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66298A -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家用诊疗专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家用诊疗专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66298A
CN111166298A CN202010043749.XA CN202010043749A CN111166298A CN 111166298 A CN111166298 A CN 111166298A CN 202010043749 A CN202010043749 A CN 202010043749A CN 111166298 A CN111166298 A CN 1111662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control
resistor
blood pressure
control processor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4374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嘉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004374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662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662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62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1Measuring temperature of body parts ; Diagnostic temperature sensing, e.g. for malignant or inflamed tissu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02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A61B5/0015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telemetry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05Simultaneously evaluating both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s and different types of body conditions, e.g. heart and respiratory condition
    • A61B5/02055Simultaneously evaluating both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and temperatur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家用诊疗专家系统,其包括电源模块、体温传感器、呼吸波传感器、脉搏传感器、血压监测器、主控处理器、数据扩展口、无线通讯模块、监护中心、显示模块以及大数据分析模块,其中,体温传感器为热敏电阻,采用误差补偿的算法提高了热敏电阻对温度的监测精度,同时,血压监测器包括血压传感器和信号调节电路,使用信号调节电路能够大大提高血压监测的精度,使用大数据分析模块,能够及时将用户的体温异常信息和血压异常信息传输至监护中心,并伴随呼吸信息和脉搏信息以便于监护中心的医师作出准确诊断。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家用诊疗专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家用诊疗专家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与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突发性疾病与恶性疾病成为威胁居家健康的最主要方面。如果不能及时感知病情,就会延误治疗造成悲剧,如何对健康进行实时的监控,最大限度地缩短突发疾病的发现时间成为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与医疗技术的日新月异,使计算机网络在医疗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家用诊疗专家系统是一种实时监控生理系数特别是心脏情况的高端仪器,近些年对心电监护仪的改进与创新使这种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心电监护仪的数据通过GSM、GPRS、蓝牙等无线通信技术也是心电监护发展的趋势。
当今社会计算机己经越来越普及,并且它在无形中改变着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也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压力充斥在生活中的每个方面,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疾病也越来越普遍并且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同时,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情况也越来越重视,特别是慢性疾病患者更需要对平常的一些生理参数进行检测,从以往的“得病吃药”转变成以如何在口常生活中进行控制。且就现在的社会现状来看,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己经从治疗转入了以预防为主。诸如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它们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严重的特点,需要长时间的进行监测,单纯的依靠传统的医疗模式很难发现病症所在。如果患者长期在医院中进行监护,不仅会对患者家庭会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患者也会因为对环境的不适应而影响治疗效果。如何使病患者在轻松熟悉的环境中进行长期的生理参数监测,了解患者的身体现状,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成为了函待解决的问题。
除了具备对多种生理参数进行采集以及报警功能以外,远程家庭医疗监护系统还应该在网络传输和监护质量方面进一步提高。它集多种学科于一体,通过对采集到的生理参数进行处理分析,从而进一步判断使用者的身体状况是否出现异常。一个完整的远程家庭医疗保健系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家庭医疗监护终端、医疗监护中心和第三方合作医院。家庭医疗监护终端主要是将监测到的生理参数通过网络传输给医疗监护中心,医疗监护中心的医护人员会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给医院的专家进行诊断、分析,并且及时的将专家的诊断信息反馈给患者或者患者家属。
