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62830B - 一种基于轨道预报的星地数据传输路由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轨道预报的星地数据传输路由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62830B
CN111162830B CN201911276942.1A CN201911276942A CN111162830B CN 111162830 B CN111162830 B CN 111162830B CN 201911276942 A CN201911276942 A CN 201911276942A CN 111162830 B CN111162830 B CN 1111628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tellite
data
ground station
ground
station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7694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62830A (zh
Inventor
李琪
宁金枝
窦骄
郭琪
戴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erospace Dongfanghong Satelli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erospace Dongfanghong Satelli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erospace Dongfanghong Satelli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erospace Dongfanghong Satelli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7694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628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62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28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628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28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78Satellite systems for providing broadband data service to individual earth stations
    • H04B7/18584Arrangements for data networking, i.e. for data packet routing, for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78Satellite systems for providing broadband data service to individual earth stations
    • H04B7/1858Arrangements for data transmission on the physical system, i.e. for data bit transmission between network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轨道预报的星地数据传输路由方法,属于星地数据传输技术领域;步骤一、确定1个地面站节点;统计卫星序列信息S;步骤二、将卫星序列信息S发送至卫星S1;由卫星S1将卫星序列信息S发送至其余S2‑SN卫星;步骤三、卫星SX将数据量Mx传输至卫星Si;步骤四、卫星SX对存储余量Md进行判断;步骤五、卫星SX向卫星Si发送Md数据;剩余Mx‑Md数据暂停发送;直至卫星Si的存储余量被释放或经过地面站节点的卫星变为卫星Si+1,再次传输剩余Mx‑Md数据量;步骤六、卫星Si将数据量Mx发送至地面站节点;本发明实现了低轨卫星星座的在轨数据到地面站的高效可靠传输,有效减少直接进行星地网络通信时的网络丢包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轨道预报的星地数据传输路由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星地数据传输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轨道预报的星地数据传输路由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地面站获取卫星数据的方式仍主要采用传统直连的“烟囱式”设计,即当获取到数据的卫星经过地面站时,利用建立的星地链路实现在轨数据的下传。近年来,随着低轨卫星星座发射的日益增多,星间链路的建立使得星座中某颗卫星获取的在轨数据有了发往其他卫星的传输渠道,但地面站获取上述卫星的在轨数据仍旧是采用卫星到卫星的、卫星到地面站的传统直连数据传输通信。这种星地数据的直接传输方式存在着明显缺陷:几乎都需要靠地面进行繁琐的程控任务上注,协调好所有与数据传输相关的星间传输与星地传输的资源,当卫星节点数目众多、网络拓扑复杂时,依靠程控任务上注完成“一事一注”的方式,不仅繁琐易错而且效率极低。
