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63524A - 干扰检测方法、装置、远端单元、接入网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干扰检测方法、装置、远端单元、接入网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63524A
CN111163524A CN201911378957.9A CN201911378957A CN111163524A CN 111163524 A CN111163524 A CN 111163524A CN 201911378957 A CN201911378957 A CN 201911378957A CN 111163524 A CN111163524 A CN 1111635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downlink
interference
frequency point
remot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7895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63524B (zh
Inventor
郁洪波
刘彭坚
曹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7895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635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635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35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635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35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45Interference val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5Access point devices with remote compon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干扰检测方法、装置、远端单元、接入网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远端单元通过至少两个下行通道发送预配置的下行测试信号;该下行测试信号的频点与近端单元发送给远端单元的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相同;远端单元通过至少一个上行通道接收下行测试信号产生的干扰信号;远端单元根据干扰信号的属性信息确定是否输出告警消息;该告警消息用于指示调整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干扰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干扰检测方法、装置、远端单元、接入网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干扰检测方法、装置、远端单元、接入网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一般包括基带处理单元BBU(Building Base band Unite)、射频拉远单元RRU(Remote Radio Unit)、BBU和RRU传输的光口以及与RRU外接的天线,BBU可以对下行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下行信号通过光口发送到RRU,RRU内部处理之后再将下行信号通过天线发射出去;同时天线也可以接收上行信号,并将接收的上行信号传输给RRU,RRU再将上行信号处理之后通过光口传输给BBU。
在RRU通过天线发射信号以及通过天线接收信号时,难免会产生互调干扰的问题。相关技术中在解决该干扰问题时,大多是在初期设计通信方案时,通过减小工作带宽来规避一小部分互调干扰,但是大部分互调干扰是无法在前期规避的,只有在实际通信过程中,当接收端性能恶化时,通过专业人士根据恶化情况去排查定位,才能找出真正的干扰频点,然后再对应的去进行干扰规避。
可见,上述方法存在干扰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检测效率的干扰检测方法、装置、远端单元、接入网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干扰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远端单元通过至少两个下行通道发送预配置的下行测试信号;该下行测试信号的频点与近端单元发送给远端单元的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相同;
远端单元通过至少一个上行通道接收下行测试信号产生的干扰信号;
远端单元根据干扰信号的属性信息确定是否输出告警消息;该告警消息用于指示调整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属性信息包括干扰信号的功率,上述远端单元根据干扰信号的属性信息确定是否输出告警消息,包括:
远端单元将干扰信号的功率和干扰门限信号的功率进行对比;
若干扰信号的功率大于干扰门限信号的功率,则输出告警消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若干扰信号的功率不大于干扰门限信号的功率,则确定下行测试信号的频点正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远端单元通过内部的FPGA产生与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相同的下行测试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下行测试信号的功率与远端单元的额定功率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下行测试信号为直流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属性信息还包括干扰信号的频点,上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干扰信号的频点对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进行调整,确定下行业务信号的目标频点;
利用下行业务信号的目标频点对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进行更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远端单元在对所述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进行更改之后,重新上电运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干扰门限信号的功率为远端单元的底噪信号的功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远端单元通过内部的FPGA产生与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相同的下行测试信号,包括:
远端单元控制FPGA将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写入预设的配置文件中,并运行配置文件,得到下行测试信号。
一种干扰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至少两个下行通道发送预配置的下行测试信号;该下行测试信号的频点与近端单元发送给远端单元的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相同;
接收模块,用于通过至少一个上行通道接收下行测试信号产生的干扰信号;通过至少一个上行通道接收下行测试信号产生的干扰信号;
告警模块,用于根据干扰信号的属性信息确定是否输出告警消息;该告警消息用于指示调整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
一种远端单元,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远端单元通过至少两个下行通道发送预配置的下行测试信号;该下行测试信号的频点与近端单元发送给远端单元的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相同;
远端单元通过至少一个上行通道接收下行测试信号产生的干扰信号;
远端单元根据干扰信号的属性信息确定是否输出告警消息;该告警消息用于指示调整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
一种接入网设备,包括近端单元和远端单元,上述远端单元在和近端单元通信时实现以下步骤:
远端单元通过至少两个下行通道发送预配置的下行测试信号;该下行测试信号的频点与近端单元发送给远端单元的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相同;
远端单元通过至少一个上行通道接收下行测试信号产生的干扰信号;
远端单元根据干扰信号的属性信息确定是否输出告警消息;该告警消息用于指示调整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
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远端单元通过至少两个下行通道发送预配置的下行测试信号;该下行测试信号的频点与近端单元发送给远端单元的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相同;
远端单元通过至少一个上行通道接收下行测试信号产生的干扰信号;
远端单元根据干扰信号的属性信息确定是否输出告警消息;该告警消息用于指示调整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
上述干扰检测方法、装置、远端单元、接入网设备和存储介质,远端单元通过至少两个下行通道发送预配置的下行测试信号,该下行测试信号的频点与近端单元发送给远端单元的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相同,远端单元通过至少一个上行通道接收下行测试信号产生的干扰信号,并根据干扰信号的属性信息确定是否输出告警消息,该告警消息用于指示调整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在该方法中,由于可以通过上电配置的测试信号,即可检测出当前远端单元的通道配置指标是否满足要求,因此该方法的检测过程比较简单,同时不会增加任何硬件成本,其干扰检测效率相比人工排查也更快;另外,该方法不需要对运维人员进行特殊培训,只需要通过简单的告警消息即可判断出是否需要调整业务信号的频点,因此该方法简单易用,实用性强;进一步地,由于下行测试信号的频点和真实的业务信号的频点相同,因此该方法可以完全模拟真实通信中的业务信号,从而可以使得到的干扰检测结果更加贴近真实情况,进而可以通过告警消息完全规避下行通道的干扰信号对上行通道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远端单元的内部结构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干扰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干扰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FPGA内部具体的处理过程示意图;
图5a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干扰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b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多通道RRU干扰检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干扰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目前,在RRU通过天线发射信号以及通过天线接收信号时,难免会产生互调干扰的问题。相关技术中在解决该干扰问题时,大多是在初期设计通信方案时,通过减小工作带宽来规避一小部分互调干扰,然而各运营商的工作带宽一般都是固定的,必定会产生干扰,由于下行有信号的频点是不固定的,所以产生上行干扰的频点也不是固定的,只有接收业务在干扰频点时才会明显影响信号的解调灵敏度,此时接收端性能恶化只能通过专业人士去排查定位,才能找出真正的干扰频点,然后再对应的去进行干扰规避,因此该方法存在干扰检测效率低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扰检测方法、远端单元、接入网设备和存储介质,旨在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远端单元,该远端单元可以是BBU,也可以是远端机,当然还可以是数字分布式天线系统等。该远端单元包含有总线,该总线上连接有处理器、存储器、外部存储器、收发机等。该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干扰检测方法。该外部存储器可以是硬盘(Hard Disk,HD)。总线上还可以连接有用于输入各种信息等的输入装置、用于显示各种信息等的显示装置及时钟。另外,收发机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另外,该远端单元可以是多制式、多通道的远端单元,其中,多制式指的是支持多个运营商的多个频段,当然多制式也可以是2G、3G、4G、5G等不同制式,多通道指的是有多个下行通道和至少一个上行通道。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远端单元的限定,具体的远端单元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是远端单元,当然也可以是远端单元里面的装置模块,不过本申请下述实施例主要是以执行主体为远端单元来进行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干扰检测方法,本实施例涉及的是远端单元通过发送配置好的下行测试信号,并接收下行测试信号产生的干扰信号,以及根据干扰信号的属性信息确定是否输出调整下行业务信号频点的告警消息。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2,远端单元通过至少两个下行通道发送预配置的下行测试信号;该下行测试信号的频点与近端单元发送给远端单元的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在发送下行测试信号之前,可以先对远端单元和对应的近端单元进行上电,之后再进行干扰检测。
