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56413A - 氢气管路系统 - Google Patents

氢气管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56413A
CN111156413A CN201911399738.9A CN201911399738A CN111156413A CN 111156413 A CN111156413 A CN 111156413A CN 201911399738 A CN201911399738 A CN 201911399738A CN 111156413 A CN111156413 A CN 1111564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gen
pipeline
space
control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9973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56413B (zh
Inventor
杨福源
杨明烨
胡松
王天泽
江亚阳
李建秋
欧阳明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139973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564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564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564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564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564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DPIPE-LINE SYSTEMS; PIPE-LINES
    • F17D1/00Pipe-line systems
    • F17D1/02Pipe-line systems for gases or vapou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DPIPE-LINE SYSTEMS; PIPE-LINES
    • F17D3/00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ng or controlling working operations
    • F17D3/01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ng or controlling working operations for controlling, signalling, or supervising the conveyance of a produc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DPIPE-LINE SYSTEMS; PIPE-LINES
    • F17D5/00Protection or supervision of installations
    • F17D5/005Protection or supervision of installations of gas pipelines, e.g. alar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DPIPE-LINE SYSTEMS; PIPE-LINES
    • F17D5/00Protection or supervision of installations
    • F17D5/02Preventing, monitoring, or locating loss
    • F17D5/06Preventing, monitoring, or locating loss using electric or acoustic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4Hydrogen distribu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45Hydrogen technologies in production proc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氢气管路系统,包括两位三通电磁阀、第一氢气管路、第二氢气管路、保护罩、氢气传感器和控制电路。第一氢气管路和第二氢气管路通过两位三通电磁阀与氢气罐连通。接头结构罩设于保护罩。氢气传感器用于检测保护罩内的氢气浓度,并生成检测信号。当接头结构发生氢气泄漏时,控制电路根据检测信号控制两位三通电磁阀动作,使第一进口与第二出口连通。当第一氢气管路发生氢气泄漏时,氢气管路系统通过第二氢气管路输送氢气,阻断泄漏源,避免氢气继续泄漏。氢气管路系统提高了氢气管路的安全性。进一步的,保护罩避免氢气泄漏至外部空间,便于氢气传感器及时检测到泄漏的氢气,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

Description

氢气管路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氢气管路系统。
背景技术
化石能源消耗带来的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势在必行。尽管可再生能源储量丰富,分布广泛,但存在着波动剧烈,尤其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呈现周期性的变化。氢气是一种有效的储能方式:在可再生能源发电高峰期将电能转换为化学能储存在氢气当中,在用电高峰期将氢气携带的能量通过燃料电池重新转换为电能以供使用。因此氢气的制备、储存、运输等技术受到了相关研究人员的重视。
氢气是一种极易燃易爆的气体,当氢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超过4%-75%时,遇到火源,即可引起爆炸。因此,氢气的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如何才能避免氢气泄漏引起的爆炸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怎样才能避免氢气泄漏引起的爆炸的问题,提供一种氢气管路系统。
一种氢气管路系统包括两位三通电磁阀、第一氢气管路、第二氢气管路、保护罩、氢气传感器和控制电路。
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包括第一进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和第一控制端。所述第一进口用于与氢气罐连通。
所述第一氢气管路包括多个输气管和多个接头结构。相邻的两个所述输气管通过一个所述接头结构连接。靠近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的所述输气管包括第一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出口连通。
所述第二氢气管路包括第二端。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出口连通。
所述保护罩包围形成第一空间。所述接头结构罩设于所述第一空间。
