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81063A - 一种应用于配网线路环网柜的新型旁路电缆作业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配网线路环网柜的新型旁路电缆作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81063A
CN111181063A CN202010133870.1A CN202010133870A CN111181063A CN 111181063 A CN111181063 A CN 111181063A CN 202010133870 A CN202010133870 A CN 202010133870A CN 111181063 A CN111181063 A CN 1111810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hole
main unit
ring main
scr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3387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81063B (zh
Inventor
王建勋
王运彪
梁伟
邓代国
潘希平
龚银燕
崔琳
邹少波
唐建江
余文云
黄劲松
贺黎明
唐友新
余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cha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u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cha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u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cha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u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cha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u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3387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810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810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810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810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810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05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for cutting cables or wires, or splic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for overhead lines or cables

Landscapes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一种应用于配网线路环网柜的新型旁路电缆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微型供电电力网络系统,所述微型供电电力网络系统包括汽车、车载环网柜、电缆转接装置;车载环网柜安装在汽车上;2)车载环网柜的输入电缆由电缆转接装置与该环网柜相邻的前面一个环网柜的输出端相连,车载环网柜的变压器电缆由电缆转接装置与该环网柜相连的变压器相连接,车载环网柜的输出电缆由电缆转接装置与该环网柜相邻的后面一个环网柜的输入端相连;3)更换或修理该环网柜后,断开车载环网柜的输入电缆、车载环网柜的变压器电缆、车载环网柜的输出电缆。该方法具有安全、时间短、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配网线路环网柜的新型旁路电缆作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配网线路环网柜的新型旁路电缆作业方法(即新型旁路电缆作业方法在配网线路环网柜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旁路电缆作业技术早期多应用于简单的跨接式旁路作业法将待检修环网柜隔离。通过旁路设备建立的临时电网对用户供电。然而配电线路实际情况中,配网两个环网柜之间的距离往往在几百米,甚至上千米以上,按照了《10kV电缆线路不停电作业指导书》中介绍的方法,旁路电缆线路敷设距离需要超过500米。而旁路电缆线路敷设距离过长会带来几个问题:(1)安全问题,目前旁路电缆线路敷设一般采用露天地表敷设,为了防止行人、车辆破坏,需要专门安排人员值守,一旦线路过长,值守人员不够,安全隐患会大幅增加。