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60766A - 一种基于通信工程的安全管理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通信工程的安全管理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60766A
CN111160766A CN201911381291.2A CN201911381291A CN111160766A CN 111160766 A CN111160766 A CN 111160766A CN 201911381291 A CN201911381291 A CN 201911381291A CN 111160766 A CN111160766 A CN 1111607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rces
safety
hazard
databas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8129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建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138129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607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607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07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5Risk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activ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4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 G06F18/241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relat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model, e.g. parametric or non-parametric approach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Econom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通信工程的安全管理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输入模块、处理模块、输出模块和数据库;输入模块用于获取当前工程项目中涉及的所有危险源;处理模块对所有的危险源按预设的标准进行等级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调取数据库中的数据,以输出对应的安全技术交底;输出模块对输出的安全技术交底进行展示;输入模块还用于周期性地获取各安全技术交底的反馈信息;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反馈信息对各安全技术交底进行内容调整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重新调整各危险源的等级分类;数据库用于将各模块所涉及的数据进行存储和更新;其有益效果是:将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与当前工程项目进行结合,并周期性地进行动态调整,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通信工程的安全管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通信工程的安全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通信工程建设项目专业化强、施工涉及点多、面广、线长、施工流动性大、以及受外界因素制约大等特点,在建设过程中,项目交底是通信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是防范法律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项目交底的有效实施必须依赖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的项目交底管理制度,部分施工企业把所有的危险源制作成一套模板,大而全,一般遵循宁多勿缺的原则。
现有技术中,安全交底内容大而全,安全交底模板化,现场施工环境又千差万别,针对性差,交底冗长,尽量把所有危险源都全部交接,以免遗漏。安全技术交底程式化,交底效果差,交底人员接受不积极。
虽然现在也出现了将危险源进行分级的方案,但按照现有的分级方法,一旦危险源被划入某一等级,就不再发生变化,这种分级方法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从而造成分级的准确性不高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通信工程的安全管理系统及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安全技术交底程式化、分级准确性不高的缺陷。
第一方面:一种基于通信工程的安全管理系统,包括输入模块、处理模块、输出模块和数据库;
所述输入模块用于获取当前工程项目中涉及的所有危险源;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对所有的危险源按预设的标准进行等级分类,所述预设的标准为预先存储在所述数据库中;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分类结果调取所述数据库中的数据,以输出对应的安全技术交底;
所述输出模块用于对输出的安全技术交底进行展示以供施工相关人员学习;
所述输入模块还用于周期性地获取各安全技术交底的反馈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息对各安全技术交底进行内容调整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重新调整各危险源的等级分类;
所述数据库用于将所述工程项目中各模块所涉及的中间数据和结果进行存储和更新,以便于为下一相同或相似工程项目提供数据支持。
作为本申请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等级分类还包括利用排列法和类别法对各危险源进行评价。
作为本申请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反馈信息的来源包括施工安全检查员、施工人员和所述数据库中历史工程项目的评价结果。
作为本申请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根据评价结果调整各危险源的等级分类具体包括:
将各危险源的等级分类分为A、B、C三类,其中,严重的安全隐患归为A类,一般的安全隐患归为B类,偶然的安全隐患归类为C类;
在首次安全技术交底中对A类危险源重点交底,对B类危险源一般交底,对C类危险源在每月的安全培训中实施系统性的交底;
