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32211B - 上行干扰类型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上行干扰类型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32211B
CN111132211B CN201911187103.2A CN201911187103A CN111132211B CN 111132211 B CN111132211 B CN 111132211B CN 201911187103 A CN201911187103 A CN 201911187103A CN 111132211 B CN111132211 B CN 1111322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level
equal
intermediate value
uplink inter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8710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32211A (zh
Inventor
李召华
彭发龙
罗凌
李庆伟
原振升
李民
万其斌
谭永全
刘志明
杜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8710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322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322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22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322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22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45Interference valu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上行干扰类型的检测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通过获取目标小区的上行干扰噪声数据,并进一步使用运算规则对上行干扰数据中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计算得到中间值后,最终,当中间值满足多个干扰类型中第一干扰类型的预设条件时,确定目标小区出现了预设条件对应的第一干扰类型。本申请能够提高对上行干扰类型的检测效率,并具有较强的可应用性以及可推广性。

Description

上行干扰类型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行干扰类型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网络技术的进步,以及相关业务的不断增长,市场上同时存在着由不同运营商所提供的不同制式的无线网络,甚至一个运营商也可能提供不同制式的无线网络,使得不同无线网络的基站在有限空间内需要共享有限的通信资源,而不同无线网络的基站之间会存在隔离度不足、相互干扰等诸多问题,尤其会给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简称:LTE)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基站带来上行干扰,最终影响基站的性能以及终端用户的感受。
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对基站所受到的上行干扰的类型进行检测与排查,需要运营商的工作人员手持扫频仪,通过对基站进行实测现场扫频的方式,得到基站覆盖范围内的通信数据,并通过人工方式对所采集到的通信数据进行波形分析,最终确定基站受到的上行干扰类型。
采用现有技术,为了实现对上行干扰类型的检测,需要工作人员现场采集并进行人工分析,不仅检测成本较高还耗时耗力,导致了上行干扰类型的检测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上行干扰类型的检测方法及装置,以提高上行干扰类型的检测效率。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上行干扰类型的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小区的上行干扰噪声数据;其中,所述上行干扰噪声数据包括所述目标小区的N个物理资源块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N>1;
使用运算规则对所述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进行计算得到中间值;
当所述中间值满足预先建立的多个干扰类型中的第一干扰类型对应的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上行干扰类型为所述第一干扰类型。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干扰类型包括以下类型中的至少两个:
全球通信系统GSM互调干扰、谐波/时域同步TDS互调干扰、杂散干扰和阻塞干扰。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目标小区的上行干扰噪声数据之后,还包括:
确定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中,电平值为空的m个空电平值,m≥1;
根据所述m个空电平值中的每个所述空电平值在所述N个电平值中的前p个电平值或者后q个电平值,对所述m个空电平值进行填充,3≤p≤20,3≤q≤20。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小区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运算规则和/或所述预设条件;或者,
接收所述运算规则和/或所述预设条件。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小区所属的通信系统包括:LTE-频分双工FDD通信系统,或者时分双工TDD-LTE通信系统。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干扰类型为GSM互调干扰;
所述运算规则包括:确定所述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中,任一PRB的电平值Ni与第一中间值、第二中间值之差;其中,所述第一中间值为所述Ni之前的第y个电平值和第x个电平值中的最小值、所述第二中间值为所述Ni之后第y个电平值和第x个电平值中的最小值,y值大于x值,1≤x≤3,1≤y≤3;
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中,存在至少一个电平值Ni,与第一中间值之差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平值、且与第二中间值之差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平值。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干扰类型为谐波/TDS互调干扰;
