。
背景技术
现有的从手柄组件进风的电吹风,包括与手柄组件连接的外壳,风扇单元设置在手柄组件内,手柄组件上设有进风口,气流从进风口进入手柄组件后进入外壳内部,为了便于手柄组件内结构件的安装,将手柄组件分成多个部分,各个部分装配在一起会有装配间隙,造成气流外泄;而且,手柄组件上设有电子器件,比如开关,为了便于用户使用,开关设置在风扇单元的上方,开关的设置需要在手柄组件上开孔,气流会从开关处泄露,造成风量和风压的泄露,密封结构的设置又会导致装配复杂程度提高。
另外,进风口设于手柄组件上,从外壳上的出风口吹出,气流方向进入外壳时要改变大约90°,由于气流方向的改变,会产生风量、风压损失,现有技术中通过在设置导风结构件来减小由于气流方向改变造成风量、风压的损失。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风量、风压损失小的电吹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吹风,包括外壳和与外壳连接的手柄组件,从电吹风的进风口延伸至出风口的主风道,设置在主风道中用于抽吸气流从进风口进入电吹风的风扇单元和用于加热该气流的加热单元,所述风扇单元包括扇叶和用于驱动扇叶旋转的电机,其中,所述风扇单元设置在手柄组件内,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手柄组件上,所述手柄组件内还设有用于输送主风道气流的导风管。
好处是通过风扇单元抽吸进入主风道的气流直接通过导风管进行输送,一方面导风管形成密封,主风道的气流从装配缝隙中被泄露的概率降低,从而减小风量和风压损失;当手柄组件上设有电子器件时,主风道和电子器件不用再单独做密封结构,简化结构;导风管还可以对主风道气流的声音起到缓冲作用,降噪、减震。
优选的,所述主风道包括位于手柄组件内的竖直区段和位于外壳内且与竖直区段呈角度的轴向区段,所述竖直区段与轴向区段通过气流入口连通,所述导风管限定该竖直区段。
好处是,减小气流输送过程中产生的风量、风压损失。
优选的,所述导风管自下而上延伸至气流入口处。
好处是,主风道为非线性风道,气流从竖直区段进入轴向区段时气流改变方向会造成风量、风压损失,导风管延伸至气流入口处使竖直区段的气流被导风管送至轴向区段,减小气流换向带来的风量、风压损失。
优选的,所述导风管的上端与气流入口的距离为L,0mm≤L≤20mm。
好处是,防止气流从手柄组件的缝隙泄露造成风压、风量减小;当L>20mm时,手柄组件的装配间隙可能会造成气流外泄导致风压、风量减小。
优选的,所述外壳内设有限定轴向区段的内筒,所述导风管靠近内筒的一端具有翻边,所述翻边位于内筒和外壳之间。
好处是,对导风管进行固定,使在电吹风在工作时,防止导软管在气流的作用下移位或者电吹风受外力时导风管产生移位,保证将气流输送至轴向区段,并减小风量和风压损失。
优选的,所述导风管套在风扇单元上。
好处是,风扇单元抽吸的气流直接进入导风管,减小在风阻,进而减小风量和风压损失。
优选的,所述电机还包括框架,所述扇叶设于框架内,所述导风管套在框架上。好处是,导风管起到减震、降噪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手柄组件包括用于固定风扇单元的固定支架和套在其外部的外手柄,所述固定支架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固定风扇单元的卡槽,所述导风管卡入所述卡槽。
好处是,减小用户从手柄组件感受的震动,且能降低噪音。
优选的,所述手柄组件包括用于固定风扇单元的固定支架和套在其外部的外手柄,所述固定支架具有沿其轴向方向的开口,所述风扇单元设于开口内,所述风扇单元通过外手柄和固定支架固定;好处是,便于风扇单元的装配,且简化手柄组件的装配步骤,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或者,所述手柄组件包括用于固定风扇单元的固定支架和套在其外部的外手柄,所述固定支架为筒状且沿其轴向分为两半,所述风扇单元通过两半式的固定支架扣合后固定。好处是,便于风扇单元的装配,且固定可靠;
优选的,所述手柄组件包括用于固定风扇单元的固定支架和套在其外部的外手柄,所述导风管位于固定支架和外手柄之间且套在固定支架上,所述风扇单元设于固定支架内。
好处是,导风管形成密封,防止风量、风压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电吹风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电吹风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手柄组件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手柄组件的爆炸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外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手柄组件的又一角度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手柄组件的爆炸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手柄组件的剖视图。
图11为图10中C的放大图。
图中所标各部件名称如下:
1、外壳;2、手柄组件;201、固定支架;2011、第一部分;2012、第二部分;2013、环状连接部;2014、开口;202、外手柄;2021、第一外手柄;2022、第二外手柄;2023、筋条;3、加热单元;4、风扇单元;401、电机;402、框架;403、扇叶;5、导风管;501、翻边;6主风道;601、竖直区段;602、轴向区段;7、气流入口;8、进风口;9、内筒;10、卡槽;11、凹槽;12、卡扣;13、卡孔;14、过滤网;15、中空柱状部;1501、第一C型柱;1502、第二C型柱;16、护线套;17、电缆;18、出风口;19、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至9所示,一种电吹风,包括外壳1和与外壳1连接的手柄组件2,从电吹风的进风口8延伸至出风口18的主风道6,设置在主风道6中用于抽吸气流从进风口8进入电吹风的风扇单元4和用于加热该气流的加热单元3,所述风扇单元4包括扇叶403和用于驱动扇叶403旋转的电机401,其中,所述风扇单元4设置在手柄组件2内,所述进风口8设置在手柄组件2上,所述手柄组件2内还设有用于输送主风道6气流的导风管5。导风管5可以限定主风道6的部分,也可以限定主风道6的全部。导风管5优选软胶材质,例如硅胶。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主风道6包括位于手柄组件2内的竖直区段601和位于外壳1内且与竖直区段601呈角度的轴向区段602,所述竖直区段601与轴向区段602通过气流入口7连通,所述导风管5限定该竖直区段601。风扇单元4从进风口8抽吸进入手柄组件2的气流由导风管5限定,从而进入轴向区段602,导风管5形成密封,防止气流从手柄组件2的装配缝隙漏风。
所述导风管5自下而上延伸至气流入口7处。当进风口8设于手柄组件2的侧壁时,优选导风管5自进风口8的上方向上延伸,导风管5也可以自进风口8的下方向上延伸,此时,导风管5上对应进风口8设置位置处设有穿孔以使气流进入导风管5内;当进风口8即设于手柄组件2的侧壁、又设于手柄组件2的底部时,优选导风管5自侧壁进风口8的上方向上延伸,可以获得较大的进风量,导风管5也可以自侧壁进风口8的下方向上延伸,导风管5上对应侧壁进风口8设置位置处设有穿孔以使气流从侧壁的进风口8进入导风管5内;当进风口8设于手柄组件2的底部时,导风管5的下端位于进风口8的上方。对于上述进风口8设于手柄组件2的底部时,导风管5的下端可以是开放的,这样可以使尽可能多的气流进入导风管5内部;导风管5的下端也可以是覆盖手柄组件2的底部且对应进风口8处下端设有穿孔使得气流进入导风管5内部。此例中,导风管5延伸至气流入口7处,可以是导风管5恰好延伸至气流入口7的位置,即可以理解为导风管5的侧壁上端围成了该气流入口7;也可以是导风管5的上端延伸至气流入口7附近,与气流入口7之间存在高度差(导风管5的上端略低或略高于气流入口7)。
所述导风管5的上端与气流入口7的距离为L,0mm≤L≤20mm。导风管5的上端与气流入口7齐平或者略低。优选L=0mm。L还可以是5mm、8mm、10mm、15mm。
如图2、图3所示,所述外壳1内设有限定轴向区段602的内筒9,所述导风管5靠近内筒9的一端具有翻边501,所述翻边501位于内筒9和外壳1之间。翻边501为导风管5顶部沿其轴线向外延伸的部分,通过内筒9的外壁和外壳1的内壁压住,对导风管5起到固定作用。
所述导风管5套在风扇单元4上。风扇单元4可以完全位于导风管5内,也可以部分位于导风管5内。
如图1、2、3所示,所述手柄组件2包括用于固定风扇单元4的固定支架201和套在其外部的外手柄202,所述固定支架201与外壳1连接,且手柄组件2与外壳1分体设置。所述固定支架201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固定风扇单元4的卡槽10,所述导风管5卡入所述卡槽10。风扇单元4和卡槽10之间有导风管5,一方面通过导风管5降低人手握手柄组件2时感受到的震动、且提高风扇单元4的固定可靠性;另一方面降低噪音。卡槽10可以是固定支架201的内侧壁沿远离其轴线的方向向外凹陷形成;也可以是固定支架201的内侧壁设有向其轴线延伸的凸筋,凸筋和固定支架201的内侧壁形成卡槽10。
所述进风口8设置在外手柄202上且位于风扇单元4的下方,所述进风口8呈长条状且具有多个、绕手柄组件2的轴线分布。
如图4所示,所述外手柄202包括上下可拆卸设置的第一外手柄2021和第二外手柄2022,第一外手柄2021位于第二外手柄2022的上方,进风口8设置在第二外手柄2022上。第一外手柄2021和第二外手柄2022均为柱状,长条状的进风口8均匀分布在第二外手柄2022的侧壁,第一外手柄2021的长度大于第二外手柄2022的长度,且第一外手柄2021和第二外手柄2022通过旋扣配合。此种结构,当外手柄202为了美观在手柄底部倒圆角时,便于加工实现,而且第一外手柄2021和第二外手柄2022的连接线可以做的靠近下方,在视觉上不容易被观察到。
进一步的,如图5、6、7、8所示,所述固定支架201具包括沿其轴线方向延伸、且具有垂直于固定支架201轴线方向的开口2014的第一部分2011,第一部分2011的上端设有用于与外壳1连接的环状连接部2013。环状连接部2013与外壳1通过螺丝19连接。所述风扇单元4设于开口2014内,所述风扇单元4通过外手柄202和固定支架201固定;外手柄202的内侧壁设有多个筋条2023,多个筋条2023和风扇单元4过盈配合,更进一步的,多个筋条2023通过压紧导风管5、与固定支架201配合实现风扇单元4的固定。
所述外手柄202呈筒状,所述外手柄202的上端绕环状连接部2013设置,且覆盖环状连接部2013与外壳1的连接处。
所述外手柄202的上端设有卡扣12,所述外壳1上设有与所述卡扣12配合的卡孔13;卡扣12和卡孔13均具有多个且均匀间隔设置,卡扣12伸入卡孔13内,缩小外手柄202上端和外壳1之间的间隙。可以理解的,所述外手柄202上端与外壳1相抵靠,外手柄202的下方与固定支架201连接。外壳1与外手柄202相抵靠的位置设有凹槽11,凹槽11呈环形,外壳1上端伸入所述凹槽11,使外壳1表面没有台阶,表面光滑,更加美观。
