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77977A - 一种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构建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构建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77977A
CN111177977A CN201911401016.2A CN201911401016A CN111177977A CN 111177977 A CN111177977 A CN 111177977A CN 201911401016 A CN201911401016 A CN 201911401016A CN 111177977 A CN111177977 A CN 1111779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opology
energy system
topological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0101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77977B (zh
Inventor
高庆
王瑞杨
张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ao Shun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ao Shun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ao Shun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ao Shun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40101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779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779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779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779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779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人工智能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构建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通过第一数据接口来获取对能源系统基于系统抽象表示的拓扑数据;基于所述拓扑数据通过第二数据接口来获取能源系统的业务数据;将所述业务数据对应关联于所述拓扑数据中相应的变量,构建得到所述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本发明避免了由业务来填写需要的拓扑格式的数据,即便在拓扑数据由修改的情况下也只需要重新通过数据接口来重新获取即可,从而有效解决了成本浪费的问题,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建模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构建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构建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过程中,为了方便建模,一般在应用拓扑的时候,都不是直接应用全量的物理拓扑去构建模型,而是要对原始拓扑进行简化抽象,比如只考虑泛能站的一些主设备/设备组,只考虑这些主设备/设备组(锅炉、CHP(全称combined heat andpower,中文释义为:热电联产机或热电联产设备)、光伏等)的输入输出,而不考虑一些辅助设备(变压器、除氧器等设备系统内部的小元件)。所以,在建模之前会系统拓扑进行抽象简化,而模型为便于求解一般会有自己的系统抽象,对拓扑的抽象简化是为了嵌入模型来实现建模,为此如何使拓扑抽象简化使之能成为模型可读的格式是关键。
目前的做法是直接设定数据JSON(英文全称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是一种数据交换格式)格式,让业务按要求填写提供数据,这种方法效率非常低,且存在极大的成本浪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构建方法和装置,以解决在能源系统建模时存在极大成本浪费的问题。
第一方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构建方法,其包括:通过第一数据接口来获取对能源系统基于系统抽象表示的拓扑数据;基于所述拓扑数据通过第二数据接口来获取能源系统的业务数据;将所述业务数据对应关联于所述拓扑数据中相应的变量,构建得到所述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
第二方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构建装置,其包括:拓扑获取模块,通过第一数据接口来获取对能源系统基于系统抽象表示的拓扑数据;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拓扑数据通过第二数据接口来获取能源系统的业务数据;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将所述业务数据对应关联于所述拓扑数据中相应的变量,构建得到所述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
第三方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中所述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构建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中所述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构建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构建方法,利用第一数据接口和第二数据接口来分别读取能源系统的拓扑数据和业务数据,然后将数据嵌入能源系统的抽象模型中构建形成数据模型,这种构建方法避免了由业务来填写需要的拓扑格式的数据,即便在拓扑数据由修改的情况下也只需要重新通过数据接口来重新获取即可,从而有效解决了成本浪费的问题,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建模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申请的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构建方法或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构建装置的一些实施例的示例性系统架构。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提供的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构建方法的一实施例的实现流程图。
