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59632B - 一种数据中心冷却能效与经济性计算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中心冷却能效与经济性计算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59632B
CN111159632B CN202010027249.7A CN202010027249A CN111159632B CN 111159632 B CN111159632 B CN 111159632B CN 202010027249 A CN202010027249 A CN 202010027249A CN 111159632 B CN111159632 B CN 1111596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efficient
cold source
calculating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2724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59632A (zh
Inventor
董凯军
邵振华
苏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Institute of Energy Conversion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Institute of Energy Conversion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Institute of Energy Conversion of CAS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Institute of Energy Conversion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01002724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596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596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596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596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596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 G06F1/206Cooling means comprising thermal manag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lgebra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中心冷却能效与经济性计算方法,包括制冷设备性能系数修正值计算方法、冷源成本使用系数计算方法及自然冷源利用率计算方法。制冷设备性能系数修正值计算方法对设备冷凝侧、蒸发侧及设备负荷率三个方面进行修正,将数据中心制冷设备性能系数调整到名义工况下的性能系数。冷源成本使用系数计算方法基于“峰谷电价”对数据中心冷源系统能源费用及IT设备能源费用进行计算,实现数据中心蓄冷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经济性评价。自然冷源利用率计算方法对通过利用自然冷源获取的实际冷量与理论最大冷量进行计算,获取自然冷源的利用率。以上数据中心冷却能效与经济性计算方法,能够解决数据中心冷却系统运行能效和经济性评价难题,为数据中心节能技术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中心冷却能效与经济性计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效与经济性计算方法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数据中心冷却能效与经济性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能耗占总能耗的40%~50%,而冷却系统运行能效随数据中心室外侧气候条件、室内环境要求、制冷设备负荷率不同而变化,机房内外环境因素不同造成数据中心冷却设备性能有显著差异,高能效数据中心(低PUE值)可能是由于室外侧气候环境优越、室内环境要求低等因素造成,其冷却设备运行能效未必优异。因此,现有数据中心能效指标无法真实反映数据中心冷却系统运行能效,使得处于不同气候环境下的各数据中心之间无法进行冷却系统能效的相互比较,这不利于数据中心的节能减排。基于统一环境因素将数据中心制冷设备性能系数实测值进行修正,对数据中心机房的冷却能效情况评定更具指导意义。
