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93984A - 音频传输装置、音频信号处理方法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音频传输装置、音频信号处理方法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93984A
CN111193984A CN201811361894.1A CN201811361894A CN111193984A CN 111193984 A CN111193984 A CN 111193984A CN 201811361894 A CN201811361894 A CN 201811361894A CN 111193984 A CN111193984 A CN 1111939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dio
audio signal
terminal
plug
transmiss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6189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93984B (zh
Inventor
任师佳
秦国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136189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939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939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939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939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939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3/12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for distributing signals to two or more 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30/00Signal processing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音频传输装置、音频信号处理方法及存储介质。所述音频传输装置,第一插头及第二插头;所述第一插头,至少包括:第一音频输出端子、第一音频采集端子及第一接地端子;所述第二插头,包括:第二音频输出端子、第二音频采集端子及第二接地端子;所述第一音频输出端子与所述第二音频采集端子,通过第一连接;所述第一音频采集端子与所述第二音频输出端子,通过第二连接;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通过第二连接。

Description

音频传输装置、音频信号处理方法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音频技术领域但不限于音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频传输装置、音频信号处理方法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若进行音频信号质量测试需要一个体积大且造假成本高的音频测试体系,主要是要求提供满足预设需求(静音效果)的音频信号质量测试环境。如此,音频信号测试使用的测试设备复杂、造假高、且测试流程繁琐及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音频传输装置、音频信号处理方法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音频传输装置,包括:第一插头及第二插头;
所述第一插头,至少包括:第一音频输出端子、第一音频采集端子及第一接地端子;
所述第二插头,包括:第二音频输出端子、第二音频采集端子及第二接地端子;
所述第一音频输出端子与所述第二音频采集端子,通过第一连接;
所述第一音频采集端子与所述第二音频输出端子,通过第二连接;
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通过第二连接。
一种音频信号处理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的音频孔插入前述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音频传输装置的第一插头;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音频信号传输装置与第二设备交互预设音频信号,其中,所述预设音频信号,用于进行音频信号测试,其中,所述音频传输装置的第二插头插入所述第二设备的音频孔。
一种音频传输装置,其中,包括:第一插头及第二插头;
所述第一插头,至少包括:第一音频输出端子及第一接地端子;
所述第二插头,包括:第二音频采集端子及第二接地端子;
所述第一音频输出端子与所述第二音频采集端子,通过第一连接;
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通过第三连接。
一种电子设备,其中,包括:
音频孔,用于与前述技术方案中一项或多项提供的传输装置连接;
存储器,用于信息存储;
处理器,分别与所述音频孔及所述存储器连接,用于通过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实现前述任意项音频信号处理方法。
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执行后,能够前述任意项音频信号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音频传输装置,该音频传输装置中两个插头的音频输出端子和采集端子的连接,可以用于音频信号的无环境音的测试;具有结构简单及造价成本低等特点;利用这种音频传输装置进行音频信号的传输和测试,具有连接简单和调试简单的特点,同时还具有测试成本低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音频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音频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音频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音频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信号处理的信号交互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音频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音频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种音频传输装置,包括:第一插头及第二插头;
