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57129B - 温度测量装置及所应用的电线圈组件 - Google Patents

温度测量装置及所应用的电线圈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57129B
CN111157129B CN202010099875.7A CN202010099875A CN111157129B CN 111157129 B CN111157129 B CN 111157129B CN 202010099875 A CN202010099875 A CN 202010099875A CN 111157129 B CN111157129 B CN 1111571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oil
temperature sensor
arm
temperature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9987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57129A (zh
Inventor
肖俊承
王一龙
赵楠楠
邵革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Eaglerise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Eaglerise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Eaglerise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Eaglerise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9987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571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571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571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571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571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00Details of thermomet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thermometer
    • G01K1/14Supports; Fastening devices; 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thermometers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00Details of thermomet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thermometer
    • G01K1/16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heat from the object to the sensitive elem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3/00Thermome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Abstract

温度测量装置及所应用的电线圈组件,电线圈温度测量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及连接温度传感器的信号引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到电线圈上的卡扣件,卡扣件具有U型腔及形成U型腔的第一卡臂和第二卡臂,卡扣件能够通过U型腔夹持在电线圈上,其中第一卡臂用于连接到电线圈的内侧,第二卡臂用于连接在电线圈的外侧;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第一,温度传感器定位在第二卡臂上,第二卡臂位于电线圈的外侧位置,不但提高了温度传感器在使用中的稳定性,而且大大降低温度传感器与电线圈之间安装固定的难度。

Description

温度测量装置及所应用的电线圈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制造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电线圈温度测量装置及所应用的电线圈组件。
背景技术
无论在电力变压器的制造与日常使用中,变压器的电线圈温度指标是电力变压器各项指标中十分重要的指标之一。变压器的电线圈温度越高则变压器的绕组阻值越大,电线圈的发热也就越大,当变压器的温度超过一定值时,会引起变压器功率下降,严重时更会导致变压器烧毁,因此对变压器电线圈的运行温度进行监测是十分重要的。如专利号为CN201822062211.4,发明名称为一种变压器线圈温度测量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能够测量线圈温度的装置,其包括温度计、磁铁探头以及连接所述温度计与所述磁铁探头的传感线,传感线保护套设置在传感线与温度计连接一端的外部,磁铁探头设置在磁铁探头固定底座上;磁铁探头插入并设置在变压器绕组线圈的内部,与变压器绕组线圈导线的绝缘表面相接触,以达到测量线圈温度的目的。