并对首次安全技术交底的效果及危险源采取的具体预防措施进行评估及考核打分;
在下一评估周期时对A类的危险源采取的预防措施及方法评估打分超过第一预设分的降级到B类危险源,B类危险源采取的预防措施及方法评估打分超过第一预设分降低到C类危险源;C类危险源采用类比法进行打分,超过第二预设分的升级为A类危险源进行重点交底。
第二方面:一种基于通信工程的安全管理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基于通信工程的安全管理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输入模块获取当前工程项目中涉及的所有危险源;
处理模块对所有的危险源按预设的标准进行等级分类,所述预设的标准为预先存储在所述数据库中;
并利用处理模块根据分类结果调取所述数据库中的数据,以输出对应的安全技术交底;
由输出模块对输出的安全技术交底进行展示以供施工相关人员学习;
还通过所述输入模块周期性地获取各安全技术交底的反馈信息;
还利用处理模块根据所述反馈信息对各安全技术交底进行内容调整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重新调整各危险源的等级分类;
再由数据库将所述工程项目中各模块所涉及的中间数据和结果进行存储和更新,以便于为下一相同或相似工程项目提供数据支持。
作为本申请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等级分类还包括利用排列法和类别法对各危险源进行评价。
作为本申请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反馈信息的来源包括施工安全检查员、施工人员和所述数据库中历史工程项目的评价结果。
作为本申请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根据评价结果调整各危险源的等级分类具体包括:
将各危险源的等级分类分为A、B、C三类,其中,严重的安全隐患归为A类,一般的安全隐患归为B类,偶然的安全隐患归类为C类;
在首次安全技术交底中对A类危险源重点交底,对B类危险源一般交底,对C类危险源在每月的安全培训中实施系统性的交底;
并对首次安全技术交底的效果及危险源采取的具体预防措施进行评估及考核打分;
在下一评估周期时对A类的危险源采取的预防措施及方法评估打分超过第一预设分的降级到B类危险源,B类危险源采取的预防措施及方法评估打分超过第一预设分降低到C类危险源;C类危险源采用类比法进行打分,超过第二预设分的升级为A类危险源进行重点交底。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通信工程的安全管理系统及方法,通过将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与当前工程项目进行结合,使其交底符合现场实际,具有针对性,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内容大而全,针对性差,交底冗长,交底程式化的问题;并对涉及的危险源根据周期性地反馈信息,进行内容调整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重新调整各危险源的等级分类,提高了危险源分级的即时性和准确性,使得能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通信工程的安全管理系统的系统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通信工程的安全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应当注意,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只用于举例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发明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发明。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发明,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电路,软件或方法。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实施例中”、“一个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示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示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所示,一种基于通信工程的安全管理系统,包括输入模块、处理模块、输出模块和数据库。
所述输入模块用于获取当前工程项目中涉及的所有危险源。
具体地,所述输入模块包括摄像头、键盘、扫描仪和各种监测传感器,例如,摄像头用于获取当前工程项目周边的环境、地形数据;键盘、扫描仪用于获取当前工程项目中所涉及的工程情况信息,物体高度、周期、机械设备、工具等情况;各种监测传感器用于获取所涉及的工程的风速、温度、是否存在有毒气体等信息;输入模块将各种信息汇总后,会列举各个安全隐患因素(即危险源),危险源在GB/T28001-2011中被定义为: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因此,危险源的判定标准可参考国家下发的行业标准文件,从而与其进行自动匹配得出;行业标准文件如,我国从2019年3月1日起实施《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为GB 18218-2018,在此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对其进行限制,还包括通信工程的安全生产法规。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对所有的危险源按预设的标准进行等级分类,所述预设的标准为预先存储在所述数据库中。
具体地,所述处理模块可为服务器、中央处理器等,所述预设的标准可为前文所述的国家下发的行业标准文件,例如,GB182182000。
危险源分级实质上是对危险源的评价。危险源分级一般按危险源在触发因素作用下转化为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与危险源引起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来划分。本申请以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进行分级。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分类结果调取所述数据库中的数据,以输出对应的安全技术交底。
具体地,建设项目中,分部(分项)工程在施工前,项目部应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向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施工方案的基础上按照施工的要求,对施工方案进行细化和补充;二是要将操作者(即施工人员)的安全注意事项讲清楚,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数据库中存储有对应危险源所涉及的施工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等,两者成映射关系,这样便于自动生成对应的安全技术交底。
