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82656A - 建立x2连接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建立x2连接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82656A
CN111182656A CN201911261773.4A CN201911261773A CN111182656A CN 111182656 A CN111182656 A CN 111182656A CN 201911261773 A CN201911261773 A CN 201911261773A CN 111182656 A CN111182656 A CN 1111826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peer device
dual connectivity
type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6177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82656B (zh
Inventor
黄强
夏裕坚
赵佳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6177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826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826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826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826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826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8Management of setup rejection or fail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建立X2连接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的方法的步骤包括:接收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和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中对应的第一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根据所述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和所述第一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建立所述X2连接。设备接收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和第一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后,根据新双连接架构信息中设备与第一对端设备的连接方式以及第一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与第一对端设备建立X2连接。设备通过直接接收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以及对应的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能够确保设备间X2连接的唯一性,且避免了两个设备因同时向对端发送X2建立请求信息从而造成连接建立失败的问题。

Description

建立X2连接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建立X2连接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的简称,与2G/3G/4G相比,5G不是一个独立的全新的制式,而是当前移动通信技术更进一步发展的聚合体,除了速率的提升为,5G可以满足人们任何时间,任何地方的大带宽、高速率、高密集、高可靠性的接入要求。3GPP TSG-RAN第72次全体大会上,RP-161266提出了12种5G系统整体架构(涉及8类option),这些架构选项是从核心网和无线角度相结合进行考虑的,部署场景涵盖了未来全球运营商5G商用网络在不同阶段的部署需求。在3GPP TR23.799核心网标准中同样提到了这8个option,其中option3/option4/option7/option8为NSA架构(LTE与5G NR双连接部署架构),由4G基站和5G基站之间建立X2连接以完成NSA的部分架构。X2接口是4G基站eNB之间或4G基站eNB和5G基站gNB之间或5G基站gNB之间的互联接口,该接口支持数据和信令的直接传输,基站通过X2连接接口互相建立X2连接,从而形成网状网络。
现有的X2连接建立中,4G基站内均没有在启动前配置好第二基站的传输网络层配置参数,在基站启动后,通过UE的测量发现新的邻区,上报运行和维护设备,并由运行和维护设备设置“No X2”属性,通过自组织网络(SON)信息请求和回应获得第二基站的传输层地址,但如果两个4G基站同时发现对方的邻区,会使两个基站之间同时向对端发送X2建立请求消息,进而造成X2连接建立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建立X2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用于解决设备之间在建立X2连接时出现两个设备同时向对端发送连接请求所造成X2连接建立失败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建立X2连接的方法,包括:接收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和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中对应的第一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根据所述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和所述第一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建立X2连接。
在接收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和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中对应的第一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后,根据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中设备与第一对端设备的连接方式,以及根据第一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与第一对端设备建立X2连接。通过直接接收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以及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中对应的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能够确保设备间X2连接的唯一性,且避免了两个设备因同时向对端发送X2建立请求信息从而造成连接建立失败的问题。
进一步,根据所述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建立X2连接,具体为:根据所述第一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判断是否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已建立X2连接:若否则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建立X2连接;若是,则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已建立的X2连接为旧X2连接,执行以下步骤:判断所述新双连接架构与所述旧X2连接的双连接架构是否为同一类型:若是则保持所述旧X2连接不变,若否则删除所述旧X2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建立所述X2连接。