所述运算规则包括:确定所述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中,任一PRB的电平值Ni与第三中间值之差、第三中间值与第四中间值之差,以及上述同一个PRB的电平值Ni与第五中间值之差、第五中间值与第六中间值之差;其中,所述第三中间值为所述Ni之前第x个电平值,所述第四中间值为所述Ni之前第y个电平值,所述第五中间值为所述Ni之后第x个电平值,所述第六中间值为所述Ni之后第y个电平值,y值大于x值,3≤x≤10,3≤y≤10;
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中,存在至少一个电平值Ni,与第三中间值之差大于第二预设电平值、且第三中间值与第四中间值之差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电平值,同时,所述电平值Ni与第五中间值之差大于第二预设电平值、且第五中间值与第六中间值之差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电平值。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干扰类型为杂散干扰;
所述运算规则包括:确定所述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中,电平值最小的5个数的平均值,以及第七中间值;其中,所述第七中间值为任一PRB的电平值Ni后的非空电平值之后,n个电平值的平均值,3≤n≤20;
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七中间值大于所述平均值与第四预设电平值之和。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干扰类型为阻塞干扰;
所述运算规则包括:确定所述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中,电平值最小的5个数的平均值;
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平均值大于第五预设电平值。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上行干扰类型的确定装置,用于执行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上行干扰类型的确定方法,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小区的上行干扰噪声数据;其中,所述上行干扰噪声数据包括所述目标小区的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N>1;
计算模块,用于将所述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经过运算规则的计算得到中间值;
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中间值满足第一干扰类型对应的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上行干扰类型为所述第一干扰类型。
在本申请第二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干扰类型包括以下类型中的至少两个:
全球通信系统GSM互调干扰、谐波/时域同步TDS互调干扰、杂散干扰和阻塞干扰。
在本申请第二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
确定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中,电平值为空的m个空电平值,m≥1;
根据所述m个空电平值中的每个所述空电平值在所述N个电平值中的前p个电平值或者后q个电平值,对所述m个空电平值进行填充,3≤p≤20,3≤q≤20。
在本申请第二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目标小区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运算规则和/或所述预设条件;或者,
接收所述运算规则和/或所述预设条件。
在本申请第二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小区所属的通信系统包括:LTE-频分双工FDD通信系统,或者时分双工TDD-LTE通信系统。
在本申请第二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干扰类型为GSM互调干扰;
所述运算规则包括:确定所述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中,任一PRB的电平值Ni与第一中间值、第二中间值之差;其中,所述第一中间值为所述Ni之前的第y个电平值和第x个电平值中的最小值、所述第二中间值为所述Ni之后的第y个电平值和第x个电平值中的最小值,y值大于x值,1≤x≤3,1≤y≤3;
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中,存在至少一个电平值Ni,与第一中间值之差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平值、且与第二中间值之差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平值。
在本申请第二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干扰类型为谐波/TDS互调干扰;
所述运算规则包括:确定所述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中,任一PRB的电平值Ni与第三中间值之差、第三中间值与第四中间值之差,以及上述同一个PRB的电平值Ni与第五中间值之差、第五中间值与第六中间值之差;其中,所述第三中间值为所述Ni之前第x个电平值,所述第四中间值为所述Ni之前第y个电平值,所述第五中间值为所述Ni之后第x个电平值,所述第六中间值为所述Ni之后第y个电平值,y值大于x值,3≤x≤10,3≤y≤10;
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中,存在至少一个电平值Ni,与第三中间值之差大于第二预设电平值、且第三中间值与第四中间值之差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电平值,同时,所述电平值Ni与第五中间值之差大于第二预设电平值、且第五中间值与第六中间值之差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电平值。
在本申请第二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干扰类型为杂散干扰;
所述运算规则包括:确定所述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中,电平值最小的5个数的平均值,以及第七中间值;其中,所述第七中间值为任一PRB的电平值Ni后的非空电平值之后,n个电平值的平均值,3≤n≤20;
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七中间值大于所述平均值与第四预设电平值之和。
在本申请第二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干扰类型为阻塞干扰;
所述运算规则包括:确定所述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中,电平值最小的5个数的平均值;