(2)效率问题,配网线路直接面对用户检修维护工作一般要求时间短、效率高。根据旁路电缆作业经验,敷设300米距离旁路电缆需要3小时以上。这样明显与开展旁路电缆作业的初衷是相悖的。(3)成本问题,众所周知。一套300米作业距离的旁路电缆作业设备基本配置购置成本在200万左右,一旦作业距离成倍增加,设备购置成本也相应增加,这样对于一般供电企业是无法承受的。另外,长距离电缆敷设务必造成作业人员增加,其劳动成本也会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配网线路环网柜的新型旁路电缆作业方法,该方法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配网线路环网柜的新型旁路电缆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微型供电电力网络系统,所述微型供电电力网络系统包括汽车7、车载环网柜5、电缆转接装置;车载环网柜5安装在汽车7上;
2)当配网线路上某一环网柜需更换或需修理时,汽车7带着车载环网柜5到达该环网柜处,断开该环网柜的输入电缆、输出电缆,以及断开该环网柜与变压器4相连的变压器电缆;车载环网柜的输入电缆6由电缆转接装置与该环网柜相邻的前面一个环网柜的输出端相连,车载环网柜的变压器电缆8由电缆转接装置与该环网柜相连的变压器4相连接,车载环网柜的输出电缆9由电缆转接装置与该环网柜相邻的后面一个环网柜的输入端相连;
3)更换或修理该环网柜后,断开车载环网柜的输入电缆6、车载环网柜的变压器电缆8、车载环网柜的输出电缆9;
将更换或修理后的环网柜的输入电缆与相邻的前面一个环网柜的输出端相连,将更换或修理后的环网柜的输出电缆与相邻的后面一个环网柜的输入端相连,更换或修理后的环网柜的变压器电缆与变压器4相连接。
所述电缆转接装置包括接线柱10、绝缘外筒12、螺杆14、锥体15、轴承18、电缆导向管20;接线柱10为导电体,接线柱10与待接的环网柜或变压器的电源接点相连,接线柱10的右端内设有插孔11;绝缘外筒12内设有筒孔13,筒孔13的直径大于接线柱10的直径0-4mm,绝缘外筒12的右端部为封闭端部,封闭端部开有螺杆孔17,螺杆孔17与筒孔13相连通;锥体15位于筒孔13内,锥体15的小头端位于左边,锥体15的小头端外径小于插孔11的内径,锥体15的大头端外径大于插孔11的内径;锥体15内设有与螺杆相配的螺纹通孔16;锥体15旋在螺杆14的左端部上,螺杆14的右端部穿过螺杆孔17位于绝缘外筒12外,螺杆14的右端部设有第一旋转插口,螺杆14的右部安装有轴承18,轴承18固定在螺杆孔17内;绝缘外筒12的右部固定有电缆导向管20,绝缘外筒12的右部设有电缆孔,电缆孔与电缆导向管20的管孔21相连通,电缆22的一端穿过管孔21、电缆孔后与锥体15固定连接,锥体15为导电体。
所述电缆转接装置包括接线柱10、绝缘外筒12、螺杆14、电缆导向管20、绝缘固定套23、导电插杆24、紧固螺母39;接线柱10为导电体,接线柱10与待接的环网柜或变压器的电源接点相连,接线柱10的右端内设有插孔11,接线柱10的右部设有外螺纹;绝缘外筒12内设有筒孔13,绝缘外筒12的右端部为封闭端部,封闭端部开有螺杆孔17,螺杆孔17与筒孔13相连通;绝缘外筒12的左端设有外挡环25,绝缘外筒12的左部套有绝缘固定套23,绝缘固定套23的右端内设有内挡环,内挡环的内径小于外挡环25的外径,绝缘固定套23内设有与接线柱10上的外螺纹相配套的内螺纹;导电插杆24的左部位于绝缘外筒12外,导电插杆24的右部位于筒孔13内,导电插杆24的右端设有螺孔,导电插杆24的直径小于插孔11的直径0-1mm;绝缘外筒12的右部固定有电缆导向管20,绝缘外筒12的右部设有电缆孔,电缆孔与电缆导向管20的管孔21相连通,电缆22的一端部设有螺杆孔,电缆22的一端部穿过管孔21、电缆孔后位于筒孔13内;螺杆14的左部穿过螺杆孔17后位于筒孔13内,紧固螺母39旋在螺杆14上,紧固螺母39位于筒孔13内,螺杆14的左端部穿过电缆22上的螺杆孔后再旋入导电插杆24的螺孔中,紧固螺母39将电缆22固定在导电插杆24上。
所述电缆转接装置包括接线柱10、绝缘外筒12、螺杆14、电缆导向管20、绝缘固定套23、导电插杆24、紧固螺母39;接线柱10为导电体,接线柱10与待接的环网柜或变压器的电源接点相连,接线柱10的右端内设有插孔11,接线柱10的右端部设有锁块40,接线柱10的外径小于绝缘外筒的筒孔13的内径0-4mm;绝缘外筒12内设有筒孔13,绝缘外筒12的右端部为封闭端部,封闭端部开有螺杆孔17,螺杆孔17与筒孔13相连通;筒孔13内的绝缘外筒12的内壁上设有直滑槽26、弧形滑槽27,直滑槽26沿左右方向布置,弧形滑槽27的个数与锁块40的个数相对应,相邻直滑槽26与直滑槽26之间间距与相邻锁块40与锁块40之间间距相对应;弧形滑槽27为弧形,弧形滑槽27与直滑槽26相连通;导电插杆24位于筒孔13内,导电插杆24的右端设有螺孔,导电插杆24的直径小于插孔11的直径0-2mm;绝缘外筒12的右部固定有电缆导向管20,绝缘外筒12的右部设有电缆孔,电缆孔与电缆导向管20的管孔21相连通,电缆22的一端部设有螺杆孔,电缆22的一端部穿过管孔21、电缆孔后位于筒孔13内;螺杆14的左部穿过螺杆孔17后位于筒孔13内,紧固螺母39旋在螺杆14上,紧固螺母39位于筒孔13内,螺杆14的左端部穿过电缆22上的螺杆孔后再旋入导电插杆24的螺孔中,紧固螺母39将电缆22固定在导电插杆24上。
所述插孔11内的左端固定有导电弹簧。