与第一对端设备建立X2连接的具体过程为,根据第一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判断第一对端设备是否已与本设备建立了X2连接,如没有建立X2连接则根据第一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以及根据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中的连接方式与第一对端设备建立X2连接;如已有建立的X2连接,则该已建立的X2连接为旧X2连接,将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与旧X2连接对应的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进行比对,判断两者是否属于同一类型,如属于同一类型,则不需要对旧X2连接进行更改,如不属于同一类型,则需要删除旧X2连接,后根据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中与第一对端设备的连接方式与第一对端设备建立新的X2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自行根据接收到的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以及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判断是否需要与对端设备建立X2连接、是否需要与对端设备重新建立X2连接以及如何与对端设备建立X2连接,与不同的对端设备之间能够更加灵活地建立、删除、更改X2连接。
进一步,删除所述旧X2连接之前还包括:释放所述旧X2连接下的所有用户终端。在删除与第一对端设备的旧X2连接前,需要释放旧X2连接下的所有用户终端再进行旧X2连接的删除。
进一步,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建立X2连接,具体为:根据所述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判断属于客户端还是服务端;如为客户端,则根据所述第一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向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发起X2连接请求,使所述第一对端设备接受所述X2连接请求,从而建立所述X2连接;如为服务端,则接受由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发起的X2连接请求从而建立所述X2连接。
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包含了与第一对端设备以及核心网等的连接方式,因此可根据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中设备是否与核心网的控制面建立连接,从而判断属于客户端还是服务端,如设备与核心网的控制面建立连接,则在该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中属于客户端,因此应向第一对端设备发起X2连接请求以使第一对端设备接收所述X2连接请求,从而建立X2连接;如设备没有与核心网的控制面建立连接,而是由第一对端设备与核心网的控制面建立连接,则设备在该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中属于服务端,因此应由第一对端设备发起X2连接请求,设备接收该X2连接请求后建立X2连接。通过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判断X2连接中的客户端和服务端,能够更好地避免两个互为对端的设备因同时向对端发送X2建立请求信息从而造成连接建立失败的问题,保证了X2连接请求发起的单向性。
进一步,判断所述新双连接架构与所述旧X2连接的双连接架构是否为同一类型,具体为:将所述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和所述旧X2连接的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进行比对,判断所述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与所述旧X2连接的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中是否都以所述第一对端设备为服务端,或所述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与所述旧X2连接的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是否都以所述第一对端设备为客户端,如是则表示为所述新双连接架构和所述旧X2连接的双连接架构同一类型,若否则表示所述新双连接架构和所述旧X2连接的双连接架构不为同一类型。
根据第一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以及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判断与第一对端设备已建立X2连接后,将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与旧X2连接的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进行比对,判断两者是否属于同一类型,即判断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与旧X2连接的双连接架构信息中是否都以第一对端设备为客户端,或是否都以第一对端设备为服务端,如是则两者属于同一类型,如否则表示不是同一类型。通过对不同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的类型判断,能够更灵活地与对端设备建立X2连接,当双连接架构的类型相同时,不需要删除重建X2连接,只有当双连接架构的类型不同时才需要删除原有X2连接并重建。
进一步,所述方法还包括:启动前被配置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以及该所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对应的第二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启动后根据所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所述第二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与所述第二对端设备建立X2连接。
在启动前已被配置好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以及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中对应的第二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因此在启动后即可根据被配置的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以及第二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与第二对端设备建立X2连接,建立X2连接的过程与上述与第一对端设备之间建立X2连接的过程相同。其中一种特殊情况是,第一对端设备与第二对端设备可为同一设备,在接收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后即只需要判断新双连接架构与启动前配置好的双连接架构是否为同一类型,从而判断是否需要重新建立新的X2连接。
进一步,所述传输层信息包括对端设备的IP地址和SCTP端口号,任何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都包括对端设备的IP地址和SCTP端口号,能够更加精准地使设备与对端设备建立X2连接。
一种可建立X2连接的装置,包括接收模块和处理模块;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和所述新双连接架构中对应的第一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所述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建立X2连接。