血压和体温是能够表征身体是否健康的重要参数,但是,现有技术中,家庭医疗监护终端未能对血压和体温进行有效、高精度监测,同时,也未能将血压异常或体温异常数据传输至远程服务平台以及时获得专业医师的诊断。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家用诊疗专家系统,其包括电源模块、体温传感器、呼吸波传感器、脉搏传感器、血压监测器、主控处理器、数据扩展口、无线通讯模块、监护中心、显示模块以及大数据分析模块,其中,体温传感器为热敏电阻,采用误差补偿的算法提高了热敏电阻对温度的监测精度,同时,血压监测器包括血压传感器和信号调节电路,使用信号调节电路能够大大提高血压监测的精度,使用大数据分析模块,能够及时将用户的体温异常信息和血压异常信息传输至监护中心,并伴随呼吸信息和脉搏信息以便于监护中心的医师作出准确诊断。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家用诊疗专家系统包括电源模块、体温传感器、呼吸波传感器、脉搏传感器、血压监测器、主控处理器、数据扩展口、无线通讯模块、监护中心、显示模块以及大数据分析模块。
其中,电源模块为基于人工智能的家用诊疗专家系统提供直流电压,体温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主控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呼吸波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主控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脉搏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主控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血压监测器与主控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数据扩展口与主控处理器连接,数据扩展口用于外接其他生理监测传感器或外设,主控处理器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监控中心连接,主控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显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主控处理器与大数据分析模块双向连接。
具体地,体温传感器为热敏电阻,其中,RT、RT0分别为热力学温度为T、T0时的电阻,B是热敏电阻的热敏指数,
Figure 100002_DEST_PATH_IMAGE002
为热敏电阻的耗散常数,W为热敏电阻的耗散功率,T1为热平衡时热敏电阻温度,T2为热敏电阻所在环境的温度,I为热敏电阻在温度为T1时通过热敏电阻的电流,R为热敏电阻温度为T1时的电阻阻值,则有,
Figure 100002_DEST_PATH_IMAGE004
Figure 100002_DEST_PATH_IMAGE006
其中,
Figure 100002_DEST_PATH_IMAGE008
Figure 100002_DEST_PATH_IMAGE010
取n组温度为yk,上述n组温度对应的热敏电阻的阻值为xk,其中,k∈(1,n)利用xk和yk计算热敏电阻的阻值x与温度y之间的关系:y=Ax2+Bx+C,则有,
Figure 100002_DEST_PATH_IMAGE012
Figure 100002_DEST_PATH_IMAGE014
Figure 100002_DEST_PATH_IMAGE016
根据下式算出A、B、C的值:
Figure 100002_DEST_PATH_IMAGE018
温度传感器根据y=Ax2+Bx+C将电阻值转换为温度值后传输至主控处理器,主控处理器将接收到的温度值传输至显示模块进行显示,主控处理器将接收到的温度值传输至大数据分析模块进行分析,主控处理器将接收到的温度值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传输至监护中心。
具体地,血压监测器包括血压传感器和信号调节电路,血压传感器用于监测用户的血压信号,血压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信号调节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信号调节电路的输出端与主控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信号调节电路对接收到的血压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后传输至主控处理器,主控处理器将接收到的血压信号传输至显示模块进行显示,主控处理器将接收到的血压信号传输至大数据分析模块进行分析,主控处理器将接收到的血压信号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传输至监护中心。
具体地,血压传感器用于采集用户的血压信号,将采集的血压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V0,并将电压信号V0传输至信号调节电路,V1为经过信号调节电路处理后的电压信号,信号调节电路的输出端与主控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
具体地,信号调节电路包括电阻R1-R10、电容C1-C6和三极管T1-T3。
其中,血压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T2的基极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容C4和电阻R8并联后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一端接地,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还与三极管T1的基极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阻R10的一端连接,电阻R6与电容C3并联后的一端接地,电阻R5与电容C3并联后的另一端与三极管T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7的一端与三极管T2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7的一端还与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电阻R8和电容C4并联后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T3的基极与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5的一端与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电阻R10的一端连接,三极管T3的集电极接地,电阻R9的一端与三极管T3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与电阻R10的一端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与+12V电源连接,电容C5的一端与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还与电阻R8和电容C4并联后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6的一端接地,电容C6后的另一端与电阻R10的一端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与控制处理器连接。
具体地,主控处理器将接收到的温度值传输至大数据分析模块进行分析,大数据分析模块对接收到的温度值进行存储,并随机提取N个温度值求其平均值,再随机提取K个温度值也求其平均值,若上述两个平均值之差超出预设阈值范围,则大数据分析模块向主控处理器发出温度预警信息,主控处理器将接收到的温度预警信息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传输至监护中心。
具体地,主控处理器将接收到的血压信号传输至大数据分析模块进行分析,大数据分析模块对接收到的血压信号进行存储,并将接收到的每个血压信号与预设电压阈值范围进行比较,若某个血压信号超出电压阈值范围,则大数据分析模块向主控处理器发出血压预警信息,主控处理器将接收到的血压预警信息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传输至监护中心。
