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42351A -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42351A
CN111142351A CN201910754644.2A CN201910754644A CN111142351A CN 111142351 A CN111142351 A CN 111142351A CN 201910754644 A CN201910754644 A CN 201910754644A CN 111142351 A CN111142351 A CN 1111423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er element
image forming
sheet
region
heating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5464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42351B (zh
Inventor
井口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T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1423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23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423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23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3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3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 G03G15/204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specially for the axial heat parti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53Structural details of heat elements, e.g. structure of roller or belt, eddy current, induction heat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29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copy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e.g. weight, thicknes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20Humidity or temperature control also ozone evacuation; Internal apparatus environment control
    • G03G21/203Humidit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717Detection of physical properties
    • G03G2215/00776Detection of physical properties of humidity or moisture influencing copy sheet handl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沿主扫描方向排列的多个加热器元件、确定部以及加热器控制部。沿主扫描方向排列的多个加热器元件对片材进行加热。确定部基于对所述加热器元件通电的加热区域和不对所述加热器元件通电的非加热区域,确定在显影剂定影时通电的所述加热器元件。加热器控制部控制由所述确定部所确定的所述加热器元件。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在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MFP(Multi-Function Peripheral:多功能外围设备)中,在进行印刷时,将色调剂压接于片材、原稿,因此使用由单个加热器元件构成的定影器,但也存在由多个加热器元件构成的定影器。具有多个加热器元件的MFP由于仅使印字部位的加热器元件发热,因此与具有由单个加热器元件构成的定影器的MFP相比,功耗减少。
然而,在具有多个加热器元件的MFP中,如果仅使印字部位的加热器元件发热,则印字部位和非印字部位的水分蒸发量不同,存在易于引起褶皱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可以基于预定条件使加热器元件发热并防止褶皱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根据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多个加热器元件,对片材进行加热,并沿按压输送所述片材的辊的主扫描方向排列;确定部,基于对所述加热器元件通电的加热区域和不对所述加热器元件通电的非加热区域,确定在显影剂定影时通电的所述加热器元件;以及加热器控制部,控制由所述确定部所确定的所述加热器元件。
