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82465A - 终端归属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终端归属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82465A
CN111182465A CN201911277149.3A CN201911277149A CN111182465A CN 111182465 A CN111182465 A CN 111182465A CN 201911277149 A CN201911277149 A CN 201911277149A CN 111182465 A CN111182465 A CN 1111824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ordinate data
grids
server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7714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赫欣
关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7714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824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82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824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9Location-based management or tracking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2Matching criteria, e.g. proximity meas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3Clustering techniqu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终端归属的确定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于降低广告投放成本。该方法包括:服务器确定目标区域的第一终端的移动轨迹和第二终端的移动轨迹;所述服务器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移动轨迹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移动轨迹的相似度;在所述第一终端以及所述第二终端不具有用户信息,且所述相似度大于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服务器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为同一用户的终端。

Description

终端归属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归属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用户的终端不仅限于手机、电脑、平板和电子阅读器,还增添了大量的可穿戴设备等。广告公司在进行精准营销或提供商业服务时,需要对用户的终端进行精准分析后,进行跨平台、跨设备的广告投放。如果针对用户的每部终端都进行广告投放,会导致广告公司会面临巨大的广告投放成本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归属的确定方法及装置,用于降低广告投放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归属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
服务器确定目标区域的第一终端的移动轨迹和第二终端的移动轨迹。服务器确定第一终端的移动轨迹和第二终端的移动轨迹的相似度。在第一终端以及第二终端不具有通信运营商的签约系信息,且相似度大于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服务器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为属于同一用户的终端。
本申请中,服务器确定第一终端的移动轨迹,并确定第二终端的移动轨迹。由于终端的移动轨迹可以反映终端对应用户的行为。在一些情况下,用户的活动范围或者移动路线基本保持不变。接下来,服务器计算第一终端的移动轨迹和第二终端的移动轨迹的相似度。在相似度大于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服务器可以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属于同一个用户。这样,对于不具有用户信息的多个终端,服务器可以通过多个终端的移动轨迹的相似度,来确定属于同一用户的多个终端。后续在进行广告投放时,对于用户的多个终端,只需要向用户的任意一个终端投放广告即可。与现有技术中需要向用户的每个终端投放广告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减少广告投放的数量,从而可以降低广告投放的成本。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归属的确定装置,该确定装置可以为服务器,也可以为应用于服务器的芯片,该装置可以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目标区域的第一终端的移动轨迹和第二终端的移动轨迹。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第一终端的移动轨迹和第二终端的移动轨迹的相似度。在第一终端以及第二终端不具有用户信息,且相似度大于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为同一用户的终端。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指令被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的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至少一个指令,当至少一个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的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芯片,芯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及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第一方面的方法。