蓄冷空调系统具有“削峰填谷”、降低电费支出的显著优势,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开始配置蓄冷空调系统。但是,目前针对数据中心能效评价的指标中未体现采用蓄冷空调系统后移峰和降费的情况,这使得蓄冷空调系统的“削峰填谷”、降低运行费用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提出综合考虑蓄冷空调移峰填谷、降低运行费用等效果的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十分必要,能够促进蓄冷空调技术在数据中心的广泛应用。
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能耗占总能耗的40%~50%,自然冷源利用是降低数据中心冷却系统能耗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尚未对不同气候区域采用不同自然冷却技术的数据中心自然冷源利用率开展深入的计算及评价研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数据中心冷却能效与经济性计算方法,首先基于名义工况提出制冷设备性能系数修正值计算方法,将数据中心制冷设备性能系数调整到名义工况下的性能系数,修正后的性能系数具有可比性,对数据中心的制冷设备能效与技术水平评定更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基于“峰谷电价”提出冷源成本使用系数计算方法,对数据中心冷源系统能源费用及IT设备能源费用进行计算,实现数据中心蓄冷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经济性评价,为数据中心蓄冷空调能耗及经济性的综合绩效提供依据;最后提出自然冷源利用率计算方法,对通过利用自然冷源获取的实际冷量与理论最大冷量进行计算,获取自然冷源利用率,为数据中心自然冷源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数据中心冷却能效与经济性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包括制冷设备性能系数修正值计算方法、冷源成本使用系数计算方法及自然冷源利用率计算方法;
制冷设备性能系数修正值计算方法对设备冷凝侧、蒸发侧及设备负荷率三个方面进行修正,将数据中心制冷设备性能系数调整到名义工况下的性能系数;
冷源成本使用系数计算方法基于“峰谷电价”对数据中心冷源系统能源费用及IT设备能源费用进行计算;
自然冷源利用率计算方法对通过利用自然冷源获取的实际冷量与理论最大冷量进行计算。
优选地,制冷设备性能系数修正值计算方法的步骤包括:冷凝侧对制冷设备性能系数的修正计算步骤s11、蒸发侧对制冷设备性能系数的修正计算步骤s12、设备负荷率对制冷设备性能系数的修正计算步骤s13、制冷设备性能系数的综合修正系数获取计算步骤s2、制冷设备性能系数修正值获取计算步骤s3。
其中,冷凝侧对制冷设备性能系数的修正计算步骤s11包括:
s111:判断冷凝侧冷却形式,冷凝侧冷却形式有水冷(i=1)、风冷(i=2)、蒸发冷却式(i=3);
s112:获取冷却介质实际运行温度与基准值之间的偏离值mi
s113:通过查询制冷设备随机出厂手册计算得出冷凝侧单位偏离值对性能系数的影响比例ai%;
s114:基于获取的偏离值mi与影响比例ai%,得到冷凝侧对制冷设备性能系数的修正系数k1,k1=(1+miai%)。
其中,蒸发侧对制冷设备性能系数的修正计算步骤s12包括:
s121:判断蒸发侧形式,蒸发侧形式有冷冻水式(j=1)、直接膨胀式(j=2);
s122:获取被降温介质实际运行温度与基准值之间的偏离值nj
s123:通过查询制冷设备随机出厂手册计算得出蒸发侧单位偏离值对性能系数的影响比例bj%;
s124:基于获取的偏离值nj与影响比例bj%,得到蒸发侧对制冷设备性能系数的修正系数k2,k2=1-njbj%。
其中,设备负荷率对制冷设备性能系数的修正计算步骤s13包括:
s131:判断制冷设备的类型,制冷设备有变频(r=1)与定频(r=2)两种形式;
s132:获取制冷设备实时运行负荷率fr
s133:通过查询制冷设备随机出厂手册计算得出实时运行负荷率对制冷设备性能系数的修正系数cr
其中,综合修正系数获取计算步骤s2为:
s2:基于冷凝侧对制冷设备性能系数的修正系数k1、蒸发侧对制冷设备性能系数的修正系数k2、实时运行负荷率对制冷设备性能系数的修正系数cr,最终得到制冷设备性能系数的综合修正系数k,综合修正系数k=k1k2cr=(1+miai%)(1-njbj%)cr
其中,制冷设备性能系数修正值获取计算步骤s3为:
s3:基于制冷设备性能系数的综合修正系数k,结合数据中心制冷设备性能系数测试值COPc,得到数据中心制冷设备性能系数修正值COPx,修正值COPx=kCOPc=(1+miai%)(1-njbj%)crCOPc
优选地,冷源成本使用系数计算方法的步骤包括:IT设备能源费用计算步骤m11、冷源系统能源费用计算步骤m12、冷源成本使用系数计算步骤m2。
其中,IT设备能源费用计算步骤m11包括:
m111:获取计算周期内数据中心IT设备电价峰段能耗EIT-p、平段能耗EIT-f、谷段能耗EIT-v
m112:基于峰段电价u、平段电价v、谷段电价w,得到IT设备能源费用CIT,设备能源费用CIT=uEIT-p+vEIT-f+wEIT-v
其中,冷源系统能源费用计算步骤m12包括:
m121:获取计算周期内数据中心冷源系统电价峰段能耗Ecooling-p、平段能耗Ecooling-f、谷段能耗Ecooling-v
