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34017A - 一种间距可调的多功能组织培养架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间距可调的多功能组织培养架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34017A
CN111134017A CN202010055769.9A CN202010055769A CN111134017A CN 111134017 A CN111134017 A CN 111134017A CN 202010055769 A CN202010055769 A CN 202010055769A CN 111134017 A CN111134017 A CN 1111340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culture
frame
adjustable
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5576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菲
尹燕雷
冯立娟
杨雪梅
唐海霞
王增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Institute of Pom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Institute of Pom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Institute of Pomolog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Institute of Pom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005576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340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34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401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4/00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therefor
    • A01H4/001Culture apparatus for tissue cultur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间距可调的多功能组织培养架及其应用,包括立体框架,载物面搁板和光源架,多个载物面搁板层放在立体框架内且相邻载物面搁板之间间距可调,每一载物面搁板的上方对应设置有光源架且光源架高度可调。本发明组织培养架层间距可调,可满足不同种类、不同方式的培养要求。本发明中每层光源架上都有与邻层连接和并入总电路的并连接口,安装光源并通电后,即可使用,可以根据需要确定使用层数。相比传统照射方式,本发明中光源高度可调,层间距可调使得通风散热好,防止瓶内水汽,防止出现玻璃化苗和黄化苗,其作用明显、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间距可调的多功能组织培养架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间距可调的多功能组织培养架及其应用,属于实验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组织培养架是植物组织培养的重要工具,其构造对培养物的生长和发育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际应用中,培养容器和培养物的高度是多变的,如扁平的培养皿、中等高度的试管、特殊高度的植株培养器等。培养架的承重隔板有玻璃板、木板、金属板和反光隔热材料等,主要起到支撑和均匀分配光照和热量的作用。玻璃化是组织培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其成因和瓶内壁上凝结的水珠有重要关系,主要是因为培养容器上端为空气、下端为热光源,温度差导致瓶内产生水汽,使培养物出现了玻璃化现象。常见的培养架,还具有安装繁琐、拆卸不便、电路安装维护不便等缺点。综上,亟需设计一种新型培养架,以灵活适应科研和生产中的多种不同要求。
CN204119934U中公开了一种植物组织培养架,其包括架体、隔板框、隔热罩以及照明灯;其中,所述架体的内侧面设有轨道;所述隔板框两端的底部分别安装有一滚轮,所述滚轮支撑于轨道上,并能沿轨道移动;所述隔板框内设置有钢丝网;所述隔热罩安装于架体上,其位于隔板框的上方;所述照明灯安装于隔热罩的下方。
中国发明专利CN103329806B中公开了一种无冷凝水多层培养架,该培养架包括框架、工作台、光源架、风扇、弹簧插销。其特征在于:框架上具有等距离间隔的孔;工作台采用挤塑板压制的隔热板,且上下两层隔热板之间为中空;光源架与工作台具有3-5cm的间隙;紧贴光源架的正上方置带有风扇的风扇板,光源架下面的四角各安装一弹簧插销。该发明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相对于现有培养架,使得培养器皿壁上不会形成冷凝水,大大降低了玻璃化苗的形成,增加了透光率,满足了植株对一定光照强度的需求。
