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79745A - 背光模块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79745A
CN111179745A CN202010105955.9A CN202010105955A CN111179745A CN 111179745 A CN111179745 A CN 111179745A CN 202010105955 A CN202010105955 A CN 202010105955A CN 111179745 A CN111179745 A CN 1111797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emitting
module
emitting units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0595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智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1797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797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公开一种背光模块。其中,背光模块包含发光模块、支撑架、扩散板及导光件。发光模块设置于基板上,且其发出光线。支撑架具有按序连接的第一支撑部、斜向部、承载部及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邻近于发光模块。扩散板承靠在承载部以接收光线,且其承靠在承载部的区域形成为承靠区。导光件至少设置于斜向部,或至少设置于承载部,从而使光线向承靠区传导。因此,本发明可改善显示器的显示面的边缘暗带问题。

Description

背光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器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关于一种可改善显示器的显示面的边缘暗带问题的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分辨率、窄边框等规格的要求不断的提高,显示装置内的光学配置也随之受到考验。
传统上,显示装置的背光模块大致可分为侧光式及直下式两大类型;其中直下式的背光模块中,其多为在四周以机构件形成一平台,以利用该平台来承载扩散板、光学膜片及显示面板等元件。此机构件的壁面上通常会放置反射片,以反射光线至扩散板,并避免可能发生的彩纹或表面不均(MURA)问题,但由于前述的结构配置,扩散板放置在机构件的平台上的部分或区域,其并不易有光线导入,从而在视觉上形成一暗带。因此,在显示装置的四周会产生暗带,且随着边宽愈作愈窄,其导致平台产生的暗带会愈易被发觉,而造成使用上的问题。
综观前所述,本发明的发明人设计了一种背光模块,以针对现有技术的缺失加以改善,进而增进产业上的实施利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以改善显示器的显示面的边缘暗带的问题。
根据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其包含基板、发光模块、支撑架、扩散板及辅助导光模块。发光模块是设置于基板上,且发光模块发出光线。支撑架是至少位于发光模块的一侧;支撑架是具有第一支撑部、斜向部、承载部及第二支撑部;而斜向部、承载部及第二支撑部朝远离发光模块的方向按序设置;其中斜向部与第一支撑部连接,承载部与斜向部连接,而斜向部与第二支撑部连接。扩散板是承靠在承载部,且扩散板承靠在承载部的区域是形成为承靠区。其中,斜向部或承载部设置有辅助导光模块,以接收光线,并使光线向承靠区传导。
根据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另一种背光模块,其包含基板、发光模块、支撑架、扩散板、反光片及辅助导光模块。发光模块设置于基板上,且发光模块包含多个第一发光单元,该些第一发光单元发出第一光线。支撑架至少位于发光模块的一侧;支撑架具有一第一支撑部、一斜向部、一承载部及一第二支撑部,且第一支撑部邻近于发光模块,而斜向部、承载部及第二支撑部朝远离发光模块的方向按序设置;其中斜向部与第一支撑部连接,承载部与斜向部连接,而斜向部与第二支撑部连接。扩散板承靠在承载部,且扩散板接收第一光线,而扩散板承靠在承载部的区域是形成承靠区。反射片设置于斜向部,且位于邻近扩散板的斜向部的表面,反射片覆盖邻近扩散板的斜向部的表面;反射片是接收第一光线,并反射第一光线至扩散板。辅助导光模块设置于斜向部,以接收第一光线并使第一光线向承靠区传导。
根据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再一种背光模块,其包含基板、发光模块、支撑架、扩散板、反光片及辅助导光模块。支撑架具有第一支撑部、斜向部、承载部及第二支撑部;其中斜向部与第一支撑部连接,承载部与斜向部连接,而斜向部与第二支撑部连接。发光模块设置于基板上,且发光模块是包含多个第一发光单元及多个第二发光单元;该些第一发光单元发出一第一光线,该些第二发光单元是发出第三光线,且该些第二发光单元是设置于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之间。扩散板承靠在承载部,且扩散板承靠在承载部的区域是形成一承靠区,而扩散板的承靠区以外的区域接收第一光线。反射片设置于斜向部,且位于邻近扩散板的斜向部的表面;反射片覆盖邻近扩散板的斜向部的表面,且反射片接收第一光线,并反射第一光线至扩散板。辅助导光模块设置于承载部,以接收第三光线并使第三光线向承靠区传导。其中,第一支撑部邻近于该些第一发光单元,而斜向部、承载部及第二支撑部朝远离该些第一发光单元的方向按序设置。
优选地,发光模块具有多个第一发光单元,该些第一发光单元是依一预定方式排列,当辅助导光模块设置于斜向部时,辅助导光模块的一端接收该些第一发光单元的光线,且光线由辅助导光模块的另一端向承靠区传导。
优选地,发光模块还包含多个补偿发光单元,该些补偿发光单元是取代依该预定方式排列的外围部分的部分该些第一发光单元,该些补偿发光单元是由侧边发出光线,辅助导光模块的一端是接收该些第一发光单元的光线及该些补偿发光单元由侧边发出的光线。
