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434A - 数字通信系统和用于这种系统的主站 - Google Patents
数字通信系统和用于这种系统的主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1434A CN1111434A CN94117197.3A CN94117197A CN1111434A CN 1111434 A CN1111434 A CN 1111434A CN 94117197 A CN94117197 A CN 94117197A CN 1111434 A CN1111434 A CN 111143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ceiver
- link
- controller
- digital communication
- da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15—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hybrid frequency-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FDMA-T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21—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FDM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数字通信系统,诸如FDMA/TDMA数字
蜂窝移动无线通信系统(1)中,多个无线基站收发信
机(BS1、BS2、BS3)与多个移动无线站(MS1、MS2、
MS3)通信,为了克服衰落和其他不良影响利用了跳
频技术。基本上,两种跳频技术是公知的,即基带跳
频和综合器跳频。当实现这些跳频技术时,数据脉冲
串需按跳频算法在无线基站收发信机(BS1、BS2、
BS3)中的收发信机(RFU1、RFU2、……RFUn)与
收发信机控制器(RCC1、RCC2、……RCCn)间选择
路由。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包括至少一个被安排为基于脉冲串跳频方式与多个从站通信的主站的数字通信系统,该主站包括多个收发信机和多个经由分配媒介与该收发信机相连接的收发信机控制器。这种系统可以是其中的主站为无线基站和从站为各移动无线站的数字蜂窝无线系统,或是基于跳频的任何其他数字通信系统。
本发明还涉及用于这种系统的主站。
这种类型的数字通信系统和主站业已从国际专利申请WO90116122中已知。在这件专利申请中,披露了供TDMA(时分多址)数字移动无线系统使用的无线基站中利用的跳频技术。该基站包括多个收发信机(它们经一个所谓组合器而连接到至少一个天线)和一个基站控制器以及多个收发信机控制器。收发信机控制器包括信道编译码器、语音编译码器和用于处理信令数据或类似数据的各处理器。为了有效地实现所谓的基带转换跳频技术,各收发信机和收发信机控制器连接到一个作为公共分配媒介的总线上,该总线又连接到基站控制器上。该收发信机包括:一个接收机,用于从各移动站接收诸如话音数据或其他数据的数据信号;和一个发射机,用于按照TDMA方式向各移动站发送数据。当进行接收时,经由总线,对于各特定的移动用户将时隙,例如,含有数字编码话音脉冲串的时隙,传送到按照由包含在基站控制器中的跳频算法所确定的、正确的收发信机控制器,也就是说,在一个TDMA帧的基础上,每个收发信机都与正确的收发信机控制器相连接。当发送时候采取类似的方法。利用基带转换跳频,收发信机调谐到一些固定的频率上,向各特定的移动用户发出的、和从各特定的移动用户接收的TDMA脉冲串在各TDMA帧中具有可变的时隙位置。这样一种作为公共分配媒介的总线结构,对于系统的容错性而言是有缺点的。着眼于系统的容错性,这种总线应当加倍(冗余度)。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容错型的数字通信系统,并且该系统易于支持所述的基带转换型跳频技术,以及还易于支持综合器型跳频技术。
为此目的,按照本发明的数字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分配媒介包括在各收发信机接收机部分与各收发信机控制器之间、和在各收发信机控制器与各收信机发射机部分之间的一点对多点的链路。可以达到这样的结果,即当一个收发信机或一个收发信机控制器出故障,仅仅一条线路处于故障状态。尽管在基带转换情况下,当一个收发信机控制器出现故障时,主或基站的话务处理能力会略有下降,以及当一个收发信机出现故障时,使较少的频率可以利用,但该系统仍具有高的容错性。在这样的故障情况下,当前的大多数话务仍然可被处理。即使减小了容量,该系统能够简单地重新组合出一个百分之百正常工作的系统。
在按照本发明的数字通信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点对多点的链路至少被两个发射机接收机部分所共享,并且另外的一点对多点的链路至少被两个收发信机控制器所共享。虽然某种程度上减小了容错性,在这个实施例中,在收发信机与收发信机控制器之间的物理连接线路的数目也减少了。