图3示出了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203的一实施例的实现流程图。
图4示出了上述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301的一实施例的实现流程图。
图5示出了上述图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402的一实施例的实现流程图。
图6示出了拓扑解析的一示例性效果示意图。
图7示出了拓扑解析的另一示例性效果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2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201的一实施例的实现流程图。
图9示出了图2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202的一实施例的实现流程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构建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图10所示实施例中模型建立模块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11所示实施例中拓扑解析单元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图12所示实施例中拓扑转换单元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图10所示实施例中拓扑获取模块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图10所示实施例中拓扑获取模块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发明的描述。
本申请的发明人经研究发现:目前的算法实现时,直接设定数据JSON格式,让业务按要求填写提供数据。业务直接填写JSON格式的数据,看起来简单,其实需要一站一做非常复杂,没办法通用性解决,任何大小的改动都是牵一发动全身,会导致算法需要跟着不停地调整改动、部署上线,造成极大的成本浪费。
因此,发明人在发现该技术问题后,提出了如下技术改进思路,对拓扑数据按照通用SOS(system of system)接口的方式获取数据,进入模型之前只需要解析下拓扑,转化成算法所需要的通用格式即可,只要接口不改,数据变更不受影响。
为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应用实施例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申请的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构建方法或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构建装置的一些实施例的示例性系统架构100。
如图1所示,系统架构10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01、102、103,网络104和服务器105。网络104用以在终端设备101、102、103和服务器1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104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用户可以使用终端设备101、102、103通过网络104与服务器105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终端设备101、102、103上可以安装有各种客户端应用,例如操作系统软件、AI架构软件、编程软件等。
终端设备101、102、103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软件。当终端设备101、102、103为硬件时,可以是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台式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当终端设备101、102、103为软件时,可以安装在上述所列举的电子设备中。其可以实现成多个软件或软件模块(例如用来提供分布式服务),也可以实现成单个软件或软件模块。本申请实施例对电子设备的具体类型不作任何限制。
服务器105可以是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例如对终端设备101、102、103提供支持的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可以响应于接收到终端设备101、102、103发送的数据获取请求,对该请求进行分析等处理,得到处理结果(例如拓扑数据或业务数据等),并返回该处理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服务器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软件。当服务器为硬件时,可以实现成多个服务器组成的分布式服务器集群,也可以实现成单个服务器。当服务器为软件时,可以实现成多个软件或软件模块(例如用来提供分布式服务),也可以实现成单个软件或软件模块。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构建方法一般由终端设备101、102、103执行,相应地,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构建装置一般设置于终端设备101、102、103中。
应该理解,图1中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
方法实施例
请继续参见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提供的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构建方法的一实施例的实现流程图,该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构建方法一般由智能终端执行,例如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101。
如图2所示,该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通过第一数据接口来获取对能源系统基于系统抽象表示的拓扑数据;
S202,基于所述拓扑数据通过第二数据接口来获取能源系统的业务数据;
S203,将所述业务数据对应关联于所述拓扑数据中相应的变量,构建得到所述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
通过上述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构建方法,可以通过第一数据接口和第二数据接口来分别读取能源系统的拓扑数据和业务数据,然后将数据嵌入能源系统的抽象模型中构建形成数据模型,这种构建方法避免了由业务来填写需要的拓扑格式的数据,即便在拓扑数据由修改的情况下也只需要重新通过数据接口来重新获取即可,有效提升了建模的效率。