所述氢气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所述氢气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空间的空气浓度,并生成检测信号。
所述氢气传感器和所述第一控制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检测信号控制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动作,使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第二出口连通,所述氢气罐与所述第二氢气管路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源、第一继电器和放大电路。所述电源与所述第一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包括第二控制端和触点端。所述触点端连接于所述电源与所述第一控制端之间。所述放大电路包括信号输入端、信号输出端和电源端。所述电源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氢气传感器连接。所述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控制端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氢气管路系统还包括收集罐。所述收集罐与所述第一空间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氢气管路系统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第一控制端并联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氢气管路系统还包括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氢气管路,且靠近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二氢气管路,且靠近所述第二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氢气传感器靠近所述接头结构设置。
一种氢气管路系统包括第一氢气管路、第二氢气管路、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保护罩、氢气传感器和控制装置。
所述第一氢气管路包括多个输气管和多个接头结构。相邻的两个所述输气管通过一个所述接头结构连接。所述第一氢气管路用于与氢气罐连通。所述第二氢气管路用于与所述氢气罐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连接于所述第一氢气管路,且靠近所述氢气罐的气体出口。所述第一电磁阀在正常情况下处于开启状态。
所述第二电磁阀连接于所述第二氢气管路,且靠近所述氢气罐的气体出口。所述第二电磁阀在正常情况下处于关闭状态。所述保护罩包围形成第一空间。所述接头结构罩设于所述第一空间。
所述氢气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所述氢气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空间的空气浓度,并生成检测信号。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氢气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检测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关闭,所述第二电磁阀打开,使所述氢气罐与所述第二氢气管路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氢气管路系统还包括收集罐。所述收集罐与所述第一空间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氢气管路系统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检测信号控制所述报警装置报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氢气管路系统还包括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氢气管路,且靠近所述氢气罐设置。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二氢气管路,且靠近所述氢气罐设置。
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放大器、比较器和微处理器。所述氢气传感器与所述放大器电连接。所述放大器用于对检测信号进行放大处理。所述比较器与所述放大器电连接。所述比较器用于预设参考信号和接收放大后的所述检测信号,并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和放大后的所述检测信号输出控制信号。所述比较器、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接收所述控制信号。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关闭,所述第二电磁阀打开,使所述氢气罐与所述第二氢气管路连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氢气管路系统,包括两位三通电磁阀、第一氢气管路、第二氢气管路、保护罩、氢气传感器和控制电路。所述第一氢气管路和所述第二氢气管路通过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与所述氢气罐连通。所述第一氢气管路包括接头结构。所述保护罩包围形成第一空间。所述第一氢气管路穿过所述保护罩,且所述接头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所述氢气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空间的空气浓度,并生成检测信号。所述氢气传感器和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
当所述接头结构发生氢气泄漏时,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检测信号控制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动作,使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第二出口连通。当所述第一氢气管路发生氢气泄漏时,所述氢气管路系统通过所述第二氢气管路输送氢气,阻断泄漏源,避免氢气继续泄漏。所述氢气管路系统提高了氢气管路的安全性。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罩避免了氢气扩散到外部空间,便于所述氢气传感器50及时检测到泄漏的氢气,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进而提高了氢气管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所述氢气管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所述氢气管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所述氢气管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所述氢气管路系统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所述氢气管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