上述提供的装置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芯片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对应方案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归属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归属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区域的栅格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移动轨迹示意图一;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移动轨迹示意图二;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移动轨迹示意图三;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归属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归属的确定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归属的确定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例如,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仅仅是为了区分不同的终端,并不对其先后顺序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互联网公司向用户的终端推送广告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例如,2018年互联网向用户的终端推送的各种应用服务广告的规模为60亿,而2019年将达到109亿。如果针对用户的每个终端都进行广告投放,会导致广告公司会面临巨大的广告投放成本的问题。为降低广告投放成本,广告公司可以通过广告的精准营销,在增大企业的曝光率的同时,还可以增强企业的网站流量。因此,广告的精准营销在网购、社交、阅读等方面有巨大的潜在价值。
为了实现广告的精准营销,人们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跨屏追踪。跨屏追踪是指通过大数据分析,确定每一个用户的多个终端。然后将同一用户的多个终端捆绑到一个用户名(user identification,user ID)上,以提高广告的营销推荐的精准度。
目前,跨屏追踪常用技术手段包括强关联方式和基于模型的预估匹配。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1、强关联方式。强关联方式的应用场景为需要用户通过终端登录第三方软件。强关联方式包括账号登录法和增强账号法。下面对这两种方法分别进行介绍。
1.1、账号登录法是指不同的终端具有相同的第三方软件(例如淘宝、京东、QQ、微信等),用户通过不同的终端使用同一账号登录第三方软件。服务器可以根据不同终端登录第三方软件的账号,确定属于同一用户的多个终端。这样,服务器可以将多个终端绑定在同一userID。例如,用户使用终端1以账号1登录软件A,以及使用终端2以账号1登录软件A。或者,用户通过具有云存储功能的软件,将用户的多个终端的数据存储到同一账号对应的云端,以使得多个终端的数据在不同的终端之间共享。例如,用户具有终端A、终端B和终端C三个终端。该三个终端都安装有具有云存储功能的软件(例如,百度网盘、印象笔记)。用户将三个终端的数据存储在同一账号对应的云端。这样,用户可以通过终端A查看和使用终端B的数据,也可以查看和使用终端C的数据。
1.2、增强账号法是基于账号识别的扩展匹配方式。服务器通过储存在终端上的Cookie识别用户的终端,从而根据用户使用终端的历史行为将终端与用户进行关联。其中,Cookie具有用户的账号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强关联方式可以精确的匹配终端和用户。但是,该方式需要依赖用户的注册登录行为和大量第三方软件的平台的支持。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可以是需要可以登录第三方软件的设备。例如,该终端可以为用户手持通信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
2、基于模型的预估匹配是指利用多个用户的使用终端的行为数据构建模型,然后将多个终端的行为数据输入模型,确定属于同一用户的多个终端。其中,行为数据可以包括用户的互联网行为(例如,经常登录网页等)和物联网行为(例如,使用手机与智能家居的交互等)。服务器可以将一个或多个用户的行为数据作为样本构建模型。该模型用于将多个终端的行为数据进行聚类,每个聚类簇对应一个用户。然后,服务器通过模型确定属于同一用户的多个终端。例如,在构建模型后,服务器将不同终端具有的行为数据输入模型,得到属于同一用户的多个行为数据。这样,服务器根据同一用户使用不同终端的行为数据。也就是说,服务器可以确定同一用户的多个终端。
需要说明的,基于模型的预估匹配可以通过用户使用终端的多个行为数据进行匹配。由于行为数据的识别需要依赖用户的大量行为数据作为构建模型的样本,因此,在行为数据的数量特别多的情况下,工作人员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模型的训练和构建模型。在用户的行为数据的数量过少的情况下,会导致模型的匹配准确度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归属的确定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服务器确定目标区域的第一终端的移动轨迹和第二终端的移动轨迹。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服务器可以通过通信运营商的数据库中获取第一终端的多个第一坐标数据,以及第二终端的多个第二坐标数据。其中,第一坐标数据和第二坐标数据具有对应的时间信息。然后,服务器根据第一终端的多个第一坐标数据,确定第一终端的移动轨迹。服务器根据第二终端的多个第二坐标数据,确定第二终端的移动轨迹。
例如,终端在通过公共网络(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连接网络的情况下,服务器无法获取终端对应的用户信息。服务器可以获取网络中传输的终端的数据或者消息。例如,终端通过公共网络浏览A网站时,终端通过公共网络向A网站发送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包括终端的坐标数据、发送请求消息的时间信息。A网站接收到终端的请求消息后,可以将终端的请求消息对应的数据通过公共网络发送给终端。服务器可以从通信运营商的网络管理系统中获取到该请求消息。服务器通过对该请求消息进行解析,得到终端的坐标数据以及坐标数据对应的时间信息。然后,服务器根据终端的坐标数据以及时间信息确定终端的移动轨迹。
步骤102、服务器确定第一终端的移动轨迹和第二终端的移动轨迹的相似度。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服务器可以通过基于轨迹位置的出现频次、基于网格序列的词频-逆文档频率模型或者数学分布的假设法,计算第一终端的移动轨迹和第二终端的移动轨迹的相似度。
下面对这三种方法进行简单说明。
1、基于轨迹位置的出现频次
基于轨迹位置的出现频次是指根据两条移动轨迹中坐标数据的共同出现的频率,计算相似度的方法。由于终端的坐标数据是来自不同的数据源,因此服务器可以计算两个终端的多个坐标数据共同出现的位置的数量。例如,终端1的坐标数据为a、b、c,终端2的坐标数据为a、b、c、d、e。则终端1和终端2共同出现的位置为a,b。
这样,在终端的坐标数据不具有时间信息的情况下,服务器也可以计算两个终端的移动轨迹之间的相似度。
2、基于网格序列的词频-逆文档频率模型
基于网格序列的词频-逆文档频率模型是指服务器确定坐标数据对应的栅格序列,然后服务器使用词频-逆文档频率模型将终端的栅格序列转化为向量,然后计算向量之间的余弦相似度。
3、数学分布的假设法
数学分布的假设法是指假设多个终端在一段时间内访问某个地点的次数服从泊松分布。服务器可以通过泊松分布得到一个目标函数。该目标函数可以用于计算两个终端属于同一个用户的概率。泊松分布是一个离散概率分布。