但现有技术把磁铁探头设置在变压器绕组线圈的内部,这可能需要在线圈安装前对磁铁探头进行预埋或在绕线圈时中途安装,这不但对线圈的绕制安装造成不便,对磁铁探头的更换与维修也十分困难,进一步的如果把所述磁铁探头直接插入变压器绕组线圈与线圈之间,所述磁铁探头可能会在使用时容易脱落;同时连接磁铁探头的传感线与电线圈十分靠近而且没有保护,所述电线圈产生的高温以及所述传感线与所述电线圈表面的摩擦都可能会对传感线造成损伤,容易造成温度信号传送不良以导致温度检测不准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因电线圈测量温度的感温设置不合理而产生的电线圈温度检测装置安装困难与容易脱落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电线圈温度测量装置,所述电线圈温度测量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及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引线,还包括用于连接到电线圈上的卡扣件,所述卡扣件具有U型腔及形成所述U型腔的第一卡臂和第二卡臂,所述卡扣件能够通过所述U型腔夹持在所述电线圈上,其中所述第一卡臂用于连接到所述电线圈的内侧,所述第二卡臂用于连接在所述电线圈的外侧;所述温度传感器定位在所述第二卡臂上并且面向所述电线圈,还包括导热材料,所述导热材料用于布置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电线圈之间的间隙位置不仅能够接触所述电线圈的外表面而且也能将所述电线圈的温度传递给所述温度传感器。
其中,所述信号引线,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相连接的导线,所述信号引线用于把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传导出来。
其中,所述U型腔,是所述卡扣件上的第一卡臂和第二卡臂之间的空间,所述U型腔能够让所述电线圈进入。
其中,所述卡扣件能够通过所述U型腔夹持在电线圈上,当所述卡扣件通过所述U型腔套入所述电线圈上,所述第一卡臂和第二卡臂可以以一定的夹紧力让所述卡扣件保持在所述电线圈上而不掉落。
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定位在所述第二卡臂上并且面向电线圈,即所述温度传感器是设置在所述电线圈的外侧并依靠所述第二卡臂而定位,所述温度传感器上最少一个感温表面朝向所述电线圈,从而让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电线圈表面之间具有比较近的距离进而提高感测精度。
其中,所述导热材料,是一种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可以是固体状的,也可以是具有一定流动性的膏状,所述导热材料既接触所述温度传感器外表面也接触所述电线圈外表面,并且能够传递所述电线圈外表面的热量到所述温度传感器上。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第一,所述温度传感器定位在所述第二卡臂上, 所述第二卡臂位于所述电线圈的外侧位置,不但提高了所述温度传感器在使用中的稳定性,而且大大降低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电线圈之间安装固定的难度;第二,所述卡扣件能夹持在所述电线圈上,这样能让所述第二卡臂与所述电线圈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只要所述温度传感器牢固地布置于所述第二卡臂上,就能保证所述温度传感器感应所述电线圈的温度的位置也是相对稳定的,这样对所述电线圈固定位置所检测到的温度进行对比才能准确地体现所述电线圈在该位置的温升变化;第三,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电线圈之间的间隙影响两者间的温度传递精度,而所述导热材料填充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电线圈之间的间隙,这样能增加所述导热材料与所述电线圈表面的接触面积,以及所述导热材料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表面接触面积,通过所述导热材料的连接,让所述电线圈的温度更好地传递到所述温度传感器上,从而提高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准确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第一卡臂是用于布置在电线圈内侧的线圈骨架。其中所述线圈骨架是用于支撑所述电线圈的骨架,一般用于绕线和定位。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第二卡臂呈框状从而包含有框架腔,所述温度传感器布置在所述框架腔中。其中,所述框架腔是由所述第二卡臂的框架壁体所围成的空间,用于放置所述温度传感器;这样所述第二卡臂能固定所述温度传感器于所述电线圈外侧,不但便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与拆卸,还能有效限定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位置,有利于提高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的准确性。
为了提高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的准确性,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框架腔中的位于所述温度传感器侧边的空间中也布置有所述导热材料。其中,所述框架腔不但用于放置所述温度传感器,还可以用于放置所述导热材料,这样,所述导热材料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大,使所述温度传感器感应表面温度更均匀,提高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的准确性。