现有技术虽然改进了培养架的设计,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间距多为固定式,不能根据培养容器和培养物的种类进行轻便灵活地调节;(2)需要进行专业的电路安装,每层可亮灯数和灯的种类不可轻易调节;(3)光源距载物面的高度不可调,载物面上的培养容器下端距离热源太近,与上端空气产生温度差,瓶内易产生水珠,影响培养质量;(4)载物面整体式,不可分解,培养容器在组培室和接种室之间来回转移时需经多个周转箱多次反复转移;(5)设计繁琐,空间利用率不高,风机等设计额外消耗电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间距可调的多功能组织培养架。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一种间距可调的多功能组织培养架的工作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间距可调的多功能组织培养架,包括立体框架、载物面搁板和光源架,多个载物面搁板层放在立体框架内且相邻载物面搁板之间间距可调;载物面搁板包括托盘架及放置在托盘架内的至少一个载物托盘,每一托盘架上设有光源架固定孔,光源架通过光源架固定孔连接在托盘架上,光源架高度可调。
优选的,所述立体框架包括两侧的四根立柱及顶梁,四根立柱的顶端通过顶梁连接,四根立柱上有高度调节孔。
优选的,所述立柱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高度调节孔。
优选的,所述托盘架的两侧设置有高度调杆,高度调杆置放在高度调节孔内。此设计的好处是,通过高度调杆搁放在不同高度位置上的高度调节孔,可以方便调整上下层载物面搁板的间距。
优选的,所述托盘架内并排放置两个大小相同的载物托盘。
优选的,所述高度调杆固连在托盘架四角,末端为直径大于高度调节孔的圆球。此设计的好处是,防止载物面搁板从立柱高度调节孔处滑出。
优选的,所述光源架包括齿杆、齿轮、调节旋钮和可调固定器,其中齿轮和齿杆通过可调固定器连接在托盘架一侧开设的光源架固定孔内,齿杆与齿轮啮合且齿杆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光源,通过调节旋钮转动齿轮使齿杆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光源与载物面搁板的短边平行。此设计与传统培养架的光源方向不同,便于光源高度调节。
优选的,所述每层光源架上都有与邻层光源架连接和并入总电路的并连接口。此设计的好处是,安装光源并通电后,即可使用,可以根据需要确定使用层数。
一种间距可调的多功能组织培养架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培养目的和培养数量,选择光源类型和光源数量,通过并联接口接入总电路;
(2)根据培养容器类型和培养目的,确定层间距,将多个托盘架从上到下依次放在高度调节孔上;
(3)旋转调节旋纽,使光源架距离托盘架和培养物距离满足培养要求;
(4)试验室内将培养物和培养容器,根据不同的试验处理和数量,盛放于不同的载物托盘内,并将载物托盘移入培养室,直接放于托盘架上;
(5)接通电源,通过时控设备设定好时间,对培养物进行光照培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组织培养架层间距可调,可满足不同种类、不同方式的培养要求。
2)不需电路安装,仅需安装电源,用几层安装几层。本发明中每层光源架上都有与邻层连接和并入总电路的并连接口,安装光源并通电后,即可使用,可以根据需要确定使用层数。
3)相比传统照射方式,本发明中光源距载物面的高度可调,使得通风散热好,防止瓶内水汽,防止出现玻璃化苗和黄化苗。
4)各层载物面为托盘拼装型,可以取下和安装;托盘可以直接用于盛放培养容器并在组培室和接种室之间来回转移,免去培养容器在多个周转箱之间的多次反复转移。
5)本发明设计要素中只有光源、框架和载物面,没有其他消耗空间和电能的部件,空间利用率高,高效节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多功能组织培养架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多功能组织培养架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组织培养架局部结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中可调立柱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中载物面框架与载物托盘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中载物面框架局部结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中固定在载物面框架上的可调光源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可调固定器内部齿轮与高度调节杆齿轮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可调固定器内部凹槽与高度调节杆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可折叠多功能组织培养架俯视图;
其中:1-立体框架,11-顶梁,12-立柱,121-高度调节孔,2-载物面搁板,21-托盘架,22-载物托盘,23-高度调杆,24-光源架固定孔,3-光源架,31-光源,32-可调固定器,321-齿杆,322-齿轮,33-调节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6、图8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间距可调的多功能组织培养架,包括立体框架1、载物面搁板2和光源架3,多个载物面搁板层放在立体框架内且相邻载物面搁板之间间距可调,每一载物面搁板的托盘架上设有光源架固定孔24,光源架高度可通过齿轮322进行调节。
如图3和图4所示,立体框架1包括顶梁11和两侧共四根立柱12,四根立柱12上设置有高度调节孔121,高度调节孔121为开口式且有一定斜度,四根立柱12的顶端通过顶梁11连接。立体框架1为长方体,载物面搁板2外形为长方形,可以置于立体框架内。
