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46556B - 天线装置及电子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天线装置及电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46556B
CN111146556B CN201811300225.3A CN201811300225A CN111146556B CN 111146556 B CN111146556 B CN 111146556B CN 201811300225 A CN201811300225 A CN 201811300225A CN 111146556 B CN111146556 B CN 1111465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device
cable
waterproof plug
hole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0022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46556A (zh
Inventor
张广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ac Computer Kunshan Co Ltd
Getac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ac Computer Kunshan Co Ltd
Getac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ac Computer Kunshan Co Ltd, Getac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Mitac Computer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0022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465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465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65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465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65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258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used with computer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2Housings not intimately mechanically associated with radiating elements, e.g. rado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种天线装置及电子系统,所述天线装置包括承载件、防水塞、阻水凸肋及天线组件,其中防水塞穿设于承载件的端壁上;阻水凸肋凸设于端壁的外表面上且环绕防水塞;天线组件配置于承载件上且包括第一缆线,第一缆线穿设于防水塞上;电子系统包括系统壳体及天线装置,其中系统壳体具有安装部,安装部的侧面具有穿孔,天线装置装设于系统壳体的安装部中,第一缆线通过穿孔从安装部进入系统壳体内部,阻水凸肋抵靠于安装部的侧面,以封闭穿孔。利用本发明的天线装置及电子系统,通过天线装置与系统壳体组装后即可防止液体由穿孔进入系统壳体,从而节省组装步骤及时间。

Description

天线装置及电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天线装置及电子系统。
【背景技术】
为便于即时收发信息及定位,现有技术的电子产品,例如笔记型电脑、平板电脑等,通常都内建有天线。然而,天线与系统壳体接合处不可避免的会有空隙,为避免如水的液体由空隙渗入系统壳体中,造成系统壳体内的电子元件运作不正常或毁损。现有技术于天线组装至系统壳体上后,会再通过点胶的方式对天线与系统壳体接合处进行防水处理,也就是将空隙以粘胶封闭,以阻隔液体于系统壳体之外。但是,防水处理对于整个电子产品的组装来说,即是增加组装步骤且需要耗费时间,造成组装时程的延长。
本背景技术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发明内容,因此在背景技术中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所知道的习知技术。此外,在背景技术中所揭露的内容并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代表在本发明申请前已被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所知晓或认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可减少组装步骤及时间。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系统,其天线装置可减少组装步骤及时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天线装置包括承载件、防水塞、阻水凸肋及天线组件。防水塞穿设于承载件的端壁上。阻水凸肋凸设于端壁的外表面上且环绕防水塞。天线组件配置于承载件上且包括第一缆线,第一缆线穿设于防水塞上。天线装置适于装设于系统壳体上,第一缆线通过系统壳体的穿孔进入系统壳体,阻水凸肋抵靠于系统壳体,以封闭穿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电子系统包括系统壳体及天线装置。系统壳体具有安装部,安装部的侧面具有穿孔。天线装置装设于系统壳体的安装部中,天线装置包括承载件、防水塞、阻水凸肋及天线组件。防水塞穿设于承载件的端壁上。阻水凸肋凸设于端壁的外表面上且环绕防水塞。天线组件配置于承载件上且包括第一缆线,第一缆线穿设于防水塞上。第一缆线通过穿孔从安装部进入系统壳体内部,阻水凸肋抵靠于安装部的侧面,以封闭穿孔。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天线装置及电子系统中,通过防水塞、阻水凸肋及穿设于防水塞上的第一缆线,天线装置与系统壳体组装后即可防止液体由穿孔进入系统壳体,而无须其他额外的防水处理(如点胶),从而达到节省组装步骤及时间的优点。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的外观图。