所述电缆转接装置包括第一内芯卡盘、主绝缘筒;主绝缘筒内开有主绝缘筒通孔,主绝缘筒通孔内安装有第一内芯卡盘,主绝缘筒上开有旋转通孔,旋转通孔与主绝缘筒通孔相连通,第一内芯卡盘的第二旋转插口位于旋转通孔处;第一内芯卡盘包括环形盘、滑块、导电弧形夹片;环形盘的中部设有电缆连接通孔,环形盘沿径向开有3-4个滑槽,滑槽内设有与滑槽相配合的滑块,滑块的内端固定有导电弧形夹片,滑块的外端内设有长螺孔,螺杆的内端部旋入在所述长螺孔中,螺杆的外端部由轴承与环形盘相连;螺杆的外端设有第二旋转插口。
所述所述电缆转接装置还包括附绝缘筒,附绝缘筒内设有附绝缘筒通孔,绝缘筒通孔由主绝缘筒上的电缆通孔与主绝缘筒通孔相连通;附绝缘筒内安装有第二内芯卡盘,附绝缘筒上开有旋转通孔,旋转通孔与附绝缘筒通孔相连通,第二内芯卡盘的第二旋转插口位于旋转通孔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方法具有安全、时间短、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配网线路环网柜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应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缆转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电缆转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电缆转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3的环网柜电缆双接线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电缆转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电缆转接装置的内芯卡盘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电缆转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环网柜,2-第二环网柜,3-第三环网柜,4-变压器,5-车载环网柜,6-车载环网柜的输入电缆,7-汽车,8-车载环网柜的变压器电缆,9-车载环网柜的输出电缆,10-接线柱,11-插孔,12-绝缘外筒,13-筒孔,14-螺杆,15-锥体,16-螺纹通孔,17-螺杆孔,18-轴承,19-第一旋转插口,20-电缆导向管,21-管孔,22-电缆,23-绝缘固定套,24-导电插杆,25-外挡环,26-直滑槽,27-弧形滑槽,28-环形盘,29-滑块,30-导电弧形夹片,31-第二旋转插口,32-绝缘支撑架,33-顶升装置,34-竖向滑槽,35-竖向杆,36-上夹杆,37-架空线路电缆,38-下夹杆,39-紧固螺母,40-锁块,41-电缆连接通孔,42-环网柜柜体,43-电缆接入插孔,43-1-A相第一插孔,43-2-A相第二插孔,43-3-B相第一插孔,43-4-B相第二插孔,43-5-C相第一插孔,43-6-C相第二插孔,44-主绝缘筒,45-主绝缘筒通孔,46-第一内芯卡盘,47-第二内芯卡盘,48-附绝缘筒,49-附绝缘筒通孔,50-环网柜的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应用于配网线路环网柜的新型旁路电缆作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微型供电电力网络系统,所述微型供电电力网络系统包括汽车7、车载环网柜5、电缆转接装置;车载环网柜5安装在汽车7上;
2)当配网线路上某一环网柜(例如第二环网柜2)需更换或需修理时,汽车7带着车载环网柜5到达该环网柜(例如第二环网柜2)处,断开该环网柜的输入电缆、输出电缆,以及断开该环网柜与变压器4相连的变压器电缆;车载环网柜的输入电缆6由电缆转接装置与该环网柜相邻的前面一个环网柜(例如第一环网柜1)的输出端相连,车载环网柜的变压器电缆8由电缆转接装置与该环网柜相连的变压器4相连接,车载环网柜的输出电缆9由电缆转接装置与该环网柜相邻的后面一个环网柜(例如第三环网柜3)的输入端相连;
3)更换或修理该环网柜(例如第二环网柜2)后,断开车载环网柜的输入电缆6、车载环网柜的变压器电缆8、车载环网柜的输出电缆9;
将更换或修理后的环网柜的输入电缆与相邻的前面一个环网柜(例如第一环网柜1)的输出端相连,将更换或修理后的环网柜的输出电缆与相邻的后面一个环网柜(例如第三环网柜3)的输入端相连,更换或修理后的环网柜的变压器电缆与变压器4相连接。
如图3所示,所述电缆转接装置(或称内环膨胀电缆转接装置)包括接线柱10、绝缘外筒(或绝缘外套)12、螺杆14、锥体15、轴承18、电缆导向管20;接线柱10为导电体(接线柱10的材料为导电材料),接线柱10与待接的环网柜或变压器的电源接点相连{连接方式可采用如下之一:1、如图6所示,环网柜的接线底座改成环网柜电缆双接线底座,即:环网柜电缆双接线底座上分别设有6个电缆接入插孔43,分别为A相第一插孔43-1、A相第二插孔43-2、B相第一插孔43-3、B相第二插孔43-4、C相第一插孔43-5、C相第二插孔43-6,A相、B相、C相火线的接线端分别各连接2个电缆接入插孔,接线柱10插入空着的电缆接入插孔中,实现在线连接(即不停电);2、也可采用:接线柱10上设有电源电缆连接点(常规方法,通常采用设电源电缆插入孔,插入待接的电源电缆,然后从螺杆中旋入螺杆压紧电源电缆,由螺杆紧固);接线柱10可固定在环网柜的接线底座上},接线柱10的右端内设有插孔11(图3的右边为右);绝缘外筒12内设有筒孔13,筒孔13的直