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平均值大于第五预设电平值。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上行干扰类型的确定装置,包括:
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本申请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执行时,能够实现如本申请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综上,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上行干扰类型识别方法中,通过获取目标小区的上行干扰噪声数据,并进一步根据上行干扰数据中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计算得到中间值后,最终,当中间值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目标小区出现了预设条件对应的第一干扰类型。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过上行干扰噪声数据即可确定目标小区的上行干扰类型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后台的电子设备执行,从而不需要技术人员再通过现场测量目标小区的数据以及进行人工分析,能够极大地提高对上行干扰类型的检测效率。并且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利用网管监测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数据分析干扰波形的频域特征来定位干扰类型后,就能够实现快速检测和识别无线干扰类型,为现场干扰排查提供理论支持和解决思路,能够提高干扰排查精度和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目标小区尤其是LTE小区上行干扰类型的检测准确率低、耗时耗力且成本高昂的问题,能够提高干扰排查精度和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上行干扰类型的检测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上行干扰噪声数据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存在GSM互调干扰的上行干扰噪声数据的波形示意图;
图5为一种存在谐波/TDS互调干扰的上行干扰噪声数据的波形示意图;
图6为一种存在杂散干扰的上行干扰噪声数据的波形示意图;
图7为一种存在阻塞干扰的上行干扰噪声数据的波形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上行干扰类型的检测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正式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之前,先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应用的场景以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介绍。
图1为本申请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所应用的通信系统中包括:基站120和至少一个终端设备110,每个终端设备110和基站120之间通过无线连接方式连接,终端设备110和基站120之间可以通过所建立的连接关系发送数据,特别地,将终端设备110向基站120发送数据的过程称为上行通信,所发送的数据为上行通信数据;将基站120向终端设备110发送数据的过程称为下行通信,所发送的数据为下行通信数据。
如图1中以两个终端设备作为示例性说明。所述基站120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简称: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B或eNodeB)。所述终端设备110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设备可以是WLAN中的站点(station,ST),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mobile network,PLMN)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
如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在理想状态下,基站120的覆盖范围之内没有设置其他类型的基站,终端设备110位于基站120的覆盖范围之内时,可以仅搜索到基站120的信号,并与基站120建立连接进行通信。但是,随着无线通信网络技术的进步,以及相关业务的不断增长,市场上同时存在着由不同运营商所提供的不同制式的无线网络,甚至一个运营商也可能提供不同制式的无线网络。例如,对于运营商A,可以在一个区域内同时设置2G、3G和4G基站,这些基站会为该区域内支持不同制式的手机提供不同的接入服务。但是这样又会由于不同无线网络的基站之间会存在隔离度不足、相互干扰等问题,导致如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110在与基站120进行通信时,受到覆盖范围内其他基站的干扰,尤其是对LTE基站带来上行干扰,最终影响基站的性能以及接入基站的终端设备的用户的感受。
因此,在一些技术中,为了实现对基站所受到的上行干扰的类型进行检测与排查,需要运营商的工作人员手持扫频仪,通过对基站进行实测现场扫频的方式,得到基站覆盖范围内的通信数据,并通过人工方式对所采集到的通信数据进行波形分析,最终确定基站受到的上行干扰类型。但是,这种技术是对基站的数据在有限时间、特定地点进行抽样得到,未充分考虑可操作性、成本、效率等实际因素,存在操作难、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在实际的无线干扰排查中增加高昂的时间和测试成本,进而导致了上行干扰类型的检测效率较低。
因此,本申请提供一种上行干扰类型的检测方法,能够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实现对基站,尤其是LTE基站所受到的上行干扰的类型进行检测,以解决对干扰类型检测时的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上行干扰类型的检测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行干扰类型的检测方法包括:
S101:获取目标小区的上行干扰噪声数据。