氢气管路系统 10
氢气罐 100
第一氢气管路 20
接头结构 201
第一端 202
第一电磁阀 210
输气管 220
保护罩 30
第一空间 301
收集罐 40
氢气吸附材料 400
氢气传感器 50
控制电路 60
电源 610
第一继电器 620
第二控制端 621
触点端 622
放大电路 630
信号输入端 631
信号输出端 632
电源端 633
报警装置 70
两位三通电磁阀 80
第一进口 801
第一出口 802
第二出口 803
第一控制端 804
第二氢气管路 90
第二端 901
第二电磁阀 910
第一单向阀 110
第二单向阀 120
控制装置 640
放大器 641
比较器 642
微处理器 64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请参见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氢气管路系统10,包括两位三通电磁阀80、第一氢气管路20、第二氢气管路90、保护罩30、氢气传感器50和控制电路60。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80包括第一进口801、第一出口802、第二出口803和第一控制端804。所述第一进口801用于与氢气罐100连通。所述第一氢气管路20包括多个输气管220和多个接头结构201。相邻的两个所述输气管220通过一个所述接头结构201连接。靠近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80的所述输气管220包括第一端202。所述第一端202与所述第一出口802连通。
所述第二氢气管路90包括第二端901。所述第二端901与所述第二出口803连通。所述保护罩30包围形成第一空间301。所述接头结构201罩设于所述第一空间301。所述氢气传感器50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301。所述氢气传感器50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空间301的氢气浓度,并生成检测信号。
所述氢气传感器50和所述第一控制端804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60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60根据所述检测信号控制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80动作,使所述第一进口801与所述第二出口803连通,所述氢气罐100与所述第二氢气管路90连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氢气管路系统10,当所述接头结构201发生氢气泄漏时,所述控制电路60根据所述检测信号控制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80动作,使所述第一进口801与所述第二出口803连通。当所述第一氢气管路20发生氢气泄漏时,所述氢气管路系统10通过所述第二氢气管路90输送氢气,阻断泄漏源,避免氢气继续泄漏。所述氢气管路系统10提高了氢气管路的安全性。
所述保护罩30避免氢气泄漏至外部空间,便于所述氢气传感器50及时检测到泄漏的氢气,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所述保护罩30便于使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80及时切换管路,阻断泄漏源,提高了氢气管路的安全性。
当发生氢气泄漏的所述接头结构201被维修好后,所述控制电路60还用于切换至所述第一氢气管路20运输氢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60包括电源610、第一继电器620和放大电路630。所述电源610与所述第一控制端804电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620包括第二控制端621和触点端622。所述触点端622连接于所述电源610与所述第一控制端804之间。所述放大电路630包括信号输入端631、信号输出端632和电源端633。所述电源端633与所述电源610连接。所述信号输入端631与所述氢气传感器50连接。所述信号输出端632与所述第二控制端621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氢气管路系统10还包括收集罐40。所述收集罐40与所述第一空间301连通。
所述收集罐40便于及时导出泄漏氢气,使氢气远离泄漏点,减小泄漏点爆炸的可能性,提高了氢气管路的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集罐40设置于所述保护罩30远离地面的一侧。氢气的质量较空气中其他成分轻。当氢气泄漏时,氢气逐渐上升至所述第一空间301远离地面的部位。所述收集罐40设置于所述保护罩30远离地面的一侧,能够保证较多的氢气被导入所述收集罐40,减小所述第一空间301中氢气的浓度。
所述收集罐40的形状不限。所述收集罐40的形状可以为正方体、长方体或圆柱体等规则形状,也可以为不规则体。
所述保护罩30的形状不限。所述保护罩30的形状可以为正方体、长方体或圆柱体等规则形状,也可以为不规则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集罐40内收纳有氢气吸附材料400。所述氢气吸附材料400用于通过物理吸附或化学吸附的方式吸附氢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氢气吸附材料400为物理吸附材料或化学吸附材料。
所述物理吸附材料可以为活性炭或沸石。活性炭和沸石的均为含有大量微孔的结构,孔隙率大,比表面积大,有良好的吸氢性能。
所述化学吸附材料为储氢合金或配位氢化物。所述储氢合金可以为LaNi5(稀土系储氢合金)或Mg2Ni(镁系储氢合金)。氢气与储氢合金接触时,会在其表面分解为H原子。H原子扩散进入合金内部,并与合金发生反应生成金属氢化物。从而储氢合金达到吸氢的目的。LaNi5与氢气反应生成LaNi5H6,Mg2Ni与氢气反应生成Mg2NiH4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罩30的材料和厚度根据管路要求设计。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罩30优选为厚度约为0.5cm的有机玻璃材质,防止氢气扩散到周围的空气中并发生积聚。
请一并参见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氢气管路系统10还包括报警装置70。所述报警装置70与所述第一控制端804并联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60。
当所述接头结构201发生氢气泄漏时,所述氢气传感器50检测到氢气,并生成检测信号。所述氢气传感器50将所述检测信号上传至所述控制电路60。所述控制电路60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报警装置70报警,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发现氢气泄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报警装置70为多个。多个所述报警装置70与多个所述接头结构201一一对应设置,便于一对一监测所述接头结构201的状态。工作人员通过报警装置70可以判断发生氢气泄漏的所述接头结构201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氢气管路系统10还包括第一单向阀110和第二单向阀120。所述第一单向阀110设置于所述第一氢气管路20,且靠近所述第一端202。所述第二单向阀120设置于所述第二氢气管路90,且靠近所述第二端901。