需要说明的是,服务器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计算终端的移动轨迹的相似度,本申请实施例不予限制。
步骤103、在第一终端以及第二终端不具有用户信息,且相似度大于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服务器确定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为同一用户的终端。
其中,用户信息包括用户的姓名、年龄、性别、户口所在地等。示例性的,预设阈值为95%。
可选的,在第一终端以及第二终端的移动轨迹的相似度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服务器确定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不属于同一用户的终端。
本申请中,服务器确定第一终端的移动轨迹;并确定第二终端的移动轨迹。由于终端的移动轨迹可以反映终端对应用户的行为。在一些情况下,用户的活动范围或者移动路线基本保持不变。接下来,服务器计算第一终端的移动轨迹和第二终端的移动轨迹的相似度。在相似度大于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服务器可以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属于同一个用户。这样,对于不具有用户信息的多个终端,服务器可以通过多个终端的移动轨迹的相似度,来确定属于同一用户的多个终端。后续在进行广告投放时,对于用户的多个终端,只需要向用户的任意一个终端投放广告即可。与现有技术中需要向用户的每个终端投放广告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减少广告投放的数量,从而可以降低广告投放的成本。
基于图1的技术方案,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101可以通过步骤201-步骤203实现。
步骤201、服务器获取第一终端的M个第一坐标数据,以及第二终端的N个第二坐标数据。
其中,M、N为正整数。第一坐标数据以及第二坐标数据具有对应的时间信息。坐标数据可以为经纬度。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服务器还可以利用深度包检测技术(deep packetinspection,DPI)对终端的网络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第一终端的多个第一坐标数据以及多个第二坐标数据。
示例性的,通信运营商作为终端连接网络的通道,通信运营商的数据库或系统可以储存有终端的网络数据。服务器可以从通信运营商的业务支撑系统(business supportsystem,BSS)和/或运营支撑系统(operation support system,OSS)中获取终端的网络数据。其中,网络数据可以为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协议数据。
步骤202、服务器根据第一终端的M个第一坐标数据以及M个第一坐标数据对应的时间信息,确定第一终端的移动轨迹。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服务器可以通过下述步骤确定第一终端的移动轨迹。
步骤1、服务器确定M个第一坐标数据在目标区域中对应的L个栅格,并根据M个第一坐标数据的时间信息确定L个栅格的时间序列。
其中,L为小于等于M的正整数。目标区域包括多个栅格。每个栅格均有唯一标识(如编号)。该L个栅格为多个栅格中的部分栅格。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服务器可以先将目标区域划分为多个栅格,然后根据M个第一坐标数据确定对应的L个栅格。
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采用不同的栅格划分方法将目标区域划分为多个栅格。每个栅格划分方法的结果影响坐标数据对应的栅格的数量。下面对目标区域的栅格划分方法进行说明。
1、服务器按照等跨度将目标区域划分为多个栅格。其中,等跨度是指栅格的对边之间的跨度为预设值。以栅格为四边形为例,该栅格的两条对边位于不同的经线,另外两条对比位于不同的纬线。其中,该栅格的两条经线所在的边之间的经度差为第一预设值,另外两条纬线所在的边之间的维度差为第二预设值。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该第一预设值、第二预设值可以为0.0005°、0.001°或0.002°。
2、服务器采用地面距离等分的方法将目标区域划分为多个栅格。也就是说,每个栅格的边长以及面积相等。
3、为了避免坐标数据转换栅格后,造成坐标数据的损失。服务器可以采用微网格划分的方法将目标区域划分为多个栅格。微网格划分是指根据地域的功能特征,将目标区域划分为多个具有明显场景的栅格。示例性的,服务器以道路、河流为边界将建筑物特征相似的区域划分为一个栅格,每个栅格具有一个特征类别。例如,特征类别可以包括高校、会展中心、交通枢纽、商场、酒店、部队、住宅等。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用微网格划分的方法将目标区域划分为多个栅格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服务器采用方法1、2、3得到的栅格的数量可能小于第一坐标数据的数量。
4、服务器可以将每个第一坐标数据转化为栅格。其中,一个第一坐标数据对应一个栅格。每个第一坐标数据对应的栅格不同。
示例性的,服务器首先确定第一终端的多个第一坐标数据对应的矩形。其中,第一终端的多个第一坐标数据位于该矩形内。该矩形的边界对应的纬度范围为(lat1,lat2),对应的经度范围为(lon1,lon2)。然后,服务器根据预设精度确定矩形的栅格的行数r和列数c(行数和列数越大对应的精度越高)。然后,服务器根据下述公式将第一坐标数据(lat,lon)转化为栅格ci。
Figure BDA0002315855470000091
Figure BDA0002315855470000092
其中,
Figure BDA0002315855470000093
表示向下取整,cx表示栅格ci的行号,cy表示栅格ci的列号。
需要说明的是,服务器采用方法4得到的栅格的数量与第一坐标数据的数量相同。
步骤2、服务器根据L个栅格的时间序列,确定第一终端的移动轨迹。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的多个第一坐标数据一般是相对稀疏的,因此,第一坐标数据对应的栅格之间的关联性较差。例如,两个相邻的第一坐标数据对应的栅格之间的距离很远或者相隔时间很长,这使得第一终端的位置顺序难以显现。因此,服务器可以将第一坐标数据对应的栅格作进一步处理,得到能够表征终端的位置顺序的目标栅格。然后服务器根据目标栅格确定第一终端的移动轨迹。
服务器可以采取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第一终端的移动轨迹。
1、按照时间信息确定第一终端的移动轨迹。服务器在确定第一坐标数据对应的L个栅格以及每个栅格对应的时间信息后,将L个栅格中总时长不大于预设时长的连续的S个栅格作为一个目标栅格。其中,S小于等于L。示例性的,预设时长为5小时。如图4所示,第一坐标数据对应的栅格的时间序列为
Figure BDA0002315855470000101
Figure BDA0002315855470000102
对应的时间信息为2019年12月7号的12:00,
Figure BDA0002315855470000103
对应的时间信息为2019年12月7号的13:00,