优选地,辅助导光模块的一端设置有一光接收部,且光接收部是由第一支撑部朝向该些第一发光单元的方向延伸而凸出于第一支撑部。
优选地,发光模块是具有多个第一发光单元,该些第一发光单元是依一预定方式排列,第一支撑部是邻近于该些第一发光单元,当辅助导光模块设置于承载部时,发光模块还包含多个第二发光单元,且该些第二发光单元是设置于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之间。
优选地,辅助导光模块是具有一第一表面,第一表面面对该些第二发光单元,以接收光线,而光线由辅助导光模块相对于第一表面的一第二表面向承靠区传导。
优选地,辅助导光模块的表面具有一微结构部,且辅助导光模块的表面为面对发光模块。
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及显示器,其至少可具有下列所述的优点:
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及显示器,其通过将支撑架的斜向部设置导光件或设置为导光部,从而能在借助原始必须使用的发光模块的第一发光单元的光线,即能使光线导向扩散板的承靠区,而改善显示器的显示面的边缘暗带的问题。
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及显示器,其通过将支撑架的承载部设置导光件或设置为导光部,并设置第二发光单元于对应于承载部的位置,从而能使光线导向扩散板的承靠区,而改善显示器的显示面的边缘暗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第四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第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背光模块
11:基座
111:基板
12:发光模块
121:第一发光单元
122:补偿发光单元
123:第二发光单元
13:支撑架
131:第一支撑部
132:斜向部
1321:微结构部
1322:光接收部
1323:第一开口
133:承载部
1331:承载部的第一表面
1332:承载部的第二表面
1333:第二开口
134:第二支撑部
14:扩散板
141:承靠区
15:反射片
16:辅助导光模块
A:假想中线
L:光线
L1:第一光线
L2:第二光线
L3:第三光线
X:第一方向
Y:第二方向
P1:显示面板
P2:光学膜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利了解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兹将本发明配合附图,并以实施例的表达形式详细说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的附图,其主旨仅为示意及辅助说明书之用,未必为本发明实施后的真实比例与精准配置,故不应就所附的附图的比例与配置关系解读、局限本发明于实际实施上的权利要求,合先叙明。
在附图中,为了淸楚起见,放大了层、膜、面板、区域等的厚度或宽度。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应当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的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连接到”或“设置于”另一元件时,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与另一元件连接,或者中间元件可以也存在。相反地,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时,不存在中间元件。如本文所使用的“连接”或“设置”,其可以指物理及/或电性的连接或设置。此外,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其顺序关系。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通常知识者通常理解的含义。将进一步理解的是,诸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和本发明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理想化的或过度正式的意义,除非本文中明确地如此定义。
请参阅图1,其是分别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背光模块1是应用于显示器,特别是直下式背光的显示器,而显示器可应用于电脑显示器、电视、监视器或车用主机上,特别是如平面显示器或曲面显示器。如图所示,背光模块1主要包含基座11、发光模块12、支撑架13以及扩散板14。
其中,基座11中固定有基板111。其中,基板111可为印刷电路板,其上更设置有与发光或控制相关等电路,且基板111可利用锁附或卡扣等方式固定于基座11中。发光模块12设置于基板111上,且发光模块12包含多个第一发光单元121,而这些第一发光单元121是依预定方式排列在基板111上,例如对应显示器的显示面板P1、光学膜片P2或扩散板14等相关元件阵列排列。这些第一发光单元121可为发光二极管以朝向第一方向X发出光线L。
另外,支撑架13可为塑胶等材质制成,其设置于基座11中,并围绕于这些第一发光单元121的周围或至少部分周围;也就是说,支撑架13至少位于发光模块12的一侧。其中,支撑架13一体成形地具有第一支撑部131、斜向部132、承载部133及第二支撑部134。就支撑架13具体来说,第一支撑部131及第二支撑部134的一端承靠在基座11的底壁,且第二支撑部134的侧面是承靠于基座11的侧壁。此外,承载部133的一端连接于第二支撑部134的另一端,而斜向部132是连接于第一支撑部131的另一端与承载部133的另一端之间。也就是说,第一支撑部131及第二支撑部134可为相互平行的并同为沿着第一方向X,且第一支撑部131较短于第二支撑部134;其中,斜向部132为往第二支撑部134未承靠在基座11的底壁的一端斜向沿伸,再连接于沿着第二方向Y的承载部133,从而使得承载部133能稳定的承载物件。其中,第二方向Y垂直于第一方向X。
