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31407B - 一种网络设备的连接方法及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络设备的连接方法及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31407B
CN111131407B CN201911248759.0A CN201911248759A CN111131407B CN 111131407 B CN111131407 B CN 111131407B CN 201911248759 A CN201911248759 A CN 201911248759A CN 111131407 B CN111131407 B CN 1111314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address information
network device
detection instruction
network add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4875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31407A (zh
Inventor
游军
王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ensenber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ensenber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ensenber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ensenber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4875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31407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82766 priority patent/WO202111451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1314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14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314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1407B/zh
Priority to US17/729,784 priority patent/US20220256000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8Multiprotocol handlers, e.g. single devices capable of handling multiple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11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ree-space transmission, i.e. transmission through air or vacuu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6Markers for unambiguous identification of a particular session, e.g. session cookie or URL-en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18Detail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63Transport layer addresses, e.g. aspects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的连接方法及网络设备,所述连接方法包括:将探测指令按预设格式发送至第二网络设备,所述探测指令包括协议识别信息和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网络地址信息,所述探测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协议识别信息查询符合所述探测指令标准的第二网络地址信息;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信息反馈的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信息连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通过本申请,在对其他网络设备未知的情况下,仅通过单向的探测指令发送,可以获得其他网络设备的网络地址信息,实现通过网络应用程序便利的连接这些网络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网络设备的连接方法及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设备的连接方法及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及物联网科技的发展,应用程序可以通过各种网络协议在网络设备之间进行通信。
目前,在不同终端设备之间进行通信之前,需要先获知其他设备的网络地址、所支持的网络协议以及协议对应的端口,然后应用程序通过互联网连接其他设备。由于,随着物联网的普及,人们生活中出现了大量的网络设备,缺少有效的手段来了解诸多的网络设备,进而也就无法便利的通过网络应用程序来连接这些网络设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的连接方法及网络设备,可以解决缺少有效的手段来了解诸多的网络设备及无法便利的通过网络应用程序来连接这些网络设备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的连接方法,包括:
将探测指令按预设格式发送至第二网络设备,所述探测指令包括协议识别信息和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网络地址信息,所述探测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协议识别信息查询符合所述探测指令标准的第二网络地址信息;
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信息反馈的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信息连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探测指令按预设格式发送至第二网络设备之前,包括:
对所述探测指令进行光调制,得到调制后的定向光信号;
和/或,
对所述探测指令进行射频调制,得到调制后的射频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探测指令按预设格式发送至第二网络设备,包括:
将所述探测指令对应的所述定向光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和/或,
将所述探测指令对应的所述射频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探测指令包括筛选信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存储查询信息;
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信息反馈的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信息,包括:
在所述查询信息符合所述筛选信息时,通过网络,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信息反馈的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的连接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预设格式的探测指令,所述探测指令包括协议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网络地址信息;
根据所述协议识别信息,查询符合所述探测指令标准的第二网络地址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信息,将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信息用于使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连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预设格式的探测指令,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与所述探测指令对应的定向光信号;
和/或,
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与所述探测指令对应的射频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预设格式的探测指令之后,包括:
将所述定向光信号进行解调,得到解调后的所述探测指令;
和/或,
将所述射频信号进行解调,得到解调后的所述探测指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探测指令包括筛选信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存储查询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信息,将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在所述查询信息符合所述筛选信息时,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信息,通过网络将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网络设备。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探测装置、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的连接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实施例,将探测指令按预设格式发送至第二网络设备,所述探测指令包括协议识别信息和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网络地址信息,所述探测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协议识别信息查询符合所述探测指令标准的第二网络地址信息;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信息反馈的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信息连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在对其他网络设备未知的情况下,仅通过单向的发送探测指令,获得其他网络设备的网络地址信息,不仅可以获取本地网络设备的网络地址信息,还可以获取网络协议支持的远程服务器的网络地址信息,从而实现通过网络应用程序便利的连接这些网络设备,进一步实现网络设备之间的相互协同工作。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示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连接方法可以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车载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终端设备上,本申请实施例对终端设备的具体类型不作任何限制。
参见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架构示意图,该系统架构包括探测装置10和网络设备20,所述探测装置10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所述网络设备20连接;或者所述探测装置10设置于所述网络设备20上,作为所述网络设备20的一部分,集成到网络设备20中。
如图所示,所述探测装置10包括控制模块11,信息存储模块12,光信号调制解调模块13,光信号接收模块14,定向光信号发射模块15,射频信号调制解调模块16以及射频信号收发模块17。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11用于接收网络设备20的探测指令,并将所述探测指令发送至光信号调制解调模块13或射频信号调制解调模块16,进行信号的调制,得到探测指令的调制信号。同时,在一些实施例中,探测装置作为接收探测指令的网络设备的一部分时,还用于接收,由光信号调制解调模块13或射频信号调制解调模块16对其他设备的调制信号进行解调后的探测指令,并根据探测指令从信息存储模块12中查询网络设备的网络地址信息,并将网络地址信息通过互联网反馈到发出探测指令的其他网络设备。所述控制模块11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芯片或微处理器(Micro ProcessorUnit,MCU)控制芯片,还可以是所属网络设备的CPU。
所述光信号调制解调模块13用于接收控制模块11发送的探测指令,并对探测指令进行光调制,得到定向光信号,将定向光信号发送至定向光信号发射模块15。同时,在一些实施例中,探测装置作为接收探测指令的网络设备的一部分时,所述光信号调制解调模块13还用于接收由光信号接收模块14所接收到的调制信号,将所述调制信号进行解调,得到解调后的探测指令,将解调后的探测指令发送至控制模块11。所述光信号调制解调模块13可以为信号调制解调芯片配合驱动电路,实现对探测指令的调制,并驱动定向光信号发射模块15发射定向光信号;以及配合信号放大、滤波电路,实现对光信号接收模块14所接收到的探测指令进行解调。
所述光信号接收模块14用于接收其他网络设备以定向光信号格式发送的探测指令,并将定向光信号格式的探测指令发送至光信号调制解调模块13,由光信号调制解调模块13对探测指令进行解调。其中,所述光信号接收模块14为基于光电感应薄膜的光信号接收装置,所述光电感应薄膜可以为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可集成在设备的外壳或屏幕上。所述光电感应薄膜可以包括:第一透明导电层、光电转换层和第二导电层,所述光电转换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中间;通过光束在光电感应薄膜上产生的电流来检测定向光信号,即在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用电流检测元件来检测电流,再通过A/D转换器检测到定向光信号。
所述定向光信号发射模块15用于接收由光信号调制解调模块13调制后的探测指令,并将调制后的探测指令以定向光信号的格式发送至其他网络设备。所述定向光信号发射模块15可以为激光二极管、LED光源,或者可以发射定向可见光信号或定向红外线信号的器件。
所述射频信号调制解调模块16用于接收控制模块11发送的探测指令,并对探测指令进行调制,并将调制后的探测指令发送至射频信号收发模块17。同时,在一些实施例中,探测装置作为接收探测指令的网络设备的一部分时,所述射频信号调制解调模块16还用于接收由射频信号收发模块17接收到的其他网络设备的发出的探测指令的调制信号,并将所述调制信号进行解调后发送至控制模块11。所述射频信号调制解调模块16为射频信号调制解调芯片,配合驱动电路,通过射频信号收发模块17发送射频信号;或者配合信号放大、滤波电路,对射频信号收发模块17接收到的其他网络设备的探测指令进行解调。
所述射频信号收发模块17用于接收由射频信号调制解调模块16调制后的探测指令,并将探测指令以射频信号的格式发送至其他网络设备;同时,所述射频信号收发模块17还用于接收其他网络设备以射频信号格式发送的探测指令,并将射频信号格式的探测指令发送至射频信号调制解调模块16,由射频信号调制解调模块16对探测指令进行解调。所述射频信号收发模块可以为射频天线。