根据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方法包括:基于对加热片材并沿主扫描方向排列的多个加热器元件通电的加热区域和不对所述加热器元件通电的非加热区域,确定在显影剂定影时通电的所述加热器元件,并控制所确定的所述加热器元件。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整体构成例的外观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打印机130所具备的定影器50的构成例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功能的框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片材区域的具体例的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印字区域及加热区域的具体例的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印字区域、加热区域及扩张加热区域的具体例的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印刷流程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变形例涉及的印字区域、加热区域及扩张加热区域的具体例的图。
图9是示出变形例涉及的印字区域、加热区域、扩张加热区域、取消区域及非加热区域的具体例的图。
图10是示出变形例涉及的印字区域、加热区域、扩张加热区域、取消区域及非加热区域的具体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沿主扫描方向排列的多个加热器元件、确定部以及加热器控制部。沿主扫描方向排列的多个加热器元件对片材进行加热。确定部基于对所述加热器元件通电的加热区域和不对所述加热器元件通电的非加热区域,确定在显影剂定影时通电的所述加热器元件。加热器控制部控制由所述确定部所确定的所述加热器元件。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整体构成例的外观图。图像形成装置100例如是复合机。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显示器110、控制面板120、打印机130、片材收容部140及图像读取部200。需要说明的是,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打印机130是使色调剂图像定影的电子照相装置。
图像形成装置100使用色调剂等显影剂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片材例如是纸、标签纸。片材只要是图像形成装置100能够在其表面形成图像的话,则其可以为任何物体。
显示器110是液晶显示器、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器等图像显示装置。显示器110显示与图像形成装置100有关的各种信息。
控制面板120具有多个按钮。控制面板120接收用户的操作。控制面板120将与用户进行的操作相应的信号输出至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控制部。需要说明的是,显示器110和控制面板120也可以构成为一体的触摸面板。
打印机130基于由图像读取部200生成的图像信息或者经由通信路径接收到的图像信息,在片材上形成图像。打印机130例如通过如下处理而形成图像。打印机130的图像形成部基于图像信息在感光鼓上形成静电潜像。打印机130的图像形成部通过使显影剂附着于静电潜像而形成可视图像。色调剂作为显影剂的具体例。打印机130的转印部将可视图像转印至片材上。打印机130的定影器50通过对片材进行加热及加压,从而使可视图像定影于片材上。需要说明的是,形成图像的片材既可以是收容于片材收容部140的片材,也可以是手动插入的片材。关于打印机130具有的定影器50,使用具体例在图2中进行说明。
图2是示出定影器50的构成例的图。这里,定影器50具备:板状的加热部件501;计测加热部件501的温度的热敏电阻502;架设于多个辊上的环形带503;驱动环形带503的带输送辊504;向环形带503施加张力的张力辊505;以及在表面形成有弹性层的加压辊506。加热部件501通过发热部一侧接触于环形带503的内侧并被压向加压辊506方向,从而与加压辊506之间形成预定宽度的定影辊隙。由于加热部件501是边形成辊隙区域边隔着环形带503加热片材的结构,所以通电时的响应性高于通过卤素灯加热的方式的情况。
环形带503是膜状部件,例如在厚度50um的SUS基材或者70um的作为耐热树脂的聚酰亚胺上的外侧形成有厚度200um的硅橡胶层。环形带503的最外周由PFA等表面保护层覆盖。加压辊506例如在
Figure BDA0002168343030000041
的铁棒表面形成有厚度5mm的硅海绵层,并且最外周由PFA等表面保护层覆盖。
此外,加热部件501在陶瓷基板上层叠有釉层以及发热电阻层。为了向相反侧散发多余的热并且防止基板的翘曲,发热电阻层例如由TaSiO2等已知的材料形成,并在主扫描方向(加热部件501的长边方向)上分割为预定的长度和个数。这些分割后的各个发热电阻层相当于加热器元件H,通过直流或交流的施加电压进行发热。热敏电阻502与多个加热器元件H各自对应地设置,计测对应于各加热器元件H的温度。
发热电阻层的形成方法与已知的方法(例如热敏头的制作方法)相同,在发热电阻层之上用铝形成遮蔽层。以相邻的发热电阻层之间绝缘、且在纸张输送方向上露出发热电阻体(加热器元件H)的样式形成铝层。关于向发热电阻层的通电,从两端的铝层(电极)连接配线,并将其分别连接于开关驱动器IC的开关元件。而且,以覆盖所有的发热电阻层、铝层以及配线等的方式在最上部形成保护层。保护层例如通过Si3N4等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在定影器50中通过隔着膜状部件进行加热而将显影剂图像定影于片材的方式进行说明。
返回到图1的说明。片材收容部140收容用于打印机130中的图像形成的片材。
图像读取部200将读取对象的图像信息作为光的明暗进行读取。图像读取部200记录所读取的图像信息。被记录的图像信息也可以经由网络发送至其它的信息处理装置。被记录的图像信息还可以通过打印机130被图像形成在片材上。图像读取部200也可以具备ADF。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功能的框图。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控制面板120、打印机130、存储部300及控制部600。需要说明的是,已经在图1及图2中对控制面板120及打印机130进行了说明,所以省略其说明。