m122:基于峰段蓄冷电价u0、平段蓄冷电价v0、谷段蓄冷电价w0,得到数据中心冷源系统能源费用Ccooling,数据中心冷源系统能源费用Ccooling=u0Ecooling-p+v0Ecooling-f+w0Ecooling-v
其中,冷源成本使用系数计算步骤m2为:
m2:结合IT设备能源费用CIT、冷源系统能源费用Ccooling,得到冷源成本使用系数CCUE,冷源成本使用系数
Figure BDA0002362912060000031
Figure BDA0002362912060000032
优选地,自然冷源利用率计算方法的步骤包括:通过利用自然冷源获取的实际冷量计算步骤n11、理论上通过利用自然冷源可获取的最大冷量计算步骤n12、自然冷源利用率计算步骤n2。
其中,通过利用自然冷源获取的实际冷量计算步骤n11包括:
n111:实时获取冷冻水实际运行的质量流量qml、进入板式换热器进行第一级降温的冷冻水回水温度tHl、被一级降温之后离开板式换热器时的冷冻水中间温度tMl
n112:计算得到数据中心计算周期T内(T=T1+T2+...+Tl+...Tp)通过利用自然冷源获取的实际冷量QN,通过利用自然冷源获取的实际冷量
Figure BDA0002362912060000033
Figure BDA0002362912060000034
其中,理论上通过利用自然冷源可获取的最大冷量计算步骤n12包括:
n121:获取冷冻水的理论质量流量qm0、进入板式换热器进行第一级降温的冷冻水回水温度tH0、被一级降温之后离开板式换热器时的冷冻水理论中间温度tM0l
n122:计算得到数据中心计算周期T(T=T1+T2+...+Tl+...+Tp)内理论上通过利用自然冷源可获取的最大冷量QN0,理论上通过利用自然冷源可获取的最大冷量
Figure BDA0002362912060000041
其中,自然冷源利用率计算步骤n2为:
n2:结合通过利用自然冷源获取的实际冷量QN、理论上通过利用自然冷源可获取的最大冷量QN0,得到自然冷源利用率α,自然冷源利用率
Figure BDA0002362912060000042
Figure BDA000236291206000004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基于名义工况提出制冷设备性能系数修正值计算方法,将数据中心制冷设备性能系数调整到名义工况下的性能系数,修正后的性能系数具有可比性,对数据中心的制冷设备能效与技术水平评定更具有重要意义;
2、本发明基于“峰谷电价”提出冷源成本使用系数计算方法,对数据中心冷源系统能源费用及IT设备能源费用进行计算,实现数据中心蓄冷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经济性评价,为数据中心蓄冷空调能耗及经济性的综合绩效提供依据;
3、本发明提出自然冷源利用率计算方法,对通过利用自然冷源获取的实际冷量与理论最大冷量进行计算,获取自然冷源利用率,为数据中心自然冷源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数据中心冷却能效与经济性计算方法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制冷设备性能系数修正值计算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冷源成本使用系数计算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自然冷源利用率计算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自然冷源利用率计算方法当中自然冷源利用系统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此发明。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图1、图2、图3、图4、图5、表1、表2、表3,详予说明。
图5中,冷冻水泵1依次与板式换热器2、机械制冷设备3连接,板式换热器2通过独立的循环通路依次与自然冷却水泵8及自然冷却塔9连接,冷冻水泵1与板式换热器2之间设有冷冻水回水温度传感器4,板式换热器2与机械制冷设备3之间设有冷冻水中间温度传感器5,机械制冷设备3的输出端依次接有冷冻水质量流量传感器6、冷冻水供水温度传感器7,冷冻水质量流量传感器6和冷冻水供水温度传感器7之间无先后顺序之分。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数据中心冷却能效与经济性计算方法包括:制冷设备性能系数修正值计算方法、冷源成本使用系数计算方法及自然冷源利用率计算方法;
制冷设备性能系数修正值计算方法对设备冷凝侧、蒸发侧及设备负荷率三个方面进行修正,将数据中心制冷设备性能系数调整到名义工况下的性能系数;
冷源成本使用系数计算方法基于“峰谷电价”对数据中心冷源系统能源费用及IT设备能源费用进行计算;
自然冷源利用率计算方法对通过利用自然冷源获取的实际冷量与理论最大冷量进行计算。
实施例一:
如图2及表1所示,以某数据中心运行的700RT的变频离心式水冷冷水机组为例,制冷设备性能系数修正值计算方法的步骤包括:冷凝侧对制冷设备性能系数的修正计算步骤s11、蒸发侧对制冷设备性能系数的修正计算步骤s12、设备负荷率对制冷设备性能系数的修正计算步骤s13、制冷设备性能系数的综合修正系数获取计算步骤s2、制冷设备性能系数修正值获取计算步骤s3。
冷凝侧对制冷设备性能系数的修正计算步骤s11包括:
s111:冷凝侧冷却形式为水冷式i=1;
s112:冷却介质(冷却水)进水温度为28℃,基准值为30℃,冷却介质实际运行温度与基准值之间的偏离值m1=-2℃;