在按照本发明的数字通信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点对多点链路分为数据链路和定时链路,此处数据链路连接在各收发信机与各收发信机控制器之间,并且主站包括一个主站控制器,这个主站控制器连接到定时链路上,定时链路控制着各收发信机和收发信机控制器。在这种方式中实现了同步数据传送。
在按照本发明的数字通信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定时链路至少是双份的。这样,就定时链路而言,系统也是容错的,因为在实际的主站出故障的情况下,任何连接到定时链路上的单元都可以作为主站而取代控制作用,利用这种冗余度,使系统更加可靠。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允许系统将被组构为用于基带转换跳频和综合器跳频两种跳频(这是在各从属权利要求中所要求的)。在综合器跳频情况下,每个收发信机都包含一个综合器,该综合器可以迅速地调整到所谓跳频集群器(hopping cluster)即收发信机组合的每一个频率,该收发信机的组合是利用用于其话务的一个预定频率集来分组的。
下面,参照说明书各附图,以举例的方式将对本发明进行描述。
图1示意性地表示按照本发明的数字通信系统,
图2是用于这种系统的主站第一个实施例的方块图,
图3是主站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方块图,
图4表示在定时链路上的定时信号,
图5表示SID信号的结构,
图6表示在数据链路上的数字包的包结构,
图7表示RF单元,和
图8表示无线编译码器和控制单元。
全部这些图中,相同标号表示相同部件。
图1示意性地表示按照本发明的数字通信系统1,它包括分别作为网孔ce1、ce2和ce3的主站BS1、BS2和BS3的无线基站收发信机。主站BS1、BS2和BS3被安排为基于脉冲串方式跳频与多个从站MS1、MS2和MS3进行通信。数字通信系统1可以是任何基于跳频的数字通信系统。在给出的例子中,将假设主站BS1、BS2和BS3是复盖各自网孔ce1、ce2和ce3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基站收发信机,并且从站MS1、MS2和MS3是漫游于网孔ce1、ce2和ce3的移动无线站。这种系统的一个例子是称之为GMS系统(用于移动通信的全局系统,专用移动通信组,即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roupe Special Mobile)。为了不引起邻近网孔的干扰,至少在相邻网孔中无线基站以不同频率发射和接收。在所述GMS系统中,作为一种时分多址(TDMA)无线移动系统,每个无线基站收发信机BS1、BS2和BS3发送一定数量的频率,例如12个频率信道。在每一频率信道有8个时隙时,则每个基站可以有96个逻辑信道用于无线通信。从原理上讲,无线基站BS1、BS2和BS3在当移动无线站MS1、MS2和MS3出现在其各自的网孔ce1、ce2、ce3时可以与它们进行通信,但在给出的例子中无线基站BS1的收发信机与移动无线站MS1和MS2进行通信,并且无线基站BS3的收发信机与移动无线站MS3进行通信。当移动无线站MS1、MS2和MS3通过网孔ce1、ce2、ce3进行漫游时,如果通信链路质量变坏,则将引起从一个无线基站收发信机向另外一个基站收发信机的所谓转移,这是一种系统的控制功能,它由经基站控制器BSC1连到无线基站收发信机BS1、BS2和BS3的移动通信交换中心MSC来执行。另外,其他无线基站的集群器也经一个基站控制器(例如BSC2)连到MSC上。在公用移动无线通信系统情况下,MSC连到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上。代替PSTN,MSC也可以作为一种数字电话网而连到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上。由于全局性的平均衰落现象,在这种数字移动无线系统中应用了其本身是公知的所谓跳频技术。为了实现这种技术,无线基站收发信机BS1、BS2和BS3包含许多收发信机。在一种跳频技术,即称为基带转换跳频技术中,收发信机被调谐到一些固定的频率上。这样,跳频是通过把每个话务信道转换到对应于跳频方案或算法中确定的各个频率的不同收发信机上而实现的,这种算法本身是公知的。在另外一种跳频技术,所谓综合器跳频技术中,在每次跳频之前收发信机被从一个频率调谐到另外一个频率。从原理上讲,基带转换跳频是一种优选技术,因为综合器跳频技术在调谐综合器的过程中要引起延迟,以及因为需要利用快速和复杂的综合器。在小型的蜂窝网中,基站不具有足够数量的收发信机以供实现基带转换跳频技术。所以,实施综合器跳频。正如在下文将要描述的,本发明可以供基带转换和综合器跳频这两种跳频技术使用。对于蜂窝无线系统的更详细的描述以及跳频技术的更详细的描述,可以参考数字蜂窝无线通信会议DCRC 1988,Hagen,Westfalia,FRG的论文集中的论文:
“An Overview of the GSM System”,作者B.J.T.Mallinder,页码1a/1-1a/13,“The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to Base Station Controller Interface Abis”,作者H.Rosenlund,页码5b/1-5b/11,以及“Option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twork Infrastructure”,作者G.Mazziotto,页码6a/1-6a/11。另外在由R.Steele所著、1992年由伦敦Pentech出版社出版的“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手册中的第八章“The GSM System”的第8.3.4节“Frequency Hopping”(第698~700页)中披露了一种GSM跳频的算法。在图1中,更为详细地表示出无线基站收发信机BS3的一部分。被表示出的收发信机或RF单元RFU1包括一个RF控制器RFC1,该控制器控制用于调制和发射基带信号的无线发射机部分TX1,和用于接收、解调和数字化所接收的无线信号的无线接收机部分RX1。发射部分TX1和接收机部分RX1耦合到天线耦合设备ACE,并且还耦合到集群器链路接口CLI1,CLI1也耦合到RF控制器RFC1。按照本发明,集群器链路接口CLI1连接到一点对多点集群器数据链路CDL和连接到一点对多点集群器定时链路CTL,这两个链路都被连接到相似的RF单元(未示出)。还被连接到链路CDL和CIL的是相对应于RF单元RFU1的无线编译码器和控制单元RCC1。无线编译码器和控制单元RCC1包括连接到信道编译码器CHC的集群器链路接口CLI2,而CHC经话音编译码器SPC连接到64Kb/s的PCM链路PCM上。集群器线路接口CLI2还经处理器组PP连接到PCM线路PCM上,用于进行诸如监视、维护和类似的非编码/译码任务。在这种情况下,集群器指的是多个收发信机的组,收发信机分组的方式是基于跳频技术的原理把单独一组频率用于它们的话务,即各收发信机形成一种所谓跳频集群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有跳频集群器的组成部分都在一个单独的机架RCK上,机架RCK受到机架接口单元RIF的控制,单元RIF包括连接到集群器定时链路CTL和经内部PCM硬件IPCM连接到PCM链路PCM的集群器链路接口CLI3。机架接口单元RIF还包括一个机架接口控制器RIFC。除了数据链路CTL与RF单元、无线编译码器和控制单元按照本发明而相协调操作外,基站3按照现有技术公知的GSM基站操作。机架接口单元起到一个主单元的作用和在集群器定时链路CTL上控制定时的作用,这在下文将要描述。在各RF单元与无线编译码器、控制单元之间(或反之)传送的数据基本上是用于/来自于各移动站的发送数据/接收数据,即话务,以及关于这些话务本身的、用于RF单元的控制数据,即综合器的频率偏移、帧中的定时偏移、信道信息和类似的参数。除了这种数据以外,在一个单独的数据包,即被称为操作和维护数据包中,RF单元可以由无线编译码器和控制单元遥控,因此允许在RF单元与无线编译码器和控制单元之间直接通信。这样,通信的媒介是集群器数据链路CDL。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跳频集群器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机架。
图2是基站BS1、BS2和BS3作为用于系统1的主站的第一个实施例。所示出的是收发信机RFU1、RFU2、……RFUn(n是一个预定整数)和另外的收发信机控制器RCC1、RCC2、……RCCn。RF单元RFU1、RFU2、……RFUn将其各自的发射机部分TX1、TX2、……TXn连接到一个组合器COMB,并将其各自的接收机部分RX1、RX2、……RXn连接到一个接收机多路耦合器或分离设备SPL。收发信机包含综合器,在此表示出用于收发信机RFU1的综合器SY1。综合器是以公知的方法调谐的。如图1所示,收发信机控制器RCC1、RCC2、……RCCn包括编译码器和处理器,这些编译码器与处理器也表示在图2中,即:无线编译码器的发射部分RCTX1,它被用以表示与收发信机RFU1的发射机部分TX1相连接的一个发射部分;无线编译码器的接收部分RCRX1,它被用以表示与收发信机RFU1的接收机部RX1相连接的一个接收部分;以及控制电路RCCT1,它被用以表示另外的功能。在RCTX1部分中实现信道解码和话音解码,在RCRX1部分中实现话音编码和信道编码。接收机部分RX1经一点对多点链路RXL1连接到接收部分RCRX1、RCRX2、……RCRXn,同样经各相应的一点对多点链路RXL2、……RXLn将接收机部分RX2,……RXn连接到RCRX1、RCRX2、……RCRXn。无线编译码器发射部分RCTX1经一点对多点链路TXL1连接到发射机部分TX1、TX2、……TXn,同样经各相应的一点对多点链路TXL2、……TXLn无线编译码发射部分RCTX2、……RCTXn连接到发射机部分TX1、TX2、……TXn。链路RXL1、RXL2、……RXLn,TXL1、TXL2、……TXLn构成了集群器数据链路CDL。一点对多点集群器定时链路CTL连接到作为主单元的机架接口单元RIF,还连接到收发信机RFU1、RFU2、……RFUn,以及连接到收发信机控制器RCC1、RCC2、……RCCn。由于冗余度的原因,定时链路CTL可以是双份的。
图3是作为主站的无线基站收发信机BS1、BS2、和BS3的第二实施例的框图。在这个实施例中,由于是一种局部复用的变体,接收机部分RX1和RX2共享链路RXL1,直至接收机部分RXn-1和RXn共享链路RXLn/2,以及无线编译码器与控制发送射部分RCTX1和RCTX2共享链路TX1,直至无线编译码器与控制发射部分RCTXn-1和RCTXn共享链路TXLn/2。在这个实施例中,一侧的物理连接线的数目减少了一半。还可以按其他的减小因子实现。
