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47999B - 一种柔性电路板及扬声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电路板及扬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47999B
CN111147999B CN202010267709.3A CN202010267709A CN111147999B CN 111147999 B CN111147999 B CN 111147999B CN 202010267709 A CN202010267709 A CN 202010267709A CN 111147999 B CN111147999 B CN 1111479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ntilever
section
circuit board
flexible circuit
ro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6770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47999A (zh
Inventor
张永华
邱士嘉
杨长江
何宪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ettop Acou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ettop Acou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ttop Acou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Gettop Acou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6770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479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479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79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479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79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9/00Electrostatic transducers
    • H04R19/02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transducers or diaphragm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tructure Of Printed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电路板,通过将第一悬臂段导电层的截面宽度在第一方向上从两个端向中间逐渐减小,第一悬臂段导电层的截面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悬臂段导电层的截面宽度,从而使的第一悬臂段导电层的横截面积小于位于其两端的第二悬臂段导电层的横截面积,这样第一悬臂段导电层电阻会增大,相应的产生的热量更大,更大的热量会使第一悬臂段导电层刚度降低,那么悬臂的中间区域就会参与更多的柔性电路板振动,能够有效减少根部的变形,减小根部的应力,避免振动时根部的热量大量的积聚,提高柔性电路板的疲劳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柔性电路板及扬声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声学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柔性电路板及扬声器。
背景技术
超线性扬声器能极大的提高空间利用率,提高发声器件的振动幅度,因此,其音质,特别是低频音质能得到较大提高。为提高超线性扬声器振动组件的振动幅值,需要将传统的引线更替为柔性电路板来导通电路,得益于柔性电路板是由高分子材料包裹铜层的堆叠结构,外侧的高分子材料能够很好的保护内部的导电铜层。
传统结构的柔性电路板,很难通过168小时的可靠性验,通过其失效图可以发现,失效位置一般为柔性电路板根部,其主要原因是柔性电路板在振动时,根部变形最大,这种局部变形会导致热量在根部集聚,过高的温度能够将包裹的高分子材料层碳化并产生裂纹,包裹层的失效会使得铜层的应力更大,并且随着温度升高,铜层本身的疲劳极限强度也会降低,因此长期的可靠性试验后,铜层在根部产生疲劳裂纹。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失效位置的高分子材料层发黑,可以确定,柔性电路板在振动时,根部是发生变形的主要部位,这种不间断的来回弯折,一方面在根部形成高应力集中区,另一方面使得铜层在变形区域产生热量积聚区,而高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铜层的疲劳极限。长时间通电产生的电流热也是热量的另一个主要来源。因此,如何降低根部的温度、减少根部的应力是改善柔性电路板断裂的有效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柔性电路板及扬声器,其能够有效较少根部的变形,减小根部的应力,避免振动时根部的热量大量积聚,降低根部温度,提高柔性电路板的疲劳寿命。