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32364A -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32364A
CN111132364A CN201811285504.7A CN201811285504A CN111132364A CN 111132364 A CN111132364 A CN 111132364A CN 201811285504 A CN201811285504 A CN 201811285504A CN 111132364 A CN111132364 A CN 1111323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main resource
time domain
base station
rnti
random ac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8550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32364B (zh
Inventor
孔垂丽
张公正
乔云飞
罗禾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2125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64032A/zh
Priority to CN201811285504.7A priority patent/CN111132364B/zh
Priority to EP19880800.8A priority patent/EP3863360A4/en
Priority to PCT/CN2019/109579 priority patent/WO2020088191A1/zh
Priority to KR1020217014976A priority patent/KR102625339B1/ko
Publication of CN1111323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2364A/zh
Priority to US17/244,487 priority patent/US11889547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323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23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0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synchronizing of arrival of multiple uplin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4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ltering transmission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determining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6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determining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using measurement of signal travel time
    • H04W56/009Closed loop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4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uplink, i.e. towards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8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with additional processing of random access related information at receiving si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随机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第一时域资源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并获取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获取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之间的索引差值,索引差值是根据UE和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时延确定的,第二时域资源是基站接收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时域资源;将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与索引差值相加得到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根据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获取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RNTI;接收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RAR,并利用RA‑RNTI对RAR的循环冗余校验码CRC进行解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可以提高随机接入的效率。

Description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随机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随机接入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机制,通过随机接入,用户设备(英文:User Equipment;简称:UE)可以实现与小区的同步,获得上行资源。
相关技术中,在进行随机接入时,UE可以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英文:preamble),同时UE可以通过基站的广播获取自身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英文: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简称:PRACH)的第一个时隙的索引值,UE可以利用该索引值计算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英文:Random Access-Radio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简称:RA-RNTI),基站在接收到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后,可以获取自身接收该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PRACH的第一个时隙的索引值,基站可以利用获取的该索引值计算RA-RNTI,并利用计算得到的该RA-RNTI对随机接入响应(英文:Random Access Response;简称RAR)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英文:Cyclic Redundancy Check;简称:CRC)进行加扰,而后,基站可以将经过加扰的RAR发送至UE,UE接收到该RAR后,可以利用UE计算得到的RA-RNTI对该RAR进行解扰。
由于通常情况下,无线通信系统中的UE和基站之间的往返时延(英文:Round TripDelay;简称:RTD)小于单个时隙的时长,因此,UE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PRACH的第一个时隙和基站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PRACH的第一个时隙为同一时隙,其索引值相等,因此,基站计算得到的RA-RNTI与UE计算得到的RA-RNTI相同,故而,UE可以成功对RAR进行解扰。然而,当UE和基站之间的RTD大于单个时隙的时长时,基站计算得到的RA-RNTI与UE计算得到的RA-RNTI就不相同,此时,UE就无法成功解扰RAR,因此就会造成随机接入的失败,从而影响随机接入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随机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保证随机接入的效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用户设备UE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所述UE和基站,其中,所述UE和所述基站之间的往返时延RTD大于单个时隙的时长,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时域资源向所述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并获取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
获取所述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之间的索引差值,所述索引差值是根据所述UE和所述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时延确定的,所述第二时域资源是所述基站接收所述UE发送的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时域资源;
将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与所述索引差值相加得到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
根据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获取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RNTI;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RAR,并利用所述RA-RNTI对所述RAR的循环冗余校验码CRC进行解扰。
可选的,所述第一时域资源为所述UE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随机接入物理信道PRACH的第一个时隙,所述获取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广播信息,所述广播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
可选的,所述第二时域资源为所述基站接收所述UE发送的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PRACH的第一个时隙,所述获取所述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之间的索引差值,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一偏移值,所述第一偏移值是所述基站将最小RTD与单个时隙的时长的商进行取整操作后得到的,所述最小RTD是根据所述基站与目标小区之间的最近距离得到的,所述目标小区为所述UE所在的小区;
根据所述第一偏移值获取所述索引差值。
可选的,所述利用所述RA-RNTI对所述RAR的循环冗余校验码CRC进行解扰,包括:
当所述取整操作为向下取整操作时,分别利用第一RA-RNTI和第二RA-RNTI对所述RAR的CRC进行解扰,其中,所述第一RA-RNTI根据由第一索引差值和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相加得到的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计算得到,所述第二RA-RNTI根据由第二索引差值和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相加得到的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索引差值等于所述第一偏移值加1,所述第二索引差值等于所述第一偏移值加2;
当所述取整操作为向上取整操作时,分别利用所述第一RA-RNTI和第三RA-RNTI对所述RAR的CRC进行解扰,其中,所述第三RA-RNTI根据由第三索引差值和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相加得到的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计算得到,所述第三索引差值等于所述第一偏移值。
可选的,所述RAR携带有经过处理后的定时提前TA,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利用所述第一RA-RNTI或所述第三RA-RNTI对所述RAR的CRC成功解扰时,根据经过处理后的TA,利用第一公式计算未经过处理的TA,所述第一公式包括:
TA=TAnew+p;
当利用所述第二RA-RNTI对所述RAR的CRC成功解扰时,根据所述经过处理后的TA,利用第二公式计算所述未经过处理的TA,所述第二公式包括:
TA=TAnew+p+1;
其中,TA为所述未经过处理的TA,TAnew为所述经过处理后的TA,p为所述第一偏移值。
可选的,所述第二时域资源为所述基站接收所述UE发送的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PRACH的第一个时隙,所述获取所述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之间的索引差值,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和所述UE之间的粗略RTD;
将所述粗略RTD与单个时隙的时长的商进行向上取整操作得到第二偏移值;
根据所述第二偏移值获取所述索引差值。
可选的,所述利用所述RA-RNTI对所述RAR的循环冗余校验码CRC进行解扰,包括:
分别利用第四RA-RNTI、第五RA-RNTI和第六RA-RNTI对所述RAR的CRC进行解扰;
其中,所述第四RA-RNTI根据由第四索引差值和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相加得到的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计算得到,所述第五RA-RNTI根据由第五索引差值和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相加得到的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计算得到,所述第六RA-RNTI根据由第六索引差值和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相加得到的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计算得到,所述第四索引差值等于所述第二偏移值减1,所述第五索引差值等于所述第二偏移值,所述第六索引差值等于所述第二偏移值加1。
可选的,所述RAR中携带有经过处理后的TA,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利用所述第四RA-RNTI、所述第五RA-RNTI或所述第六RA-RNTI对所述RAR的CRC成功解扰时,根据所述经过处理后的TA,利用第三公式计算未经过处理的TA,所述第三公式包括:
TA=TAnew+RTDrough
其中,TA为所述未经过处理的TA,TAnew为所述经过处理后的TA,RTDrough为所述粗略RTD。
可选的,所述基站为人造卫星。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站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用户设备UE和所述基站,其中,所述UE和所述基站之间的往返时延RTD大于单个时隙的时长,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第二时域资源接收所述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并获取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
获取第一时域资源和所述第二时域资源之间的索引差值,所述索引差值是根据所述UE和所述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时延确定的,所述第一时域资源是所述UE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时域资源;
将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与所述索引差值相减得到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
根据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获取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RNTI;
利用所述RA-RNTI对接入响应RAR的循环冗余校验码CRC进行加扰,并向所述UE发送经过加扰的所述RAR。
可选的,所述第一时域资源为所述UE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第一个时隙,所述第二时域资源为所述基站接收所述UE发送的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PRACH的第一个时隙,所述获取第一时域资源和所述第二时域资源之间的索引差值,包括:
获取定时提前TA,将所述TA与单个时隙的时长的商进行向上取整操作得到所述索引差值。
可选的,所述基站为人造卫星。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用户设备UE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所述UE和基站,其中,所述UE和所述基站之间的往返时延RTD大于单个时隙的时长,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时域资源向所述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并获取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UE和所述基站之间的RTD;
