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58437A - 一种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58437A
CN111158437A CN202010014116.6A CN202010014116A CN111158437A CN 111158437 A CN111158437 A CN 111158437A CN 202010014116 A CN202010014116 A CN 202010014116A CN 111158437 A CN111158437 A CN 1111584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display device
display
wireless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1411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迪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iany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iany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iany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iany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1411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5843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584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5843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including at least an additional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5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装置,其包括分体设置的显示设备及底座,底座与显示设备无线材连接以进行电能和/或数据传输,底座进一步包括主控制器,主控制器用于提供显示数据给显示设备以控制显示设备显示。人们仅需携带显示设备,再将显示设备与底座无线材连接便可使用,无需携带笔记本电脑等笨重设备,方便快捷,有利于人们携带。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其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电子装置(如笔记本电脑)相继问世,为了提高办公效果,人们通常会携带这类电子装置。但是,这类电子装置都较为笨重,且需外接配套的线材(如充电线或数据传输线),不利于人们的携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电子装置不利于人们携带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分体设置的显示设备及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显示设备无线材连接以进行电能和/或数据传输;所述底座进一步包括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用于提供显示数据给所述显示设备以控制所述显示设备显示。
优选地,所述显示设备进一步包括第一无线数据模块,所述底座进一步包括第二无线数据模块,所述显示设备和所述底座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数据模和所述第二无线数据模块进行数据传输。
优选地,所述显示设备与所述底座的接触面上设有相互对应的第一导电触点和第二导电触点,所述显示设备置于所述底座上时,所述显示设备与所述底座通过所述第一导电触点和所述第二导电触点进行电能和/或数据传输。
优选地,所述显示设备进一步包括无线充电模块,所述底座进一步包括第一电池和与所述第一电池连接的无线供电模块,所述第一电池用于存储电能,所述底座通过所述无线供电模块将所述第一电池的电能传输给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并通过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为所述显示设备无线供电。
优选地,所述显示设备与所述底座的接触面上设有相互对应的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所述显示设备置于所述底座上时,所述显示设备与所述底座通过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磁吸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座进一步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用于显示时间;所述第二面板用于显示所述第一电池的剩余电量;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界定一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用于放置所述显示设备。