所述电机401还包括框架402,所述扇叶403设于框架402内,所述导风管5套在框架上。在该种情况下,电机401带动扇叶403旋转从进风口8吸入气流,气流经过框架内部进入导风管5,即框架自带风道。框架可以完全位于导风管5内,也可以部分位于导风管5内,框架的长度为La,框架位于导风管5内的长度为Lb,1/2≤Lb/La≤1,好处是提高导风管5套在框架上的可靠性;当Lb/La<1/2时,导风管5容易从框架上脱落,增加装配难度,导风管5和框架的配合不可靠性可能会导致气流泄露,造成风量和风压的损失。
所述电吹风还包括过滤网14,所述过滤网14呈片状且位于进风口8上方,所述过滤网14垂直于手柄组件2的轴线设置,此例中,过滤网14优选塑料网、或者金属网。
所述电吹风还包括保护电线的护线套16,所述固定支架201下方设有中空柱状部15,护线套16穿过所述中空柱状部15。护线套16优选为软胶材质,本例中为硅胶材质,电缆17穿过护线套16,防止电缆17与较硬的手柄组件2摩擦导致电缆17损坏,产生漏电等安全问题,延长使用寿命。在此例中,中空柱状部15包括第一C型柱1501和第二C型柱1502,第一C型柱1501和固定支架201的第一部分2011连接,第二C型柱1502和第一外手柄2021连接,当第一外手柄2021套在本例中的固定支架201上后第一C型柱1501和第二C型柱1502扣合形成中空柱装部。第一C型柱1501可以与固定支架201一体设置,也可以分体设置。第二C型柱1502和第一外手柄2021可以一体设置,也可以分体设置。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9至11所示,所述固定支架201还包括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2012,所述风扇单元4设于开口2014内,所述第二部分2012与第一部分2011连接以覆盖所述开口2014以固定所述风扇单元4;在此示例中,将导风管5套在风扇单元4上,然后放入第一部分2011内,将第二部分2012与第一部分2011扣合,然后套上外手柄202即可;更进一步的,两半式的固定支架201可以通过螺丝19实现连接,即第一部分2011和第二部分2012通过螺丝19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固定可靠性。卡槽10可以仅设于第一部分2011上,也可同时设于第二部分2012上,使固定更加可靠,减小震动及噪音。
另外为了进一步保证第一外手柄2021和固定支架201的连接可靠性、外手柄202和外壳1的连接可靠性,第一外手柄2021和第二部分2012在下端通过螺丝19连接。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一外手柄2021和固定支架201在下端通过螺丝19连接,更进一步地,第一外手柄2021和固定之间201的第一部分2011在下端通过螺丝19连接。
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手柄组件2包括用于固定风扇单元4的固定支架201和套在其外部的外手柄202,所述导风管5位于固定支架201和外手柄202之间且套在固定支架201上,所述风扇单元4设于固定支架201内。
实施例五:
实施例五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过滤网14呈柱状且与通过注塑与外手柄202一体成型,过滤网14设设置在进风口8处,此例中,过滤网14优选为尼龙网。
上述实施方式仅是本发明的优化实施方式,不是本发明的全部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作出各种变形及组合,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发明所述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吹风,包括外壳和与外壳连接的手柄组件,从电吹风的进风口延伸至出风口的主风道,设置在主风道中用于抽吸气流从进风口进入电吹风的风扇单元和用于加热该气流的加热单元,所述风扇单元包括扇叶和用于驱动扇叶旋转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单元设置在手柄组件内,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手柄组件上,所述手柄组件内还设有用于输送主风道气流的导风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风道包括位于手柄组件内的竖直区段和位于外壳内且与竖直区段呈角度的轴向区段,所述竖直区段与轴向区段通过气流入口连通,所述导风管限定该竖直区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管自下而上延伸至气流入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管的上端与气流入口的距离为L,0mm≤L≤2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有限定轴向区段的内筒,所述导风管靠近内筒的一端具有翻边,所述翻边位于内筒和外壳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管套在风扇单元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还包括框架,所述扇叶设于框架内,所述导风管套在框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组件包括用于固定风扇单元的固定支架和套在其外部的外手柄,所述固定支架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固定风扇单元的卡槽,所述导风管卡入所述卡槽。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组件包括用于固定风扇单元的固定支架和套在其外部的外手柄,所述固定支架具有沿其轴向方向的开口,所述风扇单元设于开口内,所述风扇单元通过外手柄和固定支架固定;
