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76715A - 一种信息调用方法及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调用方法及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76715A
CN111176715A CN201911296533.8A CN201911296533A CN111176715A CN 111176715 A CN111176715 A CN 111176715A CN 201911296533 A CN201911296533 A CN 201911296533A CN 111176715 A CN111176715 A CN 1111767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che
server
user
calling
cache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9653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76715B (zh
Inventor
齐海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Jukany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Jukan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Jukany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Jukan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9653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767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767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767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767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767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70Software maintenance or management
    • G06F8/71Version control;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1Improving I/O performance
    • G06F3/0611Improving I/O performance in relation to response tim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46Horizontal data movement in storage systems, i.e. moving data in between storage devices or systems
    • G06F3/0647Migration mechanis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领域,公开了一种信息调用方法及服务器,用以解决的问题。该方法包括,业务服务器基于来自终端发送的用户等级查询指令,确定用户标识,并基于用户标识和映射表,确定相应的一个缓存服务器;再基于用户等级查询指令,生成并向缓存服务器发送缓存调用请求;最后,业务服务器基于缓存服务器返回的缓存调用反馈,获取携带的用户等级,并将用户等级发送给终端,以触发终端基于用户等级,向其他业务服务器获取节目列表以及对应的节目内容数据。各个业务服务器访问对应的缓存服务器,提高调用效率;基于映射表,确定业务服务器、缓存服务器和记录之间的映射关系,减少第三方平台带来的性能损失,提高调用效率,降低配置部署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调用方法及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调用方法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终端可以基于用户等级,为用户呈现相应的目标播放视频列表。因此,参阅图1所示,终端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触发指令后,生成并向业务服务器发送用户等级查询指令,由于业务服务器自身存储空间小,并未存储所有的业务数据,需要先基于用户等级查询指令,生成并向缓存服务器发送缓存调用请求信息,再基于缓存服务器返回的缓存调用反馈信息,读取携带的用户信息;终端基于业务服务器返回的用户等级,向其他业务服务器获取节目列表以及对应的节目内容数据。
现有技术中有以下三种方案来实现业务服务器的用户等级调用服务:
第一种方案是,各个业务服务器均访问同一个缓存服务器,获取缓存在缓存服务器上的相应用户等级;
第二种方案是,业务服务器通过第三方平台提供的集群方法,确定相应的缓存服务器,并获取相应的用户等级;
第三种方案是,业务服务器通过预设的缓存地址配置表,确定相应的缓存服务器的地址,并获取相应的用户等级。
但是,采用以上三种方案分别会出现以下技术问题:在第一种方案中,由于单个缓存子服务器不具备扩展能力,极易出现性能瓶颈,降低调用效率;在第二种方案中,第三方平台提供的集群方法有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第三方平台带来一定的性能损失,导致调用响应时间变长,降低调用效率;在第三种方案中,按照缓存服务器的配置规则,确定业务服务器与缓存服务器之间的配置关系,以及各个缓存服务器之间的配置关系,一旦缓存子服务器的数量巨大,配置部署工作将非常复杂。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新的信息调用方法,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调用方法及服务器,以解决调用效率低,配置部署难度大和配置部署难度大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调用方法,包括:
业务服务器基于来自终端发送的用户等级查询指令,确定用户标识,并基于所述用户标识和预设的映射表,确定相应的一个缓存服务器;
所述业务服务器基于所述用户等级查询指令,生成缓存调用请求,并将所述缓存调用请求发送到所述缓存服务器;