针对大规模通信节点的数据通信,在地面已经有非常成熟的网络通信方案与各种协议标准。以TCP/IP协议为代表的互联网通信,已经成为当前最主要的地面网络通信方案。随着地面网络通信的广泛应用,互联网技术已经逐渐应用到空间数据传输领域,基于TCP/IP、CCSDS及DTN等协议形成的天星地网、天基网络等网络通信方式也日渐增多,这种空间信息网络根据空间环境特点及网络动态特性,完成网络的接入管理、路由交换和可靠传输等工作。如应用于大规模网络测控运维管理的天星地通信网络,将地面信关站、运控站、测控站、控管中心等节点联网,对各种轨道飞行器实施测控、运控和提供数传服务;或类似于移动蜂窝通信,通过卫星接力完成地面终端到地面终端的通信卫星服务等。
随着目前各国大规模低轨卫星星座的部署与发射,网络数据传输将成为用户及时高效获取卫星数据的主要途径。但是针对地面站对大规模低轨卫星星座的在轨数据获取,目前国内卫星设计领域尚没有采用网络数据传输的实例,也未见文献或相关资料来描述上述应用场景下卫星星座到地面站的具体路由实现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轨道预报的星地数据传输路由方法,实现了低轨卫星星座的在轨数据到地面站的高效可靠传输,有效减少直接进行星地网络通信时因为星地通信链路未建立而无法发现星地路由等原因引起的网络丢包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的方案是:
一种基于轨道预报的星地数据传输路由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地面确定1个地面站节点;统计即将依次经过该地面站节点的卫星序列信息S,S={(S1,T1),(S2,T2),…,…,(Si,Ti),(SN-1,TN-1),(SN,TN)};其中,Si为经过地面站节点的卫星序号;Ti为Si卫星的出站时间;
步骤二、当第一颗卫星S1经过地面站节点时,通过地面站节点将卫星序列信息S发送至第一颗卫星S1;由第一颗卫星S1将卫星序列信息S发送至其余S2-SN卫星;
步骤三、当有星地数据传输需求,需要传输数据的卫星SX判断当前时刻t,正在经过地面站节点卫星Si;将需要传输的数据量Mx传输至卫星Si
步骤四、卫星Si接收数据量Mx后,计算自身存储余量Md;并将存储余量Md发送至传输数据卫星SX;传输数据卫星SX根据存储余量Md进行判断;当存储余量Md小于数据量Mx时,进入步骤五;否则,进入步骤六;
步骤五、传输数据卫星SX向卫星Si发送Mx中Md数据量的数据;剩余Mx-Md数据量的数据暂停发送;直至卫星Si的存储余量被释放或随时间推移,经过地面站节点的卫星变为卫星Si+1时,再次传输剩余Mx-Md数据量;
步骤六、卫星Si将接收的数据量Mx发送至地面站节点。
在上述的一种基于轨道预报的星地数据传输路由方法,所述步骤一中,i为正整数,且1≤i≤N。
在上述的一种基于轨道预报的星地数据传输路由方法,所述卫星序列信息S的统计方法为:
地面站节点在起始时刻T0,根据在轨卫星的轨道参数和自身的地理位置,对在轨卫星进行轨道外推计算,生成经过该地面站节点的在轨卫星的序列信息S。
在上述的一种基于轨道预报的星地数据传输路由方法,所述步骤三中,判断当前时刻t正在经过地面站节点卫星Si为第几颗卫星的具体方法为:
将t与卫星序列信息S进行遍历对比,当t属于(Ti-1-ΔT,Ti-ΔT]时间区间内,则当前时刻t,节点卫星Si正在经过地面站节点。
在上述的一种基于轨道预报的星地数据传输路由方法,所述ΔT为切换准备时间,即在当前卫星Si在出站时间Ti之前ΔT时刻,当前卫星Si已开始切断与底面站节点的链路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基于轨道预报的星地数据传输路由方法,所述步骤五中,当经过地面站节点的卫星变为卫星Si+1时,重复步骤三至步骤四,进行数据传输。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使低轨卫星星座的在轨数据到地面站的高效可靠传输得以实现,星座内任意卫星均能利用网络路由算法将获取的在轨数据通过过站卫星下发至地面站,实现可靠传输与流量控制;
(2)本发明不对现有过站卫星到地面站的数据传输的体制和方法进行改动,地面站不需要配置网络交换设备。本发明不受网络路由具体查找方法的限制,且对除网络层外的其他各层的机制与协议没有使用约束,具有普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星地数据传输路由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轨道预报的星地数据传输路由方法。能够实现低轨卫星星座的在轨数据到地面站的高效可靠传输,有效减少直接进行星地网络通信时因为星地通信链路未建立而无法发现星地路由等原因引起的网络丢包问题。
如图1所示,星地数据传输路由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地面确定1个地面站节点;统计即将依次经过该地面站节点的卫星序列信息S,S={(S1,T1),(S2,T2),…,(Si,Ti),…,(SN-1,TN-1),(SN,TN)};其中,Si为经过地面站节点的卫星序号;Ti为Si卫星的出站时间;i为正整数,且1≤i≤N。所述卫星序列信息S的统计方法为:
卫星入轨后,根据常规测控站的外测结果或自身携带的GNSS定位系统,能够容易的得到卫星星座中所有卫星的轨道参数,如常用的卫星轨道开普勒参数等,通过动力学法和几何法对获得的卫星轨道参数进行连续轨道的推算,是目前进行卫星轨道预报的常规方法。将星座中的卫星进行唯一编号处理,将每个编号映射网络中的唯一IP地址。在星地数据传输的地面站确定后,将上述轨道预报的结果结合地面站的经纬高度信息,可以较准确的估算出从起始时刻T0起卫星的序列信息S。所述的卫星序列信息应在保证轨道外推精度的基础上进行外推,另外需要考虑,该过站卫星序列信息由过站卫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传输至在轨所有卫星,应根据具体的卫星星座规模和星间传输特性,确定该信息的合理长度。