具体地,电源模块包括直流供电电源和DC/DC单元,其中,直流供电电源的输出端与DC/DC单元的输入端连接,DC/DC单元为TPS61030。
具体地,呼吸波传感器用于监测用户的呼吸信息,脉搏传感器用于监测用户的脉搏信息,呼吸波传感器将采集的呼吸信息传输至主控处理器,脉搏传感器将采集的脉搏信息传输至主控处理器,主控处理器将接收到的呼吸信息与脉搏信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传输至监护中心,主控处理器将接收到的呼吸信息与脉搏信息传输至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家用诊疗专家系统,其包括电源模块、体温传感器、呼吸波传感器、脉搏传感器、血压监测器、主控处理器、数据扩展口、无线通讯模块、监护中心、显示模块以及大数据分析模块,其中,体温传感器为热敏电阻,采用误差补偿的算法提高了热敏电阻对温度的监测精度,同时,血压监测器包括血压传感器和信号调节电路,使用信号调节电路能够大大提高血压监测的精度,使用大数据分析模块,能够及时将用户的体温异常信息和血压异常信息传输至监护中心,并伴随呼吸信息和脉搏信息以便于监护中心的医师作出准确诊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家用诊疗专家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信号调节电路的电路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串口电路图;
图4为本发明的DC/DC单元外围电路图;
图5为本发明的脉搏传感器接口电路图;
图6为本发明的呼吸波传感器接口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家用诊疗专家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家用诊疗专家系统包括电源模块、体温传感器、呼吸波传感器、脉搏传感器、血压监测器、主控处理器、数据扩展口、无线通讯模块、监护中心、显示模块以及大数据分析模块。
其中,电源模块为基于人工智能的家用诊疗专家系统提供直流电压,体温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主控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呼吸波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主控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脉搏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主控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血压监测器与主控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数据扩展口与主控处理器连接,数据扩展口用于外接其他生理监测传感器或外设,主控处理器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监控中心连接,主控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显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主控处理器与大数据分析模块双向连接。
所述主控处理器的型号为MSP430F149,与51单片机相比,MSP430F149具有独立的A/D转换功能,可对模拟信号直接进行处理,具有更多丰富的I/O端口,功耗更低。与ARM处理器相比,性价比更高。在功耗、成本以及性能方面综合考虑,该芯片性能较高且功耗较低。此处理器非常适合用于电池供电的系统,并且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性能比较稳定。
MSP430F149独立能完成模数转换,不需要CPU额外的处理开销。可进行对模拟信号输出类传感器的信号采集。而数字信号类的传感器可直接与单片机的I/O口进行连接,能够直接采集数字信号。MSP430系列单片机可以通过软件方法对串行通讯方式进行选择,具体的模式包括I2C、DART、SPI等。可以通过串口电路来使处理器和传感器进行通信。串口电路如图3所示。
优选的是,体温传感器为热敏电阻,其中,RT、RT0分别为热力学温度为T、T0时的电阻,B是热敏电阻的热敏指数,
Figure 651119DEST_PATH_IMAGE002
为热敏电阻的耗散常数,W为热敏电阻的耗散功率,T1为热平衡时热敏电阻温度,T2为热敏电阻所在环境的温度,I为热敏电阻在温度为T1时通过热敏电阻的电流,R为热敏电阻温度为T1时的电阻阻值,则有,
Figure 161735DEST_PATH_IMAGE004
Figure 675893DEST_PATH_IMAGE006
其中,
Figure 398998DEST_PATH_IMAGE008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9
取n组温度为yk,上述n组温度对应的热敏电阻的阻值为xk,其中,k∈(1,n)利用xk和yk计算热敏电阻的阻值x与温度y之间的关系:y=Ax2+Bx+C,则有,
Figure 947792DEST_PATH_IMAGE012
Figure 770254DEST_PATH_IMAGE014
Figure 506129DEST_PATH_IMAGE016
根据下式算出A、B、C的值:
Figure 705029DEST_PATH_IMAGE018
温度传感器根据y=Ax2+Bx+C将电阻值转换为温度值后传输至主控处理器,主控处理器将接收到的温度值传输至显示模块进行显示,主控处理器将接收到的温度值传输至大数据分析模块进行分析,主控处理器将接收到的温度值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传输至监护中心。
优选的是,血压监测器包括血压传感器和信号调节电路,血压传感器用于监测用户的血压信号,血压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信号调节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信号调节电路的输出端与主控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信号调节电路对接收到的血压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后传输至主控处理器,主控处理器将接收到的血压信号传输至显示模块进行显示,主控处理器将接收到的血压信号传输至大数据分析模块进行分析,主控处理器将接收到的血压信号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传输至监护中心。
上述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家用诊疗专家系统,其包括电源模块、体温传感器、呼吸波传感器、脉搏传感器、血压监测器、主控处理器、数据扩展口、无线通讯模块、监护中心、显示模块以及大数据分析模块,其中,体温传感器为热敏电阻,采用误差补偿的算法提高了热敏电阻对温度的监测精度,同时,血压监测器包括血压传感器和信号调节电路,使用信号调节电路能够大大提高血压监测的精度,使用大数据分析模块,能够及时将用户的体温异常信息和血压异常信息传输至监护中心,并伴随呼吸信息和脉搏信息以便于监护中心的医师作出准确诊断。
如图2所示,血压传感器用于采集用户的血压信号,将采集的血压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V0,并将电压信号V0传输至信号调节电路,V1为经过信号调节电路处理后的电压信号,信号调节电路的输出端与主控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是,信号调节电路包括电阻R1-R10、电容C1-C6和三极管T1-T3。