所述氢气管路系统10由所述第一氢气管路20切换至所述第二氢气管路90。所述第一氢气管路20的所述第一端202突然压力下降,管内的气体迅速回流,引起管路震荡。所述第一单向阀110能够有效减小管路切换过程中的气体回流,避免管路震荡,提高管路传输的稳定性。
当发生氢气泄漏的所述接头结构201被维修好后,所述控制电路60还用于切换至所述第一氢气管路20运输氢气。所述第二单向阀120能够有效减小管路切换过程中的气体回流,避免管路震荡,提高管路传输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氢气传感器50靠近所述接头结构201设置,便于及时检测到泄漏的氢气。
请一并参见图3和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氢气管路系统10包括第一氢气管路20、第二氢气管路90、第一电磁阀210、第二电磁阀910、保护罩30、氢气传感器50和控制装置640。
所述第一氢气管路20包括多个输气管220和多个接头结构201。相邻的两个所述输气管220通过一个所述接头结构201连接。所述第一氢气管路20用于与氢气罐100连通。所述第二氢气管路90用于与所述氢气罐100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210连接于所述第一氢气管路20,且靠近所述氢气罐100的气体出口。所述第一电磁阀210在正常情况下为开启状态。
所述第二电磁阀910连接于所述第二氢气管路90,且靠近所述氢气罐100的气体出口。所述第二电磁阀910在正常情况下为关闭状态。所述保护罩30包围形成第一空间301。所述接头结构201罩设于所述第一空间301。
所述氢气传感器50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301。所述氢气传感器50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空间301的空气浓度,并生成检测信号。所述第一电磁阀210、所述第二电磁阀910和所述氢气传感器50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640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640根据所述检测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210关闭,所述第二电磁阀910打开,使所述氢气罐100与所述第二氢气管路90连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氢气管路系统10,当所述接头结构201发生氢气泄漏时,所述控制装置640根据所述检测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210关闭,所述第二电磁阀910打开,使所述第二氢气管路90与所述氢气罐100连通。当所述第一氢气管路20发生氢气泄漏时,所述氢气管路系统10通过所述第二氢气管路90输送氢气,阻断泄漏源,避免氢气继续泄漏。所述氢气管路系统10提高了氢气管路的安全性。
所述保护罩30避免氢气泄漏至外部空间,便于所述氢气传感器50及时检测到泄漏的氢气,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所述保护罩30便于使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80及时切换管路,阻断泄漏源,提高了氢气管路的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氢气管路系统10还包括收集罐40。所述收集罐40与所述第一空间301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氢气管路系统10还包括报警装置70。所述报警装置70与所述控制装置640连接。所述控制装置640根据所述检测信号控制所述报警装置70报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氢气管路系统10还包括第一单向阀110和第二单向阀120。所述第一单向阀110设置于所述第一氢气管路20,且靠近所述氢气罐100设置。所述第二单向阀120设置于所述第二氢气管路90,且靠近所述氢气罐100设置。
请一并参见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640还包括放大器641、比较器642和微处理器643。所述氢气传感器50与所述放大器641电连接。所述放大器641用于对检测信号进行放大处理。所述比较器642与所述放大器641电连接。所述比较器642用于预设参考信号和接收放大后的所述检测信号,并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和放大后的所述检测信号输出控制信号。所述比较器642、所述第一电磁阀210和第二电磁阀910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643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643接收所述控制信号。所述微处理器643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210关闭,所述第二电磁阀910打开,使所述氢气罐100与所述第二氢气管路90连通。
当所述检测信号达到所述参考信号时,所述比较器642输出所述控制信号。所述微处理器643接收所述控制信号。所述微处理器643根据所述检测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210关闭,所述第二电磁阀910打开,使所述第二氢气管路90与所述氢气罐100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报警装置70与所述控制装置640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640根据所述检测信号控制所述报警装置70报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氢气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位三通电磁阀(80),包括第一进口(801)、第一出口(802)、第二出口(803)和第一控制端(804),所述第一进口(801)用于与氢气罐(100)连通;
第一氢气管路(20),包括多个输气管(220)和多个接头结构(201),相邻的两个所述输气管(220)通过一个所述接头结构(201)连接,靠近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80)的所述输气管(220)包括第一端(202),所述第一端(202)与所述第一出口(802)连通;
第二氢气管路(90),包括第二端(901),所述第二端(901)与所述第二出口(803)连通;
保护罩(30),包围形成第一空间(301),所述接头结构(201)罩设于所述第一空间(301);
氢气传感器(50),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301),所述氢气传感器(50)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空间(301)的氢气浓度,并生成检测信号;以及
