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75462A - 一种cod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cod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75462A
CN111175462A CN202010026368.0A CN202010026368A CN111175462A CN 111175462 A CN111175462 A CN 111175462A CN 202010026368 A CN202010026368 A CN 202010026368A CN 111175462 A CN111175462 A CN 1111754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device
control terminal
metering
system control
transf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2636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东
孙俊杰
杨艳慧
卢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Gongcheng Energy Saving New Materi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Gongcheng Energy Saving New Materi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Gongcheng Energy Saving New Materi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Gongcheng Energy Saving New Materi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2636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7546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754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754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18Water
    • G01N33/1806Biological oxygen demand [BOD] or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OD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包括机箱以及设于机箱内的反应装置、输液系统以及系统控制终端,试样以及各试剂通过输液系统分批次进行计量并按计量顺序传输至反应装置内,试样和各试剂在反应装置内发生氧化反应,并获得试样的吸光度,系统控制终端电连接于反应装置以将获取的吸光度换算成COD值,系统控制终端电连接于输液系统以控制输液系统自动输送待检测的液体,每向反应装置完成一次输液后,系统控制终端控制输液系统对仪器中的所有输液通道进行一次或多次清洗,所述的输液系统通过计量进样装置进行计量输送,所述的反应装置的顶部还设置有防沸腾消解装置。本设计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实用高效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COD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质自动监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COD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
背景技术
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又名化学需氧量,是水质污浊的指标之一,其显示了利用氧化剂使水样中所含的有机化合物等可氧化物质氧化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作为氧当量。
化学需要量测定的标准方法为重铬酸盐法,其测定原理为:在硫酸酸性介质中,以重铬酸钾为氧化剂,硫酸银为催化剂,硫酸汞为氯离子的掩盖剂,消解反应液硫酸酸度为9mol/L,加热使消解反应液沸腾,消解温度为165℃±2℃。以水冷却回流加热反应2h,消解液自然冷却后,以试亚铁灵为指示剂,以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剩余的重铬酸钾,根据硫酸亚铁铵溶液的消耗量计算水样的COD值。还包括高锰酸钾法、分光光度法、快速消解法以及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其中,高锰酸钾法是利用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分光光度法是以标准方法为基础,利用重铬酸钾氧化有机物时,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建立六价铬或三价铬的吸光度值与水样COD值换算关系,来测定水样COD值。
目前,现有的COD在线监测仪器均为人工干预,需现配调制试剂,并且在输送试剂和水样进行反应过程中,仪器的清洁度难以保持,从而导致测试精度低,测试结果误差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OD在线监测仪,旨在解决现有的COD在线监测仪在测试过程中需人工干预以及仪器自身清洁度难以保持所导致的最终测试结果误差大,测试精度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OD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以及设于机箱内的反应装置、输液系统以及系统控制终端,试样以及各试剂通过输液系统分批次进行计量并按计量顺序传输至反应装置内,试样和各试剂在反应装置内发生氧化反应,并获得试样的吸光度,系统控制终端电连接于反应装置以将获取的吸光度换算成COD值,系统控制终端电连接于输液系统以控制输液系统自动输送待检测的液体,每向反应装置完成一次输液后,系统控制终端控制输液系统对仪器中的所有输液通道进行一次或多次清洗,所述的输液系统通过计量进样装置进行计量输送,所述的反应装置的顶部还设置有防沸腾消解装置。
进一步:所述的计量进样装置包括恒流气泵、正反转蠕动泵、进口接嘴、出口接嘴、溢流通气接嘴、计量杯、三通电磁阀和计量标管,恒流气泵与三通电磁阀的常闭端连接,三通电磁阀的公共端与溢流通气接嘴连接,溢流通气接嘴设置在计量杯上,进口接嘴和出口接嘴均设置于计量杯的上端并与计量杯内外相通,计量标管为两根,两根计量标管均置于计量杯内并分别与进口接嘴和出口接嘴的内端连接,与出口接嘴连接的计量标管比与进口接嘴连接的计量标管短,出口接嘴 与正反转蠕动泵连接。