其中,血压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T2的基极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容C4和电阻R8并联后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一端接地,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还与三极管T1的基极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阻R10的一端连接,电阻R6与电容C3并联后的一端接地,电阻R5与电容C3并联后的另一端与三极管T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7的一端与三极管T2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7的一端还与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电阻R8和电容C4并联后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T3的基极与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5的一端与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电阻R10的一端连接,三极管T3的集电极接地,电阻R9的一端与三极管T3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与电阻R10的一端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与+12V电源连接,电容C5的一端与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还与电阻R8和电容C4并联后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6的一端接地,电容C6后的另一端与电阻R10的一端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与控制处理器连接。
上述实施方式中,信号调节电路是一个由三个三极管组成、具有并联电压反馈的放大器,第一级电路为共射-共基串接电路,三极管T1是三极管T2的有源负载,以提高信号调节电路的电压增益,为了提高三极管T1的电压增益,本发明提供的信号调节电路加接了电容C2,组成自举电路,可以提高三极管T1的电阻R5支路的等效负载,使电压增益提高。
由于本发明提供的信号调节电路采用射极输出,因此输出阻抗很小,具有较强的带负载能力。
更进一步地,电阻R1的阻值为68k欧姆,电阻R2的阻值为39 k欧姆,电阻R3的阻值为1 k欧姆,电阻R4的阻值为2.2 k欧姆,电阻R5的阻值为2.2 k欧姆,电阻R6的阻值为1.8 k欧姆,电阻R7的阻值为5.1 k欧姆,电阻R8的阻值为3.6 k欧姆,电阻R9的阻值为1.5 k欧姆,电阻R10的阻值为1 k欧姆,电容C1的电容值为0.1μ法,电容C2的电容值为10μ法,电容C3的电容值为10μ法,电容C4的电容值为1μ法,电容C5的电容值为10p法。
因此,本发明提供的信号调节电路的电压增益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1
优选的是,主控处理器将接收到的温度值传输至大数据分析模块进行分析,大数据分析模块对接收到的温度值进行存储,并随机提取N个温度值求其平均值,再随机提取K个温度值也求其平均值,若上述两个平均值之差超出预设阈值范围,则大数据分析模块向主控处理器发出温度预警信息,主控处理器将接收到的温度预警信息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传输至监护中心。
优选的是,主控处理器将接收到的血压信号传输至大数据分析模块进行分析,大数据分析模块对接收到的血压信号进行存储,并将接收到的每个血压信号与预设电压阈值范围进行比较,若某个血压信号超出电压阈值范围,则大数据分析模块向主控处理器发出血压预警信息,主控处理器将接收到的血压预警信息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传输至监护中心。
优选的是,电源模块包括直流供电电源和DC/DC单元,其中,直流供电电源的输出端与DC/DC单元的输入端连接,DC/DC单元为TPS61030。
TPS61030升压芯片的升压效率为95%,输出幅度为2.5V-5 V,输出电流小于500mA,成本低廉,体积较小,外围电路设计简单。
为了改善稳压器和EMI瞬态行为,应至少选择有10μF输入电容。在总电源电路中,在靠近IC要放置一个陶瓷电容。合理的输出电容值与负载瞬变速度和负载电流有密切关系,一般建议输出电容最小电容值应在大约220μF。升压转换器需要在转换的过程中存储能量的被动元件。选择电感器要考虑电源开关电流限制阈值,另一个要考虑的是电感电流纹波。电池电压一般要用电压监测,当电源电压大量降低会触动中断INT0来通知核心控制器来进行报警功能,用来提醒更换电池。DC/DC单元设计如图4所示。
优选的是,呼吸波传感器用于监测用户的呼吸信息,脉搏传感器用于监测用户的脉搏信息,呼吸波传感器将采集的呼吸信息传输至主控处理器,脉搏传感器将采集的脉搏信息传输至主控处理器,主控处理器将接收到的呼吸信息与脉搏信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传输至监护中心,主控处理器将接收到的呼吸信息与脉搏信息传输至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脉搏传感器的输出波形是方型波,所以采集脉搏信号可以利用定时器捕获的工作方式。将该传感器夹在手指上,传感器输出的信号经7404整形,将输出信号的原来幅值转变成标准逻辑电平。通过定时器A在下降沿来捕获。把定时器B定时为60s,通过这种软件的设置方式来实现指端脉搏的采集功能。接口电路图如图5所示。
如图6所示,呼吸波传感器的当受到外部压力的时候,内部电容两级之间的相对距离(即位移)产生变化,电容电极两端产生的变化使电容大小产生变化,因为此传感器输出的波形有正向风量和反向分量,可处理器无法对反向分量进行处理。经过加法器电路的作用是将传感器输出的反向电平拉高,与处理器的模数转换引脚连接来实现A/D转换。从而实现呼吸波信号的采集。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发明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 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9)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家用诊疗专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人工智能的家用诊疗专家系统包括电源模块、体温传感器、呼吸波传感器、脉搏传感器、血压监测器、主控处理器、数据扩展口、无线通讯模块、监护中心、显示模块以及大数据分析模块;
其中,所述电源模块为所述基于人工智能的家用诊疗专家系统提供直流电压,所述体温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呼吸波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脉搏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血压监测器与所述主控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扩展口与所述主控处理器连接,所述数据扩展口用于外接其他生理监测传感器或外设,所述主控处理器通过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所述监控中心连接,所述主控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显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处理器与所述大数据分析模块双向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家用诊疗专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体温传感器为热敏电阻,其中,RT、RT0分别为热力学温度为T、T0时的电阻,B是热敏电阻的热敏指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为热敏电阻的耗散常数,W为热敏电阻的耗散功率,T1为热平衡时热敏电阻温度,T2为热敏电阻所在环境的温度,I为热敏电阻在温度为T1时通过热敏电阻的电流,R为热敏电阻温度为T1时的电阻阻值,则有,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4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6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8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0