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一种柔性电路板,由多个材料层复合而成的多层结构或者由多个材料层和胶水层复合而成的多层结构,所述材料层包括位于中心区域的导电层和位于外表面的绝缘层;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与音圈固定的振动部和与盆架固定的固定部,所述振动部和所述固定部之间通过悬臂连接,所述悬臂包括悬臂本体和位于悬臂本体两端的根部,悬臂本体通过两个所述根部分别与振动部和固定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本体包括位于两端的第二悬臂段和中间的第一悬臂段,所述第一悬臂段导电层的截面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悬臂段导电层的截面宽度,所述第一悬臂段导电层的截面宽度在第一方向上从两个端向中间逐渐减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悬臂段导电层的截面宽度沿着第一方向上一个侧边从两个端向中间逐渐减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悬臂段导电层的截面宽度沿着第一方向上相对的两个侧边从两个端向中间逐渐减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悬臂段导电层包括位于两端的弧形部,所述弧形部在第一方向上至少一个侧边包括一弧线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悬臂段导电层还包括位于中间的直线部,所述直线部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两个侧边为直线段,所述弧线段与所述直线段切线过渡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悬臂本体的导电层在第二方向上的截面宽度为D,所述第一悬臂段的导电层在第二方向上的最小截面宽度为D’,所述D’位于3/4D和4/5D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悬臂本体的长度为L,所述第一悬臂段长度为L’,所述L’位于1/5L和1/4L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悬臂段长度为L’,所述第一悬臂段导电层的所述直线部的长度为L”,所述L”位于2/3L’和3/4L’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根部包括与所述振动部连接的第一根部,所述第一根部从悬臂本体的一端向远离悬臂本体的一端截面宽度逐渐增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根部包括内弧段和外弧段,所述外弧段包括与所述悬臂本体连接的第一外弧段和与所述振动部连接的第二外弧段,所述第一外弧段与所述第二外弧段连接,且法向相反,所述第一外弧段与内弧段法向相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外弧段与所述第二外弧段连接处相切过渡,所述第一外弧段与所述第二外弧段连接处的根部的截面宽度为所述悬臂本体的截面宽度的2~3倍。
一种扬声器,包括辅助系统、磁路系统以及振动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及所述振动系统收容固定于所述辅助系统形成的容纳腔内,所述振动系统包括结合在一起的振膜、柔性电路板及音圈,所述柔性电路板为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固定部与所述扬声器的辅助系统固定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的振动部与所述音圈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电路板,通过将第一悬臂段导电层的截面宽度在第一方向上从两个端向中间逐渐减小,第一悬臂段导电层的截面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悬臂段导电层的截面宽度,从而使的第一悬臂段导电层的横截面积小于位于其两端的第二悬臂段导电层的横截面积,这样第一悬臂段导电层电阻会增大,相应的产生的热量更大,更大的热量会使第一悬臂段导电层刚度降低,那么悬臂的中间区域就会参与更多的柔性电路板振动,能够有效减少根部的变形,减小根部的应力,避免振动时根部的热量大量的积聚,提高柔性电路板的疲劳寿命。
2、第一悬臂段导电层的截面宽度沿着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两个侧边从两个端向中间逐渐减小,第一悬臂段导电层包括位于两端的弧形部,避免第一悬臂导电层和第二悬臂导电层连接处变化剧烈,能够减小第一悬臂导电层和第二悬臂导电层连接处的应力,提高悬臂的抗疲劳强度,从而提高柔性电路板的寿命。
3、第一悬臂段导电层包括位于两端的弧形部,所述弧形部在第一方向上至少一个侧边包括弧线段,还包括位于中间的直线部,所述直线部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两个侧边为直线段,所述弧线段与所述直线段切线过渡连接。通过将第一悬臂段导电层的形状设为两端弧形中间直线,弧形与直线连接处平缓圆滑过渡,可以减小第一悬臂段导电层的应力,避免第一悬臂振动时导电层变化剧烈引起的断裂,提高悬臂的抗疲劳强度,从而提高柔性电路板的寿命。
4、根部包括与所述振动部连接的第一根部,所述第一根部从悬臂本体的一端向远离悬臂本体的一端截面宽度逐渐增大;所述第一根部包括内弧段和外弧段,所述外弧段包括与所述悬臂本体连接的第一外弧段和与所述振动部连接的第二外弧段,所述第一外弧段与所述第二外弧段连接且法向相反,所述第一外弧段与内弧段法向相反;即通过采用变截面及曲线过渡形式将第一根部的截面宽度逐渐增大,扩大了根部变形承担区域,降低最大应力值和应力集中程度,减小大应力分布面积,提高其抗疲劳能力。