又进一步:所述的防沸腾消解装置包括多路进样接嘴、通气接嘴、扩散体储存室、破泡玻璃球体、连接颈 、消解管 、加热体、排液接嘴和电磁阀,多路进样接嘴与扩散体储存室的上端连接,通气接嘴设置于扩散体储存室上,连接颈设置于扩散体储存室的下端与消解管的上端之间,破泡玻璃球体设置于消解管内,消解管置于加热体内,消解管的下端穿过加热体后与排液接嘴的入水口连接,排液接嘴的出水口与电磁阀的入水口连接,多路进样接嘴为两个,两个多路进样接嘴均与扩散体储存室的上端连接,连接颈为细腰型连接颈。
又进一步:还包括一止液阀,止液阀一端连通于反应装置止液阀的另一端连通于计量进样装置。
又进一步:还包括一隔板门,所述隔板门枢接于所述机箱内壁并将所述机箱内腔分隔成前室和后室,所述反应装置和所述输液系统位于所述前室内并设于所述隔板门的正面,所述系统控制终端位于所述后室。
再进一步:还包括一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电连接于所述系统控制终端且设于所述机箱外侧。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提供的COD在线监测仪,利用输液系统将试样以及各试剂按批次进行计量,完成后并按计量顺序依次输入至反应装置内进行氧化反应,并且,在每次完成传输动作后均对仪器所有输液通道进行一次或多次清洗,这样,避免人工测量时所带来的人为误差,并且减少试样以及各试剂之间在传输过程中的相互影响,提高测试结果的稳定性以及准确性,从而获得试样更加真实、准确的COD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计量进样装置的结构图。
图3为防沸腾消解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COD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包括机箱1以及设于机箱1内的反应装置2、输液系统3以及系统控制终端4,试样以及各试剂通过输液系统3分批次进行计量并按计量顺序传输至反应装置2内,试样和各试剂在反应装置2内发生氧化反应,并获得试样的吸光度,系统控制终端4电连接于反应装置2以将获取的吸光度换算成COD值,系统控制终端4电连接于输液系统3以控制输液系统3自动输送待检测的液体,每向反应装置2完成一次输液后,系统控制终端4控制输液系统2对仪器中的所有输液通道进行一次或多次清洗,所述的输液系统通过计量进样装置进行计量输送,所述的反应装置的顶部还设置有防沸腾消解装置。
如图2所示的计量进样装置包括恒流气泵8、正反转蠕动泵9、进口接嘴10、出口接嘴11、溢流通气接嘴12、计量杯13、三通电磁阀14和计量标管15,恒流气泵与三通电磁阀的常闭端连接,三通电磁阀的公共端与溢流通气接嘴连接,溢流通气接嘴设置在计量杯上,进口接嘴和出口接嘴 均设置于计量杯的上端并与计量杯内外相通,计量标管为两根,两根计量标管均置于计量杯内并分别与进口接嘴和出口接嘴 的内端连接,与出口接嘴连接的计量标管比与进口接嘴连接的计量标管短,出口接嘴 与正反转蠕动泵连接。
如图3所示的防沸腾消解装置包括多路进样接嘴16、通气接嘴17、扩散体储存室18、破泡玻璃球体19、连接颈 20、消解管 21、加热体22、排液接嘴23和电磁阀24,多路进样接嘴与扩散体储存室的上端连接,通气接嘴设置于扩散体储存室上,连接颈设置于扩散体储存室的下端与消解管的上端之间,破泡玻璃球体设置于消解管内,消解管置于加热体内,消解管的下端穿过加热体后与排液接嘴的入水口连接,排液接嘴的出水口与电磁阀的入水口连接,多路进样接嘴为两个,两个多路进样接嘴均与扩散体储存室的上端连接,连接颈为细腰型连接颈。
如图1所示本发明还包括一止液阀5,止液阀5一端连通于反应装置2止液阀的另一端连通于计量进样装置。
如图1所示本发明还包括一隔板门,所述隔板门枢接于所述机箱内壁并将所述机箱内腔分隔成前室和后室,所述反应装置和所述输液系统位于所述前室内并设于所述隔板门的正面,所述系统控制终端位于所述后室。
如图1所示本发明还包括一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电连接于所述系统控制终端且设于所述机箱外侧。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COD在线监测仪,利用输液系统将试样以及各试剂按批次进行计量,完成后并按计量顺序依次输入至反应装置内进行氧化反应,并且,在每次完成传输动作后均对仪器所有输液通道进行一次或多次清洗,这样,避免人工测量时所带来的人为误差,并且减少试样以及各试剂之间在传输过程中的相互影响,提高测试结果的稳定性以及准确性,从而获得试样更加真实、准确的COD值。

Claims (6)

1.一种COD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1)以及设于机箱(1)内的反应装置(2)、输液系统(3)以及系统控制终端(4),试样以及各试剂通过输液系统(3)分批次进行计量并按计量顺序传输至反应装置(2)内,试样和各试剂在反应装置(2)内发生氧化反应,并获得试样的吸光度,系统控制终端(4)电连接于反应装置(2)以将获取的吸光度换算成COD值,系统控制终端(4)电连接于输液系统(3)以控制输液系统(3)自动输送待检测的液体,每向反应装置(2)完成一次输液后,系统控制终端(4)控制输液系统(2)对仪器中的所有输液通道进行一次或多次清洗,所述的输液系统通过计量进样装置进行计量输送,所述的反应装置的顶部还设置有防沸腾消解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OD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计量进样装置包括恒流气泵(8)、正反转蠕动泵(9)、进口接嘴(10)、出口接嘴(11)、溢流通气接嘴(12)、计量杯(13)、三通电磁阀(14)和计量标管(15),恒流气泵与三通电磁阀的常闭端连接,三通电磁阀的公共端与溢流通气接嘴连接,溢流通气接嘴设置在计量杯上,进口接嘴和出口接嘴 均设置于计量杯的上端并与计量杯内外相通,计量标管为两根,两根计量标管均置于计量杯内并分别与进口接嘴和出口接嘴 的内端连接,与出口接嘴连接的计量标管比与进口接嘴连接的计量标管短,出口接嘴 与正反转蠕动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OD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沸腾消解装置包括多路进样接嘴(16)、通气接嘴(17)、扩散体储存室(18)、破泡玻璃球体(19)、连接颈 (20)、消解管 (21)、加热体(22)、排液接嘴(23)和电磁阀(24),多路进样接嘴与扩散体储存室的上端连接,通气接嘴设置于扩散体储存室上,连接颈设置于扩散体储存室的下端与消解管的上端之间,破泡玻璃球体设置于消解管内,消解管置于加热体内,消解管的下端穿过加热体后与排液接嘴的入水口连接,排液接嘴的出水口与电磁阀的入水口连接,多路进样接嘴为两个,两个多路进样接嘴均与扩散体储存室的上端连接,连接颈为细腰型连接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OD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止液阀(5),止液阀(5)一端连通于反应装置(2)止液阀的另一端连通于计量进样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OD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隔板门(6),所述隔板门枢接于所述机箱内壁并将所述机箱内腔分隔成前室和后室,所述反应装置和所述输液系统位于所述前室内并设于所述隔板门的正面,所述系统控制终端位于所述后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OD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显示屏(7),所述显示屏电连接于所述系统控制终端且设于所述机箱外侧。