根据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获取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RNTI;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RAR,并利用所述RA-RNTI对所述RAR的循环冗余校验码CRC进行解扰,其中,所述RAR的CRC由所述基站利用根据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获取的RA-RNTI进行加扰,所述第二时域资源是所述基站接收所述UE发送的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时域资源,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UE和所述基站之间的RTD。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用于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站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用户设备UE和所述基站,其中,所述UE和所述基站之间的往返时延RTD大于单个时隙的时长,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第二时域资源接收所述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并获取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UE和所述基站之间的RTD;
根据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获取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RNTI;
利用所述RA-RNTI对随机接入响应RAR的循环冗余校验码CRC进行加扰,并向所述UE发送经过加扰的所述RAR,所述UE用于利用根据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获取的RA-RNTI对所述RAR的CRC进行解扰,所述第一时域资源是所述UE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时域资源,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UE和所述基站之间的RTD。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随机接入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模块,该至少一个模块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选方式所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随机接入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模块,该至少一个模块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选方式所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随机接入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模块,该至少一个模块用于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可选方式所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随机接入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模块,该至少一个模块用于实现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一可选方式所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所述处理器通过执行所述指令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选方式所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或者,所述处理器通过执行所述指令来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可选方式所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所述处理器通过执行所述指令来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选方式所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或者,所述处理器通过执行所述指令来实现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一可选方式所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基站和如上述第九方面所述的用户设备。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用户设备和如上述第十方面所述的基站。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选方式所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或者,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选方式所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或者,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可选方式所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或者,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一可选方式所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
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能够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
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所述芯片运行时能够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通过利用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以及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差值获取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并利用该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获取RA-RNTI,而后,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RAR后,利用获取的该RA-RNTI对RAR的CRC进行解扰,其中,第一时域资源是UE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时域资源,第二时域资源是基站接收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时域资源,索引差值是根据UE和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时延确定的,这样,在UE和基站的RTD大于单个时隙的时长时,UE可以利用基站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获取RA-RNTI,因此,就可以保证UE获取的RA-RNTI与基站获取的RA-RNTI相同,这样UE就能够成功解扰基站发送的RAR,因此可以保证随机接入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随机接入过程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环境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E和基站之间的最近距离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随机接入装置的框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随机接入装置的框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随机接入装置的框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随机接入装置的框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随机接入装置的框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框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随机接入装置的框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为了实现与小区的同步,获取上行资源,用户设备(英文:UserEquipment;简称:UE)通常需要进行随机接入。为了方便读者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本申请实施例将对随机接入的过程进行简要说明。
如图1所示,随机接入的过程可以包括5个步骤:
步骤1,基站向UE发送广播信息。
其中,该广播信息可以携带有基站发送该广播信息所使用的时隙的索引值。
步骤2,UE向基站发送消息1(简称:Msg 1)。
该消息1也即是随机接入前导码(英文:preamble)。
与此同时,UE可以将基站发送的广播信息所携带的索引值获取为该UE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英文: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简称:PRACH)的第一个时隙的索引值。接着,UE可以根据获取的该索引值计算无线网络临时标识(英文:英文:Random Access-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简称:RA-RNTI)。
步骤3,基站向UE发送消息2(简称:Msg 2)。
该消息2也即是随机接入响应(英文:Random Access Response;简称RAR)。
基站在接收到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后,可以获取该基站接收该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PRACH的第一个时隙的索引值。基站可以根据获取的该索引值计算RA-RNTI,接着,基站可以利用计算得到的RA-RNTI对RAR的循环冗余校验码(英文:英文:CyclicRedundancy Check;简称:CRC)进行加扰,而后,基站可以向UE发送加扰后的RAR。
步骤4,UE向基站发送消息3(简称:Msg 3)。
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RAR后,UE可以利用自身在步骤2中计算得到的RA-RNTI对该RAR的CRC进行解扰,解扰成功后,UE可以获取RAR中承载的信息。UE可以根据RAR中承载的信息确定基站是否成功接收到了该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在UE确定基站成功接收到了该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之后,UE可以向基站发送消息3,该消息3可以携带UE的标识。
步骤5,基站向UE发送消息4(简称:Msg 4)。
基站在接收到UE发送的消息3后,可以基于消息3中携带的UE的标识确定UE的随机接入是否成功。而后,基站可以向UE发送消息4,通过该消息4,基站可以向UE指示随机接入是否成功。
通常情况下,无线通信系统中的UE和基站之间的往返时延(英文:英文:RoundTrip Delay;简称:RTD)小于单个时隙的时长,因此,基站向UE发送广播信息所使用的时隙、UE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PRACH的第一个时隙以及基站接收该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PRACH的第一个时隙为同一时隙。在这种情况下,UE计算得到的RA-RNTI与基站计算得到的RA-RNTI相同,因此,UE可以成功解扰基站发送的RAR。
然而,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些UE和基站之间的RTD大于单个时隙的时长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在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站为人造卫星的情况下,由于基站和UE之间的距离较远,因此,基站与UE之间的RTD通常大于单个时隙的时长。
在UE和基站之间的RTD大于单个时隙的时长时,基站向UE发送广播信息所使用的时隙、UE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PRACH的第一个时隙以及基站接收该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PRACH的第一个时隙很可能并不为同一时隙。在这种情况下,UE计算得到的RA-RNTI与基站计算得到的RA-RNTI很可能并不相同,此时UE就无法成功解扰RAR,因此会造成随机接入的失败,从而影响随机接入的效率。
例如,在UE和基站之间的RTD大于单个时隙的时长时,若基站在索引值为0的时隙中向UE发送广播信息,UE很可能在索引值为3的时隙中才接收到该广播信息,在接收到该广播信息后,UE可以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其中,UE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PRACH的第一个时隙的索引值为3,基站可以接收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其中,基站接收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PRACH的第一个时隙的索引值可能为6。
在上述举例中,UE根据索引值0计算RA-RNTI,而基站根据索引值6计算RA-RNTI,这就会导致UE计算得到的RA-RNTI与基站计算得到的RA-RNTI不同,此时UE无法成功解扰RAR,因此会造成随机接入的失败,从而影响随机接入的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随机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中,UE可以利用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以及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差值获取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并利用该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获取RA-RNTI,而后,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RAR后,UE可以利用获取的该RA-RNTI对RAR的CRC进行解扰,其中,第一时域资源是UE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时域资源,第二时域资源是基站接收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时域资源,索引差值是根据UE和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时延确定的,这样,在UE和基站的RTD大于单个时隙的时长时,UE可以利用基站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获取RA-RNTI,因此,就可以保证UE获取的RA-RNTI与基站获取的RA-RNTI相同,这样UE就能够成功解扰基站发送的RAR,因此可以保证随机接入的效率。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所涉及到的实施环境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实施环境可以包括基站10和UE 20,基站10和UE 2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网络进行连接,UE 20可以为基站10所服务的任一个UE。
其中,上述无线通信网络可以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英文:The Fif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5G)通信网络,也可以为长期演进(英文: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通信网络,或者,其他的与LTE通信网络或5G通信网络类似的无线通信网络。
UE 20和基站10之间的RTD大于单个时隙的时长,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基站10可以为人造卫星。
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的流程图,该随机接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2所示的实施环境中,如图3所示,该随机接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基站向UE发送广播信息。
基站向UE发送的广播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其中,该第一时域资源是UE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时域资源,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时域资源可以是UE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PRACH的第一个时隙。