图4表示在定时链路CTL上的定时信号,阴影线表示在定时上的不确定性。集群器定时链路CTL用于保证所有收发信机和收发信机控制器同步操作。基本上,2.17MHz时钟信号和同步信息数据信号SID在定时链路CTL上传送的,时钟是在主单元RIF中产生的。为了冗余起见,时钟线具有CLKA和CLKB双份。主单元可以从输入的PCM链路获得其时钟信号。该时钟在集群器链路接口CL11、CL12、CL13、……范围内使用,用于在集群器数据链路CDL上接收和发送数据。时钟是根据GSM的建议产生的。SID信号是与集群器数据链路相同的2.17MHz数据速率的数据流。SID信号是按照每个TDMA帧计算而更新的,即以一个4.616ms周期来更新的。图中表示出在集群器数据链路上的CDATA数据。
图5表示SID信号的结构,这一结构包括按照GSM建议O5.02的所谓TDMA号TDMA-NR,带有用于同步目的的T2bis、T3bis、T1、T2和T3部分。SID信号还包括处在两个保护带G1和G2之间的帧同步图形FSYNC、一个CRC、和比特同步图形BSYNC。TDMA号TDMA-NR是按帧计算来进行更新的,TDMA号是在时隙TS7至时隙TS0的跳变时变化的。TDMA号TDMD-NR是在它出现于定时链路CTL的那一帧的后面一帧送到系统的其余部分的。在这种方法中,保证了在系统其余部分接收TDMA之前涉及同步的一切数据已被正确地解码。比特同步图形BSYNC被用作最终的同步检查。其工作原理是:一旦被同步,集群器链路接口保持其本身的用于TDMA号的值并独立于集群器定时链路CTI,而保持相位同步。集群器链路接口在全部时间监视SID信号,并且仅在有要求时才从总线获得相位同步和TDMA号。
图6表示在数据链路上的数据包PK的包结构。该数据包包括8比特的数据包开始SOP、8比特的数据控制PCTL、至少包含着4比特目的地址DA的8比特包地址PA、和可供选择的4比特源地址SA、N个8比特数据D0、……DN-1(N是表示可变数据长度部分的一个整数)、和16比特包检验序列PCS。在集群器数据链路上的数据是在每个GSM时隙基础上以包的方式转换的,GSM时隙与帧同步之间的关系是由SID信号提供的。数据包开始SOP用于供数据包接收机去确定是否有数据包存在。当未发送数据包时,无线编译码器和控制单元的收发信机应当发送一个全零逻辑图形。SOP信号是在集群器链路接口中产生的。包控制PCTL是由外部源产生的,它分别表示在数据字段D0、……DN-1中数据的类型、TX数据的类型、TX控制、RX控制、RF数据、和O&M(操作与维护)。源地址SA是经数据链路发送数据的收发信机或收发信机控制器的地址,而目的地址DA是接收的收发信机或收发信机控制器的地址。这样,通过适当的路由,在连接的帧中的相应时隙的不同数据包可以被发送到不同的目的。从收发信机控制器到收发信机:TX数据是148比特;TX控制包括3比特的TX信道索引;RX控制包括3比特的RX信道索引;O&M是40个比特。从收发信机到收发信机控制器:RF数据包括RX数据;O&M是40比特。其格式是在GSM建议05.02中被定义的TX数据是在当前的时隙期间将在空中接口被发送的信息。TX信道索引供收发信机的指示器指向一个射频信道之用。RX信道索引提供一个指示器以指向一个射频信道。对应于每个指示器值的各信道对于收发信机而言应当是可以利用的。RF数据用于从收发信机向收发信机控制器传送接收的数据脉冲串和相关的参数。在集群器数据链路上的数据传送被同步到一个时隙的开始。在收发信机控制器与收发信机之间按照双向设置操作和维护信道,这正如上文所描述的是一个单独的数据包,即每个时隙是一个单独的数据包。在GSM控制和数据包的情况中,跳频算法保证两个收发信机或收发信机控制器不会同时向相同的目的地进行发送。在收发信机与其相连的收发信机之间,O&M信道是专用的,只有当收发信机控制器发出请求时,收发信机才将数据置于O&M信道上。在投入运行之前,经O&M信道配置成系统。当同时存在源地址SA和目的地址DA时,只有一个其本身从GSM建议05.02的6.2.3章已知的跳频算法存在于收发信机控制器RCC中,这是因为事实上收发信机知道应当向哪个收发信机控制器发送一个接收的数据包。这种措施是一个理想的方案。当仅存在一个目的地址DA时,附加的软件必须装入RF控制器RFC以用于明确数据包的路由。必须留心跳频算法与装入RF控制器中的附加软件的一致,即当改变跳频算法时在RF控制器中的软件也必须相应修改。通过TX控制字段控制收发信机的频率调整,该TX信道索引是跳频算法的输出。实施哪一种跳频技术,是基带转换跳频还是综合器跳频,取决于基站的物理硬件。利用固定的滤波器/组合器,则跳频被限制到基带转换技术,因此收发信机被调整到一个固定的频率,而用于特定用户的时隙则对于连续帧来说具有不同的目的地。这样,仅一个单独的信道被滤波输出,而所有其他信道则被衰减。在这种实现方式中,各发射机可以在不会坛大输出损耗情况下组合起来,这对于较大的基站来说是一种优点。利用没有滤波器的混合组合器,即宽带组合器,也可以实现综合器跳频,因此,对于特定用户的固定目的地址而言收发信机的频率是从一个时隙到一个时隙而变化的。在混合组合器中,发射机的各输出端是经过没有滤波特性的星形交点(starpoint)互联的。在星形交点,仅能互联两个发射机的输出端,这样,当组合两个以上的发射机时,则星形交点必须加以级联,从而引起较高的输出功率损耗。近来,跳频技术能够应用到一些较小的蜂窝系统,这些系统没有足够的综合器可以用于实现基带转换。在基带转换的情况下,从跳频算法计算的结果即信道索引被翻译和映射成利用固定频率的收发信机地址,而数据则经集群器数据链路发送到各相应的收发信机。在综合器跳频的情况下,信道索引直接发送到对应于一个收发信机控制器的收发信机,且该收发信机作相应的调谐。在上面各种实施的情况中,组合器本身是公知的。