s113:通过查询制冷设备随机出厂手册计算得出冷凝侧单位偏离值对性能系数的影响比例a1%=3.737%;
s114:基于获取的偏离值m1与影响比例a1%,得到冷凝侧对制冷设备性能系数的修正系数k1,k1=1+m1a1%=(1-2*3.737%)=0.93。
其中,蒸发侧对制冷设备性能系数的修正计算步骤s12包括:
s121:蒸发侧形式有冷冻水式(j=1);
s122:获取被降温介质(冷冻水)出水温度为15℃,基准值为7℃,实际运行温度与基准值之间的偏离值n1=8℃;
s123:通过查询制冷设备随机出厂手册计算得出蒸发侧单位偏离值对性能系数的影响比例b1%=4.278%;
s124:基于获取的偏离值n1与影响比例b1%,得到蒸发侧对制冷设备性能系数的修正系数k2,k2=1-n1b1%=1-8*4.278%=0.66。
其中,设备负荷率对制冷设备性能系数的修正计算步骤s13包括:
s131:制冷设备为变频机组(r=1);
s132:制冷设备实时运行负荷率f1=70%;
s133:通过查询制冷设备随机出厂手册计算得出实时运行负荷率对制冷设备性能系数的修正系数c1=0.87。
其中,综合修正系数获取计算步骤s2为:
s2:基于冷凝侧对制冷设备性能系数的修正系数k1=0.93、蒸发侧对制冷设备性能系数的修正系数k2=0.66、实时运行负荷率对制冷设备性能系数的修正系数c1=0.87,最终得到制冷设备性能系数的综合修正系数k,综合修正系数k=k1k2c1=0.93*0.66*0.87=0.53。
其中,制冷设备性能系数修正值获取计算步骤s3为:
s3:基于制冷设备性能系数的综合修正系数k=0.53,结合数据中心制冷设备性能系数测试值COPc=10.9,得到数据中心制冷设备性能系数修正值COPx,修正值COPx=kCOPc=0.53*10.9=5.79。
表1 制冷设备性能系数修正值计算方法中涉及的相关参数表
Figure BDA0002362912060000061
实施例二:
如图3及表2所示,以广州某数据中心为例,该数据中心采用水蓄冷空调,计算周期为1年,冷源成本使用系数计算方法的步骤包括:IT设备能源费用计算步骤m11、冷源系统能源费用计算步骤m12、冷源成本使用系数计算步骤m2。
其中,IT设备能源费用计算步骤m11包括:
m111:IT设备电价峰段能耗EIT-p=12685000.00kw.h、平段能耗EIT-f=21141666.67kw.h、谷段能耗EIT-v=16913333.33kw.h;
m112:基于峰段电价u=1.0335元/Kw.h、平段电价v=0.638元/Kw.h、谷段电价w=0.3338元/Kw.h,得到IT设备能源费用CIT=uEIT-p+vEIT-f+wEIT-v=32244001.50元。
其中,冷源系统能源费用计算步骤m12包括:
m121:冷源系统电价峰段能耗Ecooling-p=4439750.00Kw.h、平段能耗Ecooling-f=7399583.33Kw.h、谷段能耗Ecooling-v=5919666.67Kw.h;
m122:基于峰段蓄冷电价u0=1.0335元/Kw.h、平段蓄冷电价v0=0.638元/Kw.h、谷段蓄冷电价w0=0.1817元/Kw.h,得到数据中心冷源系统能源费用Ccooling=u0Ecooling-p+v0Ecooling-f+w0Ecooling-v=10385019.23元。
其中,冷源成本使用系数计算步骤m2为:
m2:结合IT设备能源费用CIT=32244001.50元、冷源系统能源费用Ccooling=10385019.23元,得到冷源成本使用系数
Figure BDA0002362912060000062
Figure BDA0002362912060000063
表2 冷源成本使用系数计算方法中涉及的相关参数表
Figure BDA0002362912060000071
实施例三:
如图4、图5及表3所示,以某数据中心为例,采用开式冷却塔间接供冷,基于供水温度15℃/回水温度25℃的大温差高温供冷方式进行数据中心的冷却,假设开式冷却塔逼近度及板式换热器端温差不变,自然冷却塔逼近度Δtbj=4℃,板式换热器端温差Δtdw=1℃,自然冷源利用率计算方法的计算周期为1年,计算方法的步骤包括:通过利用自然冷源获取的实际冷量计算步骤n11、理论上通过利用自然冷源可获取的最大冷量计算步骤n12、自然冷源利用率计算步骤n2。
其中,通过利用自然冷源获取的实际冷量计算步骤n11包括:
根据冷冻水回水温度传感器4、冷冻水中间温度传感器5、冷冻水质量流量传感器6实时采集的数据,自然冷源利用系统能源监控平台实时积分,得到通过利用自然冷源获取的实际冷量QN
其中,理论上通过利用自然冷源可获取的最大冷量计算步骤n12包括:
n121:获取冷冻水的理论质量流量qm0、进入板式换热器2进行第一级降温的冷冻水回水温度tH0、被一级降温之后离开板式换热器2时的冷冻水理论中间温度tM0l,理论中间温度为空气湿球温度与自然冷却塔9逼近度、板式换热器2端温差之和,理论中间温度tM0l=tsl+Δtbj+Δtdw
n122:计算得到数据中心计算周期T(T=T1+T2+…+Tl+...+Tp)内理论上通过利用自然冷源可获取的最大冷量QN0,理论上通过利用自然冷源可获取的最大冷量
Figure BDA0002362912060000072
空气湿球温度ts1下全年运行的时间为T1,理论上通过利用自然冷源可获取的最大冷量
Figure BDA0002362912060000073
空气湿球温度ts2下全年运行的时间为T2,理论上通过利用自然冷源可获取的最大冷量
Figure BDA0002362912060000074
…….