基站向UE发送的广播信息可以携带有基站发送该广播信息所使用的时隙的索引值,在后续步骤中,UE可以将该广播信息所携带的索引值获取为该UE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PRACH的第一个时隙的索引值,也即是该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时域资源(该时域资源可以为时隙)的索引值的赋值规则可以包括以下两点:1、在时域上相邻的任意两个时域资源的索引值相差1;2、在时域上相对靠前的时域资源的索引值小于在时域上相对靠后的时域资源的索引值。
步骤302、UE通过第一时域资源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并根据接收到的广播信息获取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
如上所述,UE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广播信息后,可以将该广播信息所携带的索引值获取为该UE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PRACH的第一个时隙的索引值,也即是获取为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
步骤303、UE获取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之间的索引差值。
该第二时域资源是基站接收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时域资源,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二时域资源可以为基站接收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PRACH的第一个时隙。
所谓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差值指的是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与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索引差值可以根据UE和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时延确定,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谓“UE和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时延”可以采用UE和基站之间的RTD来进行表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两种UE获取索引差值的方式,下文将对这两种方式一一进行说明:
第一种方式、UE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偏移值,并根据该第一偏移值计算索引差值。
这种方式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A1、基站获取自身与目标小区之间的最近距离。
该目标小区可以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到的UE所在的小区,基站与目标小区之间的最近距离指的是基站与目标小区的边缘位置在地理上最近的距离。
如图4所示,在基站为人造卫星时,基站J与目标小区C之间的最近距离可以为d1,该最近距离d1可以由基站J根据自身的轨道高度h和波束角度α计算得到。
A2、基站根据该最近距离计算最小RTD。
该最小RTD指的是基站与UE之间的RTD可能的最小取值,显然地,基站与UE之间实际的RTD应当大于或等于该最小RTD。
将步骤A1中获取的该最近距离与电磁波的速度相除后再乘以2即可得到该最小RTD。
A3、基站将最小RTD与单个时隙的时长的商进行取整操作后得到第一偏移值。
需要指出的是,在LTE通信系统中,单个时隙的时长通常为0.5ms,在5G通信系统中,单个时隙的时长可以为1ms或0.5ms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取整操作可以为向下取整操作,也可以为向上取整操作。
A4、基站向UE发送第一偏移值。
基站可以通过广播的方式向UE发送该第一偏移值。
可选的,基站可以向UE广播携带有该第一偏移值的系统信息块(英文:Systeminformation block;简称:SIB),其中,该SIB可以包括偏移值域,该偏移值域用于承载该第一偏移值。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透明转发(英文:Bent Pipe)的人造卫星(基站)与UE之间的RTD通常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基站计算得到的第一偏移值也通常较大,其占据的比特位数较多,因此,考虑到上述情况,SIB中的偏移值域所占据的比特位数一般大于目标阈值,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目标阈值可以为10。
可选的,基站可以在步骤301中向UE发送该第一偏移值,在这种情况下,步骤301中的广播信息可以携带有该第一偏移值。
A5、UE根据第一偏移值计算索引差值。
通常情况下,UE与基站之间实际的RTD与最小RTD的差值小于或等于单个时隙的时长。因此,该实际的RTD所包括的时隙个数(该时隙个数为整数)与最小RTD所包括的时隙的个数(该时隙个数为整数)的差值应当为0或1,其中,该实际的RTD所包括的时隙个数即为该索引差值。
基于此,为了覆盖UE与基站之间实际的RTD的所有可能取值,在步骤A3中的取整操作为向下取整操作时,该索引差值可以包括第一索引差值和第二索引差值,其中,该第一索引差值等于第一偏移值加1,该第二索引差值等于第一偏移值加2,在步骤A3中的取整操作为向上取整操作时,该索引差值可以包括第一索引差值和第三索引差值,其中,该第三索引差值等于第一偏移值。
例如,在最小RTD为2.8ms的情况下,UE与基站之间实际的RTD可以为2.9ms或3.2ms等。
在步骤A3中的取整操作为向下取整操作,且,单个时隙的时长为1ms时,该第一偏移值为2。此时,若UE与基站之间实际的RTD为2.9ms,该实际的RTD所包括的时隙个数为3,其等于第一索引差值;若UE与基站之间实际的RTD为3.2ms,该实际的RTD所包括的时隙个数为4,其等于第二索引差值。
在步骤A3中的取整操作为向上取整操作,且,单个时隙的时长为1ms时,该第一偏移值为3。此时,若UE与基站之间实际的RTD为2.9ms,该实际的RTD所包括的时隙个数为3,其等于第三索引差值;若UE与基站之间实际的RTD为3.2ms,该实际的RTD所包括的时隙个数为4,其等于第一索引差值。
第二种方式、UE接收基站发送的指示信息,并根据该指示信息获取索引差值。
这种方式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B1、基站获取自身与UE之间的粗略RTD。
在基站为人造卫星的情况下,基站可以根据自身的轨道高度和载荷方式获取该粗略RTD。其中,载荷方式可以包括透明转发方式和非透明转发(英文:regenerative)方式,所谓透明转发方式指的是人造卫星不对UE发送的通信数据进行处理,而是将UE发送的通信数据转发至地面设备中,由地面设备对UE发送的通信数据进行处理,所谓非透明转发方式指的是人造卫星对UE发送的通信数据进行处理。
顾名思义,上述粗略RTD指的是基站与UE之间的RTD的非精确取值,实际应用中,基站与UE之间实际的RTD可能小于该粗略RTD,也可能大于该粗略RTD,还可能恰好等于该粗略RTD。但是,基站与UE之间实际的RTD与该粗略RTD的差值一般小于目标差值阈值,该目标差值阈值通常小于或等于单个时隙的时长,换句话说,该粗略RTD虽然并不精确,但和基站与UE之间实际的RTD相差并不大。
B2、基站向UE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粗略RTD。
基站可以通过广播的方式向UE发送该指示信息。可选的,基站可以向UE广播携带有该指示信息的SIB。可选的,基站可以在步骤301中向UE发送该指示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步骤301中的广播信息可以携带该指示信息。
B3、UE在接收到该指示信息后,根据该指示信息获取粗略RTD。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UE可以维护一个指示信息与粗略RTD的对照表,UE在接收到该指示信息后,可以根据该指示信息查询该对照表,从而从该对照表中获取与该指示信息对应的粗略RTD。
表1为UE中维护的对照表的一个可能的示例:
表1
Figure BDA0001848941410000101
B4、UE将粗略RTD与单个时隙的时长的商进行取整操作得到第二偏移值。
与上述步骤A3同理地,这里的取整操作可以为向上取整操作,也可以为向下取整操作。
B5、UE根据第二偏移值获取索引差值。
根据上文所述可知,UE与基站之间实际的RTD所包括的时隙个数(该时隙个数为整数)与粗略RTD所包括的时隙的个数(该时隙个数为整数)的差值可以为-1、0或1,其中,实际的RTD所包括的时隙个数即为该索引差值。
基于此,为了覆盖UE与基站之间实际的RTD的所有可能取值,在步骤B4中的取整操作为向上取整操作时,该索引差值可以包括第四索引差值、第五索引差值和第六索引差值,其中,该第四索引差值等于第二偏移值减1,该第五索引差值等于第二偏移值,该第六索引差值等于第二偏移值加1;在步骤B4中的取整操作为向下取整操作时,该索引差值可以包括第五索引差值、第六索引差值和第七索引差值,其中,该第七索引差值等于第二偏移值加2。
例如,在粗略RTD为12.88ms的情况下,UE与基站之间实际的RTD可以为11.99ms、12.55ms或13.1ms等。
在步骤B4中的取整操作为向上取整操作,且,单个时隙的时长为1ms时,该第二偏移值为13。此时,若UE与基站之间实际的RTD为11.99ms,该实际的RTD所包括的时隙个数为12,其等于第四索引差值;若UE与基站之间实际的RTD为12.55ms,该实际的RTD所包括的时隙个数为13,其等于第五索引差值;若UE与基站之间实际的RTD为13.1ms,该实际的RTD所包括的时隙个数为14,其等于第六索引差值。
在步骤B4中的取整操作为向下取整操作,且,单个时隙的时长为1ms时,该第二偏移值为12。此时,若UE与基站之间实际的RTD为11.99ms,该实际的RTD所包括的时隙个数为12,其等于第五索引差值;若UE与基站之间实际的RTD为12.55ms,该实际的RTD所包括的时隙个数为13,其等于第六索引差值;若UE与基站之间实际的RTD为13.1ms,该实际的RTD所包括的时隙个数为14,其等于第七索引差值。
步骤304、UE将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与索引差值相加得到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
与步骤303中UE获取索引差值的第一种方式对应的,当步骤A3中的取整操作为向下取整操作时,UE可以将第一索引差值与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相加,得到第二时域资源的第一索引值,同时,UE可以将第二索引差值与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相加,得到第二时域资源的第二索引值;当步骤A3中的取整操作为向上取整操作时,UE可以将第一索引差值与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相加,得到第二时域资源的第一索引值,同时,UE可以将第三索引差值与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相加,得到第二时域资源的第三索引值。
与步骤303中UE获取索引差值的第二种方式对应的,当步骤B4中的取整操作为向上取整操作时,UE可以将第四索引差值与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相加,得到第二时域资源的第四索引值,同时,UE可以将第五索引差值与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相加,得到第二时域资源的第五索引值,UE还可以将第六索引差值与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相加,得到第二时域资源的第六索引值;当步骤B4中的取整操作为向下取整操作时,UE可以将第五索引差值与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相加,得到第二时域资源的第五索引值,同时,UE可以将第六索引差值与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相加,得到第二时域资源的第六索引值,UE可以将第七索引差值与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相加,得到第二时域资源的第七索引值。
步骤305、UE根据自身获取的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计算RA-RNTI。
可选的,UE可以利用第四公式计算该RA-RNTI,其中,该第四公式包括:
RA-RNTI=1+s_id_UE+14×t_id_gNB_1+14×80×f_id_UE+14×80×8×ul_carrier_id_UE
其中,s_id_UE为UE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PRACH的第一个正交频分复用(英文: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简称:OFDM)符号的索引值,t_id_gNB_1为UE获取的基站接收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PRACH的第一个时隙的索引值(也即是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f_id_UE为UE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PRACH所在频域的索引值,ul_carrier_id_UE的取值为0或1,当UE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上行载波为NUL载波时,ul_carrier_id_UE的取值为0,当UE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上行载波为SUL载波时,ul_carrier_id_UE的取值为1。
需要指出的是,与步骤303中UE获取索引差值的第一种方式对应的,当步骤A3中的取整操作为向下取整操作时,t_id_gNB_1可以为上述第一索引值和上述第二索引值,在t_id_gNB_1为第一索引值时,UE计算得到的RA-RNTI为第一RA-RNTI,在t_id_gNB_1为第二索引值时,UE计算得到的RA-RNTI为第二RA-RNTI;当步骤A3中的取整操作为向上取整操作时,t_id_gNB_1可以为上述第一索引值和上述第三索引值,在t_id_gNB_1为第一索引值时,UE计算得到的RA-RNTI为第一RA-RNTI,在t_id_gNB_1为第三索引值时,UE计算得到的RA-RNTI为第三RA-RNTI。
与步骤303中UE获取索引差值的第二种方式对应的,当步骤B4中的取整操作为向上取整操作时,t_id_gNB_1可以为上述第四索引值、上述第五索引值和上述第六索引值,在t_id_gNB_1为第四索引值时,UE计算得到的RA-RNTI为第四RA-RNTI,在t_id_gNB_1为第五索引值时,UE计算得到的RA-RNTI为第五RA-RNTI,在t_id_gNB_1为第六索引值时,UE计算得到的RA-RNTI为第六RA-RNTI;当步骤B4中的取整操作为向下取整操作时,t_id_gNB_1可以为上述上述第五索引值、上述第六索引值和上述第七索引值,在t_id_gNB_1为第五索引值时,UE计算得到的RA-RNTI为第五RA-RNTI,在t_id_gNB_1为第六索引值时,UE计算得到的RA-RNTI为第六RA-RNTI,在t_id_gNB_1为第七索引值时,UE计算得到的RA-RNTI为第七RA-RNTI。
步骤306、基站通过第二时域资源接收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并获取该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
如上说明,UE在步骤303中获取的索引差值可以覆盖UE与基站之间实际的RTD的所有可能取值。因此:
与步骤303中UE获取索引差值的第一种方式对应的,当步骤A3中的取整操作为向下取整操作时,UE计算得到的第二时域资源的第一索引值和第二索引值可以覆盖第二时域资源实际的索引值的所有可能取值,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基站获取的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一定是步骤304中UE计算得到的第二时域资源的第一索引值和第二索引值中的一个;当步骤A3中的取整操作为向上取整操作时,UE计算得到的第二时域资源的第一索引值和第三索引值可以覆盖第二时域资源实际的索引值的所有可能取值,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基站获取的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一定是步骤304中UE计算得到的第二时域资源的第一索引值和第三索引值中的一个。
与步骤303中UE获取索引差值的第二种方式对应的,当步骤B4中的取整操作为向上取整操作时,UE计算得到的第二时域资源的第四索引值、第五索引值和第六索引值可以覆盖第二时域资源实际的索引值的所有可能取值,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基站获取的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一定是步骤304中UE计算得到的第二时域资源的第四索引值、第五索引值和第六索引值中的一个;当步骤B4中的取整操作为向下取整操作时,UE计算得到的第二时域资源的第五索引值、第六索引值和第七索引值可以覆盖第二时域资源实际的索引值的所有可能取值,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基站获取的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一定是步骤304中UE计算得到的第二时域资源的第五索引值、第六索引值和第七索引值中的一个。
步骤307、基站根据自身获取的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计算RA-RNTI。
基站可以根据第五公式计算该RA-RNTI,其中,该第五公式包括:
RA-RNTI=1+s_id_gNB+14×t_id_gNB_2+14×80×f_id_gNB+14×80×8×ul_carrier_id_gNB
其中,s_id_gNB为基站接收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PRACH的第一个OFDM符号的索引值,t_id_gNB_2为基站获取的自身接收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PRACH的第一个时隙的索引值(也即是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f_id_gNB为基站接收UE发送给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PRACH所在频域的索引值,ul_carrier_id_gNB的取值为0或1,当基站接收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上行载波为NUL载波时,ul_carrier_id_gNB的取值为0,当基站接收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上行载波为SUL载波时,ul_carrier_id_gNB的取值为1。