步骤二、首次经过地面站的卫星,在建立星地通信链路后,由地面站将上述过站卫星序列信息进行上注。根据目前国内外的星地通信系统设计,都留有比较大的通信链路余量,星地数据传输基本上为可靠的无误码传输。为简化系统设计,不必在地面站配置网络交换设备,因此在本发明中过站卫星到地面站的数据传输,以及地面站向过站卫星的过站卫星序列信息传输,仍采用直接通信的方式。当第一颗卫星S1经过地面站节点时,通过地面站节点将卫星序列信息S发送至第一颗卫星S1;由第一颗卫星S1将卫星序列信息S发送至其余S2-SN卫星;过站卫星在收到地面站上注的卫星序列信息后,将上述信息进行全网的传输。本发明不对上述信息的传输方式进行限定。例如可以按照网络重复广播的方式将本信息广播到全网。为尽可能减小信息传输过程中部分在轨卫星未收到最新信息而仍依据旧路由进行错误传输,或没有目的节点可以路由的问题,应对具体的卫星星座场景进行端到端的最长时延进行充分考虑,在地面上注最新过站卫星序列时留有足够余量。
步骤三、当有星地数据传输需求,需要传输数据的卫星SX判断当前时刻t,正在经过地面站节点卫星Si;将需要传输的数据量Mx传输至卫星Si;判断当前时刻t正在经过地面站节点卫星Si为第几颗卫星的具体方法为:
将t与卫星序列信息S进行遍历对比,当t属于(Ti-1-ΔT,Ti-ΔT]时间区间内,则当前时刻t,节点卫星Si正在经过地面站节点。ΔT为切换准备时间,即在当前卫星Si在出站时间Ti之前ΔT时刻,当前卫星Si已开始切断与底面站节点的链路连接。本发明要求系统内所有节点的时间,包括地面站在进行轨道外推计算得出的时间,尽可能保持精确同步,其实现方法较多,比较常用的有使用GNSS系统完成各节点时间的统一授时,将所有节点的本地时间统一至GNSS标准时间。同时为避免卫星Sn出站后仍有部分传输中的数据包以出站卫星Sn为目的节点,应对具体的卫星星座场景中的源节点到过站目的节点的端到端时延进行评估,本步骤中的ΔT应不小于此评估时间。
步骤四、卫星Si接收数据量Mx后,计算自身存储余量Md;并将存储余量Md发送至传输数据卫星SX;传输数据卫星SX根据存储余量Md进行判断;当存储余量Md小于数据量Mx时,进入步骤五;否则,进入步骤六;根据接收缓存区的状态进行发送节点的流量控制的方法很多,譬如常见的滑动窗口设计。为确保接收缓存区中的数据得到有效释放,各卫星节点的接收缓冲区Md应不大于该卫星节点到地面的数据传输速率与过站时间的乘积,即星地数据最大传输能力。
步骤五、传输数据卫星SX向卫星Si发送Mx中Md数据量的数据;剩余Mx-Md数据量的数据暂停发送;直至卫星Si的存储余量被释放或随时间推移,经过地面站节点的卫星变为卫星Si+1时,再次传输剩余Mx-Md数据量;
当目的节点接收缓存区Md已满时,源节点Sx的发送缓存队列Mx不再向外推送发送数据包,新产生的数据包将存入发送缓存Mx队列尾部,并进入步骤(4),若t∈(Tn-1-ΔT,Tn-ΔT],当节点Si的接收缓存区Md因为过站而进行星地数据传输得到释放,源节点Sx继续向Si发送发送缓存队列中的数据;若t∈(Tn-ΔT,Tn+1-ΔT],则将发送缓存队列中的数据的路由目的节点更换为Si+1,再次向外发送数据。
当目的节点接收缓存区Md是否未满时,目的节点Si将收到的网络数据包存入接收缓存区Md。如果在t∈(Tn-1-ΔT,Tn-ΔT]时间内,源节点Sx和目的节点Si为同一节点,则直接将发送数据存入接收缓存区Md,等待卫星过站时向地面站节点下传。
当经过地面站节点的卫星变为卫星Si+1时,重复步骤三至步骤四,进行数据传输。
步骤六、卫星Si将接收的数据量Mx发送至地面站节点。
在轨卫星依次经过地面站,将过站卫星的接收缓存区Md中的数据按先入先出的方式推出送入星地发送缓存队列,并将星地发送缓存队列内的数据通过星地链路进行下传。为确保在轨数据的可靠下传,星地数据传输速率应高于星间数据的接收速率。
判断网络数据是否传输完毕,即判断经过地面站的卫星接收缓存区Md在过站时是否有数据持续写入,若有,说明过站卫星一直根据本方法持续接收网络中的数据;若在卫星过站时,其接收缓存区Md持续未收到数据,说明网络中的数据传输完毕,则结束流程;
地面站判断当前过站卫星是否为SN-k,若不是,则进入步骤三;若是,则进入步骤一,由地面站根据最新的卫星轨道参数,更新从当前时刻之后依次经过地面站的过站卫星序列信息,并上传至过站卫星。本步骤描述的SN-k即表示在第N-k号卫星过站时提前上注过站卫星序列信息,即更新的信息前k个过站卫星与旧信息的末尾k个过站卫星重叠,应充分考虑更新的过站卫星序列信息的全网传输时延,避免出现因端到端时延造成网络中部分节点未收到最新信息而仍依据旧路由进行错误传输,或没有目的节点可以路由的问题。
本发明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

1.一种基于轨道预报的星地数据传输路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地面确定1个地面站节点;统计即将依次经过该地面站节点的卫星序列信息S,S={(S1,T1),(S2,T2),…,(Si,Ti),…,(SN-1,TN-1),(SN,TN)};其中,Si为经过地面站节点的卫星序号;Ti为Si卫星的出站时间;
步骤二、当第一颗卫星S1经过地面站节点时,通过地面站节点将卫星序列信息S发送至第一颗卫星S1;由第一颗卫星S1将卫星序列信息S发送至其余S2-SN卫星;
步骤三、当有星地数据传输需求,需要传输数据的卫星SX判断当前时刻t,正在经过地面站节点卫星Si;将需要传输的数据量Mx传输至卫星Si
步骤四、卫星Si接收数据量Mx后,计算自身存储余量Md;并将存储余量Md发送至传输数据卫星SX;传输数据卫星SX根据存储余量Md进行判断;当存储余量Md小于数据量Mx时,进入步骤五;否则,进入步骤六;
步骤五、传输数据卫星SX向卫星Si发送Mx中Md数据量的数据;剩余Mx-Md数据量的数据暂停发送;直至卫星Si的存储余量被释放或随时间推移,经过地面站节点的卫星变为卫星Si+1时,再次传输剩余Mx-Md数据量;
步骤六、卫星Si将接收的数据量Mx发送至地面站节点;
所述步骤一中,i为正整数,且1≤i≤N;
所述卫星序列信息S的统计方法为:
地面站节点在起始时刻T0,根据在轨卫星的轨道参数和自身的地理位置,对在轨卫星进行轨道外推计算,生成经过该地面站节点的在轨卫星的序列信息S;