此外,扩散板14是承靠在承载部133,从而接收第一发光单元121的光线L。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扩散板14承靠在承载部133的区域,其形成为一承靠区141,而被承载部133遮蔽,从而承靠区141无法直接接收到第一发光单元121的光线L。为此,斜向部132或承载部133设置有一辅助导光模块16,以接收发光模块12的光线L并使光线L向承靠区141传导,以改善承靠区141可能形带暗带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3可为塑胶材质等经由射出成型工艺而一体成形制成;其中,可利用双料射出成型等方式而将斜向部132设置为透明或半透明可导光的辅助导光模块16,当然地,前述将斜向部132设置辅助导光模块16的方式亦可为将整个支撑架13以透明或半透明材质制成,并经由喷漆等方式使斜向部132成为辅助导光模块16。由于本实施例中,将支撑架13的斜向部132设置为辅助导光模块16,从而能借助发光模块12的第一发光单元121的光线L,即能使光线L由为辅助导光模块16的斜向部132邻近于第一发光单元121的一端进入,而通过为辅助导光模块16的斜向部132的传导,而使光线L能由为辅助导光模块16的斜向部132邻近于承载部133的一端传导至扩散板14的承靠区141,而改善显示器的显示面的边缘暗带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述中,斜向部132邻近于第一发光单元121的一端的端面(即表面)可设置有微结构部1321,从而能有助于接收光线L。
此外,为避免反射光源造成的彩纹或表面不均(MURA)问题,斜向部132的外侧表面上可设置有反射片15。然而,此反射片15应未遮蔽到斜向部132的端面或者是局部的露出斜向部的端部,以确保光线L能进入为辅助导光模块16的斜向部132中,从而仍可使光线L传导至扩散板14的承靠区141中。
请一并参阅第2、3图,其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及第二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元件的配置或连接关系大致于前述类似,而其类似处,于此便不再加以赘述。
值得一提的是,如图所示的,发光模块12还包含多个补偿发光单元122。其中,这些第一发光单元121可为发光二极管以朝向第一方向X发出第一光线L1,而补偿发光单元122可为发光二极管,而与第一发光单元121不同的是,补偿发光单元122具有可侧边发光的功能。也就是说,补偿发光单元122不仅可朝着第一方向X发出第一光线L1,其亦可朝向垂直或不同于第一方向X的方向发出第二光线L2。当然地,在不同实施方式下,补偿发光单元122亦可为仅能朝向垂直或不同于第一方向X的方向发出第二光线L2的发光二极管。
进一步来说,这些第一发光单元121是依对应显示器的显示面板、光学膜片或扩散板等相关元件的区域,以布满该区域的方式而阵列排列在基板111上。而补偿发光单元122则为设置于多个第一发光单元121的外围之中,以取代部分的第一发光单元121。并且,补偿发光单元122是以预定间隔数量的方式来设置的。举例来说,在最外圈的这些第一发光单元121中,可以为每隔一个、两个、甚至是五个第一发光单元121而将第一发光单元121替代为补偿发光单元122。然而,上述的数量说明仅为举例性的说明,故不可以上述作为局限。
本实施例中,其通过将部分的第一发光单元121更换为能侧边发光的补偿发光单元122,从而能在借助第一发光单元121的光线,并搭配补偿发光单元122的光线,以利用第一光线L1及第二光线L2传导至扩散板14的承靠区141,而更确实地改善显示器的显示面的边缘暗带的问题。
请参阅图4,其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元件的配置或连接关系大致于前述类似,而其类似处,于此便不再加以赘述。
须特别说明的是,为辅助导光模块16的斜向部132的一端可由第一支撑部131朝向第一发光单元121的方向延伸设置有光接收部1322。也就是说,光接收部1322,其类似于屋檐的方式而设置于斜向部132与第一支撑部131的连接处,从而可更靠近于第一发光单元121,以便于接收光线L。
当然地,光接收部1322的端面(表面)可设置有微结构部1321。而顺带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光接收部1322亦可应用于前述第二实施例中,以更靠近于第一发光单元121及补偿发光单元122,以便于接收如图2所示的第一光线L1及第二光线L2。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支撑架13的斜向部132设置为辅助导光模块16,并更延伸出光接收部1322,从而能增加接收光线L的效率。
请参阅图5,其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第四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未特别提及的元件,其配置或连接关系大致于前述类似,而其类似处,于此便不再加以赘述。
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3同样地可为塑胶材质等经由一般射出成型工艺或双料射出成型工艺等方式而一体成形制成。特别的,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3是将承载部133设置为透明或半透明可导光的辅助导光模块16;当然地,将承载部133设置为辅助导光模块16的方式亦可为将整个支撑架13以透明或半透明材质制成,并经由喷漆等方式形成承载部133成为辅助导光模块16。
另一方面,发光模块12可包含多个第二发光单元123,且这些第二发光单元123可为如第一发光单元121一般的发光二极管。此外,这些第二发光单元123设置于第一支撑部131与第二支撑部134之间。也就是说,若由俯视观之时,这些第二发光单元123是可排列如“口”的形状。
