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63230A - 耳机语音通话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耳机语音通话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63230A
CN111163230A CN201911422771.9A CN201911422771A CN111163230A CN 111163230 A CN111163230 A CN 111163230A CN 201911422771 A CN201911422771 A CN 201911422771A CN 111163230 A CN111163230 A CN 1111632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voice call
call
voic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2277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华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inkangte Intelligent Wear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inkangte Intelligent Wear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inkangte Intelligent Wear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inkangte Intelligent Wear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42277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632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632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32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8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herein functions are triggered by incoming communication ev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5Transceivers carried on the body, e.g. in helm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5Transceivers carried on the body, e.g. in helmets
    • H04B2001/3861Transceivers carried on the body, e.g. in helmets carried in a hand or on fing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5Transceivers carried on the body, e.g. in helmets
    • H04B2001/3872Transceivers carried on the body, e.g. in helmets with extendable microphones or earpho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耳机语音通话方法,该耳机语音通话方法包括:当所述智能手表接收到语音通话的通话请求时,检测耳机连接开关是否开启;若耳机连接开关开启,检测是否能接收到所述耳机发送的配对连接信息;若能接收到所述耳机发送的配对连接信息,则接收语音通话信息,并根据所述通话请求将所述语音通话信息发送至所述耳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耳机语音通话装置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能够实现智能手表通过耳机进行通话的功能,实现用户通过耳机和智能手表进行私密通话的功能。

Description

耳机语音通话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耳机语音通话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绝大多数的手表只是将多种传感器模块集成在内部的电路板上,仅实现心率、血压、运动量等人体健康参数的监测,而不具备通话功能;有些具备通话功能的手表是在手表主体上设置麦克风和扬声器(喇叭)来实现,这种方式在通话时没有任何私密性,通话双方的内容都会被“公之于众”;具有通话功能的手表不能与耳机进行连接,不能进行私密的通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耳机语音通话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实现手表通过耳机进行通话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耳机语音通话方法,所述耳机通话方法应用于耳机语音通话装置,所述耳机语音通话装置包括智能手表,所述耳机语音通话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当所述智能手表接收到语音通话的通话请求时,检测耳机连接开关是否开启;
若耳机连接开关开启,检测是否能接收到所述耳机发送的配对连接信息;
若能接收到所述耳机发送的配对连接信息,则接收语音通话信息,并根据所述通话请求将所述语音通话信息发送至所述耳机。
可选地,所述当所述智能手表接收到语音通话的通话请求时,检测耳机连接开关是否开启的步骤,包括:
当接收到用户在所述智能手表触发的语音通话的通话请求时,检测耳机连接开关是否开启;
所述接接收语音通话信息,并根据所述通话请求将所述语音通话信息发送至所述耳机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通话请求读取所述通话请求的通话终端;
接收所述耳机发送的语音通话信息,将所述语音通话信息发送至所述通话终端。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通话请求读取所述通话请求的通话终端的步骤,包括:
接收耳机发送的拨打号码指令;
根据所述拨打号码指令查找与所述拨打号码指令对应的联系人号码;
根据所述通话请求确定与所述联系人号码对应的通话终端。
可选地,所述接收语音通话信息,并根据所述通话请求将所述语音通话信息发送至所述耳机的步骤之后,包括:
接收所述耳机发送的音量调节指令;