装置的接收模块在接收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和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中对应的第一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后,将两者均传输到处理模块,处理模块根据这两种信息与第一对端设备建立X2连接,建立X2连接的具体过程与上述提到设备与第一对端设备或第二对端设备建立X2连接的过程相同。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建立X2连接的方法。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所述建立X2连接的过程中数据处理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向设备发送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或预先设备中配置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保证了
X2连接建立的唯一性;
2)通过向设备发送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或预先在设备中配置双连接架构,确定了应发起X2
连接请求的设备,避免了两个设备同时向对端发送X2建立请求信息从而造成连接建立失败的问题,保证了发起X2连接请求的单向性;
3)通过向设备发送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和对应的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设备自行判断是否需要新建设备之间的X2连接或不需要作任何更改,能够更加灵活建立不同的X2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实施例1提供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实施例1提供的方法中步骤S2的具体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实施例1提供的方法中步骤S23的其中一个具体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实施例1提供的方法中其中一个具体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实施例1提供的方法中步骤S23的具体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实施例1提供的方法中其中一个具体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实施例2中的NSA双连接架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实施例3提供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实施例4提供的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以下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实施例1
实施例1提供的建立X2连接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基站或其他设备上,从而实现在基站或设备和双连接架构下对端设备之间的X2连接。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的步骤包括:
S1、接收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和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中对应的第一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
S2、根据接收到的第一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与第一对端设备建立X2连接。
实施例1所提供的建立X2连接的方法可以具体应用任何适用本方法的基站或其他设备中,任何适用本方法的基站或其他设备在实施例1的下文中均称为“基站或设备”,通过基站或设备执行步骤S1:接收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和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中对应的第一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可以为第一对端基站或其他适用于本方法的任何对端设备;所述基站或设备随后执行步骤S2:根据接收到的信息(所述第一对端基站的传输层信息、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与第一对端基站或其他适用于本方法的任何对端设备建立X2连接。由于需要根据接收到的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所述第一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方可建立X2连接,从而保证了X2连接建立的唯一性。
作为优选方案,如图2所示,步骤S2“根据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和所述第一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建立X2连接”中,基站或设备执行的具体过程为:
S21、根据所述第一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判断是否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已建立X2连接,若否则执行步骤S22,;若是则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已建立的X2连接为旧X2连接,且执行步骤S23;
S22、根据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和第一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建立所述X2连接;
S23、判断新双连接架构与所述旧X2连接的双连接架构是否为同一类型,若是则保持所述旧X2连接不变,若否则删除所述旧X2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重新建立X2连接。
在该优选方案中,X2连接的建立需要先判断基站或设备是否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已建立X2连接,如没有建立,则基站或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建立新的X2连接。如基站或设备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之间已经存在旧X2连接,基站或设备需要进一步判断所述接收到的新双连接架构与所述旧X2连接对应的双连接架构是否为同一类型,根据判断结果来确定是否需要重新建立新的X2连接。此方式可以很好地规避重复建立相同X2连接的情况,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作为优选方案,如图3所示,在步骤S23中所提及的“删除所述旧X2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重新建立X2连接”这一操作中,基站或设备在执行前应执行步骤:释放该所述旧X2连接下的所有用户终端。
在该优选方案中,在删除所述旧X2连接前,需要释放所述旧X2连接下的所有用户终端再进行旧X2连接的删除,删除的效率更高。
作为优选方案,如图4所示,实施例1的执行步骤中含有“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建立X2连接”的这一操作中,基站或设备执行的具体过程步骤为:
D1、根据所述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判断是否基站或设备是否属于客户端;如为客户端,则执行步骤D2,如基站或设备不为客户端,即为服务端,则执行步骤D3;
D2、根据所述第一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向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发起X2连接请求,使所述第一对端设备接受所述X2连接请求,从而建立所述X2连接;
