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42669B - 二维界面到三维场景的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二维界面到三维场景的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42669B
CN111142669B CN201911383824.0A CN201911383824A CN111142669B CN 111142669 B CN111142669 B CN 111142669B CN 201911383824 A CN201911383824 A CN 201911383824A CN 111142669 B CN111142669 B CN 1111426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mensional
dimensional scene
action
interface
sc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8382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42669A (zh
Inventor
马晓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ihoyo Tianm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ihoyo Tianm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ihoyo Tianm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ihoyo Tianm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8382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426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426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26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426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26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55Controlling game characters or game objects based on the game progr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二维界面到三维场景的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当获取到用户在二维界面中的移动动作,移动待置物体跟随移动动作;当获取到移动动作从二维界面进入到三维场景,从三维场景的摄像头位置向移动动作的位置发射射线;根据射线与三维场景中已置物体的位置关系,向用户反馈待置物体的放置信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从二维界面向三维场景的交互过程繁琐以及步骤较多的问题,实现了从二维界面到三维场景的无缝切换,从而减少了游戏所需的操作步骤,提高了游戏过程的流畅度。

Description

二维界面到三维场景的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人机交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维界面到三维场景的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一些具有三维场景的放置类软件游戏中,通常会涉及到将二维界面中显示的物体放置到三维场景中的情况,也就是说,需要解决在交互中如何将二维平面图形转换为三维立体模型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交互方法,需要通过用户点击选择二维界面中的物体平面图,然后将对应的物体立体模型展示在三维场景中,再由用户进行位置和方向的选择。现有技术的转换方法操作步骤较多,过程比较繁琐,从而导致了游戏过程不流畅,以及需要的操作时间过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二维界面到三维场景的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实现减少游戏所需的操作步骤,从而提高游戏过程的流畅度。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二维界面到三维场景的交互方法,该方法包括:
当获取到用户在二维界面中的移动动作,移动待置物体跟随移动动作;
当获取到移动动作从二维界面进入到三维场景,从三维场景的摄像头位置向移动动作的位置发射射线;
根据射线与三维场景中已置物体的位置关系,向用户反馈待置物体的放置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二维界面到三维场景的交互装置,该装置包括:
移动动作获取模块,用于当获取到用户在二维界面中的移动动作,移动待置物体跟随移动动作;
射线发射模块,用于当获取到移动动作从二维界面进入到三维场景,从三维场景的摄像头位置向移动动作的位置发射射线;
放置信息反馈模块,用于根据射线与三维场景中已置物体的位置关系,向用户反馈待置物体的放置信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二维界面到三维场景的交互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二维界面到三维场景的交互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二维界面到三维场景的交互方法,通过获取用户在二维界面中的移动动作,并移动待置物体跟随该移动动作,当监测到该移动动作从二维界面进入到三维场景时,从三维场景的摄像头位置向该移动动作的位置发射射线,并根据该射线与三维场景中的已置物体的位置关系,将待置物体的放置信息反馈给用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从二维界面向三维场景的交互过程繁琐以及步骤较多的问题,实现了从二维界面到三维场景的无缝切换,从而减少了游戏所需的操作步骤,提高了游戏过程的流畅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二维界面到三维场景的交互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二维界面到三维场景的交互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二维界面到三维场景的交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步骤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步骤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二维界面到三维场景的交互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在一些软件游戏中需要从二维界面到三维场景进行交互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二维界面到三维场景的交互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由硬件和/或软件的方式来实现,一般可集成于计算机设备或移动终端设备中。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当获取到用户在二维界面中的移动动作,移动待置物体跟随所述移动动作。