根据所述音量调节指令调节所述语音通话信息的音量;
将调节后的语音通话信息发送至所述耳机。
可选地,所述接收语音通话信息,并根据所述通话请求将所述语音通话信息发送至所述耳机的步骤之后,包括:
接收所述耳机发送的耳机操作指令;
检测所述耳机操作指令是否为断开通话指令;
若所述耳机操作指令为断开通话指令,则根据所述断开通话指令断开所述语音通话。
可选地,所述检测所述耳机操作指令是否为断开通话指令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所述耳机操作指令不为断开通话指令,对所述耳机操作指令进行读取,并执行耳机操作指令对应的操作。
可选地,所述接收语音通话信息,并根据所述通话请求将所述语音通话信息发送至所述耳机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检测所述耳机连接开关是否开启;
若所述耳机连接开关关闭,则断开所述语音通话。
可选地,所述当所述智能手表接收到语音通话的通话请求时,检测耳机连接开关是否开启的步骤,包括:
当接收到语音通话的通话请求时,开启所述震动单元,并检测耳机连接开关是否开启;
所述接收语音通话信息,并根据所述通话请求将所述语音通话信息发送至所述耳机的步骤,还包括;
接收所述耳机发送的用户语音信息;
对所述用户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得到用户语音通话指令;
根据所述用户语音通话指令接收语音通话信息,并将所述语音通话信息发送至所述耳机。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耳机语音通话装置,所述耳机语音通话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耳机语音通话程序,所述耳机语音通话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耳机语音通话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耳机语音通话程序,所述耳机语音通话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耳机语音通话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耳机语音通话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智能手表接收到语音通话的通话请求时,检测耳机连接开关是否开启;若耳机连接开关开启,检测是否能接收到所述耳机发送的配对连接信息;若能接收到所述耳机发送的配对连接信息,则接收语音通话信息,并根据所述通话请求将所述语音通话信息发送至所述耳机。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实现智能手表通过耳机进行通话的功能,实现用户通过耳机和智能手表进行私密通话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耳机语音通话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耳机语音通话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耳机语音通话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当所述智能手表接收到语音通话的通话请求时,检测耳机连接开关是否开启;若耳机连接开关开启,检测是否能接收到所述耳机发送的配对连接信息;若能接收到所述耳机发送的配对连接信息,则接收语音通话信息,并根据所述通话请求将所述语音通话信息发送至所述耳机。
现有的绝大多数的手表只是将多种传感器模块集成在内部的电路板上,仅实现心率、血压、运动量等人体健康参数的监测,而不具备通话功能;有些具备通话功能的手表是在手表主体上设置麦克风和扬声器(喇叭)来实现,这种方式在通话时没有任何私密性,通话双方的内容都会被“公之于众”;具有通话功能的手表不能与耳机进行连接,不能进行私密的通话。
本发明旨在实现手表通过耳机进行通话的功能。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终端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终端可以是PC,也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具有显示功能的可移动式终端设备。
如图1所示,该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优选地,终端还可以包括摄像头、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传感器、音频电路、WiFi模块等等。其中,传感器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屏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移动终端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屏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移动终端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当然,移动终端还可配置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耳机语音通话程序。
在图1所示的终端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客户端(用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耳机语音通话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当所述智能手表接收到语音通话的通话请求时,检测耳机连接开关是否开启;
若耳机连接开关开启,检测是否能接收到所述耳机发送的配对连接信息;
若能接收到所述耳机发送的配对连接信息,则接收语音通话信息,并根据所述通话请求将所述语音通话信息发送至所述耳机。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耳机语音通话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当接收到用户在所述智能手表触发的语音通话的通话请求时,检测耳机连接开关是否开启;
所述接接收语音通话信息,并根据所述通话请求将所述语音通话信息发送至所述耳机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通话请求读取所述通话请求的通话终端;
接收所述耳机发送的语音通话信息,将所述语音通话信息发送至所述通话终端。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耳机语音通话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耳机发送的拨打号码指令;