图7较详细地表示一个RF单元,在该单元中还表示出一个均衡器EQU和一个调制器MOD。集群器链路接口CLI1向调制器MOD和发射部分TX1提供控制信息,诸如信道频率调整数据,并从朝向选定的目的地址的接收通路接收数据。RFC向集群器链路接口CLI1提供所谓的O&M数据(组织与管理数据),例如:允许综合器跳频或基带跳频操作的组态数据和用于RF单元的一般控制数据。
图8更详细地表示收发信机控制器RCC1,其中一些信号处理器控制器SPC1和SPC2经集群器输出板COB连接到集群器链路接口CLI2,接口CLI2还连接一些信道编译码器CHC。信道编译码器CHC连接到集群器链路接口CLI2和A-bis接口,用来处理收到的RX数据和收发信机的TX数据。
Claims (10)
1、一种数字通信系统(1),包括至少一个主站(BS1、BS2、BS3),该主站被安排为基于脉冲串跳频方式与多个从站(MS1、MS2、MS3)通信,主站(BS1、BS2、BS3)包括多个收发信机(RFU1、RFU2、……RFUn)和多个经一个分配媒介连接到各收发信机(RFU1、RFU2、……RFUn)的收发信机控制器(RCC1、RCC2、……RCCn),其特征在于,
该分配媒介包括处在各收发信机接收机部分(RX1、RX2、……RXn)与各收发信机控制器(RCRX1、RCRX2、……RCRXn)之间和处在各收发信机控制器(RCTX1、RCTX2、……RCTXn)与各收发信机发射机部分(TX1、TX2、……TXn)之间的一点对多点链路(RXL1、RXL2、……RXLn;TXL1、TXL2、……TXLn)。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数字通信系统(1),其特征在于,其中一点对多点链路(RXL1、……RXLn/2)至少由两个发射机接收机部分(RX1、RX2;……;RXn-1、RXn)所共享,而另外的一点对多点链路(TXL1、……TXLn/2)由至少两个收发信机控制器(RCTX1、RCTX2;……;RCTXn-1,RCTXn)所共享。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要求的数字通信系统(1),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一点对多点链路分为数据链路(CDL)和定时链路(CTL),其中数据链路(CDL)连接在各收发信机(RFU1、RFU2、……RFUn)与各收发信机控制器(RCC1、RCC2、……RCCn)之间,而主站(BS1、BS2、BS3)包括一个主站控制器(RIF),该主站控制器连接到定时链路(CTL)上,该定时链路(CTL)控制各收发信机(RFU1、RFU2、……RFUn)和各收发信机控制器(RCC1、RCC2、……RCCn)。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要求的数字通信系统(1),其特征在于,其中当操作时,该定时链路(CTL)传送时钟信号(CLKA;CLKB)与同步信息信号(SID),用于对在收发信机(RFU1、RFU2、……RFUn)与收发信机控制器(RCC1、RCC2、……RCCn)之间的数据传送进行定时。
5、按照权利要求3或4的数字通信系统(1),其特征在于,其中定时链路(CTL)至少是双份的。
6、按照权利要求3、4或5所要求的数字通信系统(1),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数据链路(CDL)上的数据是以数据包(PK)的形式传送的,该数据包(PK)包括用于该数据包(PK)路由的包地址(PA)。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要求的数字通信系统(1),其特征在于,其中包地址(PA)含有源地址(SA)和目的地址(DA),并且其中跳频算法被包括在收发信机控制器(RCC1、RCC2、……RCCn)中。
8、按照权利要求6所要求的数字通信系统(1),其特征在于,其中包地址(PA)含有目的地址(DA),其中跳频算法被包括在收发信机控制器(RCC1、RCC2、……RCCn)中,以及其中收发信机(RFU1、RFU2……RFUn)包括跳频控制器。
9、按照权利要求6、7或8所要求的数字通信系统(1),其特征在于,其中数据包(PK)包括控制字段(TX控制、RX控制),该控制字段包括用于调整收发信机(RFU1、RFU2、……RFUn)的频率的频率调节数据(TX信道索引、RX信道索引)。
10、一种被安排为基于脉冲串跳频方式通信的主站(BS1、BS2、BS3),该主站与多个从站(MS1、MS2、MS3)通信,主站(BS1、BS2、BS3)包括多个收发信机(RFU1、RFU2、……RFUn)和多个经一个分配媒介连接到收发信机(RFU1、RFU2、……RFUn)的收发信机控制器(RCC1、RCC2、……RCCn),其特征在于,
分配媒介包括处在收发信机接收机部分(RX1、RX2、……RXn)与收发信机控制器(RCRX1、RCRX2、……RCRXn)和处在收发信机控制器(RCTX1、RCTX2、……RCTXn)与收发信机发射机部分(TX1、TX2、……TXn)之间的一点对多点链路(RXL1、RXL2、……RXLn;TXL1、TXL2、……TXL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EP93202956 | 1993-10-21 | ||