取n组温度为yk,上述n组温度对应的热敏电阻的阻值为xk,其中,k∈(1,n)利用xk和yk计算热敏电阻的阻值x与温度y之间的关系:y=Ax2+Bx+C,则有,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2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4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6
根据下式算出A、B、C的值: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8
所述温度传感器根据y=Ax2+Bx+C将电阻值转换为温度值后传输至所述主控处理器,所述主控处理器将接收到的温度值传输至所述显示模块进行显示,所述主控处理器将接收到的温度值传输至所述大数据分析模块进行分析,所述主控处理器将接收到的温度值通过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传输至所述监护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家用诊疗专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血压监测器包括血压传感器和信号调节电路,所述血压传感器用于监测用户的血压信号,所述血压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调节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调节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调节电路对接收到的血压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后传输至所述主控处理器,所述主控处理器将接收到的血压信号传输至所述显示模块进行显示,所述主控处理器将接收到的血压信号传输至所述大数据分析模块进行分析,所述主控处理器将接收到的血压信号通过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传输至所述监护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家用诊疗专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血压传感器用于采集用户的血压信号,将采集的血压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V0,并将电压信号V0传输至所述信号调节电路,V1为经过所述信号调节电路处理后的电压信号,所述信号调节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家用诊疗专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调节电路包括电阻R1-R10、电容C1-C6和三极管T1-T3;
其中,所述血压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T2的基极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容C4和电阻R8并联后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一端接地,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还与三极管T1的基极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阻R10的一端连接,电阻R6与电容C3并联后的一端接地,电阻R5与电容C3并联后的另一端与三极管T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7的一端与三极管T2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7的一端还与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电阻R8和电容C4并联后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T3的基极与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5的一端与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电阻R10的一端连接,三极管T3的集电极接地,电阻R9的一端与三极管T3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与电阻R10的一端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与+12V电源连接,电容C5的一端与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还与电阻R8和电容C4并联后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6的一端接地,电容C6后的另一端与电阻R10的一端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处理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家用诊疗专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处理器将接收到的温度值传输至所述大数据分析模块进行分析,所述大数据分析模块对接收到的温度值进行存储,并随机提取N个温度值求其平均值,再随机提取K个温度值也求其平均值,若上述两个平均值之差超出预设阈值范围,则所述大数据分析模块向所述主控处理器发出温度预警信息,所述主控处理器将接收到的温度预警信息通过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传输至所述监护中心。