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61560A - 一种公交廊道营运秩序管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公交廊道营运秩序管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61560A
CN111161560A CN201911378189.7A CN201911378189A CN111161560A CN 111161560 A CN111161560 A CN 111161560A CN 201911378189 A CN201911378189 A CN 201911378189A CN 111161560 A CN111161560 A CN 1111615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ridor
bus
station
line
comm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7818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61560B (zh
Inventor
李坤鹏
王芳
牟三钢
刘振顶
李延东
冷辉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Trans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Trans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Trans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Trans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7818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615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615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15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615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15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123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indicating the position of vehicles, e.g. scheduled vehicles; Managing passenger vehicles circulating according to a fixed timetable, e.g. buses, trains, tram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104Measuring and analyzing of parameters relative to traffic conditio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交廊道营运秩序管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廊道创建信息,廊道创建信息包括待创建廊道的名称及ID和共有路段的数据,共有路段为多条公交线路共同拥有多个共有站点的路段,从共有路段的对应的多条公交线路中确定出主线路,并根据主线路的类型,设置虚拟站点,从多条公交线路中选择关联线路与主线路进行关联,并进行站点匹配,在站点校验通过后,与待创建廊道的名称及ID关联,得到创建完成的廊道。通过将具有共有路段的多条公交线路中的共有路段映射到创建的一条廊道上进行显示,可以实现对物理空间上具有共有路段的多条公交线路进行集中监管,提高监管效率。同时监控多条线路,有效提高公交的调度管理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公交廊道营运秩序管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交廊道营运秩序管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城市交通中,我们通常将客流量大的道路称为客流走廊,而其中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客流就形成了公交走廊,公交走廊内的客流是公共交通重要的客流组成部分和公交运营重点关注的群体,而且公交走廊内通常还含有BRT(Bus Rapid Transit,快速公交系统)、地铁等大运量快速公共交通方式以及公交专用道和枢纽换乘站等,因此提高公交走廊内公共交通的运行水平和秩序、提升乘客服务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公交廊道营运秩序管理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对具有共有路段的多条公交线路进行集中监管,提高监管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公交廊道营运秩序管理方法,包括:
获取廊道创建信息,所述廊道创建信息包括待创建廊道的名称及ID和共有路段的数据;所述共有路段为多条公交线路共同拥有多个共有站点的路段;
从所述共有路段的对应的多条公交线路中确定出主线路,并根据主线路的类型,设置虚拟站点;
