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34839A - 消融针针管、微波消融针和微波消融治疗仪 - Google Patents

消融针针管、微波消融针和微波消融治疗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34839A
CN111134839A CN202010059205.2A CN202010059205A CN111134839A CN 111134839 A CN111134839 A CN 111134839A CN 202010059205 A CN202010059205 A CN 202010059205A CN 111134839 A CN111134839 A CN 1111348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lation needle
microwave
liquid
tube
radio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5920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春生
江荣华
隆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Kangyou Med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Kangyou Med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Kangyou Med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Kangyou Med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5920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3483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79339 priority patent/WO202114291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1348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48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18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apply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microwaves
    • A61B18/1815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apply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microwaves using microwa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005Cooling or heating of the probe or tissue immediately surrounding the probe
    • A61B2018/00011Cooling or heating of the probe or tissue immediately surrounding the probe with flu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571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for achieving a particular surgical effect
    • A61B2018/00577Ab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636Sensing and controlling the application of energy
    • A61B2018/00696Controlled or regulated parameters
    • A61B2018/00702Power or energ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636Sensing and controlling the application of energy
    • A61B2018/00773Sensed parameters
    • A61B2018/00791Temperature
    • A61B2018/00797Temperature measured by multiple temperature sen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18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apply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microwaves
    • A61B18/1815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apply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microwaves using microwaves
    • A61B2018/1861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apply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microwaves using microwaves with an instrument inserted into a body lumen or cavity, e.g. a cathet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18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apply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microwaves
    • A61B18/1815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apply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microwaves using microwaves
    • A61B2018/1869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apply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microwaves using microwaves with an instrument interstitially inserted into the body, e.g. needl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融针针管、微波消融针和微波消融治疗仪,涉及医疗器械领域,该消融针针管具备相互隔离的至少两个通道,其中,至少两个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的远端和近端分别贯穿于消融针针管的远端和近端,以使经过第一通道的射频线缆能够与设置在消融针针管的远端的辐射天线电连接,第一通道用于容纳冷却消融针针管的冷却液,第二通道的远端和近端分别贯穿于消融针针管的远端和近端,以使经过第二通道的连接线缆能够与设置在消融针针管的远端的辅助元件电连接。该消融针针管不仅能够使得辐射天线正常工作,还能够使辅助元件正常工作,其功能多样,能够辅助微创手术更好地实施。