Figure BDA0002315855470000104
对应的时间信息为2019年12月7号的16:20,
Figure BDA0002315855470000105
对应的时间信息为2019年12月7号的18:00,
Figure BDA0002315855470000106
对应的时间信息为2019年12月7号的21:00。由于
Figure BDA0002315855470000107
Figure BDA0002315855470000108
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5小时,则服务器可以将
Figure BDA0002315855470000109
作为一个目标栅格
Figure BDA00023158554700001010
依次类推,服务器可以确定第一终端的移动轨迹为
Figure BDA00023158554700001011
2、按照距离确定第一终端的移动轨迹。服务器在确定第一坐标数据对应的L个栅格后,服务器确定每个栅格之间的距离。服务器将L个栅格中总距离不大于预设距离的连续的R个栅格作为一个目标栅格。其中,R小于等于L。示例性的,预设距离为7km。如图5所示,第一坐标数据对应的栅格的序列为
Figure BDA00023158554700001012
Figure BDA00023158554700001013
Figure BDA00023158554700001014
之间的距离为3km,
Figure BDA00023158554700001015
Figure BDA00023158554700001016
之间的距离为2km,
Figure BDA00023158554700001017
Figure BDA00023158554700001018
之间的距离为7.5km,
Figure BDA00023158554700001019
Figure BDA00023158554700001020
之间的距离为1.5km。由于
Figure BDA00023158554700001021
Figure BDA00023158554700001022
之间的总距离为5km小于7km,服务器将
Figure BDA00023158554700001023
作为一个目标栅格
Figure BDA00023158554700001024
依次类推,服务器可以确定第一终端的移动轨迹为
Figure BDA00023158554700001025
3、按照时间和空间确定第一终端的移动轨迹。示例性的,服务器在确定第一坐标数据对应栅格id后,服务器可以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6所示,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纵轴表示栅格id,横轴表示一天的4个时间段,Δt1表示0-6点,Δt2表示6-12点,Δt3表示12-18点,Δt4表示18-24点。服务器确定第一坐标数据对应的栅格为在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位置为P1、P2、P3、P4。服务器连接P1、P2、P3、P4,得到第一终端的移动轨迹。
步骤203、服务器根据第二终端的N个第二坐标数据以及N个第二坐标数据对应的时间信息,确定第二终端的移动轨迹。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服务器可以通过下述步骤确定第二终端的移动轨迹。
步骤3、服务器确定N个第二坐标数据在目标区域中对应的K个栅格,并根据N个第二坐标数据的时间信息确定K个栅格的时间序列。
目标区域包括多个栅格。K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步骤4、服务器根据L个栅格的时间序列,确定第二终端的移动轨迹。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3和步骤4具体可以参照步骤1和步骤2,此处不再赘述。
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基于图1所示的技术方案,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104。
步骤104、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具有用户信息的情况下,服务器可以根据第一终端的用户信息和第二终端的用户信息,确定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是否为同一用户的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运营商的BSS系统中还可以存储有终端的用户信息。服务器根据用户信息,可以得到用户使用终端的用户面字段信息和控制面字段信息等信息。例如,服务器根据用户信息,从BSS系统中获取到用户使用终端的通信信息。服务器对用户的通信信息进行解析,可以得到终端对应的用户面字段信息。服务器根据用户信息,从BSS系统中获取到用户使用终端的数据信息。服务器对用户的数据信息进行解析,可以得到终端对应的控制面信息。
其中,用户面字段信息包括时间信息Time、主用户呼叫时拨打的号码(mobilesubscriber international ISDN/PSTN number,MSISDN)、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IMEI)、移动用户的唯一的识别号(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IMSI)、Longitude和Latitude等。控制面字段信息包括追踪区号/位置区号(tracking area code/location area code,TAC/LAC)、全网小区唯一标识编码(eNodeB ID Cell ID/Cell ID,ECI/CI)、省份编码(ProvinceID)等参数。服务器还可以获取终端的userID、位置更新、网络切换、位置区标识及位置更新时间等字段信息。以上字段信息如表1所示。
表1字段信息
Figure BDA0002315855470000121
然后,服务器根据上述终端的字段信息,确定属于同一用户的多个终端。
示例性的,终端1和终端2的UserID相同,则服务器可以确定终端1和终端2为同一用户的终端。
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105、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为同一用户的终端的情况下,服务器按照预设策略,向第一终端或第二终端发送信息。
其中,信息可以包括广告、应用服务等。
预设策略可以包括以下策略中的一个或多个:
1、服务器根据终端的类型向终端发送不同类别的信息。
例如,若终端为平板电脑,服务器可以在平板电脑连接网络的情况下,向该平板电脑发送第三方软件的更新信息或广告。
2、服务器按照预设次数向终端发送信息。
示例性的,预设次数可以一天三次。
3、服务器按照预设频率向终端发送信息。
示例性的,预设频率可以为每次发送信息的时间间隔为4个小时。
4、服务器将终端对应的用户进行聚类,得到多个聚类簇。每个聚类簇对应一个用户群体。然后,服务器按照聚类簇的类别,向该聚类簇的用户群体的终端发送信息。