本实施例中的执行主体可以是任何具有相关处理功能的电子设备,例如,电脑、服务器等,所述电子设备可以获取基站中目标小区的上行干扰噪声数据。在一种实现中,运营商后台的服务器可以获取运营商所设置的所有基站的上行干扰噪声数据,当电子设备需要对目标小区的上行干扰类型进行检测时,电子设备可以从后台服务器获取目标小区的上行干扰噪声数据;或者,在另一种实现中,作为执行主体的电子设备可以与基站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或者设置在基站内,基站在实时获取其目标小区的上行干扰噪声数据后,直接发送至电子设备;或者,在又一种实现中,电子设备还可以接收工作人员输入的目标小区的上行干扰噪声数据。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小区所在基站所属的通信系统包括: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简称:FDD)通信系统或者时分双工(TimeDivision Duplexing,简称:TDD)-LTE通信系统。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行干扰噪声数据包括:目标小区的N个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简称: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以从无线干扰的频域特征来进一步检测干扰类型。示例性地,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上行干扰噪声数据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3示出了一种运营商的后台网管服务器所监测到的目标小区在PRB级别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数据,其中,对于LTE基站所使用的频段,每20MHz带宽的频段内包括100个PRB,从左到右依次记为1-100,如图3所示的Ni为网管中统计的第i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x、y是PRB数量的调节参数,可根据波形的大小进行调节。
可选地,在S101中,当获取上行干扰噪声数据之后,作为执行主体的电子设备还可以进一步对上行干扰噪声数据进行底噪数据填充处理。其中,可以首先去掉上行干扰噪声数据中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电平值中,电平值为空的m个空电平值,m≥1,随后,根据m个空电平值中的每个空电平值在N个电平值中的前p个电平值或者后q个电平值,对所述m个空电平值进行填充,3≤p≤20,3≤q≤20。在一种具体的实现中,例如图3所示的100个PRB连接而成的连续曲线中,可能有部分值为空而需要进行填充,则可以将100个PRB按照前后相等的数量划分为1-50和51-100。随后,对于前1-50个PRB,从第1个PRB开始到大检测,检测到空电平值时,计算从该空电平值向右取3个值,统计平均值为Nleft,以此非空值Nleft向左填充为空值的PRB;对于后51-100个PRB,从第100个PRB开始检测,检测空电平值,计算从该空电平值向左取3个值,统计平均值为Nright,向右填充为空值的PRB。最终,实现对N各PRB的电平值中,空电平值的填充,使得所有N个电平值存在连续性,便于进一步的处理。
S102:将S101中所获取的目标小区的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通过运算规则的计算后,得到一个中间值。
S103:随后,当S102中计算得到的中间值满足第一干扰类型对应的预设条件时,可以确定目标小区的上行干扰类型为所述第一干扰类型。
其中,电子设备在获取上行干扰噪声数据后,进一步将其中的N个PRB的电平值通过S102中的运算规则进行分析,并通过S103中的预设条件进行判定。尤其是通过运算规则将N个电平值都参与到计算中间值的过程中,使得N个PRB的电平值作为一个整体被衡量,而非孤立地判断某一个或者某几个PRB一定会产生的干扰,从而更加全面地对目标小区所有PRB进行检测,防止对可能发生干扰的PRB所进行的漏检或者误检。
更为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检测的目标小区的上行干扰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的一种或多种: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简称:GSM)互调干扰、谐波/时域同步(Time domain synchronization,简称:TDS)互调干扰、杂散干扰和阻塞干扰。并且,在S102中通过运算规则可以计算得到中间值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可以是与上述每种干扰类型有关的中间值;而在S103中可以使用的预设条件与上述每种干扰类型一一对应。下面结合附图,对每种干扰类型对应的运算规则已经对应的预设条件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S102中可以对每一种干扰类型对应的中间值进行分别计算后,通过S103中的预设条件分别进行判断,或者,S102中可以对所有干扰类型对应的中间值进行计算后,通过S103中的预设条件一起进行判断,确定中间值符合的预设条件对应的第一干扰类型。
1、GSM互调干扰。
图4为一种存在GSM互调干扰的上行干扰噪声数据的波形示意图,其中,GSM互调干扰是由于在GSM网络系统设计中,为了提高频道利用率及系统容量,普遍采用多个频道复用组网,以及目前载波发生功率较大,因此目标小区可能出现由GSM系统带来的互调干扰,又可被称为GSM互调干扰。其中,所述互调干扰是由于存在两个或多个频率信号经过具有非线性特征的器件时产生的与原信号有和差关系的射频信号,又称互调产物、交调或交调产物。
如图4所示的PRB的电平值的波形可以看出,GSM互调干扰的尖峰波形呈现的特点为有一个或者多个干扰凸起,其互调产物的影响范围为1-3个PRB,底噪抬升8dB以上。因此,为了能够根据所获取的N个PRB的电平值的变化规律,共同衡量出是否出现GSM互调干扰所带来的电平值尖峰凸起,可以设置的运算规则包括:确定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中,任一PRB的电平值Ni与第一中间值、第二中间值之差;其中,第一中间值为Ni之前第y个电平值和第x个电平值中的最小值、第二中间值为Ni之后第y个电平值和第x个电平值中的最小值,y值大于x值,1≤x≤3,1≤y≤3。对应的预设条件包括: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中,存在至少一个电平值Ni,与第一中间值之差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平值、且与第二中间值之差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平值。
示例性地,可以将上述实施例中的x和y设为,x=1、y=3、第一中间值为min(Ni+y,Ni+x),第二中间值为min(Ni-x,Ni-y),并记第一预设电平值△Theshold=8dB。则预设条件可以通过公式表示为:Ni-min(Ni+y,Ni+x)≥△Theshold和Ni-min(Ni-x,Ni-y)≥△Theshold。因此,若获取的N个PRB的电平值,经过上述公式的计算并满足以上预设条件后,可以确定该N个PRB的电平值的变化规律与GSM互调干扰的规律相同,进而确定目标小区存在GSM互调干扰。
可选地,当电子设备通过上述预设条件检测出当前上行干扰类型为GSM互调干扰时,还可以进一步在显示界面上显示出现该GSM互调干扰所在的PRB,即上述公式中的Ni,使得工作人员根据GSM互调干扰所发生的PRB,进一步对上行干扰进行分析与处理。
2、谐波/TDS互调干扰。
图5为一种存在谐波/TDS互调干扰的上行干扰噪声数据的波形示意图,其中,谐波/TDS互调干扰是一种由系统外部的干扰,由于其他小区的谐波/TDS的配置不当存在与当前小区之间的交叉时隙干扰。