D3、接受由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发起的X2连接请求从而建立所述X2连接。
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包含了基站或设备与第一对端设备以及核心网等的连接方式,因此基站或设备根据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可判断基站是否与核心网的控制面建立连接,从而判断设备属于客户端还是服务端:如基站或设备与核心网的控制面建立连接,则在该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中基站属于客户端,因此基站或设备应向第一对端设备发起X2连接请求以使第一对端设备接受所述X2连接请求,从而建立X2连接;如基站或设备没有与核心网的控制面建立连接,而是由第一对端设备与核心网的控制面建立连接,则基站或设备在该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中属于服务端,因此应由第一对端设备发起X2连接请求,基站或设备接受该X2连接请求后建立X2连接。
通过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判断在X2连接中具体担任客户端和服务端角色的基站或其他设备,能够更好地避免两个互为对端的基站或设备同时向对端发送X2建立请求信息,从而造成了X2连接建立失败的问题,保证了X2连接请求时发起的单向性,使建立X2连接的成功率更高。
作为优选方案,如图5所示,步骤S23“判断所述新双连接架构与所述旧X2连接的双连接架构是否为同一类型”中,基站或设备执行的具体过程步骤为:
S231、将所述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与所述旧X2连接的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进行比对,判断所述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与所述旧X2连接的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中是否都以所述第一对端设备为服务端,或所述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与所述旧X2连接的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中是否都以所述第一对端设备为客户端,如是则执行步骤S232,如不是则执行步骤233;
S232、判断所述新双连接架构和所述旧X2连接的双连接架构为同一类型;
S233、判断所述新双连接架构和所述旧X2连接的双连接架构不为同一类型。
根据所述第一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以及所述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判断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已建立X2连接后,将所述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与所述旧X2连接的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进行比对,判断两者是否属于同一类型,即判断所述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与所述旧X2连接的双连接架构信息中是否都以所述第一对端设备为客户端,或是否都以所述第一对端设备为服务端,如是则判断两者属于同一类型,如否则判断两者不属于同一类型。通过对判断双连接架构的类型是否相同,能够更灵活地与对端设备建立X2连接,当双连接架构的类型相同时,基站或设备与对应的对端设备已经建立的X2连接不需要作出改动,只有当双连接架构的类型不同时才需要删除原有X2连接并重建新的X2连接,达到快捷且节约资源的目的。
作为优选方案,如图6所示,实施例1的建立X2连接的方法中,基站或设备执行所述方法的步骤除了步骤S1和S2以及上述提到的优选方案中的具体步骤,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基站或设备启动前,执行步骤S01,在基站或设备启动后,执行步骤S02;
S01、被配置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以及所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对应的第二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
S02、根据所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和所述第二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与所述第二对端设备建立X2连接;
基站或设备在启动前已被配置好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以及所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中对应的第二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因此基站或设备在启动后即可根据所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以及所述第二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与所述第二对端设备建立X2连接,建立X2连接的过程与上述与第一对端设备之间建立X2连接的执行步骤相同。
其中一种特殊情况是,第一对端设备与第二对端设备为同一设备,在执行步骤S1和S2后,基站或设备接收了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由于第一对端设备与第二对端设备为同一设备,此时基站或设备可跳过步骤S2中的具体优选步骤S21,直接执行步骤S2中的具体优选步骤S23,即判断所述新双连接架构与启动前配置好的双连接架构是否为同一类型,从而判断是否需要重新建立新的X2连接。
这一优选方案中,由于基站或设备在启动前已经被配置好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和第二对端设备的优选方案,因此接收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有两种情况,一是基站或设备需要与新的对端设备建立新的X2连接,二是基站或设备需要根据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与所述第二对端设备建立新的X2连接,第二种情况即为第一对端设备与第二对端设备为同一设备的情况,在这一特殊情况下,当需要更改基站或设备与所述第二对端设备(同时也是第一对端设备)的X2连接时,只需要向基站或设备发送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即可对X2连接进行更改,更加有效管理基站或设备已经建立的X2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上述提到的第一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对端设备的IP地址和所述第一对端设备的SCTP端口号,上述提到的第二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对端设备的IP地址和所述第二对端设备的SCTP端口号。
传输层信息包括对端设备的IP地址和SCTP端口号能够使基站或设备更加精准地与对端设备建立X2连接,减少X2连接中出错的机率。
实施例2
实施例1提供的建立X2连接的方法可具体应用于实施例2的4G或5G基站的X2连接建立中,执行实施例1提供的建立X2连接的方法的4G或5G基站在实施例2的下文中均称为“本基站”,本基站在实施例2中执行的步骤为:
S1、接收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和所述新双连接架构中对应的第一对端基站的传输层信息;
S2、根据所述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和所述第一对端基站的传输层信息,与第一对端基站建立X2连接。