为了更好地限定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位置,其中一种限定方式可以是,所述电线圈温度测量装置还包括框架盖,所述框架盖盖压在所述第二卡臂的上面并相互扣接连接起来,在所述框架盖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顶压体,当所述框架盖扣接盖压在所述第二卡臂上时,所述第一顶压体顶压住所述温度传感器及所述导热材料。其中,所述第一顶压体,可以是与所述框架盖相连一体的构件,也可以是与所述框架盖拆卸安装的具有一定弹性的构件;这样,当所述框架盖与所述第二卡臂相互扣接连接时,所述框架盖固定于所述第二卡臂的上面并可承受一定的框架腔内的顶压力而不与所述卡臂分离,所述框架盖上设置的所述第一顶压体以一定的盖压力压紧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导热材料,这样让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导热材料向所述电线圈方向靠近,让所述温度传感器能更准确地感应所述导热材料传递而来的温度,提高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的准确性;
而为了保护所述信号引线,其中一种保护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框架盖上还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二顶压体,当所述框架盖扣接盖压在所述第二卡臂上时,所述第二顶压体顶压住所述信号引线。这样,可以通过所述第二顶压体限定所述信号引线的位置,从而减少所述信号引线与所述第二卡臂的刮碰,保护所述信号引线,保证温度信号能有效传递出来。
而为了更好地保护所述信号引线,进一步的保护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信号引线的外表面上覆盖有引线包裹材料,在所述第二卡臂的后部框壁上设置有过线孔,包覆有所述引线包裹材料的信号引线穿过所述过线孔后引出来。其中所述引线包裹材料,是指覆盖在所述信号引线的外表面上具有保护所述信号引线不被刮伤作用的材料;其中所述过线孔,是设置在所述第二卡臂的后部且远离所述电线圈方向的框壁上,并能让所述信号引线通过的通孔,具有限定所述信号引线位置的作用;这样,包覆有所述引线包裹材料的信号引线穿过所述过线孔时,所述引线包裹材料很好地保护所述信号引线不被所述过线孔边缘及所述第二顶压体所刮伤,保证温度信号能有效传递出来;另外,所述信号引线是从所述第二卡臂的后部的过线孔穿出来的,所述信号引线能远离所述电线圈的安装位置,减少所述信号引线受所述电线圈的温度影响,保证温度信号能可靠地传递出来。
为了进一步限定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位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第二卡臂的前部壁体的内侧大致中部位置设置有凹坑,所述温度传感器的顶端卡接在所述凹坑中。其中,所述凹坑设置于所述第二卡臂的前部壁体的内侧并连接所述框架腔空间,所述凹坑可以是平整壁体表面的一个凹陷,也可是壁体上凸起部表面的凹陷,从所述凹坑的横截面看,所述凹坑包括坑底面以及围绕所述坑底面布置的凹坑侧壁;当所述温度传感器的顶端卡接在所述凹坑中,所述凹坑的坑侧壁会对所述温度传感器的顶端在左右或/和上下方向作一定的限位。这样,当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框架腔时,设置于所述第二卡臂的凹坑能限定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提高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安装效率,同时也减少在产品使用中因为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位置变化而引起的温度感应不准的问题。
对于应用所述电线圈温度测量装置的电线圈组件,所述电线圈卡入到所述U型腔中,其中所述第一卡臂连连接到所述电线圈的内侧,所述第二卡臂连接在所述电线圈的外侧,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电线圈的外侧面之间布置所述导热材料,所述导热材料不仅紧密接触所述电线圈的外表面而且也紧密接触所述温度传感器。这样,通过所述框架腔内的所述导热材料增大与所述电线圈外表面的接触面积,同时,所述导热材料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紧密接触,能很好地把从所述电线圈传导而来的热量快速地传递到所述温度传感器上,让所述温度传感器快速准确地测量所述导热材料的温度,从而间接获得所述电线圈表面的温度;再者,所述温度传感器是设置在所述电线圈的外侧,不需要在所述电线圈上进行预埋加工,大大简化所述电线圈与所述第一卡臂的安装工艺;同时,也大大方便了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与维修。
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电线圈温度测量装置及所应用的电线圈组件上。
附图说明
图1 是应用本发明电线圈温度测量装置的电线圈组件的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2 是第一实施例应用本发明电线圈温度测量装置的电线圈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 是第一实施例应用本发明电线圈温度测量装置的电线圈组件的轴侧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4 是第一实施例应用本发明电线圈温度测量装置的电线圈组件的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 是图4中M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显示第一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的安装结构;