Description

消融针针管、微波消融针和微波消融治疗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消融针针管、微波消融针和微波消融治疗仪。
背景技术
肺癌在我国乃至世界发病率、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第一位,目前主要通过开胸或胸腔镜手术对病变的肺或者肺叶进行切除或结合传统药物化疗等手段进行治疗。随着医疗行业正在突飞猛进的发展,微创治疗越来越成为患者的首选。
微波消融作为一种微创手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微波消融是利用微波生物组织的热效应,微波能量经消融线传到柔性消融针远端辐射到肿瘤病灶组织,对病变组织进行止血、凝固、灼除或消炎、消肿、止痛、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等,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它具有创伤小,见效快,穿透能力强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
微波消融微创手术大多采用超声或者X射线成像设备等定位病灶,然后采用外置消融针直接经皮穿刺,到达病灶后微波消融。这种微创微波消融受到病人身体条件,病灶位置,消融针杆长度等外部条件限制,同时对穿刺针道也不能完全确保安全、准确性到达病灶位置,而且直接穿刺易造成胸膜损伤,形成气胸等不良并发症,给手术带来风险。随着微波消融技术日益成熟,微波消融针的设计也越来越具有针对性,一种借助内镜微波消融针的出现,更是将微波消融技术提高到一个新台阶,新的技术借助于内窥镜钳道更直观的将微波消融天线直接引导至肺部肿瘤及病变组织。
经发明人研究发现,现有的微波消融针针杆的功能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融针针管,其能够有效的改善上述提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波消融针,包括上述提到的消融针针管,并且具有该消融针针管的全部功能。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还提供了一种微波消融治疗仪,包括上述提到的微波消融针,并且具有该微波消融针的全部功能。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消融针针管,所述消融针针管具备相互隔离的至少两个通道,其中,所述至少两个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远端和近端分别贯穿于所述消融针针管的远端和近端,以使经过所述第一通道的射频线缆能够与设置在所述消融针针管的远端的辐射天线电连接,所述第一通道用于容纳冷却所述消融针针管的冷却液,所述第二通道的远端和近端分别贯穿于所述消融针针管的远端和近端,以使经过所述第二通道的连接线缆能够与设置在所述消融针针管的远端的辅助元件电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道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容积。
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微波消融针,包括辐射天线、射频线缆和前述实施方式所述的消融针针管,所述辐射天线与所述消融针针管的远端连接,所述射频线缆穿设于所述第一通道内,所述射频线缆的远端与所述辐射天线电连接,所述射频线缆的近端用于与微波输出装置电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辐射天线的远端的外表面为弧面。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辐射天线的远端的外表面涂覆有防粘黏的显影涂层。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微波消融针还包括辅助元件和连接线缆,所述辅助元件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所述辐射天线连接,所述连接线缆贯穿于所述第二通道内,且所述连接线缆的远端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微波消融针还包括毛细管,所述毛细管穿设于所述第一通道内,所述毛细管的近端和远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所述消融针针管的近端开设有第二出液口,所述冷却液用于从所述第一进液口进入所述毛细管,经过所述第一出液口进入所述毛细管的外壁与所述消融针针管的内壁之间的腔室,并从所述第二出液口流出所述消融针针管。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微波消融针还包括交换壳体,所述交换壳体与所述消融针针管的近端连接,所述交换壳体具备进液腔室和出液腔室,所述进液腔室与所述第一进液口连通,所述出液腔室与所述第二出液口连通。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液腔室相对于所述进液腔室靠近所述消融针针管,所述交换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交换壳体的内腔分隔为所述进液腔室和所述出液腔室,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毛细管用于穿过所述出液腔室和所述通孔,以使所述第一进液口与所述进液腔室连通。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微波消融针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交换壳体的外壁连接,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出液腔室对应的外壁的温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微波消融针还包括手柄,所述消融针针管的部分和所述交换壳体设置在所述手柄的内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微波消融针还包括储液袋、出液管和进液管,所述储液袋上设置有第二进液口和第三出液口,所述出液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出液口连通,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液腔室连通,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液口连通,所述出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液腔室连通。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微波消融针还包括泵,所述泵设置在所述出液管上,以增大从所述储液袋进入所述进液腔室的冷却液的动能。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射频线缆包括内芯、绝缘层和编织弹簧管,所述内芯的近端用于与微波输出装置电连接,所述绝缘层套设于所述内芯外,所述编织弹簧管套设于所述绝缘层外。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微波消融针还包括射频同轴连接器,所述射频同轴连接器的一端与所述射频线缆的近端连接,所述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微波输出装置连接。