可选的,移动动作是用户通过手指触摸设备屏幕并进行移动所产生的动作,或者是用户利用鼠标拖拽并进行移动所产生的动作。当接收到用户在设备上进行操作时,可以自动捕捉用户的移动动作,并转换为界面或场景中对应的虚拟动作。
在一些软件游戏中,会涉及到向三维场景中放置物体的情况,而通常在为用户提供选择时,首先是将待选择的物体显示于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UI)中,UI是一个二维界面,是指对软件的人机交互、操作逻辑、界面美观的整体设计,是系统和用户之间进行交互和信息交换的媒介,实现信息的内部形式与人类可以接受形式之间的转换。示例性的,在建设宿舍场景的游戏中,通常将建设用的家具等物体存放于仓库中,当接收到用户点击选择摆放物体的请求时,将待选择物体的二维平面图片展示在UI中,可选的,展示在仓库图标的上方一行的界面中。
当获取到用户在二维界面中选取物体并进行拖放的移动动作时,可以在该移动动作的起点位置,将用户选取的物体跟随该移动动作进行移动,其中,在二维界面中该物体以二维平面图片的形式进行移动,该用户选取的物体即为待置物体。
可选的,移动待置物体跟随移动动作,包括:若移动动作中断,则将待置物体置于移动动作中断的位置,并保持预览状态;当再次获取到移动动作时,恢复移动待置物体跟随移动动作。具体而言,在获取用户的移动动作的过程中,由于设备捕捉的问题或用户脱离移动操作的情况,可能出现移动动作中断的情况。当移动动作尚处于二维界面中时,若移动动作中断,则可以将待置物体的二维平面图片以预览状态停留在二维界面中对应移动动作中断的位置,可选的,还可以将待置物体直接放回其起始位置,以减少对二维界面的占用。当再次获取到移动动作时,恢复移动待置物体跟随移动动作,其中,将待置物体跟随移动动作的过程与第一次实现物体跟随的过程相同。
S12、当获取到所述移动动作从所述二维界面进入到三维场景,从所述三维场景的摄像头位置向所述移动动作的位置发射射线。
三维场景一般位于二维平面图层的后方,同时二维平面一般仅占用画面的一部分,用于提供相应的功能选择,以便尽可能多的展示三维场景的画面。当获取到移动动作从二维界面进入到三维场景时的一瞬间,从三维场景的摄像头位置向移动动作的位置发射射线。其中,三维场景的摄像头位置为与该三维场景画面角度对应的视线方向上的一个虚拟的镜头位置,即用户视角方向上的一个位置,可选的,该摄像头位置与三维场景的水平面可呈45度角,也可与三维场景的水平面垂直,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制。
上述射线也是一条虚拟的射线,通过三维场景的坐标系确定射线的起点坐标,即摄像头位置的坐标,再通过将摄像头位置与移动动作的位置连线以确定射线在三维场景的坐标系中的方向。在确定了射线的起点和射线的方向后,即可创建出该射线,然后即可利用发射射线后在三维场景中产生的碰撞信息检测碰撞体,并可返回碰撞体的位置等信息。
可选的,从三维场景的摄像头位置向移动动作的位置发射射线,包括:实时获取移动动作的当前位置;当移动动作的位置发生变化,从摄像头位置向移动动作的当前位置发射射线。具体而言,随着移动动作的位置变化,需要检测移动动作的当前位置的碰撞体存在情况,所以在移动动作进入到三维场景后,需要实时的获取移动动作的当前位置,并向移动动作的当前位置发射射线。
可选的,针对移动动作的同一位置,可以仅发射一次射线并返回碰撞检测结果,并当移动动作的位置发生变化时,再发射下一次射线,也可以按照一定的周期不断的发射射线进行检测,以节约判断移动动作位置变化的时间,还可以设定一个阈值,若两次移动动作的位置变化时间间隔小于该阈值,则不发射射线进行检测,若两次移动动作的位置变化时间间隔大于该阈值,则发射射线进行检测,以节约移动动作未停止情况下的检测时间。
可选的,上述射线的数量为至少一根,射线数量越多,检测结果则越准确,但同时付出的时间和/或空间的代价也会变高,为了权衡检测精度与代价之间的关系,具体可以根据三维场景的实际情况与检测效果确定所需的射线数量。
可选的,当移动动作处于三维场景中,若移动动作中断,则可以将待置物体的三维立体模型以预览状态停留在三维场景中对应移动动作中断的位置,以便于用户继续拖动待置物体,且可以根据三维立体模型的展示效果选择合适的放置位置,当再次获取到移动动作时,恢复移动待置物体跟随移动动作。
S13、根据所述射线与所述三维场景中已置物体的位置关系,向用户反馈所述待置物体的放置信息。
其中,放置信息可包括:可放置、可旋转、可镜像、预览图像和不可放置等信息。若射线穿过三维场景中的已置物体,则射线检测返回的结果为有碰撞物,可以确定移动动作的当前位置存在已置物体,并立刻向用户反馈不可放置的信息,可选的,可以通过将待置物体在三维场景中底面上的投影设置为红色的方式来提示用户不可放置,相应的,在可放置的情况下,将该投影设置为绿色,还可以通过文字提示等方式来提示用户。若射线未穿过三维场景中的任何已置物体,则射线检测返回的结果为无碰撞物,可以确定移动动作的当前位置不存在已置物体,并立即向用户反馈可放置的信息,还可包括一些针对待置物体的操作信息,如可旋转或可镜像的信息,同时还可以将待置物体的三维立体图像进行展示,从而使得放置物品的过程更直观。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用户在二维界面中的移动动作,并移动待置物体跟随该移动动作,当监测到该移动动作从二维界面进入到三维场景时,从三维场景的摄像头位置向该移动动作的位置发射射线,并根据该射线与三维场景中的已置物体的位置关系,将待置物体的放置信息反馈给用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从二维界面向三维场景的交互过程繁琐以及步骤较多的问题,实现了从二维界面到三维场景的无缝切换,从而减少了游戏所需的操作步骤,提高了游戏过程的流畅度。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二维界面到三维场景的交互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射线与三维场景中已置物体的位置关系,向用户反馈待置物体的放置信息,包括:从射线与三维场景中底面的交点位置向三维场景中对应的顶面位置发射垂直射线;根据垂直射线穿过已置物体的情况,确定待置物体的放置信息。相应的,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当获取到用户在二维界面中的移动动作,移动待置物体跟随所述移动动作。
S22、当获取到所述移动动作从所述二维界面进入到三维场景,从所述三维场景的摄像头位置向所述移动动作的位置发射射线。
S23、从所述射线与所述三维场景中底面的交点位置向所述三维场景中对应的顶面位置发射垂直射线。
在从三维场景的摄像头位置向移动动作的位置发射射线之后,根据三维场景的坐标系可以获得射线与三维场景中底面的交点位置的坐标。然后从该交点位置沿与三维场景中底面垂直的方向向交点位置对应的三维场景中的顶面位置发射垂直射线。为了更好的展示三维场景,一般不显示三维场景的顶面结构,但顶面应与底面平行,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三维场景的坐标系确定顶面结构以及对应的顶面位置的虚拟位置。
由于对应三维场景中底面上的一个位置,在垂直方向上一般仅包含一个已置物体,而上述射线方向是从三维场景的摄像头位置到移动动作的当前位置,在该射线方向上,可能穿过由远及近的多个已置物体,因此最后判断移动动作的位置上是否存在已置物体的结果可能存在错误的情况,所以利用上述的垂直射线可以提高判断移动动作的位置上是否存在已置物体的准确性。