或者,所述手柄组件包括用于固定风扇单元的固定支架和套在其外部的外手柄,所述固定支架为筒状且沿其轴向分为两半,所述风扇单元通过两半式的固定支架扣合后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组件包括用于固定风扇单元的固定支架和套在其外部的外手柄,所述导风管位于固定支架和外手柄之间且套在固定支架上,所述风扇单元设于固定支架内。
CN201811370145.5A 2018-11-08 2018-11-17 一种电吹风 Pending CN1111949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70145.5A CN111194984A (zh) 2018-11-17 2018-11-17 一种电吹风
PCT/CN2019/115432 WO2020093981A1 (zh) 2018-11-08 2019-11-04 电吹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70145.5A CN111194984A (zh) 2018-11-17 2018-11-17 一种电吹风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94984A true CN111194984A (zh) 2020-05-26

Family

ID=70741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70145.5A Pending CN111194984A (zh) 2018-11-08 2018-11-17 一种电吹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9498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09141A (zh) * 2021-01-21 2022-03-22 杭州乐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损耗飓风筒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09141A (zh) * 2021-01-21 2022-03-22 杭州乐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损耗飓风筒
CN114209141B (zh) * 2021-01-21 2023-09-22 杭州乐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损耗飓风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37082B2 (en) Air blower assembly
JP2012045178A (ja) 電気掃除機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RU2000109637A (ru) Многоступенчатое демпфир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акустической системы для аппаратуры отображения видеоинформации
EP2886969A1 (en) Lamp and air-guiding ring thereof
US20130149137A1 (en) Fan
CN111194984A (zh) 一种电吹风
CN112656312A (zh) 降噪组件和扫地机器人
CN111528606A (zh) 一种高速电吹风
KR20200141504A (ko) 로봇 청소기 팬 조립체 및 로봇 청소기
KR100764126B1 (ko) 진동 및 소음을 방지하기 위한 진공펌프 케이스
CN209750152U (zh) 一种电吹风
CN209610222U (zh) 一种电吹风
KR101397810B1 (ko) 진공 청소기의 팬모터 및 그 조립방법
CN111528603A (zh) 一种高速电吹风
US6729859B2 (en) Airflow generating device air intake
CN209750154U (zh) 一种高速电吹风
CN209950589U (zh) 一种高速电吹风
TWI568403B (zh) Electric blowers and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CN209748354U (zh) 一种高速电机及高速电吹风
CN110710930A (zh) 一种电机罩及具有其的吸尘设备
JP6581547B2 (ja) ポンプ装置
JP3793138B2 (ja) ダクトファン
KR20160024435A (ko) 차량의 흡기 덕트
CN217440379U (zh) 具有降噪功能的离心风机及吸油烟机
CN209950592U (zh) 一种高速电机及高速电吹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