优选地,所述显示设备进一步包括显示屏和无线材接口结构的壳体,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显示屏为触摸屏,所述显示屏内无主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显示设备为便携式电子设备,所述显示设备柔性可折叠。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有HDMI、Type-C、Lighting、MicroUSB至少一种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装置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提供的电子装置包括分体设置的显示设备和底座,底座与显示设备无线材连接以进行电能和/或数据传输,底座进一步包括主控制器,主控制器用于提供显示数据给显示设备以控制显示设备显示,将底座安装在各个办公区域,人们仅需携带该显示设备前往各办公区域,再将显示设备与底座无线材连接便可使用,无需携带笔记本电脑等笨重设备,方便快捷,有利于人们携带。
2、显示设备进一步包括第一无线数据模块,底座进一步包括第二无线数据模块,显示设备和底座通过第一无线数据模和第二无线数据模块进行数据传输,无需外接线材对显示设备进行数据传输,能够提高电子装置的使用体验感。
3、显示设备进一步包括无线充电模块,底座进一步包括第一电池和与第一电池连接的无线供电模块,第一电池用于存储电能,底座通过无线供电模块将第一电池的电能传输给无线充电模块,并通过无线充电模块为显示设备无线供电,无需外接线材对显示设备进行充电,能够提高电子装置的使用体验感。
4、显示设备与底座的接触面上设有相互对应的第一导电触点和第二导电触点,当显示设备置于底座上时,显示设备与底座通过第一导电触点和第二导电触点进行电能和/或数据传输,以便进行数据传输或充电,方便快捷,进一步提高电子装置的工作效率。
5、显示设备与底座的接触面上设有相互对应的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当显示设备置于底座上时,显示设备与底座通过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磁吸连接,既能将显示设备固定在底座上,又便于显示设备从底座上拆卸下来,进一步提高电子装置使用的便利性。
6、底座进一步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第一面板用于显示时间,第二面板用于显示第一电池的剩余电量,将第一电池的剩余电量直观的展现出来,让人们及时获知第一电池的剩余电量,避免因为电量过低而影响办公。此外,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界定一放置槽,放置槽用于放置显示设备,能够使得显示设备置于底座上时更加稳定。
7、显示设备进一步包括显示屏和无线材接口结构的壳体,显示屏与壳体固定连接,即显示设备无需额外连接线材,使得电子装置的整体结构更加简化,更加美观。
8、显示设备的显示屏为触摸屏,能够通过手指进行触摸操作以进行功能调节,同时,当用户忘记带记事本时,也可以通过手指直接在显示屏上进行书写,直接将显示设备作为记事本使用,进一步丰富了显示设备的功能,使得显示设备功能多样化。
9、显示设备为便携式电子设备,显示设备柔性可折叠,人们携带显示设备时可以将显示设备折叠起来,便于安置,减少空间的浪费,有利于人们的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装置的模块结构图。
图2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电路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C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电路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第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B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电路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4C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第二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D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第三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E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第四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F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第五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G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第六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7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之显示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之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1,该电子装置1包括显示设备2及底座3,显示设备2及底座3分体设置,所述底座3与所述显示设备2无线材连接以进行电能和/或数据传输;底座3进一步包括主控制器,主控制器用于提供显示数据给所述显示设备以控制所述显示设备2显示,所述显示数据即为用于显示设备2上并以可见或可读形式输出的数据。所述显示设备2内无主控制器可以使得显示设备2可以做的非常轻薄,便于携带。
可以理解,所述无线材连接即无需通过传统的充电线、数据线等进行电性连接,所述的电性连接包括直接接触的电连接或无接触的无线电连接。