从所述多条公交线路中选择关联线路与所述主线路进行关联,并进行站点匹配;
在站点校验通过后,与所述待创建廊道的名称及ID关联,得到创建完成的廊道。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具有共有路段的多条公交线路中的共有路段映射到创建的一条廊道上进行显示,可以实现对物理空间上具有共有路段的多条公交线路进行集中监管,提高监管效率。同时监控多条线路,有效提高公交的调度管理能力。
可选的,在所述得到创建完成的廊道之后,还包括:
获取廊道删除信息,所述廊道删除信息包括待删除的廊道ID;
根据所述待删除的廊道ID,删除所述待删除的廊道ID对应的廊道数据。
可选的,所述根据主线路的类型,设置虚拟站点,包括:
若所述主线路的类型为环形线路,则设置虚拟单程的开始结束站点,并根据所述主线路的站点,选择虚拟单程内的虚拟站点;
若所述主线路的类型为上下行线路,则设置上行虚拟单程的开始和结束站点以及下行虚拟单程的开始和结束站点,并根据所述主线路的站点,选择虚拟单程内的虚拟站点。
可选的,所述进行站点匹配,包括:
将所述共有站点的数据与所述虚拟单程内的虚拟站点进行关联。
可选的,在所述得到创建完成的廊道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廊道内多条公交线路中车辆的定位信息和到离站数据,将所述多条线路中位于所述廊道内车辆进行显示;
对所述廊道内车辆的违规和速度进行统计并进行显示;
根据所述各公交线路的发车数量到达廊道的首站的站点数量,对所述各公交线路的车辆进行调度管理。
可选的,在所述得到创建完成的廊道之后,还包括:
获取预设时段内所述廊道内各共有站点的换乘数据以及各公交线路到达所述廊道内首站的计划时间;
根据所述各共有站点的换乘数据,确定出所述各公交线路的在各共有站点的换出客流和换入客流;
根据所述各公交线路的在各共有站点的换出客流和换入客流,确定出所述各公交线路累计的换出客流和换入客流,并确定出所述各公交线路对应的出入比;
根据所述各公交线路对应的出入比确定出所述各公交线路在各共有站点的发车顺序;
根据所述各公交线路到达所述廊道内首站的计划时间,确定出所述各公交线路出行的次数和相邻两次出行的时间间隔;
根据所述各公交线路在各共有站点的发车顺序和所述出行的次数,重新确定所述各公交线路的车辆到达所述廊道内首站的时间;
根据重新确定的所述各公交线路的车辆到达所述廊道内首站的时间,确定出所述各公交线路在所述廊道内首站的发车时间。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公交廊道营运秩序管理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廊道创建信息,所述廊道创建信息包括待创建廊道的名称及ID和共有路段的数据;所述共有路段为多条公交线路共同拥有多个共有站点的路段;
处理单元,用于从所述共有路段的对应的多条公交线路中确定出主线路,并根据主线路的类型,设置虚拟站点;从所述多条公交线路中选择关联线路与所述主线路进行关联,并进行站点匹配;在站点校验通过后,与所述待创建廊道的名称及ID关联,得到创建完成的廊道。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获取廊道删除信息,所述廊道删除信息包括待删除的廊道ID;
根据所述待删除的廊道ID,删除所述待删除的廊道ID对应的廊道数据。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主线路的类型为环形线路,则设置虚拟单程的开始结束站点,并根据所述主线路的站点,选择虚拟单程内的虚拟站点;
若所述主线路的类型为上下行线路,则设置上行虚拟单程的开始和结束站点以及下行虚拟单程的开始和结束站点,并根据所述主线路的站点,选择虚拟单程内的虚拟站点。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共有站点的数据与所述虚拟单程内的虚拟站点进行关联。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得到创建完成的廊道之后,获取所述廊道内多条公交线路中车辆的定位信息和到离站数据,将所述多条线路中位于所述廊道内车辆进行显示;
对所述廊道内车辆的违规和速度进行统计并进行显示;
根据所述各公交线路的发车数量到达廊道的首站的站点数量,对所述各公交线路的车辆进行调度管理。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得到创建完成的廊道之后,获取预设时段内所述廊道内各共有站点的换乘数据以及各公交线路到达所述廊道内首站的计划时间;
根据所述各共有站点的换乘数据,确定出所述各公交线路的在各共有站点的换出客流和换入客流;
根据所述各公交线路的在各共有站点的换出客流和换入客流,确定出所述各公交线路累计的换出客流和换入客流,并确定出所述各公交线路对应的出入比;
根据所述各公交线路对应的出入比确定出所述各公交线路在各共有站点的发车顺序;
根据所述各公交线路到达所述廊道内首站的计划时间,确定出所述各公交线路出行的次数和相邻两次出行的时间间隔;
根据所述各公交线路在各共有站点的发车顺序和所述出行的次数,重新确定所述各公交线路的车辆到达所述廊道内首站的时间;
根据重新确定的所述各公交线路的车辆到达所述廊道内首站的时间,确定出所述各公交线路在所述廊道内首站的发车时间。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按照获得的程序执行上述公交廊道营运秩序管理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指令,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公交廊道营运秩序管理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公交廊道营运秩序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廊道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廊道管理界面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车计划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公交廊道营运秩序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示例性的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适用的一种系统架构,该系统架构可以包括计划客户端100、调度客户端200、公交服务中心300、车载终端400和数据库500。