其中,这里的远端单元一般是多通道、多制式的远端单元,下行通道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三个、四个等,当然还可以是更多个,每个下行通道都有对应的下行测试信号,每个通道的下行测试信号的频点和各自通道的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相同,另外,每个通道的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这里一般是不同的。
其次,在预配置各个下行测试信号时,也可以为各个下行测试信号配置功率,这里为每个下行测试信号配置的功率均是远端单元的额定功率。
另外,可选的,下行测试信号可以为直流信号,这样可以使测试过程更加简单、快速,当然,下行测试信号也可以是与各下行通道的制式相同的制式信号,例如,若该远端单元有4G和5G两个制式,4G和5G分别有对应的下行通道和上行通道,那么在预配置下行测试信号时,也可以将4G下行通道的下行测试信号配置为4G制式的信号,当然也可以将5G下行通道的下行测试信号配置为5G制式的信号,
具体的,远端单元可以预先按照各通道的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配置好各个下行测试信号的频点,然后将各个下行测试信号从各自对应的下行通道,经由射频天线发射出去。
S204,远端单元通过至少一个上行通道接收下行测试信号产生的干扰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在发送下行测试信号过程中,这里没有和远端单元进行交互的用户设备,也就是说,远端单元将下行测试信号发射出去,在利用上行通道接收信号时,也就没有用户设备发送的信号,那么只能接收到各下行通道的下行测试信号之间产生的干扰信号,所以这里的干扰信号指的是由上面至少两个下行通道发射的下行测试信号产生的干扰信号,可以是各下行测试信号之间的无源互调干扰信号,可以是一阶互调干扰信号、三阶互调干扰信号、五阶互调干扰信号、七阶互调干扰信号、九阶互调干扰信号等等,当然还可以是其他无源互调干扰信号。同时,这里每个下行通道接收到的干扰信号可以是每两个下行测试信号之间产生的干扰信号之和,当然也可以是部分下行测试信号之间产生的干扰信号等,本实施例对此也不作具体限定。
另外,每个下行通道发送下行测试信号的时长与上行通道接收干扰信号的时长一致,一般可以设置为半小时、一小时等等,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时长,利用相同的时长可以使对干扰信号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其次,这里的上行通道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等,甚至可以是更多个,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具体的,远端单元可以通过上行通道接收信号,该接收到的信号为各下行测试信号之间产生的干扰信号。
S206,远端单元根据干扰信号的属性信息确定是否输出告警消息;该告警消息用于指示调整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
其中,这里的告警消息可以是只在远端单元上输出,当然还可以是通过远端单元和近端单元之间的传输通道,将该告警消息传输至近端单元,然后在近端单元上输出,该近端单元可以是与远端单元对应的BBU、近端机、数字分布式天线系统等。另外,这里的告警消息可以是用来提示调整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即出现了大的干扰信号,当然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提示需要调整的是哪个下行通道的下行业务的频点,甚至还可以提示需要调整的下行通道的下行业务的频点具体调整到什么频点等。
其次,干扰信号的属性信息可以包括干扰信号的功率、干扰信号的频点、干扰信号的信噪比、干扰信号的频段等等,当然还可以包括其他属性信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具体的,远端单元可以通过接收到的干扰信号,得到该干扰信号的属性信息,当然也可以得到远端单元的相关属性信息,并通过对干扰信号的属性信息和远端单元的相关属性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包括对比或者作商等,根据分析结果得到是否输出告警消息的结果,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干扰信号的属性信息大于远端单元的相关属性信息,或者干扰信号的属性信息和远端单元的属性信息之商大于1,则说明干扰信号过大,需要输出告警消息,以提示对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进行更改;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干扰信号的属性信息不大于远端单元的相关属性信息,或者干扰信号的属性信息和远端单元的属性信息之商不大于1,则说明干扰信号不会对上行通道产生太大影响,则不输出告警消息,后期可以按照该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正常开站,即正常发送下行业务信号。
上述干扰检测方法中,远端单元通过至少两个下行通道发送预配置的下行测试信号,该下行测试信号的频点与近端单元发送给远端单元的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相同,远端单元通过至少一个上行通道接收下行测试信号产生的干扰信号,并根据干扰信号的属性信息确定是否输出告警消息,该告警消息用于指示调整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在该方法中,由于可以通过上电配置的测试信号,即可检测出当前远端单元的通道配置指标是否满足要求,因此该方法的检测过程比较简单,同时不会增加任何硬件成本,其干扰检测效率相比人工排查也更快;另外,该方法不需要对运维人员进行特殊培训,只需要通过简单的告警消息即可判断出是否需要调整业务信号的频点,因此该方法简单易用,实用性强;进一步地,由于下行测试信号的频点和真实的业务信号的频点相同,因此该方法可以完全模拟真实通信中的业务信号,从而可以使得到的干扰检测结果更加贴近真实情况,进而可以通过告警消息完全规避下行通道的干扰信号对上行通道的影响。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干扰检测方法,本实施例涉及的是若干扰信号的属性信息包括干扰信号的功率,则远端单元如何根据干扰信号的属性信息确定是否输出告警消息的一种实施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上述S206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02,远端单元将干扰信号的功率和干扰门限信号的功率进行对比。
S304,若干扰信号的功率大于干扰门限信号的功率,则输出告警消息。
S306,若干扰信号的功率不大于干扰门限信号的功率,则确定下行测试信号的频点正常。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干扰门限信号的功率可以为远端单元的底噪信号的功率。底噪信号指的是背景噪声,一般指的是系统中除有用信号外的总噪声,这里就是远端单元中除有用信号外的总噪声。底噪信号的功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远端单元不同,那么对应的底噪信号的功率就有可能不同,也就是说,远端单元不同,对应的干扰门限信号的功率也就不同。