需要指出的是,第四公式中的s_id_UE与第五公式中的s_id_gNB相等,第四公式中的f_id_UE与第五公式中的f_id_gNB相等,第四公式中的ul_carrier_id_UE与第五公式中的ul_carrier_id_gNB相等。
基于此,与步骤303中UE获取索引差值的第一种方式对应的,当步骤A3中的取整操作为向下取整操作时,基站计算得到的RA-RNTI一定为UE计算得到的第一RNTI和第二RA-RNTI中的一个;当步骤A3中的取整操作为向上取整操作时,基站计算得到的RA-RNTI一定为UE计算得到的第一RNTI和第三RA-RNTI中的一个。
与步骤303中UE获取索引差值的第二种方式对应的,当步骤B4中的取整操作为向上取整操作时,基站计算得到的RA-RNTI一定为UE计算得到的第四RA-RNTI、第五RA-RNTI和第六RA-RNTI中的一个;当步骤B4中的取整操作为向下取整操作时,基站计算得到的RA-RNTI一定为UE计算得到的第五RA-RNTI、第六RA-RNTI和第七RA-RNTI中的一个。
步骤308、基站利用自身计算得到的RA-RNTI对RAR的CRC进行加扰,并将加扰后的RAR发送至UE。
需要指出的是,当基站计算得到的RA-RNTI的长度小于RAR的CRC的长度时,基站可以利用该RA-RNTI对RAR的CRC进行部分加扰,当基站计算得到的RA-RNTI的长度不小于RAR的CRC的长度时,基站可以利用该RA-RNTI对RAR的CRC进行整体加扰。
步骤309、UE接收基站发送的RAR,并利用自身计算得到的RA-RNTI对RAR的CRC进行解扰。
与步骤303中UE获取索引差值的第一种方式对应的,当步骤A3中的取整操作为向下取整操作时,UE可以分别利用第一RA-RNTI和第二RA-RNTI对RAR的CRC进行解扰,由于在这种情况下,基站计算得到的RA-RNTI一定为UE计算得到的第一RNTI和第二RA-RNTI中的一个,因此,UE一定可以成功解扰RAR;当步骤A3中的取整操作为向上取整操作时,UE可以分别利用第一RA-RNTI和第三RA-RNTI对RAR的CRC进行解扰,由于在这种情况下,基站计算得到的RA-RNTI一定为UE计算得到的第一RNTI和第三RA-RNTI中的一个,因此,UE一定可以成功解扰RAR。
与步骤303中UE获取索引差值的第二种方式对应的,当步骤B4中的取整操作为向上取整操作时,UE可以分别利用第四RA-RNTI、第五RA-RNTI和第六RA-RNTI对RAR的CRC进行解扰,由于在这种情况下,基站计算得到的RA-RNTI一定为UE计算得到的第四RA-RNTI、第五RA-RNTI和第六RA-RNTI中的一个,因此,UE一定可以成功解扰RAR;当步骤B4中的取整操作为向下取整操作时,UE可以分别利用第五RA-RNTI、第六RA-RNTI和第七RA-RNTI对RAR的CRC进行解扰,由于在这种情况下,基站计算得到的RA-RNTI一定为UE计算得到的第五RA-RNTI、第六RA-RNTI和第七RA-RNTI中的一个,因此,UE一定可以成功解扰RAR。
步骤310、UE从RAR中获取未经过处理的定时提前(英文:Timing Advance;简称:TA)。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UE和基站之间的RTD较大,因此,基站与UE之间的TA也较大,故而,TA所占据的比特位数很可能会大于RAR中的用于承载TA的域的比特位数。考虑到这种情况,基站向UE发送的RAR中可以携带经过处理后的TA,该经过处理后的TA占据的比特位数小于未经过处理的TA占据的比特位数,因此,该经过处理后的TA所占据的比特位一般小于RAR中的用于承载TA的域的比特位数,这样就可以保证TA的正常传输。
与步骤303中UE获取索引差值的第一种方式对应的,当利用第一RA-RNTI或第三RA-RNTI对RAR的CRC成功解扰时,UE可以根据RAR中经过处理后的TA,利用第一公式计算未经过处理的TA,该第一公式包括:
TA=TAnew+p。
其中,TA为未经过处理的TA,TAnew为经过处理后的TA,p为第一偏移值。
当利用第二RA-RNTI对RAR的CRC成功解扰时,UE可以根据经过处理后的TA,利用第二公式计算未经过处理的TA,该第二公式包括:
TA=TAnew+p+1。
其中,TA为未经过处理的TA,TAnew为经过处理后的TA,p为第一偏移值。
与步骤303中UE获取索引差值的第一种方式对应的,当利用第四RA-RNTI、第五RA-RNTI、第六RA-RNTI或第七RA-RNTI对RAR的CRC成功解扰时,UE可以根据经过处理后的TA,利用第三公式计算未经过处理的TA,该第三公式包括:
TA=TAnew+RTDrough
其中,TA为未经过处理的TA,TAnew为经过处理后的TA,RTDrough为粗略RTD。
步骤311、UE向基站发送消息3。
步骤312、基站向UE发送消息4。
步骤311和步骤312的技术过程与上文中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步骤4和步骤5的技术过程同理,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通过利用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以及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差值获取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并利用该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获取RA-RNTI,而后,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RAR后,利用获取的该RA-RNTI对RAR的CRC进行解扰,其中,第一时域资源是UE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时域资源,第二时域资源是基站接收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时域资源,索引差值是根据UE和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时延确定的,这样,在UE和基站的RTD大于单个时隙的时长时,UE可以利用基站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获取RA-RNTI,因此,就可以保证UE获取的RA-RNTI与基站获取的RA-RNTI相同,这样UE就能够成功解扰基站发送的RAR,因此可以保证随机接入的效率。
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的流程图,该随机接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2所示的实施环境中,如图5所示,该随机接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基站向UE发送广播信息。
其中,步骤501的技术过程与步骤301的技术过程同理,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502、UE通过第一时域资源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并根据接收到的广播信息获取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
其中,步骤502的技术过程与步骤302的技术过程同理,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503、UE根据自身获取的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计算RA-RNTI。
可选的,UE可以利用第六公式计算该RA-RNTI,其中,该第六公式包括:
RA-RNTI=1+s_id_UE+14×t_id_UE_1+14×80×f_id_UE+14×80×8×ul_carrier_id_UE
其中,s_id_UE为UE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PRACH的第一个OFDM符号的索引值,t_id_UE_1为UE获取的自身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PRACH的第一个时隙的索引值(也即是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f_id_UE为UE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PRACH所在频域的索引值,ul_carrier_id_UE的取值为0或1,当UE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上行载波为NUL载波时,ul_carrier_id_UE的取值为0,当UE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上行载波为SUL载波时,ul_carrier_id_UE的取值为1。
步骤504、基站通过第二时域资源接收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并获取该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
基站在接收到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后,可以对该随机接入前导码进行测量,通过测量,基站能够获取自身与UE之间的TA。
步骤505、基站获取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之间的索引差值。
如上所述,该索引差值可以根据UE和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时延确定,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谓“UE和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时延”可以采用UE和基站之间的TA来进行表征,其中,UE和基站之间的TA所包括的时隙个数(该时隙个数为整数)即为该索引差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可以将自身与UE之间的TA与单个时隙的时长的商进行向上取整操作得到该索引差值。
步骤506、基站将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与索引差值相减得到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
步骤507、基站根据自身获取的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计算RA-RNTI。
可选的,基站可以利用第七公式计算该RA-RNTI,其中,该第七公式包括:
RA-RNTI=1+s_id_gNB+14×t_id_UE_2+14×80×f_id_gNB+14×80×8×ul_carrier_id_gNB
其中,s_id_gNB为基站接收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PRACH的第一个OFDM符号的索引值,t_id_UE_2为基站获取的UE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PRACH的第一个时隙的索引值(也即是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f_id_gNB为基站接收UE发送给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PRACH所在频域的索引值,ul_carrier_id_gNB的取值为0或1,当基站接收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上行载波为NUL载波时,ul_carrier_id_gNB的取值为0,当基站接收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上行载波为SUL载波时,ul_carrier_id_gNB的取值为1。
需要指出的是,第六公式中的s_id_UE与第七公式中的s_id_gNB相等,第六公式中的f_id_UE与第七公式中的f_id_gNB相等,第六公式中的ul_carrier_id_UE与第七公式中的ul_carrier_id_gNB相等。
同时,基站获取的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与UE获取的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相等,也即是,t_id_UE_1与t_id_UE_2相等,因此,基站计算得到的RA-RNTI与UE计算得到的RA-RNTI相同。
步骤508、基站利用自身计算得到的RA-RNTI对RAR的CRC进行加扰,并向UE发送经过加扰的RAR。
其中,步骤508的技术过程与步骤308的技术过程同理,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509、UE接收基站发送的RAR,并利用自身计算得到的RA-RNTI对RAR的CRC进行解扰。
如上所述,基站计算得到的RA-RNTI与UE计算得到的RA-RNTI相同,因此,UE利用自身计算得到的RA-RNTI可以成功解扰RAR。
步骤510、UE向基站发送消息3。
步骤511、基站向UE发送消息4。
步骤510和步骤511的技术过程与上文中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步骤4和步骤5的技术过程同理,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通过利用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以及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差值获取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并利用该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获取RA-RNTI,而后,利用获取的该RA-RNTI对RAR的CRC进行加扰,并向UE发送经过加扰的RAR,其中,第一时域资源是UE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时域资源,第二时域资源是基站接收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时域资源,索引差值是根据UE和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时延确定的,这样,在UE和基站的RTD大于单个时隙的时长时,基站可以利用UE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获取RA-RNTI,因此,就可以保证UE获取的RA-RNTI与基站获取的RA-RNTI相同,这样UE就能够成功解扰基站发送的RAR,因此可以保证随机接入的效率。
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的流程图,该随机接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2所示的实施环境中,如图6所示,该随机接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基站向UE发送广播信息。
其中,该广播信息可以携带有基站发送该广播信息所使用的时域资源的索引值,其中,该时域资源的时长大于或等于UE和基站之间的RTD,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时域资源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子帧或至少一个无线帧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步骤602、UE通过第一时域资源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并根据接收到的广播信息获取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
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该第一时域资源的时长可以大于或等于UE和基站之间的RTD,例如,该第一时域资源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子帧或至少一个无线帧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UE可以将步骤601中基站发送的广播信息所携带的索引值获取为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
步骤603、UE根据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计算RA-RNTI。
可选的,UE可以利用第八公式计算该RA-RNTI,其中,该第八公式包括:
RA-RNTI=1+s_id_UE+14×t_id_new1+14×80×f_id_UE+14×80×8×ul_carrier_id_UE
其中,s_id_UE为UE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PRACH的第一个OFDM符号的索引值,t_id_new1为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f_id_UE为UE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PRACH所在频域的索引值,ul_carrier_id_UE的取值为0或1,当UE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上行载波为NUL载波时,ul_carrier_id_UE的取值为0,当UE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上行载波为SUL载波时,ul_carrier_id_UE的取值为1。
步骤604、基站通过第二时域资源接收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并获取该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
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时域资源的时长等于第一时域资源的时长,换句话说,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该第二时域资源的时长可以大于或等于UE和基站之间的RTD,例如,该第二时域资源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子帧或至少一个无线帧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步骤605、基站根据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计算RA-RNTI。
可选的,基站可以利用第九公式计算该RA-RNTI,其中,该第九公式包括:
RA-RNTI=1+s_id_gNB+14×t_id_new2+14×80×f_id_gNB+14×80×8×ul_carrier_id_gNB
其中,s_id_gNB为基站接收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PRACH的第一个OFDM符号的索引值,t_id_new2为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f_id_gNB为基站接收UE发送给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PRACH所在频域的索引值,ul_carrier_id_gNB的取值为0或1,当基站接收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上行载波为NUL载波时,ul_carrier_id_gNB的取值为0,当基站接收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上行载波为SUL载波时,ul_carrier_id_gNB的取值为1。
需要指出的是,第八公式中的s_id_UE与第九公式中的s_id_gNB相等,第八公式中的f_id_UE与第九公式中的f_id_gNB相等,第八公式中的ul_carrier_id_UE与第九公式中的ul_carrier_id_gNB相等。
同时,由于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的时长相等,且都大于或等于基站与UE之间的RTD,因此,基站向UE发送广播信息所使用的时域资源、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为同一时域资源,也即是,t_id_new1与t_id_new2相等,故而,基站计算得到的RA-RNTI与UE计算得到的RA-RNTI相同。
步骤606、基站利用自身计算得到的RA-RNTI对RAR的CRC进行加扰,并向UE发送经过加扰的RAR。
其中,步骤606的技术过程与步骤308的技术过程同理,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607、UE接收基站发送的RAR,并利用自身计算得到的RA-RNTI对RAR的CRC进行解扰。
如上所述,基站计算得到的RA-RNTI与UE计算得到的RA-RNTI相同,因此,UE利用自身计算得到的RA-RNTI可以成功解扰RAR。
步骤608、UE向基站发送消息3。
步骤609、基站向UE发送消息4。
步骤608和步骤609的技术过程与上文中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步骤4和步骤5的技术过程同理,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通过由UE利用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计算RA-RNTI,由基站利用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计算RA-RNTI,其中,第一时域资源是UE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时域资源,第二时域资源是基站接收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时域资源,由于第一时域资源的时长等于第二时域资源的时长,且,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的时长均大于或等于基站与UE之间的RTD,因此,该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为同一时域资源,故而基站和UE计算得到的RA-RNTI相同,这样UE就能够成功解扰基站发送的RAR,因此可以保证随机接入的效率。
请参考图7,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随机接入装置700的框图。该随机接入装置700可以为图2所示实施环境中的UE,参见图7,该随机接入装置700可以包括:发送模块701、第一获取模块702、第二获取模块703、第三获取模块704、第四获取模块705、接收模块706和解扰模块707。
其中,该发送模块701,用于通过第一时域资源向该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
该第一获取模块702,用于获取该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
该第二获取模块703,用于获取该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之间的索引差值,该索引差值是根据该UE和该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时延确定的,该第二时域资源是该基站接收该UE发送的该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时域资源。
该第三获取模块704,用于将该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与该索引差值相加得到该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
该第四获取模块705,用于根据该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获取RA-RNTI;
该接收模块706,用于接收该基站发送的RAR。
该解扰模块707,用于利用该RA-RNTI对该RAR的CRC进行解扰。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时域资源为该UE向该基站发送该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PRACH的第一个时隙,该第一获取模块702,用于:接收该基站发送的广播信息,该广播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二时域资源为该基站接收该UE发送的该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PRACH的第一个时隙,该第二获取模块703,用于:接收该基站发送的第一偏移值,该第一偏移值是该基站将最小RTD与单个时隙的时长的商进行取整操作后得到的,该最小RTD是根据该基站与目标小区之间的最近距离得到的,该目标小区为该UE所在的小区;根据该第一偏移值获取该索引差值。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该解扰模块707,用于:当该取整操作为向下取整操作时,分别利用第一RA-RNTI和第二RA-RNTI对该RAR的CRC进行解扰,其中,该第一RA-RNTI根据由第一索引差值和该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相加得到的该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计算得到,该第二RA-RNTI根据由第二索引差值和该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相加得到的该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计算得到,该第一索引差值等于该第一偏移值加1,该第二索引差值等于该第一偏移值加2;当该取整操作为向上取整操作时,分别利用该第一RA-RNTI和第三RA-RNTI对该RAR的CRC进行解扰,其中,该第三RA-RNTI根据由第三索引差值和该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相加得到的该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计算得到,该第三索引差值等于该第一偏移值。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二时域资源为该基站接收该UE发送的该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PRACH的第一个时隙,该第二获取模块703,用于:接收该基站发送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基站和该UE之间的粗略RTD;将该粗略RTD与单个时隙的时长的商进行向上取整操作得到第二偏移值;根据该第二偏移值获取该索引差值。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该解扰模块707,用于:分别利用第四RA-RNTI、第五RA-RNTI和第六RA-RNTI对该RAR的CRC进行解扰;其中,该第四RA-RNTI根据由第四索引差值和该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相加得到的该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计算得到,该第五RA-RNTI根据由第五索引差值和该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相加得到的该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计算得到,该第六RA-RNTI根据由第六索引差值和该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相加得到的该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计算得到,该第四索引差值等于该第二偏移值减1,该第五索引差值等于该第二偏移值,该第六索引差值等于该第二偏移值加1。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基站为人造卫星。
请参考图8,本申请实施例除了提供随机接入装置700之外,还提供了随机接入装置800,该随机接入装置800除了包括随机接入装置700包括的各模块外,还包括第一计算模块708、第二计算模块709和第三计算模块710。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该RAR携带有经过处理后的TA,该第一计算模块708,用于在利用该第一RA-RNTI或该第三RA-RNTI对该RAR的CRC成功解扰时,根据经过处理后的TA,利用第一公式计算未经过处理的TA,该第一公式包括:
TA=TAnew+p。
该第二计算模块709,用于在利用该第二RA-RNTI对该RAR的CRC成功解扰时,根据该经过处理后的TA,利用第二公式计算该未经过处理的TA,该第二公式包括:
TA=TAnew+p+1。
其中,TA为该未经过处理的TA,TAnew为该经过处理后的TA,p为该第一偏移值。
该第三计算模块710,用于在利用该第四RA-RNTI、该第五RA-RNTI或该第六RA-RNTI对该RAR的CRC成功解扰时,根据该经过处理后的TA,利用第三公式计算未经过处理的TA,该第三公式包括:
TA=TAnew+RTDrough
其中,TA为该未经过处理的TA,TAnew为该经过处理后的TA,RTDrough为该粗略RTD。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装置,通过利用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以及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差值获取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并利用该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获取RA-RNTI,而后,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RAR后,利用获取的该RA-RNTI对RAR的CRC进行解扰,其中,第一时域资源是UE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时域资源,第二时域资源是基站接收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时域资源,索引差值是根据UE和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时延确定的,这样,在UE和基站的RTD大于单个时隙的时长时,UE可以利用基站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获取RA-RNTI,因此,就可以保证UE获取的RA-RNTI与基站获取的RA-RNTI相同,这样UE就能够成功解扰基站发送的RAR,因此可以保证随机接入的效率。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请参考图9,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随机接入装置900的框图。该随机接入装置900可以为图2所示实施环境中的基站,参见图9,该随机接入装置900可以包括:接收模块901、第一获取模块902、第二获取模块903、第三获取模块904、第四获取模块905、加扰模块906和发送模块907。
其中,该接收模块901,用于通过第二时域资源接收该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
该第一获取模块902,用于获取该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
该第二获取模块903,用于获取第一时域资源和该第二时域资源之间的索引差值,该索引差值是根据该UE和该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时延确定的,该第一时域资源是该UE向该基站发送该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时域资源。
该第三获取模块904,用于将该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与该索引差值相减得到该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
该第四获取模块905,用于根据该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获取RA-RNTI。
该加扰模块906,用于利用该RA-RNTI对RAR的CRC进行加扰。
该发送模块907,用于向该UE发送经过加扰的该RAR。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时域资源为该UE向该基站发送该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PRACH的第一个时隙,该第二时域资源为该基站接收该UE发送的该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PRACH的第一个时隙,该第二获取模块903,用于:获取定时提前TA,将该TA与单个时隙的时长的商进行向上取整操作得到该索引差值。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基站为人造卫星。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装置,通过利用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以及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差值获取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并利用该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获取RA-RNTI,而后,利用获取的该RA-RNTI对RAR的CRC进行加扰,并向UE发送经过加扰的RAR,其中,第一时域资源是UE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时域资源,第二时域资源是基站接收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时域资源,索引差值是根据UE和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时延确定的,这样,在UE和基站的RTD大于单个时隙的时长时,基站可以利用UE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获取RA-RNTI,因此,就可以保证UE获取的RA-RNTI与基站获取的RA-RNTI相同,这样UE就能够成功解扰基站发送的RAR,因此可以保证随机接入的效率。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请参考图10,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随机接入装置1000的框图。该随机接入装置1000可以为图2所示实施环境中的UE,参见图10,该随机接入装置1000可以包括:发送模块1001、第一获取模块1002、第二获取模块1003、接收模块1004和解扰模块1005。
其中,发送模块1001,用于通过第一时域资源向该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
该第一获取模块1002,用于获取该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该第一时域资源的时长大于或等于该UE和该基站之间的RTD。
该第二获取模块1003,用于根据该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获取RA-RNTI。
该接收模块1004,用于接收该基站发送的RAR。
该解扰模块1005,用于利用该RA-RNTI对该RAR的CRC进行解扰,其中,该RAR的CRC由该基站利用根据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获取的RA-RNTI进行加扰,该第二时域资源是该基站接收该UE发送的该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时域资源,该第二时域资源的时长大于或等于该UE和该基站之间的RTD。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装置,通过由UE利用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计算RA-RNTI,由基站利用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计算RA-RNTI,其中,第一时域资源是UE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时域资源,第二时域资源是基站接收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时域资源,由于第一时域资源的时长等于第二时域资源的时长,且,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的时长均大于或等于基站与UE之间的RTD,因此,该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为同一时域资源,故而基站和UE计算得到的RA-RNTI相同,这样UE就能够成功解扰基站发送的RAR,因此可以保证随机接入的效率。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请参考图11,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随机接入装置1100的框图。该随机接入装置1100可以为图2所示实施环境中的基站,参见图11,该随机接入装置1100可以包括:接收模块1101、第一获取模块1102、第二获取模块1103、加扰模块1104和发送模块1103。