所述信息存储模块12用于存储网络设备的网络地址、可供其他网络设备进行连接的网络协议以及各协议对应的端口,可供控制模块11进行网络地址信息的查询。所述信息存储模块12还存储网络设备的查询信息,例如账号、身份标识、检索内容等。所述信息存储模块可以为存储芯片、磁盘等存储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探测装置根据功能需要,可包含上述全部模块或部分模块。
图2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的连接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通过该方法,可以使得网络设备探测周边环境中的其他网络设备的网络地址信息,从而可以实现网络设备之间的互联通信。其中,所述网络设备接入互联网,并将所述网络设备的网络地址、允许其他网络设备连接的网络协议以及所述网络协议对应的端口存储至存储芯片或磁盘中,即上述实施例所述的信息存储模块中。如图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201,将探测指令按预设格式发送至第二网络设备,所述探测指令包括协议识别信息和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网络地址信息,所述探测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协议识别信息查询符合所述探测指令标准的第二网络地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为集成有网络探测模块的设备,或者为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网络探测模块连接的设备。所述探测指令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网络地址信息和需探测网络协议的协议识别信息,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信息包括网络地址及接收反馈信息的端口;所述需探测网络协议的协议识别信息可以是一项具体的网络协议,也可以是多种网络协议的组合,还可以是所有支持的网络协议的集合。
具体地,第一网络设备的网络地址为该网络设备的互联网ip地址;所述协议识别信息用于识别网络设备所支持的互联网协议,例如http、ftp以及互联网应用程序专用协议;所述接收反馈信息的端口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准备用于接收反馈信息的端口号,可以为任意端口。
例如,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探测装置通过USB数据线,分别与网络设备A、网络设备B和网络设备C连接。网络设备A的互联网ip地址为202.96.209.1;网络设备B的互联网ip地址为202.96.209.2;网络设备C的互联网ip地址为202.96.209.3。
其中,网络设备B支持的网络协议如下表1所示:
Figure BDA0002308430230000091
表1
网络设备C支持的网络协议如下表2所示:
Figure BDA0002308430230000092
表2
示例性的,设备A的探测指令可以为“反馈ip地址:202.96.209.1;反馈端口:1234;探测协议:ftp”,设备A将探测指令发送至探测装置的控制模块,“探测协议:ftp”表示本次探测任务仅探测支持ftp协议的网络设备。若探测协议为“ftp,http”则表示本次探测任务需探测支持ftp协议或http协议的网络设备。若探测协议为“all”则表示本次探测任务需探测网络设备支持的所有协议,如网络设备B支持的所有协议为http、x_app和ftp协议。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探测指令可请求探测一个、多个甚至全部的互联网协议;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将探测指令同时发送至多个网络设备;第二网络地址信息可以是存储在第二网络设备中的网络地址信息或第二网络设备的网络地址信息,第二网络设备中可以存储多个网络地址信息,根据协议识别信息查询符合所述探测指令标准的网络地址信息;所述网络地址和所述端口可以是本地网络设备的网络地址和端口,也可以是支持所述网络协议的远程服务器的网络地址和端口。
可选的,所述将探测指令按预设格式发送至第二网络设备之前,包括:
对所述探测指令进行光调制,得到调制后的定向光信号;
和/或,
对所述探测指令进行射频调制,得到调制后的射频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模块将探测指令发送至光信号调制解调模块进行光调制;或者,控制模块将探测指令发送至射频信号调制解调模块进行射频调制。
例如,网络设备A的控制模块将探测指令“反馈ip地址:202.96.209.1;反馈端口:1234;探测协议:ftp”发送至光信号调制解调模块或射频信号调制解调模块进行信号调制。所述探测指令也可包括多个协议或者全部协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探测指令按预设格式发送至第二网络设备,包括:
将所述探测指令对应的所述定向光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和/或,
将所述探测指令对应的所述射频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通过光信号调制解调模块将探测指令进行光调制,得到定向光信号,经由定向光信号发射模块将所述定向光信号发送至其他网络设备的所述光信号接收模块;或者,射频信号调制解调模块将探测指令进行射频调制,得到射频信号,经由所述射频信号收发模块将所述射频信号发送至,信号有效范围内多个网络设备的所述射频信号收发模块。
示例性的,网络设备A的光信号调制解调模块将探测指令“反馈ip地址:202.96.209.1;反馈端口:1234;探测协议:ftp”调制后,经由定向光信号发射模块发送至设备B;或者,网络设备A的射频信号调制解调模块将探测指令“反馈ip地址:202.96.209.1;反馈端口:1234;探测协议:ftp”调制后,经由射频信号收发模块发送至网络设备B和网络设备C。所述探测指令也可包括多个协议或者全部协议。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网络设备在接收到调制信号后,对调制信号进行解调,得到解调后的探测指令,并根据解调后探测指令中的网络协议识别信息,从探测装置的信息存储模块中查询符合所述探测指令标准的第二网络地址信息,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信息包括第二网络设备的网络地址和端口,并将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信息作为反馈信息。
可选的,所述探测指令包括筛选信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存储查询信息;
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信息反馈的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信息,包括:
在所述查询信息符合所述筛选信息时,通过网络,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信息反馈的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筛选信息是用于筛选符合探测指令标准的网络协议,查询信息为可以作为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二网络地址信息相关的标识的查询信息。例如查询信息可以是账号、身份标识、内容检索等,只有所述查询信息满足所述筛选信息的网络设备,才对所述探测指令进行反馈。