具体的,远端单元在通过上行通道接收到各下行测试信号产生的干扰信号之后,也可以得到该干扰信号的功率,同时在远端单元确定好之后,远端单元对应的底噪信号的功率即干扰门限信号的功率也就确定了,那么就可以将干扰信号的功率和干扰门限信号的功率进行对比,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果干扰信号的功率大于干扰门限信号的功率,则说明干扰信号过大,会影响上行通道接收的业务信号,因此需要输出告警消息,以对用户或者运维人员提示需要修改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规避对上行通道的业务信号造成的干扰;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果干扰信号的功率不大于干扰门限信号的功率,则说明各下行测试信号的频点正常,各下行测试信号产生的干扰信号较小或者无干扰,其不会对上行通道接收的业务信号产生太大影响,则不输出告警消息,后期可以按照各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正常开站,即在各下行通道,以各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正常发送对应的各下行业务信号。
本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检测方法,若干扰信号的属性信息包括干扰信号的功率,则远端单元可以将干扰信号的功率和干扰门限信号的功率进行对比,若干扰信号的功率大于干扰门限信号的功率,则输出告警消息,若干扰信号的功率不大于干扰门限信号的功率,则确定下行测试信号的频点正常。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可以通过简单对比干扰信号的功率和干扰门限信号的功率的大小,就可以直接得到是否输出告警消息的结果,因此该方法的检测过程较为简单,且比较快速;另外,通过简单的告警消息即可判断出是否需要调整业务信号的频点,因此该方法简单易用,实用性强。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干扰检测方法,本实施例涉及的是远端单元如何产生下行测试信号的具体过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远端单元产生下行测试信号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A:
步骤A,远端单元通过内部的FPGA产生与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相同的下行测试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这里每个下行测试信号的功率均与远端单元的额定功率相同。
在利用FPGA产生下行测试信号时,可选的,远端单元可以控制FPGA将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写入预设的配置文件中,并运行配置文件,得到下行测试信号。
其中,近端单元和远端单元进行通信时,近端单元可以将下行业务信号发送给远端单元,远端单元在得到下行业务信号时,也可以得到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之后远端单元可以将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传输给其内部的FPGA,FPGA内部可以预先设置有配置文件,该配置文件中可以有数字式频率合成器(Direct Digital Synthesizer,简称DDS)的相关配置文件,将得到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以及功率均写入该DDS的配置文件中,并运行包括DDS的整个配置文件,就可以得到每个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对应的下行测试信号,与上述相同,测试信号可以是直流信号或制式信号等。
其次,远端单元内部的FPGA还可以统计上行通道的干扰信号的功率、增益AGC等,FPGA内部具体的处理过程可以参见图4所示。
另外,在需要更改下行测试信号的频点的频点时,只需要更改DDS的配置文件中的频点,并在更改后重新运行配置文件,就可以得到更改频点后的下行测试信号,也就是说,DDS中的频点是可以在每次远端单元上电之后重新进行配置的,即频点是可以变化的。
本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检测方法,远端单元可以通过内部的FPGA产生与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相同的下行测试信号。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可以通过FPGA模拟和真实下行业务信号相同频点的下行测试信号,从而可以使得到的干扰检测结果更加贴近真实情况,进而可以通过告警消息完全规避下行通道的干扰信号对上行通道的影响。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干扰检测方法,本实施例涉及的是若干扰信号的属性信息还包括干扰信号的频点,则如何根据干扰信号的频点对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进行更改,得到规避干扰的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的具体过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5a所示,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502,根据干扰信号的频点对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进行调整,确定下行业务信号的目标频点。
S504,利用下行业务信号的目标频点对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进行更改。
其中,下行业务信号的目标频点指的是各下行业务信号之间产生的干扰信号的频点不会影响上行通道的业务信号的频点。
以远端单元为RRU,且该RRU是一款3通道设备为例,参见图5b所示,该RRU分别支持移动1800频段(下行工作频段为:1805MHz~1830MHz),电信2100频段(下行工作频段为:2110MHz~2130MHz)以及联通900频段(上行工作频段为:904MHz~915MHz),这里的工作频段指的是就是业务信号的频段;当移动1800频段工作输出频点为1822MHz的下行业务信号,电信2100频段工作输出频点为2125MHz的下行业务信号,这两个频点的下行业务信号的7阶互调为4*1822-3*2125=913MHz,刚好落入联通900频段的上行接收信号的频段带内,那么就会产生互调干扰,即这里的移动和电信的下行业务信号产生的干扰信号会严重影响到上行的联通信号,该干扰信号在BBU和RRU刚开站时无法发现,只有当BBU配置如上频点时且联通900频段内有业务占用913MHz频点业务频段时,上行接收信号才会有明显恶化,这样就会增加排查的难度。
而在本实施例中,当BBU决定使用上述移动1822MHz频点和电信2125MHz频点发送下行业务信号时,可以在BBU和RRU上电之后先利用这两个频点发射下行测试信号,同时对上行通道接收到的干扰信号进行检测,当检测到的干扰信号较小(如设备器件无源互调指标很好且各通道之间隔离度较大)时,即不影响上行业务信号时,那么不更改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即不更改移动和电信这两个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当检测到干扰信号且该干扰信号较大时,那么可以给运维人员或用户输出告警消息,提示选用其他下行业务信号的频段进行业务覆盖。