存储部300使用磁性硬盘装置、半导体存储装置等存储装置而构成。存储部300存储预定条件及印刷的图像数据。预定条件是指关于多个加热器元件H的通电及非通电的条件。关于预定条件的具体说明将使用图4及其之后的图进行说明。存储部300预先存储由图像形成装置100执行的动作的模式设定(以下称为“动作模式”。)的程序。需要说明的是,存储部300也可以存储上述以外的信息。
控制部600使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等处理器而构成。通过处理器执行程序,控制部600作为获取部610、印字区域判断部620、水分量判断部630、条件判断部640、确定部650及加热器控制部660发挥功能。
获取部610获取图像形成装置100周围的湿度。获取部610既可以如图3所示从设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湿度传感器160获取存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周围的湿度,也可以经由网络获取图像形成装置100周围的湿度。
印字区域判断部620将片材分割为区域。在加热器元件H为N个(N是1以上的整数)的情况下,印字区域判断部620在主扫描方向上根据加热器元件H的个数将片材的区域分割为N个。此外,印字区域判断部620在副扫描方向(片材输送方向)上根据距离或印刷时间对片材的区域进行分割。由此,印字区域判断部620通过将片材在主扫描方向及副扫描方向上进行分割,从而确定在片材上被分割的区域(以下称为“片材区域”。)。
例如,在图像形成装置100或定影器具备八个加热器元件H的情况下,印字区域判断部620在主扫描方向上确定分割为八个的片材区域。例如,印字区域判断部620根据在副扫描方向上的片材的距离或印刷时间在副扫描方向上确定分割为八个的片材区域。印字区域判断部620通过在主扫描方向及副扫描方向上分别分割为八个,从而在片材上确定六十四个片材区域。
接着,印字区域判断部620对分割的每个片材区域,判断是否存在色调剂。印字区域判断部620基于所输入的图像数据和各片材区域,判断在哪个片材区域形成图像。由此,印字区域判断部620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色调剂。在片材区域中存在色调剂的情况下,印字区域判断部620判断该片材区域为加热的区域(以下称为“加热区域”。)。在片材区域中不存在色调剂的情况下,印字区域判断部620判断该片材区域为不加热的区域(以下称为“非加热区域”。)。印字区域判断部620将判断结果传送至条件判断部640及加热器控制部660。
此外,印字区域判断部620判断纸张通过(通纸)是否完成。印字区域判断部620判断分割的所有片材区域是否通过加热部件501。在所有片材区域均通过加热部件501的情况下,印字区域判断部620判断纸张通过完成。在没有所有片材区域都通过加热部件501的情况下,判断纸张通过未完成。
水分量判断部630基于由获取部610获取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周围的湿度,判断片材的水分量。水分量判断部630判断湿度是否超过预定的阈值。例如,水分量判断部630将预定的阈值定为30%及60%。在由获取部610获取的湿度为30%以下的情况下,水分量判断部630将片材的水分量判断为“少”。在由获取部610获取的湿度为比30%高且在60%以下的情况下,水分量判断部630将片材的水分量判断为“中”。在由获取部610获取的湿度比60%高的情况下,水分量判断部630将片材的水分量判断为“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具体例规定了作为预定阈值的湿度,但也可以进一步将湿度细分来进行判断。预定阈值除了是上述值以外还可以任意地规定。水分量判断部630通过从存储部300读出预先存储的指示与湿度建立关联的片材的水分量的水分量信息,从而确定片材的水分量。
接着,水分量判断部630基于判定的片材的水分量,确定连续的非加热区域的数量。连续的非加热区域的数量是在副扫描方向上的片材区域中,非加热区域连续存在的数量。水分量判断部630确定连续的非加热区域的数量(阈值)为“X(X是1以上的整数)”。例如,在片材的水分量为“中”的情况下,确定连续的非加热区域的数量(阈值)为“3”。例如,片材的水分量为“少”时的连续的非加热区域的数量(阈值)为“4”。例如,片材的水分量为“多”时的连续的非加热区域的数量(阈值)为“2”。需要说明的是,非加热区域的数量除了是上述值以外还可以任意地规定。
条件判断部640基于预定的条件,判断使多个加热器元件H中哪个(些)通电(发热)。预定的条件是根据加热区域的位置、非加热区域的位置以及基于湿度的片材的水分量规定的、用于判断是否使加热器元件H通电(发热)的条件。条件判断部640基于加热区域及非加热区域的位置关系,判断使多个加热器元件H中的哪个(些)通电(发热)。条件判断部640基于由水分量判断部630判定的连续的非加热区域的数量(阈值),判断使多个加热器元件H中的哪个(些)通电(发热)。对于条件判断部640的判断方法,以下具体地说明。
[主扫描方向]
条件判断部640基于加热区域及非加热区域的位置关系,判断在主扫描方向上是否存在连续的非加热区域。条件判断部640基于加热区域及非加热区域的位置关系,判断在主扫描方向上非加热区域是否存在于加热区域与加热区域之间。
[副扫描方向]
条件判断部640基于由水分量判断部630判定的连续的非加热区域的数量(阈值),判断连续的非加热区域的数量是否超过阈值。例如,在副扫描方向上与非加热区域相邻的片材区域是非加热区域的情况下,条件判断部640将其作为连续的非加热区域进行计数。条件判断部640判断副扫描方向上的非加热区域的连续数量是否超过阈值。
确定部650基于条件判断部640的判断结果,确定通电(发热)的加热器元件H。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主扫描方向与副扫描方向上确定部650的确定方法不同,因此以下分别对主扫描方向及副扫描方向上的确定方法进行说明。
[主扫描方向]
确定部650基于主扫描方向上的条件判断部640的判断结果,确定通电(发热)的加热器元件H。在判断为非加热区域存在于加热区域与加热区域之间的情况下,确定部650将该非加热区域确定为扩张加热区域。扩张加热区域是指不存在色调剂的非加热区域,但却是需要使加热器元件H通电(发热)的区域。通过确定扩张加热区域,从而可以防止或减少主扫描方向上的褶皱的发生。在判断为与非加热区域相邻的片材区域是非加热区域的情况下,确定部650不将这些非加热区域确定为扩张加热区域。
