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59830A - 一种基于特征形状的正交线段拐点合并的线路布局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特征形状的正交线段拐点合并的线路布局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59830A
CN111159830A CN201911208488.6A CN201911208488A CN111159830A CN 111159830 A CN111159830 A CN 111159830A CN 201911208488 A CN201911208488 A CN 201911208488A CN 111159830 A CN111159830 A CN 1111598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vertical
horizontal
point
n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0848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59830B (zh
Inventor
陈士云
黄逸聪
叶兴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ay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ay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ay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ay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0848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59830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911208488.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11598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59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598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598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598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特征形状的正交线段拐点合并的线路布局方法,涉及一种线路排路方法。电网专题图中自动成图线路布局时,往往会产生不必要的拐点,导致走线路径不合理,若采用手工进行纠正话,效率低,且容易导致布线错误。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获得保留的节点起始出线方向,并根据起始出线方向来决定特征形状的匹配规则,获取特征形状;设循环次数;获取整条线段的坐标点;取四个点的坐标位置,并匹配特征形状;若四个点的坐标位置匹配特征形状,则根据特征部分类并作出拐点合并计划列表;取出列表中首个未尝试的计划进行尝试;判断计划列表是否符合设定条件;若是,则修改点坐标。本技术方案减少不必要的拐点,避免不合理的走线路径。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特征形状的正交线段拐点合并的线路布局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路布局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特征形状的正交线段拐点合并的线路布局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网专题图中自动成图线路布局时,往往会产生不必要的拐点,导致走线路径不合理。若采用手工进行纠正话,效率低,且容易导致布线错误,要求操作者需要高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基于特征形状的正交线段拐点合并的线路布局方法,以减少图线拐点的目的。为此,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特征形状的正交线段拐点合并的线路布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得保留的节点起始出线方向,并根据起始出线方向来决定特征形状的匹配规则,获取特征形状;
2)设循环次数i=1;
3)获取整条线段的坐标点:P1,P2,P3...Pn;
4)判断是否循环次数i≤n-3,若是,则结束,若否,进入下一步;
5)取Pi,Pi+1,P i+2,Pi+3四个点的坐标位置,并匹配特征形状;
6)若Pi,Pi+1,P i+2,Pi+3四个点的坐标位置匹配特征形状,则进入下一步,若否,则i=i+1,并返回步骤5);
7)根据特征部分类并作出拐点合并计划列表;
8)取出列表中首个未尝试的计划进行尝试;
9)判断计划列表是否符合设定条件;若是,则进入下一步;若否,则返回步骤8);