如图5所示的PRB的电平值的波形可以看出,谐波/TDS互调干扰的宽波呈现的特点是有受到干扰的频带较宽,影响范围为13个PRB左右。例如,CDMA下行频谱为870-880MHz,其二阶互调产物为1740-1760MHz频段,正好是LTE的1800M的上行频段,影响范围为13个PRB左右;TDS下行频谱为1885-1895MHz,其三阶互调产物为1745-1780MHz频段,影响范围为12个PRB左右。因此,为了能够根据所获取的N个PRB的电平值的变化规律,共同衡量出是否出现TDS互调干扰所带来的电平值宽波凸起,可以设置的运算规则包括:确定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中,任一PRB的电平值Ni与第三中间值之差、第三中间值与第四中间值之差,以及上述同一个PRB的电平值与第五中间值之差、第五中间值与第六中间值之差;其中,第三中间值为Ni之前第x个电平值,第四中间值为Ni之前第y个电平值,第五中间值为Ni之后第x个电平值,第六中间值为Ni之后第y个电平值,y值大于x值,3≤x≤10,3≤y≤10。对应的预设条件包括: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中,存在至少一个电平值Ni,与第三中间值之差大于第二预设电平值、且第三中间值与第四中间值之差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电平值,同时,电平值Ni与第五中间值之差大于第二预设电平值、且第五中间值与第六中间值之差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电平值。
示例性地,可以将上述实施例中的x和y设为x=4、y=7、第三中间值为Ni+x,第四中间值为Ni+y,第五中间值为Ni-x,第六中间值为Ni-y,第二预设电平值为wTheshold1=3dB,第三预设电平值为wTheshold2=5dB。则预设条件可以通过公式表示为:Ni-Ni+x>wTheshold1,且Ni+x-Ni+y≥wTheshold2,且Ni-Ni-x>wTheshold1,且Ni-x-Ni-y≥wTheshold2。因此,若获取的N个PRB的电平值,经过上述公式的计算并满足以上预设条件后,可以确定该N个PRB的电平值的变化规律与TDS互调干扰的规律相同,进而确定目标小区存在TDS互调干扰。
可选地,当电子设备通过上述预设条件检测出当前上行干扰类型为谐波/TDS互调干扰时,还可以进一步在显示界面上显示出现该谐波/TDS互调干扰所在的PRB,即上述公式中的Ni,使得工作人员根据谐波/TDS互调干扰所发生的PRB,进一步对上行干扰进行分析与处理。
3、杂散干扰。
图6为一种存在杂散干扰的上行干扰噪声数据的波形示意图,其中,杂散干扰主要是由于信号通常为大功率信号,在产生大功率信号的过程中会在发射信号的频带之外产生较高的杂散。如果杂散落入某个系统接收频段内的幅度较高,则会导致接收系统的输入信噪比降低,通信质量恶化。杂散干扰是由发射机产生的,包括功放产生和放大的热噪声、系统的互调产物,以及接收频率范围内收到的其他干扰。
如图6所示的PRB的电平值的波形图可以看出,互调干扰的波形呈现的特点是频率越靠近干扰源发射频段的PRB更容易受到干扰,杂散干扰波形呈左高右低趋势,一般只影响约前45个PRB,底噪抬升约5dB。因此,为了能够根据所获取的N个PRB的电平值的变化规律,共同衡量出杂散干扰所带来的波形趋势,可以设置的运算规则包括:确定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中,电平值最小的5个数的平均值,以及第七中间值;其中,第七中间值为任一PRB的电平值Ni(对于i=1~100),从Ni开始从小到大向后检测到非空电平值之后,计算从该非空电平值从小到大取n个电平值的平均值,3≤n≤20,特别地,n可以取3。则对应的预设条件包括:第七中间值大于平均值与第四预设电平值之和。
示例性地,可以将上述实施例中的第四预设电平值SThreshold=5dB,则预设条件可以通过公式表示为:Nleft>AvgLowRTWP+SThreshold,其中,AvgLowRTWP为所有N个PRB采样最低5个值的平均值,而这5个最低值中不包含填充。因此,若获取的N个PRB的电平值,经过上述公式的计算并满足以上预设条件后,可以确定该N个PRB的电平值的变化规律与TDS互调干扰的规律相同,进而确定目标小区存在杂散干扰。
4、阻塞干扰。
图7为一种存在阻塞干扰的上行干扰噪声数据的波形示意图,其中,阻塞干扰是当一个较大干扰信号进入接收机前端的低噪放大器时,由于低噪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是根据放大微弱信号所需要的整机增益来设定的,强干扰信号电平在超出放大器的输入动态范围后,可能将放大器推入到非线性区,导致放大器对有用的微弱信号的放大倍数降低,甚至完全抑制,从而严重影响接收机对微弱信号的放大能力,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
如图7所示的电平值的波形可以看出,阻塞干扰的波形呈现的特点是小区级平均干扰电平与干扰源话务关联大,干扰源话务忙时LTE干扰越大,PRB级干扰呈现的特点是波形整体抬升。因此,为了能够根据所获取的N个PRB的电平值的变化规律,共同衡量出是否出现阻塞干扰所带来的波形整体抬升,可以设置的运算规则包括:确定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中,电平值最小的5个数的平均值。则对应的预设条件包括:平均值大于第五预设电平值。
示例性地,可以将上述实施例中的WBThreshold=-100dBm,则预设条件可以用公式表示为AvgLowRTWP>WBThreshold,其中,AvgLowRTWP为所有N个PRB采样最低5个值的平均值,而这5个最低值中不包含填充。因此,若获取的N个PRB的电平值,经过上述公式的计算并满足以上预设条件后,可以确定该N个PRB的电平值的变化规律与TDS互调干扰的规律相同,进而确定目标小区存在阻塞干扰。
综上,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上行干扰类型识别方法中,通过获取目标小区的上行干扰噪声数据,并进一步根据上行干扰数据中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计算得到中间值后,最终,当中间值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目标小区出现了预设条件对应的第一干扰类型。
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过上行干扰噪声数据即可确定目标小区的上行干扰类型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后台的电子设备执行,从而不需要技术人员再通过现场测量目标小区的数据以及进行人工分析,能够极大地提高对上行干扰类型的检测效率。并且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利用网管监测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数据分析干扰波形的频域特征来定位干扰类型后,就能够实现快速检测和识别无线干扰类型,为现场干扰排查提供理论支持和解决思路,能够提高干扰排查精度和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目标小区尤其是LTE小区上行干扰类型的检测准确率低、耗时耗力且成本高昂的问题,能够提高干扰排查精度和效率。
同时,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所获取的上行干扰噪声数据中所有N个PRB的电平值共同参与运算规则得到中间值的计算,能够通过所有电平值作为一个整体对N个PRB中是否出现干扰进行全面地衡量,而不需要在固定的PRB位置中寻找固定的干扰才能确定类型,使得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了更强的可应用性以及可推广性,能够适用于不同制式的目标小区的干扰类型检测,例如:LTE-FDD和TDD-LTE等。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干扰类型检测方法能够应用于属于不同制式通信系统的目标小区中,作为执行主体的电子设备,可以接收技术人员发送的运算规则和/或预设条件,随后以接收到的运算规则和预设条件实现上述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