所述输出模块用于对输出的安全技术交底进行展示以供施工相关人员学习。
具体地,所述输出模块可为显示设备或是可视化交互设备,在此不做限制。
所述输入模块还用于周期性地获取各安全技术交底的反馈信息。
具体地,所述反馈信息的来源包括施工安全检查员、施工人员和所述数据库中历史工程项目的评价结果;其中,历史工程项目的评价结果在后文中有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通过丰富的反馈信息来源,使得安全技术交底不断得到完善优化和具有针对性,并使得各方人员都参与其中。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息对各安全技术交底进行内容调整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重新调整各危险源的等级分类。
具体地,内容调整即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调整,这样可对资源进行重新调配,避免将资源倾斜在发生概率小的危险源事件上;
将各危险源的等级分类分为A、B、C三类,其中,严重的安全隐患归为A类,一般的安全隐患归为B类,偶然的安全隐患归类为C类;
在首次安全技术交底中对A类危险源重点交底(例如,重点是指采用多种方式进行重点监督、检查频率更加频繁,以图片、语音等多种形式进行提醒),对B类危险源一般交底(其中,一般是指采用常规提示手段、检查频率),对C类危险源在每月的安全培训中实施系统性的交底(即集中的视频会议、案例展示等);
并对首次安全技术交底的效果及危险源采取的具体预防措施进行评估及考核打分;
在下一评估周期时对A类的危险源采取的预防措施及方法评估打分超过第一预设分的降级到B类危险源(即反馈良好),B类危险源采取的预防措施及方法评估打分超过第一预设分降低到C类危险源;C类危险源采用类比法进行打分,超过第二预设分的升级为A类危险源进行重点交底(即偶然的安全隐患仍出现);其中,第一预设分可设为90分,第二预设分可设为30分;打分可按照预防措施是否到位、是否存在违规操作的情况进行打分。
应用时,通过输入模块中的各种监测传感器从人为因素、环境因素和技术因素进行评分;
具体地,人为因素包括检测施工人员的工作时间、工作情绪、安全防护设备的佩戴情况;
环境因素包括检测工程项目是否存在异常高温或低温、是否气压异常、周围存在高压电、险要地段作业等;
技术因素包括检测相关通信设备的状态数据和操作人员的操作资格,例如,工具是否完好、制动是否有效等。
所述数据库用于将所述工程项目中各模块所涉及的中间数据和结果进行存储和更新,以便于为下一相同或相似工程项目提供数据支持。
具体地,在工程项目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后,安全管理随即结束,同样类型、同样特征的工程项目的危险源往往具有相类似之处,历史工程项目中所涉及的安全事件信息、经验,可得到积累、学习,从而避免在后续的安全管理工作所造成的重复人力、物力等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通过上述方案,将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与当前工程项目进行结合,使其交底符合现场实际,具有针对性,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内容大而全,针对性差,交底冗长,交底程式化的问题;并对涉及的危险源根据周期性地反馈信息,进行内容调整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重新调整各危险源的等级分类,提高了危险源分级的即时性和准确性,使得能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
进一步地,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等级分类还包括利用排列法和类别法对各危险源进行评价。
具体地,上述步骤由所述处理模块进行执行,利用了处理模块的数据计算和分析能力,对各危险源进行评价以确定具体的等级分类;其中,排列法用于对各危险源进行排序;所述的类别法为利用历史评价结果对各危险源进行评价,这样就借鉴了以往工程项目的经验,使其等级分类不拘泥于相应的标准文件,减少后期的调整过程,并且应用也更加符合实际,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
基于上述同样的发明思路,参考图2,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通信工程的安全管理方法,应用于上述所述的一种基于通信工程的安全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如前文所述,在此不再赘述,所述方法包括:
S101,通过输入模块获取当前工程项目中涉及的所有危险源;
S102,处理模块对所有的危险源按预设的标准进行等级分类,所述预设的标准为预先存储在所述数据库中;
S103,并利用处理模块根据分类结果调取所述数据库中的数据,以输出对应的安全技术交底;
S104,由输出模块对输出的安全技术交底进行展示以供施工相关人员学习;
S105,还通过所述输入模块周期性地获取各安全技术交底的反馈信息;
S106,还利用处理模块根据所述反馈信息对各安全技术交底进行内容调整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重新调整各危险源的等级分类;
S107,再由数据库将所述工程项目中各模块所涉及的中间数据和结果进行存储和更新,以便于为下一相同或相似工程项目提供数据支持。
进一步地,所述等级分类还包括利用排列法和类别法对各危险源进行评价。
进一步地,所述反馈信息的来源包括施工安全检查员、施工人员和所述数据库中历史工程项目的评价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评价结果调整各危险源的等级分类具体包括:
将各危险源的等级分类分为A、B、C三类,其中,严重的安全隐患归为A类,一般的安全隐患归为B类,偶然的安全隐患归类为C类;
在首次安全技术交底中对A类危险源重点交底,对B类危险源一般交底,对C类危险源在每月的安全培训中实施系统性的交底;
并对首次安全技术交底的效果及危险源采取的具体预防措施进行评估及考核打分;
在下一评估周期时对A类的危险源采取的预防措施及方法评估打分超过第一预设分的降级到B类危险源,B类危险源采取的预防措施及方法评估打分超过第一预设分降低到C类危险源;C类危险源采用类比法进行打分,超过第二预设分的升级为A类危险源进行重点交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与前述的系统实施例所对应,其方法步骤中,具体实施方式以及有益效果,参见前述的文字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利用上述方法,利用将危险因素分级把控,重点管理的方式,通过周期性地循环优化的措施方法把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做到少而精,切合具体的项目作业环境和施工作业接受程度,进行动态调整,从而便于施工人员易于接受和掌握,将其作用发挥到最佳。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基于通信工程的安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模块、处理模块、输出模块和数据库;