所述第一插头,至少包括:第一音频输出端子及第一接地端子;
所述第二插头,包括:第二音频采集端子及第二接地端子;
所述第一音频输出端子与所述第二音频采集端子,通过第一连接;
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通过第二连接。
基于图1所示的音频传输装置,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音频传输装置,包括:第一插头及第二插头;
所述第一插头,至少包括:第一音频输出端子、第一音频采集端子及第一接地端子;
所述第二插头,包括:第二音频输出端子、第二音频采集端子及第二接地端子;
所述第一音频输出端子与所述第二音频采集端子,通过第一连接;
所述第一音频采集端子与所述第二音频输出端子,通过第二连接;
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通过第二连接。
相比于图1和图2提供的音频传输装置,图2所示的音频传输装置之间还建立有第二连连接,如此,相对于图1所示的音频传输装置在使用该音频传输装置时,无需分别哪一个供音频信号输出的插头,哪个是供音频信号接收的插头,使用更加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音频传输装置,可以用于传输各种音频信号。
所述音频传输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插头,分别是所述第一插头和所述第二插头。
每一个所述插头均包括:音频输出端子、音频采集端子及接地端子。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音频输出端子和所述第二音频输出端子可以统称为音频输出端子;所述第一音频采集端子和所述第二音频采集端子可以统称为音频采集端子;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可以接地端子。
所述音频输出端子用于供音频设备输出音频信号,所述音频采集端子用于供音频设备采集音频信号。
所述接地端子用于供所述音频传输装置和/或与音频传输装置连接的音频设备的接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头的第一音频输出端子与第二插头的第二音频采集端子通过第一连接,如此,与第一插头连接的第一音频设备的音频信号可以通过第一音频输出端子及第一连连接传导到所述第二音频采集端子上,所述第二音频采集端子会将音频信号进一步传输给与所述第二插头连接的第二音频设备上,从而实现第二音频设备录制所述第一音频设备播放的音频信号。
反过来,所述第二音频输出端子与第一音频采集端子连接,如此,可以将与第二插头连接的第二音频设备播放的音频信号通过第二音频输出端子、第二连连接传导到第一音频采集端子,并由所述第一音频采集端子传输给第一插头连接的第一音频设备。
故本实施例提供的音频传输装置,可以实现两个音频设备的音频信号的传输,实现连接在所述第一插头和所述第二插头上的两个音频设备之间的音频信号的交互,例如,实现一个音频设备在无噪声干扰的情况下对另一个音频设备的音频播放进行录音。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连连接、第二连连接及第三连连接均可为:包覆有绝缘层的软线,也可以是由柔性电路板构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连接、第二连连接及第三连连接的自身的阻抗是可以满足第一音频设备播放音频,第二音频设备录制第一音频设备音频信号的播放效果的所需的阻抗的。
但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简化制作,在制作所述音频传输装置时,可以采用标准的连连接,例如,标准软线或者柔性电路板等,可以通过阻抗的引入,满足阻抗需求。例如,所述第一音频输出端子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之间连接有第一阻抗元件;和/或,所述第二音频输出端子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之间连接有第二阻抗元件。
所述第一阻抗元件及所述第二阻抗元件均包括:一个或多个电子元气件;所述电子元气件为电阻、所述电子元气件还可包括:电阻和电容;或者,所述电子元气件还可包括:电阻和电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阻抗元件和所述第二阻抗元件可为呈现阻性的一个或多个电子元气件的组合。
所述第一阻抗元件和所述第二阻抗元件的阻抗值均在预设范围内,例如,300至900欧姆,例如,600欧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阻抗元件和所述第二阻抗元件的阻抗值都是可调,在调节所述阻抗值时可包括:调节连接到电信号的传输回路中的电子元件的个数、调节连接传输回路中的电子元件的连接关系等方式来调节所述第一阻抗元件和/或所述第二阻抗元件的阻抗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阻抗元件包括:可调阻抗元件;和/或,所述第二阻抗元件包括:可调阻抗元件。在本实施例中,直接调节的是第一阻抗元件和/或第二阻抗元件中可调阻抗元件接入到传输回路中的阻抗值。
例如,所述可调阻抗元件可为可调电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音频传输装置还包括:
第一阻抗调节模组,与所述第一阻抗元件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第一阻抗元件的阻抗值;
第二阻抗调节模组,与所述第二阻抗元件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第二阻抗元件的阻抗值。
所述第一阻抗调节模组和所述第二阻抗调节模组可设置在所述音频传输装置的外表面,例如,在所述第一连连接和第二连连接及第三连连接经过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调节板或调节块,在所述调节板或调节块上设置有所述第一阻抗调节模组和第二阻抗调节模组,用于调节所述第一阻抗元件和第二阻抗元件的阻抗值。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阻抗调节模组和所述第二阻抗调节模组可以统称为阻抗调节模组。所述阻抗调节模组可以包括:阻抗调节滑钮、阻抗调节按钮、阻抗调节滑轮等。
所述阻抗调节滑钮,可以通过自设在滑轨上的滑动位置,调节所述第一阻抗元件和/或第二阻抗元件接入到传输回路中的阻抗值。
所述阻抗调节按钮,可包括:增大按钮和调小按钮;可以通过自身检测到按压,调节所述第一阻抗元件和/或第二阻抗元件接入到传输回路中的阻抗值。所述增大按钮用于增大所述第一阻抗元件和/或第二阻抗元件接入到所述传输回路中的阻抗值;所述调小按钮用于缩小所述第一阻抗元件和/或第二阻抗元件接入到所述传输回路中的阻抗值。
所述阻抗调节滑轮,可以通过自身当前滑轮相对于初始位置的转动角度,调节所述第一阻抗元件和/或第二阻抗元件接入到传输回路中的阻抗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音频传输装置还包括:
处理模组,通过第四连连接及第一插头或第二插头与音频设备连接,用于基于音频设备的指示,自动调节所述第一阻抗元件和/或所述第二阻抗元件接入到传输回路的阻抗值。此处的第四连连接可为复用的所述第一连连接或第二连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阻抗元件和第二阻抗元件的阻抗值可以预先设定了有多个档位,所述音频设备知悉这些档位的阻抗值,根据自身的配置信息中限定的音频采集的阻抗值,向所述处理模组指示档位,如此,所述处理模组就能够接收到对应的档位,并控制所述第一阻抗元件和/或第二阻抗元件的阻抗值。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组可以直接读取所述音频设备的配置信息,从而获得对应的阻抗值,从而精准的调整所述第一阻抗元件和/或第二阻抗元件的阻抗值。
该处理模组可包括:各种处理电路或微控芯片,所述处理电路可包括:可编程逻辑阵列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头包括:第一柱状体;
所述第一柱状体至少分为三个导体段,相邻两个导体段之间设置有绝缘段;所述三个导体段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音频输出端子、所述第一音频采集端子及所述第一接地端子;
所述第二插头包括:第二柱状体;
所述第二柱状体至少包括三个导体段,相邻两个导体段之间设置有绝缘段;所述三个导体段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二音频输出端子、所述第二音频采集端子及所述第二接地端子。
所述导体段可由各种金属或合金制作而成,可以用于与音频设备的导电端子进行接触建立电连接。
例如,该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可以与音频设备的音频孔连接,音频设备的音频孔可与利用绝缘段隔离成4个或3个导体段的插头连接。若所述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对应的柱状体均只包括了三个导体段,则可以空出音频设备的音频孔的最内部分的端子连接。
为了便于插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柱状体还包括:第一延长段;和/或,所述第二柱状体还包括:第二延长段。
通过第一延长段和第二延长段的引入,可以使得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完全与音频设备的音频孔适配。该第一延长段和第二延长段均可为导体段或者绝缘段,但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延长段和第二延长段都没有连接,故不会产生电信号的传输。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延长段和第二延长段也是导体段,可以作为前述专用的第四连连接,可以用于音频传输装置的处理模组与音频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音频传输装置的制作,所述第一延长段位于所述第一柱状体的端部;和/或,所述第二延长段位于所述第二柱状体的端部。
此时,第一延长段和第二延长段均可为由导体材料构成的端部,但是在外侧可覆盖有绝缘层,例如,塑料绝缘层或电镀绝缘层或者氧化绝缘层等。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延长段和第二延长段均可为全部由绝缘材质构成的柱状体。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音频信号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S110:第一设备的音频孔插入音频传输装置的第一插头;
步骤S120: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音频信号传输装置与第二设备交互预设音频信号,其中,所述预设音频信号,用于进行音频信号测试,其中,所述音频传输装置的第二插头插入所述第二设备的音频孔。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为应用于第一设备中,该第一设备可为各种类型的电子设备,例如,所述第一设备可为: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移动设备,还可以是个人电脑等固定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可为被测设备或者是参与测试的测试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在进行测试之前,所述第一设备需要与前述任意一个技术方案提供的音频传输装置进行连接。
例如,第一设备上设置有音频孔,将音频传输装置的第一插头插入音频孔内,如此,第一设备与音频传输装置就完成了连接建立。
与此同时,音频传输装置的第二插头可已插入另一个设备(例如,第二设备)的音频孔内,与第二设备建立了连接。
接着,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交互预设音频信号,此处的预设音频信号,可为存储在第一设备和/或第二设备本地的本地音频的音频信号,或者,第一设备和/或第二设备与其他设备通话产生的通话音频信号。此处的通话可包括:任意形式的携带有音频信号的通话。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通话可包括:模拟语音通话和/或数字语音通话。例如,所述通话可包括:常规的语音通话,利用即时通信软件进行的语音通话,和/或,VoIP(Voice overInternet Protocol)通话等。
由于音频传输装置将两个独立的设备进行连接,使用的连连接(第一连连接、第二连连接和/或第三连连接)进行连接,如此,可以完全屏蔽外界环境的声音干扰,从而无线利用音频信号测试系统特意的搭建音频信号测试的静音环境。且本实施例的音频传输装置本身结构简单、轻巧且方便携带,在进行音频信号测试,可以简便的通过插拔所述音频传输装置即可,且可以利用被测设备自身的信号处理能力,实现音频信号测试;具有实现简便及测试效率高的特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一设备为被测设备,则所述步骤S110可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音频传输装置向所述第二设备输出第一音频信号;
和/或,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通过所述音频传输装置输出的第二音频信号。
第一设备为被测设备,则第一设备需要向第二设备输出第一音频信号。在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输出第一音频信号时,所述第一设备可以本地播放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则会将该第一音频信号通过所述音频传输装置传导到第二设备。第二设备就接受到了该第一音频信号。
第二设备就可以根据自身接受到第一音频信号及第一音频信号对应的原始音频信号的比对等方式,对第一设备的输出第一音频信号的输出质量或播放质量进行测试。