EP93202956.4 | 1993-10-21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1434A true CN1111434A (zh) | 1995-11-08 |
Family
ID=8214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4117197.3A Pending CN1111434A (zh) | 1993-10-21 | 1994-10-21 | 数字通信系统和用于这种系统的主站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5621753A (zh) |
EP (1) | EP0650305A1 (zh) |
JP (1) | JPH07184259A (zh) |
CN (1) | CN1111434A (zh) |
AU (1) | AU682059B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I941289A (fi) * | 1994-03-18 | 1995-09-19 |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 Menetelmä taajuushyppelyn toteuttamiseksi ja tukiasemalaitteisto |
US6334219B1 (en) | 1994-09-26 | 2001-12-25 |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 Channel selection for a hybrid fiber coax network |
US7280564B1 (en) | 1995-02-06 | 2007-10-09 |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 Synchronization techniques in multipoint-to-point communication using orth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
USRE42236E1 (en) | 1995-02-06 | 2011-03-22 |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 Multiuse subcarriers in multipoint-to-point communication using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
KR100216451B1 (ko) * | 1996-05-13 | 1999-08-16 | 윤종용 | 프로세서 통신시스템에서 다수의 하위데이타들을 전송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
KR100274951B1 (ko) | 1996-05-16 | 2000-12-15 | 윤종용 | 디지털 셀룰라시스템의 기지국 장애 통보방법 및 장치 |
US6088390A (en) * | 1997-07-22 | 2000-07-11 | Analog Devices, Inc. | Integrating decision feedback equalization and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to improve performance in point-to-multipoint digital transmission |
GB2328583A (en) * | 1997-08-23 | 1999-02-24 | Motorola Ltd | Frequency hopping in a TDMA 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5983388A (en) * | 1997-08-25 | 1999-11-09 | Analog Devices |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arrangement (FEC) for multipoint to single point communication systems |
DE19737528C2 (de) * | 1997-08-28 | 2000-12-07 | Cell Gmbh Q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Datenübertragung in Mobilfunksystemen |
DE19755379C2 (de) * | 1997-12-12 | 2000-06-08 | Siemens Ag | Basisstation für ein Funk-Kommunkationssystem |