空气湿球温度tsl下全年运行的时间为Tl,理论上通过利用自然冷源可获取的最大冷量
Figure BDA0002362912060000075
…….
空气湿球温度tsp下全年运行的时间为Tp,理论上通过利用自然冷源可获取的最大冷量
Figure BDA0002362912060000076
其中,自然冷源利用率计算步骤n2为:
n2:结合通过利用自然冷源获取的实际冷量QN、理论上通过利用自然冷源可获取的最大冷量QN0,得到自然冷源利用率α,自然冷源利用率
Figure BDA0002362912060000081
Figure BDA0002362912060000082
表3 自然冷源利用率计算方法中涉及的相关参数表
Figure BDA0002362912060000083
显然,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轻易地做出其它形式上的变化或者替代,而这些改变或者替代也将包含在本发明确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数据中心冷却能效与经济性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方法包括:制冷设备性能系数修正值计算方法、冷源成本使用系数计算方法及自然冷源利用率计算方法;
所述制冷设备性能系数修正值计算方法对设备冷凝侧、蒸发侧及设备负荷率三个方面进行修正,将数据中心制冷设备性能系数调整到名义工况下的性能系数;
所述冷源成本使用系数计算方法基于“峰谷电价”对数据中心冷源系统能源费用及IT设备能源费用进行计算;
所述自然冷源利用率计算方法对通过利用自然冷源获取的实际冷量与理论最大冷量进行计算;
所述制冷设备性能系数修正值计算方法的步骤包括:冷凝侧对制冷设备性能系数的修正计算步骤s11、蒸发侧对制冷设备性能系数的修正计算步骤s12、设备负荷率对制冷设备性能系数的修正计算步骤s13、制冷设备性能系数的综合修正系数获取计算步骤s2以及制冷设备性能系数修正值获取计算步骤s3;
其中,所述冷凝侧对制冷设备性能系数的修正计算步骤s11包括:
s111:判断冷凝侧冷却形式,冷凝侧冷却形式有水冷i=1、风冷i=2、蒸发冷却式i=3;
s112:获取冷却介质实际运行温度与基准值之间的偏离值mi
s113:通过查询制冷设备随机出厂手册计算得出冷凝侧单位偏离值对性能系数的影响比例ai%;
s114:基于获取的偏离值mi与影响比例ai%,得到冷凝侧对制冷设备性能系数的修正系数k1,k1=(1+miai%);
其中,蒸发侧对制冷设备性能系数的修正计算步骤s12包括:
s121:判断蒸发侧形式,蒸发侧形式有冷冻水式j=1、直接膨胀式j=2;
s122:获取被降温介质实际运行温度与基准值之间的偏离值nj
s123:通过查询制冷设备随机出厂手册计算得出蒸发侧单位偏离值对性能系数的影响比例bj%;
s124:基于获取的偏离值nj与影响比例bj%,得到蒸发侧对制冷设备性能系数的修正系数k2,k2=1-njbj%;
其中,设备负荷率对制冷设备性能系数的修正计算步骤s13包括:
s131:判断制冷设备的类型,制冷设备有变频r=1与定频r=2两种形式;
s132:获取制冷设备实时运行负荷率fr
s133:通过查询制冷设备随机出厂手册计算得出实时运行负荷率对制冷设备性能系数的修正系数cr
其中,综合修正系数获取计算步骤s2为:
s2:基于冷凝侧对制冷设备性能系数的修正系数k1、蒸发侧对制冷设备性能系数的修正系数k2、实时运行负荷率对制冷设备性能系数的修正系数cr,最终得到制冷设备性能系数的综合修正系数k,综合修正系数k=k1k2cr=(1+miai%)(1-njbj%)cr
其中,制冷设备性能系数修正值获取计算步骤s3为:
s3:基于制冷设备性能系数的综合修正系数k,结合数据中心制冷设备性能系数测试值COPc,得到数据中心制冷设备性能系数修正值COPx,修正值COPx=kCOPc=(1+miai%)(1-njbj%)crCOPc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中心冷却能效与经济性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源成本使用系数计算方法的步骤包括:IT设备能源费用计算步骤m11、冷源系统能源费用计算步骤m12、冷源成本使用系数计算步骤m2;
其中,IT设备能源费用计算步骤m11包括:
m111:获取计算周期内数据中心IT设备电价峰段能耗EIT-p、平段能耗EIT-f、谷段能耗EIT-v
m112:基于峰段电价u、平段电价v、谷段电价w,得到IT设备能源费用CIT,设备能源费用CIT=uEIT-p+vEIT-f+wEIT-v
其中,冷源系统能源费用计算步骤m12包括:
m121:获取计算周期内数据中心冷源系统电价峰段能耗Ecooling-p、平段能耗Ecooling-f、谷段能耗Ecooling-v
m122:基于峰段蓄冷电价u0、平段蓄冷电价v0、谷段蓄冷电价w0,得到数据中心冷源系统能源费用Ccooling,数据中心冷源系统能源费用Ccooling=u0Ecooling-p+v0Ecooling-f+w0Ecooling-v
其中,冷源成本使用系数计算步骤m2为:
m2:结合IT设备能源费用CIT、冷源系统能源费用Ccooling,得到冷源成本使用系数CCUE,冷源成本使用系数
Figure FDA0004069252870000021
Figure FDA000406925287000002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中心冷却能效与经济性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冷源利用率计算方法的步骤包括:通过利用自然冷源获取的实际冷量计算步骤n11、理论上通过利用自然冷源可获取的最大冷量计算步骤n12、自然冷源利用率计算步骤n2;