[副扫描方向]
确定部650基于副扫描方向上的条件判断部640的判断结果,确定通电(发热)的加热器元件H。在判断为连续的非加热区域的数量超过阈值的情况下,确定部650将接阈值后的下一非加热区域确定为扩张加热区域。在判断为连续的非加热区域的数量没有超过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确定部650不将这些非加热区域确定为扩张加热区域。
加热器控制部660基于印字区域判断部620的判断结果和确定部650的确定结果,控制加热器元件H。加热器控制部660使对应于由印字区域判断部620所判定的加热区域和由确定部650所确定的扩张加热区域的加热器元件H通电(发热)。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片材区域的具体例的图。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例子中,在表示片材区域的情况下,将主扫描方向记载为数字,将副扫描方向记载为字母。即、片材区域A-1是指“副扫描方向上的第一个”且“主扫描方向上的第一个”的片材区域。
在图4的例子中,由于加热部件501中存在八个加热器元件H,因此印字区域判断部620在主扫描方向上确定分割为八个的片材区域。此外,在图4中,作为例子,印字区域判断部620在副扫描方向上确定A~H的分割为八个的片材区域。印字区域判断部620通过在主扫描方向及副扫描方向上分别将片材分割为八份,从而在片材上确定六十四个片材区域。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印字区域及加热区域的具体例的图。
图5是例示出片材区域、转印于片材的印字图像的色调剂10、输送片材的加热器元件H以及加热区域11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5中,关于已经在图4中说明的内容,省略其说明。
在图5的例子中,印字区域判断部620判断是否存在色调剂10。印字区域判断部620判断存在色调剂10的区域为A-6~8、B-1~8、C-1~5、E-1~3、F-1~3、F-5、H-4、H-6~8,并将它们确定为加热区域11。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印字区域、加热区域及扩张加热区域的具体例的图。
图6是例示出片材区域、转印于片材的印字图像的色调剂10、输送片材的加热器元件H、加热区域11以及扩张加热区域12和13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6中,关于已经在图4及图5中说明的内容,省略其说明。此外,在图6中,对由水分量判断部630所确定的连续的非加热区域的数量(阈值)为“3”的情况(片材的水分量为“中”的情况)进行说明。
确定部650基于条件判断部640的主扫描方向的判断结果,确定扩张加热区域12。在图6中,扩张加热区域12是F-4及H-5。在主扫描方向上,F-4及H-5是夹在加热区域之间的片材区域。因此,F-4及H-5被判断作为扩张加热区域而被加热。确定部650基于条件判断部640的副扫描方向的判断结果,确定扩张加热区域13。在图6中,扩张加热区域13为F-6~8。在副扫描方向上,F-6~8是超过阈值的片材区域。因此,F-6~8虽然是非加热区域,但被判断为扩张加热区域13而被加热。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印刷流程的流程图。需要说明的是,关于预定条件,由于上面已经描述,所以省略其说明。
获取部610获取图像形成装置100周围的湿度。(ACT101)。图像形成装置100为执行印刷,开始从片材收容部140供给片材(ACT102)。
印字区域判断部620判断片材区域中形成图像的区域(ACT103)。在片材区域存在色调剂的情况下(ACT103:是),印字区域判断部620将该片材区域设为加热区域并传送至加热器控制部660。加热器控制部660基于加热区域及扩张加热区域,使对应于加热区域及扩张加热区域的加热器元件H通电(发热)(ACT104)。
在片材区域不存在色调剂的情况下(ACT103:否),印字区域判断部620将该片材区域设为非加热区域并传送至条件判断部640。条件判断部640基于预定条件,判断使多个加热器元件H中的哪个(些)通电(发热)(ACT105)。预定条件是指根据加热区域的位置、非加热区域的位置以及基于湿度的片材的水分量规定的、用于判断是否使加热器元件H通电(发热)的条件。
在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ACT105:是),确定部650确定扩张加热区域,并且转移到ACT104的处理。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是指,在主扫描方向上,非加热区域存在于加热区域与加热区域之间的情况。此外,是指在副扫描方向上,非加热区域的连续数量超过阈值的情况。
在没有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ACT105:否),印字区域判断部620判断纸张通过是否完成(ACT106)。没有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是指在主扫描方向上,非加热区域没有存在于加热区域与加热区域之间的情况。此外,是指在副扫描方向上,非加热区域的连续数量未超过阈值的情况。
在没有所有片材区域均通过定影器的加热部件501的情况下(ACT106:否),印字区域判断部620判断纸张通过未完成,并转移到ACT103的处理。在所有片材区域均通过加热部件501的情况下(ACT106:是),印字区域判断部620判断纸张通过完成,并结束处理。
根据这样构成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通过具有确定部650及加热器控制部660,从而可以将满足预定条件的非加热区域确定为扩张加热区域,并使对应于加热区域及扩张加热区域的加热器元件H通电(发热)。由此,可以防止或减少由于片材水分的蒸发量而导致的片材的褶皱。
[变形例]
图8是示出变形例涉及的印字区域、加热区域及扩张加热区域的具体例的图。
图8是例示出片材区域、转印于片材的印字图像的色调剂10、输送片材的加热器元件H、加热区域11以及扩张加热区域13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8中,对于已经在图4至图6中描述的内容,省略其说明。