图2为图1的天线装置的分解图。
图3为图1的天线装置的承载件、连接件及阻水凸肋的外观图。
图4为图1中A-A割面线的剖面图。
图5为图1的天线装置的第一组装动作图。
图6为图1的天线装置的第二组装动作图。
图7为图6的侧视图。
图8为沿图7中B-B割面线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装置的外观图。图2为图1的天线装置的分解图。图3为图1的天线装置的承载件、连接件及阻水凸肋的外观图。图4为图1中A-A割面线的剖面图。请参考图1至4,本实施例的天线装置100包括承载件110、防水塞120、阻水凸肋130以及天线组件140。防水塞120穿设于承载件110的端壁111上。阻水凸肋130凸设于端壁111的外表面上,且阻水凸肋130环绕于防水塞120的周围。天线组件140配置于承载件110上且包括第一缆线141,第一缆线141穿设于防水塞120上。图5为图1的天线装置的第一组装动作图。图6为图1的天线装置的第二组装动作图。图7为图6的侧视图。图8为沿图7中B-B割面线的剖面图。请参考图5至8,天线装置100适于装设于系统壳体200上,第一缆线141通过系统壳体200的穿孔210进入系统壳体200,阻水凸肋130抵靠于该系统壳体200,以封闭穿孔210。
上述的天线组件140可包括第一电路板142,第一电路板142与第一缆线141电连接,第一电路板142可为软性电路板也可为硬式电路板,第一电路板142可配置于承载件110的外侧或内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142为软性电路板,且第一电路板142可被称为第一软性电路板,第一电路板142配置于承载件110的外侧;进一步而言,上述的承载件110可包括环侧壁112,环侧壁112与端壁111相接,第一电路板142沿环侧壁112的外表面延伸设置,也就是说,第一电路板142配置于环侧壁112的外表面上。此外,第一电路板142可配置有天线电路,天线电路与第一缆线141电连接,适于接收或发送无线信号。
上述的承载件110可包括连通部113以及形成于环侧壁112上的开口部114,连通部113的一端连接开口部114,连通部113的另一端连接防水塞120,也就是说,连通部113连接于开口部114及防水塞120之间。第一缆线141可配置于环侧壁112的外表面上,且第一缆线141可沿环侧壁112的外表面延伸至开口部114、由开口部114进入连通部113内并穿设于防水塞120上,换言之,第一缆线141由环侧壁112的外表面通过开口部114及连通部113而穿设于防水塞120上。
上述的环侧壁112与端壁111之间可形成有内空间115,连通部113与内空间115邻接,通过内空间115使承载件110的重量减少,从而使天线装置100的整体重量减少以达到轻量化的需求。此外,环侧壁112上可形成有通孔部116,通孔部116连接内空间115与环侧壁112的外表面,第一电路板142覆盖通孔部116,通过通孔部116进一步减少承载件110的重量,从而更进一步减少天线装置100的整体重量。另外,承载件110可包括支撑板117,支撑板117连接环侧壁112且配置于内空间115中,支撑板117可强化承载件110的结构强度,使承载件110于轻量化的同时可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支撑板117的数量可为一个或多个,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117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支撑板117连接并将内空间115分隔为格状,但不以此为限。此外,在本发明中,支撑板117可为中空也可为实心。
上述的天线装置100可包括距离感测组件150,距离感测组件150配置于承载件110上且包括第二缆线151,第二缆线151穿设于防水塞120上,第一缆线141及第二缆线151通过系统壳体200的穿孔210进入系统壳体200。另外,距离感测组件150可包括第二电路板152,第二电路板152与第二缆线151电连接,第二电路板152可为软性电路板也可为硬式电路板,第二电路板152可配置于承载件110的外侧或内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路板152为软性电路板,且第二电路板152可被称为第二软性电路板,第二电路板152配置于承载件110的外侧且邻接于第一电路板142,第二电路板152覆盖通孔部116;进一步而言,第二电路板152可沿环侧壁112的外表面延伸设置,也就是说,第二电路板152配置于环侧壁112的外表面上。此外,第二电路板152可配置有感应电路,感应电路与第二缆线151电连接,适于感测周围物体如人体的接近。
另外,上述的承载件110的端壁111可具有贯穿部118,防水塞120埋设于贯穿部118中。进一步而言,在本实施例中,贯穿部118与连通部113连接,防水塞120具有相连接的第一端121及第二端122,第一端121埋设于贯穿部118中,第二端122配置于连通部113中,且第二端122与连通部113相紧配以相对固定,但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防水塞120的第二端122也可以与连通部113以螺合的方式相对固定。在本实施例中,防水塞120的材质可为弹性塑料,但不以此为限。
请参考图5至8,上述的天线装置100与系统壳体200的组装如下:先将第一缆线141及第二缆线151穿入系统壳体200上的穿孔210中并进入系统壳体200,再将天线装置100向下靠于系统壳体200上并使得阻水凸肋130抵靠于系统壳体200上,最后可以如螺丝、铆钉等固定件将天线装置100固定于系统壳体200上。其中,由于第一缆线141及第二缆线151是穿设于防水塞120上,阻水凸肋130是配置于承载件110的端壁111上并且环绕防水塞120,故于第一缆线141及第二缆线151穿入系统壳体200上的穿孔210中后并使阻水凸肋130抵靠于系统壳体200上时,防水塞120及阻水凸肋130及可将穿孔210封闭。由于阻水凸肋130是环绕防水塞120,故液体被阻水凸肋130阻挡而无法接近防水塞120及穿孔210;同时,由于第一缆线141及第二缆线151是穿设于防水塞120上后再穿入系统壳体200的穿孔210中,故液体受到防水塞120的阻挡而无法沿着第一缆线141及第二缆线151到达穿孔210。由此可见,系统壳体200的穿孔210于天线装置100装设于系统壳体200上后,可直接被防水塞120及阻水凸肋130封闭,使系统壳体200外部的液体无法通过穿孔210进入壳体中,达到防水的效果。换言之,通过防水塞120、阻水凸肋130及穿设于防水塞120上的第一缆线141与第二缆线151,天线装置100与系统壳体200组装后即可防止液体由穿孔210进入系统壳体200,无须为了要防水而额外以如点胶的防水步骤封闭穿孔210,从而可节省天线装置100与系统壳体200的组装步骤及时间。