径大于接线柱10的直径0-4mm(即接线柱10的右部能插入筒孔13内),绝缘外筒12的右端部为封闭端部,封闭端部开有螺杆孔17,螺杆孔17与筒孔13相连通(或,绝缘外筒12的右端固定有封闭板,封闭板开有螺杆孔);锥体15位于筒孔13内,锥体15的小头端位于左边,锥体15的小头端外径小于插孔11的内径,锥体15的大头端外径大于插孔11的内径;锥体15内设有与螺杆相配的螺纹通孔16;锥体15旋在螺杆14的左端部上,螺杆14的右端部穿过螺杆孔17位于绝缘外筒12外,螺杆14的右端部设有第一旋转插口(如十字形凹槽、一字形凹槽;或者可多边凸块)19(即可利用工具旋转螺杆14),螺杆14的右部安装有轴承18,轴承18固定在螺杆孔17内(螺杆14可旋转,锥体15左右移动);绝缘外筒12的右部固定有电缆导向管20,绝缘外筒12的右部设有电缆孔,电缆孔与电缆导向管20的管孔21相连通,电缆22的一端穿过管孔21、电缆孔后与锥体15固定连接,锥体15为导电体(锥体15的材料为导电材料)。
使用时,绝缘外筒12向接线柱10运动,接线柱10插入筒孔13内,同时锥体15插入插孔11内,用工具(套在或插入第一旋转插口19)旋转螺杆14,锥体15向左移动,使锥体15与接线柱10紧连接,即实现电连接。当需断开时,用工具反方向旋转螺杆14,锥体15向右移动,锥体15离开接线柱10,将绝缘外筒12向右移动,绝缘外筒12离开接线柱10。
图3-5中,所述电缆22包括车载环网柜的输入电缆6、车载环网柜的变压器电缆8、车载环网柜的输出电缆9中的一种。车载环网柜的电缆(输入电缆、变压器电缆、输出电缆)采用柔性电缆。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电缆转接装置。如图4所示,所述电缆转接装置(或称内装螺栓电缆转接装置)包括接线柱10、绝缘外筒(绝缘外套)12、螺杆14、电缆导向管20、绝缘固定套23、导电插杆24、紧固螺母39;接线柱10为导电体(接线柱10的材料为导电材料),接线柱10与待接的环网柜或变压器的电源接点相连{连接方式可采用如下之一:1、如图6所示,环网柜的接线底座改成环网柜电缆双接线底座,即:环网柜电缆双接线底座上分别设有6个电缆接入插孔43,分别为A相第一插孔43-1、A相第二插孔43-2、B相第一插孔43-3、B相第二插孔43-4、C相第一插孔43-5、C相第二插孔43-6,A相、B相、C相火线的接线端分别各连接2个电缆接入插孔,接线柱10插入空着的电缆接入插孔中,实现在线连接(即不停电);2、也可采用:接线柱10上设有电源电缆连接点(常规方法,通常采用设电源电缆插入孔,插入待接的电源电缆,然后从螺杆中旋入螺杆压紧电源电缆,由螺杆紧固);接线柱10可固定在环网柜的接线底座上},接线柱10的右端内设有插孔11(图4的右边为右),接线柱10的右部设有外螺纹,接线柱10的外径与绝缘外筒的外径相对应;绝缘外筒12内设有筒孔13,绝缘外筒12的右端部为封闭端部,封闭端部开有螺杆孔17,螺杆孔17与筒孔13相连通(或,绝缘外筒12的右端固定有封闭板,封闭板开有螺杆孔);绝缘外筒12的左端设有外挡环25,绝缘外筒12的左部套有绝缘固定套23,绝缘固定套23的右端内设有内挡环,内挡环的内径小于外挡环25的外径(即外挡环25能阻止绝缘固定套23从绝缘外筒12的左端离开),绝缘固定套23内设有与接线柱10上的外螺纹相配套的内螺纹;导电插杆24的左部位于绝缘外筒12外(导电插杆24的左部可插入插孔11中),导电插杆24的右部位于筒孔13内,导电插杆24的右端设有螺孔,导电插杆24的直径小于插孔11的直径0-1mm(即导电插杆24的左部能插入插孔11内);绝缘外筒12的右部固定有电缆导向管20,绝缘外筒12的右部设有电缆孔,电缆孔与电缆导向管20的管孔21相连通,电缆22的一端部设有螺杆孔(或,电缆22的一端部连接一导电环片),电缆22的一端部穿过管孔21、电缆孔后位于筒孔13内;
螺杆14的左部穿过螺杆孔17后位于筒孔13内,紧固螺母39旋在螺杆14上,紧固螺母39位于筒孔13内,螺杆14的左端部穿过电缆22上的螺杆孔后再旋入导电插杆24的螺孔中,紧固螺母39将电缆22固定在导电插杆24上(紧固螺母39位于电缆22上的螺杆孔的右侧)。
螺杆14的右端部可设有第一旋转插口(如十字形凹槽、一字形凹槽;或者可多边凸块)19(即可利用工具旋转螺杆14)。插孔11内的左端可固定一导电弹簧,导电插杆24的左端与导电弹簧相接触,可加强导电插杆24与接线柱10的接触。
使用时,绝缘外筒12向接线柱10运动,导电插杆24的左部可插入插孔11内(实现电连接),然后将绝缘固定套23旋在接线柱10上,即将绝缘外筒12与接线柱10固定连接。当需断开时,反向旋转绝缘固定套23,绝缘固定套23离开接线柱10,将导电插杆24从插孔11中抽出,实现绝缘外筒12与接线柱10的分离。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电缆转接装置。如图5所示,所述电缆转接装置包括接线柱10、绝缘外筒(绝缘外套)12、螺杆14、电缆导向管20、绝缘固定套23、导电插杆24、紧固螺母39;接线柱10为导电体(接线柱10的材料为导电材料),接线柱10与待接的环网柜或变压器的电源接点相连{连接方式可采用如下之一:1、如图6所示,环网柜的接线底座改成环网柜电缆双接线底座,即:环网柜电缆双接线底座上分别设有6个电缆接入插孔43,分别为A相第一插孔43-1、A相第二插孔43-2、B相第一插孔43-3、B相第二插孔43-4、C相第一插孔43-5、C相第二插孔43-6,A相、B相、C相火线的接线端分别各连接2个电缆接入插孔,接线柱10插入空着的电缆接入插孔中,实现在线连接(即不停电);2、也可采用:接线柱10上设有电源电缆连接点(常规方法,通常采用设电源电缆插入孔,插入待接的电源电缆,然后从螺杆中旋入螺杆压紧电源电缆,由螺杆紧固);接线柱10可固定在环网柜的接线底座上},接线柱10的右端内设有插孔11(图5的右边为右),接线柱10的右端部设有锁块40,接线柱10的外径小于绝缘外筒的筒孔13的内径0-4mm(即接线柱10的右部能插入筒孔13内);绝缘外筒12内设有筒孔13,绝缘外筒12的右端部为封闭端部,封闭端部开有螺杆孔17,螺杆孔17与筒孔13相连通(或,绝缘外筒12的右端固定有封闭板,封闭板开有螺杆孔);