例如,设备B的x_app的id信息为“abc”,设备C的x_app的id信息为“xyz”,设备A在探测x_app协议的探测指令中增加id筛选条件“任意以a开始的id”,则设备B会向设备A反馈x_app协议的ip地址和端口号,而设备C则不会反馈。又例如设备B的http协议提供的网页包括“装修”的内容,而设备C的http协议提供的网页不包括与“装修”相关的内容,设备A在探测http协议的探测指令中增加关键词“装修”的筛选条件,则设备B会向设备A反馈http协议的ip地址和端口号,而设备C则不会反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由第一网络设备将调制信号发送至第二网络设备,或者,第一网络设备的探测装置将调制信号发送至第二网络设备的探测装置。具体的,调制信号可以定向光信息号的形式发送至第二网络设备,还可以以射频信号的形式发送至第二网络设备。
示例性的,通过定向光信号发射模块将调制信号以定向光信号形式发送至第二网络设备的光信号接收模块;或者,由射频信号收发模块将调制信号以射频信号形式发送至信号有效范围内多个网络设备的射频信号收发模块。
步骤S202,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信息反馈的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信息连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一网络地址信息,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网络反馈的网络地址信息,
具体的,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探测指令中的网络地址和反馈端口,将第二网络地址信息通过网络反馈至发出探测指令的第一网络设备。
例如,网络设备B的控制模块收到探测指令“反馈ip地址:202.96.209.1;反馈端口:1234;探测协议:ftp”,从信息存储模块中查询得到ftp协议的ip地址为102.56.233.8,端口为21,并将ip地址和端口形成需要反馈的网络地址信息,再反馈至网络设备A的ip地址202.96.209.1,端口1234。再例如,网络设备C的控制模块收到探测指令“反馈ip地址:202.96.209.1;反馈端口:1234;探测协议:ftp”,从信息存储模块查询得到ftp协议的ip地址为202.96.209.3,端口为21,并将ip地址和端口形成需要反馈的网络地址信息,再反馈至网络设备A的ip地址202.96.209.1,端口1234。所述探测指令也可包括多个协议或者全部协议,并将多个协议或者全部协议的ip地址和端口号包含在所反馈的网络地址信息中,再反馈至网络设备A。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收到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网络反馈的网络地址信息后,根据所述网络地址信息中网络协议对应的网络地址和端口,通过互联网应用程序连接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
示例性的,网络设备A收到反馈的网络地址信息后,可得知网络设备B的ftp协议的ip地址为102.56.233.8,端口21,然后使用ftp软件连接网络设备B的ftp服务,该ftp服务实际为远程服务器提供。网络设备A还可得知网络设备C的ftp协议的ip地址为202.96.209.3,端口21,然后使用ftp软件连接至设备C的ftp服务,该ftp服务由设备C自身实际提供。网络设备A还可探测到网络设备B或网络设备C的http、x_app、y_app网络协议的ip地址和端口,然后使用相应的软件进行连接。
通过本实施例,在对其他网络设备未知的情况下,仅通过单向的调制信号发送,网络设备可以获得其他网络设备的网络地址信息,不仅可以获取本地网络设备的网络地址信息,还可以获取网络协议支持的远程服务器的网络地址信息,从而实现通过网络应用程序便利的连接这些网络设备,进一步实现网络设备之间的相互协同工作。
参见图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作为另一端执行主体的第二网络设备,在接收到第一网络设备的探测指令执行相应的查询流程,以通过网络反馈相应的网络地址信息至第一网络设备,实现两端网络设备的互联及通信。如图所示,包括:
步骤S301,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预设格式的探测指令,所述探测指令包括协议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网络地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出的预设格式的探测指令,预设格式的所述探测指令是经过第一网络设备调制后的探测指令。
具体的,可以通过第一网络设备的光信号调制解调模块或射频信号调制解调模块,对探测指令进行调制,得到调制信号,将调制信号由定向光信号发射模块或射频信号收发模块发送至第二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的光信号接收模块或射频信号收发模块接收到调制信号,将所述调制信号发送至光信号调制解调模块或射频信号调制解调模块,进行解调后,再发送至第二网络设备的控制模块。
示例性的,网络设备B的光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网络设备A发送的定向光信号后,发送至光信号调制解调模块对定向光信号进行解调得到探测指令“反馈ip地址:202.96.209.1;反馈端口:1234;探测协议:ftp”,并将所述探测指令发送至网络设备B的控制模块;或者,网络设备B和网络设备C的射频信号收发模块接收到网络设备A发送的射频信号后,发送至射频信号调制解调模块对射频信号进行解调得到探测指令“反馈ip地址:202.96.209.1;反馈端口:1234;探测协议:ftp”,并分别将所述探测指令发送至各自的控制模块(即网络设备B和网络设备C的控制模块)。
可选的,所述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预设格式的探测指令,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与所述探测指令对应的定向光信号;
和/或,
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与所述探测指令对应的射频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网络设备中配置的探测装置中的光信号接收模块,即基于光电感应薄膜的光信号接收装置,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定向光信号;具体的,所述定向光信号由配置在第一网络设备中的定向光信号发射模块发送至第二网络设备配置的光信号接收模块。
第二网络设备中配置的探测装置中的射频信号收发模块,即射频天线等信号收发装置,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射频信号;具体的,所述射频信号由配置在第一网络设备中的射频信号收发模块发送至第二网络设备配置的射频信号收发模块。
可选的,在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预设格式的探测指令之后,包括:
将所述定向光信号进行解调,得到解调后的所述探测指令;
和/或,
将所述射频信号进行解调,得到解调后的所述探测指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网络设备对探测指令进行解调,可以通过光信号调制解调模块或射频信号调制解调模块对探测指令进行解调,即对定向光信号形式的探测指令通过光信号调制解调模块进行解调,对射频信号形式的探测指令通过射频信号调制解调模块进行解调;以得到解调信号,即解调后的探测指令。
步骤S302,根据所述协议识别信息,查询符合所述探测指令标准的第二网络地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网络设备根据解调信号,即解调后的探测指令中的网络协议识别信息,从信息存储模块中查询符合探测指令标准的网络地址和端口,生成待反馈的第二网络地址信息。