或者,电子设备可以自行根据所获取的目标小区的属性信息,确定与该目标小区匹配的运算规则和/或预设条件。例如,所述属性信息可以是目标小区所属的通信系统的制式,电子设备可以存储不同制式通信系统的小区对应的预设条件:3G小区的预设条件为平均电平值大于A,4G小区的预设条件为平均电平值大于B;则在获取目标小区的上行干扰噪声数据后,若确定当前目标小区是4G小区,则确定预设条件为平均电平值大于B。又例如,所述属性信息还可以是当前的通信环境,记电子设备的预设条件为平均电平值大于C,而若确定当前通信环境的噪声较大时,电子设备可以适当地提高平均电平值为C+D,以抵消噪声的影响,在噪声较大时仍然能够对预设条件进行准确判断。
因此,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上行干扰类型检测方法中,通过灵活设置变量参数判别干扰类型,而非固定的数据来判定,从而提高了上行干扰类型检测时的灵活性,以及提高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适应性,进一步提高了对上行干扰类型的检测效率。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上行干扰类型的检测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的装置可用于执行如图2所示的上行干扰类型的检测方法,该装置可以是与目标小区的基站连接的服务器,或者设置在目标小区内的电子设备等。如图8所示,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801,计算模块802和确定模块803,其中,获取模块801用于获取目标小区的上行干扰噪声数据;其中,上行干扰噪声数据包括目标小区的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N>1;计算模块802用于将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经过运算规则的计算得到中间值;确定模块803用于当中间值满足第一干扰类型对应的预设条件时,确定目标小区的上行干扰类型为第一干扰类型。
可选地,多个干扰类型包括以下类型中的至少两个:全球通信系统GSM互调干扰、谐波/时域同步TDS互调干扰、杂散干扰和阻塞干扰。
可选地,计算模块802还用于,确定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中,电平值为空的m个空电平值,m≥1;根据m个空电平值中的每个空电平值在N个电平值中的前p个电平值或者后q个电平值,对m个空电平值进行填充,3≤p≤20,3≤q≤20。
可选地,获取模块801还用于,根据目标小区的属性信息,确定运算规则和/或预设条件;或者,接收运算规则和/或预设条件。
可选地,目标小区所属的通信系统包括:LTE-频分双工FDD通信系统,或者时分双工TDD-LTE通信系统。
可选地,第一干扰类型为GSM互调干扰;运算规则包括:确定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中,任一PRB的电平值Ni与第一中间值、第二中间值之差;其中,第一中间值为Ni之前第y个电平值和第x个电平值中的最小值、第二中间值为Ni之后第y个电平值和第x个电平值中的最小值,y值大于x值,1≤x≤3,1≤y≤3;预设条件包括: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中,存在至少一个电平值Ni,与第一中间值之差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平值、且与第二中间值之差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平值。
可选地,第一干扰类型为谐波/TDS互调干扰;运算规则包括:确定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中,任一PRB的电平值Ni与第三中间值之差、第三中间值与第四中间值之差,以及上述同一个PRB的电平值Ni与第五中间值之差、第五中间值与第六中间值之差;其中,第三中间值为Ni之前第x个电平值,第四中间值为Ni之前第y个电平值,第五中间值为Ni之后第x个电平值,第六中间值为Ni之后第y个电平值,y值大于x值,3≤x≤10,3≤y≤10;预设条件包括: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中,存在至少一个电平值Ni,与第三中间值之差大于第二预设电平值、且第三中间值与第四中间值之差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电平值,同时,电平值Ni与第五中间值之差大于第二预设电平值、且第五中间值与第六中间值之差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电平值。
可选地,第一干扰类型为杂散干扰;运算规则包括:确定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中,电平值最小的5个数的平均值,以及第七中间值;其中,所述第七中间值为任一PRB的电平值Ni后的非空电平值之后,n个电平值的平均值,3≤n≤20;预设条件包括:第七中间值大于平均值与第四预设电平值之和。
可选地,第一干扰类型为阻塞干扰;运算规则包括:确定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中,电平值最小的5个数的平均值;预设条件包括:平均值大于第五预设电平值。
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行干扰类型的检测装置可用于执行如前述所示的上行干扰类型的检测方法,其实现方式与原理相同,不再赘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行干扰类型的检测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行干扰类型的检测方法的指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服务器执行如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行干扰类型的检测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上行干扰类型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小区的上行干扰噪声数据;其中,所述上行干扰噪声数据包括所述目标小区的N个物理资源块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N>1;
使用运算规则对所述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进行计算得到中间值;
当所述中间值满足预先建立的多个干扰类型中的第一干扰类型对应的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上行干扰类型为所述第一干扰类型;