10)修改点坐标,并返回步骤2)。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节点起始出线方向包括水平方向出线、竖直方向出线,对应的匹配规则包括水平方向出线匹配规则和竖直方向出线匹配规则。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当为水平方出线时,在步骤5)中,按顺序对拐点进行遍历,匹配特征形状,找到满足”竖直-水平-竖直”特征的部分坐标。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在步骤7)中,四端点形成三根走线,包括第一竖直走线、第二竖直走线及位于第一竖直走线和第二竖直走线之间的第一水平走线,根据两端的走线方向在中间部分方向分成两种情况来处理:
一)同侧
取短的竖直走线为第一竖直走线,连接第一竖直走线的外端点并水平引向第二竖直走线形成新的水平引线,新图形去除第一竖直线及第一水平走线,形成仅剩一个拐点或无拐点的新坐标点;
二)异侧
第一竖直走线的连接点延伸,直至于第二竖直走线的外端点相齐,并与第二竖直走线的外端点通过水平引线连接,水平引线替代第一水平走线,新图形去除第二竖直线及第一水平走线形成仅剩一个捌点的新坐标点;
或:第二竖直走线的连接点延伸,直至于第一竖直走线的外端点相齐,并与第一竖直走线的外端点通过水平引线连接,水平引线替代第一水平走线,新图形去除第一竖直线及第一水平走线形成仅剩一个捌点的新坐标点;
以上两种走线方式形成的新图形呈“┏”或“┛”的两种结果。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当为竖直方向出线时,在步骤5)中,按顺序对拐点进行遍历,匹配特征形状,找到满足” 水平-竖直-水平”特征的部分坐标。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在步骤7)中,四端点形成三根走线,包括第一水平走线、第二水平走线及位于第一水平走线和第二水平走线之间的第一竖直走线,根据两端的走线方向在中间部分方向分成两种情况来处理:
一)同侧
取短的水平走线为第一水平走线,连接第一水平走线的外端点并竖直引向第二水平走线形成新的竖直引线,新图形去除第一水平线及第一竖直走线,形成仅剩一个拐点或无拐点的新坐标点;
二)异侧
第一水平走线的连接点延伸,直至于第二水平走线的外端点相齐,并与第二水平走线的外端点通过竖直引线连接,竖直引线替代第一竖直走线,新图形去除第二水平线及第一竖直走线形成仅剩一个捌点的新坐标点;
或:第二水平走线的连接点延伸,直至于第一水平走线的外端点相齐,并与第一水平走线的外端点通过竖直引线连接,竖直引线替代第一竖直走线,新图形去除第一水平线及第一竖直走线形成仅剩一个捌点的新坐标点;
以上两种走线方式形成的新图形呈“┓”或“┗”的两种结果。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在步骤9)中,当新图形造成交叉点增加或路径长度不符合要求时,对新图形的结果作调整。
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减少不必要的拐点,避免不合理的走线路径。针对应用中专题图涉及到的站房母线或水平或竖直,连接线出线方向固定为垂直于母线方向,同时所有走线均满足正交布局,并保留出线方向,实现拐点合并,本技术方案可采用计算机操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a)、2(b)、2(c)是本发明的同侧的匹配规则实施图。
图3(a)、3(b)、3(c)是本发明的异侧的匹配规则实施图。
图4、5、6、7、8、9、10是本发明的一实例过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以步骤:
一种基于特征形状的正交线段拐点合并的线路布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得保留的节点起始出线方向,并根据起始出线方向来决定特征形状的匹配规则,获取特征形状;
2)设循环次数i=1;
3)获取整条线段的坐标点:P1,P2,P3...Pn;
4)判断是否循环次数i≤n-3,若是,则结束,若否,进入下一步;
5)取Pi,Pi+1,P i+2,Pi+3四个点的坐标位置,并匹配特征形状;
6)若Pi,Pi+1,P i+2,Pi+3四个点的坐标位置匹配特征形状,则进入下一步,若否,则i=i+1,并返回步骤5);
7)根据特征部分类并作出拐点合并计划列表;
8)取出列表中首个未尝试的计划进行尝试;
9)判断计划列表是否符合设定条件;若是,则进入下一步;若否,则返回步骤8);
10)修改点坐标,并返回步骤2)。
其中:节点起始出线方向包括水平方向出线、竖直方向出线,对应的匹配规则包括水平方向出线匹配规则和竖直方向出线匹配规则。
当为水平方出线时,在步骤5)中,按顺序对拐点进行遍历,匹配特征形状,找到满足”竖直-水平-竖直”特征的部分坐标。
在步骤7)中,四端点形成三根走线,包括第一竖直走线、第二竖直走线及位于第一竖直走线和第二竖直走线之间的第一水平走线,根据两端的走线方向在中间部分方向分成两种情况来处理:
一)同侧,如图2(a)所示,点1和点4都在“线段23”的上侧:
取短的竖直走线为第一竖直走线,连接第一竖直走线的外端点并水平引向第二竖直走线形成新的水平引线,新图形去除第一竖直线及第一水平走线,形成仅剩一个拐点或无拐点的新坐标点;拐点合并如图2(b)、2(c)所示,可选择154作为合并的计划,即图2 (c)所示的结果。
二)异侧,如图3(a)所示, 点1和点4分别在“线段23”的下侧和上侧。
第一竖直走线的连接点延伸,直至于第二竖直走线的外端点相齐,并与第二竖直走线的外端点通过水平引线连接,水平引线替代第一水平走线,新图形去除第二竖直线及第一水平走线形成仅剩一个捌点的新坐标点;
或:第二竖直走线的连接点延伸,直至于第一竖直走线的外端点相齐,并与第一竖直走线的外端点通过水平引线连接,水平引线替代第一水平走线,新图形去除第一竖直线及第一水平走线形成仅剩一个捌点的新坐标点;