示例性的,网络设备B的控制模块收到探测指令“反馈ip地址:202.96.209.1;反馈端口:1234;探测协议:ftp”,从信息存储模块中查询得到ftp协议的ip地址为102.56.233.8,端口为21,并将ip地址和端口形成网络地址信息,再反馈至网络设备A的ip地址202.96.209.1,端口1234。网络设备C的控制模块收到探测指令“反馈ip地址:202.96.209.1;反馈端口:1234;探测协议:ftp”,从信息存储模块查询得到ftp协议的ip地址为202.96.209.3,端口为21,并将ip地址和端口形成网络地址信息,再反馈至网络设备A的ip地址202.96.209.1,端口1234。所述探测指令也可包括多个协议或者全部协议,并将多个协议或者全部协议的ip地址和端口号包含在网络地址信息中,再反馈至网络设备A。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探测指令包括接收反馈信息的网络地址(即第一网络设备的网络地址)、网络协议识别信息(即需要探测的网络协议)及接收反馈信息的端口号(即第一网络设备的端口号)。
根据所述协议识别信息,查询符合所述探测指令标准的第二网络地址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协议识别信息,查询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网络地址、网络协议以及端口信息。
示例性的,若网络设备B的控制模块收到探测指令为“反馈ip地址:202.96.209.1;反馈端口:1234;探测协议:ftp”,则从信息存储模块中查询可以得到ftp协议的ip地址为102.56.233.8,端口为21,并将ip地址和端口形成网络地址信息。再例如,若网络设备C的控制模块收到探测指令为“反馈ip地址:202.96.209.1;反馈端口:1234;探测协议:ftp”,则从信息存储模块查询得到ftp协议的ip地址为202.96.209.3,端口为21,并将ip地址和端口形成网络地址信息。
步骤S303,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信息,将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信息用于使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连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探测指令中的网络地址和反馈端口号,将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信息通过互联网反馈至发出探测指令的网络设备,即第一网络设备。
例如,网络设备B的控制模块收到探测指令“反馈ip地址:202.96.209.1;反馈端口:1234;探测协议:ftp”,从信息存储模块中查询得到ftp协议的ip地址为102.56.233.8,端口为21,并将ip地址和端口形成网络地址信息,再反馈至网络设备A的ip地址202.96.209.1,端口1234。网络设备C的控制模块收到探测指令“反馈ip地址:202.96.209.1;反馈端口:1234;探测协议:ftp”,从信息存储模块查询得到ftp协议的ip地址为202.96.209.3,端口为21,并将ip地址和端口形成网络地址信息,再反馈至网络设备A的ip地址202.96.209.1,端口1234。
其中,所述探测指令也可包括多个协议或者全部协议,并将多个协议或者全部协议的ip地址和端口号包含在反馈信息中,再反馈至网络设备A。
可选的,所述探测指令包括筛选信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存储查询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信息,将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在所述查询信息符合所述筛选信息时,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信息,通过网络将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网络设备。
具体的,所述信息存储模块还存储网络设备的查询信息,例如账号、id、内容检索;探测指令还包括筛选信息;只有所述查询信息满足所述筛选信息的网络设备,才对所述探测指令进行反馈。
例如,网络设备B的x_app的id信息为“abc”,网络设备C的x_app的id信息为“xyz”,网络设备A在探测x_app协议的探测指令中增加id筛选条件“任意以a开始的id”,则网络设备B会向网络设备A反馈x_app协议的ip地址和端口号,而网络设备C则不会反馈。又例如网络设备B的http协议提供的网页包括“装修”的内容,而网络设备C的http协议提供的网页不包括与“装修”相关的内容,网络设备A在探测http协议的探测指令中增加关键词“装修”的筛选条件,则网络设备B会向网络设备A反馈http协议的ip地址和端口号,而网络设备C则不会反馈。
通过本实施例,在对其他网络设备未知的情况下,仅通过单向的探测指令发送,网络设备可以获得其他网络设备的网络地址信息,不仅可以获取本地网络设备的网络地址信息,还可以获取网络协议支持的远程服务器的网络地址信息,从而实现通过网络应用程序便利的连接这些网络设备,进一步实现网络设备之间的相互协同工作。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参见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示意图,探测装置10通过数据线或无线与网络设备20连接。具体的,数据线可以为USB、雷电接口等,无线连接可以为蓝牙等。
参见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可以将探测装置安装在网络设备20的外壳56上,并通过数据线或无线连接与网络设备20连接。具体的,在网络设备20的外壳56外表面集成光电感应薄膜58,作为光信号接收模块,同时集成激光发射器或LED光源作为定向光信号发射器57。在网络设备20的外壳56内部集成控制模块51、光信号调制解调器52、射频调制解调器53和射频天线54,并通过数据线55或蓝牙与网络设备连接。其中,网络设备可以为便携式的网络设备。
参见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在网络设备20的外壳集成光电感应薄膜63作为光信号接收模块,还可在屏幕上集成透明光电感应薄膜61,也作为光信号接收模块;在所述网络设备20上集成激光发射器或LED光源作为定向光信号发射器62;在所述网络设备20内部集成控制模块、光信号调制解调器、射频调制解调器和射频天线(如图5所示)。
示例性的,所述光信号接收模块为基于光电感应薄膜的光信号接收装置,所述光电感应薄膜可以为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集成在网络设备的外壳或屏幕上。所述光电感应薄膜包括:第一透明导电层、光电转换层和第二导电层,所述光电转换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中间;通过光束在光电感应薄膜上产生的电流来检测定向光信号,即在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用电流检测元件来检测电流,再通过A/D转换模块检测到定向光信号。
其中,第一透明导电层可以是透明金属薄膜、透明金属氧化物薄膜、透明石墨烯薄膜或碳纳米管薄膜或基于导电高分子材料的透明薄膜。
第二导电层可以为不透明或者半透明或者透明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可以是金属薄膜、金属氧化物薄膜、石墨烯薄膜或碳纳米管薄膜或基于导电高分子材料的薄膜。
光电转换层具备光电转换能力,例如采用半导体光伏材料制作而成的薄膜。
所述光电感应薄膜可以采用不透明或半透明半导体光伏材料作为光电转换层,例如基于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碲化镉(CdTe)、铜铟镓硒(CIGS)、铜锌锡硫(CZTS)、铜锌锡硒(CZTSe)、铜铟硒(CIS)、砷化镓(GaAs)、有机半导体、钙钛矿的光电转换层,在可见光区完全不透光或部分透光。可将所述光电感应薄膜贴设在网络设备的表面,例如可贴在移动设备、笔记本电脑、服务终端机的外表面,使网络设备的表面成为定向光信号的接收端。
光电感应薄膜还可以采用透明导电层作为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例如基于金属银的透明导电层,或者基于金属银线的网格状透明导电层,或者基于氧化锡SnO2的透明导电层(ITO,FTO),或者基于氧化锌(ZnO)的透明导电层,或者基于金属铜线的网格状透明导电层,或者基于银纳米线的透明导电层,或者基于碳纳米管的透明导电层,或者基于石墨烯的透明导电层,或者基于导电高分子如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的透明导电层;光电感应薄膜还可以采用透明半导体光伏材料作为光电转换层,例如采用基于铝酞菁/碳60(ClAlPc/C60)、PBDTT-DPP/PCBM、钙钛矿薄膜的光电转换层,在可见光区具有高透光度。所述光电感应薄膜具有高透明度,可贴设在网络设备的表面,且不明显改变所述网络设备的外观,例如移动设备、笔记本电脑、服务终端机的显示屏以及网络设备其他有透明要求的表面。