所述业务服务器接收所述缓存服务器返回的缓存调用反馈,并将所述缓存调用反馈中携带的用户等级发送给所述终端,以触发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用户等级,向其他业务服务器获取节目列表以及对应的节目内容数据。
可选的,基于所述用户标识和预设的映射表,确定相应的缓存服务器,包括:
所述业务服务器基于所述用户标识和预设的哈希算法,计算待查询记录的哈希值;
在所述映射表中,确定与所述哈希值相匹配的一个缓存服务器。
可选的,所述业务服务器基于所述用户等级查询指令,生成缓存调用请求,包括:
所述业务服务器解析所述用户等级查询指令,获取携带的所述用户标识和待查询记录属性;
所述业务服务器将所述用户标识和所述待查询记录属性,封装到所述缓存调用请求中。
可选的,所述业务服务器将所述缓存调用请求发送到所述缓存服务器之后,在接收到所述缓存服务器返回的缓存调用反馈之前,进一步包括:
所述业务服务器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缓存调用反馈,更新所述业务服务器访问所述缓存服务器的失败次数;
确定所述失败次数超过预设次数阈值时,所述业务服务器判定无法访问所述缓存服务器;
所述业务服务器在更新后的映射表中,确定与所述哈希值相匹配的一个新的缓存服务器,其中,所述更新后的映射表是基于更新后的缓存服务器集合重新生成的。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调用方法,包括:
缓存服务器基于业务服务器发送的缓存调用请求,获取所述缓存调用请求中携带的用户等级查询指令;
所述缓存服务器在对应的缓存记录库中,获取与所述用户等级查询指令相匹配的用户等级;
所述缓存服务器基于所述用户等级,生成并向所述业务服务器发送缓存调用反馈,以触发所述业务服务器将所述缓存调用反馈中携带的所述用户等级,发送给终端。
可选的,进一步包括:
若所述缓存服务器的工作状态为故障状态,所述缓存服务器按照预设的迁移规则,将对应的缓存记录库迁移至新的缓存服务器中。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调用服务器,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来自终端发送的用户等级查询指令,确定用户标识,并基于所述用户标识和预设的映射表,确定相应的一个缓存服务器;
生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用户等级查询指令,生成缓存调用请求,并将所述缓存调用请求发送到所述缓存服务器;
调用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缓存服务器返回的缓存调用反馈,并将所述缓存调用反馈中携带的用户等级发送给所述终端,以触发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用户等级,向其他业务服务器获取节目列表以及对应的节目内容数据。
可选的,基于所述用户标识和预设的映射表,确定相应的缓存服务器,所述确定单元用于:
基于所述用户标识和预设的哈希算法,计算待查询记录的哈希值;
在所述映射表中,确定与所述哈希值相匹配的一个缓存服务器。
可选的,基于所述用户等级查询指令,生成缓存调用请求,所述生成单元用于:
解析所述用户等级查询指令,获取携带的所述用户标识和待查询记录属性;
将所述用户标识和所述待查询记录属性,封装到所述缓存调用请求中。
可选的,将所述缓存调用请求发送到所述缓存服务器之后,在接收到所述缓存服务器返回的缓存调用反馈之前,所述调用单元进一步用于:
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缓存调用反馈,更新访问所述缓存服务器的失败次数;
确定所述失败次数超过预设次数阈值时,判定无法访问所述缓存服务器;
在更新后的映射表中,确定与所述哈希值相匹配的一个新的缓存服务器,其中,所述更新后的映射表是基于更新后的缓存服务器集合重新生成的。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调用服务器,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基于业务服务器发送的缓存调用请求,获取所述缓存调用请求中携带的用户等级查询指令;
匹配单元,用于在对应的缓存记录库中,获取与所述用户等级查询指令相匹配的用户等级;
发送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用户等级,生成并向所述业务服务器发送缓存调用反馈,以触发所述业务服务器将所述缓存调用反馈中携带的所述用户等级,发送给终端。
可选的,所述匹配单元进一步用于:
若工作状态为故障状态,按照预设的迁移规则,将对应的缓存记录库迁移至新的缓存服务器中。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按照获得的程序执行上述的方法。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指令,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的方法。
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中,业务服务器基于来自终端发送的用户等级查询指令,确定用户标识,并基于用户标识和映射表,确定相应的一个缓存服务器;再基于用户等级查询指令,生成并向缓存服务器发送缓存调用请求;最后,业务服务器基于缓存服务器返回的缓存调用反馈,获取携带的用户等级,并将用户等级发送给终端,以触发终端基于用户等级,向其他业务服务器获取节目列表以及对应的节目内容数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各个业务服务器基于相应的查询指令确定标识,并基于相应标识和映射表,确定对应的一个缓存服务器,不会造成所有业务服务器均访问同一个缓存服务器的现象,进而减少缓存服务器的压力,提高调用效率;而且,业务服务器可以基于标识和映射表,确定对应的一个缓存服务器,无需借助第三方平台建立与缓存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减少第三方平台带来的数据传输性能损失,缩短调用响应时间,进而提高调用效率;通过映射表,确定业务服务器、缓存服务器和记录之间的映射关系,降低配置部署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调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调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映射表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删除一个缓存服务器的映射表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添加一个缓存服务器的映射表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调用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调用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优选的实施方式作出详细说明。