通过上述结构与元件的配置,为辅助导光模块16的承载部133面对第二发光单元123的第一表面1331,其可适当地接收第二发光单元123的第三光线L3,且第二发光单元123的第三光线L3经传导而由承载部133相对于第一表面1331的第二表面1332向承靠区141传导。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光线L3同样地能被传导至扩散板14的承靠区141,从而改善显示器的显示面的边缘暗带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在不同实施例中,为辅助导光模块16的承载部133的第一表面1331,其在斜向部132与第二支撑部134之间距离的中点上可具有假想中线A,而第二发光单元123优选地可位于假想中线A上,以适当地提供第三光线L3。而顺带一提的是,第一表面1331的端面(表面)可设置有前述的微结构部。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虽仅以斜向部132或承载部133作为辅助导光模块16来作说明。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其亦能以斜向部132及第一支撑部131同时作为辅助导光模块16,在后续中将以实施例作说明;或者是,能以承载部133、斜向部132及第一支撑部131作为辅助导光模块16;甚至是,整个支撑架13皆以可导光材质制成而利用整个支撑架13作为辅助导光模块16。因此,不可仅上述的例示性实施方式作为局限。
请参阅图6,其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未特别提及的元件,其配置或连接关系大致于前述类似,而其类似处,于此便不再加以赘述。
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支撑架13虽同样地可为塑胶材质等经由一般射出成型工艺等方式而一体成形的具有第一支撑部131、斜向部132、承载部133及第二支撑部134。其中在斜向部132的部分,斜向部132可具有一或多个第一开口1323。而本实施例中的背光模块1中还包含有对应于第一开口1323数量的辅助导光模块16。亦即,在本实施例中,辅助导光模块16可为能导光材质所制成的元件,且辅助导光模块16以例如卡扣、紧配或胶合等方式设置于第一开口1323中。
在本实施例中,斜向部132上进一步设置为辅助导光模块16,从而其同样地能在借助发光模块12的第一发光单元121的光线L,即能使第一发光单元121的光线L由辅助导光模块16邻近于第一发光单元121的一端进入,而通过辅助导光模块16的传导,而使第一发光单元121的光线L能由辅助导光模块16邻近于承载部133的一端导向扩散板14的承靠区141,而改善显示器的显示面的边缘暗带的问题。
当然地,前述实施例中的光接收部亦可运用于本实施例中。此外,在图5中,为明确表示第一开口1323及辅助导光模块16,故省略反射片15。再者,前述实施例中的光接收部亦可运用于本实施例中。同理地,前述实施例中的补偿发光单元122亦运用于本实施例中。因此,不可仅以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实施方式作为局限。
请参阅图7,其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未特别提及的元件,其配置或连接关系大致于前述类似,而其类似处,于此便不再加以赘述。
与前述实施例同理地,支撑架13虽同样地可为塑胶材质等经由一般射出成型工艺等方式而一体成形的具有第一支撑部131、斜向部132、承载部133及第二支撑部134。而其中在承载部133的部分,承载部133可具有一或多个第二开口1333。而本实施例中的背光模块1中同样地包含有对应于第二开口1333数量的辅助导光模块16。即,在本实施例中,辅助导光模块16可为能导光材质所制成的元件,而能导光材质例如透明塑胶、亚克力等。其中,辅助导光模块16以例如卡扣、紧配或胶合等方式设置于第二开口1333中。
因此,辅助导光模块16面对第二发光单元123的第一表面,其可适当地接收第二发光单元123的第三光线L3,且第二发光单元123的第三光线L3经传导而由辅助导光模块16相对于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向承靠区141传导。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光线L3同样地能被导向扩散板14的承靠区141,从而改善显示器的显示面的边缘暗带的问题。
其中,在图7中,为明确表示第二开口1333及导光件16,故省略扩散板14及反射片15。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不同实施例中,亦可不在第二开口1333中设置元件,而可直接将第二开口1333作为辅助导光模块来使用,以便于让第二发光单元123的第三光线L3能通过第二开口1333穿过承载部133,而被扩散板14所接收,以改善显示器的显示面的边缘暗带的问题。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131与第二支撑部134以沿着第一方向X作为示范实施方式,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131与第二支撑部134亦可为不沿着第一方向X或不相互平行,其旨在于能提供稳定的支撑即可,故应不可以上述的示范实施方式作为局限。
请参阅图8,其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第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未特别提及的元件,其配置或连接关系大致于前述类似,而其类似处,于此便不再加以赘述。
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3以斜向部132及承载部133同时以可透光或半透光材质所制成,以作为辅助导光模块16,并且为辅助导光模块16的斜向部132的一端可由第一支撑部131朝向第一发光单元121的方向延伸设置有光接收部1322。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作为辅助导光模块16的斜向部132可接收第一发光单元121的第一光线L1及第二发光单元123的第三光线L3,而作为辅助导光模块16的承载部133则可接收第二发光单元123的第三光线L3,从而通过作为辅助导光模块16的斜向部132及承载部133而将第一光线L1及第三光线L3传导至扩散板14的承靠区141。因此,可更加改善显示器的显示面的边缘暗带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构思与范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权利要求中。