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微波消融治疗仪,包括微波输出装置、控制装置和上述的微波消融针,所述微波输出装置与所述射频线缆的近端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微波输出装置电连接,以改变所述微波输出装置的工作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融针针管,第一通道能够使射频线缆穿设,射频线缆用于与设置在消融针针管远端的辐射天线电连接,第二通道能够使连接线缆穿设,连接线缆用于与设置在消融针针管远端的辅助元件电连接,辅助元件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定位装置等。这样,该消融针针管不仅能够使得辐射天线正常工作,还能够使辅助元件正常工作,其功能多样,能够辅助微创手术更好地实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微波消融针,包括上述提到的消融针针管,该微波消融针的消融针针管功能多样,能够辅助微创手术更好地实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微波消融治疗仪,包括上述提到的微波消融针,该微波消融治疗仪的消融针针管功能多样,能够辅助微创手术更好地实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微波消融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的控制其它部件的模块图;
图3为图1中A-A的剖面视图;
图4为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标:1-微波消融针;11-消融针针管;111-第一通道;112-第二通道;113-第二出液口;12-辐射天线;13-射频线缆;131-内芯;132-绝缘层;133-编织弹簧管;14-第一温度传感器;15-连接线缆;16-毛细管;161-第一进液口;162-第一出液口;17-交换壳体;171-进液腔室;172-出液腔室;18-隔板;19-第二温度传感器;20-手柄;21-储液袋;211-第二进液口;212-第三出液口;22-出液管;23-进液管;24-射频同轴连接器;3-冷却液;4-微波输出装置;5-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波消融治疗仪,该微波消融治疗仪包括微波输出装置4、控制装置5和微波消融针1,该微波消融针1包括消融针针管11、射频线缆13和辐射天线12,消融针针管11具备相互隔离的第一通道111和第二通道112,射频线缆13穿设于第一通道111内,辐射天线12与消融针针管11的远端连接,射频线缆13的远端与辐射天线12电连接,射频线缆13的近端与微波输出装置4电连接,控制装置5与微波输出装置4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全文中,每个零部件的近端是指该微波消融针1正常使用时,靠近医护人员的一端。每个零部件的远端是指该微波消融针1正常使用时,插入患者的一端。即,在本实施例中,相对地,每个零部件的近端为每个零部件在图1中的右端,每个零部件的远端为每个零部件在图1中的左端。
在本实施例中,辐射天线12是能量发射器,该辐射天线12用于将消融的微波发射出去。具体的,控制装置5控制微波输出装置4输出信号,经过射频线缆13将信号传递到辐射天线12,辐射天线12再发射微波,用于消融,从而实施微创手术治疗。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5能够微波输出装置4的启动或关闭,控制装置5也可以控制微波输出装置4的输出功率,从而控制辐射天线12的发射功率。
请参照图1-图4,在本实施例中,该微波消融针1还包括辅助元件和连接线缆15,辅助元件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14,第一温度传感器14与辐射天线12连接,连接线缆15穿设于第二通道112内,连接线缆15的远端与第一温度传感器14电连接,连接线缆15的近端与控制装置5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温度传感器14通过连接线缆15能够与控制装置5电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14用于检测辐射天线12本身的温度,并将检测到的温度值通过电信号反馈至控制装置5。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使用时,若辐射天线12的温度过高,会对患者的其它身体组织造成灼伤。因此,请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若控制装置5接收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4输出的温度信号所表征的温度值高于第一预设值,控制装置5将控制微波发射装置降低功率或停止工作,从而使辐射天线12的发射功率降低或使辐射天线12停止工作,防止温度过高的辐射天线12灼伤患者的其它身体组织。
需要说明的是,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将第一预设值的具体数值预存入控制装置5中。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辐射天线12的外壁上设置有凹槽,第一温度传感器14嵌设于凹槽内。这样,能够提高第一温度传感器14与辐射天线12之间的相对稳固性,能够有效的阻碍第一温度传感器14从辐射天线12脱离。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辅助元件还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定位装置等,用于与压力传感器以及定位装置电连接的线缆也可以同时穿设于第二通道112内。当然了,在其它实施例中,该消融针针管11还可以具备第三通道、第四通道等,第一通道111、第二通道112、第三通道、第四通道相互隔离,用于与压力传感器以及定位装置电连接的线缆也可以分别穿设于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内。也就是说,消融针针管11具备的通道数量可以为三个、四个、五个等,辅助元件包括的元件器数量也可以为三个、四个、五个等。
可以理解的是,消融针针管11具备多个通道,辅助元件可以包括多个不同作用的元器件,多个通道能够使得多个不同的线缆穿过,以使不同的线缆能够与不同的元器件电连接。并且,多个元器件能够实现不同作用,例如: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辐射天线12的温度,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辐射天线12受到的压力,定位装置能够反馈辐射天线12的具体位置等。这样,消融针针管11的功能多样,多个元器件能够对微创手术起到辅助作用,能够使得微创手术更好地实施。
请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中,辐射天线12的远端外表面为弧面。这样,既能够防止辐射天线12的远端划伤内窥镜通道,同时,也能够防止辐射天线12的远端刺伤患者的身体组织。
可以理解的是,辅助天线的远端形状可以为半球形、圆锥形等。
在本实施例中,辐射天线12的远端外表面涂覆有显影涂层。这样,医护人员通过X射线照射、CT扫描等,能够确定辐射天线12在患者体内的位置,方便手术的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该显影涂层具有防粘黏功能。这样,能够使得辐射天线12更容易从患者的身体组织上脱离,退针过程更加容易,减少了患者的身体组织受到的损伤,同时,也能够使手术的实施过程更加顺畅。