其中,计划客户端100用于编制发车计划;调度客户端200加载发车计划执行发车调度,同时根据车辆位置和上报的数据进行车辆运行监控以及发车时刻调整等业务。公交服务中心300用于车载终端400和调度客户端200的数据交换以及车辆前后位置计算;车载终端400安装于公交车上,带有GPS模块和移动通信模块,通过3G/4G等无线网络向后台上传车辆位置及报站等数据,并接收调度客户端200的发车指令等信息;数据库500用于存放线路、站点、车辆等基础数据以及它们的关系,同时存储用于发车的计划数据以及实际执行的发车数据等业务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1所示的结构仅是一种示例,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基于上述描述,图2详细的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公交廊道营运秩序管理方法的流程,该流程可以由公交廊道营运秩序管理装置执行。
如图2所示,该流程具体包括:
步骤201,获取廊道创建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廊道创建信息可以包括待创建廊道的名称及ID和预共有路段的数据,共有路段为多条公交线路共同拥有多个共有站点的路段,该共有路段的数据包括共有站点的数据。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得到输入的廊道的名称之后,可以生成廊道的唯一主键。
步骤202,从所述共有路段的对应的多条公交线路中确定出主线路,并根据主线路的类型,设置虚拟站点。
可以从共有路段的对应的多条公交线路选择一条公交线路作为主线路,并将共有路段中的共有站点作为廊道站点,也就是虚拟站点。
廊道可以包括廊道的开始站点和结束站点、廊道内的站点、廊道关联的线路(有共有站点的),廊道分为上下行线路和环形线路两种。
若主线路的类型为环形线路,则设置虚拟单程的开始结束站点,并根据主线路的站点,选择虚拟单程内的虚拟站点。
若主线路的类型为上下行线路,则设置上行虚拟单程的开始和结束站点以及下行虚拟单程的开始和结束站点,并根据主线路的站点,选择虚拟单程内的虚拟站点。
步骤203,从所述多条公交线路中选择关联线路与所述主线路进行关联,并进行站点匹配。
其中,关联线路为多条公交线路中与主线路具有共有路段的线路。选择了关联线路之后就可以将各公交线路的共有站点的数据与虚拟单程内的虚拟站点进行关联。
也就是说,根据廊道对应的虚拟站点、线路以及单程在内存中形成虚拟单程、以及虚拟单程和虚拟站点的关系(用站点ID关联,不用双程号)。廊道内的每个站点都有一个共有站点数组,数组内存放同一地点的一个站点,但是因为线路划分等问题导致实际上在数据库中是多条站点数据,共有站点数据不与廊道的虚拟单程关联,只需要廊道内的虚拟站点与共有站点关联即可,这样车辆上报位置和到离站数据时,能根据共有站点数据匹配到正确站点。
步骤204,在站点校验通过后,与所述待创建廊道的名称及ID关联,得到创建完成的廊道。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廊道是一条虚拟通道,其是将具有共有路段的公交线路的各项数据进行映射后形成的。廊道中的各个虚拟站点与共有路段中的各个共有站点相对应。
在创建成廊道之后,就可以得到如图3所示的廊道,从图3中可以看出,可以将书城到中山公园之间的站点和经过的线路作为一个廊道进行管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在廊道中间的站点也可以有别的线路加入,只是为了描述便捷通常将廊道上行的开始和结束站点定义为书城和中山公园,而下行正好反过来(上下行表示车辆运行方向)。
在廊道创建完成后,还可以对廊道内的公交线路进行管理。具体的,先获取廊道内多条公交线路中车辆的定位信息和到离站数据,将多条线路中位于廊道内车辆进行显示。对廊道内车辆的违规和速度进行统计并进行显示。根据各公交线路的发车数量到达廊道的首站的站点数量,对各公交线路的车辆进行调度管理。
也就是说,可以在岗位上可以专设廊道调度监控岗位,与线路调度员共同完成调度,或者在现有调度基础上增加廊道专题监控调度。首先需要有廊道运行图,如图4所示,其中,车后面数字表示原线路。
廊道管理时,可以根据对应的多条公交线路的GPS和到离站数据,按照廊道的虚拟单程及站点进行定位并在简易地图上显示,然后像按公交线路进行车辆聚集、久候、大间隔等违规的计算一样对廊道车辆进行违规计算以及速度计算,对于客流等数据按照各公交线路进行累计计算处理。可以控制各公交线路到达廊道首末站的时间,并根据各公交线路发车站点到达廊道的站点数反推各公交线路的发车时间进行调度。
同样在GIS监控、发车排队表等功能模块中同样把廊道作为一条公交线路(虚拟)进行管理和操作。
通过廊道的监控、调度,达到控制廊道内车辆运行秩序的目的。
现实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我乘坐1路到A站换乘2路,结果是通常我坐1路到A站下车时看到2路车刚刚离开只好再等2路下一辆车。为了解决该问题,需要对廊道内的车辆的发车时刻进行优化。