Claims (12)

1.一种背光模块,其包含:
一基板;
一发光模块,是设置于该基板上,借此发出一光线;
一支撑架,至少位于该发光模块的一侧,该支撑架具有一第一支撑部、一斜向部、一承载部及一第二支撑部,且该第一支撑部邻近于该发光模块,而该斜向部、该承载部及该第二支撑部朝远离该发光模块的方向按序设置,其中该斜向部与该第一支撑部连接,该承载部与该斜向部连接,而该斜向部与该第二支撑部连接;
一扩散板,承靠在该承载部,且该扩散板承靠在该承载部的区域是形成一承靠区;
其中,该斜向部或该承载部设置有一辅助导光模块,以接收该光线并使该光线向该承靠区传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发光模块是具有多个第一发光单元,该些第一发光单元是依一预定方式排列,当该辅助导光模块设置于该斜向部时,该辅助导光模块的一端接收该些第一发光单元的该光线,且该光线由该辅助导光模块的另一端向该承靠区传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发光模块还包含多个补偿发光单元,该些补偿发光单元是取代依该预定方式排列的外围部分的部分该些第一发光单元,该些补偿发光单元是由侧边发出该光线,该辅助导光模块的一端是接收该多个第一发光单元的该光线及该些补偿发光单元由侧边发出的该光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发光模块是具有多个第一发光单元,该些第一发光单元是依一预定方式排列,该第一支撑部是邻近于该些第一发光单元,当该辅助导光模块设置于该承载部时,该发光模块还包含多个第二发光单元,且该些第二发光单元是设置于该第一支撑部与该第二支撑部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辅助导光模块是具有一第一表面,该第一表面面对该些第二发光单元,以接收该光线,而该光线由该辅助导光模块相对于该第一表面的一第二表面向该承靠区传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辅助导光模块的表面具有一微结构部,且该辅助导光模块的表面为面对该发光模块。
7.一种背光模块,其包含:
一基板;
一发光模块,是设置于该基板上,且该发光模块是包含多个第一发光单元,该些第一发光单元发出一第一光线;
一支撑架,至少位于该发光模块的一侧,该支撑架具有一第一支撑部、一斜向部、一承载部及一第二支撑部,且该第一支撑部邻近于该发光模块,而该斜向部、该承载部及该第二支撑部朝远离该发光模块的方向按序设置,其中该斜向部与该第一支撑部连接,该承载部与该斜向部连接,而该斜向部与该第二支撑部连接;
一扩散板,承靠在该承载部,且该扩散板是接收该第一光线,而该扩散板承靠在该承载部的区域是形成一承靠区;
一反射片,是设置于该斜向部,且位于邻近该扩散板的该斜向部的表面,该反射片是覆盖邻近该扩散板的该斜向部的表面,该反射片是接收该第一光线,并反射该第一光线至该扩散板;以及
一辅助导光模块,是设置于该斜向部,以接收该第一光线并使该第一光线向该承靠区传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些第一发光单元是依一预定方式排列,该辅助导光模块的一端接收该些第一发光单元的该第一光线,且该第一光线由该辅助导光模块的另一端向该承靠区传导。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发光模块还包含多个补偿发光单元,该些补偿发光单元是取代依该预定方式排列的外围部分的部分该些第一发光单元,该些补偿发光单元是由侧边发出一第二光线,该辅助导光模块的一端是接收该多个第一发光单元的该第一光线及该些补偿发光单元由侧边发出的该第二光线。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辅助导光模块的一端设置有一光接收部,且该光接收部是由该第一支撑部朝向该些第一发光单元的方向延伸而凸出于该第一支撑部。
11.一种背光模块,其包含:
一基板;
一支撑架,是具有一第一支撑部、一斜向部、一承载部及一第二支撑部,其中该斜向部与该第一支撑部连接,该承载部与该斜向部连接,而该斜向部与该第二支撑部连接;
一发光模块,是设置于该基板上,且该发光模块是包含多个第一发光单元及多个第二发光单元,该些第一发光单元发出一第一光线,该些第二发光单元是发出一第三光线,且该些第二发光单元是设置于该第一支撑部与该第二支撑部之间;
一扩散板,承靠在该承载部,且该扩散板承靠在该承载部的区域是形成一承靠区,而该扩散板的该承靠区以外的区域是接收该第一光线;
一反射片,是设置于该斜向部,且位于邻近该扩散板的该斜向部的表面,该反射片是覆盖邻近该扩散板的该斜向部的表面,该反射片是接收该第一光线,并反射该第一光线至该扩散板;以及
一辅助导光模块,是设置于该承载部,以接收该第三光线并使该第三光线向该承靠区传导;
其中,该第一支撑部邻近于该些第一发光单元,而该斜向部、该承载部及该第二支撑部朝远离该些第一发光单元的方向按序设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辅助导光模块是具有一第一表面,该第一表面面对该些第二发光单元,以接收该第三光线,而该第三光线由该辅助导光模块相对于该第一表面的一第二表面向该承靠区传导。
CN202010105955.9A 2019-07-31 2020-02-20 背光模块 Pending CN11117974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27252A TWI703386B (zh) 2019-07-31 2019-07-31 背光模組
TW108127252 2019-07-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79745A true CN111179745A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53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05955.9A Pending CN111179745A (zh) 2019-07-31 2020-02-20 背光模块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79745A (zh)