所述步骤三中,判断当前时刻t正在经过地面站节点卫星Si为第几颗卫星的具体方法为:
将t与卫星序列信息S进行遍历对比,当t属于(Ti-1-ΔT,Ti-ΔT]时间区间内,则当前时刻t,节点卫星Si正在经过地面站节点;
所述ΔT为切换准备时间,即在当前卫星Si在出站时间Ti之前ΔT时刻,当前卫星Si已开始切断与底面站节点的链路连接;
所述步骤五中,当经过地面站节点的卫星变为卫星Si+1时,重复步骤三至步骤四,进行数据传输。
CN201911276942.1A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基于轨道预报的星地数据传输路由方法 Active CN1111628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76942.1A CN111162830B (zh)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基于轨道预报的星地数据传输路由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76942.1A CN111162830B (zh)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基于轨道预报的星地数据传输路由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2830A CN111162830A (zh) 2020-05-15
CN111162830B true CN111162830B (zh) 2022-03-04

Family

ID=70556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76942.1A Active CN111162830B (zh)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基于轨道预报的星地数据传输路由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628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8982B (zh) * 2021-04-22 2022-10-1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卫星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
CN113660289B (zh) * 2021-09-27 2022-12-0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低轨卫星信道高效可靠数据传输方法
CN114422008B (zh) * 2021-12-15 2023-10-13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 一种多星协同对地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029282A (ko) * 2002-09-30 2004-04-06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위성 통신 방법, 그 방법에 이용하는 위성 통신 장치,지상국 및 게이트웨이국
CN103686810A (zh) * 2013-12-10 2014-03-26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网络邻居检测方法
CN103905300A (zh) * 2012-12-25 2014-0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报文发送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6789661A (zh) * 2016-12-29 2017-05-31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信息转发方法及天基信息网络系统
EP3361651A1 (en) * 2017-02-10 2018-08-15 Airbus Defence and Space Limited Ultra-low latency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9495160A (zh) * 2018-12-04 2019-03-19 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低轨通信卫星星座与信关站连通规划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47749B2 (en) * 2014-09-30 2017-05-09 Google Inc. Satellite constellatio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029282A (ko) * 2002-09-30 2004-04-06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위성 통신 방법, 그 방법에 이용하는 위성 통신 장치,지상국 및 게이트웨이국
CN103905300A (zh) * 2012-12-25 2014-0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报文发送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3686810A (zh) * 2013-12-10 2014-03-26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网络邻居检测方法