例如,服务器将终端的用户分为医护人员、公务员等多个聚类簇。对于医护人员的终端,服务器可以向终端发送疾病治疗方面的信息。对于公务员的终端,服务器可以向终端发送时事新闻方面的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不同的用户以及不同类型的终端,服务器可以按照上述预设策略,制定相应的营销决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广告的精准投放。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终端归属的确定装置进行功能模块或者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或者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或者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或者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归属的确定装置,该确定装置可以为服务器,也可以为应用于服务器的芯片,如图8所示,该确定装置可以包括:
处理单元801,用于确定目标区域的第一终端的移动轨迹和第二终端的移动轨迹。处理单元801,还用于确定第一终端的移动轨迹和第二终端的移动轨迹的相似度。在第一终端以及第二终端不具有用户信息,且相似度大于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处理单元801,还用于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为属于同一用户的终端。
可选的,该确定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单元802,用于获取第一终端的M个第一坐标数据,以及第二终端的N个第二坐标数据,M个第一坐标数据以及N个第二坐标数据具有对应的时间信息。M、N为正整数。处理单元801,具体用于根据M个第一坐标数据以及N个第一坐标数据对应的时间信息,确定第一终端的移动轨迹;根据N个第二坐标数据以及N个第二坐标数据对应的时间信息,确定第二终端的移动轨迹。
可选的,处理单元801,具体用于确定M个第一坐标数据在目标区域中对应的L个栅格,并根据M个第一坐标数据的时间信息确定L个栅格的时间序列。L为小于等于M的正整数。目标区域包括多个栅格;根据L个栅格的时间序列,确定第一终端的移动轨迹。
可选的,处理单元801,具体用于确定N个第二坐标数据在目标区域中对应的K个栅格,并根据N个第二坐标数据的时间信息确定K个栅格的时间序列。K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目标区域包括多个栅格;根据多个第二坐标数据的时间序列,连接多个第二坐标数据对应的栅格,得到第二终端的移动轨迹。
可选的,处理单元801,还用于在第一终端以及第二终端具有用户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用户信息确定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是否为同一用户的终端。
图9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终端归属的确定装置的又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当该确定装置为服务器时,该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91和通信接口192。处理器191用于对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执行上述处理单元801执行的步骤,和/或用于执行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19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9中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9中的处理器191。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可选的,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93和通信线路194,存储器193用于存储装置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芯片100的结构示意图。芯片100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处理器110和通信接口120。
可选的,该芯片100还包括存储器130,存储器13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110提供操作指令和数据。存储器13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on-volatile random access memory,NVRA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130存储了如下的元素,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130存储的操作指令(该操作指令可存储在操作系统中),执行相应的操作。
其中,上述处理器110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单元和电路。该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单元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存储器13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该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硬盘或固态硬盘;该存储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总线140可以是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140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0中仅用一条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计算机执行该指令时,该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方法流程中的各个步骤。
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寄存器、硬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人以合适的组合、或者本领域数值的任何其他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图1、图2、图7中所述的终端归属的确定方法。
由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终端归属的确定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应用于上述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也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终端归属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服务器确定目标区域的第一终端的移动轨迹和第二终端的移动轨迹;
所述服务器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移动轨迹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移动轨迹的相似度;