此外,请参考图1、5及6,上述的天线装置100可包括连接件160,连接件160可凸设于承载件110上且可呈板状。于天线装置100与系统壳体200组装时,连接件160可向下抵靠于系统壳体200上,固定件如螺丝、铆钉可穿设于连接件160及系统壳体200上,从而将天线装置100固定于系统壳体200上。另外,上述的系统壳体200可包括安装部220,安装部220的侧面221具有穿孔210,天线装置100装设于系统壳体200的安装部220中,第一缆线141及第二缆线151通过穿孔210从安装部220进入系统壳体200内部,阻水凸肋130抵靠于安装部220的侧面221上以封闭穿孔210。
请参考图1及5至7,上述的系统壳体200可例如为笔记型电脑、平板电脑、行动电话等电子系统的壳体,且上述的天线装置100可作为如笔记型电脑、平板电脑、行动电话等电子系统的收发信号的媒介。据此,请参考图1及5至8,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系统300包括上述的系统壳体200及上述的天线装置100。通过天线装置100的通过防水塞120、阻水凸肋130及穿设于防水塞120上的第一缆线141与第二缆线151,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系统300无须通过额外如点胶的防水处理步骤,即可避免液体进入系统壳体200内,从而节省电子系统300的组装步骤及时间。
综上所述,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天线装置及电子系统中,通过防水塞、阻水凸肋及穿设于防水塞上的第一缆线,天线装置与系统壳体组装后即可防止液体由穿孔进入系统壳体,无须其他额外的防水处理措施(如点胶),从而达到节省组装步骤及时间的优点。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此外,本说明书或申请专利范围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用以命名元件的名称或区别不同实施例或范围,而并非用来限制元件数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Claims (11)

1.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承载件,该承载件包括一环侧壁;
一防水塞,穿设于该承载件的一端壁上,该环侧壁与该端壁相接;
一阻水凸肋,凸设于该端壁的一外表面上且环绕该防水塞;
一天线组件,配置于该承载件上且包括一第一缆线,该第一缆线穿设于该防水塞上,该天线组件包括一第一电路板,该第一电路板配置于该环侧壁的一外表面上,且该第一缆线与该第一电路板电连接;
其中,该天线装置适于装设于一系统壳体上,该第一缆线通过该系统壳体的一穿孔进入该系统壳体,该阻水凸肋抵靠于该系统壳体,以封闭该穿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承载件还包括一连通部,且该环侧壁上形成一开口部,该连通部的一端连接该开口部,该连通部的另一端连接该防水塞,该第一缆线沿该外表面延伸并通过该开口部及该连通部穿设于该防水塞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环侧壁与该端壁之间还形成一内空间,该连通部邻接该内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环侧壁上还形成一通孔部,该通孔部连接该内空间与该环侧壁的该外表面,且该第一电路板覆盖该通孔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距离感测组件,该距离感测组件配置于该承载件上且包括一第二缆线,该第二缆线穿设于该防水塞上,该第一缆线及该第二缆线通过该穿孔进入该系统壳体。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距离感测组件,该距离感测组件配置于该承载件上且包括一第二电路板及一电连接于该第二电路板的第二缆线,该第二电路板配置于该承载件的该环侧壁的该外表面上,该第二缆线沿该环侧壁的该外表面延伸并通过该开口部及该连通部穿设于该防水塞上,且该第一缆线及该第二缆线通过该系统壳体的该穿孔进入该系统壳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承载件还包括一环侧壁及至少一支撑板,该环侧壁与该端壁相接,该环侧壁与该端壁之间形成一内空间,该至少一支撑板连接该环侧壁且配置于该内空间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支撑板为中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承载件的该端壁具有一贯穿部,该防水塞埋设于该贯穿部中。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承载件的该端壁具有一贯穿部,该贯穿部与该连通部连接,且该防水塞具有相连接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埋设于该贯穿部中,该第二端配置于该连通部中且与该连通部相紧配。
11.一种电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系统壳体,具有一安装部,该安装部的一侧面具有一穿孔;
一天线装置,装设于该系统壳体的该安装部中,该天线装置包括:
一承载件,该承载件包括一环侧壁;
一防水塞,穿设于该承载件的一端壁上,该环侧壁与该端壁相接;
一阻水凸肋,凸设于该端壁的一外表面上且环绕该防水塞;
一天线组件,配置于该承载件上且包括一第一缆线,该第一缆线穿设于该防水塞上,该天线组件包括一第一电路板,该第一电路板配置于该环侧壁的一外表面上,且该第一缆线与该第一电路板电连接;
其中,该第一缆线通过该穿孔从该安装部进入该系统壳体内部,该阻水凸肋抵靠于该安装部的该侧面,以封闭该穿孔。
CN201811300225.3A 2018-11-02 2018-11-02 天线装置及电子系统 Active CN1111465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00225.3A CN111146556B (zh) 2018-11-02 2018-11-02 天线装置及电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00225.3A CN111146556B (zh) 2018-11-02 2018-11-02 天线装置及电子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46556A CN111146556A (zh) 2020-05-12