在图8中,对由水分量判断部630所确定的连续的非加热区域的数量(阈值)为“4”的情况(片材的水分量为“少”的情况)进行说明。确定部650基于条件判断部640的主扫描方向的判断结果,确定扩张加热区域12。但是,在图8中,由于片材的水分量为“少”,因此不考虑扩张加热区域12。此外,确定部650基于条件判断部640的副扫描方向的阈值“4”的判断结果,确定扩张加热区域13。在图8中,扩张加热区域13为G-6~8。
图9是示出变形例涉及的印字区域、加热区域、扩张加热区域、取消区域及非加热区域的具体例的图。
图9是例示出片材区域、转印于片材的印字图像的色调剂10、输送片材的加热器元件H、加热区域11、扩张加热区域12以及取消区域14的图。取消区域是指在副扫描方向上,扩张加热区域的下一区域是加热区域的情况下,即使被判断为扩张加热区域也不进行加热的区域。因此,确定部650将扩张加热区域确定为取消区域。然后,加热器控制部660使对应于被确定为取消区域的区域的加热器元件H不通电(发热)。
在图9的副扫描方向上,虽然最开始基于阈值“3”将F-6~8判断为扩张加热区域13,但由于扩张加热区域13的下一区域(G-6~8)是加热区域,因此确定部650将F-6~8确定为取消区域,并且不进行通电(发热)。需要说明的是,在图9中,关于已经在图4至图6和图8中描述的内容,省略其说明。
在图10中,对由水分量判断部630所确定的连续的非加热区域的数量(阈值)为“2”的情况(片材的水分量为“多”的情况)进行说明。确定部650基于条件判断部640的主扫描方向的判断结果,确定扩张加热区域12。在图10中,扩张加热区域12为F-4及H-5。
确定部650基于条件判断部640的副扫描方向的判断结果,确定扩张加热区域13。本来,在图10中,由于扩张加热区域13的下一区域F-6~8是加热区域,所以应该与图9同样地将E-6~8确定为取消区域。然而,由于在片材的水分量为“多”的情况下易于发生片材褶皱,所以确定部650不进行取消区域的设定,而是将E-6~8确定为扩张加热区域13。
印字区域判断部620在分割主扫描方向上的区域时,既可以根据加热器元件H的个数均等地进行分割,也可以集中将多个加热器元件H分割为一个区域。此外,印字区域判断部620也可以基于片材的距离来分割主扫描方向上的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印字区域判断部620也可以确定对应于所分割的区域的加热器元件H。
印字区域判断部620在分割副扫描方向上的区域时,既可以根据片材的距离均等地进行分割,也可以根据任意的距离进行分割。此外,印字区域判断部620在分割副扫描方向上的区域时,也可以根据纸张通过的时间进行分割。
条件判断部640也可以在主扫描方向上非印字区域的下一区域是非印字区域的情况下,判断连续的非印字区域的数量是否超过阈值。
条件判断部640也可以在副扫描方向上判断加热器元件H的非通电(非发热)时间是否超过预定的阈值。在加热器元件H的非通电(非发热)时间超过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确定部650也可以将对应于未通电(发热)的加热器元件H的区域确定为扩张加热区域。
虽然说明了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示例而提出的,并非旨在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它各种方式进行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被包括在发明的范围和宗旨中,同样地被包括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多个加热器元件,对片材进行加热,并沿按压输送所述片材的辊的主扫描方向排列;
确定部,基于对所述加热器元件通电的加热区域和不对所述加热器元件通电的非加热区域,确定在显影剂定影时通电的所述加热器元件;以及
加热器控制部,控制由所述确定部所确定的所述加热器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判断部,所述判断部判断在所述片材上是否存在所述显影剂,
所述确定部基于所述判断部的判断结果,确定在所述显影剂定影时通电的所述加热器元件,
所述加热器控制部控制由所述确定部所确定的所述加热器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获取部,所述获取部获取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周围的湿度,
所述判断部判断所述湿度是否超过预定的阈值,
所述确定部基于所述判断部的判断结果,确定在所述显影剂定影时通电的所述加热器元件,
所述加热器控制部控制由所述确定部所确定的所述加热器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判断部为对形成图像的所述片材的区域进行判断,确定表示对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中至少一方进行分割而得的区域的片材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判断部基于所述湿度,判断在副扫描方向上所述非加热区域连续存在的数量是否超过预定的阈值,
所述确定部基于所述判断部的判断结果,确定在所述显影剂定影时通电的所述加热器元件,
所述加热器控制部控制由所述确定部所确定的所述加热器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判断部基于所述湿度,判断在主扫描方向上所述非加热区域存在于哪个位置,
所述确定部基于所述判断部的判断结果,确定在所述显影剂定影时通电的所述加热器元件,
所述加热器控制部控制由所述确定部所确定的所述加热器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当在所述副扫描方向上所述非加热区域超过所述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确定部将接所述阈值后的下一非加热区域变更为所述加热区域,并将变更后的所述非加热区域作为所述加热区域来确定在所述显影剂定影时通电的所述加热器元件,