图6 是第二实施例应用本发明电线圈温度测量装置的电线圈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 是第二实施例应用本发明电线圈温度测量装置的电线圈组件的轴侧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8 是第二实施例应用本发明电线圈温度测量装置的电线圈组件的B-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 是图8中N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显示第二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的安装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保证变压器能长效稳定地工作,对其电线圈的温度进行准确有效的测量是必要的,其中设置在电线圈上的温度检测装置尤为重要,为了能更好地对电线圈进行温度测量,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所述电线圈温度检测装置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例
如图1~图5所示,所述电线圈温度测量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300及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300的信号引线302,还包括用于连接到电线圈100的内侧的第一卡臂210,所述第一卡臂210主要作为一种力臂构件,用于与所述第二卡臂220配合夹持在所述电线圈100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臂210是用于支撑和固定所述电线圈100的线圈骨架,所述第一卡臂210是呈长方体形状的,当然,所述第一卡臂210的形状可以根据所述电线圈100的实际制作与使用要求不同而有所不同,如圈形或正方形等。所述第一卡臂210包括插入所述电线圈100内用于支撑所述电线圈100的第一卡臂前端21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线圈100外用于限定所述电线圈100位置的第一卡臂后端212。在所述第一卡臂210的上方还设置有第二卡臂220,所述第二卡臂220包括第二卡臂后端222与第二卡臂前端224,所述第一卡臂后端212与第二卡臂后端222通过壁体相连接,这样使所述第一卡臂210与所述第二卡臂220固定地连接在一起,同时所述第二卡臂前端224悬空于所述第一卡臂210的上方,所述第一卡臂210与所述第二卡臂220组合形成卡扣件20,所述卡扣件20呈U形,所述第一卡臂210与第二卡臂220之间的空间为U型腔213,所述U型腔213能够让所述电线圈100插入,并且所述卡扣件20能通过所述第一卡臂210与第二卡臂220夹持在所述电线圈100上,所述第一卡臂210用于连接到所述电线圈100的内侧,所述第二卡臂220用于连接在所述电线圈100的外侧。其中,所述第二卡臂220呈框状从而包含有框架腔221,所述温度传感器300与导热材料400布置在所述框架腔221中,所述温度传感器300的感温表面朝向所述电线圈100;一般的所述电线圈100是由许多细导线所绕成的,因此所述电线圈100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300外表面呈圆柱形的,当所述温度传感器300直接贴合到所述电线圈100的表面上时,所述温度传感器300弧形的外表面与所述电线圈100凹凸不平的表面接触表面积很小,且接触表面之间还存在间隙,因为空气的导热性差,这使所述温度传感器300感应到的温度与所述电线圈100表面温度可能存在偏差。在所述温度传感器300与所述电线圈100之间的间隙填充所述导热材料400 ,所述导热材料400是由导热性良好材料制成,并且所述导热材料400可以是具有一定流动性的膏状体,能很好地填充在所述温度传感器300与所述电线圈100之间的间隙。这样不仅让所述导热材料400能够接触所述电线圈100的外表面而且也能将所述电线圈100的温度传递给所述温度传感器300。
一般的,为了方便所述温度传感器300安装到所述框架腔221内,所述温度传感器300与所述框架腔221之间是留有一定的空间的,所述导热材料400可以填所述温度传感器300与所述框架腔221之间的空间,让所述导热材料400包裹住所述温度传感器300,这样,不但可以增大所述导热材料400与所述电线圈100表面接触表面积,同时还使所述导热材料400与所述温度传感器300外表面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这可以进一步减少所述温度传感器300检测到的温度偏差,提高所述温度传感器300感应温度的准确性。
所述导热材料400将所述电线圈100的温度传递给所述温度传感器300,所述温度传感器300电信号通过信号引线302导出。如图2所示,在所述第二卡臂后端222的壁体上设置有过线孔223,所述过线孔223既可以用于让所述温度传感器300穿过并安装到所述框架腔221内,又可以用于让所述信号引线302穿过并引导所述信号引线302到所述第二卡臂后端222的外面,这样可以减小所述信号引线302受所述电线圈100的温度影响;进一步的,所述信号引线302的外表面上覆盖有引线包裹材料303,所述引线包裹材料303具有保护所述信号引线302的作用,使所述信号引线302不被所述卡臂220的后部框壁上的过线孔223所刮伤,保证了温度信号能有效可靠地通过所述信号引线302传递出来。