在这里,利用已知的移动和电信的两个频点发射下行测试信号时,也可以计算得到这两个下行测试信号产生的干扰信号的频点,然后就可以对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进行更改,例如在更改时,可以将移动的1822MHz频点的下行业务信号改为低于1819MHz的其他频段的下行业务信号,这里1819MHz就可以认为是移动的目标频点,此时设备的7阶互调就可以落到联通900MHz上行接收频段外,这样就不会产生互调干扰,从而可以完全规避下行多频点业务信号之间产生的互调干扰信号对上行通道产生过大的干扰。当然也可以是更改电信的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甚至可以是同时更改移动和电信的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只要可以使下行业务信号不会对上行通道产生过大的影响即可,至于对产生干扰的哪个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进行更改,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远端单元在对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进行更改之后,可以重新上电运行。
本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检测方法,若干扰信号的属性信息包括干扰信号的频点时,则可以根据干扰信号的频点对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进行调整,确定下行业务信号的目标频点,利用下行业务信号的目标频点对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进行更改。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可以根据干扰信号的频点对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进行调整,可以完全规避下行多频点业务信号之间产生的互调干扰信号对上行通道产生过大的干扰,间接提高上行通道的接收性能。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3、5a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3、5a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提供了一种干扰检测装置,包括:发送模块10、接收模块11和告警模块12,其中:
发送模块10,用于通过至少两个下行通道发送预配置的下行测试信号;该下行测试信号的频点与近端单元发送给远端单元的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相同;
接收模块11,用于通过至少一个上行通道接收下行测试信号产生的干扰信号;通过至少一个上行通道接收下行测试信号产生的干扰信号;
告警模块12,用于根据干扰信号的属性信息确定是否输出告警消息;该告警消息用于指示调整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
可选的,上述下行测试信号为直流信号。
本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检测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干扰检测装置,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若上述属性信息包括干扰信号的功率,则上述告警模块12可以包括对比单元和告警单元,其中:
对比单元,用于将干扰信号的功率和干扰门限信号的功率进行对比;
告警单元,用于若干扰信号的功率大于干扰门限信号的功率,则输出告警消息。
可选的,告警单元,还用于若干扰信号的功率不大于干扰门限信号的功率,则确定下行测试信号的频点正常。
可选的,上述干扰门限信号的功率为远端单元的底噪信号的功率。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干扰检测装置,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信号发生模块,该信号发生模块用于通过远端单元内部的FPGA产生与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相同的下行测试信号。
可选的,上述下行测试信号的功率与远端单元的额定功率相同。
可选的,上述信号发生模块可以包括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用于控制FPGA将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写入预设的配置文件中,并运行配置文件,得到下行测试信号。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干扰检测装置,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若上述属性信息还包括干扰信号的频点,则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调整模块,该调整模块,用于根据干扰信号的频点对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进行调整,确定下行业务信号的目标频点;利用下行业务信号的目标频点对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进行更改。
上述调整模块,还用于在对所述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进行更改之后,重新上电运行。
本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检测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干扰检测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通信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通信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远端单元,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至少两个下行通道发送预配置的下行测试信号;该下行测试信号的频点与近端单元发送给远端单元的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相同;
通过至少一个上行通道接收下行测试信号产生的干扰信号;
根据干扰信号的属性信息确定是否输出告警消息;该告警消息用于指示调整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将干扰信号的功率和干扰门限信号的功率进行对比;