其中,该接收模块1101,用于通过第二时域资源接收该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
该第一获取模块1102,用于获取该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该第二时域资源的时长大于或等于该UE和该基站之间的RTD。
该第二获取模块1103,用于根据该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获取RA-RNTI。
该加扰模块1104,用于利用该RA-RNTI对RAR的CRC进行加扰。
该发送模块1105,用于向该UE发送经过加扰的该RAR,该UE用于利用根据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获取的RA-RNTI对该RAR的CRC进行解扰,该第一时域资源是该UE向该基站发送该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时域资源,该第一时域资源的时长大于或等于该UE和该基站之间的RTD。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装置,通过由UE利用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计算RA-RNTI,由基站利用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计算RA-RNTI,其中,第一时域资源是UE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时域资源,第二时域资源是基站接收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时域资源,由于第一时域资源的时长等于第二时域资源的时长,且,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的时长均大于或等于基站与UE之间的RTD,因此,该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为同一时域资源,故而基站和UE计算得到的RA-RNTI相同,这样UE就能够成功解扰基站发送的RAR,因此可以保证随机接入的效率。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UE(也可称为终端),也可以为UE中的电路结构、芯片、芯片系统等结构。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1200,该终端1200可以为上述通信装置,该终端12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中UE所执行的技术过程。参见图12,该终端1200包括:
终端1200可以包括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1210、包括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220、输入单元1230、显示单元1240、传感器1250、音频电路1260、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模块1270、包括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的处理器1280、以及电源1120等部件,需要指出的是,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1220和处理器1280可以集成在一起。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2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其中:
RF电路12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交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器1280处理;另外,将涉及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1210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调谐器、一个或多个振荡器、用户身份模块(SIM)卡、收发信机、耦合器、LNA(Low Noise Amplifier,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12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电子邮件、SMS(Short Messaging Service,短消息服务)等。
存储器12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2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2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2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1200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2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相应地,存储器122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控制器,以提供处理器1280和输入单元1230对存储器1220的访问。
输入单元12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盘、鼠标、操作杆、光学或者轨迹球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1230可包括触敏表面12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232。触敏表面1231,也称为触摸显示屏或者触控板,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敏表面1231上或在触敏表面123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敏表面12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1280,并能接收处理器128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敏表面1231。除了触敏表面1231,输入单元12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123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12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12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终端1200的各种图形用户接口,这些图形用户接口可以由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和其任意组合来构成。显示单元1240可包括显示面板1241,可选的,可以采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241。进一步的,触敏表面1231可覆盖显示面板1241,当触敏表面123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128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128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12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12中,触敏表面1231与显示面板12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敏表面1231与显示面板1241集成而实现输入和输出功能。
终端1200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2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12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终端12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124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终端1200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1260、扬声器1261,传声器1262可提供用户与终端120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12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1261,由扬声器12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12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12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1280处理后,经RF电路12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终端,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1220以便进一步处理。音频电路1260还可能包括耳塞插孔,以提供外设耳机与终端1200的通信。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终端1200通过WiFi模块1270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12示出了WiFi模块127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终端1200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1280是终端12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2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220内的数据,执行终端12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12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优选的,处理器12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280中。
终端120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12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2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电源112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直流或交流电源、再充电系统、电源故障检测电路、电源转换器或者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器等任意组件。
尽管未示出,终端1200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终端的显示单元是触摸屏显示器,终端还包括有存储器,以及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程序,其中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存储于存储器中,且经配置以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包含用于执行上述随机接入方法的指令。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信装置1300的框图,该通信装置可以为基站,也可以为基站中的电路结构、芯片、芯片系统等结构。如图13所示,通信装置1300可以包括:处理器1301、接收机1302、发射机1303和存储器1304。接收机1302、发射机1303和存储器1304分别通过总线与处理器1301连接,需要指出的是,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1301和存储器1304可以集成在一起。
其中,处理器1301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处理器1301通过运行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中基站所执行的方法。存储器1304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具体的,存储器1304可存储操作系统13041、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模块13042。接收机1302用于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通信数据,发射机1303用于向其他设备发送通信数据。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信系统1400的框图,如图14所示,该通信系统1400包括基站1401和UE 1402。
其中,基站1401用于执行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基站所执行的随机接入方法。
UE 1402用于执行上述各个实施例中UE所执行的随机接入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为非易失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组件执行时能够实现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能够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该芯片运行时能够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方法。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应理解,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具有相同序号的技术特征名称,可能对应不同的技术特征。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8)

1.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用户设备UE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所述UE和基站,其中,所述UE和所述基站之间的往返时延RTD大于单个时隙的时长,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时域资源向所述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并获取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
获取所述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之间的索引差值,所述索引差值是根据所述UE和所述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时延确定的,所述第二时域资源是所述基站接收所述UE发送的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时域资源;
将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与所述索引差值相加得到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
根据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获取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RNTI;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RAR,并利用所述RA-RNTI对所述RAR的循环冗余校验码CRC进行解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域资源为所述UE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随机接入物理信道PRACH的第一个时隙,所述获取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广播信息,所述广播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域资源为所述基站接收所述UE发送的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PRACH的第一个时隙,所述获取所述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之间的索引差值,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一偏移值,所述第一偏移值是所述基站将最小RTD与单个时隙的时长的商进行取整操作后得到的,所述最小RTD是根据所述基站与目标小区之间的最近距离得到的,所述目标小区为所述UE所在的小区;
根据所述第一偏移值获取所述索引差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RA-RNTI对所述RAR的循环冗余校验码CRC进行解扰,包括:
当所述取整操作为向下取整操作时,分别利用第一RA-RNTI和第二RA-RNTI对所述RAR的CRC进行解扰,其中,所述第一RA-RNTI根据由第一索引差值和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相加得到的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计算得到,所述第二RA-RNTI根据由第二索引差值和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相加得到的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索引差值等于所述第一偏移值加1,所述第二索引差值等于所述第一偏移值加2;
当所述取整操作为向上取整操作时,分别利用所述第一RA-RNTI和第三RA-RNTI对所述RAR的CRC进行解扰,其中,所述第三RA-RNTI根据由第三索引差值和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相加得到的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计算得到,所述第三索引差值等于所述第一偏移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AR携带有经过处理后的定时提前TA,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利用所述第一RA-RNTI或所述第三RA-RNTI对所述RAR的CRC成功解扰时,根据经过处理后的TA,利用第一公式计算未经过处理的TA,所述第一公式包括:
TA=TAnew+p;
当利用所述第二RA-RNTI对所述RAR的CRC成功解扰时,根据所述经过处理后的TA,利用第二公式计算所述未经过处理的TA,所述第二公式包括:
TA=TAnew+p+1;
其中,TA为所述未经过处理的TA,TAnew为所述经过处理后的TA,p为所述第一偏移值。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域资源为所述基站接收所述UE发送的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PRACH的第一个时隙,所述获取所述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之间的索引差值,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和所述UE之间的粗略RTD;
将所述粗略RTD与单个时隙的时长的商进行向上取整操作得到第二偏移值;
根据所述第二偏移值获取所述索引差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RA-RNTI对所述RAR的循环冗余校验码CRC进行解扰,包括:
分别利用第四RA-RNTI、第五RA-RNTI和第六RA-RNTI对所述RAR的CRC进行解扰;
其中,所述第四RA-RNTI根据由第四索引差值和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相加得到的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计算得到,所述第五RA-RNTI根据由第五索引差值和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相加得到的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计算得到,所述第六RA-RNTI根据由第六索引差值和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相加得到的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计算得到,所述第四索引差值等于所述第二偏移值减1,所述第五索引差值等于所述第二偏移值,所述第六索引差值等于所述第二偏移值加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AR中携带有经过处理后的TA,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利用所述第四RA-RNTI、所述第五RA-RNTI或所述第六RA-RNTI对所述RAR的CRC成功解扰时,根据所述经过处理后的TA,利用第三公式计算未经过处理的TA,所述第三公式包括:
TA=TAnew+RTDrough
其中,TA为所述未经过处理的TA,TAnew为所述经过处理后的TA,RTDrough为所述粗略RTD。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为人造卫星。
10.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站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用户设备UE和所述基站,其中,所述UE和所述基站之间的往返时延RTD大于单个时隙的时长,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第二时域资源接收所述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并获取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
获取第一时域资源和所述第二时域资源之间的索引差值,所述索引差值是根据所述UE和所述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时延确定的,所述第一时域资源是所述UE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时域资源;
将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与所述索引差值相减得到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
根据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获取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RNTI;
利用所述RA-RNTI对接入响应RAR的循环冗余校验码CRC进行加扰,并向所述UE发送经过加扰的所述RAR。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域资源为所述UE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第一个时隙,所述第二时域资源为所述基站接收所述UE发送的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PRACH的第一个时隙,所述获取第一时域资源和所述第二时域资源之间的索引差值,包括:
获取定时提前TA,将所述TA与单个时隙的时长的商进行向上取整操作得到所述索引差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为人造卫星。
13.一种随机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用户设备UE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所述UE和基站,其中,所述UE和所述基站之间的往返时延RTD大于单个时隙的时长,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第一时域资源向所述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时域资源和第二时域资源之间的索引差值,所述索引差值是根据所述UE和所述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时延确定的,所述第二时域资源是所述基站接收所述UE发送的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时域资源;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与所述索引差值相加得到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获取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RNTI;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RAR;
解扰模块,用于利用所述RA-RNTI对所述RAR的循环冗余校验码CRC进行解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域资源为所述UE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随机接入物理信道PRACH的第一个时隙,所述第一获取模块,用于: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广播信息,所述广播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域资源为所述基站接收所述UE发送的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PRACH的第一个时隙,所述第二获取模块,用于: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一偏移值,所述第一偏移值是所述基站将最小RTD与单个时隙的时长的商进行取整操作后得到的,所述最小RTD是根据所述基站与目标小区之间的最近距离得到的,所述目标小区为所述UE所在的小区;
根据所述第一偏移值获取所述索引差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扰模块,用于:
当所述取整操作为向下取整操作时,分别利用第一RA-RNTI和第二RA-RNTI对所述RAR的CRC进行解扰,其中,所述第一RA-RNTI根据由第一索引差值和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相加得到的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计算得到,所述第二RA-RNTI根据由第二索引差值和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相加得到的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索引差值等于所述第一偏移值加1,所述第二索引差值等于所述第一偏移值加2;
当所述取整操作为向上取整操作时,分别利用所述第一RA-RNTI和第三RA-RNTI对所述RAR的CRC进行解扰,其中,所述第三RA-RNTI根据由第三索引差值和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相加得到的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计算得到,所述第三索引差值等于所述第一偏移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AR携带有经过处理后的定时提前TA,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在利用所述第一RA-RNTI或所述第三RA-RNTI对所述RAR的CRC成功解扰时,根据经过处理后的TA,利用第一公式计算未经过处理的TA,所述第一公式包括:
TA=TAnew+p;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在利用所述第二RA-RNTI对所述RAR的CRC成功解扰时,根据所述经过处理后的TA,利用第二公式计算所述未经过处理的TA,所述第二公式包括:
TA=TAnew+p+1;
其中,TA为所述未经过处理的TA,TAnew为所述经过处理后的TA,p为所述第一偏移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域资源为所述基站接收所述UE发送的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PRACH的第一个时隙,所述第二获取模块,用于: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基站和所述UE之间的粗略RTD;
将所述粗略RTD与单个时隙的时长的商进行向上取整操作得到第二偏移值;
根据所述第二偏移值获取所述索引差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扰模块,用于:
分别利用第四RA-RNTI、第五RA-RNTI和第六RA-RNTI对所述RAR的CRC进行解扰;
其中,所述第四RA-RNTI根据由第四索引差值和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相加得到的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计算得到,所述第五RA-RNTI根据由第五索引差值和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相加得到的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计算得到,所述第六RA-RNTI根据由第六索引差值和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相加得到的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计算得到,所述第四索引差值等于所述第二偏移值减1,所述第五索引差值等于所述第二偏移值,所述第六索引差值等于所述第二偏移值加1。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AR中携带有经过处理后的TA,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计算模块,用于在利用所述第四RA-RNTI、所述第五RA-RNTI或所述第六RA-RNTI对所述RAR的CRC成功解扰时,根据所述经过处理后的TA,利用第三公式计算未经过处理的TA,所述第三公式包括:
TA=TAnew+RTDrough
其中,TA为所述未经过处理的TA,TAnew为所述经过处理后的TA,RTDrough为所述粗略RTD。
21.根据权利要求13至20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为人造卫星。
22.一种随机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站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用户设备UE和所述基站,其中,所述UE和所述基站之间的往返时延RTD大于单个时隙的时长,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通过第二时域资源接收所述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时域资源和所述第二时域资源之间的索引差值,所述索引差值是根据所述UE和所述基站之间传输数据的时延确定的,所述第一时域资源是所述UE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时域资源;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时域资源的索引值与所述索引差值相减得到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域资源的索引值获取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RNTI;
加扰模块,用于利用所述RA-RNTI对随机接入响应RAR的循环冗余校验码CRC进行加扰;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UE发送经过加扰的所述RAR。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域资源为所述UE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第一个时隙,所述第二时域资源为所述基站接收所述UE发送的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所使用的PRACH的第一个时隙,所述第二获取模块,用于:
获取定时提前TA,将所述TA与单个时隙的时长的商进行向上取整操作得到所述索引差值。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为人造卫星。
2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所述处理器通过执行所述指令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
2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所述处理器通过执行所述指令来实现如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
2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或者,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
28.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程序指令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芯片运行时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或者,所述芯片运行时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
CN201811285504.7A 2018-10-31 2018-10-31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1323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21257.8A CN114364032A (zh) 2018-10-31 2018-10-31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1811285504.7A CN111132364B (zh) 2018-10-31 2018-10-31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EP19880800.8A EP3863360A4 (en) 2018-10-31 2019-09-30 PROCESS, APPARATUS AND DEVICE FOR RANDOM ACCESS AND STORAGE MEDIA
PCT/CN2019/109579 WO2020088191A1 (zh) 2018-10-31 2019-09-30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0217014976A KR102625339B1 (ko) 2018-10-31 2019-09-30 랜덤 액세스 방법 및 장치, 디바이스, 및 저장 매체
US17/244,487 US11889547B2 (en) 2018-10-31 2021-04-29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85504.7A CN111132364B (zh) 2018-10-31 2018-10-31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21257.8A Division CN114364032A (zh) 2018-10-31 2018-10-31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2364A true CN111132364A (zh) 2020-05-08