在实施例2中,如图7所示,4G基站和5G基站之间建立X2连接的双连接架构的类型有四种,它们都属于NSA架构中的双连接架构,分别为option3、option4、option7和option8,在以上四种双连接架构的限制下,4G基站(即图7中的eNB)的对端基站为5G基站(即图7中的gNB),5G基站的对端网站为4G基站,因此,如果实施例2中的本基站为4G基站,则所述第一对端基站为5G基站,如果实施例2中的本基站为5G基站,则所述第一对端基站为4G基站。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2“根据所述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和所述第一对端基站的传输层信息,与所述第一对端基站建立X2连接”中,本基站的具体执行步骤为:
S21、根据所述第一对端基站的传输层信息判断是否与所述第一对端基站已建立X2连接,若否则执行步骤S22,若是则与第一对端基站已建立的X2连接为旧X2连接,执行步骤S23;
S22、与第一对端基站建立X2连接;
S23、判断所述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和所述旧X2连接的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是否为同一类型,若是则保持所述旧X2连接不变,若否则删除所述旧X2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对端基站重新建立X2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23中所提及的“删除所述旧X2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对端基站重新建立X2连接”这一操作中,本基站在执行前应执行步骤:释放所述旧X2连接下的所有用户终端。
作为优选方案,实施例2的执行步骤中含有“与所述第一对端基站建立X2连接”这一操作中本基站执行的具体步骤过程为:
D1、根据所述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判断本基站是否属于客户端;如为客户端,则执行步骤D2,如不为客户端,即为服务端,则执行步骤D3;
D2、根据所述第一对端基站的传输层信息,向所述第一对端基站发起X2连接请求,使所述第一对端基站接受所述X2连接请求,从而建立所述X2连接;
D3、接受由所述第一对端基站发起的X2连接请求从而建立所述X2连接。
NSA架构中的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包含了4G或5G基站与其对端基站以及核心网等的连接方式,因此4G或5G基站根据所述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可判断本基站是否与核心网的控制面建立连接,从而判断本基站属于客户端还是服务端。
如本基站与核心网的控制面建立连接,则本基站在该新双连接类型架构信息中属于客户端,因此本基站应向所述第一对端基站发起X2连接请求,使所述第一对端基站接收所述X2连接请求,从而建立所述X2连接;如本基站没有与核心网的控制面建立连接,而是由第一对端基站与核心网的控制面建立连接,则本基站在该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中属于服务端,因此由第一对端基站向本基站发起X2连接请求,本基站接收该X2连接请求后建立所述X2连接。
如图7所示,实施例2的四个NSA架构的双连接架构中,option3中与4G核心网EPC的控制面建立连接的是4G基站(即图7中的eNB),option4中与4G核心网EPC的控制面建立连接的是5G基站(即图7中的gNB),option7中与5G核心网NGC的控制面建立连接的是4G基站,option8中与5G核心网NGC的控制面建立连接的是5G基站。
因此,在实施例2中,本基站所接收到的新双连接架构为option3或option7,则在该新双连接架构下,客户端为4G基站,服务端为5G基站,应由4G基站向5G基站发起X2连接请求以使该5G基站接收所述X2连接请求,从而建立X2连接。如本基站所接收的新双连接架构为option4或option8,在该新双连接架构下,客户端为5G基站,服务端为4G基站,应由5G基站向4G基站发起X2连接请求以使该4G基站接收所述X2连接请求,从而建立X2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23“判断所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和所述旧X2连接的双连接架构是否为同一类型”中,本基站执行的具体过程步骤为:
S231、将所述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和所述旧X2连接的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进行比对,判断所述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与所述旧X2连接的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中是否都以所述第一对端基站为服务端或是否都以第一对端基站为客户端,如是则执行步骤S232,如不是则执行步骤233;
S232、判断所述新双连接架构和所述旧X2连接的双连接架构为同一类型;
S233、判断所述新双连接架构和所述旧X2连接的双连接架构不为同一类型。
根据上述的具体判断过程判断如图7所示的4个双连接架构,option3和option7中均为客户端的是4G基站eNB,option4和option8中均为客户端的是5G基站gNB,因此可判断option3和option7属于同一类型的双连接架构,option4和option8为同一类型的双连接架构。
作为优选方案,实施例2中本基站的执行步骤除了步骤S1和S2以及上述提到的优选方案中的具体步骤,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本基站启动前,执行步骤S01,在本基站启动后,执行步骤S02;
S01、本基站被配置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以及所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对应的第二对端基站的传输层信息;
S02、本基站根据所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和所述第二对端基站的传输层信息与所述第二对端基站建立X2连接;
其中一种特殊情况是,第二对端基站与第一对端基站为同一基站,本基站在执行步骤S1和S2后,本基站接收了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由于第一对端基站与第二对端基站为同一基站,此时本基站可跳过步骤S2中的具体优选步骤S21,直接执行步骤S2中的具体优选步骤S23,即判断所述新双连接架构与启动前配置好的双连接架构是否为同一类型,从而判断是否需要重新建立新的X2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实施例2中提到的第一对端基站的传输层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对端基站的IP地址和SCTP端口号,提到的第二对端基站的传输层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对端基站的IP地址和SCTP端口号。
实施例3
实施例1提供的建立X2连接的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实施例3提供的可建立X2连接的装置中,如图8所示,实施例3提供的可建立X2连接的装置包括接收模块M10和处理模块M20;所述接收模块M10用于接收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和新双连接架构中对应的第一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所述处理模块M20用于根据接收模块M10所接收的所述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和所述第一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建立X2连接。
实施例3中提供的可建立X2连接的装置的接收模块M10在接收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和所述新双连接架构中对应的第一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后,将两者均传输到所述处理模块M20,所述处理模块M20根据所述接收模块M10传送的信息,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建立X2连接。由于实施例1提供的建立X2连接的方法可以具体应用基站中,所以实施例3的可建立X2连接的装置的其中一种选择可为基站。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处理模块M20在执行“根据接收模块M10所接收的所述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和所述第一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建立X2连接”中这一操作的具体过程步骤为:
S1、根据所述第一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判断是否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已建立X2连接,若否则执行步骤S2;若是则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已建立的X2连接为旧X2连接,且执行步骤S3;
S2、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建立所述X2连接;
S3、判断新双连接架构与所述旧X2连接的双连接架构是否为同一类型,若是则保持所述旧X2连接不变,若否则删除所述旧X2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重新建立X2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处理模块M20的执行步骤S3中所提及的“删除所述旧X2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重新建立X2连接”这一操作在执行前应执行步骤:释放该所述旧X2连接下的所有用户终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处理模块M20的执行步骤中含有“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建立X2连接”这一操作的具体过程步骤为:
D1、根据所述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判断是否属于客户端;如为客户端,则执行步骤D2,如不为客户端,即为服务端,则执行步骤D3;
D2、根据所述第一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向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发起X2连接请求,使所述第一对端设备接受所述X2连接请求,从而建立所述X2连接;
D3、接受由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发起的X2连接请求从而建立所述X2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处理模块M20执行步骤S3“判断所述新双连接架构与所述旧X2连接的双连接架构是否为同一类型”的具体过程步骤为:
S31、将所述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与所述旧X2连接的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进行比对,判断所述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与所述旧X2连接的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中是否都以所述第一对端设备为服务端,或所述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与所述旧X2连接的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中是否都以所述第一对端设备为客户端,如是则执行步骤S32,如不是则执行步骤S33;
S32、判断所述新双连接架构和所述旧X2连接的双连接架构为同一类型;
S33、判断所述新双连接架构和所述旧X2连接的双连接架构不为同一类型。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处理模块M20的执行步骤中除了上述提到的步骤以及优选方案中的具体步骤,还包括以下步骤:
S01、在装置启动后,判断装置在启动前是否已被配置好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以及所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对应的第二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如有则执行步骤S02;如无则不作处理;
S02、根据所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和所述第二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与所述第二对端设备建立X2连接;
其中一种特殊情况是,第一对端设备与第二对端设备为同一设备。
作为优选方案,实施例3中提到的第一对端基站的传输层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对端基站的IP地址和SCTP端口号,提到的第二对端基站的传输层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对端基站的IP地址和SCTP端口号。
实施例4
实施例1提供的建立X2连接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应用于实施例4所提供的可建立X2连接的网络系统中,如图9所示,实施例4提供的可建立X2连接的网络系统,包括网管和基站;互为对端的基站用于执行实施例1所述的建立X2连接的方法,具体地:网管用于分别向新双连接架构对应的两个互为对端的基站发送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和对端基站的传输层信息;
所述基站用于接收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和所述新双连接架构中对应的第一对端基站的传输层信息;
所述基站还用于根据所述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和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中对应的第一对端基站的传输层信息相互建立X2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基站在实现功能“根据所述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和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中对应的第一对端基站的传输层信息相互建立X2连接”时的具体步骤为:
S1、根据所述第一对端基站的传输层信息判断是否与所述第一对端基站已建立X2连接,若否则执行步骤S2;若是,则与所述第一对端基站已建立的X2连接为旧X2连接,且执行步骤S3;
S2、与所述第一对端基站建立所述X2连接;
S3、判断新双连接架构与所述旧X2连接的双连接架构是否为同一类型,若是则保持所述旧X2连接不变,若否则删除所述旧X2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对端基站重新建立X2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基站在执行步骤S3中所提及的“删除所述旧X2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对端基站重新建立X2连接”这一操作在执行前应执行步骤:释放该所述旧X2连接下的所有用户终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基站的执行步骤中含有“与所述第一对端基站建立X2连接”这一操作的具体过程步骤为:
D1、根据所述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判断是否属于客户端;如为客户端,则执行步骤D2,如不为客户端,即为服务端,则执行步骤D3;
D2、根据所第一述对端基站的传输层信息向所述第一对端基站发起X2连接请求,使所述第一对端基站接受所述X2连接请求,从而建立所述X2连接;
D3、接受由所述第一对端基站发起的X2连接请求从而建立所述X2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基站的执行步骤S3“判断所述新双连接架构与所述旧X2连接的双连接架构是否为同一类型”的具体过程步骤为:
S31、将所述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与所述旧X2连接的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进行比对,判断所述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与所述旧X2连接的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中是否都以所述第一对端基站为服务端,或所述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与所述旧X2连接的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中是否都以所述第一对端基站为客户端,如是则执行步骤S32,如不是则执行步骤S33;
S32、判断所述新双连接架构和所述旧X2连接的双连接架构为同一类型;
S33、判断所述新双连接架构和所述旧X2连接的双连接架构不为同一类型。
作为优选方案,网管还用于在所述基站启动前向所述基站发送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和所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对应的第二对端基站的传输层信息,所述基站在启动后执行以下步骤:
S01、接收所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和所述第二对端基站的传输层信息;
S02、根据所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和所述第二对端基站的传输层信息与所述对端基站建立X2连接;
其中一种特殊情况是,所述第一对端基站与所述第二对端基站为同一基站。
作为优选方案,实施例4中所提到的第一对端基站的传输层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对端基站的IP地址和SCTP端口号,所提到的第二对端基站的传输层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对端基站的IP地址和SCTP端口号。
实施例5
实施例1提供的建立X2连接的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实施例5所提供的计算机设备中,
实施例5提供的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可实现实施例1提供的建立X2连接的方法。
实施例6
实施例1提供的建立X2连接的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实施例6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实施例6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实施例1提供的建立X2连接的方法。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凡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建立X2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接收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和所述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中对应的第一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
根据所述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和所述第一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建立X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X2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和所述第一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建立X2连接,具体为:
根据所述第一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判断是否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已建立X2连接,若否则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建立所述X2连接;
若是,则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已建立的X2连接为旧X2连接,执行以下步骤:判断所述新双连接架构与所述旧X2连接的双连接架构是否为同一类型,若是则保持所述旧X2连接不变,若否则删除所述旧X2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建立所述X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立X2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删除所述旧X2连接之前还包括:释放该所述旧X2连接下的所有用户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立X2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建立所述X2连接,具体为:
根据所述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判断属于客户端还是服务端:
如为客户端,则根据所述第一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向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发起X2连接请求,使所述第一对端设备接受所述X2连接请求,从而建立所述X2连接;
如为服务端,则接受由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发起的X2连接请求从而建立所述X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立X2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新双连接架构与所述旧X2连接的双连接架构是否为同一类型,具体为:
判断所述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与所述旧X2连接的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是否都以所述第一对端设备为服务端,或所述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与所述旧X2连接的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是否都以所述第一对端设备为客户端:
如是则表示所述新双连接架构和所述旧X2连接的双连接架构为同一类型,如否则表示所述新双连接架构和所述旧X2连接的双连接架构不为同一类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X2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启动前被配置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以及所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对应的第二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启动后根据所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所述第二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与所述第二对端设备建立X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建立X2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层信息包括对端设备的IP地址和SCTP端口号。