控制电路(60),所述氢气传感器(50)和所述第一控制端(804)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60)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60)根据所述检测信号控制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80)动作,使所述第一进口(801)与所述第二出口(803)连通,所述氢气罐(100)与所述第二氢气管路(90)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气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60)包括:
电源(610),所述电源(610)与所述第一控制端(804)电连接;
第一继电器(620),包括第二控制端(621)和触点端(622),所述触点端(622)连接于所述电源(610)与所述第一控制端(804)之间;
放大电路(630),包括信号输入端(631)、信号输出端(632)和电源端(633),所述电源端(633)与所述电源(610)连接,所述信号输入端(631)与所述氢气传感器(50)连接,所述信号输出端(632)与所述第二控制端(621)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气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收集罐(40),与所述第一空间(301)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气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报警装置(70),与所述第一控制端(804)并联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6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气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单向阀(110),设置于所述第一氢气管路(20),且靠近所述第一端(202);
第二单向阀(120),设置于所述第二氢气管路(90),且靠近所述第二端(90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气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传感器(50)靠近所述接头结构(201)设置。
7.一种氢气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氢气管路(20),包括多个输气管(220)和多个接头结构(201),相邻的两个所述输气管(220)通过一个所述接头结构(201)连接,所述第一氢气管路(20)用于与氢气罐(100)连通;
第二氢气管路(90),用于与所述氢气罐(100)连通;
第一电磁阀(210),连接于所述第一氢气管路(20),且靠近所述氢气罐(100)的气体出口;
第二电磁阀(910),连接于所述第二氢气管路(90),且靠近所述氢气罐(100)的气体出口;
保护罩(30),包围形成第一空间(301),所述接头结构(201)罩设于所述第一空间(301);
氢气传感器(50),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301),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空间(301)的空气浓度,并生成检测信号;
控制装置(640),所述第一电磁阀(210)、所述第二电磁阀(910)和所述氢气传感器(50)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640)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640)根据所述检测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210)关闭,所述第二电磁阀(910)打开,使所述氢气罐(100)与所述第二氢气管路(90)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氢气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收集罐(40),与所述第一空间(301)连通。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氢气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报警装置(70),与所述控制装置(640)连接,所述控制装置(640)根据所述检测信号控制所述报警装置(70)报警。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氢气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单向阀(110),设置于所述第一氢气管路(20),且靠近所述氢气罐(100)设置;
第二单向阀(120),设置于所述第二氢气管路(90),且靠近所述氢气罐(100)设置。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氢气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640)还包括:
放大器(641),所述氢气传感器(50)与所述放大器(641)电连接,所述放大器(641)用于对检测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比较器(642),所述比较器(642)与所述放大器(641)电连接,所述比较器(642)用于预设参考信号和接收放大后的所述检测信号,并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和放大后的所述检测信号输出控制信号;
微处理器(643),所述比较器(642)、所述第一电磁阀(210)和第二电磁阀(910)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643)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643)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210)关闭,同时所述第二电磁阀(910)打开,使所述氢气罐(100)与所述第二氢气管路(90)连通。
CN201911399738.9A 2019-12-30 2019-12-30 氢气管路系统 Active CN1111564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99738.9A CN111156413B (zh) 2019-12-30 2019-12-30 氢气管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99738.9A CN111156413B (zh) 2019-12-30 2019-12-30 氢气管路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56413A true CN111156413A (zh) 2020-05-15
CN111156413B CN111156413B (zh) 2021-01-05

Family