在所述第一终端以及所述第二终端不具有用户信息,且所述相似度大于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服务器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为同一用户的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确定目标区域的第一终端的移动轨迹和第二终端的移动轨迹,包括:
所述服务器获取第一终端的M个第一坐标数据,以及所述第二终端的N个第二坐标数据,所述第一坐标数据以及所述第二坐标数据具有对应的时间信息;M、N为正整数;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M个第一坐标数据以及M个第一坐标数据对应的时间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移动轨迹;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N个第二坐标数据以及N个第二坐标数据对应的时间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移动轨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M个第一坐标数据以及M个第一坐标数据对应的时间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移动轨迹,包括:
所述服务器确定所述M个第一坐标数据在所述目标区域中对应的L个栅格,并根据所述M个第一坐标数据的时间信息确定所述L个栅格的序列;所述目标区域包括多个栅格;L为小于等于M的正整数;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L个栅格的时间序列,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移动轨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N个第二坐标数据以及N个第二坐标数据对应的时间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移动轨迹,包括:
所述服务器确定所述N个第二坐标数据在目标区域中对应的K个栅格,并根据所述N个第二坐标数据的时间信息确定K个栅格的时间序列,所述目标区域包括多个栅格;K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K个栅格的时间序列,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移动轨迹。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终端以及所述第二终端具有用户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是否为同一用户的终端。
6.一种终端归属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目标区域的第一终端的移动轨迹和第二终端的移动轨迹;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移动轨迹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移动轨迹的相似度;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以及所述第二终端不具有用户信息,且所述相似度大于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为同一用户的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通信单元;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终端的M个第一坐标数据,以及所述第二终端的N个第二坐标数据,所述M个第一坐标数据以及所述N个第二坐标数据具有对应的时间信息;M、N为正整数;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M个第一坐标数据以及M个第一坐标数据对应的时间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移动轨迹;
根据所述N个第二坐标数据以及N个第一坐标数据对应的时间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移动轨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M个第一坐标数据在所述目标区域中对应的L个栅格,并根据所述M个第一坐标数据的时间信息确定所述L个栅格的序列;所述目标区域包括多个栅格;L为小于等于M的正整数;
根据所述L个栅格的时间序列,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移动轨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N个第二坐标数据在目标区域中对应的K个栅格,并根据所述N个第二坐标数据的时间信息确定K个栅格的时间序列,所述目标区域包括多个栅格;K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根据所述K个栅格的时间序列,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移动轨迹。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以及所述第二终端具有用户信息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用户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是否为同一用户的终端。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及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1277149.3A 2019-12-12 2019-12-12 终端归属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11824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77149.3A CN111182465A (zh) 2019-12-12 2019-12-12 终端归属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77149.3A CN111182465A (zh) 2019-12-12 2019-12-12 终端归属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82465A true CN111182465A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51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77149.3A Pending CN111182465A (zh) 2019-12-12 2019-12-12 终端归属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8246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5019A (zh) * 2020-06-11 2020-09-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关联账号的方法及装置
