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30893A -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30893A
CN111130893A CN201911379059.5A CN201911379059A CN111130893A CN 111130893 A CN111130893 A CN 111130893A CN 201911379059 A CN201911379059 A CN 201911379059A CN 111130893 A CN111130893 A CN 1111308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message
detection
message transmission
p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7905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庞冉
王光全
朱琳
张学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7905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3089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308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08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3Performing the actions predefined by failover planning, e.g. switching to standby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23Errors, e.g. transmission errors
    • H04L43/0829Packet lo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领域,解决了现有业务保护技术丢失的数据包数量过多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报文传输方法应用于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通信系统,第一设备通过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中的至少一条链路与第二设备通信。当第一设备在第一时刻确定经由第一链路传输的第一检测报文丢失后,第一设备经由第一链路连续发送N个检测报文并缓存从第一时刻起发送的优先级为第一优先级的业务报文,若在预设时间段内第一设备未收到N(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个检测报文中每个检测报文的响应报文,则第一设备确定第一链路故障,第一设备将第一链路切换至第二链路,并经由第二链路向第二设备发送已经缓存的报文。

Description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因链路故障而出现数据无法正常传输的情况,通信系统通常会采用主备链路的机制,即建立两条链路,一条作为主用链路,一条作为备用链路。设备之间在采用某一链路传输数据时,通常会传输检测报文,以确定该链路是否故障。若发端设备无法接收到检测报文的响应报文,则确定该链路故障,并触发保护倒换机制,切换路径。
但是,在链路切换过程中,设备之间可能还会继续传输报文。这样的话,链路切换过程中所传输的报文就会丢失,丢包率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用于解决现有业务保护技术丢失的数据包数量过多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应用于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通信系统,第一设备通过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中的至少一条链路与第二设备通信。当第一设备在第一时刻确定经由第一链路传输的第一检测报文丢失后,第一设备经由第一链路连续发送N(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个检测报文,并缓存从第一时刻起发送的优先级为第一优先级的业务报文。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收到N个检测报文中每个检测报文的响应报文,则第一设备确定第一链路故障,并将第一链路切换至第二链路,以及经由第二链路向第二设备发送已经缓存的报文。
第一设备在确定出第一检测报文丢失后,将第一设备后续发送的高优先级(即第一优先级)的业务报文进行缓存。这样,在确定第一链路(可以为主用链路,也可以为备用链路)故障后,第一设备即可通过第二链路(若第一链路为主用链路,则第二链路为备用链路;若第一链路为备用链路,则第二链路为主用链路;)向第二设备发送已经缓存的这部分业务报文,避免了这部分业务报文的丢失,从而降低了丢失的报文(即数据包)数量,解决现有业务保护技术丢失数据包过多的问题。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报文传输装置,应用于第一设备和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通信系统,第一设备通过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中的至少一条链路与第二设备通信。该装置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第一发送单元、缓存单元、第二确定单元、切换单元、第二发送单元。