其中,通过利用自然冷源获取的实际冷量计算步骤n11包括:
n111:实时获取冷冻水实际运行的质量流量qml、进入板式换热器进行第一级降温的冷冻水回水温度tHl、被一级降温之后离开板式换热器时的冷冻水中间温度tMl
n112:计算得到数据中心计算周期T内通过利用自然冷源获取的实际冷量QN,通过利用自然冷源获取的实际冷量
Figure FDA0004069252870000023
T=T1+T2+...+Tl+...+Tp
其中,理论上通过利用自然冷源可获取的最大冷量计算步骤n12包括:
n121:获取冷冻水的理论质量流量qm0、进入板式换热器进行第一级降温的冷冻水回水温度tH0、被一级降温之后离开板式换热器时的冷冻水理论中间温度tM0l
n122:计算得到数据中心计算周期T内理论上通过利用自然冷源可获取的最大冷量QN0,理论上通过利用自然冷源可获取的最大冷量
Figure FDA0004069252870000031
Figure FDA0004069252870000032
其中,自然冷源利用率计算步骤n2为:
n2:结合通过利用自然冷源获取的实际冷量QN、理论上通过利用自然冷源可获取的最大冷量QN0,得到自然冷源利用率α,自然冷源利用率
Figure FDA0004069252870000033
Figure FDA0004069252870000034
CN202010027249.7A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数据中心冷却能效与经济性计算方法 Active CN1111596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27249.7A CN111159632B (zh)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数据中心冷却能效与经济性计算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27249.7A CN111159632B (zh)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数据中心冷却能效与经济性计算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59632A CN111159632A (zh) 2020-05-15
CN111159632B true CN111159632B (zh) 2023-04-25

Family

ID=70562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27249.7A Active CN111159632B (zh) 2020-01-10 2020-01-10 一种数据中心冷却能效与经济性计算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596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917299B1 (en) * 2020-05-29 2023-08-16 Ovh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having a liquid cooling device
CN113515150B (zh) * 2021-04-12 2022-05-03 天津大学 一种实现数据中心即时消纳光伏发电的变温控制方法
CN113420397B (zh) * 2021-06-09 2022-04-22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储能电站动态运行调控方法
CN114396731B (zh) * 2021-12-30 2023-05-30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制冷机组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98960A1 (fr) * 2016-05-18 2017-11-23 Jerlaure Centre de données comportant une baie de serveurs et un système de refroidissement et procédé de refroidissement d'un tel centre de données
CN109960874A (zh) * 2019-03-25 2019-07-02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运行经济性的蓄冷系统运行方法
CN110008515A (zh) * 2019-03-07 2019-07-12 青海大学 一种可再生能源数据中心管理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23858A1 (en) * 2009-03-04 2010-09-09 Digipoint Inc Data center facility for multi-tenant environment