所述输入模块用于获取当前工程项目中涉及的所有危险源;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对所有的危险源按预设的标准进行等级分类,所述预设的标准为预先存储在所述数据库中;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分类结果调取所述数据库中的数据,以输出对应的安全技术交底;
所述输出模块用于对输出的安全技术交底进行展示以供施工相关人员学习;
所述输入模块还用于周期性地获取各安全技术交底的反馈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息对各安全技术交底进行内容调整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重新调整各危险源的等级分类;
所述数据库用于将所述工程项目中各模块所涉及的中间数据和结果进行存储和更新,以便于为下一相同或相似工程项目提供数据支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通信工程的安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级分类还包括利用排列法和类别法对各危险源进行评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通信工程的安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信息的来源包括施工安全检查员、施工人员和所述数据库中历史工程项目的评价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通信工程的安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评价结果调整各危险源的等级分类具体包括:
将各危险源的等级分类分为A、B、C三类,其中,严重的安全隐患归为A类,一般的安全隐患归为B类,偶然的安全隐患归类为C类;
在首次安全技术交底中对A类危险源重点交底,对B类危险源一般交底,对C类危险源在每月的安全培训中实施系统性的交底;
并对首次安全技术交底的效果及危险源采取的具体预防措施进行评估及考核打分;
在下一评估周期时对A类的危险源采取的预防措施及方法评估打分超过第一预设分的降级到B类危险源,B类危险源采取的预防措施及方法评估打分超过第一预设分降低到C类危险源;C类危险源采用类比法进行打分,超过第二预设分的升级为A类危险源进行重点交底。
5.一种基于通信工程的安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通信工程的安全管理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输入模块获取当前工程项目中涉及的所有危险源;
处理模块对所有的危险源按预设的标准进行等级分类,所述预设的标准为预先存储在所述数据库中;
并利用处理模块根据分类结果调取所述数据库中的数据,以输出对应的安全技术交底;
由输出模块对输出的安全技术交底进行展示以供施工相关人员学习;
还通过所述输入模块周期性地获取各安全技术交底的反馈信息;
还利用处理模块根据所述反馈信息对各安全技术交底进行内容调整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重新调整各危险源的等级分类;
再由数据库将所述工程项目中各模块所涉及的中间数据和结果进行存储和更新,以便于为下一相同或相似工程项目提供数据支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通信工程的安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级分类还包括利用排列法和类别法对各危险源进行评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通信工程的安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信息的来源包括施工安全检查员、施工人员和所述数据库中历史工程项目的评价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通信工程的安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评价结果调整各危险源的等级分类具体包括:
将各危险源的等级分类分为A、B、C三类,其中,严重的安全隐患归为A类,一般的安全隐患归为B类,偶然的安全隐患归类为C类;
在首次安全技术交底中对A类危险源重点交底,对B类危险源一般交底,对C类危险源在每月的安全培训中实施系统性的交底;
并对首次安全技术交底的效果及危险源采取的具体预防措施进行评估及考核打分;
在下一评估周期时对A类的危险源采取的预防措施及方法评估打分超过第一预设分的降级到B类危险源,B类危险源采取的预防措施及方法评估打分超过第一预设分降低到C类危险源;C类危险源采用类比法进行打分,超过第二预设分的升级为A类危险源进行重点交底。
CN201911381291.2A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基于通信工程的安全管理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11607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81291.2A CN111160766A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基于通信工程的安全管理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81291.2A CN111160766A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基于通信工程的安全管理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0766A true CN111160766A (zh) 2020-05-15

Family

ID=70558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81291.2A Pending CN111160766A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基于通信工程的安全管理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60766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1231A (zh) * 2011-06-16 2011-11-02 同济大学 区域公路网交通安全态势预警系统及其方法
CN103366057A (zh) * 2013-07-05 2013-10-23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一种石油化工码头储罐区液态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动态分级的方法
CN103775129A (zh) * 2013-12-26 2014-05-07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煤矿危险源预警的方法
CN105781618A (zh) * 2016-03-15 2016-07-20 华洋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煤矿安全综合监控系统