过程如3(b)所示,以上两种走线方式形成的新图形呈“┏”或“┛”的两种结果,如图3(c)所示, 即选择154或者164作为合并的计划,。
同理:当为竖直方向出线时,在步骤5)中,按顺序对拐点进行遍历,匹配特征形状,找到满足” 水平-竖直-水平”特征的部分坐标。
在步骤7)中,四端点形成三根走线,包括第一水平走线、第二水平走线及位于第一水平走线和第二水平走线之间的第一竖直走线,根据两端的走线方向在中间部分方向分成两种情况来处理:
一)同侧
取短的水平走线为第一水平走线,连接第一水平走线的外端点并竖直引向第二水平走线形成新的竖直引线,新图形去除第一水平线及第一竖直走线,形成仅剩一个拐点或无拐点的新坐标点;
二)异侧
第一水平走线的连接点延伸,直至于第二水平走线的外端点相齐,并与第二水平走线的外端点通过竖直引线连接,竖直引线替代第一竖直走线,新图形去除第二水平线及第一竖直走线形成仅剩一个捌点的新坐标点;
或:第二水平走线的连接点延伸,直至于第一水平走线的外端点相齐,并与第一水平走线的外端点通过竖直引线连接,竖直引线替代第一竖直走线,新图形去除第一水平线及第一竖直走线形成仅剩一个捌点的新坐标点;
以上两种走线方式形成的新图形呈“┓”或“┗”的两种结果。
为了增加布图的合理性,在步骤9)中,当新图形造成交叉点增加或路径长度不符合要求时,对新图形的结果作调整。
以下以一具体接线图,对拐点的合并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4所示,该线段12345678为初始线段。
步骤一:遍历得到P1,P2,P3,P4四个点,如图5发现并不符合特征
步骤二:遍历得到P2,P3,P4,P5四个点,如图6发现符合“竖直-水平-竖直”的特征,匹配发现是同侧的情况,根据步骤合成为图7(产生新的中间节点A);
步骤三:重新遍历所有的点,首先遍历到P1,P2,PA,P6四个点,如图8,发现不符合特征,跳过;
步骤四:继续遍历得到P2,PA,P6,P7四个点,如图9发现符合“竖直-水平-竖直”的特征,匹配发现是异侧的情况,根据步骤合并为图10(产生新的中间节点B);
以上图1所示的一种基于特征形状的正交线段拐点合并的线路布局方法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已经体现出本发明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对其进行形状、结构等方面的等同修改,均在本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7)

1.一种基于特征形状的正交线段拐点合并的线路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获得保留的节点起始出线方向,并根据起始出线方向来决定特征形状的匹配规则,获取特征形状;
2)设循环次数i=1;
3)获取整条线段的坐标点:P1,P2,P3...Pn;
4)判断是否循环次数i≤n-3,若是,则结束,若否,进入下一步;
5)取Pi,Pi+1,P i+2,Pi+3四个点的坐标位置,并匹配特征形状;
6)若Pi,Pi+1,P i+2,Pi+3四个点的坐标位置匹配特征形状,则进入下一步,若否,则i=i+1,并返回步骤5);
7)根据特征部分类并作出拐点合并计划列表;
8)取出列表中首个未尝试的计划进行尝试;
9)判断计划列表是否符合设定条件;若是,则进入下一步;若否,则返回步骤8);
10)修改点坐标,并返回步骤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特征形状的正交线段拐点合并的线路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节点起始出线方向包括水平方向出线、竖直方向出线,对应的匹配规则包括水平方向出线匹配规则和竖直方向出线匹配规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特征形状的正交线段拐点合并的线路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为水平方出线时,在步骤5)中,按顺序对拐点进行遍历,匹配特征形状,找到满足”竖直-水平-竖直”特征的部分坐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特征形状的正交线段拐点合并的线路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7)中,四端点形成三根走线,包括第一竖直走线、第二竖直走线及位于第一竖直走线和第二竖直走线之间的第一水平走线,根据两端的走线方向在中间部分方向分成两种情况来处理:
一)同侧
取短的竖直走线为第一竖直走线,连接第一竖直走线的外端点并水平引向第二竖直走线形成新的水平引线,新图形去除第一竖直线及第一水平走线,形成仅剩一个拐点或无拐点的新坐标点;
二)异侧
第一竖直走线的连接点延伸,直至于第二竖直走线的外端点相齐,并与第二竖直走线的外端点通过水平引线连接,水平引线替代第一水平走线,新图形去除第二竖直线及第一水平走线形成仅剩一个捌点的新坐标点;
或:第二竖直走线的连接点延伸,直至于第一竖直走线的外端点相齐,并与第一竖直走线的外端点通过水平引线连接,水平引线替代第一水平走线,新图形去除第一竖直线及第一水平走线形成仅剩一个捌点的新坐标点;