如图5和图6所示,载物面搁板2包括托盘架21及放置在托盘架21内的至少一个载物托盘22,托盘架21的四角设置有高度调杆23,高度调杆23置放在高度调节孔121上。通过高度调杆23搁放在不同高度位置上的高度调节孔121上,可以方便调整上下层载物面搁板2的间距。托盘架21内并排放置有两个大小相同的载物托盘22。高度调杆23固定在托盘架21四角,末端为直径大于高度调节孔121的圆球,防止载物面搁板2从立柱高度调节孔121处滑出。
如图6至图10所示,光源架包括齿杆321、齿轮322、调节旋钮33和可调固定器32,其中齿轮322、可调固定器32转动连接在托盘架21一侧开设的光源架固定孔24内,齿杆321与齿轮322啮合且齿杆32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光源31,通过调节旋钮33转动齿轮322使齿杆321上下移动。光源架上的光源31,与载物面搁板2的短边平行,此设计与传统培养架的光源方向不同,是为了便于光源高度调节。每层光源架3上都有与邻层连接和并入总电路的并连接口,安装光源31并通电后,即可使用,可以根据需要确定使用层数。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间距可调的多功能组织培养架的工作方法,所用组织培养架为实施例1中所述的技术方案,其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为探索不同光质对梨试管苗生长的影响,选择一层培养架将2盏植物生长灯(红3:蓝1)接入并联电路,另选一层培养架将2盏相同瓦数的白光灯接入并联电路作为对照;
(2)梨试管苗生长于10cm高组培瓶内,设定培养架的层间距为40cm,选择合适的高度调节孔121放入托盘架21,放置两层培养架,分别用于植物生长灯和白光灯的对照试验;
(3)旋转调节旋纽33,使光源架距离上部载物面搁板和下部培养容器顶端的距离均为15cm;
(4)接种室内转接60瓶梨试管苗,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0瓶,分别盛放于2个不同的载物托盘22内,并将载物托盘22移入培养室、放在多功能组织培养架不同层的托盘架21上做对照试验;
(5)接通电源,通过总电源处的时控设备设定光周期为18h/6h,对培养物进行不同光质照射的对照试验。一个月后,观察记录两种光下梨试管苗的生长情况,并取叶片进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间距可调的多功能组织培养架的工作方法,所用组织培养架为实施例1中所述的技术方案,其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为探索石榴试管苗下端光源位置对玻璃化现象的影响规律,培养物上下两层均通过并联接口接入白光光源。
(2)培养容器为12cm三角瓶,设定层间距为30cm,将4个托盘架21从上到下依次放在高度适合的高度调节孔121上;
(3)旋转调节旋纽,使培养物上部光源(用于光合作用)紧邻上部载物面搁板,下层培养架光源(作用为提供热量、形成温度差)位置设两个处理:光源距上部载物面搁板间距分别为0和15cm;
(4)接种室内将50瓶培养物平均分为两组,盛放于2个不同的载物托盘22内,并将载物托盘移入培养室、根据试验目的放于指定的托盘架21上;
(5)接通电源,通过其他时控设备设定好光周期为16h/8h,对培养物进行光照培养。一个月后观察记录两个处理中瓶内水汽情况和试管苗生长情况,采集样品进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发现光源距上部载物面搁板间距为15cm时的生长状况好于零距离处理,即培养物下端的载物面不宜距离光源太近。

Claims (10)

1.一种间距可调的多功能组织培养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立体框架、载物面搁板和光源架,多个载物面搁板层放在立体框架内且相邻载物面搁板之间间距可调;载物面搁板包括托盘架及放置在托盘架内的至少一个载物托盘,每一托盘架上设有光源架固定孔,光源架通过光源架固定孔连接在托盘架上,光源架高度可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距可调的多功能组织培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框架包括两侧的四根立柱及顶梁,四根立柱的顶端通过顶梁连接,四根立柱上有高度调节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间距可调的多功能组织培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高度调节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间距可调的多功能组织培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架的两侧设置有高度调杆,高度调杆置放在高度调节孔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距可调的多功能组织培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架内并排放置两个大小相同的载物托盘。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间距可调的多功能组织培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杆固连在托盘架四角,末端为直径大于高度调节孔的圆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距可调的多功能组织培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架包括齿杆、齿轮、调节旋钮和可调固定器,其中齿轮和齿杆通过可调固定器连接在托盘架一侧开设的光源架固定孔内,齿杆与齿轮啮合且齿杆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光源,通过调节旋钮转动齿轮使齿杆上下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间距可调的多功能组织培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与载物面搁板的短边平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距可调的多功能组织培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层光源架上都有与邻层光源架连接和并入总电路的并连接口。