具体的,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见图3,示出了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203的一实施例的实现流程图。
如图3所示,上述步骤S203,将所述业务数据对应关联于所述拓扑数据中相应的变量,构建得到所述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01,解析所述拓扑数据为基于数据模型建模需要的拓扑格式。
其中,由于工程师对能源系统进行建模是基于算法和计算的角度从发,因此其具有自己对能源系统的拓扑抽象表示;而通过数据接口获取到的拓扑数据是基于标准拓扑结构关系表示来形成的数据,因此在拓扑数据进入模型前,需要对获取的拓扑数据进行解析,将其解析为建模所需要的拓扑格式。当然,也并非所有的建模都需要进行拓扑数据解析,上述示例仅是针对能源系统建模的一些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应当理解,如果是其他系统,当建模所需要的拓扑格式与通过数据接口获取的拓扑数据相符合时,是可以不需要对获取的拓扑数据进行解析的。
S302,将所述业务数据对应关联于所述拓扑格式的拓扑数据中相应的变量,构建得到所述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
其中,经过解析后的拓扑数据可以将其应用至模型中,通过将获取的真实的业务数据嵌入模型中相应数据类型的变量中即可。
本实施例示出了针对能源系统的建模需要对获取的拓扑数据进行解析来使其符合建模要求的拓扑格式,这种方法使得工程师在建模过程中仅需进行数据的读取和算法调用即可获得符合要求的拓扑数据,开发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进一步的,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见图4,示出了上述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301的一实施例的实现流程图,如图4所示,上述步骤S301,解析所述拓扑数据为数据模型需要的拓扑格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401,建立所述拓扑数据中基于系统抽象表示的第一系统类型与基于建模抽象表示的第二系统类型之间的映射关系。
其中,上述第一系统类型是对能源系统进行标准化拓扑结构关系表示时确定的对象类型,例如,就能源系统而言,该第一系统类型可以包括光伏、泛能、用能、供热、售电等对象类型。而第二系统类型是在建模时基于建模目标进行抽象表示的对象类型,例如,同样以能源系统而言,该第二系统类型可以包括源,非源/非用户(即设备或系统),用户三种类型。由此可见,基于建模抽象表示的第二系统类型比基于系统抽象表示的第一系统类型要简化很多。因此,需要进行转换使该第一系统类型的数据转化为第二系统类型的数据。
其中,上述基于系统抽象表示是指对系统进行拓扑表示时,是将系统看做多个子系统的集合来执行拓扑结构表示的,这样可以将复杂的拓扑关系简单化。
S402,基于所述映射关系将所述拓扑数据解析为基于所述第二系统类型表示的拓扑格式。
其中,对拓扑数据的解析,即基于第一系统类型与第二系统类型进行映射的关系做数据转换即可。
例如,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见图5,示出了上述图4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402的一实施例的实现流程图。如图5所示,上述步骤S402,基于所述映射关系将所述拓扑数据映射解析为基于所述第二系统类型表示的拓扑格式,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501,当基于所述映射关系确定基于系统抽象表示的所述拓扑数据中的子系统内包括预设连接关系时,则通过在该预设连接关系之间增加能源结点来映射解析为基于该第二系统类型表示的拓扑格式。
具体的,本步骤S501中,由于映射关系的原因,在将拓扑数据解析为需要的拓扑格式时,映射关系仅涉及了对象类型的转换,但对于对象类型之间连接关系则可能存在无法直接映射转换的情况,为此,本步骤S501通过对某些特定连接关系进行适应增加能源结点来使得映射转换能够更为准确。
例如,见图6,示出了拓扑解析的一示例性效果示意图,假设有一拓扑关系A,在进行拓扑数据解析前,拓扑关系A如a图所示结构,包括一个源1、设备a、设备b、设备c和用户1,其中,源1分别连接于设备a、设备b,而设备a、设备c分别连接用户1,设备a、设备b、设备c之间依次相互连接。而在拓扑数据解析后,该拓扑关系A如b图所示结构,其在输入侧和输出侧各增加了一个能源结点。通过该能源结点即将设备a、设备b、设备c作为一个整体,这样拓扑结构更为简单明了。
因此,基于上述解析示例可知,上述步骤S501中预设连接关系可以包括:
1)当出现源和非源/非用户连接(即源和设备/系统连接),则在中间的虚线左侧,即输入侧,增加一个汇总的源点(虚线上的左侧红端点);
2)当出现非源/非用户和用户连接(即设备/系统与用户连接),则在中间的虚线右侧,即输出侧,增加一个汇总的用能点(虚线上的右侧红端点)。
S502,当基于所述映射关系确定基于系统抽象表示的所述拓扑数据中的多个子系统之间包括两条及以上的连接时,则将所述两条及以上的连接所对应多个子系统合并为一个子系统来映射解析为基于该第二系统类型表示的拓扑格式。
其中,由于拓扑结构是基于系统抽象表示的,因此如果在解析前存在联系较为复杂的系统关系,那么怎可以将其解析为一个子系统来进行表示。
例如,见图7,示出了拓扑解析的另一示例性效果示意图,在解析前,如a图所示,拓扑数据中包括多个子系统A1、A2,其中子系统A1和A2之间的关联错综复杂,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解析将A1和A2合并为一个子系统A1-2,如b图所示。
因此,示例性的,子系统之间合并的条件可以设置为子系统之间包括两条及以上的关联。
S503,当基于所述映射关系确定基于系统抽象表示的所述拓扑数据中的多个子系统之间包括两条以下的连接时,则对所述多个子系统分别独立映射解析为基于该第二系统类型表示的拓扑格式。
其中,与上述步骤S502相反,如果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在两条联系以下,那么此时则其独立解析即可。
应当理解,上述步骤S502和S503应当在进行步骤S501判断后再执行。
具体的,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见图8,示出了图2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201的一实施例的实现流程图。
如图8所示,上述步骤S201,通过第一数据接口来获取对能源系统基于系统抽象表示的拓扑数据,包括:
S801,向包括第一数据接口的CIM发送拓扑数据请求,所述CIM用于响应该拓扑数据请求并返回对应的拓扑数据;
S802,接收所述拓扑数据。
其中,上述CIM是用于对图模库中的拓扑结构关系进行标准化数据表示的工具,通过CIM可将图模库中的拓扑结构关系生成为基于系统抽象表示的数据格式,例如JSON格式的拓扑表示。具体的,CIM一般是指IEC 61970/61968等系列标准是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的电网应用系统的技术标准,其中的CIM(也称为:公共信息模型或电力模型)建立了所有的电网信息模型,是所有电网应用的基础。在本文中,CIM具体为存储有该电网信息模型的数据库或者存储有该电网信息模型的服务器,当然,该电网信息模型包括上述能源系统的拓扑关系结构数据。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可以在CIM上设置通用的数据接口作为查询接口,该查询接口为对能源系统的拓扑连接关系基于系统抽象表示的拓扑结构查询接口,例如上述第一数据接口,这样在AI(全称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中文:人工智能)建模方即可通过该查询接口来直接获取到相应的拓扑数据,非常的方便。