5、通过逐渐增加第一根部的截面宽度,增大后根部第一外弧与第二外弧相切连接处的截面宽度为悬臂本体截面宽度的2~3倍,即增大第一根部的截面宽度,一方面能够增大整个悬臂的刚性差,使得振动时远离第一根部,另一方面增大宽度从而增大了的导电层的宽度,相当于降低了第一根部的电阻,则其产生的电流热也会降低,就会提高了根部抗疲劳强度,提高柔性电路板的可靠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一种柔性电路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一种柔性电路板悬臂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一种柔性电路板悬臂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发明一种柔性电路板悬臂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发明一种柔性电路板悬臂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发明一种柔性电路板悬臂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本发明一种柔性电路板悬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本发明一种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9是本发明一种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 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柔性电路板,由多个材料层复合而成的多层结构或者由多个材料层和胶水层复合而成的多层结构;所述材料层包括位于中心区域的导电层和位于外表面的绝缘层,本实施中,导电层为铜层,不限于铜层,还可以为康铜合金、金等;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与音圈固定的振动部1和与盆架固定的固定部2,所述振动部1和所述固定部2之间通过悬臂连接,所述悬臂包括悬臂本体4和位于悬臂本体两端的根部,悬臂本体通过两个所述根部分别与振动部1和固定部2连接,所述悬臂本体4包括位于两端的第二悬臂段42和中间的第一悬臂段41,第一悬臂段41上设置有第一悬臂段导电层43,第一悬臂段导电层43的宽度小于第一悬臂段41的宽度,第二悬臂段42上设置有第二悬臂段导电层,第一悬臂段41的宽度和第二悬臂段42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一悬臂段导电层43的截面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悬臂段42导电层的截面宽度,所述第一悬臂段导电层43的截面宽度在第一方向上从两个端向中间逐渐减小,第一方向为图中所示的X方向。
悬臂本体4上第一悬臂段导电层43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悬臂段42导电层的宽度,将第一悬臂段导电层43宽度减小,则导电层的截面积相应的减小,即第一悬臂段导电层43的横截面积小于位于其两端的第二悬臂段42导电层的横截面积,根据R=ρ*L/S,其中S为横截面积,这样第一悬臂段导电层43电阻会增大,第一悬臂段导电43层电阻会增大,相应的产生的热量更大,更大的热量会使第一悬臂段导电层43刚度降低,那么第一悬臂段41会参与更多的柔性电路板振动,能够有效减少根部的变形,减小根部的应力,避免振动时根部的热量大量的积聚,提高了柔性电路板的抗疲劳强度,提高柔性电路板的疲劳寿命。
第一悬臂段导电层43的截面宽度在第一方向上从两个端向中间逐渐减小,可以有效逐渐增大第一悬臂段导电层43和第二悬臂导电层连接处的热量,使热量分布更加均匀,减小悬臂中间位置处的刚度差,减小应力的集中,提高悬臂的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振动部1和固定部2均为矩形,且振动部1位于固定部2内部,四条边分别对应平行,悬臂对应设置有四个,分别连接振动部1和固定部2相对的边,其中连接振动部1和固定部2较长的两条边的悬臂长度较大,相对于长度较短的悬臂,其根部受到的应力较小,连接振动部1和固定部2较短的两条边的悬臂其根部受到的应力较大,由于其中两条悬臂长度较大,另外两条悬臂长度较短,与振动部1相对的两个侧边连接的两个所述连接悬臂关于振动部1呈中心对称。由实验可知,将第一悬臂段导电层43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悬臂段42导电层的宽度,第一悬臂段导电层43的横截面积小于位于其两端的第二悬臂段42导电层的横截面积用在长度较短的悬臂上,取得的效果最好,如图1所示,只在其中一个长度较短的悬臂本体4上的导电层分段设置。当然不限于此,也可以另一个长度较长的悬臂本体4上的导电层分段设置,还可以其他悬臂本体4上的导电层同时分段设置。
本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的整体形状为矩形,也可为圆环形,若为圆环形,则振动部和固定部均为圆环状,振动部设在固定部的内侧,振动部和固定部之间通过悬臂连接,也可为其他形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中,所述第一悬臂段导电层43包括位于两个端部的弧形部44和位于中间的直线部45,第一悬臂段导电层43的两端均为弧形设置,且互相对称,这样第一悬臂段导电层43与两端的连接方式相同,使的振动变形相同,应力分布均匀,延长使用寿命。所述弧形部44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个相对的侧边为弧线段46,两个弧形部44对称设置,所述直线部45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为直线段47,两个直线段47对称设置,所述弧线段46与所述直线段47切线过渡连接,弧线段46与直线段47连接的部分相切缓慢过渡连接,可以有效减小应力集中。
所述悬臂本体4在所述悬臂的第二方向上的截面宽度为D,所述第一悬臂段导电层43的所述直线部45在所述悬臂的第二方向上的截面宽度为D’,所述D’位于3/4D和4/5D之间。由实验可知,当第一悬臂导电层43的截面宽度D’为悬臂本体4截面宽度D的0.75~0.8倍之间时,悬臂本体4的应力、刚性等性能、机械效果更好。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悬臂导电层43的截面宽度D’为悬臂本体4截面宽度D的0.8倍,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0.75倍、0.78倍等其他数值,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D’与 D之间的其他比例关系,其中,第二方向为图中所示的Y向。