对应于上文实施例所述的网络设备的连接方法,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连接装置的结构框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参照图7,该装置包括:发送模块71、接收模块72。
所述发送模块71,用于将探测指令按预设格式发送至第二网络设备,所述探测指令包括协议识别信息和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网络地址信息,所述探测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协议识别信息查询符合所述探测指令标准的第二网络地址信息。
所述接收模块72,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信息反馈的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信息连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探测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查询模块及反馈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预设格式的探测指令,所述探测指令包括协议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网络地址信息。
所述查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协议识别信息,查询符合所述探测指令标准的第二网络地址信息。
所述反馈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信息,将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信息用于使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连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通过本实施例,获取第一网络设备的探测指令,对所述探测指令进行信号调制,得到调制信号;将所述调制信号发送至第二网络设备,以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调制信号查询符合所述探测指令标准的网络地址信息;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通过网络反馈的所述网络地址信息,根据所述网络地址连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可以获得其他网络设备的网络地址信息,不仅可以获取本地网络设备的网络地址信息,还可以获取网络协议支持的远程服务器的网络地址信息,从而实现通过网络应用程序便利的连接这些网络设备,进一步实现网络设备之间的相互协同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装置/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功能及带来的技术效果,具体可参见方法实施例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实施例的网络设备8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80(图8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存储器81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81中并可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8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82,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探测装置83,所述处理器8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82时实现上述任意各个网络地址探测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所述网络设备8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该网络设备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80、存储器8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仅仅是网络设备8的举例,并不构成对网络设备8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等。
所称处理器8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80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8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网络设备8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网络设备8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8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网络设备8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网络设备8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81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网络设备8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81用于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引导装载程序(BootLoader)、数据以及其他程序等,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的程序代码等。所述存储器8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移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移动终端执行时实现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至少可以包括:能够将计算机程序代码携带到拍照装置/终端设备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例如U盘、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可以是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网络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网络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网络设备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探测指令按预设格式发送至第二网络设备,所述探测指令包括协议识别信息和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网络地址信息,所述探测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协议识别信息查询符合所述探测指令标准的第二网络地址信息;