具体的,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见图9,示出了图2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202的一实施例的实现流程图。
如图9所示,上述步骤S202,基于所述拓扑数据通过第二数据接口来获取能源系统的业务数据,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901,向包括第二数据接口的数据库发送参数请求,所述数据库用于响应所述参数请求并返回业务编码和点列表。
其中,该参数请求可以包括系统的标识、获取系统的级别、取值范围、设备类型等,通过本步骤可以定位的系统中具体对象的参数位置。
S902,接收所述业务编码和点列表,并基于所述业务编码和点列表向包括第二数据接口的数据库发送业务数据请求,所述数据库用于响应所述业务数据请求并返回对应的业务数据。
其中,在获取到业务编码和点列表后即可以根据其发送具体的业务数据请求,例如时序数据和业务数据,以此来查询获取到具体的数据。应当理解,上述第二数据接口就是数据查询地址,根据查询地址来进行数据查询并非一定要经过上述步骤才能实现,上述仅为示例,在具体实施中,查询步骤可能更为简答,只需要发送一次请求即可,也可能更为复杂,本实施例并非对于系统业务数据获取的限制。
S903,接收所述业务数据。
其中,可以对能源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获取后存储在数据库中,例如云服务器或数据库服务器中,通过设置数据查询接口来对其中的数据进行查询,例如上述第二数据接口。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产品实施例
基于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发明构思,相对应的,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构建装置。
请参见图10,示出了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构建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0所示,该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构建装置10包括:拓扑获取模块1001,通过第一数据接口来获取对能源系统基于系统抽象表示的拓扑数据;数据获取模块1002,用于基于所述拓扑数据通过第二数据接口来获取能源系统的业务数据;模型建立模块1003,用于将所述业务数据对应关联于所述拓扑数据中相应的变量,构建得到所述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
请参见图11,示出了图10所示实施例中模型建立模块1003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1所示,该模型建立模块1003包括:拓扑解析单元111,用于解析所述拓扑数据为基于数据模型建模需要的拓扑格式;模型建立单元112,用于将所述业务数据对应关联于所述拓扑格式的拓扑数据中相应的变量,构建得到所述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
请参见图12,示出了图11所示实施例中拓扑解析单元111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2所示,该拓扑解析单元111包括:类型映射单元121,建立所述拓扑数据中基于系统抽象表示的第一系统类型与基于建模抽象表示的第二系统类型之间的映射关系;拓扑转换单元122,基于所述映射关系将所述拓扑数据解析为基于所述第二系统类型表示的拓扑格式。
请参见图13,示出了图12所示实施例中拓扑转换单元122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3所示,该拓扑转换单元122包括:第一转换单元131,用于当基于所述映射关系确定基于系统抽象表示的所述拓扑数据中的子系统内包括预设连接关系时,则通过在该预设连接关系之间增加能源结点来映射解析为基于该第二系统类型表示的拓扑格式;第二转换单元132,用于当基于所述映射关系确定基于系统抽象表示的所述拓扑数据中的多个子系统之间包括两条及以上的连接时,则将所述两条及以上的连接所对应多个子系统合并为一个子系统来映射解析为基于该第二系统类型表示的拓扑格式;第三转换单元133,用于当基于所述映射关系确定基于系统抽象表示的所述拓扑数据中的多个子系统之间包括两条以下的连接时,则对所述多个子系统分别独立映射解析为基于该第二系统类型表示的拓扑格式。
请参见图14,示出了图10所示实施例中拓扑获取模块1001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4所示,该拓扑获取模块1001包括:拓扑数据请求单元141,用于向包括第一数据接口的CIM发送拓扑数据请求,所述CIM用于响应该拓扑数据请求并返回对应的拓扑数据;拓扑数据接收单元142,用于接收所述拓扑数据。
请参见图15,示出了图10所示实施例中拓扑获取模块1002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5所示,该数据获取单元1002包括:第一数据请求单元151,用于向包括第二数据接口的数据库发送参数请求,所述数据库用于响应所述参数请求并返回业务编码和点列表;第二数据请求单元152,用于接收所述业务编码和点列表,并基于所述业务编码和点列表向包括第二数据接口的数据库发送业务数据请求,所述数据库用于响应所述业务数据请求并返回对应的业务数据;系统数据接收单元153,用于接收所述业务数据。
另外,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见图16,还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可以为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101、102、103。
请参见图16,该电子设备160具体包括处理器161、存储器162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62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16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163。所述处理器161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163时实现上述各个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构建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2所示的步骤201至203。或者,所述处理器161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163时实现上述各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构建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例如图10所示模块1001至1003的功能。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163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62中,并由所述处理器161执行,以完成本发明。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163在电子设备160中的执行过程。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163可以被分割成拓扑获取模块1001、数据获取模块1002和模型建立模块1003,各模块具体功能如下:拓扑获取模块1001用于通过第一数据接口来获取对能源系统基于系统抽象表示的拓扑数据;数据获取模块1002用于基于所述拓扑数据通过第二数据接口来获取能源系统的业务数据;模型建立模块1003用于将所述业务数据对应关联于所述拓扑数据中相应的变量,构建得到所述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