请参照图3-图5,在本实施例中,微波消融针1还包括毛细管16,毛细管16穿设于第一通道111内,毛细管16的近端和远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进液口161和第一出液口162,消融针针管11的近端开设有第二出液口113。
微波消融针1还包括交换壳体17,交换壳体17与消融针针管11的近端连接,交换壳体17具备进液腔室171和出液腔室172,进液腔室171与第一进液口161连通,出液腔室172与第二出液口113连通。
具体的,请参照图5,在本实施例中,出液腔室172相对于进液腔室171靠近消融针针管11,交换壳体17的内部设置有隔板18,隔板18上设置有通孔(图中未示出),毛细管16用于穿过出液腔室172和通孔,以使第一进液口161与进液腔室171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位于进液腔室171内的冷却液3经过第一进液口161,能够进入毛细管16内,然后在毛细管16内流动,再从第一出液口162流出毛细管16,进入到毛细管16的外壁与消融针针管11的内壁之间的腔室,然后,再改变流动方向,从第二出液口113流出消融针针管11,进入到出液腔室172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毛细管16和射频线缆13并排设置在第一通道111内,射频线缆13位于毛细管16的外壁和消融针针管11的内壁之间的腔室。这样,冷却液3不仅能够对消融针针管11和射频线缆13同时进行冷却,而且还能够阻碍热量从射频线缆13传递到消融针针管11的管壁,从而能够防止温度过高的消融针针管11灼伤患者的其它身体组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道111的容积大于第二通道112的容积。这样,第一通道111内不仅能够同时容纳毛细管16和射频线缆13,而且,还能够容纳更多的冷却液3,冷却效果更好。
当然了,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通道111的容积也可以小于或等于第二通道112的容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进液腔室171内的冷却液3和出液腔内的冷却液3发生对流,毛细管16从通孔穿过后,可对通孔进行密封处理。类似的,为了防止消融针针管11内的冷却液3泄漏到辐射天线12上,在射频线缆13穿出消融针针管11,并与辐射天线12电连接后,可以对射频线缆13穿出的部位进行密封处理,以防止冷却液3泄漏到辐射天线12上。
请参照图1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微波消融针1还包括储液袋21、出液管22和进液管23,储液袋21上设置有第二进液口211和第三出液口212,出液管22的一端与第三出液口212连通,进液管23的另一端与进液腔室171连通,进液管23的一端与第二进液口211连通,出液管22的另一端与出液腔室172连通。
这样,储液袋21内的冷却液3从第三出液口212经过出液管22进入进液腔室171内,然后经过毛细管16和消融针针管11后,再流出消融针针管11,进入出液腔室172内,然后,再经过进液管23重新进入到储液袋21内,从而完成了整体的冷却循环,能够时刻对消融针针管11和射频线缆13进行冷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冷却液3中含有感温变色材料,该冷却液3随自身的温度变化而自动变色,当自身的温度恢复初始温度时,冷却液3的颜色也自动恢复本色。该冷却液3需放置在0℃以下进行保存。当冷却液3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值时,冷却液3的颜色将变成红色,这样,当储液袋21内的冷却液变成红色时,可以提示工作人员更换低温的冷却液3,再次进行循环冷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微波消融针1还包括泵(图中未示出),泵设置在出液管22上,泵用于增大从储液袋21进入进液腔室171的冷却液3的动能。
请参照图5,在本实施例中,该微波消融针1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19,第二温度传感器19与交换壳体17的外壁连接,第二温度传感器19用于检测出液腔室172对应的外壁的温度。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从第二出液口113输出的冷却液3从射频线缆13和消融针针管11上带走了热量,冷却液3本身的温度会升高,冷却液3进入出液腔室172后,会使得出液腔室172对应的外壁的温度升高。因此,第二温度传感器19通过检测出液腔室172对应的外壁的温度,能够检测出冷却液3的温度变化,从而提醒工作人员及时更换冷却液3。
具体的,请参照图2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温度传感器19也与控制装置5电连接。若控制装置5接收到的第二温度传感器19输出的温度信号所表征的温度值超过第二预设值时,控制装置5将控制微波发射装置降低功率或停止工作,从而使辐射天线12的发射功率降低或辐射天线12停止工作,此时,工作人员可更换冷却液3。
请参照图1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微波消融针1还包括手柄20,消融针针管11的部分和交换壳体17设置在手柄20的内部。这样,手柄20不仅方便医护人员握持,同时,能够对消融针针管11和交换壳体17进行保护。
在本实施例中,消融针针管11从手柄20一直延伸至辐射天线12处,消融针针管11可选用PEEK(聚苯醚酮)或PI(聚酰亚胺)的复合材料,其柔性程度良好,具有良好的过弯性能。
对应的,请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射频线缆13包括内芯131、绝缘层132和编织弹簧管133,内芯131的近端与微波输出装置4电连接,绝缘层132套设于内芯131外,编织弹簧管133套设于绝缘层132外。这样,编织弹簧管133能够对内芯131进行保护,而且,编织弹簧管133能够有效的增强过弯性能和自动回复性能,能够防止内芯131被折断。
对应的,在本实施例中,毛细管16选用硅胶材质,其具有良好的过弯性能和回复性能。
请参照图1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微波消融针1还包括射频同轴连接器24,射频同轴连接器24与交换壳体17连接,并且射频同轴连接器24位于交换壳体17的远端,射频同轴连接器24的一端与射频线缆13的近端连接,射频同轴连接器24的另一端用于与微波输出装置4连接。这样,射频同轴连接器24能够提高微波输出装置4向射频线缆13输送信号的稳定性。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微波消融针1的工作原理:
冷却液3从储液袋21的第三出液口212进入出液管22,经过出液管22后,进入进液腔室171,然后经过第一进液口161进入毛细管16内,从第一出液口162流出毛细管16,进入毛细管16的外壁与消融针针管11的内壁之间的腔室,再从第二出液口113流出消融针针管11,进入出液腔室172,经过进液管23,从第二进液口211重新进入到储液袋21内,完成冷却循环。冷却液3循环的过程中,能够对消融针针管11和第一通道111内的射频线缆13进行冷却。