CN106789661A (zh) * 2016-12-29 2017-05-31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信息转发方法及天基信息网络系统
EP3361651A1 (en) * 2017-02-10 2018-08-15 Airbus Defence and Space Limited Ultra-low latency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9495160A (zh) * 2018-12-04 2019-03-19 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低轨通信卫星星座与信关站连通规划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EO卫星系统中数据存储与转发策略研究;廖卫东;《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20181015;第4章 *
基于低轨星座的星地路由技术研究;张晓娜 等;《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91031;第27卷(第10期);第265-267页,图1-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2830A (zh) 2020-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62830B (zh) 一种基于轨道预报的星地数据传输路由方法
Pan et al. OPSPF: Orbit prediction shortest path first routing for resilient LEO satellite networks
Akyildiz et al. InterPlaNetary Internet: state-of-the-art and research challenges
Basagni et al. Dynamic source routing for ad hoc networks using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JP4119893B2 (ja) 信号伝搬遅延ルーチング
CN105245451B (zh) 卫星dtn网络的时间扩散性路由搜寻方法
US878724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wireless network communication, satellite-based wireless network systems, and aircraft-based wireless network systems, and related methods
US707588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outing information in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6921523B (zh) 一种基于geo/leo卫星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
Dong et al. Load balancing routing algorithm based on extended link states in LEO constellation network
CN111182583B (zh) 面向任务时延约束的低轨卫星数据传输方法
CN102355315A (zh) 天基网广播方法
Chotikapong et al. Evaluation of TCP and Internet traffic via low Earth orbit satellites
CN113852410A (zh) 用于低轨网络宽带用户空闲态场景的星地标签路由方法
Wu et al. A novel DTN routing algorithm in the GEO-relaying satellite network
WO2023241365A1 (zh) 一种卫星网络路由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2217726B (zh) 一种基于Qos保证的空天网络分布式路由方法
CN113676242B (zh) 一种星座星载网络设备管控方法
Baig et al.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of on-boar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ing outage prediction
Fu et al. Evaluation of SCTP for space networks
Yuan et al. A load-balanced on-demand routing for LEO satellite networks
Shang et al. TCP splitting protocol for broadband aeronautical satellite network
Yu et al. State-of-the-art of transmission protocols for deep spac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17119454B (zh) 一种终端异构网络中的终端通信方法
Yin et al. Intcp: Information-centric tcp for satellite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