具体的,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在第一时刻确定经由第一链路传输的第一检测报文丢失。第一发送单元,用于经由第一链路连续发送N(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个检测报文。缓存单元,用于缓存从第一时刻起发送的第一报文,第一报文为优先级为第一优先级的业务报文。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收到N个检测报文中每个检测报文的响应报文时,确定第一链路故障。切换单元,用于将第一链路切换至第二链路。第二发送单元,用于经由第二链路向第二设备发送已经缓存的报文。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当指令被报文传输装置执行时使报文传输装置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报文传输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指令在报文传输装置上运行时,使得报文传输装置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报文传输方法。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报文传输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调用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以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报文传输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设备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报文传输方法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链路切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链路切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报文传输的方法适用于通信系统。如图1所示,该通讯系统可以包括第一设备100、第二设备200。第一设备100通过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中的至少一条链路与第二设备200通信。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也可以被称为工作链路(通道)、保护链路(通道)。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可以互为主备用链路(通道)。当第一链路为主用链路(通道)时,第二链路为备用链路(通道)。相应的,当第二链路为主用链路(通道)时,第一链路为备用链路(通道)。
第一设备100可以是路由器、网络交换机、防火墙、波分复用设备、分组传送网设备、基站、基站控制器或者数据中心等。第一设备包括报文传输装置,报文传输装置也可以被称为操作维护管理(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OAM)检测模块或OAM状态机,报文传输装置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集成在芯片中。
第二设备200可以是路由器、网络交换机、防火墙、波分复用设备、分组传送网设备、基站、基站控制器或者数据中心等。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100的硬件结构。如图2所示,第一设备1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01,通信线路102,存储器103,通信接口104。具体的:
处理器101,用于执行存储器1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实现终端的步骤或动作。
处理器101可以是一个芯片。例如,可以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以是专用集成芯片(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还可以是系统芯片(system on chip,SoC),还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or unit,CPU),还可以是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还可以是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U),还可以是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他集成芯片。
通信线路102,用于在上述处理器101与存储器103之间传输信息。
存储器103,用于存储执行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101来控制执行。
存储器103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102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103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装置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通信接口104,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其中,通信网络可以是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或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
下面结合图1示出的通信系统、图2示出的第一设备100,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报文传输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报文传输方法包括:
S301、第一设备100在第一时刻确定经由第一链路传输的第一检测报文丢失。
具体的,在发出检测报文后,若第一设备100在预设时长内没有收到该检测报文的响应报文,则该第一设备100确定该检测报文丢失。
示例性的,预设时长为10秒,第一设备100处于正常(Up)状态在12分0秒通过第一链路向第二设备200发送第一检测报文,第一设备100在10秒内(即12分0秒至12分10秒)没有收到检测报文1的响应报文,则第一设备100在12分10秒(第一时刻)确定第一检测报文丢失第一设备100进入隐性故障(Recessive Down)状态。其中,Up状态为第一链路未发生故障,第一设备100和第二设备200通过第一链路传输报文;Recessive Down状态为第一链路可能故障,第一设备100和第二设备200通过第一链路传输报文,但传输的报文可能丢失需将这部分报文保护(例如缓存或用第二链路发送)。
示例性的,检测报文可以是符合双向转发检测(bidirectional forwardingdetection,BFD)协议的报文,也可以是符合连接故障管理(connectivity faultmanagement,CFM)协议的报文、还可以是符合第一英里以太网(ethernet in the firstmile,EFM)协议或其它协议的报文,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S302、第一设备100经由第一链路连续发送N个检测报文。