US6112209A (en) | 1998-06-17 | 2000-08-29 | Gusack; Mark David | Associative database model for electronic-based informational assemblies |
US6415146B1 (en) * | 1999-05-25 | 2002-07-02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Wireless system enabling mobile-to-mobile communication |
EP1100212A1 (en) * | 1999-11-09 | 2001-05-16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Transmitting/receiving apparatus for electromagnetic signals |
US20020101888A1 (en) * | 2001-02-01 | 2002-08-01 | Keck Steven W.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the flow of data in a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
CN101272563B (zh) * | 2008-05-04 | 2014-12-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建立集群通信的移动终端及利用其建立集群通信的方法 |
CN108809356B (zh) * | 2017-04-26 | 2020-11-20 | 北京化工大学 | 一种基于tdma技术跳频组网的实现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IT1230400B (it) * | 1989-06-15 | 1991-10-21 | Italtel Spa | Stazione radio base per un sistema radiomobile digitale impiegante la tecnica di frequency hopping. |
US5084869A (en) * | 1990-01-31 | 1992-01-28 | At&T Bell Laboratories | Base station for mobile radio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
FI86124C (fi) * | 1990-11-15 | 1992-07-10 | Telenokia Oy | Radiosaendarmottagarsystem. |
US5224121A (en) * | 1992-06-04 | 1993-06-29 | Motorola, Inc. | Rolling synthesizer method for baseband slow frequency hopping |
EP0590412B1 (de) * | 1992-09-28 | 1998-12-02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Bussystem für Kommunikation und Steuerung in einer Mobilfunk-Feststation |
-
1994
- 1994-10-13 EP EP94202975A patent/EP0650305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1994-10-18 JP JP6252271A patent/JPH07184259A/ja active Pending
- 1994-10-19 AU AU75960/94A patent/AU682059B2/en not_active Ceased
- 1994-10-19 US US08/326,612 patent/US5621753A/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4-10-21 CN CN94117197.3A patent/CN1111434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H07184259A (ja) | 1995-07-21 |
AU7596094A (en) | 1995-05-11 |
EP0650305A1 (en) | 1995-04-26 |
AU682059B2 (en) | 1997-09-18 |
US5621753A (en) | 1997-04-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1434A (zh) | 数字通信系统和用于这种系统的主站 | |
US10575271B2 (en) | Synchronisation of wireless base stations | |
US5966374A (en) | High-speed data transmiss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