若干扰信号的功率大于干扰门限信号的功率,则输出告警消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干扰信号的功率不大于干扰门限信号的功率,则确定下行测试信号的频点正常。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内部的FPGA产生与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相同的下行测试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下行测试信号的功率与远端单元的额定功率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下行测试信号为直流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干扰信号的频点对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进行调整,确定下行业务信号的目标频点;
利用下行业务信号的目标频点对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进行更改。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远端单元在对所述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进行更改之后,重新上电运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干扰门限信号的功率为远端单元的底噪信号的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远端单元控制FPGA将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写入预设的配置文件中,并运行配置文件,得到下行测试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该接入网设备包括近端单元和远端单元,其中,近端单元可以是BBU、近端机等,远端单元可以是多通道的RRU、远端机、数字分布式天线系统等。
以近端单元为BBU、远端单元为三通道RRU为例,参见图7所示,该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BBU、RRU和与RRU连接的外接天线,其中BBU和RRU之间通过光纤传输。其中,BBU包括光模块,可以将核心网发送的基带数据通过光模块转化成光信号,再经由光纤传输至RRU。RRU包括光电转换模块(图7中未示出)、远端基带处理模块(图7中未示出)、数字电路模块、射频电路模块、功放模块、双工器等,该数字电路模块包括数字处理单元和模数转换单元,下面分别以BBU-RRU下行链路和RRU-BBU上行链路进行详细说明。
BBU-RRU下行链路:BBU根据业务配置发送基带数据并通过光模块转换为光信号传送给RRU,RRU接收到BBU发来的数字光信号,将其经过RRU光电转换模块转为电信号,然后解帧分离出信号数据和监控数据(监控数据用于传输将RRU产生的告警消息传输至BBU),信号数据在进入远端基带处理模块后经过滤波处理后进行数字上变频成为数字中频信号,数字电路模块的数字处理单元通过通道的设置选择,将通道的数字中频信号传送给远端模数转换单元(ADC/DAC单元)转换为模拟中频信号,由远端射频电路模块(在下行通信时也可以称为上变频模块)上变频至射频信号,射频信号经过载波功放模块进行功率放大后,进入双工器滤波恢复得到较为纯净的射频信号,再把恢复的射频信号接天线系统发射到覆盖区。
RRU-BBU上行链路:上行链路的工作流程基本与下行链路相同,即空间的射频信号被天线系统接收到后,进入RRU,在RRU内经过双工器或滤波器滤波后,先进入载波功放模块进行功率放大后,再进入远端射频电路模块(在上行通信时也可以称为下变频模块)下变频至模拟中频信号,RRU中远端模数转换单元(ADC/DAC单元)将其转换为数字中频信号,基带处理单元进行数字下变频和选频滤波搬频,光电转换模块再转换为数字光信号,最后通过光纤进行光路传输至BBU,BBU接收到光信号后,可以通过光电转换模块将光信号转换为数字电信号进行解调处理。
本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网设备,包括上述远端单元,在接入网设备上电后,远端单元可以通过至少两个下行通道发送预配置的下行测试信号,该下行测试信号的频点与近端单元发送给远端单元的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相同,远端单元通过至少一个上行通道接收下行测试信号产生的干扰信号,并根据干扰信号的属性信息确定是否输出告警消息,该告警消息用于指示调整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在该接入网设备中,由于包括的远端单元可以通过上电配置的测试信号,即可检测出当前远端单元的通道配置指标是否满足要求,因此采用该接入网设备岁干扰进行检测时的检测过程比较简单,同时不会增加任何硬件成本,其干扰检测效率相比人工排查也更快;另外,采用该接入网设备对干扰进行检测的方法不需要对运维人员进行特殊培训,只需要通过简单的告警消息即可判断出是否需要调整业务信号的频点,因此采用该接入网设备对干扰信号进行检测的方法简单易用,实用性强;进一步地,由于下行测试信号的频点和真实的业务信号的频点相同,因此采用该接入网设备对干扰进行检测的方法可以完全模拟真实通信中的业务信号,从而可以使得到的干扰检测结果更加贴近真实情况,进而可以通过告警消息完全规避下行通道的干扰信号对上行通道的影响。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至少两个下行通道发送预配置的下行测试信号;该下行测试信号的频点与近端单元发送给远端单元的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相同;
通过至少一个上行通道接收下行测试信号产生的干扰信号;
根据干扰信号的属性信息确定是否输出告警消息;该告警消息用于指示调整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将干扰信号的功率和干扰门限信号的功率进行对比;
若干扰信号的功率大于干扰门限信号的功率,则输出告警消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干扰信号的功率不大于干扰门限信号的功率,则确定下行测试信号的频点正常。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内部的FPGA产生与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相同的下行测试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下行测试信号的功率与远端单元的额定功率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下行测试信号为直流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干扰信号的频点对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进行调整,确定下行业务信号的目标频点;
利用下行业务信号的目标频点对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进行更改。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对所述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进行更改之后,重新上电运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干扰门限信号的功率为远端单元的底噪信号的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远端单元控制FPGA将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写入预设的配置文件中,并运行配置文件,得到下行测试信号。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4)