可以理解,将底座3安装在各个办公区域,人们仅需携带显示设备2前往各办公区域,再将显示设备2与底座3无线材连接便可使用,无需携带笔记本电脑等笨重设备,方便快捷,有利于人们办公,比如说,用户家里和办公室都有底座3,用户在家办公,临时有事需回办公室一趟,用户仅需携带显示设备2回办公室即可,到了办公室,再与底座3无线材连接便可使用。
请参阅图2A,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10,用于与底座(第二、三实施例)无线材连接以进行显示,底座包括主控制器,显示设备10无主控制器,所述显示设备10的显示数据来源于底座。显示设备10置于底座上,显示设备10包括显示屏11和无线材接口结构的壳体12,显示屏11与壳体12固定连接,壳体12无线材接口结构,结构简单美观,显示设备10无需额外连接线材,通过与底座无线材连接便可进行显示,减少了显示设备10的零组件,使得显示设备10的整体结构更加简化,更加美观。
可以理解,底座包括主控制器,显示设备10无主控制器,即显示设备10无法自主进行显示,需要与底座无线材连接以进一步进行显示。
可以理解,显示设备10与底座无线材连接、壳体12无线材接口结构,即显示设备10不具备HDMI接口、Type-C接口、Lighting接口、MicroUSB接口、USB接口或音频接口等,无需通过各类接口线材进行连接。
具体地,壳体12远离显示屏11一侧可以为弧形凸起结构,便于手握携带。
请结合图2A和图2B,显示设备10进一步包括第一无线数据模块13、无线充电模块14、镜头15和人脸识别模块16。
其中,第一无线数据模块13置于壳体12内,用于与底座进行数据传输,无线充电模块14置于壳体12内,用于从底座吸收电能,通过在显示设备10的壳体12内设置第一无线数据模块13和无线充电模块14,使得显示设备10通过第一无线数据模块13与底座进行数据的无线传输,同时,使得显示设备10通过无线充电模块14从底座吸收电能以进行无线充电,无需外接线材对显示设备10进行数据传输及充电,能够提高显示设备10的使用体验感。镜头15设于显示屏11上(如图2A所示),人脸识别模块16置于壳体12内且与镜头15连接,人脸识别模块16通过镜头15进行人脸识别,使得显示设备10可以对镜头15前方的人进行人脸识别,进一步作为锁屏密码或者一些功能的启用密码等,能够提高显示设备10使用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2C,壳体12包括第一磁吸件121,第一磁吸件121设于壳体12与底座的接触面上,比如壳体12远离显示屏11一侧,当显示设备10置于底座上时,显示设备10通过第一磁吸件121与底座磁吸连接,既能将显示设备10固定在底座上,又便于显示设备10从底座上拆卸下来,进一步提高显示设备10使用的便利性。
当然,第一磁吸件121也可以设于壳体12与底座接触、且相对显示屏11的侧面上,只要满足显示设备10置于底座上时,第一磁吸件121与底座磁吸连接即可。
本发明对于第一磁吸件121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只要能够满足当显示设备10置于底座上时,显示设备10通过第一磁吸件121与底座磁吸连接而不掉落即可。
请继续参阅图2C,壳体12包括第一导电触点122,第一导电触点122设于壳体12与底座的接触面,比如壳体12远离显示屏11一侧,当显示设备10放置于底座上时,显示设备10与底座通过第一导电触点122进行电能和/或数据传输,以便进行数据传输或充电,方便快捷,进一步提高显示设备10的工作效率。
当然,第一导电触点122也可以设于壳体12与底座接触、且相对显示屏11的侧面,只要满足显示设备10置于底座上时,显示设备10与底座通过第一导电触点122进行电性导通即可。
具体地,第一导电触点122可以为磁性材料制成,当显示设备10放置于底座上时,显示设备10与底座通过第一导电触点122进行磁吸连接的同时进行电能和/或数据传输,既能将显示设备10固定在底座上,又能使显示设备10和底座之间进行电能和/或数据传输,无需通过其他方式将显示设备10固定在底座上,使得显示设备10整体结构更加简化。
具体地,显示设备10的显示屏11为触摸屏,能够通过手指进行触摸操作以进行功能调节,比如说,播放音乐时对音乐的切换及音量大小的调节等,同时,当用户忘记带记事本时,也可以通过手指直接在显示屏11上进行书写,直接将显示设备10作为记事本使用,进一步丰富了显示设备10的功能,使得显示设备10功能多样化。
作为一种实施例,显示设备10的厚度为5.5mm-7.5mm,通过限制显示设备10的厚度,使得显示设备10方便携带,且提高了手握显示设备10的舒适感。
作为一种实施例,显示设备10为便携式电子设备,显示设备10柔性可折叠,人们携带显示设备10时可以将显示设备10折叠起来,便于安置,减少空间的浪费,有利于人们的携带。
作为一种实施例,可以由一个显示设备10单独与一底座无线材连接进行显示,也可以由多个显示设备10与一底座无线材连接进行显示,其中,多个显示设备10可以显示同一显示内容,也可以显示不同显示内容,本发明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请参阅图3A,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底座20,用于与其分体设置的显示设备无线材连接并控制显示设备显示,该显示设备可以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
请结合图3A和图3B,底座20包括支撑外壳22,进一步地,底座20包括主控制器21和第二无线数据模块23。其中主控制器21设于支撑外壳22内,第二无线数据模块23设于支撑外壳22内且与主控制器21电连接,第二无线数据模块23用于与显示设备进行数据传输,主控制器21用于提供显示数据给显示设备,使得底座20不仅仅有支撑作用,还可以与显示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提高了底座20与显示设备的互动性。
可以理解,底座20可以用于无线投屏,将底座20与一移动终端连接时,第二无线数据模块23将移动终端的屏幕内容投屏到显示设备的屏幕,尤其在一些特定场景,如观看电影、讲解知识点等,将移动终端显示的电影或知识点投屏到显示设备的屏幕,能够更加直观地获知移动终端显示的电影或知识点。
请继续结合图3A和图3B,底座20包括第一面板26和第二面板27。进一步地,底座20包括第一电池24、无线供电模块25、蓝牙音箱28和语音识别模块29。
其中,第一面板26和第二面板27均与支撑外壳22固定连接,其中,第一面板26用于显示时间,第二面板27用于显示第一电池24的剩余电量。