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信息反馈的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信息连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设备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探测指令按预设格式发送至第二网络设备之前,包括:
对所述探测指令进行光调制,得到调制后的定向光信号;
和/或,
对所述探测指令进行射频调制,得到调制后的射频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设备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探测指令按预设格式发送至第二网络设备,包括:
将所述探测指令对应的所述定向光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和/或,
将所述探测指令对应的所述射频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设备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指令包括筛选信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存储查询信息;
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信息反馈的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信息,包括:
在所述查询信息符合所述筛选信息时,通过网络,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信息反馈的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信息。
5.一种网络设备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预设格式的探测指令,所述探测指令包括协议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网络地址信息;
根据所述协议识别信息,查询符合所述探测指令标准的第二网络地址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信息,将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信息用于使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连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络设备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预设格式的探测指令,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与所述探测指令对应的定向光信号;
和/或,
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与所述探测指令对应的射频信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设备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预设格式的探测指令之后,包括:
将所述定向光信号进行解调,得到解调后的所述探测指令;
和/或,
将所述射频信号进行解调,得到解调后的所述探测指令。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络设备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指令包括筛选信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存储查询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信息,将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在所述查询信息符合所述筛选信息时,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信息,通过网络将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网络设备。
9.一种网络设备,包括探测装置、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5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5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1248759.0A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网络设备的连接方法及网络设备 Active CN1111314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48759.0A CN111131407B (zh)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网络设备的连接方法及网络设备
PCT/CN2020/082766 WO2021114518A1 (zh) 2019-12-09 2020-04-01 一种网络设备的连接方法及网络设备
US17/729,784 US20220256000A1 (en) 2019-12-09 2022-04-26 Network connection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using network connection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48759.0A CN111131407B (zh)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网络设备的连接方法及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1407A CN111131407A (zh) 2020-05-08
CN111131407B true CN111131407B (zh) 2021-05-11

Family

ID=70497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48759.0A Active CN111131407B (zh) 2019-12-09 2019-12-09 一种网络设备的连接方法及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56000A1 (zh)
CN (1) CN111131407B (zh)
WO (1) WO20211145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78440B (zh) * 2022-05-24 2023-09-12 北京立华莱康平台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网络导通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5499488A (zh) * 2022-09-15 2022-12-20 詹纳 一种快速适配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算法
CN117440410B (zh) * 2023-12-21 2024-03-12 广州通则康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ftp协议的调试控制方法和调试控制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54101A1 (en) * 2011-05-09 2012-11-15 Cumbari Ab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 for network connected devices