1.一种干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远端单元通过至少两个下行通道发送预配置的下行测试信号;所述下行测试信号的频点与近端单元发送给远端单元的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相同;
所述远端单元通过至少一个上行通道接收所述下行测试信号产生的干扰信号;
所述远端单元根据所述干扰信号的属性信息确定是否输出告警消息;所述告警消息用于指示调整所述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信息包括所述干扰信号的功率,所述远端单元根据所述干扰信号的属性信息确定是否输出告警消息,包括:
所述远端单元将所述干扰信号的功率和干扰门限信号的功率进行对比;
若所述干扰信号的功率大于所述干扰门限信号的功率,则输出所述告警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干扰信号的功率不大于所述干扰门限信号的功率,则确定所述下行测试信号的频点正常。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远端单元通过内部的FPGA产生与所述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相同的下行测试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测试信号的功率与所述远端单元的额定功率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测试信号为直流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信息还包括所述干扰信号的频点,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干扰信号的频点对所述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进行调整,确定所述下行业务信号的目标频点;
利用所述下行业务信号的目标频点对所述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进行更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远端单元在对所述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进行更改之后,重新上电运行。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门限信号的功率为所述远端单元的底噪信号的功率。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单元通过内部的FPGA产生与所述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相同的下行测试信号,包括:
所述远端单元控制所述FPGA将所述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写入预设的配置文件中,并运行所述配置文件,得到所述下行测试信号。
11.一种干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至少两个下行通道发送预配置的下行测试信号;所述下行测试信号的频点与近端单元发送给远端单元的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相同;
接收模块,用于通过至少一个上行通道接收所述下行测试信号产生的干扰信号;通过至少一个上行通道接收所述下行测试信号产生的干扰信号;
告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干扰信号的属性信息确定是否输出告警消息;所述告警消息用于指示调整所述下行业务信号的频点。
12.一种远端单元,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3.一种接入网设备,包括近端单元和远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单元在和所述近端单元通信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4.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911378957.9A 2019-12-27 2019-12-27 干扰检测方法、装置、远端单元、接入网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1635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78957.9A CN111163524B (zh) 2019-12-27 2019-12-27 干扰检测方法、装置、远端单元、接入网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78957.9A CN111163524B (zh) 2019-12-27 2019-12-27 干扰检测方法、装置、远端单元、接入网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3524A true CN111163524A (zh) 2020-05-15
CN111163524B CN111163524B (zh) 2023-07-07

Family

ID=70558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78957.9A Active CN111163524B (zh) 2019-12-27 2019-12-27 干扰检测方法、装置、远端单元、接入网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6352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0664A (zh) * 2020-07-20 2020-08-28 四川天中星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电综合测试系统
CN111641573A (zh) * 2020-05-21 2020-09-08 江苏亨通太赫兹技术有限公司 多通道dfe数字通讯系统及5g信号回传系统
CN114845411A (zh) * 2022-07-04 2022-08-02 希诺麦田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干扰感知的自组网抗干扰方法及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11427A1 (en) * 2005-03-17 2006-09-21 Utku Azman Method for estimating the downlink capacity in a spread spectrum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2237924A (zh) * 2011-07-22 2011-11-09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直放站下行干扰上行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US20150222371A1 (en) * 2014-02-04 2015-08-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tecting and avoiding intermodulation interference