参阅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信息调用的系统,在系统中具体包括终端、业务服务器、其他业务服务器和缓存服务器、其他缓存服务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台式机、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视等,具备生成查询指令以及为用户呈现相应的节目内容的设备。终端分别与业务服务器、其他业务服务器,通过多种通信方式进行数据通信,例如,终端可通过局域网、无线局域网和其他网络进行通信连接。
其中,在终端中包括显示装置和控制装置。具体地,显示装置可以是液晶显示器、OLED显示器和投影显示设备,具体显示装置类型、尺寸和分辨率等不作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显示装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性能与配置上作出相应改变。
而控制装置可以通过红外通信、蓝牙通信、有线、无线网络或者其他短距离通信方式来控制显示装置,例如,当控制装置为遥控器时,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上的音量加减键、频道控制键、上/下/左/右的移动按键、语音输入按键、菜单键、开关机按键等输入相应控制指令,控制显示装置由智能电视主界面切换到电影子界面,向用户呈现推荐电影列表。又例如,当控制装置为鼠标时,用户可以通过点击鼠标左右键、移动鼠标等方式输入相应控制指令,控制显示装置由视频平台主界面切换到电视剧子界面,向用户呈现推荐电视剧列表。
参阅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系统提供了一种信息调用的方法,具体为:
S201:业务服务器基于来自终端发送的用户等级查询指令,确定用户标识,并基于用户标识和预设的映射表,确定相应的一个缓存服务器。
终端发送的用户等级查询指令,是用于调用用户X的记录,并基于所述记录获取相应的用户等级,其中,用户X即用户标识,是确定一条记录的唯一标识,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标识可为用户身份标识号(Identity,ID)、用户名、用户手机号等等;而用户等级是记录中的一个属性,通过查询获取用户等级属性对应的属性值。
具体地,基于用户标识和映射表,确定相应的一个缓存服务器的过程如下:
A1、业务服务器基于用户标识和预设的哈希算法,计算待查询记录的哈希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公式(1)计算待查询记录的哈希值,其中,key表示用户标识,N表示所有缓存服务器的总数目,Hash(key)表示用户标识对应记录的哈希值。
Hash(key)=key%N公式(1)A2、在映射表中,确定与哈希值相匹配的一个缓存服务器。
在执行步骤A2之前,先采用哈希算法,以顺时针方向依次计算各个缓存服务器的哈希值;再将得到的哈希值,以顺时针方向依次映射到环中,参阅图3所示,形成一个首尾闭合的环形,即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映射表;最后,将各条记录存储到距离自身最近的一台缓存服务器中。相比于按照缓存服务器的配置规则,确定业务服务器与缓存服务器之间的配置关系,以及各个缓存服务器之间的配置关系,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哈希值确定业务服务器、缓存服务器和记录之间的映射关系,降低了配置部署工作的复杂度。这样,业务服务器能够基于用户标识对应记录的哈希值,确定记录存储在哪一台缓存服务器中。
例如,用户标识key为5,共有4台缓存服务器,则用户标识对应记录的哈希值为1,表示用户标识对应的记录存储在第1台缓存服务器中。
S202:业务服务器基于用户等级查询指令,生成缓存调用请求,并将缓存调用请求发送到缓存服务器。
具体地,业务服务器生成缓存调用请求的过程如下:
B1、业务服务器解析用户等级查询指令,获取携带的用户标识和待查询记录属性;
B2、业务服务器将用户标识和待查询记录属性,封装到缓存调用请求中。
S203:缓存服务器基于业务服务器发送的缓存调用请求,获取缓存调用请求中携带的用户等级查询指令。
进一步地,若缓存服务器的工作状态为正常状态,则执行步骤204;若缓存服务器的工作状态为故障状态,则缓存服务器按照预设的迁移规则,将对应的缓存记录库迁移至新的缓存服务器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缓存服务器发生故障,无法为业务服务器提供相应的服务,由于各条记录是按照顺时针方向存储到距离自身最近的一个缓存服务器中,因此,发生故障的缓存服务器将自身的缓存记录库,迁移至顺时针方向上的下一个缓存服务器中。当缓存数据库迁移完成后,对缓存服务器集合进行更新,并基于更新后的缓存服务器集合重新生成新的映射表。
为了便于理解,举一具体实施例描述迁移缓存记录库和更新映射表的过程。
参阅图4所示的映射表,假设共有4台缓存服务器,当第2台缓存服务器发生故障后,先从映射表中删除第2台缓存服务器,再将第2台缓存服务器上的缓存记录库2,迁移至第3台缓存服务器上,并将缓存记录库2对应的哈希值指向第3台缓存服务器。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访问量大的时期,需要添加新的缓存服务器,以缓解访问压力。为了便于理解,举一具体实施例描述添加缓存服务器和更新映射表的过程。
参阅图5所示的映射表,假设共有3台缓存服务器,在第2台缓存服务器和第3台缓存服务器之间,添加第4台缓存服务器;由于缓存记录库3距离第4台缓存服务器更近,因此,将缓存记录库3迁移至第4台缓存服务器上,并将缓存记录库3对应的哈希值指向第4台缓存服务器。
根据上述两个实施例可以看出,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式,可以保证各个缓存服务器的独立性,在删除发生故障的缓存服务器,或者在访问量大的时期,添加新的缓存服务器时,不会影响到所有缓存记录库的存储,保证了数据迁移量最小化,避免因大量数据迁移,增大缓存服务器集合的压力。
S204:缓存服务器在对应的缓存记录库中,获取与用户等级查询指令相匹配的用户等级。
S205:缓存服务器基于用户等级,生成并向业务服务器发送缓存调用反馈。