其中,第一电池24和无线供电模块25设于支撑外壳22内,第一电池24用于存储电能,无线供电模块25与第一电池24连接,无线供电模块25用于为显示设备无线供电,一来可以将电能存储在第一电池24上,二来,底座20可以通过无线供电模块25将第一电池24存储的电能输送给显示设备,从而为显示设备无线供电,无需额外使用充电线材进行供电,进一步提高底座20使用的便利性。
其中,蓝牙音箱28和语音识别模块29设于支撑外壳22内,蓝牙音箱28可用于播放音频,使底座20单独作为音响使用,语音识别模块29用于识别语音以进行语音控制,能够通过语音直接对底座20功能调节,提高了底座20用体验。进一步地,可以通过第一面板26与蓝牙音箱28的结合,当第一面板26显示的时间为设定的时间时,蓝牙音箱28播放设定的音频,即底座20既可以充当音响,又可以充当闹钟,增加了底座20的用途,提高了底座20的功能多样化程度。
可选地,第一面板26可以为液晶屏或LED显示屏,或者,第一面板26上可以设有LED点阵,本发明对第一面板26的构成不作具体限定,只要能够满足第一面板26用于显示时间即可。
可选地,第二面板27可以为液晶屏或LED显示屏,本发明对第二面板27的构成不作具体限定,只要能够满足第二面板27用于显示第一电池24的剩余电量即可。
具体地,支撑外壳22相对第一面板21的侧面为三角形、梯形任一种结构,该结构下,底座20能够更加稳定的支撑显示设备,使得显示设备放置在底座20上时不易掉落。
作为一种实施例,第一面板26与第二面板27之间界定一放置槽221,放置槽221用于放置显示设备,能够使得显示设备置于底座20上时更加稳定。
作为一种实施例,底座20与显示设备的接触面上设有第二导电触点222,比如放置槽221上,当显示设备放置于底座20上时,底座20与显示设备通过第二导电触点222进行电能和/或数据传输,方便快捷,进一步提高底座的工作效率。进一步地,底座20包括与第二导电触点222连接的第二电池30,底座20通过第二导电触点222为显示设备供电,无需额外使用充电线材进行供电,进一步提高底座20使用的便利性。
当然,第二导电触点222也可以设于第一面板26上,只要满足显示设备置于底座20上时,底座20与显示设备通过第二导电触点222进行电能和/或数据传输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池24和第二电池30可以为同一个电池,也可以为不同个电池,只要满足通过无线供电模块25或第二导电触点222为显示设备供电即可。
具体地,底座20与显示设备的接触面上设有第二磁吸件223,比如第一面板26上,当显示设备置于底座20上时,底座20通过第二磁吸件223与显示设备磁吸连接,既能将显示设备固定在底座20上,又便于显示设备从底座20上拆卸下来,进一步提高底座20使用的便利性。
当然,第二磁吸件223也可以设于放置槽221上,只要满足显示设备置于底座20上时,第二磁吸件223与显示设备磁吸连接即可。
本发明对于第二磁吸件223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只要能够满足当显示设备置于底座20上时,底座20通过第二磁吸件223与显示设备磁吸连接而不掉落即可。
可选地,支撑外壳22上设有HDMI、Type-C、Lighting、MicroUSB或USB至少一种接口,可以实现与电脑、手机、U盘、鼠标及键盘等连接,或者通过接口为底座20充电。
请参阅图4A,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底座40,用于与其分体设置的显示设备无线材连接并控制显示设备显示,其中,底座40可以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变形,显示设备可以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
请结合图4A和图4B,底座40包括支撑部42和支撑环43。进一步地,底座40包括主控制器41和第二无线数据模块44。其中,支撑环43与支撑部42连接且相对于支撑部42可转动,第二无线数据模块44和主控制器41设于支撑部42内,且第二无线数据模块44和主控制器41电连接,第二无线数据模块44用于与显示设备进行数据传输,主控制器41用于提供显示数据给显示设备。
可以理解,使用时将显示设备置于支撑部42上,支撑环43一端抵在桌子或其他平面上以支撑显示设备,便可解放人们的双手,使人们可以在进行其他活动的同时查阅显示设备上的信息,同时在支撑部42内设置第二无线数据模块44和主控制器41,将底座40上的数据或者其他设备传输给底座40的数据与显示设备进行共享,主控制器41用于提供显示数据给显示设备,使得显示设备能够显示,综上,底座40不仅仅有支撑作用,还可以与显示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增加了底座40的功能性。
可以理解,底座40可以用于无线投屏,将底座40与一移动终端连接时,第二无线数据模块44将移动终端的屏幕内容投屏到显示设备的屏幕。
请继续参阅图4B,底座40进一步包括设于支撑部42内的电池45和与电池45连接的无线供电模块46,电池45用于存储电能,无线供电模块46用于为显示设备无线供电,一来可以将电能存储在电池45上,二来,底座40可以通过无线供电模块46将电池45存储的电能输送给显示设备,从而为显示设备无线供电,无需额外使用充电线材进行供电,进一步提高底座40使用的便利性。
请参阅图4C,支撑部42上设有第二磁吸件421,当显示设备置于底座40上时,显示设备与底座40通过第二磁吸件421磁吸连接,既能将显示设备固定在底座40上,又便于显示设备从底座40上拆卸下来,进一步提高底座40使用的便利性。
具体地,第二磁吸件421可以设置在支撑部42与显示设备的接触面上,只要满足显示设备置于底座40上时,第二磁吸件421与显示设备磁吸连接即可。
本发明对于第二磁吸件421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只要能够满足当显示设备置于底座40上时,底座40通过第二磁吸件421与显示设备磁吸连接而不掉落即可。
请继续参阅图4C,底座40进一步包括第二导电触点422,第二导电触点422设于支撑部42与显示设备的接触面上,底座40与显示设备通过第二导电触点422进行电能和/或数据传输,方便快捷,进一步提高底座40的工作效率。