为了方便所述温度传感器300安装到所述框架腔221,所述温度传感器300与所述框架腔221之间是留有一定的空间的,所述温度传感器300在安装到所述框架腔221内时的位置可能会有变化。如图2所示,在所述第二卡臂的前部壁体226的内侧大致中部位置设置有凹坑2260,所述温度传感器300的顶端面301与所述凹坑的坑底面2261接触布置。所述凹坑2260是平整壁体表面的一个凹陷,所述凹坑2260包括坑底面2261以及在所述坑底面左右布置的坑侧壁2262;当所述温度传感器300的顶端卡接在所述凹坑2260中,所述温度传感器的顶端面301与所述坑底面2261接触布置时,所述坑侧壁2262会对所述温度传感器的顶端面301在左右方向作一定的限位。这样,当所述温度传感器300安装到所述框架腔221内时,设置于所述第二卡臂的前部壁体226内侧的凹坑2260能很好地限定所述温度传感器300的安装位置,提高所述温度传感器300的安装效率,同时也限定所述温度传感器300的位置,进一步提高所述温度传感器300检测温度的准确性。
为了更好地限定所述温度传感器300安装位置,如图2与图5所示,所述电线圈温度测量装置还包括框架盖200,所述框架盖200包括主盖板201与从所述主盖板201侧边向下延伸的扣板202,所述扣板202上设置有扣孔2021,而所述第二卡臂220的框架壁体上对应的设置有凸起的扣舌225,所述框架盖200盖压在所述卡臂220的上面并所述扣舌225与所述扣板202相互扣接连接起来;在所述框架盖200的主盖板201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顶压体204和第二顶压体203,所述第一顶压体204顶压住所述温度传感器300及所述导热材料400,所述第二顶压体203顶压住所述信号引线302。这样,当所述框架盖200扣接盖压在所述卡臂220上时,所述框架盖200可以通过所述扣板202与所述扣舌225的扣合连接承受一定的框架腔221内的顶压力而不与所述第二卡臂220分离,所述第一顶压体204顶压住所述温度传感器300及所述导热材料400,可以进一步地让所述温度传感器300与所述导热材料400贴紧,并让所述温度传感器300与所述导热材料400向所述电线圈100表面方向靠近,让所述温度传感器300能更准确地感应所述导热材料400传递而来的所述电线圈100表面的温度,提高所述温度传感器300检测的准确性;另外,从所述第二顶压体203顶压住所述信号引线302,这样可以在所述过线孔223处限定所述信号引线302的位置,减少所述信号引线302与所述卡臂220的刮碰,保护所述信号引线302,保证温度信号能有效可靠地传递出来。
第二实施例
如图1、图6~图9所示,所述电线圈温度测量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300a及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300a的信号引线302a,还包括用于连接到电线圈100的内侧的第一卡臂210a,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臂210a是用于支撑和固定所述电线圈100的线圈骨架,所述第一卡臂210a是呈长方体形状的,当然,所述第一卡臂210a的形状可以根据所述电线圈100的实际制作与使用要求不同而有所不同,如圆形或正方形等。所述第一卡臂210a包括插入所述电线圈100内用于支撑所述电线圈100的第一卡臂前端211a,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线圈100外用于限定所述电线圈100位置的第一卡臂后端212a。在所述第一卡臂210a的上方还设置有第二卡臂220a,所述第二卡臂220a包括第二卡臂后端222a与第二卡臂前端224a,所述第一卡臂后端212a与第二卡臂后端222a通过壁体相连接,这样使所述第一卡臂210a与所述第二卡臂220a固定地连接在一起,同时所述第二卡臂前端224a悬空于所述第一卡臂210a的上方,所述第一卡臂210a与所述第二卡臂220a组合形成卡扣件20a,所述卡扣件20a呈U形,所述第一卡臂210a与第二卡臂220a之间的空间为U型腔213a,所述U型腔213a能够让所述电线圈100插入,并且所述卡扣件20a能通过所述第一卡臂210a与第二卡臂220a夹持在所述电线圈100上,所述第一卡臂210a用于连接到所述电线圈100的内侧,所述第二卡臂220a用于连接在所述电线圈100的外侧。其中,所述第二卡臂220a呈框状从而包含有框架腔221a,所述温度传感器300a与导热材料500布置在所述框架腔221a中,所述温度传感器300a的感温表面朝向所述电线圈100;如图9所示,一般的所述电线圈100是由许多细导线所绕成的,因此所述电线圈100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300a呈扁平长方体形状的,所述温度传感器300a面向所述电线圈100的表面是一个较大而平整的平面,所述导热材料500是呈平板状导热构件,所述导热材料500是由导热系数较大,且耐热性与耐候性良好的材料制成,所述导热材料500一面与所述温度传感器300a下表面相配合,另一面与所述电线圈100的外表面相配合;这样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所述温度传感器300a不与所述电线圈100表面直接接触,而是通过耐热性与耐候性较好的所述导热材料500连接,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护所述温度传感器300a,延长所述温度传感器300a的使用寿命;第二,所述温度传感器300a的下表面为大而平整的面,所述导热材料500能很好地填充在所述温度传感器300与所述电线圈100之间,这样增大了与所述导热材料500的连接面,提高所述温度传感器300a测量温度的准确性。
所述导热材料500将所述电线圈100的温度传递给所述温度传感器300a,所述温度传感器300a电信号通过信号引线302a导出。如图6所示,在所述第二卡臂后端222a的壁体上设置有过线孔223a,在所述温度传感器300a安装到所述框架腔221a内后,所述过线孔223a可以让所述信号引线302a穿过并引导所述信号引线302a到所述第二卡臂后端222a的外面,这样可以减小所述信号引线302a受所述电线圈100的温度影响;进一步的,所述信号引线302a的外表面上覆盖有引线包裹材料303a,所述引线包裹材料303a具有保护所述信号引线302a的作用,使所述信号引线302a不被所述过线孔223a壁体所刮伤,保证温度信号能可靠地通过所述信号引线302a传递出来。