CN107784575A (zh) * 2016-08-29 2018-03-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风险等级确定方法、转账操作提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726207A (zh) * 2019-01-03 2019-05-07 华腾软科(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危险源辨识及管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1231A (zh) * 2011-06-16 2011-11-02 同济大学 区域公路网交通安全态势预警系统及其方法
CN103366057A (zh) * 2013-07-05 2013-10-23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一种石油化工码头储罐区液态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动态分级的方法
CN103775129A (zh) * 2013-12-26 2014-05-07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煤矿危险源预警的方法
CN105781618A (zh) * 2016-03-15 2016-07-20 华洋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煤矿安全综合监控系统
CN107784575A (zh) * 2016-08-29 2018-03-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风险等级确定方法、转账操作提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726207A (zh) * 2019-01-03 2019-05-07 华腾软科(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危险源辨识及管理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芦静: "神华巴能洗煤厂危险源动态预控技术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辑》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09809B1 (ko) 실시간 공사 이행상태 및 점검평가가 가능한 건설관리시스템
Spangenberg et al.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Øresund Link between Denmark and Sweden: the effect of a multi-faceted safety campaign
CN111667252A (zh) 一种企业风险管控平台系统
CN110570113A (zh) 一种工单处理方法及系统
Topchiy et al. Risk management in monolithic construction
Forteza et al. Organizational factors and specific risks on construction sites
Clare et al. Learning from incidents in aircraft maintenance and continuing airworthiness: regulation, practice and gaps
Radhika et al. An overview of the concept of lean construction and the barriers in its implementation
CN109508844B (zh) 一种用于协同作业的安全风险分析方法及系统
US20220017328A1 (en) Process and method for uniform maintenance for conveyance apparatuses
CN113657788A (zh) 一种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智能监管系统及方法
Efendi et al. Has the Electrical Laboratory of Subang State Polytechnic Applied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Evaluation Report in 2019
CN111160766A (zh) 一种基于通信工程的安全管理系统及方法
Chinda A safety assessment approach using safety enablers and results
CN116859842A (zh) 一种化工生产线安全评估系统
CN113988636A (zh) 一种建筑施工质量安全在线风险评估系统
CN114781852A (zh) 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企业环境风控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3344458A (zh) 一种管理措施转置风险检查表的方法
Darabnia et al.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occupational data: a practical comparison
Kamardeen Web-based safety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for builder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Shen et al. Research on Safety Risk Pre-control Management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oal Mines
Smith et al. Guidance on learning from incidents, accidents and events
Shooshtarian et al. Australian 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 waste management system in Australia: investigation of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US2006029387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cking quality events
Aryanto et al. Identification Risk Potential Hazard of Railway Project Based on the 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to Improve Safety Performan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