8.一种可建立X2连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模块和处理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和所述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中对应的第一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对端设备的传输层信息、所述新双连接架构类型信息与所述第一对端设备建立X2连接。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建立X2连接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数据处理方法。
CN201911261773.4A 2019-12-10 2019-12-10 建立x2连接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1826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61773.4A CN111182656B (zh) 2019-12-10 2019-12-10 建立x2连接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61773.4A CN111182656B (zh) 2019-12-10 2019-12-10 建立x2连接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82656A true CN111182656A (zh) 2020-05-19
CN111182656B CN111182656B (zh) 2021-09-21

Family

ID=70621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61773.4A Active CN111182656B (zh) 2019-12-10 2019-12-10 建立x2连接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82656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9976A (zh) * 2013-09-25 2015-03-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486840A (zh) * 2014-12-30 2015-04-01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X2链路网络建立方法和系统
CN110149730A (zh) * 2018-02-13 2019-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9976A (zh) * 2013-09-25 2015-03-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486840A (zh) * 2014-12-30 2015-04-01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X2链路网络建立方法和系统
CN110149730A (zh) * 2018-02-13 2019-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 "Study on Architecture for Next Generation System", 《3GPP TR 23.799 V14.0.0》 *
CATT: "TP for 36.423 on EN-DC X2 setup procedure", 《3GPP TSG-RAN WG3 MEETING #97 R3-172799》 *
HUAWEI: "X2 setup and configuration update for option 3", 《3GPP TSG RAN WG3 MEETING #97 R3-173074》 *
NOKIA, NOKIA SHANGHAI BELL: "Support for inter-RAT ANR towards NR cells", 《3GPP TSG-RAN WG3 MEETING #97 R3-172995》 *
ZTE: "Some Issues with Global Procedures for EN-DC", 《3GPP TSG RAN WG3#AD-HOC R3-172049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82656B (zh) 2021-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39387B (zh) 一种上行小数据的传输方法、网络侧du和网络侧cu
CN108260162B (zh) 一种5g系统的sdap层功能实现方法
CN115002924A (zh) 一种上行小数据的传输方法、网络侧du和网络侧cu
WO2019184651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933623A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0493849B (zh) 一种双连接方法、接入网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232910A1 (zh)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通信装置
US11129227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10519809B (zh) 管理pdu会话的方法、网元、设备、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WO2017133295A1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7133553A1 (zh) Ue上下文信息恢复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9153928A1 (zh) Rrc状态转换方法、终端、cu、du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483759B2 (en) Address send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1027448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signaling, serving base st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20361262A1 (en) Data transmission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technologies
WO2010105410A1 (zh) 一种建立无线承载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8014154A1 (zh) 一种rrc连接重建方法和装置
CN116018877A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中继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WO2021026706A1 (zh) 一种f1接口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9802982B (zh) 一种双连接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0164470A1 (zh) 通信方法及其装置、系统
CN112368976B (zh) 用于执行组通信的终端和方法
CN111182656B (zh) 建立x2连接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1825336B2 (en) Connection management method, apparatus, comput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20338295A1 (en) Sidelink bearer mana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11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10

Applicant after: Jingxin Network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730 No. 6, layered Road,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