首先可以获取预设时段内所述廊道内各共有站点的换乘数据以及各公交线路到达廊道内首站的计划时间,根据各共有站点的换乘数据,确定出各公交线路的在各共有站点的换出客流和换入客流,根据各公交线路的在各共有站点的换出客流和换入客流,确定出各公交线路累计的换出客流和换入客流,并确定出各公交线路对应的出入比,根据各公交线路对应的出入比确定出各公交线路在各共有站点的发车顺序。根据各公交线路到达廊道内首站的计划时间,确定出各公交线路出行的次数和相邻两次出行的时间间隔,根据各公交线路在各共有站点的发车顺序和出行的次数,重新确定各公交线路的车辆到达廊道内首站的时间,根据重新确定的各公交线路的车辆到达廊道内首站的时间,确定出各公交线路在廊道内首站的发车时间。
也就是说,可以根据IC卡客流计算等方式获取到换乘数据,按照站点找出多条线路间换乘量较大的站点,然后根据站点的换乘数据进行换乘优化并调整发车顺序和时间。
基于上述廊道还可以进行公交线路发车计划的调整,具体的,获取具有共有站点的公交线路的计划发车时刻表以及换乘站点,换乘站点为共有站点中换乘人次大于换乘阈值的站点。然后根据具有共有站点的公交线路的计划发车时刻表,确定出每条公交线路的第一时间以及首班时间,第一时间为从始发站到换乘站点的时间,根据各公交线路的第一时间与首班时间之和,为各公交线路按时间排序,确定出第一调整线路,第一调整线路为位于第一时间与首班时间之和最大的公交线路之后公交线路。根据各公交线路的计划发车间隔时间,确定出第一间隔时间,根据第一间隔时间到第二时间的时段内计划到达换乘站点的车次数以及第一间隔时间,确定在换乘站点控制的发车间隔时间,第二时间为第一调整线路计划到达换乘站点的时间与第一时间之和。最后根据换乘站点控制的发车间隔时间,以第一调整线路计划到达换乘站点的时间为起点,调整位于第一间隔时间到第二时间的时段内计划到达换乘站点的各车次的计划发车间隔时间,得到调整后的具有共有站点的多条公交线路的联合行车计划发车时刻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经过换乘频率较高的共有站点的多条公交线路进行发车间隔的控制,在满足各公交线路自己发车间隔的前提下,使经过换乘频率较高的共有站点的不同公交线路车辆先后到达站点,从而避免在换乘站点乘客候车时间长的问题,并且还能有效降低站点的停车拥挤度,有利于道路通行和安全。
将线路共用且换乘人次比较高的站点作为编制行车计划的控制点,公交企业的营运过程是第一天利用计划客户端制作行车计划即发车时刻表,然后第二天调度客户端根据发车时刻表进行调度发车并通过车载终端通知司机发车,发车后通过车辆位置监控车辆运营。因此,首先需要编制发车计划,具体的:
行车计划是公交的发车时刻表,一般一辆车一天的运行称为一个班次,每跑一趟称为一个车次,具体见表1所示。
表1
班次 车次1 车次2 车次3 车次4 车次5 车次6
1班 6:00-7:00 7:20-8:20 8:40-9:40 12:00-13:00 13:20-14:20 14:40-15:40
2班 6:10-7:10 7:30-8:30 8:50-9:50 12:10-13:10 13:30-14:30 14:50-15:50
在共有站点需要换乘的多线路联合行车计划编制分为两步,是在各线路原有行车计划的基础上通过对到达换乘点的先后顺序及间隔进行均匀控制形成的。线路通常分为环形和上下行,环形只有主站没有副站,上下行有主站和副站并且都可停车,后面的描述是以上下行方式描述和实现的,环形可以找一个中间站点作为副站模拟成上下行,实现上是一样的因此不再赘述。
第一步:获取拥有共有站点的多条线路以及共有站点的换乘站点。
系统存储有线路表、站点表、线路站点关系表,用户输入有共有站点的线路以及换乘站点,其中换乘点为多条线路经过共有站点且换乘人次较高的站点,系统根据线路站点关系数据匹配出所有经过这些站点的线路,用户选择要制作联合行车计划的线路完成输入。
第二步:自动根据各条线路的原始行车计划进行调整生成联合行车计划。
系统从数据库中加载参与联合行车计划编制的所有线路(假设N条)的原始行车计划,假设每条线路从始发站到达换乘点的时间为Ti(i从1到N),每条线路的首班时间为Tf(f从1到N),则对每条线路计算Tf+Ti并按时间进行排序,取最晚时间后第一条乘客下车线路(L1线路)到达换乘点车辆的到达换乘点时间为计划开始调整时间Tb如图5所示。
假设所选线路的发车间隔为Td(d从1到N),计算所有线路发车间隔Td的最小公倍数为Tg,所有线路计划车次中在Tb到Tb+Tg时间段内到达换乘点的车次数为C,则在换乘点控制的发车间隔为Ts=Tg/C。
将计划开始调整时间Tb到Tb+Tg时间段内所有到达换乘点的车次按到达时间进行排序(到达时间相同的则发车间隔从小向大排列)为Px队列,其中第一个车次到换乘点的时间不变,下一车次在第一个车次到达换乘点的时间基础上累加Ts为Tj,Tj-Tb为车次变化时间,则该车次调整后的发车时间为原时间Ty+(Tj-Tb),则该线路所有车次发车时间都变化Tj-Tb,调整完成后再对Px重新排序,然后再依次调整下一个车次直到Px队列中的所有车次都调整完成,然后清空Px再对下一Tg时段内的车次进行处理,直至Tg时段内车次数据的线路不再完整(此时已有线路到达末班时间不再发车停止调整)为止,这样全天对应线路的车次都已调整完成,拥有共有换乘次数较高的站点的多条线路联合行车计划编制也已完成并存入数据库,同时用户可以人工再对行车计划进行优化并存入数据库后作为正式拥有共有路段的多条线路联合行车计划发布以供调度使用。编制完成的多线路联合行车计划如表2所示(中间时间为到达换乘点时间)。
表2
Figure BDA0002341571020000141
Figure BDA0002341571020000151
上述实施例表明,获取廊道创建信息,廊道创建信息包括待创建廊道的名称及ID和共有路段的数据,共有路段为多条公交线路共同拥有多个共有站点的路段,从共有路段的对应的多条公交线路中确定出主线路,并根据主线路的类型,设置虚拟站点,从多条公交线路中选择关联线路与主线路进行关联,并进行站点匹配,在站点校验通过后,与待创建廊道的名称及ID关联,得到创建完成的廊道。通过将具有共有路段的多条公交线路中的共有路段映射到创建的一条廊道上进行显示,可以实现对物理空间上具有共有路段的多条公交线路进行集中监管,提高监管效率。同时监控多条线路,有效提高公交的调度管理能力。