根据所述拨打号码指令查找与所述拨打号码指令对应的联系人号码;
根据所述通话请求确定与所述联系人号码对应的通话终端。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耳机语音通话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所述耳机发送的音量调节指令;
根据所述音量调节指令调节所述语音通话信息的音量;
将调节后的语音通话信息发送至所述耳机。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耳机语音通话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所述耳机发送的耳机操作指令;
检测所述耳机操作指令是否为断开通话指令;
若所述耳机操作指令为断开通话指令,则根据所述断开通话指令断开所述语音通话。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耳机语音通话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若所述耳机操作指令不为断开通话指令,对所述耳机操作指令进行读取,并执行耳机操作指令对应的操作。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耳机语音通话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检测所述耳机连接开关是否开启;
若所述耳机连接开关关闭,则断开所述语音通话。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耳机语音通话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当接收到语音通话的通话请求时,开启所述震动单元,并检测耳机连接开关是否开启;
所述接收语音通话信息,并根据所述通话请求将所述语音通话信息发送至所述耳机的步骤,还包括;
接收所述耳机发送的用户语音信息;
对所述用户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得到用户语音通话指令;
根据所述用户语音通话指令接收语音通话信息,并将所述语音通话信息发送至所述耳机。
基于上述硬件结构,提出本发明耳机语音通话方法实施例。
本发明耳机语音通话方法。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耳机语音通话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耳机语音通话方法应用于耳机语音通话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当所述智能手表接收到语音通话的通话请求时,检测耳机连接开关是否开启;
在本实施例中,当智能手表接收语音通话的通话请求时,智能手表检测耳机与耳机连接位置的耳机连接开关是否开启;其中,耳机设置于智能手表上,耳机与智能手表的连接处有一个或多个耳机连接开关;耳机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当耳机从智能手表上取下时,耳机连接开关开启,其中,耳机上也设置有一个检测耳机是否与智能手表分离的功能开启开关。
步骤S20,若耳机连接开关开启,检测是否能接收到所述耳机发送的配对连接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当智能手表检测到耳机连接开关开启时,即耳机与智能手表分离,也即用户在使用耳机,智能手表检测是否能接收到耳机发送的配对连接信息,即耳机在智能手表的检测范围;其中,配对连接信息是耳机的功能开启开关开启时,耳机为了与智能手表连接而发出的验证信息;配对连接信息可以是耳机发出的蓝牙信号,也可以是耳机发出的微波信号,还可以是耳机发出的红外线信号。
步骤S30,若能接收到所述耳机发送的配对连接信息,则接收语音通话信息,并根据所述通话请求将所述语音通话信息发送至所述耳机。
在本实施例中,当智能手表能接收到耳机发送的配对连接信息时,智能手表接通通话请求,智能手表接收到与智能手表进行通话终端发送的语音通话信息,智能手表再根据通话请求将通话语音信息发送至耳机。
步骤S30接收语音通话信息,并根据所述通话请求将所述语音通话信息发送至所述耳机之后,可以包括:
步骤a1,接收所述耳机发送的音量调节指令;
步骤a2,根据所述音量调节指令调节所述语音通话信息的音量;
步骤a3,将调节后的语音通话信息发送至所述耳机。
在本实施例中,当智能手表进行通话时,用户需要调高或调低耳机播放音量时,用户操作耳机上的通话音量调节按钮,耳机根据用户在通话音量调节按钮的操作,耳机生成音量调节指令,耳机将音量调节指令发送至智能手表;智能手表接收耳机发送的音量调节指令,智能手表根据音量调节指令调节语音通话时语音通话信息的音量,智能手表将调节后的语音通话信息发送至耳机,耳机接收到调节后的语音通话信息,耳机调节语音通话的信息;其中,音量调节指令可以是调低语音通话时语音通话信息的音量,音量调节指令也可以是调高语音通话时语音通话信息的音量,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当智能手表进行通话时,用户需要调高或调低耳机播放音量时,用户对耳机发出调节语音通话的语音(音量调节指令),耳机将音量调节指令发送至智能手表;智能手表接收耳机发送的音量调节指令,智能手表对音量调节指令进行读取,得到音量调节指令,智能手表根据音量调节指令调节语音通话时语音通话信息的音量,智能手表将调节后的语音通话信息发送至耳机,耳机接收到调节后的语音通话信息,耳机调节语音通话的信息;其中,音量调节指令可以是调低语音通话时语音通话信息的音量,音量调节指令也可以是调高语音通话时语音通话信息的音量。
步骤S30接收语音通话信息,并根据所述通话请求将所述语音通话信息发送至所述耳机之后,还可以包括:
步骤b1,检测所述耳机连接开关是否开启;
步骤b2,若所述耳机连接开关关闭,则断开所述语音通话。
在本实施例中,当智能手表进行通话时,智能手表检测到耳机连接开关是否开启,当智能手表检测到耳机连接开关关闭时,智能手表断开语音通话。
步骤S10当所述智能手表接收到语音通话的通话请求时,检测耳机连接开关是否开启,可以包括:
步骤c,当接收到语音通话的通话请求时,开启所述震动单元,并检测耳机连接开关是否开启;
在本实施例中,当智能手表接收到语音通话的通话请求时,智能手表开启智能手表的震动单元,智能手表进行震动,用户接收到智能手表震动的信号。
步骤S30接收语音通话信息,并根据所述通话请求将所述语音通话信息发送至所述耳机,还可以包括;
步骤d1,接收所述耳机发送的用户语音信息;
步骤d2,对所述用户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得到用户语音通话指令;
步骤d3,根据所述用户语音通话指令接收语音通话信息,并将所述语音通话信息发送至所述耳机。