S24、根据所述垂直射线穿过所述已置物体的情况,确定所述待置物体的放置信息,并向用户反馈。
其中,垂直射线穿过已置物体的情况的具体判断过程以及待置物体的放置信息的确定过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的描述,在此将不再累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根据垂直射线穿过已置物体的情况,确定待置物体的放置信息,包括:若垂直射线穿过已置物体,则提示用户无法放置待置物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根据垂直射线穿过已置物体的情况,确定待置物体的放置信息,包括:若垂直射线不穿过已置物体,则提示用户允许放置待置物体和/或在移动动作的位置展示待置物体的三维预览。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用户在二维界面中的移动动作,并移动待置物体跟随该移动动作,当监测到该移动动作从二维界面进入到三维场景时,从三维场景的摄像头位置向该移动动作的位置发射射线,然后从该射线与三维场景中底面的交点位置向对应的顶面位置发射垂直射线,并根据该垂直射线穿过已置物体的情况,确定待置物体的放置信息并反馈给用户。实现了从二维界面到三维场景的无缝切换,从而减少了游戏所需的操作步骤,提高了游戏过程的流畅度,并进一步提高了确定放置信息的准确性。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二维界面到三维场景的交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由硬件和/或软件的方式来实现,一般可集成于计算机设备或移动终端设备中,用于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二维界面到三维场景的交互方法。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
移动动作获取模块31,用于当获取到用户在二维界面中的移动动作,移动待置物体跟随移动动作;
射线发射模块32,用于当获取到移动动作从二维界面进入到三维场景,从三维场景的摄像头位置向移动动作的位置发射射线;
放置信息反馈模块33,用于根据射线与三维场景中已置物体的位置关系,向用户反馈待置物体的放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用户在二维界面中的移动动作,并移动待置物体跟随该移动动作,当监测到该移动动作从二维界面进入到三维场景时,从三维场景的摄像头位置向该移动动作的位置发射射线,并根据该射线与三维场景中的已置物体的位置关系,将待置物体的放置信息反馈给用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从二维界面向三维场景的交互过程繁琐以及步骤较多的问题,实现了从二维界面到三维场景的无缝切换,从而减少了游戏所需的操作步骤,提高了游戏过程的流畅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射线发射模块32,包括:
当前位置获取子模块,用于实时获取移动动作的当前位置;
射线发射子模块,用于当移动动作的位置发生变化,从摄像头位置向移动动作的当前位置发射射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放置信息反馈模块33,包括:
垂直射线发射子模块,用于从射线与三维场景中底面的交点位置向三维场景中对应的顶面位置发射垂直射线;
放置信息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垂直射线穿过已置物体的情况,确定待置物体的放置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放置信息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一提示单元,用于若垂直射线穿过已置物体,则提示用户无法放置待置物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放置信息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二提示单元,用于若垂直射线不穿过已置物体,则提示用户允许放置待置物体和/或在移动动作的位置展示待置物体的三维预览。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移动动作获取模块31,包括:
中断子模块,用于若移动动作中断,则将待置物体置于移动动作中断的位置,并保持预览状态;
恢复子模块,用于当再次获取到移动动作时,恢复移动待置物体跟随移动动作。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二维界面到三维场景的交互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二维界面到三维场景的交互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二维界面到三维场景的交互装置的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和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四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计算机设备的框图。图4显示的计算机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如图4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41、存储器42、输入装置43及输出装置44;计算机设备中处理器4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4中以一个处理器41为例,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41、存储器42、输入装置43及输出装置44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4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42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二维界面到三维场景的交互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二维界面到三维场景的交互装置中的移动动作获取模块31、射线发射模块32及放置信息反馈模块33)。处理器4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2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计算机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二维界面到三维场景的交互方法。
存储器4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计算机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4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42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4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计算机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43可用于接收用户在二维界面或三维场景中的移动动作,以及产生与计算机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44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可用于向用户反馈待置物体的放置信息。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五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二维界面到三维场景的交互方法,该方法包括:
当获取到用户在二维界面中的移动动作,移动待置物体跟随移动动作;
当获取到移动动作从二维界面进入到三维场景,从三维场景的摄像头位置向移动动作的位置发射射线;
根据射线与三维场景中已置物体的位置关系,向用户反馈待置物体的放置信息。
存储介质——任何的各种类型的存储器设备或存储设备。术语“存储介质”旨在包括:安装介质,例如CD-ROM、软盘或磁带装置;计算机系统存储器或随机存取存储器,诸如DRAM、DDR RAM、SRAM、EDO RAM,兰巴斯(Rambus)RA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闪存、磁介质(例如硬盘或光存储);寄存器或其它相似类型的存储器元件等。存储介质可以还包括其它类型的存储器或其组合。另外,存储介质可以位于程序在其中被执行的计算机系统中,或者可以位于不同的第二计算机系统中,第二计算机系统通过网络(诸如因特网)连接到计算机系统。第二计算机系统可以提供程序指令给计算机用于执行。术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可以驻留在不同位置中(例如在通过网络连接的不同计算机系统中)的两个或更多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可以存储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例如具体实现为计算机程序)。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所述的方法操作,还可以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二维界面到三维场景的交互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通过以上关于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及必需的通用硬件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闪存(FLASH)、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8)

1.一种二维界面到三维场景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获取到用户在二维界面中的移动动作,移动待置物体跟随所述移动动作;
当获取到所述移动动作从所述二维界面进入到三维场景,从所述三维场景的摄像头位置向所述移动动作的位置发射射线;
根据所述射线与所述三维场景中已置物体的位置关系,向用户反馈所述待置物体的放置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射线与所述三维场景中已置物体的位置关系,向用户反馈所述待置物体的放置信息,包括:
从所述射线与所述三维场景中底面的交点位置向所述三维场景中对应的顶面位置发射垂直射线;
根据所述垂直射线穿过所述已置物体的情况,确定所述待置物体的放置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界面到三维场景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三维场景的摄像头位置向所述移动动作的位置发射射线,包括:
实时获取所述移动动作的当前位置;
当所述移动动作的位置发生变化,从所述摄像头位置向所述移动动作的当前位置发射所述射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界面到三维场景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垂直射线穿过所述已置物体的情况,确定所述待置物体的放置信息,包括:
若所述垂直射线穿过所述已置物体,则提示用户无法放置所述待置物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界面到三维场景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垂直射线穿过所述已置物体的情况,确定所述待置物体的放置信息,包括:
若所述垂直射线不穿过所述已置物体,则提示用户允许放置所述待置物体和/或在所述移动动作的位置展示所述待置物体的三维预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界面到三维场景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待置物体跟随所述移动动作,包括:
若所述移动动作中断,则将所述待置物体置于所述移动动作中断的位置,并保持预览状态;
当再次获取到所述移动动作时,恢复移动所述待置物体跟随所述移动动作。
6.一种二维界面到三维场景的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动作获取模块,用于当获取到用户在二维界面中的移动动作,移动待置物体跟随所述移动动作;
射线发射模块,用于当获取到所述移动动作从所述二维界面进入到三维场景,从所述三维场景的摄像头位置向所述移动动作的位置发射射线;
放置信息反馈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射线与所述三维场景中已置物体的位置关系,向用户反馈所述待置物体的放置信息;
所述放置信息反馈模块,包括:
垂直射线发射子模块,用于从所述射线与所述三维场景中底面的交点位置向所述三维场景中对应的顶面位置发射垂直射线;
放置信息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垂直射线穿过所述已置物体的情况,确定所述待置物体的放置信息。
7.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二维界面到三维场景的交互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二维界面到三维场景的交互方法。
CN201911383824.0A 2019-12-28 2019-12-28 二维界面到三维场景的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1426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83824.0A CN111142669B (zh) 2019-12-28 2019-12-28 二维界面到三维场景的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83824.0A CN111142669B (zh) 2019-12-28 2019-12-28 二维界面到三维场景的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42669A CN111142669A (zh) 2020-05-12
CN111142669B true CN111142669B (zh) 2023-08-29

Family