本发明实施例将多个具有共有路段的公交线路,组合到一条虚拟道路上,形成大型公交客流廊道,同时可以以站点为单位进行监控,实现对进展车辆的控制,实现公交廊道营运秩序的集中监控,提高公交企业的管理水平。
通过利用控制多条线路车辆在换乘站点先后到达的方式,在不影响各线路自有发车间隔的情况下,减少了部分乘客的平均候车时间,提高了公交服务水平,并可有效减少多辆公交车同时进站造成的不安全和交通拥堵,提高乘客安全以及道路通行能力。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图6示例性的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公交廊道营运秩序管理装置的结构,该装置可以执行公交廊道营运秩序管理流程。
如图6所示,该装置具体包括:
获取单元601,用于获取廊道创建信息,所述廊道创建信息包括待创建廊道的名称及ID和共有路段的数据;所述共有路段为多条公交线路共同拥有多个共有站点的路段;
处理单元602,用于从所述共有路段的对应的多条公交线路中确定出主线路,并根据主线路的类型,设置虚拟站点;从所述多条公交线路中选择关联线路与所述主线路进行关联,并进行站点匹配;在站点校验通过后,与所述待创建廊道的名称及ID关联,得到创建完成的廊道。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602还用于:
获取廊道删除信息,所述廊道删除信息包括待删除的廊道ID;
根据所述待删除的廊道ID,删除所述待删除的廊道ID对应的廊道数据。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602具体用于:
若所述主线路的类型为环形线路,则设置虚拟单程的开始结束站点,并根据所述主线路的站点,选择虚拟单程内的虚拟站点;
若所述主线路的类型为上下行线路,则设置上行虚拟单程的开始和结束站点以及下行虚拟单程的开始和结束站点,并根据所述主线路的站点,选择虚拟单程内的虚拟站点。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602具体用于:
将所述共有站点的数据与所述虚拟单程内的虚拟站点进行关联。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602还用于:
在所述得到创建完成的廊道之后,获取所述廊道内多条公交线路中车辆的定位信息和到离站数据,将所述多条线路中位于所述廊道内车辆进行显示;
对所述廊道内车辆的违规和速度进行统计并进行显示;
根据所述各公交线路的发车数量到达廊道的首站的站点数量,对所述各公交线路的车辆进行调度管理。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602还用于:
在所述得到创建完成的廊道之后,获取预设时段内所述廊道内各共有站点的换乘数据以及各公交线路到达所述廊道内首站的计划时间;
根据所述各共有站点的换乘数据,确定出所述各公交线路的在各共有站点的换出客流和换入客流;
根据所述各公交线路的在各共有站点的换出客流和换入客流,确定出所述各公交线路累计的换出客流和换入客流,并确定出所述各公交线路对应的出入比;
根据所述各公交线路对应的出入比确定出所述各公交线路在各共有站点的发车顺序;
根据所述各公交线路到达所述廊道内首站的计划时间,确定出所述各公交线路出行的次数和相邻两次出行的时间间隔;
根据所述各公交线路在各共有站点的发车顺序和所述出行的次数,重新确定所述各公交线路的车辆到达所述廊道内首站的时间;
根据重新确定的所述各公交线路的车辆到达所述廊道内首站的时间,确定出所述各公交线路在所述廊道内首站的发车时间。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按照获得的程序执行上述公交廊道营运秩序管理方法。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指令,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计算机可读指令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公交廊道营运秩序管理方法。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公交廊道营运秩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廊道创建信息,所述廊道创建信息包括待创建廊道的名称及ID和共有路段的数据;所述共有路段为多条公交线路共同拥有多个共有站点的路段;
从所述共有路段的对应的多条公交线路中确定出主线路,并根据主线路的类型,设置虚拟站点;
从所述多条公交线路中选择关联线路与所述主线路进行关联,并进行站点匹配;
在站点校验通过后,与所述待创建廊道的名称及ID关联,得到创建完成的廊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得到创建完成的廊道之后,还包括:
获取廊道删除信息,所述廊道删除信息包括待删除的廊道ID;
根据所述待删除的廊道ID,删除所述待删除的廊道ID对应的廊道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主线路的类型,设置虚拟站点,包括:
若所述主线路的类型为环形线路,则设置虚拟单程的开始结束站点,并根据所述主线路的站点,选择虚拟单程内的虚拟站点;
若所述主线路的类型为上下行线路,则设置上行虚拟单程的开始和结束站点以及下行虚拟单程的开始和结束站点,并根据所述主线路的站点,选择虚拟单程内的虚拟站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站点匹配,包括:
将所述共有站点的数据与所述虚拟单程内的虚拟站点进行关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得到创建完成的廊道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廊道内多条公交线路中车辆的定位信息和到离站数据,将所述多条线路中位于所述廊道内车辆进行显示;
对所述廊道内车辆的违规和速度进行统计并进行显示;
根据所述各公交线路的发车数量到达廊道的首站的站点数量,对所述各公交线路的车辆进行调度管理。
6.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得到创建完成的廊道之后,还包括:
获取预设时段内所述廊道内各共有站点的换乘数据以及各公交线路到达所述廊道内首站的计划时间;
根据所述各共有站点的换乘数据,确定出所述各公交线路的在各共有站点的换出客流和换入客流;
根据所述各公交线路的在各共有站点的换出客流和换入客流,确定出所述各公交线路累计的换出客流和换入客流,并确定出所述各公交线路对应的出入比;
根据所述各公交线路对应的出入比确定出所述各公交线路在各共有站点的发车顺序;
根据所述各公交线路到达所述廊道内首站的计划时间,确定出所述各公交线路出行的次数和相邻两次出行的时间间隔;
根据所述各公交线路在各共有站点的发车顺序和所述出行的次数,重新确定所述各公交线路的车辆到达所述廊道内首站的时间;
根据重新确定的所述各公交线路的车辆到达所述廊道内首站的时间,确定出所述各公交线路在所述廊道内首站的发车时间。
7.一种公交廊道营运秩序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廊道创建信息,所述廊道创建信息包括待创建廊道的名称及ID和共有路段的数据;所述共有路段为多条公交线路共同拥有多个共有站点的路段;
处理单元,用于从所述共有路段的对应的多条公交线路中确定出主线路,并根据主线路的类型,设置虚拟站点;从所述多条公交线路中选择关联线路与所述主线路进行关联,并进行站点匹配;在站点校验通过后,与所述待创建廊道的名称及ID关联,得到创建完成的廊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获取廊道删除信息,所述廊道删除信息包括待删除的廊道ID;
根据所述待删除的廊道ID,删除所述待删除的廊道ID对应的廊道数据。
9.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按照获得的程序执行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可读指令,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1378189.7A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公交廊道营运秩序管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1615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78189.7A CN111161560B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公交廊道营运秩序管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78189.7A CN111161560B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公交廊道营运秩序管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1560A true CN111161560A (zh) 2020-05-15
CN111161560B CN111161560B (zh) 2021-05-11

Family

ID=70558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78189.7A Active CN111161560B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公交廊道营运秩序管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6156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58429A (zh) * 2021-08-11 2021-11-16 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公交廊道的协同调度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758498A (zh) * 2022-04-01 2022-07-15 中南大学 基于多向最优扩展的城市有向交通廊道识别方法
CN114842646A (zh) * 2022-04-15 2022-08-02 湖南大学 基于绿波信号的智慧车列联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5810271A (zh) * 2023-02-07 2023-03-17 安徽交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刷卡数据判断客流走廊位置的方法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21944A1 (en) * 2005-07-22 2007-01-25 Levy Moise M Municipal cleaning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2737356A (zh) * 2012-06-13 2012-10-17 西安理工大学 智能公交调度排班计算方法