在本在本实施例中,智能手表在开启震动之后,耳机与智能手表连接成功之后,用户通过耳机向智能手表发送用户语音信息;智能手表接收耳机发送的用户语音信息,智能手表对用户语音信息进行识别,智能手表得到用户语音通话指令,智能手表根据用户语音通话指令接通电话,智能手表接收通话终端发送的语音通话信息,智能手表将语音通话信息发送至耳机;其中,用户语音信息可以是用户对耳机说话的声音,用户语音通话指令可以是用户需要接通电话的语音指令。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方案,当所述智能手表接收到语音通话的通话请求时,检测耳机连接开关是否开启;若耳机连接开关开启,检测是否能接收到所述耳机发送的配对连接信息;若能接收到所述耳机发送的配对连接信息,则接收语音通话信息,并根据所述通话请求将所述语音通话信息发送至所述耳机。由此,实现了智能手表通过耳机进行通话的功能,实现了用户通过耳机和智能手表进行私密通话的功能。
进一步地,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耳机语音通话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基于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步骤S10当接收到语音通话的通话请求时,检测耳机连接开关是否开启,可以包括:
步骤S11,当接收到用户在所述智能手表触发的语音通话的通话请求时,检测耳机连接开关是否开启;
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需要通过智能手表向通话终端进行拨号时,智能手表接收到用户在智能手表显示屏或者拨号按钮触发的语音通话的通话请求时,智能手表检测耳机连接开关是否开启。其中,智能手表在进行拨号之前,智能手表先判断耳机的通话功能是否开启,在耳机通话功能开启的情况下,通过耳机进行语音通话,在耳机通话功能未开启的情况下,通过智能手表上的话筒进行语音通话。
所述接接收语音通话信息,并根据所述通话请求将所述语音通话信息发送至所述耳机的步骤,包括:
步骤S31,根据所述通话请求读取所述通话请求的通话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当智能手表能接收到耳机发送的配对连接信息时,智能手表根据通话请求读取通话请求的通话终端。其中,通话终端为智能手表需要拨通的电话号码的联系人的终端。
步骤S31根据所述通话请求读取所述通话请求的通话终端,可以包括:
步骤d1,接收耳机发送的拨打号码指令;
步骤d2,根据所述拨打号码指令查找与所述拨打号码指令对应的联系人号码;
步骤d3,根据所述通话请求确定与所述联系人号码对应的通话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当智能手表能接收到耳机发送的配对连接信息时,智能手表接收耳机发送的拨打号码指令,智能手表根据耳机发送的拨打号码指令查找与拨打号码指令对应的联系人号码;智能手表在查找到与拨打号码指令对应的联系人号码之后,智能手表根据通话请求确定与联系人号码对应的通话终端。其中,拨打号码指令可以是用户通过耳机发出的拨打联系人号码的指令,拨打号码指令还可以是用户通过耳机发出的拨打联系人的指令;其中,联系人号码可以是用户在耳机上确认拨打电话的联系人的电话号码。
步骤S32,接收所述耳机发送的语音通话信息,将所述语音通话信息发送至所述通话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智能手表在确认通话终端之后,智能手表接收耳机发送的语音通话信息,智能手表在接收到耳机发送的语音通话信息之后,智能手表将应用通话信息发送至通话请求的通话终端。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方案,当接收到用户在所述智能手表触发的语音通话的通话请求时,检测耳机连接开关是否开启;若耳机连接开关开启,检测是否能接收到所述耳机发送的配对连接信息;若能接收到所述耳机发送的配对连接信息,则根据所述通话请求读取所述通话请求的通话终端;接收所述耳机发送的语音通话信息,将所述语音通话信息发送至所述通话终端。由此,实现了智能手表通过耳机进行通话的功能,实现了用户通过耳机和智能手表进行私密通话的功能。
进一步地,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耳机语音通话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基于上述图2或图3所示的实施例,步骤S30接收语音通话信息,并根据所述通话请求将所述语音通话信息发送至所述耳机之后,可以包括:
步骤S40,接收所述耳机发送的耳机操作指令;
步骤S50,检测所述耳机操作指令是否为断开通话指令;
步骤S60,若所述耳机操作指令为断开通话指令,则根据所述断开通话指令断开所述语音通话。
在本实施例中,智能手表再根据通话请求将通话语音信息发送至耳机之后,当智能手表接收到耳机发送的耳机操作指令,智能手表检测耳机操作指令是否为断开通话指令,当智能手表检耳机操作指令为断开通话指令时,智能手表根据断开通话指令段开始所述语音通话;其中耳机操作指令可以是用户操作耳机的按钮而触发的,也可以是用户向耳机说话之后生成的。其中,断开通话指令为耳机发送的耳机操作指令中有固定语音信息,固定的语音信息可以是“断开”,“挂电话”等。
步骤S50检测所述耳机操作指令是否为断开通话指令之后,可以包括:
步骤f,若所述耳机操作指令不为断开通话指令,对所述耳机操作指令进行读取,并执行耳机操作指令对应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当智能手表检测到耳机操作指令部位断开通话指令时,智能手表对耳机操作指令进行读取,智能手表智能耳机操作指令对应的操作,如显示时间、打开通讯录等。
步骤S60根据所述断开通话指令断开所述语音通话之后,可以包括:
步骤g,获取前次运行程序的程序运行状态,并执行所述前次运行程序的程序运行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当智能手表挂断语音通话之后,智能手表在程序缓存中查找并获取前次运行程序的程序运行状态,智能手表智能前次运行程序的程序运行状态。其中前次运行程序为保存在智能手表缓存的通话之前的程序;其中,前次运行程序的程序运行状态为智能手表在进行通话之前运行的程序的具体状态、页面、时间等。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方案,当所述智能手表接收到语音通话的通话请求时,检测耳机连接开关是否开启;若耳机连接开关开启,检测是否能接收到所述耳机发送的配对连接信息;若能接收到所述耳机发送的配对连接信息,则接收语音通话信息,并根据所述通话请求将所述语音通话信息发送至所述耳机;接收所述耳机发送的耳机操作指令;检测所述耳机操作指令是否为断开通话指令;若所述耳机操作指令为断开通话指令,则根据所述断开通话指令断开所述语音通话。由此,实现了智能手表通过耳机进行通话的功能,实现了用户通过耳机和智能手表进行私密通话的功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耳机语音通话装置。
本发明耳机语音通话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耳机语音通话程序,所述耳机语音通话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耳机语音通话方法的步骤。