S206:业务服务器接收缓存服务器返回的缓存调用反馈,并将缓存调用反馈中携带的用户等级发送给终端,以触发终端基于用户等级,向其他业务服务器获取节目列表以及对应的节目内容数据。
进一步地,若业务服务器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缓存调用反馈,更新业务服务器访问缓存服务器的失败次数;
确定失败次数超过预设次数阈值时,业务服务器判定无法访问缓存服务器;
最后,业务服务器在更新后的映射表中,确定与哈希值相匹配的一个新的缓存服务器。
为了提高业务服务器的调度效率,业务服务器在预设时长内将不再访问处于故障状态的缓存服务器M,当达到预设时长后,业务服务器将再次向缓存服务器M发送缓存调用请求,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缓存调用反馈,则判定业务服务器重新访问缓存服务器M;否则,业务服务器继续访问新配置的缓存服务器N。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每一个业务服务器用于获取不同的数据,其中一个业务服务器实现信息调用的过程如上述步骤201~206。因此,其他业务服务器接收到来自终端发送的节目查询指令,确定节目标识,并基于节目标识和其他映射表,确定相应的一个其他缓存服务器;
再基于节目查询指令,生成并向其他缓存服务器发送缓存调用请求;
最后,其他业务服务器基于返回的缓存调用反馈,获取节目列表以及对应的节目内容数据,并将节目列表以及对应的节目内容数据发送给终端。
基于同一申请构思,图6示例性的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调用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确定单元601、生成单元602和调用单元603,其中,
确定单元601,用于基于来自终端发送的用户等级查询指令,确定用户标识,并基于所述用户标识和预设的映射表,确定相应的一个缓存服务器;
生成单元602,用于基于所述用户等级查询指令,生成缓存调用请求,并将所述缓存调用请求发送到所述缓存服务器;
调用单元603,用于接收所述缓存服务器返回的缓存调用反馈,并将所述缓存调用反馈中携带的用户等级发送给所述终端,以触发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用户等级,向其他业务服务器获取节目列表以及对应的节目内容数据。
可选的,基于所述用户标识和预设的映射表,确定相应的缓存服务器,所述确定单元601用于:
基于所述用户标识和预设的哈希算法,计算待查询记录的哈希值;
在所述映射表中,确定与所述哈希值相匹配的一个缓存服务器。
可选的,基于所述用户等级查询指令,生成缓存调用请求,所述生成单元602用于:
解析所述用户等级查询指令,获取携带的所述用户标识和待查询记录属性;
将所述用户标识和所述待查询记录属性,封装到所述缓存调用请求中。
可选的,将所述缓存调用请求发送到所述缓存服务器之后,在接收到所述缓存服务器返回的缓存调用反馈之前,所述调用单元603进一步用于:
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缓存调用反馈,更新访问所述缓存服务器的失败次数;
确定所述失败次数超过预设次数阈值时,判定无法访问所述缓存服务器;
在更新后的映射表中,确定与所述哈希值相匹配的一个新的缓存服务器,其中,所述更新后的映射表是基于更新后的缓存服务器集合重新生成的。
基于同一申请构思,图7示例性的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调用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获取单元701、匹配单元702和发送单元703,其中,
获取单元701,用于基于业务服务器发送的缓存调用请求,获取所述缓存调用请求中携带的用户等级查询指令;
匹配单元702,用于在对应的缓存记录库中,获取与所述用户等级查询指令相匹配的用户等级;
发送单元703,用于基于所述用户等级,生成并向所述业务服务器发送缓存调用反馈,以触发所述业务服务器将所述缓存调用反馈中携带的所述用户等级,发送给终端。
可选的,所述匹配单元702进一步用于:
若工作状态为故障状态,按照预设的迁移规则,将对应的缓存记录库迁移至新的缓存服务器中。
基于同一申请构思,图8示例性的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至少包括存储器801和处理器802;
存储器801,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802,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按照获得的程序执行上述信息调用方法。
基于同一申请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指令,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信息调用方法。
综上所述,业务服务器基于来自终端发送的用户等级查询指令,确定用户标识,并基于用户标识和映射表,确定相应的一个缓存服务器;再基于用户等级查询指令,生成并向缓存服务器发送缓存调用请求;最后,业务服务器基于缓存服务器返回的缓存调用反馈,获取携带的用户等级,并将用户等级发送给终端,以触发终端基于用户等级,向其他业务服务器获取节目列表以及对应的节目内容数据。
显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各个业务服务器基于相应的查询指令确定标识,并基于相应标识和映射表,确定对应的一个缓存服务器,不会造成所有业务服务器均访问同一个缓存服务器的现象,进而减少缓存服务器的压力,提高调用效率;而且,业务服务器可以基于标识和映射表,确定对应的一个缓存服务器,无需借助第三方平台建立与缓存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减少第三方平台带来的数据传输性能损失,缩短调用响应时间,进而提高调用效率;通过映射表,确定业务服务器、缓存服务器和记录之间的映射关系,降低配置部署难度。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信息调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业务服务器基于来自终端发送的用户等级查询指令,确定用户标识,并基于所述用户标识和预设的映射表,确定相应的一个缓存服务器;
所述业务服务器基于所述用户等级查询指令,生成缓存调用请求,并将所述缓存调用请求发送到所述缓存服务器;
所述业务服务器接收所述缓存服务器返回的缓存调用反馈,并将所述缓存调用反馈中携带的用户等级发送给所述终端,以触发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用户等级,向其他业务服务器获取节目列表以及对应的节目内容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用户标识和预设的映射表,确定相应的缓存服务器,包括:
所述业务服务器基于所述用户标识和预设的哈希算法,计算待查询记录的哈希值;
在所述映射表中,确定与所述哈希值相匹配的一个缓存服务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服务器基于所述用户等级查询指令,生成缓存调用请求,包括:
所述业务服务器解析所述用户等级查询指令,获取携带的所述用户标识和待查询记录属性;
所述业务服务器将所述用户标识和所述待查询记录属性,封装到所述缓存调用请求中。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服务器将所述缓存调用请求发送到所述缓存服务器之后,在接收到所述缓存服务器返回的缓存调用反馈之前,进一步包括:
所述业务服务器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缓存调用反馈,更新所述业务服务器访问所述缓存服务器的失败次数;
确定所述失败次数超过预设次数阈值时,所述业务服务器判定无法访问所述缓存服务器;
所述业务服务器在更新后的映射表中,确定与所述哈希值相匹配的一个新的缓存服务器,其中,所述更新后的映射表是基于更新后的缓存服务器集合重新生成的。
5.一种信息调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缓存服务器基于业务服务器发送的缓存调用请求,获取所述缓存调用请求中携带的用户等级查询指令;
所述缓存服务器在对应的缓存记录库中,获取与所述用户等级查询指令相匹配的用户等级;
所述缓存服务器基于所述用户等级,生成并向所述业务服务器发送缓存调用反馈,以触发所述业务服务器将所述缓存调用反馈中携带的所述用户等级,发送给终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若所述缓存服务器的工作状态为故障状态,所述缓存服务器按照预设的迁移规则,将对应的缓存记录库迁移至新的缓存服务器中。
7.一种信息调用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来自终端发送的用户等级查询指令,确定用户标识,并基于所述用户标识和预设的映射表,确定相应的一个缓存服务器;
生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用户等级查询指令,生成缓存调用请求,并将所述缓存调用请求发送到所述缓存服务器;
调用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缓存服务器返回的缓存调用反馈,并将所述缓存调用反馈中携带的用户等级发送给所述终端,以触发所述终端基于所述用户等级,向其他业务服务器获取节目列表以及对应的节目内容数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用户标识和预设的映射表,确定相应的缓存服务器,所述确定单元用于:
基于所述用户标识和预设的哈希算法,计算待查询记录的哈希值;
在所述映射表中,确定与所述哈希值相匹配的一个缓存服务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用户等级查询指令,生成缓存调用请求,所述生成单元用于:
解析所述用户等级查询指令,获取携带的所述用户标识和待查询记录属性;
将所述用户标识和所述待查询记录属性,封装到所述缓存调用请求中。
10.如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缓存调用请求发送到所述缓存服务器之后,在接收到所述缓存服务器返回的缓存调用反馈之前,所述调用单元进一步用于:
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缓存调用反馈,更新访问所述缓存服务器的失败次数;
确定所述失败次数超过预设次数阈值时,判定无法访问所述缓存服务器;
在更新后的映射表中,确定与所述哈希值相匹配的一个新的缓存服务器,其中,所述更新后的映射表是基于更新后的缓存服务器集合重新生成的。
11.一种信息调用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基于业务服务器发送的缓存调用请求,获取所述缓存调用请求中携带的用户等级查询指令;
匹配单元,用于在对应的缓存记录库中,获取与所述用户等级查询指令相匹配的用户等级;
发送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用户等级,生成并向所述业务服务器发送缓存调用反馈,以触发所述业务服务器将所述缓存调用反馈中携带的所述用户等级,发送给终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单元进一步用于:
若工作状态为故障状态,按照预设的迁移规则,将对应的缓存记录库迁移至新的缓存服务器中。
CN201911296533.8A 2019-12-16 2019-12-16 一种信息调用方法及服务器 Active CN1111767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96533.8A CN111176715B (zh) 2019-12-16 2019-12-16 一种信息调用方法及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96533.8A CN111176715B (zh) 2019-12-16 2019-12-16 一种信息调用方法及服务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76715A true CN111176715A (zh) 2020-05-19
CN111176715B CN111176715B (zh) 2023-05-12

Family

ID=70652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96533.8A Active CN111176715B (zh) 2019-12-16 2019-12-16 一种信息调用方法及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7671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0310A (zh) * 2021-03-03 2021-06-22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作业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13515375A (zh) * 2021-05-19 2021-10-19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多cics节点的调用方法和装置