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家用诊疗专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处理器将接收到的血压信号传输至所述大数据分析模块进行分析,所述大数据分析模块对接收到的血压信号进行存储,并将接收到的每个血压信号与预设电压阈值范围进行比较,若某个血压信号超出所述电压阈值范围,则所述大数据分析模块向所述主控处理器发出血压预警信息,所述主控处理器将接收到的血压预警信息通过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传输至所述监护中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家用诊疗专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直流供电电源和DC/DC单元,其中,直流供电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DC/DC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DC/DC单元为TPS6103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家用诊疗专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波传感器用于监测用户的呼吸信息,所述脉搏传感器用于监测用户的脉搏信息,所述呼吸波传感器将采集的呼吸信息传输至所述主控处理器,所述脉搏传感器将采集的脉搏信息传输至所述主控处理器,所述主控处理器将接收到的呼吸信息与脉搏信息通过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传输至所述监护中心,所述主控处理器将接收到的呼吸信息与脉搏信息传输至所述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CN202010043749.XA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家用诊疗专家系统 Pending CN1111662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43749.XA CN111166298A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家用诊疗专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43749.XA CN111166298A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家用诊疗专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6298A true CN111166298A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19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43749.XA Pending CN111166298A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家用诊疗专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66298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40980A1 (en) * 2006-01-17 2010-09-23 Xiaohong Zhu Wan-Based Remote Mobile Monitoring Method And Device Of Electrophysiological Data
CN104287699A (zh) * 2014-09-22 2015-01-21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同时监测脉搏波波形和血压测量的装置
CN106333659A (zh) * 2016-09-12 2017-01-18 北海和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智能手环系统
CN108113659A (zh) * 2018-02-11 2018-06-05 谢晓广 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智能医疗监控系统
CN108209879A (zh) * 2017-07-03 2018-06-29 深圳市前海未来无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预警信号生成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40980A1 (en) * 2006-01-17 2010-09-23 Xiaohong Zhu Wan-Based Remote Mobile Monitoring Method And Device Of Electrophysiological Data
CN104287699A (zh) * 2014-09-22 2015-01-21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同时监测脉搏波波形和血压测量的装置
CN106333659A (zh) * 2016-09-12 2017-01-18 北海和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智能手环系统
CN108209879A (zh) * 2017-07-03 2018-06-29 深圳市前海未来无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预警信号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8113659A (zh) * 2018-02-11 2018-06-05 谢晓广 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智能医疗监控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飞 等: "《LabView编程与项目开发实用教程》", 31 August 2016 *
高庆中: "《温度计量》", 31 May 20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88976A (zh) 基于振幅整合脑电图的睡眠监测系统
CN102579020A (zh) 一种基于压电电缆传感器的呼吸和心跳监测系统
CN203153717U (zh) 一种具有跌倒报警功能的移动健康监护装置
Al-Aubidy et al. Real-time patient health monitoring and alarming using wireless-sensor-network
CN106943129A (zh) 可穿戴的心率及呼吸监测装置、方法及其智能上衣
CN201227272Y (zh) 基于Zigbee的穿戴式心电和呼吸率监护仪
CN105496400A (zh) 便捷式多导联无线心电监测设备及方法
CN113633260B (zh) 多导睡眠监测方法、监测仪、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1422361A (zh) 微型实时心电监护装置
Al-Aubidy et al. Real-time healthcare monitoring system using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CN202891917U (zh) 心电体温传感带
CN106343973A (zh) 一种人体体征检测装置
CN203776891U (zh) 一种基于蓝牙4.0ble的移动心电图监测系统
Rahman et al. Affordable smart ecg monitoring using arduino & bluetooth module
CN109009019A (zh) 多参数生理检测仪
CN209932728U (zh) 一种便携式心电监测衣
CN111166298A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家用诊疗专家系统
WO2023024270A1 (zh) 一种非接触式心肺监测仪及心肺监测系统
CN201422873Y (zh) 一种基于蓝牙技术的容积脉搏波信号采集系统
CN201324244Y (zh) 微型实时心电监护装置
CN201135429Y (zh) 一种数字化监护床
CN209032322U (zh) 一种新型穿戴式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预警系统
CN113643800A (zh) 一种基于社区医疗模式的远程监控系统
CN103860161A (zh) 一种远程便携式心电监测仪
CN106491122A (zh) 基于蓝牙无线传输的心电采集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