其中,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耳机语音通话程序被执行时所实现的方法可参照本发明耳机语音通话方法各个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耳机语音通话程序,所述耳机语音通话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耳机语音通话方法的步骤。
其中,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耳机语音通话程序被执行时所实现的方法可参照本发明耳机语音通话方法各个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耳机语音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通话方法应用于耳机语音通话装置,所述耳机语音通话装置包括智能手表,所述耳机通话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当所述智能手表接收到语音通话的通话请求时,检测耳机连接开关是否开启;
若耳机连接开关开启,检测是否能接收到所述耳机发送的配对连接信息;
若能接收到所述耳机发送的配对连接信息,则接收语音通话信息,并根据所述通话请求将所述语音通话信息发送至所述耳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语音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智能手表接收到语音通话的通话请求时,检测耳机连接开关是否开启的步骤,包括:
当接收到用户在所述智能手表触发的语音通话的通话请求时,检测耳机连接开关是否开启;
所述接接收语音通话信息,并根据所述通话请求将所述语音通话信息发送至所述耳机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通话请求读取所述通话请求的通话终端;
接收所述耳机发送的语音通话信息,将所述语音通话信息发送至所述通话终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语音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通话请求读取所述通话请求的通话终端的步骤,包括:
接收耳机发送的拨打号码指令;
根据所述拨打号码指令查找与所述拨打号码指令对应的联系人号码;
根据所述通话请求确定与所述联系人号码对应的通话终端。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语音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语音通话信息,并根据所述通话请求将所述语音通话信息发送至所述耳机的步骤之后,包括:
接收所述耳机发送的音量调节指令;
根据所述音量调节指令调节所述语音通话信息的音量;
将调节后的语音通话信息发送至所述耳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语音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语音通话信息,并根据所述通话请求将所述语音通话信息发送至所述耳机的步骤之后,包括:
接收所述耳机发送的耳机操作指令;
检测所述耳机操作指令是否为断开通话指令;
若所述耳机操作指令为断开通话指令,则根据所述断开通话指令断开所述语音通话。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语音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耳机操作指令是否为断开通话指令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所述耳机操作指令不为断开通话指令,对所述耳机操作指令进行读取,并执行耳机操作指令对应的操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语音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语音通话信息,并根据所述通话请求将所述语音通话信息发送至所述耳机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检测所述耳机连接开关是否开启;
若所述耳机连接开关关闭,则断开所述语音通话。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语音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智能手表接收到语音通话的通话请求时,检测耳机连接开关是否开启的步骤,包括:
当接收到语音通话的通话请求时,开启所述震动单元,并检测耳机连接开关是否开启;
所述接收语音通话信息,并根据所述通话请求将所述语音通话信息发送至所述耳机的步骤,还包括;
接收所述耳机发送的用户语音信息;
对所述用户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得到用户语音通话指令;
根据所述用户语音通话指令接收语音通话信息,并将所述语音通话信息发送至所述耳机。
9.一种耳机语音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语音通话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耳机语音通话程序,所述耳机语音通话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语音通话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耳机语音通话程序,所述耳机语音通话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语音通话方法的步骤。
CN201911422771.9A 2019-12-31 2019-12-31 耳机语音通话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1632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22771.9A CN111163230A (zh) 2019-12-31 2019-12-31 耳机语音通话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22771.9A CN111163230A (zh) 2019-12-31 2019-12-31 耳机语音通话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3230A true CN111163230A (zh) 2020-05-15

Family