KR20160080831A (ko) * 2014-12-29 2016-07-08 주식회사 포스코아이씨티 멀티 통신 프로토콜을 지원하는 통신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산업용 제어 시스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5998B (zh) * 2007-07-12 2011-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网络切换方法、锚点管理设备、移动接入设备
EP2592813B1 (en) * 2011-11-08 2020-02-12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for discovering a dynamic address of a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4142868B (zh) * 2013-05-10 2019-05-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建立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03986631B (zh) * 2014-05-26 2016-03-3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局域网设备发现方法及装置
CN105450515B (zh) * 2015-11-12 2018-06-12 清华大学 一种针对应用层协议的IPv4/IPv6数据翻译网关及方法
CN107135499A (zh) * 2016-02-26 2017-09-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以及终端
US20170265053A1 (en) * 2016-03-10 2017-09-14 C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covering Network Devices
US20180176637A1 (en) * 2016-12-16 2018-06-21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transmitting advanced television systems committee (atsc) 3.0 digital tv broadcast
CN108650285B (zh) * 2018-03-08 2020-04-21 深圳市盛铂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应用互相连接的方法及网络接入装置
CN110418311B (zh) * 2018-04-28 2021-08-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个终端的互联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0035005B (zh) * 2019-02-27 2021-07-09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54101A1 (en) * 2011-05-09 2012-11-15 Cumbari Ab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 for network connected devices
KR20160080831A (ko) * 2014-12-29 2016-07-08 주식회사 포스코아이씨티 멀티 통신 프로토콜을 지원하는 통신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산업용 제어 시스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256000A1 (en) 2022-08-11
CN111131407A (zh) 2020-05-08
WO2021114518A1 (zh) 2021-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31407B (zh) 一种网络设备的连接方法及网络设备
US20180132082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of an on-board diagnostics pass-through dongle
CN104111921A (zh) 获取网络反馈的方法及设备
CN103294515A (zh) 一种获取应用程序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0855526B2 (en) Sensor registration method, sensor registration system, and relay device
WO2011163095A2 (en) Techniques for advertiser geotargeting using map coordinates
CN104794396A (zh) 跨站式脚本漏洞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7645551A (zh) 文件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140068342A1 (en) Wireless Debugging and Updating of Firmware
US20120278444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3607377B (zh) 信息分享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688347A (zh) 文件存储方法、文件存储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6685948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终端、通信设备及数据处理系统
CN103944922A (zh)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终端、服务器及系统
CN108650285B (zh) 一种网络应用互相连接的方法及网络接入装置
CN104238828A (zh) 显示装置操作方法及系统
CN1869900A (zh) 一种鼠标移动终端及其使用方法
CN105302826A (zh) 订阅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展示端
US9131075B1 (en) Printing system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CN103096159A (zh) 数字电视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Zhang et al.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of embedded uninterruptable power supply system for IOT-based mobile service
CN110113076B (zh) 一种电流通讯传输系统及其传输方法
CN204087199U (zh) 无线传输及视频整合装置
CN111556097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采集站、采集终端及数据采集系统
CN103401990B (zh) 利用手机传感器和网络进行物体标记及提取的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