请结合图4A和图4D,支撑环43可相对于支撑部42转动任意角度并固定(如图4所示,箭头所示方向为支撑环43的转动方向),当显示设备置于底座40上时,可以通过调整支撑环43相对于支撑部42的角度来调整显示设备的观看角度,使得显示设备的观看角度符合人们的观看习惯,提高了人们使用底座的舒适感。进一步地,支撑部42包括托板423和后壳424,托板423和后壳424连接并形成容纳空间,后壳424可相对于托板423按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任意角度(如图6所示,箭头所示方向为后壳424的转动方向),可以理解,后壳424与托板423之间轴连接,后壳424可相对托板423绕着旋转中心进行转动,其中,旋转中心可以为后壳424的中心点,这样一来,当显示设备置于底座40上时,无需重新将显示设备拆卸下来调整方向,可以直接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后壳424,以此来调整显示设备的放置方向,比如将显示设备由横屏放置调整为竖屏放置,提高了使用体验感。
请结合图4E和图4F,支撑环43可转动进而套设于后壳424外周侧(如图4E所示),这样一来,当底座40不使用时,可以将支撑环43套设于后壳424外周侧,便于安置,减少空间的浪费,有利于人们的携带。具体地,后壳424远离托板423一侧为弹性材料p且为凸起结构设置(如图4F所示),这样在摔落时可以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底座40以及显示设备摔坏,减少了对底座40以及显示设备的损害,提高了底座40以及显示设备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底座40上设有HDMI、Type-C、Lighting、MicroUSB或USB至少一种接口,可以实现与电脑、手机、U盘、鼠标及键盘等连接,或者通过接口为底座40充电。
可选地,请结合图4F和图4G,底座40的长度L为4.5cm-8.5cm,宽度W为4.5cm-8.5cm,厚度H为1.1cm-1.5cm,通过限制底座40的长度、宽度,使得底座40在使用时可以指扣或手握,提高了人们使用底座40的舒适感,通过限制底座40的厚度,使得底座40在使用时与显示设备整体具有更佳的美观感。
请结合图5和图6,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50,其包括显示设备51和底座52,显示设备51和底座52分体设置,底座52与显示设备51无线材连接以进行电能和/或数据传输。进一步地,底座52包括主控制器,主控制器用于提供显示数据给显示设备51以控制显示设备51显示。显示设备51与底座52配合使用,显示设备51可以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底座52可以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底座(如图5所示),也可以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底座(如图6所示)。
为方便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底座为例进行描述,不应对本发明构成限定。请结合图5、图7和图8,进一步地,显示设备51包括第一无线数据模块511,底座52包括第二无线数据模块522,显示设备51和底座52通过第一无线数据模511和第二无线数据模块522进行数据传输,无需外接线材对显示设备51进行数据传输,能够提高电子装置50的使用体验感。
作为一种实施例,显示设备51包括无线充电模块512,底座52包括第一电池523和无线供电模块524,第一电池523用于存储电能,底座52通过无线供电模块524将第一电池523的电能传输给无线充电模块512,并通过无线充电模512块为显示设备51无线供电,无需外接线材对显示设备51进行充电,能够提高电子装置50的使用体验感。
作为一种实施例,显示设备51与底座52的接触面上设有相互对应的第一磁吸件513和第二磁吸件525,当显示设备51置于底座52上时,显示设备51与底座52通过第一磁吸件513和第二磁吸件525磁吸连接,既能将显示设备51固定在底座52上,又便于显示设备51从底座52上拆卸下来,进一步提高电子装置50使用的便利性。
作为一种实施例,显示设备51与底座52的接触面上设有相互对应的第一导电触点514和第二导电触点526,当显示设备51置于底座52上时,显示设备51与底座52通过第一导电触点514和第二导电触点526进行电能和/或数据传输,以便进行数据传输或充电,方便快捷,进一步提高电子装置50的工作效率。
作为一种实施例,底座52可在平稳环境(例如在桌面上)作为桌面底座放置于桌面上使用,也可以在颠簸环境(例如汽车内)作为车载底座固定于车座后方使用。
作为一种实施例,底座52可以用于无线投屏,将底座52与一移动终端连接时,第二无线数据模块522将移动终端的屏幕内容投屏到显示设备51的屏幕。
作为一种实施例,可以由一个显示设备51单独与一底座52无线材连接进行显示,也可以由多个显示设备51与一底座52无线材连接进行显示,其中,多个显示设备51可以显示同一显示内容,也可以显示不同显示内容,本发明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理解,“与A对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他信息确定B。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可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必然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给的一种电子装置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提供的电子装置包括显示设备和底座,底座与显示设备无线材连接以进行电能和/或数据传输,底座进一步包括主控制器,主控制器用于提供显示数据给显示设备以控制显示设备显示,将底座安装在各个办公区域,人们仅需携带该显示设备前往各办公区域,再将显示设备与底座无线材连接便可使用,无需携带笔记本电脑等笨重设备,方便快捷,有利于人们携带。