当然,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还可为所述第一设备从给其他设备接收的音频信号。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若第一设备为被测设备,则第一设备还会接收到第二设备传输的第二音频信号,该第二音频信号可以测试第一设备对音频信号的收音质量。当然此时仅是举例,具体实现根据音频信号测试需求进行设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备通过音频传输装置向所述第二设备输出第一音频信号,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播放存储的本地音频,并利用所述音频传输装置向所述第二设备输出第一音频信号;
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用于对所述第一设备的音频信号输出质量进行测试;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用于对所述第一设备的音频信号接收质量进行测试。
例如,所述本地音频可为第一设备预先存储的用于音频信号测试的专用测试音频,也可以为所述第一设备预先存储的任意音频。总之,该本地音频时存储在第一设备中的。第一设备播放本地音频,如此会产生电信号形式的第一音频信号,该第一音频信号可以通过音频传输装置传输到第二设备。第二设备就能够接收到该第一音频信号。如此,第二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一音频信号就可以进行第一设备音频信号的播放质量或输出质量进行测试或评估了。
例如,所述本地音频同时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都有存储,通过第一音频信号与原始音频信号的比对,例如,通过音频信号的波形比对等方式,可以知道第一设备输出音频信号的质量。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设备也可以通过音频传输装置向第一设备发送音频信号,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设备发送的音频信号称之为第二音频信号。若第二设备通过音频传输装置输出的音频信号的损失是已知的,第一设备接收或录制第二音频信号的信号质量,就表明了第一设备的接收或录制音频信号的效果,如此,也就完成了第一设备的音频信号接收质量的测试。
例如,第一设备上也安装有音频信号测试软件或插件,如此,在启动音频信号测试之后,若接收到第二设备通过上述音频传输装置发送到了第二音频信号,就可以对第二音频信号进行音频信号质量进行评估或测试了。例如,第一设备自身可以结合第二音频信号在第二设备的发送参数和/或音频传输装置的传输损失,在第一设备中接收参数,可以完成第一设备接收第二音频信号的接收质量。所述发送参数和接收参数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音频信号的强度和/或音频信号的频率、音频信号中混入的干扰信号的干扰参数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三设备发送的第三音频信号;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音频传输装置向所述第二设备输出第一音频信号,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音频传输装置向所述第二设备输出所述第三音频信号;
其中,所述三音频信号,用于对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三设备之间第一方向上通话的音频信号质量进行测试。
在一些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可作为标准的测试设备,理想状况下,可认为在音频信号的收发过程中不存在损失。在另一些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也可以为预先知道其处理音频信号会引入的损失的设备。在还有一些情况下,可认为第一设备与第三设备之间的音频信号的传输损失可远远大于第一设备处于音频信号产生的损失,如此,第一设备的处理损失可以忽略不计。
如此,第一设备可以作为其与第三设备进行通话的传输链路的传输损失进行测量的中间设备。
如此,第一设备会接收第三设备发送的第三音频信号,此处,第三设备可为:基站等无线设备,也可以是固定电话等有限设备。总之,第三设备可以通过各种网络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三音频信号。如此,作为测试设备的第二设备就会接收到第一设备中转的第三音频信号。所述第一方向为:第三设备到第三设备的音频信号传输方向。如此,第三音频信号可由第二设备进行信号处理之后,评估出第三设备到第一设备的音频信号的传输损失。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20可包括:接收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音频传输装置发送的第四音频信号;
将所述第四音频信号发送给所述第三设备,其中,所述第四音频信号,用于对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三设备第二方向上通话的音频信号质量进行测试。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设备还可以向第一设备提供一个第四音频信号,第一设备将第四音频信号发送给第三设备,如此,第三设备就可以接收到传输后的第四音频信号,第三设备可以根据自身的接收到的第四音频信号对于第二方向上通话进行音频信号质量的测试。
例如,第二设备通过其他方式将第四音频信号的原始音频存储到第三设备,如此,第三设备接收到第四音频信号之后就可以进行音频信号质量的评估,从而得到第二方向上通话的音频信号质量测试。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二设备为被测设备,所述步骤S120可包括:接收第二设备通过所述音频传输装置传输的第五音频信号;和/或,向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音频传输装置传输的第六音频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可作为测试设备,而第二设备可为被测设备。
如此,接收第二设备传输的第五音频信号,就可以对第二设备输出音频的音频输出质量进行测试。若向第二设备发送第六音频信号,则第二设备根据自己接收到的第六音频信号进行音频信号质量测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第二设备通过所述音频传输装置传输的第五音频信号,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播放本地音频输出的所述第五音频信号;
所述第五音频信号,用于对所述第二设备的音频信号输出质量进行测试;所述第六音频信号,用于对所述第二设备的音频信号接收质量进行测试。