为了方便所述温度传感器300a安装到所述框架腔221a,所述温度传感器300a与所述框架腔221a之间是留有一定的空间的,所述温度传感器300a安装到所述框架腔221a内后可能会移动。为此,在所述第二卡臂的前部壁体226a的内侧大致中部位置设置有凹坑2260a,所述温度传感器的顶端面301a与所述凹坑的坑底面2261a接触布置。如图6所示,所述凹坑2260a是壁体上的凸台的一个凹陷,所述凹坑2260a包括坑底面2261a以及在所述坑底面左右布置的坑侧壁2262a;当所述温度传感器300a的顶端卡接在所述凹坑2260a中,所述坑侧壁2262a会对所述温度传感器的顶端面301a在左右方向作一定的限位。这样,当所述温度传感器300a安装到所述框架腔221a内时,设置于所述第二卡臂的前部壁体226a内侧的凹坑2260a能有效地限定所述温度传感器300a的安装位置,使所述温度传感器300a便于安装,同时也减少在实际使用中因为所述温度传感器300a的位置变化而引起的温度感应不准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所述温度传感器300a检测温度的准确性。
为了更好地限定所述温度传感器300a安装位置,如图6与图9所示,所述电线圈温度测量装置还包括框架盖200a,所述框架盖200a包括主盖板201a与从所述主盖板201a侧边向下延伸的扣板202a,所述扣板202a上设置有扣孔2021a,而所述卡臂220a的框架壁体上对应的设置有凸起的扣舌225a,所述框架盖200a盖压在所述卡臂220a的上面并且所述扣舌225a与所述扣板202a相互扣接连接起来;所述电线圈温度测量装置包括弹簧件600,所述弹簧件600布置在所述框架盖200a的下方,所述弹簧件600一端与所述框架盖200a连接,一端顶压在所述温度传感器300a上。这样,可以通过所述框架盖200a压住所述弹簧件600,再通过所述弹簧件600以一定的弹性压力顶压所述温度传感器300a与所述导热材料500,可以进一步地让所述温度传感器300a与所述导热材料500贴紧,并让所述温度传感器300a与所述导热材料500向所述电线圈100表面方向靠近,让所述温度传感器300a能更准确地感应所述导热材料500传递而来的所述电线圈100的温度,提高所述温度传感器300a检测温度的准确性。另外,所述框架盖200a上还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二顶压体203a,所述第二顶压体203a顶压住所述信号引线302a,这样可以在所述过线孔223a处固定所述信号引线302a,减少所述信号引线302a与所述过线孔223a的刮碰,保护所述信号引线302a,保证温度信号能有效可靠地传递出来。
对于应用上述实施例中的电线圈温度测量装置的电线圈组件,所述电线圈100卡入到所述U型腔(213、213a)中,其中所述第一卡臂(210、210a)连接到所述电线圈100的内侧,所述第二卡臂(220、220a)位于所述电线圈100的外侧,在所述温度传感器(300、300a)与所述电线圈100的外侧面之间布置所述导热材料(400、500),所述导热材料(400、500)不仅紧密接触所述电线圈100的外表面而且也紧密接触所述温度传感器(300、300a)。这样,通过所述框架腔(221、221a)内的所述导热材料(400、500)增大与所述电线圈100外表面的接触面积,同时,所述导热材料(400、500)与所述温度传感器(300、300a)紧密接触,利用所述导热材料(400、500)的优良导热性能,能很好地把从所述电线圈100传导而来的热量快速地传递到所述温度传感器(300、300a)上,让所述温度传感器(300、300a)快速准确地测量所述导热材料(400、500)的温度,从而间接获得所述电线圈100表面的温度;再者,所述温度传感器(300、300a)是设置在所述电线圈100的外侧,不需要在所述线圈100上进行预埋加工,大大简化所述电线圈100与所述第一卡臂(210、210a)的安装工艺;同时,也大大方便了所述温度传感器(300、300a)的安装与维修。

Claims (9)

1.电线圈温度测量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及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引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到电线圈上的卡扣件,所述卡扣件具有U型腔及形成所述U型腔的第一卡臂和第二卡臂,所述卡扣件能够通过所述U型腔夹持在所述电线圈上,其中所述第一卡臂用于连接到所述电线圈的内侧,所述第二卡臂用于连接在所述电线圈的外侧;所述温度传感器定位在所述第二卡臂上并且面向所述电线圈,还包括导热材料,所述导热材料用于布置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电线圈之间的间隙位置不仅能够接触所述电线圈的外表面而且也能将所述电线圈的温度传递给所述温度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圈温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臂是用于布置在所述电线圈内侧的线圈骨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线圈温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臂呈框状从而包含有框架腔,所述温度传感器布置在所述框架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线圈温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腔中的位于所述温度传感器侧边的空间中也布置有所述导热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线圈温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框架盖,所述框架盖盖压在所述第二卡臂的上面并相互扣接连接起来,在所述框架盖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顶压体,当所述框架盖扣接盖压在所述第二卡臂上时,所述第一顶压体顶压住所述温度传感器及所述导热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