2、显示设备进一步包括第一无线数据模块,底座进一步包括第二无线数据模块,显示设备和底座通过第一无线数据模和第二无线数据模块进行数据传输,无需外接线材对显示设备进行数据传输,能够提高电子装置的使用体验感。
3、显示设备进一步包括无线充电模块,底座进一步包括第一电池和与第一电池连接的无线供电模块,第一电池用于存储电能,底座通过无线供电模块将第一电池的电能传输给无线充电模块,并通过无线充电模块为显示设备无线供电,无需外接线材对显示设备进行充电,能够提高电子装置的使用体验感。
4、显示设备与底座的接触面上设有相互对应的第一导电触点和第二导电触点,当显示设备置于底座上时,显示设备与底座通过第一导电触点和第二导电触点进行电能和/或数据传输,以便进行数据传输或充电,方便快捷,进一步提高电子装置的工作效率。
5、显示设备与底座的接触面上设有相互对应的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当显示设备置于底座上时,显示设备与底座通过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磁吸连接,既能将显示设备固定在底座上,又便于显示设备从底座上拆卸下来,进一步提高电子装置使用的便利性。
6、底座进一步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第一面板用于显示时间,第二面板用于显示第一电池的剩余电量,将第一电池的剩余电量直观的展现出来,让人们及时获知第一电池的剩余电量,避免因为电量过低而影响办公。此外,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界定一放置槽,放置槽用于放置显示设备,能够使得显示设备置于底座上时更加稳定。
7、显示设备进一步包括显示屏和无线材接口结构的壳体,显示屏与壳体固定连接,即显示设备无需额外连接线材,使得电子装置的整体结构更加简化,更加美观。
8、显示设备的显示屏为触摸屏,能够通过手指进行触摸操作以进行功能调节,同时,当用户忘记带记事本时,也可以通过手指直接在显示屏上进行书写,直接将显示设备作为记事本使用,进一步丰富了显示设备的功能,使得显示设备功能多样化。
9、显示设备为便携式电子设备,显示设备柔性可折叠,人们携带显示设备时可以将显示设备折叠起来,便于安置,减少空间的浪费,有利于人们的携带。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子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分体设置的显示设备及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显示设备无线材连接以进行电能和/或数据传输;
所述底座进一步包括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用于提供显示数据给所述显示设备以控制所述显示设备显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进一步包括第一无线数据模块,所述底座进一步包括第二无线数据模块,所述显示设备和所述底座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数据模和所述第二无线数据模块进行数据传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与所述底座的接触面上设有相互对应的第一导电触点和第二导电触点,所述显示设备置于所述底座上时,所述显示设备与所述底座通过所述第一导电触点和所述第二导电触点进行电能和/或数据传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进一步包括无线充电模块,所述底座进一步包括第一电池和与所述第一电池连接的无线供电模块,所述第一电池用于存储电能,所述底座通过所述无线供电模块将所述第一电池的电能传输给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并通过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为所述显示设备无线供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与所述底座的接触面上设有相互对应的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所述显示设备置于所述底座上时,所述显示设备与所述底座通过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磁吸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进一步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用于显示时间;所述第二面板用于显示所述第一电池的剩余电量;
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界定一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用于放置所述显示设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进一步包括显示屏和无线材接口结构的壳体,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为触摸屏,所述显示屏内无主控制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为便携式电子设备,所述显示设备柔性可折叠。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HDMI、Type-C、Lighting、Micro USB至少一种接口。
CN202010014116.6A 2020-01-07 2020-01-07 一种电子装置 Withdrawn CN1111584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14116.6A CN111158437A (zh) 2020-01-07 2020-01-07 一种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14116.6A CN111158437A (zh) 2020-01-07 2020-01-07 一种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58437A true CN111158437A (zh) 2020-05-15