ID=70559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99738.9A Active CN111156413B (zh) 2019-12-30 2019-12-30 氢气管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5641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11449A (zh) * 2022-04-15 2022-07-29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一种氢能汽车安全检测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98449A (en) * 1995-09-29 2000-08-0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volume of a substance
CN101323247A (zh) * 2008-07-11 2008-12-17 清华大学 用于燃料电池客车排放的氢气的浓度稀释装置
CN101476997A (zh) * 2009-01-14 2009-07-08 重庆电力科学试验研究院 六氟化硫气体样品采集装置
CN101929909A (zh) * 2009-06-18 2010-12-29 王世庆 煤气泄漏检测仪
CN203463948U (zh) * 2013-08-21 2014-03-05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城铁车辆压缩空气输送的安全保障系统
CN105605418A (zh) * 2015-12-17 2016-05-25 安徽华盛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it智能化实验室集中供气系统
CN106324178A (zh) * 2015-07-03 2017-01-11 上海戴维蓝普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免标定的催化燃烧传感器工作方法
CN106404300A (zh) * 2016-11-18 2017-02-15 贵州望江气体有限公司 高压容器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08331787U (zh) * 2018-05-10 2019-01-04 廊坊黎明气体有限公司 连续供气超压压力保护装置
CN209026526U (zh) * 2018-11-12 2019-06-25 云南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氢气泄漏报警仪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98449A (en) * 1995-09-29 2000-08-0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volume of a substance
CN101323247A (zh) * 2008-07-11 2008-12-17 清华大学 用于燃料电池客车排放的氢气的浓度稀释装置
CN101476997A (zh) * 2009-01-14 2009-07-08 重庆电力科学试验研究院 六氟化硫气体样品采集装置
CN101929909A (zh) * 2009-06-18 2010-12-29 王世庆 煤气泄漏检测仪
CN203463948U (zh) * 2013-08-21 2014-03-05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城铁车辆压缩空气输送的安全保障系统
CN106324178A (zh) * 2015-07-03 2017-01-11 上海戴维蓝普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免标定的催化燃烧传感器工作方法
CN105605418A (zh) * 2015-12-17 2016-05-25 安徽华盛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it智能化实验室集中供气系统
CN106404300A (zh) * 2016-11-18 2017-02-15 贵州望江气体有限公司 高压容器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08331787U (zh) * 2018-05-10 2019-01-04 廊坊黎明气体有限公司 连续供气超压压力保护装置
CN209026526U (zh) * 2018-11-12 2019-06-25 云南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氢气泄漏报警仪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11449A (zh) * 2022-04-15 2022-07-29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一种氢能汽车安全检测装置
CN114811449B (zh) * 2022-04-15 2023-08-22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一种氢能汽车安全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56413B (zh) 2021-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00844U (zh) 一种可快速吸放氢的金属氢化物储氢装置
CN111156413B (zh) 氢气管路系统
WO2006017449A3 (en) Pressurized hydrogen delivery system for electrochemical cells
CN111346322B (zh) 一种水下无人密闭舱室的氧气安全性系统
CN104100834A (zh) 一种可快速吸放氢的金属氢化物储氢装置
CN110589759A (zh) 制氢装置及加氢系统
CN111156422A (zh) 氢气管路主动安全防护装置及方法
US20230235855A1 (en) Portable fueling system
CN111174102A (zh) 氢气管路主动安全反馈急停系统
CN103236554A (zh) 燃料电池备用电源供氢汇流排氮气吹扫系统
CN113748294B (zh) 氢储存系统
CN111156415B (zh) 氢气泄漏吸附系统
CN111156420B (zh) 防氢气泄露装置
US20090101118A1 (en) Fuel supply system with a gas adsorption device
CN111157679A (zh) 氢气管路检测系统
CN111174100B (zh) 氢气泄露安全防护装置
CN210620236U (zh) 制氢装置及加氢系统
CN108443703A (zh) 一种供给燃料电池模组的充氢设备及其智能充氢控制方法
CN111174101B (zh) 自释放吸收式氢气主动安全防护装置
CN210831441U (zh) 一种用于热电联供住宅区的输氢管道
CN107492672A (zh) 一种氢能汽车上专用的氢能压力发电设备
CN217130973U (zh) 一种燃料电池测试用供气终端装置
CN219937088U (zh) 一种液流电堆系统
CN111156414B (zh) 非外部功能式氢气泄漏安全防护系统及方法
CN208041604U (zh) 压缩氢气加气机的防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