线圈温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架盖上还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二顶压体,当所述框架盖扣接盖压在所述第二卡臂上时,所述第二顶压体顶压住所述信号引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线圈温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信号引线的外表面上覆盖有引线包裹材料,在所述第二卡臂的后部框壁上设置有过线孔,包覆有所述引线包裹材料的信号引线穿过所述过线孔后引出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线圈温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卡臂的前部壁体的内侧大致中部位置设置有凹坑,所述温度传感器的顶端卡接在所述凹坑中。
9.应用所述电线圈温度测量装置的电线圈组件,包括电线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到8任一所述的电线圈温度测量装置,所述电线圈卡入到所述U型腔中,其中所述第一卡臂连接到所述电线圈的内侧,所述第二卡臂连接在所述电线圈的外侧,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电线圈的外侧面之间布置所述导热材料,所述导热材料不仅紧密接触所述电线圈的外表面而且也紧密接触所述温度传感器。
CN202010099875.7A 2020-02-18 2020-02-18 温度测量装置及所应用的电线圈组件 Active CN1111571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99875.7A CN111157129B (zh) 2020-02-18 2020-02-18 温度测量装置及所应用的电线圈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99875.7A CN111157129B (zh) 2020-02-18 2020-02-18 温度测量装置及所应用的电线圈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57129A CN111157129A (zh) 2020-05-15
CN111157129B true CN111157129B (zh) 2022-09-06

Family

ID=70565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99875.7A Active CN111157129B (zh) 2020-02-18 2020-02-18 温度测量装置及所应用的电线圈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571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69321A (zh) * 2021-10-15 2023-03-07 广东伊戈尔智能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温度检测的电感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13378A (en) * 1974-04-08 1975-10-21 Universal Oil Prod Co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fouling on metal surfaces
CN102545407A (zh) * 2010-11-04 2012-07-04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定子
CN102798480A (zh) * 2012-06-04 2012-11-28 湖南高翔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微波加热器测温装置
CN105157869A (zh) * 2015-05-21 2015-12-16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电涡流的高温温度传感装置
CN105515285A (zh) * 2016-01-12 2016-04-20 上海吉亿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非接触式转子温度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6104987A (zh) * 2014-05-30 2016-11-09 Kyb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
CN107615026A (zh) * 2015-05-25 2018-01-19 加特可株式会社 温度传感器的安装构造
CN208998943U (zh) * 2018-12-10 2019-06-18 保定保菱变压器有限公司 一种变压器线圈温度测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018342U (zh) * 2011-04-11 2011-10-26 黑龙江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汽轮发电机水冷绕组内部水流温升测量装置
JP6380753B2 (ja) * 2014-12-25 2018-08-29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リアクトル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13378A (en) * 1974-04-08 1975-10-21 Universal Oil Prod Co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fouling on metal surfaces