ID=70521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83824.0A Active CN111142669B (zh) 2019-12-28 2019-12-28 二维界面到三维场景的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426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03930A (zh) * 2020-07-20 2020-10-23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多平台交互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US11893206B2 (en) * 2020-09-02 2024-02-06 Autodesk, Inc. Transitions between states in a hybrid virtual reality desktop computing environment
CN112269618B (zh) * 2020-11-12 2024-01-26 中煤航测遥感集团有限公司 场站二三维场景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17381B (zh) * 2021-01-25 2022-11-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虚拟场景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440495A (zh) * 2022-01-07 2023-07-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场景画面的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59863B2 (en) * 2016-11-15 2019-07-23 Google Llc Dragging virtual elements of an augmented and/or virtual reality environment
CN107529442B (zh) * 2017-08-03 2019-04-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虚拟对象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478892A (zh) * 2018-05-14 2019-11-22 彼乐智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交互的方法及系统
CN110276840B (zh) * 2019-06-21 2022-12-0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多虚拟角色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59660B (zh) * 2019-08-02 2022-05-17 宝宝巴士股份有限公司 Unity3D场景中鼠标对物体的按面拖拽法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42669A (zh) 2020-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42669B (zh) 二维界面到三维场景的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769509B1 (en) Multi-endpoint mixed-reality meetings
US10657716B2 (en) Collaborative augmented reality system
EP3457253B1 (en) Collaboration methods to improve use of 3d models in mixed reality environments
RU2741443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ланирования точек выборки для съёмки и картографирования, терминал управления и носитель для хранения данных
WO2018192394A1 (zh) 虚拟现实场景的交互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US20240078703A1 (en) Personalized scene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US10672144B2 (en) Image display method, client terminal and system, and image sending method and server
CN112907760B (zh) 三维对象的标注方法及装置、工具、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10082084A1 (en) Virtual object translation
CN110286906B (zh) 用户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移动终端
CN110192169A (zh) 虚拟场景中菜单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JP2017107485A (ja) 電子機器及び表示制御方法
CN110928509A (zh) 显示控制方法、显示控制装置、存储介质、通信终端
US11922904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to control display of a content image
US11217011B2 (en) Providing semantic-augmented artificial-reality experience
CN115617221A (zh) 呈现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4378621A (zh) 立体场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295221B (zh) 人机交互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160381520A1 (en) Interac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0794986A (zh) 基于红外触控框的会议平板控制方法、装置及会议平板
CN109669602A (zh) 虚拟现实的数据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
Fradet et al. AR-Bot, a Centralized AR-based System for Relocalization and Home Robot Navigation.
CN114373064A (zh) 一种vrar内容编辑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20240187463A1 (en) Managing inking events from remote inking devices during online meeting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