US20120326891A1 (en) * 2011-06-27 2012-12-27 Brad Cross Signal Light Priority System Utilizing Estimated Time of Arrival
CN104240504A (zh) * 2014-09-10 2014-12-2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brt站台和走廊的客流状态分析预警方法
CN104504229A (zh) * 2014-09-19 2015-04-08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混合启发式算法的智能公交调度方法
CN105096485A (zh) * 2015-06-30 2015-11-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乘车信息的采集、查询方法、交通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5185148A (zh) * 2015-09-30 2015-12-23 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公交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243837A (zh) * 2015-11-03 2016-01-13 东南大学 一种公交客流走廊甄别方法
CN105810002A (zh) * 2016-04-20 2016-07-27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神经网络的可自我优化的高效公共交通系统
CN106781432A (zh) * 2016-11-16 2017-05-31 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公交车辆调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7167151A (zh) * 2016-03-08 2017-09-15 高德软件有限公司 公交车线路设置方法、路线规划方法及装置
CN108806302A (zh) * 2018-05-23 2018-11-13 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9886491A (zh) * 2019-02-26 2019-06-14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海量运行数据驱动的地面公交两阶段优化调度方法
CN110188938A (zh) * 2019-05-23 2019-08-30 东南大学 一种轨道交通成网初期待调整地面公交线路筛选方法
CN110490381A (zh) * 2019-08-16 2019-11-22 深圳市都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混合整数规划的公交主干线规划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21944A1 (en) * 2005-07-22 2007-01-25 Levy Moise M Municipal cleaning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120326891A1 (en) * 2011-06-27 2012-12-27 Brad Cross Signal Light Priority System Utilizing Estimated Time of Arrival
US8878695B2 (en) * 2011-06-27 2014-11-04 Stc, Inc. Signal light priority system utilizing estimated time of arrival
CN102737356A (zh) * 2012-06-13 2012-10-17 西安理工大学 智能公交调度排班计算方法
CN104240504A (zh) * 2014-09-10 2014-12-2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brt站台和走廊的客流状态分析预警方法
CN104504229A (zh) * 2014-09-19 2015-04-08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混合启发式算法的智能公交调度方法
CN105096485A (zh) * 2015-06-30 2015-11-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乘车信息的采集、查询方法、交通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5185148A (zh) * 2015-09-30 2015-12-23 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公交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243837A (zh) * 2015-11-03 2016-01-13 东南大学 一种公交客流走廊甄别方法
CN107167151A (zh) * 2016-03-08 2017-09-15 高德软件有限公司 公交车线路设置方法、路线规划方法及装置
CN105810002A (zh) * 2016-04-20 2016-07-27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神经网络的可自我优化的高效公共交通系统