Family

ID=70561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14116.6A Withdrawn CN111158437A (zh) 2020-01-07 2020-01-07 一种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58437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54612U (zh) * 2010-03-17 2010-11-24 李春华 一种便携显示器
CN201780534U (zh) * 2010-09-21 2011-03-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移动终端
CN202120524U (zh) * 2011-07-12 2012-01-18 恩平市海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分体式移动屏音视频会议设备
US20130203469A1 (en) * 2012-02-03 2013-08-08 Eunhyung Cho Split keyboard modification for a pull-out flexible display
CN206573974U (zh) * 2016-11-01 2017-10-20 青岛微众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可拆卸式电脑显示屏及电脑
CN209311941U (zh) * 2019-01-29 2019-08-27 沈阳昇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可调节新型显示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54612U (zh) * 2010-03-17 2010-11-24 李春华 一种便携显示器
CN201780534U (zh) * 2010-09-21 2011-03-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移动终端
CN202120524U (zh) * 2011-07-12 2012-01-18 恩平市海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分体式移动屏音视频会议设备
US20130203469A1 (en) * 2012-02-03 2013-08-08 Eunhyung Cho Split keyboard modification for a pull-out flexible display
CN206573974U (zh) * 2016-11-01 2017-10-20 青岛微众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可拆卸式电脑显示屏及电脑
CN209311941U (zh) * 2019-01-29 2019-08-27 沈阳昇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可调节新型显示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93883B (zh) 移动终端
CN101656795B (zh) 移动终端和减少移动终端中的功耗的方法
EP2369439A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WO2011084923A2 (en) Connectors in a portable device
CN101211232B (zh) 触控式操作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3427224A (zh) 移动终端
US20230051385A1 (en) Car mobile phone connection device
EP3699724B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flexible hinge
KR20210001279U (ko) 여행용 멀티 충전기 구조 및 그 제어 시스템
CN209017087U (zh) 移动终端
KR20050017119A (ko) 탈착식 액티브 하우징 및 연관된 커넥터를 갖는 무선 통신단말기
CN211952053U (zh) 一种底座及电子装置
CN212380057U (zh) 显示设备
CN211952135U (zh) 一种底座
CN111158437A (zh) 一种电子装置
KR20140051666A (ko) 터치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휴대 단말기
CN112104941B (zh) 电子设备
CN211506480U (zh) 一种手写装置
CN209046299U (zh) 一种移动智能装置
CN219459272U (zh)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蓝牙音响
CN207652499U (zh) 背夹
CN105892579A (zh) 多功能键盘及显示装置
CN202282855U (zh) 一种多功能蓝牙耳机
KR101675730B1 (ko) 멀티플레이어 게임을 제공하는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동작방법
CN112585932B (zh) 终端设备及其主机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5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