所述电子设备160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161、存储器16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6仅仅是电子设备160的示例,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6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16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162可以是所述电子设备160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电子设备160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162也可以是电子设备160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电子设备160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162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电子设备160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162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电子设备所需的其它程序和数据。所述存储器162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终端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终端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构建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构建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数据接口来获取对能源系统基于系统抽象表示的拓扑数据;
基于所述拓扑数据通过第二数据接口来获取能源系统的业务数据;
将所述业务数据对应关联于所述拓扑数据中相应的变量,构建得到所述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业务数据对应关联于所述拓扑数据中相应的变量,构建得到所述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包括:
解析所述拓扑数据为基于数据模型建模需要的拓扑格式;
将所述业务数据对应关联于所述拓扑格式的拓扑数据中相应的变量,构建得到所述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所述拓扑数据为数据模型需要的拓扑格式,包括:
建立所述拓扑数据中基于系统抽象表示的第一系统类型与基于建模抽象表示的第二系统类型之间的映射关系;
基于所述映射关系将所述拓扑数据解析为基于所述第二系统类型表示的拓扑格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映射关系将所述拓扑数据映射解析为基于所述第二系统类型表示的拓扑格式,包括:
当基于所述映射关系确定基于系统抽象表示的所述拓扑数据中的子系统内包括预设连接关系时,则通过在该预设连接关系之间增加能源结点来映射解析为基于该第二系统类型表示的拓扑格式;
当基于所述映射关系确定基于系统抽象表示的所述拓扑数据中的多个子系统之间包括两条及以上的连接时,则将所述两条及以上的连接所对应多个子系统合并为一个子系统来映射解析为基于该第二系统类型表示的拓扑格式;
当基于所述映射关系确定基于系统抽象表示的所述拓扑数据中的多个子系统之间包括两条以下的连接时,则对所述多个子系统分别独立映射解析为基于该第二系统类型表示的拓扑格式。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一数据接口来获取对能源系统基于系统抽象表示的拓扑数据,包括:
向包括第一数据接口的CIM发送拓扑数据请求,所述CIM用于响应该拓扑数据请求并返回对应的拓扑数据;
接收所述拓扑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接口包括对能源系统的拓扑连接关系基于系统抽象表示的拓扑结构查询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拓扑数据通过第二数据接口来获取能源系统的业务数据,包括:
向包括第二数据接口的数据库发送参数请求,所述数据库用于响应所述参数请求并返回业务编码和点列表;
接收所述业务编码和点列表,并基于所述业务编码和点列表向包括第二数据接口的数据库发送业务数据请求,所述数据库用于响应所述业务数据请求并返回对应的业务数据。
接收所述业务数据。
8.一种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构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拓扑获取模块,通过第一数据接口来获取对能源系统基于系统抽象表示的拓扑数据;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拓扑数据通过第二数据接口来获取能源系统的业务数据;
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将所述业务数据对应关联于所述拓扑数据中相应的变量,构建得到所述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
9.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构建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构建方法的步骤。
CN201911401016.2A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构建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11779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01016.2A CN111177977B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构建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01016.2A CN111177977B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构建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77977A true CN111177977A (zh) 2020-05-19