US5648967A (en) |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in a digital radio system | |
EP0813779B1 (en) | High-speed data transmiss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
AU716194B2 (en) |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for cellular mobile radio system and system for synchronizing such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s | |
US6172968B1 (en) | High-speed data transmiss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
FI82576C (sv) | Förfarande och utrustning för synkronisering och överföring av informa tion i ett radiokommunikationsnät | |
US5475686A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7155187A (zh) |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 |
EP0637179A1 (en) | TDMA o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system PCM link | |
CN106533888B (zh) | 实现数字集群互联互通的网关设备 | |
EP2619946B1 (en) |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s for splitting of a data stream | |
US6970441B1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 |
CN106937335A (zh) | 一种5g网络频谱资源云化的系统及方法 | |
US20220394649A1 (en) |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timing among nodes of a network | |
US6160823A (en) | Transmission system formed by at least a base station, a mobile station and a nodal station and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station suitable for use in such a system | |
CN101414959B (zh) | 时分双工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同步的系统、方法及装置 | |
JP2002539671A (ja) | データ送信方法及び無線リンクシステム | |
CN110167089A (zh) | 一种网络设备、无线通信系统及信道切换方法 | |
WO1998021841A1 (en) | Method for multiplexing adjacent transceiver/transcoder links into a single timeslot | |
JPH02203632A (ja) | 時分割多重通信方式 | |
Lopatka et al. | Military Wireless LAN Based on IEEE 802.11 b Standard | |
AU2065600A (en) |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for cellular mobile radio system and system for synchronizing such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s | |
JPH04246923A (ja) | 時分割通信システ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53 |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new jersey Applicant after: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Holland Ian Deho Finn Applicant before: Philips Electronics N. V. |
|
COR |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N.V. PHILIPS OPTICAL LAMP LTD., CO. TO: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