第五音频信号可用于进行第二设备的音频信号的输出质量进行测试,例如,第一设备利用本地运行的插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第二设备通过所述音频传输装置传输的第五音频信号,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设备与第四设备通话获得第五音频信号;
其中,所述第五音频信号,用于对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四设备通话的第一方向上的音频信号质量的测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向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音频传输装置传输的第六音频信号,包括:
通过所述音频传输装置发送基于测试音频产生的第六音频信号,其中,所述第六音频信号用于供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给所述第四设备,用于对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四设备通话的第二方向上的音频信号质量进行测试。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音频孔,用于与前述任意一项技术方案提供的音频传输装置连接;
存储器,用于信息存储;
处理器,分别与所述音频孔及所述存储器连接,用于通过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实现前述任意一个技术方案提供的音频信号处理方法;例如,可实现如图3、图6和/或图7所示的方法。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执行后,能够前述任意一个技术方案提供的音频信号处理方法;例如,可实现如图3、图6和/或图7所示的方法。
以下集合上述实施例提供几个具体示例:
示例1:
改变了四段式音频线内部连接的连接方式,使得音频线在物理上,实现两个手机的输入(麦克风端子)、输出(声道端子)相互连接,使得相互录音在物理上,成为可能。
在两个四段式接头的声道端子线与麦克风端子相互连接后,形成了一个的连接,命名为“麦克风端子风_声道端子对连接”。在这个“麦克风端子风_声道端子对连接”和接地线之间连接一个阻抗,这个阻抗模拟真正的麦克风端子风阻抗,以便当线材插入手机时,被手机识别为麦克风端子风,从而触发手机指令,使得录音从声道端子麦克风端子风接口输入(而不是正常手持模式的麦克风端子风通路,因为手机对插入的耳麦中的麦克风端子风线路有阻抗范围要求,如果超出范围,例如普通直连线,阻抗无穷大,超出范围,则不识别为麦克风端子风,此时声音依旧从正常的手机话筒输入)。
将两个3.5mm四段声道端子插头的一个声道端子声道(左、右任意)断开,例如左声道(如图4);
将插头1的右声道端子声道和插头2的麦克风端子风线路连接;同样的,插头2的右声道端子声道和插头1的麦克风端子风线路连接;接地线不变。
经过上面(2)的改造,现在有三条通路连接,即:
插头1右声道端子和插头2麦克风端子之间的连接线,可命名为a线;
插头2右声道端子和插头1麦克风端子之间的连接线,可命名为b线;
插头1接地端子和插头2接地端子之间的连接线,可命名为地线;
在a线和地线之间,连接一个大小和声道端子孔麦克风端子风阻抗值相当的阻抗,或一个一定范围内的可调节阻抗。同样,在b线和地线之间也连接相同阻抗。
此处的麦克风端子即为前述的音频输出端子。
示例2:
如图5所示,本示例提供一种音频信号处理方法包含:
被测试手机:本方案系统用以测试此手机的通话音质。
录、放音手机:可为普通智能机,通过控制程序(APP)实现对被测试手机的定时录音、放音、时间同步、音频传输、音质客观评分(通过预设算法,例如,下一代语音监听质量分析(Perceptual Objective Listening Quality Analysis,Polqa)算法、客观语音质量评估(Perceptual evaluation of speech quality,PESQ)。
交叉阻抗音频线:本申请描述的音频线,用来实现“录放音手机”对“被测试手机”的录音和放音。
固话控制系统(Voice Server):固定电话和控制固定电话的服务器。可以控制固话,实现拨打、接听、放音给固话(模拟说话,通话对方可以听到)、固话录音(模拟人耳,录制听到的声音)等功能。且可以将录到的声音(已经通过无线网络和固话网络的传播,有了音质损耗)与原始声音对比,通过算法(例如PESQ、Polqa)计算得到客观评价分数。
语音服务器可以通过移动网络(Mobile Network)和/或固话网络(PSTN)或者互联网(Internet)与被测手机连接。
被测试手机,通过手机无线网络和固话网络,和(固话控制系统中的)固定电话进行语音通话,并保持长时间通话。
“录、放音手机”通过“交叉阻抗音频线”,将自身的放音和录音转化成“模拟一个人对于被测试手机的说和听”。
固话控制系统自身可以控制其固定电话,实现录音、放音功能(模拟一个人手持固话的说话和听音)。
通过“录、放音手机”的内置软件和“固话控制系统”的软件联合控制,可以使得二者的时间达到毫秒级同步。且实现以下步骤描述的逻辑。
“录、放音手机”放音时,模拟测试机说话,此时固话听到声音,“固话控制系统”模拟人耳录音。此时录到的特定时长(例如,10s)音频文件(假设:音源为10s),可以命名为“上行录音”(上行是相对于测试手机而言)。“上行录音”和原始音频进行对比打分(通过算法),得到上行客观音质评价,即上行平均意见值(Mean Opinion Score,MOS)分。
下一个10秒(假设:音源为10秒),“固话控制系统”放音,模拟固定电话说话,此时被测试手机听到声音,通过交叉阻抗音频线传递给“录、放音手机”,并模拟人耳听声,即:录音。此时,录到的10秒音频文件(假设:音源为10秒),可以命名为“下行录音”(下行是相对于测试手机而言)。“下行录音”和原始音频进行对比打分(通过算法),得到下行客观音质评价,即下行MOS分。(“录、放音手机”也可以将录到的下行录音,通过互联网传递给固话控制系统,委托其进行音质评价,即:算法打分,这样的好处是,减少“录、放音手机”内置软件对音频算法的依赖)。
上行、下行MOS分,都可以被同步到“录、放音手机”上,方便实时观察。
传输的预设音频可为具有特定效果的音频信号,例如:脉冲码,摩斯码等,则可以实现两个手机之间通过音频进行通信的能力。
示例3:
在本示例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都以手机举例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本示例提供的方法包括:
开始,准备两个手机,在本示例中可以称之为手机1及手机2;
手机播放音频,声音从外方喇叭播出;
将音频线(即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音频传输装置)的插头1(相当于前述的第一插头)插入手机1的耳机孔(相当于前述实施例提到的音频孔);
手机1的耳机孔的耳机电路,识别到带有一定阻抗的电路插入,确定插入的为一个耳机,并将声音输出从外方喇叭切换到耳机孔的耳机电路输出。
手机2进行录音,录到的声音来自手持麦克风;
将音频线的插头2(相当于前述实施例提到的第二插头)插入手机2的耳机孔;
手机2的耳机孔的麦克风电路,识别到带有阻抗的电路插入,确定插入的为一个麦克风,并将声音输入从手持麦克风切换到耳机孔连接的麦克风电路。
由于音频线的插头的内部电路,耳机和麦克风之间的交叉连接,使得手机1的声音(对应前述的音频信号)直接通过音频线进入到手机2的音频采集端(即麦克风电路),从而实现了无外界干扰的声音录制。