CN111177977B CN111177977B (zh) 2023-05-12

Family

ID=70652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01016.2A Active CN111177977B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构建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77977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0330A (zh) * 2012-05-31 2012-10-24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与业务无关的拓扑图形增量更新方法
US20120303396A1 (en) * 2011-05-27 2012-11-29 Sap Ag Model-based 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
CN103984750A (zh) * 2014-05-28 2014-08-13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b/s框架模式的拓扑图生成方法
CN107133020A (zh) * 2016-02-26 2017-09-05 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系统、接口端及服务器
CN109697059A (zh) * 2018-12-13 2019-04-30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配电网数据三维可视化系统架构
CN110096415A (zh) * 2019-05-15 2019-08-06 北京首汽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拓扑关系的数据监测方法
CN110134833A (zh) * 2019-05-09 2019-08-16 南京邮电大学 面向电网拓扑管理的图数据建模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303396A1 (en) * 2011-05-27 2012-11-29 Sap Ag Model-based 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
CN102750330A (zh) * 2012-05-31 2012-10-24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与业务无关的拓扑图形增量更新方法
CN103984750A (zh) * 2014-05-28 2014-08-13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b/s框架模式的拓扑图生成方法
CN107133020A (zh) * 2016-02-26 2017-09-05 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系统、接口端及服务器
CN109697059A (zh) * 2018-12-13 2019-04-30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配电网数据三维可视化系统架构
CN110134833A (zh) * 2019-05-09 2019-08-16 南京邮电大学 面向电网拓扑管理的图数据建模系统及方法
CN110096415A (zh) * 2019-05-15 2019-08-06 北京首汽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拓扑关系的数据监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77977B (zh) 2023-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59897B (zh) 基于系统建模应用的目标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11638690B (zh) 基于通用信息模型的数据采集方法、装置、系统和设备
CN103491135A (zh) 自匹配数据格式的装置和方法
CN110492984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数据分析处理系统及计算机设备
CN111683125B (zh) 基于mqtt协议的新型融合终端营配信息共享方法及系统
CN111683066A (zh) 异构系统集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367857B (zh) 数据存储方法、装置、ftp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4510452A (zh) 片上系统soc集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913362B (zh) 通过客户端与测试设备来实现无线信号测试的方法和装置
CN113900810A (zh) 分布式图处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703363B (zh) 智能边缘计算网关在电力调度云的即插即用方法
CN112541841A (zh) 用于模拟过去未来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1177977B (zh) 一种能源系统的数据模型构建方法和装置
CN103561113A (zh) Web Service接口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5858672A (zh) 电力终端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92008A (zh) 网络拓扑结构的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42101A (zh) 数据互通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988310B (zh) 基于iec61850协议的数据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10751423A (zh) 一种状态估计服务系统、微服务架构和状态估计方法
CN104426916A (zh) 一种激活码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8134837A (zh) 用于变流器的监控装置和变流器
CN113821896B (zh) 一种配电网拓扑数据动态加载方法及系统
CN112311833B (zh) 数据更新方法和装置
CN113238914B (zh) 处理器使用量的获取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40228B (zh) 一种机电-电磁暂态混合仿真的负电阻处理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