所述悬臂本体4的长度为L,所述第一悬臂段41长度为L’,所述第一悬臂段41长度L’位于1/5L和1/4L之间,由实验可知,第一悬臂段41长度L’为悬臂本体4的长度L的0.2~0.25倍之间时,悬臂本体4的应力、刚性等性能、机械效果更好。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悬臂段41长度L’为悬臂本体4的长度L的0.25倍,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0.2倍、0.23倍等其他数值,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L’与L之间的其他比例关系。所述第一悬臂段导电层43的所述直线部的长度为L”,所述L”位于2/3L’和3/4L’之间,由实验可知,第一悬臂段导电层43的所述直线部的长度为L”为第一悬臂段41长度为L’的2/3~3/4之间时,悬臂本体4的应力、刚性等性能、机械效果更好。本实施例中,第一悬臂段导电层43的所述直线部的长度为L”为第一悬臂段41长度为L’的0.75倍,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2/3倍、0.7倍等其他数值,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L”与L’之间的其他比例关系。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根部包括与所述振动部1连接的第一根部51和与固定部2连接的第二根部52,所述第一根部51从悬臂本体4的一端向远离悬臂本体4的一端的宽度逐渐增大,所述第一根部51和第二根部52远离悬臂本体4的一端截面宽度均大于与悬臂本体4连接的一端的截面宽度,所述第一根部包括内弧段511和外弧段,所述外弧段包括与所述悬臂本体4连接的第一外弧段512和与所述振动部1连接的第二外弧段513,所述第一外弧段512与所述第二外弧段513连接,法向相反。其中,法向即法线的方向,与切向,即切线的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外弧段512与所述第二外弧段513连接处相切过渡,所述第一外弧段512与所述第二外弧段513连接处的根部的截面宽度为所述悬臂本体的截面宽度的2~3倍,由实验可知,在此数值范围内,第一根部51的应力、刚性等性能、机械效果更好。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根部51的截面宽度为W,所述W为所述悬臂本体4的截面宽度D的2-3倍,本实施例中,W为2.5D,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2D、3D等其他数值,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W与D之间的其他比例关系,第二根部52的截面宽度为W',W'在1.3D-1.7D之间,本实施例中W'为1.5D,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1.3D、1.7D等其他数值,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W'与D之间的其他比例关系。传统的第一根部的截面宽度在1.4D-2D之间,一般为1.5D左右,将第一根部51截面加宽一方面降低根部电阻,电流热就会降低;另一方面,适当加宽会提高根部刚度,减少根部的局部振动,降低应力幅。
靠近音圈的第一根部51加宽是因为靠近音圈的第一根部51是起振点,要提高其一定的刚性,否则由于其悬臂的惯性力,其第一根部51容易疲劳折断,而靠近固定部的第二根部52则是被动振动处,不能过宽,否则音圈振动一定的振幅,其应力会很大,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发生应力疲劳失效。
实施例2: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悬臂段导电层43为对称结构,可以使变窄的第一悬臂段导电层43的两端的热量变化相等,使其刚度渐变程度相等,从而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第二悬臂段导电层到第一悬臂段导电层43宽度是逐渐减小的,第一悬臂段导电层43的截面宽度在第一方向上两个侧边从两个端向中间逐渐减小,所述第一悬臂段导电层43包括位于两个端部的锥形部48和位于中间的直线部45,锥形部分别与第二悬臂段导电层和直线部45连接,所述锥形部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个相对的侧边为直线段,所述直线部45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为直线段。
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如图5所示,本实施中,第一悬臂段导电层43的截面宽度沿着在第一方向上的下侧边从两个端向中间逐渐减小,上侧边不变,呈向内凹陷。所述第一悬臂段导电层43包括位于两个端部的弧形部44和位于中间的直线部45。所述弧形部44在第一方向上的下侧边为弧线段46,上侧边为直线段,上侧边与第二悬臂段导电层的上侧边平齐,所述直线部45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为直线段47。也可以采用第一悬臂段导电层43的截面宽度在第一方向上的上侧边从两个端向中间逐渐减小,下侧边不变,所述第一悬臂段导电层43包括位于两个端部的弧形部44和位于中间的直线部45。所述弧形部44在第一方向上的上侧边为弧线段46,下侧边为直线段,下侧边与第二悬臂段导电层的下侧边平齐。
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如图6所示,第一悬臂段导电层43的截面宽度在第一方向上两个侧边从两个端向中间逐渐减小,第一悬臂段导电层43包括两端,两端均为弧线部44,第一悬臂段导电层43的弧线部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两侧均为弧线段46,呈凹陷结构,两个弧形部对称设置。
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如附图7所示,第一悬臂段导电层43的截面宽度沿着在第一方向上的下侧边从两个端向中间逐渐减小,上侧边不变,呈向内凹陷。第一悬臂段导电层43包括两端,两端均为弧线部44,第一悬臂段导电层43的弧线部在第一方向上的下侧均为弧线段46,呈凹陷结构,上侧边为直线段,上侧边与第二悬臂段导电层的上侧边平齐。也可以采用第一悬臂段导电层43的截面宽度在第一方向上的上侧边从两个端向中间逐渐减小,第一悬臂段导电层43的弧线部在第一方向上的上侧均为弧线型,呈凹陷结构,下侧不变,下侧与第二悬臂段导电层的下侧平齐。