此时,手机2可以根据自己录制的声音进行手机1的音频播放质量进行评估。
示例4:
在本示例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都以手机举例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本示例提供的方法包括:
开始,准备两个手机,在本示例中可以称之为手机1及手机2;
手机播放音频,声音从外方喇叭播出;
将音频线(即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音频传输装置)的插头1(相当于前述的第一插头)插入手机1的耳机孔(相当于前述实施例提到的音频孔);
手机1的耳机孔的耳机电路,识别到带有一定阻抗的电路插入,确定插入的为一个耳机,并将声音输出从外方喇叭切换到耳机孔的耳机电路输出。
手机1将需要发送的信息冲(需要发送的预设音频的一种),例如:123被编译成的音频脉冲,例如,莫斯码,“短长长长长”、“短短长长长”、“短短短长长”,然后播放、通过耳机孔输出。
将音频线的插头2(相当于前述实施例提到的第二插头)插入手机2的耳机孔;
手机2的耳机孔的麦克风电路,识别到带有阻抗的电路插入,确定插入的为一个麦克风,并将声音输入从手持麦克风切换到耳机孔连接的麦克风电路。
由于音频线的插头的内部电路,耳机和麦克风之间的交叉连接,使得手机1的声音(对应前述的音频信号)直接通过音频线进入到手机2的音频采集端(即麦克风电路),从而实现了无外界干扰的声音录制。
手机2通过耳机孔录制到模式码,例如,“短长长长长”、“短短长长长”、“短短短长长”,进而反编译为信息123,从而完成音频信号交互。
如此,手机2就可以根据反译结果,确定手机1的音频信号播放质量。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9)

1.一种音频传输装置,包括:第一插头及第二插头;
所述第一插头,至少包括:第一音频输出端子、第一音频采集端子及第一接地端子;
所述第二插头,包括:第二音频输出端子、第二音频采集端子及第二接地端子;
所述第一音频输出端子与所述第二音频采集端子,通过第一连接;
所述第一音频采集端子与所述第二音频输出端子,通过第二连接;
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通过第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传输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音频输出端子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之间连接有第一阻抗元件;
和/或,
所述第二音频输出端子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之间连接有第二阻抗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频传输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阻抗元件包括:可调阻抗元件;
和/或,
所述第二阻抗元件包括:可调阻抗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音频传输装置,其中,
所述音频传输装置还包括:
第一阻抗调节模组,与所述第一阻抗元件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第一阻抗元件的阻抗值;
第二阻抗调节模组,与所述第二阻抗元件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第二阻抗元件的阻抗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传输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插头包括:第一柱状体;
所述第一柱状体至少分为三个导体段,相邻两个导体段之间设置有绝缘段;所述三个导体段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音频输出端子、所述第一音频采集端子及所述第一接地端子;
所述第二插头包括:第二柱状体;
所述第二柱状体至少包括三个导体段,相邻两个导体段之间设置有绝缘段;所述三个导体段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二音频输出端子、所述第二音频采集端子及所述第二接地端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音频传输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柱状体还包括:第一延长段;
和/或,
所述第二柱状体还包括:第二延长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音频传输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延长段位于所述第一柱状体的端部;
和/或,
所述第二延长段位于所述第二柱状体的端部。
8.一种音频信号处理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的音频孔插入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音频传输装置的第一插头;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音频信号传输装置与第二设备交互预设音频信号,其中,所述预设音频信号,用于进行音频信号测试,其中,所述音频传输装置的第二插头插入所述第二设备的音频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若所述第一设备为被测设备,则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音频信号传输装置与第二设备交互预设音频信号,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音频传输装置向所述第二设备输出第一音频信号;
和/或,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通过所述音频传输装置输出的第二音频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设备通过音频传输装置向所述第二设备输出第一音频信号,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播放存储的本地音频,并利用所述音频传输装置向所述第二设备输出第一音频信号;
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用于对所述第一设备的音频信号输出质量进行测试;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用于对所述第一设备的音频信号接收质量进行测试。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三设备发送的第三音频信号;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音频传输装置向所述第二设备输出第一音频信号,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音频传输装置向所述第二设备输出所述第三音频信号;