CN113515375B (zh) * 2021-05-19 2024-05-24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多cics节点的调用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73012A1 (en) * 2014-06-19 2015-12-24 Microsoft Corporation Integrated APIs and UIs for Consuming Services across Different Distributed Networks
WO2016011883A1 (zh) * 2014-07-24 2016-01-2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资源的获取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60092526A1 (en) * 2014-09-26 2016-03-31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Integrating object-based data integration tool with a version control system in centralized and decentralized environments
CN106502688A (zh) * 2016-11-01 2017-03-15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资源发布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170124464A1 (en) * 2015-10-28 2017-05-04 Fractal Industries, Inc. Rapid predictive analysis of very large data sets using the distributed computational graph
CN106998370A (zh) * 2017-06-15 2017-08-01 北京微影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07637052A (zh) * 2017-08-02 2018-01-26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数据处理方法、客户端、服务端及系统
US20180181312A1 (en) * 2016-12-22 2018-06-28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Program writing method, control method of apparatus, program for program writing, and control program of apparatus
US10152265B1 (en) * 2015-04-28 2018-12-11 Github, Inc. Efficient repository migration and storage
CN109408116A (zh) * 2018-10-30 2019-03-01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标识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788029A (zh) * 2018-12-14 2019-05-21 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微服务的灰度调用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91830A (zh) * 2016-11-04 2019-06-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功能调度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0213215A (zh) * 2018-08-07 2019-09-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访问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0351342A (zh) * 2019-06-20 2019-10-18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业务指令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73012A1 (en) * 2014-06-19 2015-12-24 Microsoft Corporation Integrated APIs and UIs for Consuming Services across Different Distributed Networks
WO2016011883A1 (zh) * 2014-07-24 2016-01-2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资源的获取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60092526A1 (en) * 2014-09-26 2016-03-31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Integrating object-based data integration tool with a version control system in centralized and decentralized environments
US10152265B1 (en) * 2015-04-28 2018-12-11 Github, Inc. Efficient repository migration and storage
US20170124464A1 (en) * 2015-10-28 2017-05-04 Fractal Industries, Inc. Rapid predictive analysis of very large data sets using the distributed computational graph
CN106502688A (zh) * 2016-11-01 2017-03-15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资源发布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891830A (zh) * 2016-11-04 2019-06-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功能调度方法、设备和系统