所述加热器控制部控制由所述确定部所确定的所述加热器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当在所述副扫描方向上所述非加热区域为所述阈值以下的情况下,
所述确定部不将所述非加热区域变更为所述加热区域来确定在所述显影剂定影时通电的所述加热器元件,
所述加热器控制部控制由所述确定部所确定的所述加热器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当在所述主扫描方向上所述非加热区域存在于所述加热区域之间的情况下,
所述确定部将所述非加热区域变更为所述加热区域来确定在所述显影剂定影时通电的所述加热器元件,
所述加热器控制部控制由所述确定部所确定的所述加热器元件。
10.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包括:
基于对加热片材并沿主扫描方向排列的多个加热器元件通电的加热区域和不对所述加热器元件通电的非加热区域,确定在显影剂定影时通电的所述加热器元件,并控制所确定的所述加热器元件。
CN201910754644.2A 2018-11-02 2019-08-15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Active CN1111423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178,868 2018-11-02
US16/178,868 US10429779B1 (en) 2018-11-02 2018-11-02 Selective energization of heater elements in image formi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42351A true CN111142351A (zh) 2020-05-12
CN111142351B CN111142351B (zh) 2024-05-24

Family

ID=68063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54644.2A Active CN111142351B (zh) 2018-11-02 2019-08-15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2) US10429779B1 (zh)
CN (1) CN1111423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44672B2 (en) * 2015-04-22 2019-10-15 Hp Indigo B.V. Spatially selective heating of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
US10429779B1 (en) * 2018-11-02 2019-10-01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Selective energization of heater elements in image forming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5881A (zh) * 2011-02-21 2012-08-22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控制方法及图像形成控制程序
JP2012181242A (ja) * 2011-02-28 2012-09-20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及びそれ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US20140270835A1 (en) * 2013-03-14 2014-09-18 Ricoh Company, Ltd. Fixing control device, fixing control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5118365A (ja) * 2013-11-18 2015-06-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加熱装置及びこの像加熱装置を搭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CN105487361A (zh) * 2014-10-06 2016-04-13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
JP2016071119A (ja) * 2014-09-30 2016-05-0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情報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情報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装置の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23804B2 (en) * 2006-03-20 2009-11-2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Fixing device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464139B2 (ja) * 2010-12-24 2014-04-0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210305B2 (ja) * 2013-02-07 2017-10-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56234B2 (ja) * 2014-04-03 2017-07-0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429779B1 (en) * 2018-11-02 2019-10-01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Selective energization of heater elements in image forming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5881A (zh) * 2011-02-21 2012-08-22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控制方法及图像形成控制程序