其中,所述三音频信号,用于对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三设备之间第一方向上通话的音频信号质量进行测试。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音频信号传输装置与第二设备交互预设音频信号,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音频传输装置发送的第四音频信号;
将所述第四音频信号发送给所述第三设备,其中,所述第四音频信号,用于对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三设备第二方向上通话的音频信号质量进行测试。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
若所述第二设备为被测设备,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音频信号传输装置与第二设备交互预设音频信号,包括:
接收第二设备通过所述音频传输装置传输的第五音频信号;
和/或,
向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音频传输装置传输的第六音频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接收第二设备通过所述音频传输装置传输的第五音频信号,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播放本地音频输出的所述第五音频信号;
所述第五音频信号,用于对所述第二设备的音频信号输出质量进行测试;所述第六音频信号,用于对所述第二设备的音频信号接收质量进行测试。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接收第二设备通过所述音频传输装置传输的第五音频信号,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设备与第四设备通话获得第五音频信号;
其中,所述第五音频信号,用于对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四设备通话的第一方向上的音频信号质量的测试。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向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音频传输装置传输的第六音频信号,包括:
通过所述音频传输装置发送基于测试音频产生的第六音频信号,其中,所述第六音频信号用于供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给所述第四设备,用于对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四设备通话的第二方向上的音频信号质量进行测试。
17.一种音频传输装置,其中,包括:第一插头及第二插头;
所述第一插头,至少包括:第一音频输出端子及第一接地端子;
所述第二插头,包括:第二音频采集端子及第二接地端子;
所述第一音频输出端子与所述第二音频采集端子,通过第一连接;
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通过第三连接。
18.一种电子设备,其中,包括:
音频孔,用于与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提供的传输装置连接;
存储器,用于信息存储;
处理器,分别与所述音频孔及所述存储器连接,用于通过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实现权利要求8至16任一项提供的方法。
19.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执行后,能够实现权利要求8至16任一项提供的方法。
CN201811361894.1A 2018-11-15 2018-11-15 音频传输装置、音频信号处理方法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1939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61894.1A CN111193984B (zh) 2018-11-15 2018-11-15 音频传输装置、音频信号处理方法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61894.1A CN111193984B (zh) 2018-11-15 2018-11-15 音频传输装置、音频信号处理方法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93984A true CN111193984A (zh) 2020-05-22
CN111193984B CN111193984B (zh) 2023-02-28

Family

ID=70707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61894.1A Active CN111193984B (zh) 2018-11-15 2018-11-15 音频传输装置、音频信号处理方法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93984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0375A (zh) * 2009-02-07 2010-08-1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及与其配合的插头连接器
CN102780950A (zh) * 2012-07-10 2012-11-14 环汇系统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音频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883255A (zh) * 2012-09-13 2013-01-16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转接装置、电子签名工具、检测装置和接口检测系统
CN203164209U (zh) * 2012-11-30 2013-08-2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移动终端射频芯片性能的连接装置及测试系统
CN104104762A (zh) * 2014-07-22 2014-10-15 南京声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通信终端音频测试方法
CN104143710A (zh) * 2014-07-16 2014-11-12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旋转式音频插头的电子设备