另外,连接线缆15经过第二通道112能够与第一温度传感器14电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14用于检测辐射天线12的温度,并将检测到的温度信号传递给控制装置5。若控制装置5接收的温度信号表征的温度值大于第一预设值,将控制微波输出装置4减低功率或停止工作,从而使辐射天线12的发射功率降低或使辐射天线12停止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消融针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融针针管具备相互隔离的至少两个通道,其中,所述至少两个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远端和近端分别贯穿于所述消融针针管的远端和近端,以使经过所述第一通道的射频线缆能够与设置在所述消融针针管的远端的辐射天线电连接,所述第一通道用于容纳冷却所述消融针针管的冷却液,所述第二通道的远端和近端分别贯穿于所述消融针针管的远端和近端,以使经过所述第二通道的连接线缆能够与设置在所述消融针针管的远端的辅助元件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融针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容积。
3.一种微波消融针,其特征在于,包括辐射天线、射频线缆和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消融针针管,所述辐射天线与所述消融针针管的远端连接,所述射频线缆穿设于所述第一通道内,所述射频线缆的远端与所述辐射天线电连接,所述射频线缆的近端用于与微波输出装置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波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天线的远端的外表面为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波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天线的远端的外表面涂覆有防粘黏的显影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波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消融针还包括辅助元件和连接线缆,所述辅助元件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所述辐射天线连接,所述连接线缆贯穿于所述第二通道内,且所述连接线缆的远端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波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消融针还包括毛细管,所述毛细管穿设于所述第一通道内,所述毛细管的近端和远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所述消融针针管的近端开设有第二出液口,所述冷却液用于从所述第一进液口进入所述毛细管,经过所述第一出液口进入所述毛细管的外壁与所述消融针针管的内壁之间的腔室,并从所述第二出液口流出所述消融针针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波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消融针还包括交换壳体,所述交换壳体与所述消融针针管的近端连接,所述交换壳体具备进液腔室和出液腔室,所述进液腔室与所述第一进液口连通,所述出液腔室与所述第二出液口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波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腔室相对于所述进液腔室靠近所述消融针针管,所述交换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交换壳体的内腔分隔为所述进液腔室和所述出液腔室,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毛细管用于穿过所述出液腔室和所述通孔,以使所述第一进液口与所述进液腔室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波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消融针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交换壳体的外壁连接,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出液腔室对应的外壁的温度。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波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消融针还包括手柄,所述消融针针管的部分和所述交换壳体设置在所述手柄的内部。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波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消融针还包括储液袋、出液管和进液管,所述储液袋上设置有第二进液口和第三出液口,所述出液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出液口连通,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液腔室连通,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液口连通,所述出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液腔室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微波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消融针还包括泵,所述泵设置在所述出液管上,以增大从所述储液袋进入所述进液腔室的冷却液的动能。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微波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袋内储存有所述冷却液,所述冷却液内含有感光材料,所述冷却液用于在所述冷却液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值时,改变颜色。
15.根据权利要求3-14任一项所述的微波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线缆包括内芯、绝缘层和编织弹簧管,所述内芯的近端用于与微波输出装置电连接,所述绝缘层套设于所述内芯外,所述编织弹簧管套设于所述绝缘层外。
16.根据权利要求3-14任一项所述的微波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消融针还包括射频同轴连接器,所述射频同轴连接器的一端与所述射频线缆的近端连接,所述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微波输出装置连接。
17.一种微波消融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波输出装置、控制装置和权利要求3-16任一项所述的微波消融针,所述微波输出装置与所述射频线缆的近端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微波输出装置电连接,以改变所述微波输出装置的工作状态。
CN202010059205.2A 2020-01-16 2020-01-16 消融针针管、微波消融针和微波消融治疗仪 Pending CN1111348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59205.2A CN111134839A (zh) 2020-01-16 2020-01-16 消融针针管、微波消融针和微波消融治疗仪