CN108055813B (zh) * 2017-12-28 2020-09-29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中心的制冷系统及制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98960A1 (fr) * 2016-05-18 2017-11-23 Jerlaure Centre de données comportant une baie de serveurs et un système de refroidissement et procédé de refroidissement d'un tel centre de données
CN110008515A (zh) * 2019-03-07 2019-07-12 青海大学 一种可再生能源数据中心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9960874A (zh) * 2019-03-25 2019-07-02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运行经济性的蓄冷系统运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59632A (zh) 2020-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59632B (zh) 一种数据中心冷却能效与经济性计算方法
CN104251529B (zh) 一种复合式制冷多联空调系统
Wu et al.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Chinese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 for room air conditioners
CN109458683B (zh) 干式辐射热泵与单元式分户空调一体机及其控制方法
Su et al. Performance investigation on a frost-free air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employing liquid desiccant dehumidification and compressor-assisted regeneration based on exergy and exergoeconomic analysis
CN104197446A (zh) 一种动态双冷源预冷节能空调系统
CN107062468B (zh) 一种双冷源机房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180538A (zh) 变频压缩机功率分配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CN104101040A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水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ang A new style solar-driven diffusion absorption refrigerator and its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CN109827268B (zh) 一种间接蒸发冷冷源泵喷淋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Hu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heating performance of a gas engine-driven heat pump system with R410A
WO2022048131A1 (zh) 空调系统
CN110953684B (zh) 空调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空调
CN105222240A (zh) 空气处理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10762670B (zh) 间接蒸发冷却能量回收器换热效率评价方法
CN202204090U (zh) 冷塔免费制冷节能装置
CN201028703Y (zh) 风机盘管免结露供水装置
Afonicevs et al. Evaporative cooling technology efficiency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cooling system–case study
CN111271848B (zh)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其空调器
CN204534926U (zh) 多联制冷系统
CN115796055B (zh) 一种基于完整空调系统仿真模型的优化运行调节方法
CN220852656U (zh) 一种空气能热泵系统
CN218787589U (zh) 一种新型空调机
CN204574320U (zh) 带自然冷的多联制冷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