CN105578353A (zh) * 2014-10-31 2016-05-11 快捷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 将usb音频接收器与电子设备耦接的电路和减小串扰的方法
CN106708741A (zh) * 2017-01-22 2017-05-2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语音应用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N206697723U (zh) * 2017-05-18 2017-12-01 上海魅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转接线
CN108809345A (zh) * 2018-06-07 2018-11-13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娱乐系统收音信号测试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0375A (zh) * 2009-02-07 2010-08-1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及与其配合的插头连接器
CN102780950A (zh) * 2012-07-10 2012-11-14 环汇系统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音频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883255A (zh) * 2012-09-13 2013-01-16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转接装置、电子签名工具、检测装置和接口检测系统
US20150249883A1 (en) * 2012-09-13 2015-09-03 Tendyron Corporation Audio signal adapter device, interface detecting system of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signature token
CN203164209U (zh) * 2012-11-30 2013-08-2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移动终端射频芯片性能的连接装置及测试系统
CN104143710A (zh) * 2014-07-16 2014-11-12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旋转式音频插头的电子设备
CN104104762A (zh) * 2014-07-22 2014-10-15 南京声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通信终端音频测试方法
CN105578353A (zh) * 2014-10-31 2016-05-11 快捷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 将usb音频接收器与电子设备耦接的电路和减小串扰的方法
CN106708741A (zh) * 2017-01-22 2017-05-2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语音应用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N206697723U (zh) * 2017-05-18 2017-12-01 上海魅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转接线
CN108809345A (zh) * 2018-06-07 2018-11-13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娱乐系统收音信号测试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93984B (zh) 2023-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90537B2 (en) Sidetone adjustment based on headset or earphone type
US7957771B2 (en) Hands-free conferen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e with a wireless telephone
US7647080B1 (en) Hands-free device
CN102404665A (zh) 一种耳机接口自适应电路
CN105635878A (zh) 一种耳机工作模式的切换方法及一种耳机
WO1992000640A1 (en) A hands-free module
CN104519444A (zh) 音频信号处理电路以及音频系统
CN107920321A (zh) 一种扬声器故障处理方法和装置
US7254420B1 (en) Hands-free device
CA218747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communications devices
US772020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telephone sound quality
CN108259653B (zh) 一种语音测试方法及装置、系统
KR20090077934A (ko) 통신 애플리케이션의 사운드 이벤트의 획득, 송신, 및 재생을 위한 프로세스 및 장치
CN109327593B (zh) 卫星通信终端音频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4254086B (zh) 一种语音mos测试回环录放音方法及系统
US2007028175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a user to interrupt the supply of a service to the user
CN110662204B (zh) 一种基于蓝牙的音乐及语音传输操作方法
CN111193984B (zh) 音频传输装置、音频信号处理方法及存储介质
JP5213584B2 (ja) 通話システム
CN110662206A (zh) 一种基于蓝牙的高清晰度音乐及语音传输操作方法
CN107528956B (zh) 语音质量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US20090310520A1 (en) Wideband telephone conference system interface
TWI639344B (zh) 具有接聽來電功能之收音設備及收音控制方法
CN101335536B (zh) 降低因地不平衡产生的音频噪声的电子装置及其通讯装置
CN211404056U (zh) 语音质量测试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