PCT/CN2020/079339 WO2021142910A1 (zh) 2020-01-16 2020-03-13 消融针针管、微波消融针和微波消融治疗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59205.2A CN111134839A (zh) 2020-01-16 2020-01-16 消融针针管、微波消融针和微波消融治疗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4839A true CN111134839A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26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59205.2A Pending CN111134839A (zh) 2020-01-16 2020-01-16 消融针针管、微波消融针和微波消融治疗仪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34839A (zh)
WO (1) WO2021142910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03531A (zh) * 2020-12-31 2021-04-06 南京康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防消融针针头脱落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2842510A (zh) * 2020-12-31 2021-05-28 杭州堃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离合的消融设备
CN113081250A (zh) * 2021-03-18 2021-07-0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水腔外置型水冷微波消融针
CN113440250A (zh) * 2021-05-28 2021-09-2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组织约化散射系数的微波消融区域界定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59780A (en) * 1995-08-15 2000-05-09 Rita Medical Systems, Inc. Multiple antenna abl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with cooling element
SE521014C2 (sv) * 1999-02-04 2003-09-23 Prostalund Operations Ab Anordning för värmebehandling av prostata
US20170319275A1 (en) * 2016-05-03 2017-11-09 Covidien Lp Recirculating cooling systems for use with energy delivery devices
CN106236255A (zh) * 2016-08-25 2016-12-21 庞茂英 具有控温功能的血管微波消融针及制备方法
CN106420047A (zh) * 2016-08-25 2017-02-22 庞茂英 具有控温功能的肿瘤微波消融针
CN106109011A (zh) * 2016-08-30 2016-11-16 北京天助畅运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血管微波热凝水冷导管
CN108523991B (zh) * 2018-02-13 2020-10-09 南京亿高微波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冷却的多功能微波消融针
CN108992166A (zh) * 2018-05-25 2018-12-14 南京亿高微波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式微波温控静脉曲张治疗导管
CN108938080B (zh) * 2018-07-26 2024-02-09 南京康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声内镜下柔性微波消融针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03531A (zh) * 2020-12-31 2021-04-06 南京康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防消融针针头脱落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2842510A (zh) * 2020-12-31 2021-05-28 杭州堃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离合的消融设备
CN112603531B (zh) * 2020-12-31 2022-08-16 南京康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防消融针针头脱落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3081250A (zh) * 2021-03-18 2021-07-0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水腔外置型水冷微波消融针
CN113440250A (zh) * 2021-05-28 2021-09-2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组织约化散射系数的微波消融区域界定方法
CN113440250B (zh) * 2021-05-28 2023-01-0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组织约化散射系数的微波消融区域界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42910A1 (zh) 2021-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34839A (zh) 消融针针管、微波消融针和微波消融治疗仪
US10363098B2 (en) Microwave energy-delivery device and system
US20220151697A1 (en) Microwave energy-delivery device and system
US10499988B2 (en) Microwave energy-delivery device and system
KR102503378B1 (ko) Rf 에너지 및/또는 마이크로파 에너지를 생물학적 조직으로 전달하는 전기수술 장치
WO2020020205A1 (zh) 一种超声内镜下柔性微波消融针
EP3413824B1 (en) Systems for determining the status of a fluid-cooled microwave ablation system
CN211633557U (zh) 消融针针管、微波消融针和微波消融治疗仪
US1114762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blating tissue
JP2023517254A (ja) アブレーションスコアを特定するため、及びアブレーション事前試験を行うための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