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6:如附图8所示,将两个长度较短悬臂本体4上的导电层均进行分段设置,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7:如附图8所示,将两个长度较短悬臂本体4上的导电层均进行分段设置。其他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8:如附图8所示,将两个长度较短悬臂本体4上的导电层均进行分段设置,其他结构与实施例3相同。
实施例9:如附图8所示,将两个长度较短悬臂本体4上的导电层均进行分段设置,其他结构与实施例4相同。
实施例10:如附图8所示,将两个长度较短悬臂本体4上的导电层均进行分段设置,其他结构与实施例5相同。
实施例11:如附图9所示,将四个悬臂本体4的导电层均进行分段设置,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2:如附图9所示,将四个悬臂本体4的导电层均进行分段设置,其他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13:如附图9所示,将四个悬臂本体4的导电层均进行分段设置,其他结构与实施例3相同。
实施例14:如附图9所示,将四个悬臂本体4的导电层均进行分段设置,其他结构与实施例4相同。
实施例15:如附图9所示,将四个悬臂本体4的导电层均进行分段设置,其他结构与实施例5相同。
实施例16:一种扬声器,包括辅助系统、磁路系统以及振动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及所述振动系统收容固定于所述辅助系统形成的容纳腔内,所述振动系统包括结合在一起的振膜、柔性电路板及音圈,所述柔性电路板为上述实施例1-15任一个实施例中的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固定部2与所述扬声器的辅助系统固定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的振动部1与所述音圈连接。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2)

1.一种柔性电路板,由多个材料层复合而成的多层结构或者由多个材料层和胶水层复合而成的多层结构,所述材料层包括位于中心区域的导电层和位于外表面的绝缘层;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与音圈固定的振动部和与盆架固定的固定部,所述振动部和所述固定部之间通过悬臂连接,所述悬臂包括悬臂本体和位于悬臂本体两端的根部,悬臂本体通过两个所述根部分别与振动部和固定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本体包括位于两端的第二悬臂段和中间的第一悬臂段,所述第一悬臂段导电层的截面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悬臂段导电层的截面宽度,所述第一悬臂段导电层的截面宽度在第一方向上从两个端向中间逐渐减小,第一悬臂段的宽度和第二悬臂段的宽度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臂段导电层的截面宽度沿着第一方向上一个侧边从两个端向中间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臂段导电层的截面宽度沿着第一方向上相对的两个侧边从两个端向中间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臂段导电层包括位于两端的弧形部,所述弧形部在第一方向上至少一个侧边包括一弧线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臂段导电层还包括位于中间的直线部,所述弧形部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两个侧边为弧线段,所述直线部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的两个侧边为直线段,所述弧线段与所述直线段切线过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本体在第二方向上的截面宽度为D,所述第一悬臂段的导电层在第二方向上的最小截面宽度为D’,所述D’位于3/4D和4/5D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本体的长度为L,所述第一悬臂段长度为L’,所述L’位于1/5L和1/4L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臂段长度为L’,所述第一悬臂段导电层的所述直线部的长度为L”,所述L”位于2/3L’和3/4L’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其中之一所述的一种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根部包括与所述振动部连接的第一根部,所述第一根部从悬臂本体的一端向远离悬臂本体的一端截面宽度逐渐增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根部包括内弧段和外弧段,所述外弧段包括与所述悬臂本体连接的第一外弧段和与所述振动部连接的第二外弧段,所述第一外弧段与所述第二外弧段连接,且法向相反,所述第一外弧段与内弧段法向相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弧段与所述第二外弧段连接处相切过渡,所述第一外弧段与所述第二外弧段连接处的根部的截面宽度为所述悬臂本体的截面宽度的2~3倍。
12.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辅助系统、磁路系统以及振动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及所述振动系统收容固定于所述辅助系统形成的容纳腔内,所述振动系统包括结合在一起的振膜、柔性电路板及音圈,所述柔性电路板为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固定部与所述扬声器的辅助系统固定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的振动部与所述音圈连接。