CN102545407A (zh) * 2010-11-04 2012-07-04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定子
CN102798480A (zh) * 2012-06-04 2012-11-28 湖南高翔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微波加热器测温装置
CN106104987A (zh) * 2014-05-30 2016-11-09 Kyb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
CN105157869A (zh) * 2015-05-21 2015-12-16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电涡流的高温温度传感装置
CN107615026A (zh) * 2015-05-25 2018-01-19 加特可株式会社 温度传感器的安装构造
CN105515285A (zh) * 2016-01-12 2016-04-20 上海吉亿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非接触式转子温度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08998943U (zh) * 2018-12-10 2019-06-18 保定保菱变压器有限公司 一种变压器线圈温度测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57129A (zh) 2020-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53598B2 (en) Terminal and charging connector with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WO2020259144A1 (zh) 电池模组及装置
CN111157129B (zh) 温度测量装置及所应用的电线圈组件
CN112151703B (zh) 电池模组
MX2011006390A (es) Conexion colectora de datos.
US5895840A (en) Vibration sensing device having slidable conductive member
CN211740441U (zh) 电池温度采集装置及具有其的电池模组
US20200203779A1 (en) Battery module
CN217211203U (zh) 模腔压力传感器
CN109029753A (zh) 温度传感器以及电池组
US20220320616A1 (en) Battery pack temperature acquisition module and system
CN213180410U (zh) 温度信号处理装置
CN215732084U (zh) 电池模组的采样组件及电池模组
JP2022167831A (ja) 温度検知アッセンブリおよびチャージ用ソケット・デバイス
EP3799192B1 (en) Battery module and apparatus
CN101689685B (zh) 用于测量可再充电的供电装置的温度的测量装置
CN212779618U (zh) 一种高电位温度保护检测装置
CN110940431A (zh) 无源rfid温度传感装置及高压真空断路器测温系统
CN220288805U (zh) 温度传感器
CN219371294U (zh) 一种用于蓄电池温度监测的线缆
CN111064324A (zh) 无线温度传感器及其组件及电机及空调
CN219573293U (zh) 温度监测装置及电池模组
CN215778016U (zh) 压力传感器、压力检测装置及胎监探头
CN218068209U (zh) 测试针装置及芯片测试机
CN216288604U (zh) 温度采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5

Assignee: Guangdong Eagle Power Electronics Co.,Ltd.

Assignor: FOSHAN SHUNDE EAGLERISE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2440000319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Temperature measuring device and applied coil assembly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906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21214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5

Assignee: Guangdong Igor Intelligent Electrical Co.,Ltd.

Assignor: FOSHAN SHUNDE EAGLERISE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2440000318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Temperature measuring device and applied coil assembly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906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21214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