US20180181312A1 (en) * 2016-12-22 2018-06-28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Program writing method, control method of apparatus, program for program writing, and control program of apparatus
CN106998370A (zh) * 2017-06-15 2017-08-01 北京微影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07637052A (zh) * 2017-08-02 2018-01-26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数据处理方法、客户端、服务端及系统
CN110213215A (zh) * 2018-08-07 2019-09-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访问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09408116A (zh) * 2018-10-30 2019-03-01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标识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788029A (zh) * 2018-12-14 2019-05-21 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微服务的灰度调用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51342A (zh) * 2019-06-20 2019-10-18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业务指令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黄敏等: "面向电子文档的协作式访问控制模型",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0310A (zh) * 2021-03-03 2021-06-22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作业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13515375A (zh) * 2021-05-19 2021-10-19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多cics节点的调用方法和装置
CN113515375B (zh) * 2021-05-19 2024-05-24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多cics节点的调用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76715B (zh) 2023-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19081B (zh) 数据持久化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388599B (zh) 电子装置、数据迁移及调用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9542361B (zh) 一种分布式存储系统文件读取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KR102376713B1 (ko) 복합 파티션 함수 제공 기법
CN110737658A (zh) 数据分片存储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0754869B2 (en) Managing data format of data received from devices in an internet of things network
CN106034138B (zh) 一种远程服务调用方法及装置
CN107885540A (zh) 一种加载应用程序静态资源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302920A (zh) 一种云存储数据的优化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7861691B (zh) 一种多控存储系统的负载均衡方法和装置
CN108073423A (zh) 一种加速器加载方法、系统和加速器加载装置
CN109388351A (zh) 一种分布式数据存储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6572069A (zh) 一种网络访问控制方法及服务器
CN111209090A (zh) 一种云平台中虚拟机的创建方法、组件及服务器
TWI716822B (zh) 事務因果序的校正方法及裝置、電子設備
CN111176715B (zh) 一种信息调用方法及服务器
CN109729121B (zh) 一种云存储系统及用于云存储系统中实现自定义数据处理的方法
CN105144073A (zh) 可移除存储设备身份和配置信息
CN112988913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5033551A (zh) 一种数据库迁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840562A (zh) 业务数据的分布式缓存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28620A (zh) 用户信息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CN107453950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监控系统
CN114327548A (zh) 软件升级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9582680B (zh) 基于新产品开发的业务处理方法、电子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