CN106781432A (zh) * 2016-11-16 2017-05-31 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公交车辆调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8806302A (zh) * 2018-05-23 2018-11-13 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9886491A (zh) * 2019-02-26 2019-06-14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海量运行数据驱动的地面公交两阶段优化调度方法
CN110188938A (zh) * 2019-05-23 2019-08-30 东南大学 一种轨道交通成网初期待调整地面公交线路筛选方法
CN110490381A (zh) * 2019-08-16 2019-11-22 深圳市都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混合整数规划的公交主干线规划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58429A (zh) * 2021-08-11 2021-11-16 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公交廊道的协同调度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658429B (zh) * 2021-08-11 2022-06-07 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公交廊道的协同调度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758498A (zh) * 2022-04-01 2022-07-15 中南大学 基于多向最优扩展的城市有向交通廊道识别方法
CN114758498B (zh) * 2022-04-01 2023-06-20 中南大学 基于多向最优扩展的城市有向交通廊道识别方法
CN114842646A (zh) * 2022-04-15 2022-08-02 湖南大学 基于绿波信号的智慧车列联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5810271A (zh) * 2023-02-07 2023-03-17 安徽交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刷卡数据判断客流走廊位置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1560B (zh) 2021-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61560B (zh) 一种公交廊道营运秩序管理方法及装置
Wang Routing and scheduling for a last-mile transportation system
CN103177575B (zh) 城区出租车动态在线调度优化系统及其方法
CN103337167B (zh) 预防城市交通拥堵的调控系统
US20120078672A1 (en) Efficient Automated Ride Sharing System
CN108806302B (zh) 一种车辆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1815189A (zh) 模块化公交调度系统
CN110163501B (zh) 一种自动编制城市轨道交通司机交路表的系统及方法
CN108082224A (zh) 基于afc时变客流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
CN105185148A (zh) 一种公交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570656B (zh) 定制公共交通线路方法及装置
CN111898909A (zh) 一种基于实时需求的无人驾驶公交派车方法
CN106153056A (zh) 导航路线生成方法及装置、导航路线获取方法及客户端
CN112906980B (zh) 订单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39812B (zh) 配送计划生成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50242A (zh) 一种路径偏离式公交调度系统及存储介质和设备
JP4054018B2 (ja) 空席経路探索システム、空席経路探索装置および端末装置
US2015010593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operation of multi-line public transportation
CN116151538A (zh) 一种应用于智能公交需求均衡式调度的仿真系统及方法
CN113053156B (zh) 一种智能公交半径法站点寻址方法
Truden et al. Analysis of Schedules for Rural First and Last Mile Microtransit Services
TW201627947A (zh) 計程車即時載客商機探勘的系統與方法
CN111915064B (zh) 一种公交线网调整仿真的方法及装置
CN116834809A (zh) 轨道车辆运行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3807796B (zh) 建立协同等待区优化2点间不同运输路线的协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