ID=70560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22771.9A Pending CN111163230A (zh) 2019-12-31 2019-12-31 耳机语音通话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6323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66642A (zh) * 2020-12-21 2022-08-05 深圳市爱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手表和智能手表的通话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3124A (zh) * 2012-08-14 2014-02-1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电子设备
KR20140072004A (ko) * 2014-05-25 2014-06-12 박용필 터치 화면을 이용하는 스마트기기의 터치펜
CN104134442A (zh) * 2014-08-15 2014-11-0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启动语音服务的方法及装置
CN104997245A (zh) * 2015-06-04 2015-10-28 潍坊市三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可充电休眠仓的智能手环
CN106507249A (zh) * 2016-12-02 2017-03-1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环
CN106790936A (zh) * 2016-12-27 2017-05-3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模式的切换方法及穿戴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3124A (zh) * 2012-08-14 2014-02-1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电子设备
KR20140072004A (ko) * 2014-05-25 2014-06-12 박용필 터치 화면을 이용하는 스마트기기의 터치펜
CN104134442A (zh) * 2014-08-15 2014-11-0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启动语音服务的方法及装置
CN104997245A (zh) * 2015-06-04 2015-10-28 潍坊市三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可充电休眠仓的智能手环
CN106507249A (zh) * 2016-12-02 2017-03-1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环
CN106790936A (zh) * 2016-12-27 2017-05-3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模式的切换方法及穿戴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66642A (zh) * 2020-12-21 2022-08-05 深圳市爱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手表和智能手表的通话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67950B2 (en) Device notification adjustment dependent on user proximity
CN112954749B (zh)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822663B (zh) 蓝牙连接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004173B (zh) 蓝牙耳机的切换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007369A (zh) 一种信息提醒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282759B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移动通信终端
JP7277665B2 (ja) 情報処理方法、端末及びネットワーク側機器
CN112789934B (zh) 一种蓝牙服务的查询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375846B (zh) 呼吸图标的显示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JP2022549250A (ja) 無線能力識別子伝送方法、端末機器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
CN110572508A (zh) 通讯录同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7682541B (zh) 屏幕投影的音频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4422639B (zh) 信息显示方法和可穿戴设备
US20220141742A1 (en) Network switching method
CN109151741B (zh) 一种彩信接收方法及终端
CN112997471B (zh) 音频通路切换方法和装置、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4077519B (zh) 一种系统服务恢复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163230A (zh) 耳机语音通话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150111834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11246528A (zh)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418966B (zh) 消息提示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31114A (zh) 与无线设备的连接方法、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222933B (zh) 一种通信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05128B (zh) 呼叫提醒方法及终端
CN112887195B (zh) 语音呼叫方法、语音呼叫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