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间距可调的多功能组织培养架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培养目的和培养数量,选择光源类型和光源数量,通过并联接口接入总电路;
(2)根据培养容器类型和培养目的,确定层间距,将多个托盘架从上到下依次放在高度调节孔上;
(3)旋转调节旋纽,使光源架距离托盘架和培养物距离满足培养要求;
(4)试验室内将培养物和培养容器,根据不同的试验处理和数量,盛放于不同的载物托盘内,并将载物托盘移入培养室,直接放于托盘架上;
(5)接通电源,通过时控设备设定好时间,对培养物进行光照培养。
CN202010055769.9A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间距可调的多功能组织培养架及其应用 Withdrawn CN1111340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55769.9A CN111134017A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间距可调的多功能组织培养架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55769.9A CN111134017A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间距可调的多功能组织培养架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4017A true CN111134017A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25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55769.9A Withdrawn CN111134017A (zh) 2020-01-17 2020-01-17 一种间距可调的多功能组织培养架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3401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44061A (zh) * 2022-11-02 2023-01-31 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新型高效植物组织培养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44061A (zh) * 2022-11-02 2023-01-31 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新型高效植物组织培养系统
CN115644061B (zh) * 2022-11-02 2023-08-15 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高效植物组织培养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82282B2 (en) Multifunctional seedling culturing apparatus
CN111134017A (zh) 一种间距可调的多功能组织培养架及其应用
JPH11113419A (ja) 育苗装置
CN211881578U (zh) 一种间距可调的多功能组织培养架
KR101583456B1 (ko) 정밀 기류형 식물조직 배양대
CN104082133B (zh) 一种植物组织培养用侧向节能照光装置
CN112840917A (zh) 一种研究多光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组培试验箱及使用方法
CN202374834U (zh) 植物组织培养架
CN102257960A (zh) 将镇流器安装在顶部的植物组织培养架
CN216906315U (zh) 一种全人工光植物工厂层高可调的装配式雾培种植层架
CN210168679U (zh) 一种多层组培植物生长培养架
CN211881579U (zh) 一种可折叠多功能组织培养架
WO2021147215A1 (zh) 一种植物种植用智能型气候室
CN214694224U (zh) 一种细胞生物学实验样品培养装置
CN207911664U (zh) 一种植物组织培养架
CN203087108U (zh) 一种拟南芥培养架
CN111134016A (zh) 一种可折叠多功能组织培养架及其应用
CN2476942Y (zh) 一种组织培养架
JP2022124073A (ja) 植物栽培装置
JP2013158317A (ja) 完全制御型植物工場における植物栽培装置及び植物栽培方法
CN112899162A (zh) 一种细胞培养装置
CN205727480U (zh) 一种高光能利用率的组培架
CN220140275U (zh) 一种可调节的补光培养架
US11666007B1 (en) Lighting fixture and method
CN202565910U (zh) 组织培养架的改进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