US20180294837A1 (en) * 2017-04-10 2018-10-11 Cisco Technology, Inc. Interference group discovery for full duplex network architecture in cable network environment
CN109068352A (zh) * 2018-09-28 2018-12-21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空口干扰检测方法、装置及基站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11427A1 (en) * 2005-03-17 2006-09-21 Utku Azman Method for estimating the downlink capacity in a spread spectrum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2237924A (zh) * 2011-07-22 2011-11-09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直放站下行干扰上行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US20150222371A1 (en) * 2014-02-04 2015-08-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tecting and avoiding intermodulation interference
US20180294837A1 (en) * 2017-04-10 2018-10-11 Cisco Technology, Inc. Interference group discovery for full duplex network architecture in cable network environment
CN109068352A (zh) * 2018-09-28 2018-12-21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空口干扰检测方法、装置及基站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41573A (zh) * 2020-05-21 2020-09-08 江苏亨通太赫兹技术有限公司 多通道dfe数字通讯系统及5g信号回传系统
CN111641573B (zh) * 2020-05-21 2022-08-23 江苏亨通太赫兹技术有限公司 多通道dfe数字通讯系统及5g信号回传系统
CN111600664A (zh) * 2020-07-20 2020-08-28 四川天中星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电综合测试系统
CN114845411A (zh) * 2022-07-04 2022-08-02 希诺麦田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干扰感知的自组网抗干扰方法及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3524B (zh) 2023-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9202660B2 (en) Configuration sub-system for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11163524A (zh) 干扰检测方法、装置、远端单元、接入网设备和存储介质
JP5042955B2 (ja) 無線基地局及び受信機障害診断方法
US9635575B2 (en) Minimization drive test with reduced wireless device memory usage
EP3320621B1 (en) Uplink spectrum analysis technique for passive intermodulation (pim) detection
CN104244354A (zh) 减少邻频段网络间共设备互扰的方法及装置
US2012010825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er Equipment Selecting A Home Node
EP2824850A1 (en) Channel abnormality detecting and repair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active antenna
CN111132211B (zh) 上行干扰类型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3193892B (zh) 一种低功率5g室分系统及方法
CN101827386B (zh) 发射功率的调整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06211175B (zh) 一种基站工作频段的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036278A (zh) 一种基站接收通道故障定位方法和基站
EP3133858B1 (en) Method, device and user terminal for measuring discovery signal
CN110311716A (zh) 发射天线调整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JP5364537B2 (ja) 無線中継装置及び無線中継方法
WO2020203497A1 (ja) 置局支援方法および置局支援システム
US20120322490A1 (en) Radio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frequency band of radio base station
CN103369586A (zh) 一种处理基站上行外部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CN104427548A (zh) 多载波组网的移动测量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用户设备
JP2010177922A (ja) 基地局、基地局の制御方法
KR101645987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성능 진단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5333598B (zh) 信号放大器的增益控制方法、装置及网络侧设备
EP2277273B1 (en) Automatic optimization of rf receiver interference performance
CN110120843B (zh) 一种检测天馈口信号质量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Jingxin Network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