筒孔13内的绝缘外筒12的内壁上设有直滑槽26、弧形滑槽27,直滑槽26沿左右方向布置,弧形滑槽27的个数与锁块40的个数相对应(锁块40最好为2-3个),相邻直滑槽26与直滑槽26之间间距与相邻锁块40与锁块40之间间距相对应;弧形滑槽27为弧形,弧形滑槽27与直滑槽26相连通(锁块40可在直滑槽26、弧形滑槽27内滑动,即锁块40的大小小于直滑槽26、弧形滑槽27的大小);
导电插杆24位于筒孔13内,导电插杆24的右端设有螺孔,导电插杆24的直径小于插孔11的直径0-2mm(即导电插杆24的左部能插入插孔11内);绝缘外筒12的右部固定有电缆导向管20,绝缘外筒12的右部设有电缆孔,电缆孔与电缆导向管20的管孔21相连通,电缆22的一端部设有螺杆孔(或,电缆22的一端部连接一导电环片),电缆22的一端部穿过管孔21、电缆孔后位于筒孔13内;
螺杆14的左部穿过螺杆孔17后位于筒孔13内,紧固螺母39旋在螺杆14上,紧固螺母39位于筒孔13内,螺杆14的左端部穿过电缆22上的螺杆孔后再旋入导电插杆24的螺孔中,紧固螺母39将电缆22固定在导电插杆24上(紧固螺母39位于电缆22上的螺杆孔的右侧)。
螺杆14的右端部可设有第一旋转插口(如十字形凹槽、一字形凹槽;或者可多边凸块)19(即可利用工具旋转螺杆14)。插孔11内的左端可固定一导电弹簧,导电插杆24的左端与导电弹簧相接触,目的是加强导电插杆24与接线柱10的接触(电连接)。
使用时,绝缘外筒12向接线柱10运动,接线柱10插入筒孔13内,同时锁块40插入直滑槽26中,导电插杆24的左部插入插孔11内(实现电连接);旋转绝缘外筒12,锁块40进入弧形滑槽27中将绝缘外筒12与接线柱10相连接。当需断开时,反向旋转绝缘外筒12,锁块40从弧形滑槽27中退出,向右抽绝缘外筒12,绝缘外筒12离开接线柱10,导电插杆24从插孔11中抽出,实现绝缘外筒12与接线柱10的分离。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电缆转接装置。如图7-8所示,所述电缆转接装置(或称内芯卡盘电缆转接装置)包括第一内芯卡盘46、主绝缘筒44;主绝缘筒44内开有主绝缘筒通孔45,主绝缘筒通孔45内安装有第一内芯卡盘46,主绝缘筒44上开有旋转通孔,旋转通孔与主绝缘筒通孔45相连通,第一内芯卡盘46的第二旋转插口31位于旋转通孔处(旋转工具插入旋转通孔中,可旋转第一内芯卡盘46的螺杆);
第一内芯卡盘46包括环形盘28、滑块29、导电弧形夹片30;环形盘28的中部设有电缆连接通孔41,环形盘28沿径向开有3-4个滑槽,3-4个滑槽均布(4个滑槽时即相互之间成90度夹角),滑槽内设有与滑槽相配合的滑块29(滑块29可沿滑槽内外移动,向内移动,导电弧形夹片30夹住电缆22),滑块29的内端固定有导电弧形夹片30(导电弧形夹片30的材料为导电材料),滑块29的外端内设有长螺孔(有一定距离的螺孔,或通孔),螺杆的内端部旋入在所述长螺孔中,螺杆的外端部由轴承与环形盘28相连(即螺杆可旋转,实现滑块29沿滑槽内外移动);螺杆的外端设有第二旋转插口(如十字形凹槽、一字形凹槽;或者可多边凸块)31(即可利用工具旋转螺杆)。
还可采用与3-4个滑块29相连的螺杆之间由旋转传动装置相连,只需一个第二旋转插口实现多个螺杆的同时旋转。
环网柜的电缆50包括环网柜的输入电缆、输出电缆。
使用时,将待接的环网柜的电缆(地面环网柜的电缆,如第一环网柜1或第三环网柜3的电缆)50或变压器的电缆的导电端头从主绝缘筒44的主绝缘筒通孔45的一端插入电缆连接通孔41内,电缆22的导电端头从主绝缘筒44的主绝缘筒通孔45的另一端插入电缆连接通孔41内;旋转螺杆,滑块29向内移动,3-4个导电弧形夹片30夹住2根电缆,实现电连接。当需断开时,反向旋转螺杆,滑块29向外移动,从电缆连接通孔41内抽出2根电缆。
所述电缆转接装置(内芯卡盘电缆转接装置)还包括附绝缘筒48,附绝缘筒48内设有附绝缘筒通孔49,绝缘筒通孔49由主绝缘筒44上的电缆通孔与主绝缘筒通孔45相连通;附绝缘筒48内安装有第二内芯卡盘47,附绝缘筒48上开有旋转通孔,旋转通孔与附绝缘筒通孔49相连通,第二内芯卡盘47的第二旋转插口31位于旋转通孔处(旋转工具插入旋转通孔中,可旋转第二内芯卡盘47的螺杆)。
第二内芯卡盘47的结构与第一内芯卡盘46的结构相同。
使用时,主绝缘筒使用同上述。第二根电缆22的导电端头插入附绝缘筒通孔49内,穿过第二内芯卡盘47的电缆连接通孔41,进入主绝缘筒通孔45,然后与第一根电缆22相连(可采用从主绝缘筒通孔45拉出第二根电缆22的导电端头,打结环状系在第一根电缆22上,然后送入主绝缘筒通孔45中,回抽第二根电缆22,拉紧,然后再紧固第二内芯卡盘47);旋转螺杆,滑块29向内移动,3-4个导电弧形夹片30夹住第二根电缆22,实现多根电缆连接。当需断开时,反向旋转螺杆,滑块29向外移动,从电缆连接通孔41内抽出第二根电缆22。
实施例5:
此种情况为:当配网线路上与架空线路电缆37相连的环网柜需更换或需修理时,车载环网柜的输入电缆与架空线路电缆37相连(不与环网柜相连)。可实现将架空线路电缆37上的电接入地面环网柜中,也可将地面环网柜上的电送入架空线路电缆37上。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车载环网柜的输入电缆连接的电缆转接装置(采用架空线路电缆接入车载环网柜的装置)。如图9所示,电缆转接装置(采用架空线路电缆接入车载环网柜的装置)包括绝缘支撑架32、顶升装置33、竖向杆35、上夹杆36、下夹杆38;竖向杆35、上夹杆36、下夹杆38均为导电体(其材料为导电材料);上夹杆36的左端部与竖向杆35的上端部固定连接,竖向杆35的右侧面上设有竖向滑槽(或竖向滑轨)34,下夹杆38的左端部位于竖向滑槽内(下夹杆38可沿竖向滑槽上下滑动;采用竖向滑轨时,下夹杆38的左端部卡在竖向滑轨上可滑动),下夹杆38由顶升装置(如:液压缸、气压缸)33与绝缘支撑架32相连;电缆22的上端部与竖向杆35固定连接。
所述上夹杆36的底面设有内弧形凹槽,下夹杆38的上面设有内弧形凹槽(用于夹架空线路电缆37)。
所述顶升装置为液压缸、气压缸,或者为电机、螺杆和螺母;采用液压缸时,液压缸的活塞杆与下夹杆38相连(可铰接),液压缸的缸体与绝缘支撑架32固定连接;采用气压缸时,气压缸的活塞杆与下夹杆38相连(可铰接),气压缸的缸体与绝缘支撑架32固定连接;采用电机、螺杆和螺母时,电机固定在绝缘支撑架32上,电机的输出轴与螺杆相连,螺母旋在螺杆上,螺母与下夹杆38固定连接。
使用:用绝缘支撑架32将上夹杆36和下夹杆38举至架空线路电缆37处,上夹杆36挂在架空线路电缆37上,顶升装置顶升将下夹杆38举起,使下夹杆38与上夹杆36将架空线路电缆37夹紧(实现电连接)。当需断开时,顶升装置下降,将下夹杆38降下,操作绝缘支撑架32,上夹杆36和下夹杆38离开架空线路电缆37。
本发明的特点:
1.由于采用汽车、车载环网柜、电缆转接装置;汽车能快速到达现场,车载环网柜的电缆(输入电缆、变压器电缆、输出电缆)事先准备,长度可不受限制(可很长)。
采用新型旁路电缆作业方法应用在配网线路环网柜等设备检修或更换项目中,可以有效减少作业半径,降低作业成本和劳动强度,是一种实用性好,高效简单的配网应急保障作业技术,安装操作简化缩短操作时间,值得在配电系统中进行推广。在带电作业技术应用到配网电缆网线路中遇见阻碍时,新型旁路电缆作业方法是很好的尝试及今后技术发展方向。
利用环网柜空余间隔进行旁路作业,通过核对相序完成合环操作旁路作业达到用户不停电。
2.新型旁路电缆作业方法指出一种发展方向,今后可以在电缆转接以及设备预留旁路电缆连接接口方向继续研究,希望国内技术人员能够在此基础上持续改进和创新,使我国配电电力网络更加安全。
3.新型旁路电缆作业方法关键之一在于电缆转接装置,研发出这种产品。该项目开发的这种电缆转接装置设计成L形(握手式,电缆导向管成为手柄,创新技术),一端可以与旁路电缆快速插拔式终端对接完成不停电作业,握手式点转接方式应用。
4.应用后电力企业经济社会效益明显;检修、接火、预防试验、故障隔离等可以运用,供电可靠性大幅提高,优质服务效果明显。

Claims (4)

1.一种应用于配网线路环网柜的新型旁路电缆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微型供电电力网络系统,所述微型供电电力网络系统包括汽车(7)、车载环网柜(5)、电缆转接装置;车载环网柜(5)安装在汽车(7)上;
2)当配网线路上某一环网柜需更换或需修理时,汽车(7)带着车载环网柜(5)到达该环网柜处,断开该环网柜的输入电缆、输出电缆,以及断开该环网柜与变压器(4)相连的变压器电缆;车载环网柜的输入电缆(6)由电缆转接装置与该环网柜相邻的前面一个环网柜的输出端相连,车载环网柜的变压器电缆(8)由电缆转接装置与该环网柜相连的变压器(4)相连接,车载环网柜的输出电缆(9)由电缆转接装置与该环网柜相邻的后面一个环网柜的输入端相连;
3)更换或修理该环网柜后,断开车载环网柜的输入电缆(6)、车载环网柜的变压器电缆(8)、车载环网柜的输出电缆(9);
将更换或修理后的环网柜的输入电缆与相邻的前面一个环网柜的输出端相连,将更换或修理后的环网柜的输出电缆与相邻的后面一个环网柜的输入端相连,更换或修理后的环网柜的变压器电缆与变压器(4)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配网线路环网柜的新型旁路电缆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转接装置包括接线柱(10)、绝缘外筒(12)、螺杆(14)、锥体(15)、轴承(18)、电缆导向管(20);接线柱(10)为导电体,接线柱(10)与待接的环网柜或变压器的电源接点相连,接线柱(10)的右端内设有插孔(11);绝缘外筒(12)内设有筒孔(13),筒孔(13)的直径大于接线柱(10)的直径0-4mm,绝缘外筒(12)的右端部为封闭端部,封闭端部开有螺杆孔(17),螺杆孔(17)与筒孔(13)相连通;锥体(15)位于筒孔(13)内,锥体(15)的小头端位于左边,锥体(15)的小头端外径小于插孔(11)的内径,锥体(15)的大头端外径大于插孔(11)的内径;锥体(15)内设有与螺杆相配的螺纹通孔(16);锥体(15)旋在螺杆(14)的左端部上,螺杆(14)的右端部穿过螺杆孔(17)位于绝缘外筒(12)外,螺杆(14)的右端部设有第一旋转插口,螺杆(14)的右部安装有轴承(18),轴承(18)固定在螺杆孔(17)内;绝缘外筒(12)的右部固定有电缆导向管(20),绝缘外筒(12)的右部设有电缆孔,电缆孔与电缆导向管(20)的管孔(21)相连通,电缆(22)的一端穿过管孔(21)、电缆孔后与锥体(15)固定连接,锥体(15)为导电