若所述第一干扰类型为GSM互调干扰,则所述运算规则包括:确定所述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中,任一PRB的电平值Ni与第一中间值、第二中间值之差;其中,所述第一中间值为所述Ni之前的第y个电平值和第x个电平值中的最小值、所述第二中间值为所述Ni之后的第y个电平值和第x个电平值中的最小值,y值大于x值,1≤x≤3,1≤y≤3;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中,存在至少一个电平值Ni,与第一中间值之差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平值、且与第二中间值之差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平值;
若所述第一干扰类型为谐波/TDS互调干扰,则所述运算规则包括:确定所述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中,任一PRB的电平值Ni与第三中间值之差、第三中间值与第四中间值之差,以及上述同一个PRB的电平值Ni与第五中间值之差、第五中间值与第六中间值之差;其中,所述第三中间值为所述Ni之前第x个电平值,所述第四中间值为所述Ni之前第y个电平值,所述第五中间值为所述Ni之后第x个电平值,所述第六中间值为所述Ni之后第y个电平值,y值大于x值,3≤x≤10,3≤y≤10;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中,存在至少一个电平值Ni,与第三中间值之差大于第二预设电平值、且第三中间值与第四中间值之差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电平值,同时,所述电平值Ni与第五中间值之差大于第二预设电平值、且第五中间值与第六中间值之差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电平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干扰类型包括以下类型中的至少两个:
全球通信系统GSM互调干扰、谐波/时域同步TDS互调干扰、杂散干扰和阻塞干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小区的上行干扰噪声数据之后,还包括:
确定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中,电平值为空的m个空电平值,m≥1;
根据所述m个空电平值中的每个所述空电平值在所述N个电平值中的前p个电平值或者后q个电平值,对所述m个空电平值进行填充,3≤p≤20,3≤q≤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小区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运算规则和/或所述预设条件;或者,
接收所述运算规则和/或所述预设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小区所属的通信系统包括:LTE-频分双工FDD通信系统,或者时分双工TDD-LTE通信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干扰类型为杂散干扰;
所述运算规则包括:确定所述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中,电平值最小的5个数的平均值,以及第七中间值;其中,所述第七中间值为任一PRB的电平值Ni后的非空电平值之后,n个电平值的平均值,3≤n≤20;
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七中间值大于所述平均值与第四预设电平值之和。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干扰类型为阻塞干扰;
所述运算规则包括:确定所述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中,电平值最小的5个数的平均值;
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平均值大于第五预设电平值。
8.一种上行干扰类型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小区的上行干扰噪声数据;其中,所述上行干扰噪声数据包括所述目标小区的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N>1;
计算模块,用于使用运算规则对所述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进行计算得到中间值;
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中间值满足预先建立的多个干扰类型中的第一干扰类型对应的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上行干扰类型为所述第一干扰类型;
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中,存在至少一个电平值Ni,与第一中间值之差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平值、且与第二中间值之差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平值时,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上行干扰类型为GSM互调干扰;其中,所述第一中间值为所述Ni之前的第y个电平值和第x个电平值中的最小值、所述第二中间值为所述Ni之后的第y个电平值和第x个电平值中的最小值,y值大于x值,1≤x≤3,1≤y≤3;
确定模块,还具体用于:当所述N个PRB的上行干扰噪声的电平值中,存在至少一个电平值Ni,与第三中间值之差大于第二预设电平值、且第三中间值与第四中间值之差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电平值,同时,所述电平值Ni与第五中间值之差大于第二预设电平值、且第五中间值与第六中间值之差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电平值时,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上行干扰类型为谐波/TDS互调干扰;其中,所述第三中间值为所述Ni之前第x个电平值,所述第四中间值为所述Ni之前第y个电平值,所述第五中间值为所述Ni之后第x个电平值,所述第六中间值为所述Ni之后第y个电平值,y值大于x值,3≤x≤10,3≤y≤10。
9.一种上行干扰类型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执行时,能够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1187103.2A 2019-11-28 2019-11-28 上行干扰类型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1322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87103.2A CN111132211B (zh) 2019-11-28 2019-11-28 上行干扰类型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87103.2A CN111132211B (zh) 2019-11-28 2019-11-28 上行干扰类型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2211A CN111132211A (zh) 2020-05-08
CN111132211B true CN111132211B (zh) 2023-03-24

Family