CN111132364B CN111132364B (zh) 2021-12-14

Family

ID=7046346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21257.8A Pending CN114364032A (zh) 2018-10-31 2018-10-31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1811285504.7A Active CN111132364B (zh) 2018-10-31 2018-10-31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21257.8A Pending CN114364032A (zh) 2018-10-31 2018-10-31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889547B2 (zh)
EP (1) EP3863360A4 (zh)
KR (1) KR102625339B1 (zh)
CN (2) CN114364032A (zh)
WO (1) WO202008819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1016A (zh) * 2020-06-16 2021-12-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和用户终端ue及网络侧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27365A1 (en) * 2020-08-05 2022-02-10 Apple Inc. Resolution of mismatch in calculation of random access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
US11464051B2 (en) * 2020-10-30 2022-10-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eriodic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3671A (zh) * 2005-06-13 2008-09-1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执行与基站的时基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CN101897229A (zh) * 2007-12-12 2010-11-24 摩托罗拉公司 用于管理基站和订户站之间的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CN105992383A (zh) * 2015-01-29 2016-10-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发送方法和节点
CN107734514A (zh) * 2016-08-11 2018-0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组指示信息的反馈方法、获取方法及装置
US20180092150A1 (en) * 2016-09-29 2018-03-29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twork Access Using a Relay
US20180098235A1 (en) * 2016-09-30 2018-04-05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WO2018106067A1 (en) * 2016-12-09 2018-06-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ch procedure in wireless system
US20180192436A1 (en) * 2017-01-03 2018-07-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receiving downlink signals
CN108260108A (zh) * 2018-01-16 2018-07-06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非正交的窄带物联网NB-IoT随机接入方法
CN108353430A (zh) * 2015-08-25 2018-07-31 联想创新有限公司(香港) 机器类通信的随机接入过程
CN108352979A (zh) * 2015-11-06 2018-07-31 索尼公司 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
WO2018176038A1 (en) * 2017-03-24 2018-09-27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on a wirel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8632179A (zh) * 2017-03-24 2018-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633102A (zh) * 2017-03-24 2018-10-0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的发送、接收方法和设备
CN108668361A (zh) * 2017-04-01 2018-10-1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生成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8931B (zh) * 2011-08-15 2016-05-18 重庆航讯时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大范围非同步上行接入方法及装置
AU2014387275B2 (en) * 2014-03-21 2017-12-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andom access response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CN106304392A (zh) * 2015-06-26 2017-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KR101934160B1 (ko) * 2015-09-24 2019-01-02 주식회사 케이티 Mtc 단말을 위한 랜덤 액세스 응답 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15664484A (zh) 2016-08-11 2023-01-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组指示信息的获取及告知方法、设备及介质
US10405342B2 (en) * 2016-11-01 2019-09-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wo step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KR101880523B1 (ko) * 2016-12-01 2018-07-2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랜덤 액세스 방법 및 장치
KR102319838B1 (ko) * 2017-03-08 2021-11-0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대규모 접속을 고려한 랜덤 액세스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11234257B2 (en) * 2017-05-02 2022-01-25 Ntt Docomo, Inc.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uplink transmission timing control method
US11166322B2 (en) * 2017-08-09 2021-11-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process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11206549B1 (en) * 2017-11-09 2021-12-21 Verana Networks, Inc. Wireless mesh network
US11140695B1 (en) * 2017-11-09 2021-10-05 Verana Networks, Inc. Wireless mesh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3671A (zh) * 2005-06-13 2008-09-1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执行与基站的时基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CN101897229A (zh) * 2007-12-12 2010-11-24 摩托罗拉公司 用于管理基站和订户站之间的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CN105992383A (zh) * 2015-01-29 2016-10-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发送方法和节点
CN108353430A (zh) * 2015-08-25 2018-07-31 联想创新有限公司(香港) 机器类通信的随机接入过程
CN108352979A (zh) * 2015-11-06 2018-07-31 索尼公司 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
CN107734514A (zh) * 2016-08-11 2018-0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组指示信息的反馈方法、获取方法及装置
US20180092150A1 (en) * 2016-09-29 2018-03-29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twork Access Using a Relay
US20180098235A1 (en) * 2016-09-30 2018-04-05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WO2018106067A1 (en) * 2016-12-09 2018-06-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ch procedure in wireless system
US20180192436A1 (en) * 2017-01-03 2018-07-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receiving downlink signals
WO2018176038A1 (en) * 2017-03-24 2018-09-27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on a wirel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8632179A (zh) * 2017-03-24 2018-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633102A (zh) * 2017-03-24 2018-10-0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的发送、接收方法和设备
CN108668361A (zh) * 2017-04-01 2018-10-1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生成方法和设备
CN108260108A (zh) * 2018-01-16 2018-07-06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非正交的窄带物联网NB-IoT随机接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NDRES LAYA: "Efficient Contention Resolution in Highly Dense LTE Networks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IEEE XPLORE》 *
ERICSSON: "On adapt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for NTN", 《R1-1811329 ON ADAPT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FOR NTN》 *
陈坤汕: "面向 LTE 的静止轨道卫星通信系统随机接入方式",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信息科技辑》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1016A (zh) * 2020-06-16 2021-12-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和用户终端ue及网络侧设备
WO2021254095A1 (zh) * 2020-06-16 2021-12-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和用户终端ue及网络侧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63360A4 (en) 2022-01-05
CN111132364B (zh) 2021-12-14
KR20210076116A (ko) 2021-06-23
KR102625339B1 (ko) 2024-01-12
WO2020088191A1 (zh) 2020-05-07
US20210250990A1 (en) 2021-08-12
CN114364032A (zh) 2022-04-15
US11889547B2 (en) 2024-01-30
EP3863360A1 (en) 2021-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89547B2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049559B (zh) 侦听指示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0830187B (zh) 信息的传输指示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CN110149695B (zh) 确定寻呼消息位置的方法、通信设备、网络侧、用户设备
CN111278149B (zh) 信息发送方法、信息检测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1565064B (zh) 卫星位置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277381A (zh)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监听、监听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US10382243B2 (en) OFDM subfram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using determined transport block sizes
KR20190049864A (ko) 자원 매핑 방법, 송신단 및 수신단
CN110876199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954231B (zh) 一种发送、显示推荐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11800864A (zh)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367702B (zh) 同步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1259222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and system for switching and controlling call link of mobile terminal
CN111065149B (zh) 系统消息获取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073797A1 (en) Auxiliary carrier changing method, terminal, network equipment and system
CN111836382A (zh) 一种结束符号位置的指示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06201768B (zh) 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12312331B (zh) 一种物理广播信道和信息传输方法、装置
CN110381584B (zh) 随机接入资源的配置方法、获取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CN104216798A (zh)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及终端
CN109714755B (zh) 参数存储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661023B (zh) 移动终端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617660B (zh) 载波聚合频段的设置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9600207B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道配置的传输方法和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