以上两种走线方式形成的新图形呈“┏”或“┛”的两种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特征形状的正交线段拐点合并的线路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为竖直方向出线时,在步骤5)中,按顺序对拐点进行遍历,匹配特征形状,找到满足” 水平-竖直-水平”特征的部分坐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特征形状的正交线段拐点合并的线路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7)中,四端点形成三根走线,包括第一水平走线、第二水平走线及位于第一水平走线和第二水平走线之间的第一竖直走线,根据两端的走线方向在中间部分方向分成两种情况来处理:
一)同侧
取短的水平走线为第一水平走线,连接第一水平走线的外端点并竖直引向第二水平走线形成新的竖直引线,新图形去除第一水平线及第一竖直走线,形成仅剩一个拐点或无拐点的新坐标点;
二)异侧
第一水平走线的连接点延伸,直至于第二水平走线的外端点相齐,并与第二水平走线的外端点通过竖直引线连接,竖直引线替代第一竖直走线,新图形去除第二水平线及第一竖直走线形成仅剩一个捌点的新坐标点;
或:第二水平走线的连接点延伸,直至于第一水平走线的外端点相齐,并与第一水平走线的外端点通过竖直引线连接,竖直引线替代第一竖直走线,新图形去除第一水平线及第一竖直走线形成仅剩一个捌点的新坐标点;
以上两种走线方式形成的新图形呈“┓”或“┗”的两种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基于特征形状的正交线段拐点合并的线路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9)中,当新图形造成交叉点增加或路径长度不符合要求时,对新图形的结果作调整。
CN201911208488.6A 2019-11-30 一种基于特征形状的正交线段拐点合并的线路布局方法 Active CN1111598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8488.6A CN111159830B (zh) 2019-11-30 一种基于特征形状的正交线段拐点合并的线路布局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8488.6A CN111159830B (zh) 2019-11-30 一种基于特征形状的正交线段拐点合并的线路布局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59830A true CN111159830A (zh) 2020-05-15
CN111159830B CN111159830B (zh) 2024-06-07

Family

ID=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92684A (zh) * 2024-03-18 2024-04-16 上海合见工业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Eda软件的导线合并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23920A1 (en) * 1998-10-19 2000-04-27 Chapman David C Approach for routing an integrated circuit
KR100569670B1 (ko) * 2004-11-02 2006-04-10 (주)사나이시스템 중첩 점, 중첩 선분을 갖는 다각형의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US7065729B1 (en) * 1998-10-19 2006-06-20 Chapman David C Approach for routing an integrated circuit
CN104408662A (zh) * 2013-12-25 2015-03-11 杭州昊美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线路正交布局算法的电网成图方法
US20180165400A1 (en) * 2016-12-12 2018-06-14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oe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Determining a Placement of at least one Circuit for a Reconfigurable Logic Device
JP2018128426A (ja) * 2017-02-10 2018-08-1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熱解析方法、熱解析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9165781A (zh) * 2018-08-15 2019-01-08 山东鲁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计算电力系统单线图连接线路径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23920A1 (en) * 1998-10-19 2000-04-27 Chapman David C Approach for routing an integrated circuit
US7065729B1 (en) * 1998-10-19 2006-06-20 Chapman David C Approach for routing an integrated circuit