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配网线路环网柜的新型旁路电缆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转接装置包括接线柱(10)、绝缘外筒(12)、螺杆(14)、电缆导向管(20)、绝缘固定套(23)、导电插杆(24)、紧固螺母(39);接线柱(10)为导电体,接线柱(10)与待接的环网柜或变压器的电源接点相连,接线柱(10)的右端内设有插孔(11),接线柱(10)的右部设有外螺纹;绝缘外筒(12)内设有筒孔(13),绝缘外筒(12)的右端部为封闭端部,封闭端部开有螺杆孔(17),螺杆孔(17)与筒孔(13)相连通;绝缘外筒(12)的左端设有外挡环(25),绝缘外筒(12)的左部套有绝缘固定套(23),绝缘固定套(23)的右端内设有内挡环,内挡环的内径小于外挡环(25)的外径,绝缘固定套(23)内设有与接线柱(10)上的外螺纹相配套的内螺纹;导电插杆(24)的左部位于绝缘外筒(12)外,导电插杆(24)的右部位于筒孔(13)内,导电插杆(24)的右端设有螺孔,导电插杆(24)的直径小于插孔(11)的直径0-1mm;绝缘外筒(12)的右部固定有电缆导向管(20),绝缘外筒(12)的右部设有电缆孔,电缆孔与电缆导向管(20)的管孔(21)相连通,电缆(22)的一端部设有螺杆孔,电缆(22)的一端部穿过管孔(21)、电缆孔后位于筒孔(13)内;螺杆(14)的左部穿过螺杆孔(17)后位于筒孔(13)内,紧固螺母(39)旋在螺杆(14)上,紧固螺母(39)位于筒孔(13)内,螺杆(14)的左端部穿过电缆(22)上的螺杆孔后再旋入导电插杆(24)的螺孔中,紧固螺母(39)将电缆(22)固定在导电插杆(24)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配网线路环网柜的新型旁路电缆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转接装置包括接线柱(10)、绝缘外筒(12)、螺杆(14)、电缆导向管(20)、绝缘固定套(23)、导电插杆(24)、紧固螺母(39);接线柱(10)为导电体,接线柱(10)与待接的环网柜或变压器的电源接点相连,接线柱(10)的右端内设有插孔(11),接线柱(10)的右端部设有锁块(40),接线柱(10)的外径小于绝缘外筒的筒孔(13)的内径0-4mm;绝缘外筒(12)内设有筒孔(13),绝缘外筒(12)的右端部为封闭端部,封闭端部开有螺杆孔(17),螺杆孔(17)与筒孔(13)相连通;筒孔(13)内的绝缘外筒(12)的内壁上设有直滑槽(26)、弧形滑槽(27),直滑槽(26)沿左右方向布置,弧形滑槽(27)的个数与锁块(40)的个数相对应,相邻直滑槽(26)与直滑槽(26)之间间距与相邻锁块(40)与锁块(40)之间间距相对应;弧形滑槽(27)为弧形,弧形滑槽(27)与直滑槽(26)相连通;导电插杆(24)位于筒孔(13)内,导电插杆(24)的右端设有螺孔,导电插杆(24)的直径小于插孔(11)的直径0-2mm;绝缘外筒(12)的右部固定有电缆导向管(20),绝缘外筒(12)的右部设有电缆孔,电缆孔与电缆导向管(20)的管孔(21)相连通,电缆(22)的一端部设有螺杆孔,电缆(22)的一端部穿过管孔(21)、电缆孔后位于筒孔(13)内;螺杆(14)的左部穿过螺杆孔(17)后位于筒孔(13)内,紧固螺母(39)旋在螺杆(14)上,紧固螺母(39)位于筒孔(13)内,螺杆(14)的左端部穿过电缆(22)上的螺杆孔后再旋入导电插杆(24)的螺孔中,紧固螺母(39)将电缆(22)固定在导电插杆(24)上。
CN202010133870.1A 2020-03-02 2020-03-02 一种应用于配网线路环网柜的新型旁路电缆作业方法 Active CN1111810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3870.1A CN111181063B (zh) 2020-03-02 2020-03-02 一种应用于配网线路环网柜的新型旁路电缆作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3870.1A CN111181063B (zh) 2020-03-02 2020-03-02 一种应用于配网线路环网柜的新型旁路电缆作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81063A true CN111181063A (zh) 2020-05-19
CN111181063B CN111181063B (zh) 2021-09-10

Family

ID=70623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33870.1A Active CN111181063B (zh) 2020-03-02 2020-03-02 一种应用于配网线路环网柜的新型旁路电缆作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8106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78268A (zh) * 2012-12-28 2013-05-01 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两环网柜间10kV电缆线路的不停电检修方法