TW (1) TWI70338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02393A (zh) * 2020-08-13 2021-05-1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CN113539135A (zh) * 2021-08-02 2021-10-22 宁波视睿迪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光箱及显示装置
WO2023070578A1 (zh) * 2021-10-29 2023-05-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中框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122749A (ko) * 2008-05-26 2009-12-01 (주)코텍 액정표시장치의 에지에서 암부를 제거한 백라이트유닛
CN101630089A (zh) * 2008-07-16 2010-01-20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应用其的液晶显示器
CN102667310A (zh) * 2009-12-18 2012-09-12 夏普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CN105066013A (zh) * 2015-09-18 2015-11-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源结构及显示装置
CN205450514U (zh) * 2016-03-22 2016-08-10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CN106371245A (zh) * 2015-07-21 2017-02-0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背光单元和包括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7340629A (zh) * 2016-04-29 2017-11-10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7357063A (zh) * 2016-05-09 2017-11-17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与包括该显示装置的拼接显示设备
CN109375310A (zh) * 2018-12-07 2019-02-22 上海向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导光板、导光模块及展光微结构加工装置
CN109521600A (zh) * 2018-10-23 2019-03-26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
CN109782466A (zh) * 2017-11-14 2019-05-2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US20190171066A1 (en) * 2017-12-06 2019-06-06 Lg Display Co., Ltd.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208985569U (zh) * 2018-10-31 2019-06-14 苏州璨宇光学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24223U (en) * 2007-06-08 2007-12-2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Lamp-holding member
TWI372913B (en) * 2008-07-07 2012-09-21 Chimei Innolux Corp Backlight modul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122749A (ko) * 2008-05-26 2009-12-01 (주)코텍 액정표시장치의 에지에서 암부를 제거한 백라이트유닛
CN101630089A (zh) * 2008-07-16 2010-01-20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应用其的液晶显示器
CN102667310A (zh) * 2009-12-18 2012-09-12 夏普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CN106371245A (zh) * 2015-07-21 2017-02-0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背光单元和包括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5066013A (zh) * 2015-09-18 2015-11-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源结构及显示装置
CN205450514U (zh) * 2016-03-22 2016-08-10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CN107340629A (zh) * 2016-04-29 2017-11-10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7357063A (zh) * 2016-05-09 2017-11-17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与包括该显示装置的拼接显示设备