KR100569670B1 (ko) * 2004-11-02 2006-04-10 (주)사나이시스템 중첩 점, 중첩 선분을 갖는 다각형의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CN104408662A (zh) * 2013-12-25 2015-03-11 杭州昊美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线路正交布局算法的电网成图方法
US20180165400A1 (en) * 2016-12-12 2018-06-14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oe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Determining a Placement of at least one Circuit for a Reconfigurable Logic Device
JP2018128426A (ja) * 2017-02-10 2018-08-1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熱解析方法、熱解析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9165781A (zh) * 2018-08-15 2019-01-08 山东鲁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计算电力系统单线图连接线路径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春燕: "快速公交(BRT)线路布局优化研究", 《道路交通与安全》, vol. 8, no. 5, pages 22 - 25 *
章坚民;张自聪;郭峰;谷炜;占震滨;楼坚;王云;: "调度大屏输电网潮流图自动生成 (二)自动布线", 电力系统自动化, no. 01, pages 36 - 40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92684A (zh) * 2024-03-18 2024-04-16 上海合见工业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Eda软件的导线合并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7892684B (zh) * 2024-03-18 2024-05-24 上海合见工业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Eda软件的导线合并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68493A (zh) 一种基于稀疏网格的自动版图布线生成方法
JP2008009776A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の設計方法、設計装置、半導体集積回路システム、半導体集積回路実装基板、パッケージ、半導体集積回路
CN112560389B (zh) 一种基于轨道分配的详细布线方法
CN113361002B (zh) 基于am软件的船舶电缆敷设设计方法和系统
CN111241646A (zh) 电网设备的布局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595509B (zh) 一种基于树状拓扑数据的正交布局方法及系统
CN112733484A (zh) 基于多策略优化的Slew约束下的X结构Steiner树构造方法
CN114386356A (zh) 芯片设计的布线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1159830A (zh) 一种基于特征形状的正交线段拐点合并的线路布局方法
CN113268946B (zh) 一种基于连线总和最小的芯片布局方法
CN111159830B (zh) 一种基于特征形状的正交线段拐点合并的线路布局方法
CN112989749A (zh) 一种集成电路版图布线中引脚访问方法及装置
CN112287433A (zh) 空间拓扑结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8966428B2 (en) Fixed-outline floorplanning approach for mixed-size modules
CN115169279A (zh) 基于GoldenBit与Hanan网格更新的总线布线方法
CN110941940B (zh) 一种基于碰撞检测的3d绕线方法、存储设备和系统
CN102867095B (zh) 一种总线布线方法
CN105760584A (zh) 一种芯片的内部走线方法及系统
JP2010073073A (ja) レイアウト設計方法、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7236247B (zh) 一种用于芯片测试的信号屏蔽线生成方法
CN113570682B (zh) 一种直角路由方法和装置
CN112214872B (zh) 铁路线路纵断面标尺信息的自动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17688897A (zh) 差分信号线参数修改方法、装置、集成电路、设备及介质
CN115688655A (zh) 一种fpga预布线方法、系统、介质、设备及终端
JP2607694B2 (ja) Cad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