CN202010267709.3A 2020-04-08 2020-04-08 一种柔性电路板及扬声器 Active CN1111479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67709.3A CN111147999B (zh) 2020-04-08 2020-04-08 一种柔性电路板及扬声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67709.3A CN111147999B (zh) 2020-04-08 2020-04-08 一种柔性电路板及扬声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47999A CN111147999A (zh) 2020-05-12
CN111147999B true CN111147999B (zh) 2020-07-24

Family

ID=70528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67709.3A Active CN111147999B (zh) 2020-04-08 2020-04-08 一种柔性电路板及扬声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47999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25932B1 (ko) * 2016-04-25 2016-05-31 주식회사 슬리비스 스피커 장치용 서스펜션 및 이를 적용한 스피커 장치
CN109246561A (zh) * 2018-09-21 2019-01-18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44728B2 (ja) * 2004-05-11 2010-03-31 スター精密株式会社 電気音響変換器
JP2011259046A (ja) * 2010-06-07 2011-12-22 Onkyo Corp サスペンション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振動センサーまたはスピーカー
CN105101022B (zh) * 2015-08-25 2018-11-09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振动发声装置
CN209314091U (zh) * 2019-01-29 2019-08-27 深圳市信维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微型扬声器的定心支片
CN110933576B (zh) * 2020-02-20 2020-06-19 共达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定心支片及具有该定心支片的扬声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25932B1 (ko) * 2016-04-25 2016-05-31 주식회사 슬리비스 스피커 장치용 서스펜션 및 이를 적용한 스피커 장치
CN109246561A (zh) * 2018-09-21 2019-01-18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47999A (zh) 2020-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81791B (zh) 压电谐振器以及包含封装在壳体中的该谐振器的组件
KR101432459B1 (ko) 퓨즈판, 및 그것을 구비하는 전지 블록
CN207369296U (zh) 一种扬声器
US9423419B2 (en) Test socket including electrode supporting portion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est socket
JP4319657B2 (ja) 圧電振動子
US20180077495A1 (en) Silica gel diaphragm, speaker module, and method for reprocessing silica gel diaphragm
CN111147999B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及扬声器
JP2013007700A (ja) 電気的接触子
CN211047208U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及扬声器
CN210745533U (zh) 一种抗振扬声器
CN105744450A (zh) 动圈式立体声拾音头
CN110933576B (zh) 一种定心支片及具有该定心支片的扬声器
WO2020155968A1 (zh) 电池模块
CN210579218U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及扬声器
JP2013232778A (ja) 音叉型圧電振動片、および音叉型圧電振動子
KR101084829B1 (ko) 배터리팩
CN211792229U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及扬声器
CN111246661B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及扬声器
CN110933575A (zh) 一种定心支片及具有该定心支片的扬声器
US11309482B2 (en) Vibrating element with conductive frames
CN113727250A (zh) 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7927047U (zh) 一种印制电路板和电子设备
CN212413420U (zh) 一种定心支片及具有该定心支片的扬声器
CN218829877U (zh) 晶体谐振器
KR20200113485A (ko) 검사용 소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