CN109782466A (zh) * 2017-11-14 2019-05-2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US20190171066A1 (en) * 2017-12-06 2019-06-06 Lg Display Co., Ltd.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9521600A (zh) * 2018-10-23 2019-03-26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
CN208985569U (zh) * 2018-10-31 2019-06-14 苏州璨宇光学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CN109375310A (zh) * 2018-12-07 2019-02-22 上海向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导光板、导光模块及展光微结构加工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02393A (zh) * 2020-08-13 2021-05-1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CN113539135A (zh) * 2021-08-02 2021-10-22 宁波视睿迪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光箱及显示装置
WO2023070578A1 (zh) * 2021-10-29 2023-05-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中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03386B (zh) 2020-09-01
TW202107175A (zh) 2021-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38880B2 (ja) 照明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368562B2 (ja) 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CN111179745A (zh) 背光模块
US8355096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11340485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fingerprint module
US8734001B2 (en) Backlight assembly including a light source cover including a sidewall cover portion which contacts with an exterior surface of a sidewall of a receiving container and a light source cover portion which covers a light source and a portion of the exiting surface of a light guide plate,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display device
CN110928041B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JP5734145B2 (ja) 面状照明装置
WO2009130945A1 (ja) 電子パッケージ、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KR20150009058A (ko) 백 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US9612392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110157516A1 (en) Illuminating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EP2322844A1 (en) Illuminating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8436974B2 (en) Illuminating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EP2237102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10712493B2 (en) Display apparatus
US20130135843A1 (en) Light guide plate structur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JP2020004702A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US20090147183A1 (en) Backlight uni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having the backlight unit
KR20150033785A (ko) 표시장치
WO2010067674A1 (ja) 光源ユニット、照明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KR102087030B1 (ko) 가이드 패널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표시장치
US11947215B2 (en) Backlight modul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backlight module
WO2022085340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9105066A (ja)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