JP2012181242A (ja) * 2011-02-28 2012-09-20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及びそれ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US20140270835A1 (en) * 2013-03-14 2014-09-18 Ricoh Company, Ltd. Fixing control device, fixing control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5118365A (ja) * 2013-11-18 2015-06-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加熱装置及びこの像加熱装置を搭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71119A (ja) * 2014-09-30 2016-05-0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情報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情報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装置のプログラム
CN105487361A (zh) * 2014-10-06 2016-04-13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698348B2 (en) 2020-06-30
US20200142336A1 (en) 2020-05-07
US10429779B1 (en) 2019-10-01
CN111142351B (zh) 2024-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27985B2 (en) Fixing device and fixing temperature control method of fixing device
JP6321507B2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279440B2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7526268B (zh) 加热器及加热装置
JP6333622B2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定着装置の定着温度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230266701A1 (en) Heating device and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60291512A1 (en) Fixing device and fixing temperature control method of fixing device
US11550250B2 (en) Heat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11142351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JP6945342B2 (ja) ヒータ及び加熱装置
CN111273531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JP5010365B2 (ja) 板状ヒータ、加熱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6646121B2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定着装置の定着温度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9074754A (ja) 加熱部材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816234B2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312303B2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295985B2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定着装置の定着温度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458119B2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060799A (ja)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定着装置の定着温度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8106211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008880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定着装置の定着温度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103917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