CN103812041A (zh) * 2014-02-21 2014-05-21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带电作业中心 10kV电缆线路不停电检修环网柜方法
CN206602230U (zh) * 2016-12-12 2017-10-31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红河供电局 快速插拔式t型转换连接头
CN209233318U (zh) * 2019-01-23 2019-08-09 浙江华仪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不停电作业检修辅助开关设备及电网系统
CN110265886A (zh) * 2019-06-28 2019-09-20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昭通供电局 一种用于环网柜的充放电控制装置
EP3598596A1 (en) * 2018-07-20 2020-01-22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Temperature sensor for a cable head for a ring main unit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78268A (zh) * 2012-12-28 2013-05-01 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两环网柜间10kV电缆线路的不停电检修方法
CN103812041A (zh) * 2014-02-21 2014-05-21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带电作业中心 10kV电缆线路不停电检修环网柜方法
CN206602230U (zh) * 2016-12-12 2017-10-31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红河供电局 快速插拔式t型转换连接头
EP3598596A1 (en) * 2018-07-20 2020-01-22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Temperature sensor for a cable head for a ring main unit
CN209233318U (zh) * 2019-01-23 2019-08-09 浙江华仪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不停电作业检修辅助开关设备及电网系统
CN110265886A (zh) * 2019-06-28 2019-09-20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昭通供电局 一种用于环网柜的充放电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81063B (zh) 2021-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024931A1 (zh) 快速插拔电缆分支箱
US20230163579A1 (en) Live Conductor Stringing, Maintenance and Repair Method
CN105071335A (zh) 快速插拔电缆分支箱
CN111181063B (zh) 一种应用于配网线路环网柜的新型旁路电缆作业方法
CN211351210U (zh) 移动式微型供电电力网络系统
CN111342282B (zh) 内装螺栓电缆转接装置
CN111403974B (zh) 螺旋式电缆转接装置
EP2093847B1 (de) Adapter für ein Koaxialkabel
CN111342448A (zh) 内芯卡盘电缆转接装置
CN111342447A (zh) 新型旁路电缆作业在配网线路环网柜中的应用
KR101497340B1 (ko) 지중 배전선로 변압기의 무정전 연결 판넬 구조
KR100407376B1 (ko) 전주내 전선이선기구를 이용한 무정전 배전공법
CN105305108A (zh) 集束型母线的插接装置
KR200428608Y1 (ko) 무정전 공법에 의한 변압기 교체용 1차측 접속장치
CN204481356U (zh) 一种快速移动配电一体化装置
CN202772544U (zh) “t”型三相高压无局放电缆接头
CN107579471A (zh) 一种手车式开关柜ct升流试验用短接装置
CN215579307U (zh) 配电箱与发电机快速连接装置
CN117317632B (zh) 一种不停电电源快插装置
CN209844631U (zh) 大型地下配电室应急保电桩
DE102020123259A1 (de) Mobiles Netzverteilsystem
KR100844039B1 (ko) 무정전 공법에 의한 고압 수용가 및 간선 개폐기의교체방법
CN114649765A (zh) 一种具有理线结构的xgn66箱型固定式金属封闭开关柜
CN113851991A (zh) 一种低压侧短时停电的箱式变压器更换方法
KR20040064317A (ko) 무정전 전원 공급 장치 및 그 제어공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