ID=70496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87103.2A Active CN111132211B (zh) 2019-11-28 2019-11-28 上行干扰类型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322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0926A (zh) * 2020-06-12 2021-12-17 北京市天元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定位外部干扰源的方法及装置
CN114567354A (zh) * 2020-11-27 2022-05-3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减少多网络互调干扰的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222323A (zh) * 2022-01-06 2022-03-22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互调干扰的告警生成方法、装置、基站及存储介质
CN115276851B (zh) * 2022-06-21 2023-08-1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外部上行干扰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2211522A1 (en) * 2000-10-11 2002-04-22 Ericsson Inc.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applying reciprocity for downlink interference identification
CN105828361B (zh) * 2015-01-05 2019-07-0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杂散干扰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6788587B (zh) * 2015-11-16 2020-04-17 亿阳信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类型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US10461791B2 (en) * 2017-05-03 2019-10-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nterference analysis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7770813B (zh) * 2017-09-30 2021-03-30 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pca与二维偏度特征的lte上行干扰分类方法
CN109995447A (zh) * 2017-12-31 2019-07-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 干扰类型识别方法、装置、设备以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2211A (zh) 2020-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32211B (zh) 上行干扰类型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US11290173B2 (en) Radio link monito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0778265B2 (en) Cell site passive intermodulation detection receiver
US9369915B2 (en) Inter-system interference in communications
US20170041108A1 (en) Signal strength aware band steering
US9591533B2 (en) Ind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easurement parameter
US8830858B2 (en) Utilizing scanned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information
US844732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buffering scheme for OTDOA based location positioning
US20180368077A1 (en) Uplink spectrum analysis technique for passive intermodulation (pim) detection
US20220014943A1 (en) Measur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CN103688586B (zh) 参考信号处理方法及用户设备、基站
CN107820723A (zh) 频率选择方法、随机接入方法和装置
KR20180013955A (ko) 무선 통신을 위해 사용되는 디바이스, 스펙트럼 관리 디바이스 및 사용자 장비
EP3621238A1 (en) Information determination method, terminal apparatus, and network apparatus
JP2014529231A (ja) ネットワーク品質を改善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無線ネットワーク制御装置、ならびにチップ
US10581473B2 (en) Non-linear interference detection
CN110381528A (zh) 载波测量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800818B (zh) 通信方法及其装置
EP3595348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cooperative cell, and network device
KR20210007356A (ko)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에 포함된 신호 처리 장치
US10476485B2 (en) Less-impacting connected mode mobility measurement
CN110603743B (zh) 下行信号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9693360B2 (en) Methods, computer programs, network node and transceiver device
CN112586023B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0099392B (zh) 一种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