CN202010026368.0A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cod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 Pending CN1111754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26368.0A CN111175462A (zh)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cod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26368.0A CN111175462A (zh)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cod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75462A true CN111175462A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23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26368.0A Pending CN111175462A (zh)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cod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75462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0721A (zh) * 2012-05-15 2012-09-19 江西夏氏春秋环境投资有限公司 Cod在线监测仪
CN103389279A (zh) * 2013-08-06 2013-11-13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在线检测水质中硫化物浓度的装置及方法
CN203519627U (zh) * 2013-11-05 2014-04-02 成都海兰天澄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质cod在线自动监测仪计量进样装置
CN203519405U (zh) * 2013-11-05 2014-04-02 成都海兰天澄科技有限公司 水质cod在线自动监测仪防沸腾消解装置
CN106383109A (zh) * 2016-08-25 2017-02-08 深圳市绿恩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Cod在线监测仪
CN109406746A (zh) * 2018-12-25 2019-03-01 南京公诚节能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水处理设备的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0721A (zh) * 2012-05-15 2012-09-19 江西夏氏春秋环境投资有限公司 Cod在线监测仪
CN103389279A (zh) * 2013-08-06 2013-11-13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在线检测水质中硫化物浓度的装置及方法
CN203519627U (zh) * 2013-11-05 2014-04-02 成都海兰天澄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质cod在线自动监测仪计量进样装置
CN203519405U (zh) * 2013-11-05 2014-04-02 成都海兰天澄科技有限公司 水质cod在线自动监测仪防沸腾消解装置
CN106383109A (zh) * 2016-08-25 2017-02-08 深圳市绿恩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Cod在线监测仪
CN109406746A (zh) * 2018-12-25 2019-03-01 南京公诚节能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水处理设备的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80721A (zh) Cod在线监测仪
CN107037106B (zh) 双氧水工艺中氧化液酸度连续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203965314U (zh) 在线总磷水质分析仪
CN211626551U (zh) 一种微型地表水环境质量检测设备
CN109060786B (zh) 测定工业废水硫酸浓度含量的检测方法
CN111351895A (zh) 一种测量水中cod的自动分析装置及自动分析方法
CN110967309A (zh) 一种水质消毒过程中有效氯的在线检测系统和方法
CN201364308Y (zh) 水体总磷在线自动监测装置
CN210222042U (zh) 一种在线智能空气质量甲醛测定仪
CN210166315U (zh) 一种全自动cod分析装置
CN102253232B (zh) 水中溶解性总磷的自动分析仪及其分析方法
CN202093031U (zh) 高锰酸盐指数水质分析仪
CN206618713U (zh) 一种水质氨氮在线监测装置
CN111175462A (zh) 一种cod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
CN112881374A (zh) 一种高精度在线氰化物水质分析仪
CN101566489B (zh) 试剂定容法及CODcr在线监测工艺
CN205038164U (zh) 总氮、磷一体在线水质监测仪
CN210465367U (zh) 一种水质在线高锰酸盐指数监测仪
CN209673712U (zh) Bod快速测定仪
CN109709197B (zh) Bod快速测定仪以及精确补偿测定方法
CN209372750U (zh) 海水高锰酸盐指数分析系统
CN213023009U (zh) 一种水质高锰酸盐指数在线分析仪
CN110006893A (zh) 一种硅烷锆浓度在线自动测定方法
CN111855891A (zh) 一种水质高锰酸盐指数在线分析仪及其检测方法
CN201600323U (zh) 水质总磷自动监测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