CN111146556B true CN111146556B (zh) 2021-09-14

Family

ID=70516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00225.3A Active CN111146556B (zh) 2018-11-02 2018-11-02 天线装置及电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4655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70745A (en) * 1993-12-27 1997-09-23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Hermetically sealed case sealed by packing
CN201789062U (zh) * 2010-08-04 2011-04-06 普莱默电子(无锡)有限公司 应用于无钥匙进入系统的天线单元
CN202564530U (zh) * 2012-04-21 2012-11-28 苏州新阳升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航行警告接收用天线放大器密封装置
CN205582990U (zh) * 2016-03-15 2016-09-14 黄汉锡 防水电池盒
CN207705740U (zh) * 2017-12-27 2018-08-07 摩比天线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微基站天线电缆出线的密封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70745A (en) * 1993-12-27 1997-09-23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Hermetically sealed case sealed by packing
CN201789062U (zh) * 2010-08-04 2011-04-06 普莱默电子(无锡)有限公司 应用于无钥匙进入系统的天线单元
CN202564530U (zh) * 2012-04-21 2012-11-28 苏州新阳升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航行警告接收用天线放大器密封装置
CN205582990U (zh) * 2016-03-15 2016-09-14 黄汉锡 防水电池盒
CN207705740U (zh) * 2017-12-27 2018-08-07 摩比天线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微基站天线电缆出线的密封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46556A (zh) 2020-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31672B1 (en) Aircraft radar altimeter structure
US7580002B2 (en) Antenna unit with a top cover painted in one of various colors
US739186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n interchangeable headset module resistant to moisture infiltration
CN1957505B (zh) 车载用通信天线
US1026433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ductive structure
CN102480869B (zh) 壳体组件及应用该壳体组件的电子装置
WO2007028008A2 (en) Systems for integrating peripheral devices with hand-held computing devices
CN110933891B (zh) 户外型无线电子装置的防水外壳
CN108039565B (zh) 一种中框组件、电子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CN108281763B (zh) 天线组件、中框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1146556B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系统
US8358777B2 (en) Wireless telephone having support with built-in antenna
CN110602902B (zh) 电子设备
CN108666739B (zh) 天线组件、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EP4064659B1 (en) Middle frame and terminal
EP4072029A1 (en) Radio frequency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783986A (zh) 无线通讯装置及壳体总成
CN216214110U (zh) 一种天线盒及工程机械
CN216673229U (zh) 扬声器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EP3293951A1 (en) Mobile terminal, housing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16600432U (zh) 一种多模接收机机箱
US996764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20858558U (zh) 井盖监测终端和井盖系统
CN219960994U (zh) 电子设备
CN109638418A (zh) 天线装置及钟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