CN116056067A (zh) * 2023-01-09 2023-05-0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识别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87104A (zh) * 2016-03-21 2016-07-20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用户属性信息的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8764951A (zh) * 2018-03-23 2018-11-06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相似度获得方法和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JP2019021036A (ja) * 2017-07-18 2019-02-07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移動軌跡成形装置、異常診断システム、移動軌跡成形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87104A (zh) * 2016-03-21 2016-07-20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用户属性信息的获取方法和装置
JP2019021036A (ja) * 2017-07-18 2019-02-07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移動軌跡成形装置、異常診断システム、移動軌跡成形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8764951A (zh) * 2018-03-23 2018-11-06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相似度获得方法和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5019A (zh) * 2020-06-11 2020-09-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关联账号的方法及装置
CN111695019B (zh) * 2020-06-11 2023-08-0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关联账号的方法及装置
CN116056067A (zh) * 2023-01-09 2023-05-0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识别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6056067B (zh) * 2023-01-09 2024-04-1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识别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36240B2 (en) Frequency-domai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US11979433B2 (en) Highly scalable four-dimensional web-rendering geospatial data system for simulated worlds
Li et al. Towards social user profiling: unified and discriminative influence model for inferring home locations
US1041988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tatistically associating mobile devices and non-mobile devices with geographic areas
US20180121322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esting Versions of Applications
WO201505506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ushing messages
CN110300084B (zh) 基于ip地址的画像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可读介质
Berlingerio et al. The GRAAL of carpooling: GReen And sociAL optimization from crowd-sourced data
CN104254865A (zh) 凭经验的专家确定和问题路由系统和方法
CN107545451B (zh) 一种广告推送方法及装置
Costa et al. Towards real-time road traffic analytics using telco big data
US9948535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gestion-based content delivery
US2014018862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ure advertising
CN113412607B (zh) 内容推送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182465A (zh) 终端归属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8702334B (zh) 用于针对零费率的网络配置的分布式测试的方法和系统
CN112784152A (zh) 一种标记用户的方法和装置
US20170052968A1 (en) Analyzing and viewing social interactions based on personal electronic devices
CN110807050B (zh) 性能分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959041B1 (en) Traffic analysis of mobile phones partitioned by geohash
EP4024906B1 (en)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 device using attributes and location signatures from the device
CN113886721B (zh) 个性化兴趣点推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123321A (zh) 一种确定推荐图片的方法及装置
CN113449986A (zh) 一种业务分配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6487825B (zh) 信息关联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