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示例性的,第一设备100处于Recessive Down状态在12分10秒通过第一链路向第二设备200连续发送了3个检测报文。其中,检测报文可以同时发送即在12分10秒发送3个检测报文,也可以分开发送,例如在12分10秒发送第一个检测报文,12分15秒发送第二个检测报文,12分20秒发送第三个检测报文,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S303、第一设备100缓存从第一时刻起发送的第一报文。
其中,第一报文为优先级为第一优先级的业务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缓存”是指将第一设备100从第一时刻起发送的第一优先级的业务报文,复制一份放入缓存中,而不是直接将发送的第一优先级的业务报文放入缓存中。
例如,第一设备100从第一时刻起发送了第一优先级的业务报文A,第一设备100将业务报文A复制一份即业务报文A的副本,第一设备100将业务报文A的副本放入缓存中,而业务报文A还是按照原本的路径发送。
示例性的,第一设备100处于Recessive Down状态缓存了从12分10秒(第一时刻)起发送的第一优先级的业务报文。
可选的,第一设备100还缓存了从第一时刻起发送的第二报文,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可能丢失的数据包的数量。第二报文为优先级为第二优先级的业务报文,第二优先级低于第一优先级。如果业务报文的优先级只有2个即第一优先级和第二优先级,第一优先级的业务报文和第二优先级的业务报文是所有的业务报文;如果业务报文的优先级有M(大于2的整数)个,那么第一优先级的业务报文和第二优先级的业务报文仅是部分业务报文。
示例性的,第一设备100还缓存了从12分10秒(第一时刻)起发送的第二优先级的业务报文,从而更进一步降低了可能丢失的数据包的数量。
可选的,第一设备100还缓存了N个检测报文。
示例性的,第一设备100还缓存了12分10秒(第一时刻)起发送的N个检测报文。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从第一时刻起第一设备100经由第二链路向第二设备200发送第一报文。第一设备100在第一链路可能故障的情况,通过第二链路向第二设备200发送第一报文,从而避免了因为第一链路故障而造成丢失数据包(报文)过多。
判断是第一设备100否在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收到N个检测报文中每个检测报文的响应报文。
如果是(即第一设备100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收到N个检测报文中每个检测报文的响应报文),则第一设备100执行步骤S304-S306。
如果不是(即第一设备100在预设时间段内第一设备100收到N个检测报文中一个或多个检测报文的响应报文),则第一设备100执行步骤S307-S308。
S304、第一设备100确定第一链路故障。
示例性的,第一设备100处于Recessive Down状态在12分10秒通过第一链路向第二设备200连续发送了3个检测报文(例如第二检测报文、第三检测报文、第四检测报文),预设时间段为12分10秒至12分20秒。在12分10秒至12分20秒未收到第二检测报文的响应报文、第三检测报文的响应报文、第四检测报文的响应报文,第一设备100在12分20秒确定第一链路故障进入故障(Down)状态。其中,Down状态为第一链路发生故障,需要切换到第二链路,并将缓存的报文通过第二链路发送。
S305、第一设备100将第一链路切换至第二链路。
其中,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可以是同源同宿即隧道层保护技术。例如虚链路(pseudo wire,PW)冗余保护技术或者虚拟私有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快速重路由(fast reroute,FRR)保护技术。
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也可是同源异宿即业务层保护技术例如标签分发协议(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LDP)FRR技术或者流量工程(traffic engineering,TE)热备份保护(hot standby protection,Hot-standby)技术。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是同源同宿,第一设备100的头结点原本通过第一链路向第二设备200的尾结点发送报文,但由于第一链路故障,第一设备100将第一链路切换至第二链路,切换后第一设备100的头结点通过第二链路向第二设备200的尾结点发送报文。
又一示例的,如图5所示,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是同源异宿,第一设备100的头结点原本通过第一链路向第二设备200的尾结点发送报文,但由于第一链路故障,第一设备100将第一链路切换至第二链路,切换后第一设备100的头结点通过第二链路向第二设备200的备用尾结点发送报文。
S306、第一设备100经由第二链路向第二设备200发送已经缓存的报文。
示例性的,在第一设备100缓存了从第一时刻起发送的第一优先级的业务报文的情况下,第一设备100发送已经缓存的从第一时刻起发送的第一优先级的业务报文。
又示例性的,在第一设备100还缓存了从第一时刻起发送的第二优先级的业务报文的情况下,第一设备100还发送已经缓存的从第一时刻起发送的第二优先级的业务报文。
又示例的,在第一设备100还缓存了N个检测报文的情况下,第一设备100还发送已经缓存的N个检测报文。
S307、第一设备100确定第一链路未发生故障。
示例性的,第一设备100处于Recessive Down状态在12分10秒通过第一链路向第二设备200连续发送了3个检测报文(例如第二检测报文、第三检测报文、第四检测报文),预设时间段为12分10秒至12分20秒。在12分10秒至12分20秒收到第二检测报文的响应报文和第三检测报文的响应报文,因为第一设备100在12分10秒至12分20秒收到2个检测报文的响应报文,所以第一设备100确定第一链路故障未发生故障,第一设备100恢复Up状态。
S308、第一设备100清除已经缓存的报文。
因为第一链路未发生故障,并且缓存空间有限,所以需要通过清除已经缓存的报文,降低缓存空间的占用率,从而避免因缓存空间不足而导致无法缓存报文,同时也避免了缓存空间的占用率过高而影响第一设备100的运行速度。
示例性的,在第一设备100缓存了从第一时刻起发送的第一优先级的业务报文的情况下,第一设备100清除已经缓存的从第一时刻起发送的第一优先级的业务报文。
又示例性的,在第一设备100还缓存了从第一时刻起发送的第二优先级的业务报文的情况下,第一设备100还清除已经缓存的从第一时刻起发送的第二优先级的业务报文。
又示例的,在第一设备100还缓存了N个检测报文的情况下,第一设备100还清除已经缓存的N个检测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设备100,用于执行上述报文传输方法,如图6所示,第一设备100包括第一确定单元601、第一发送单元602、缓存单元603、第二确定单元604、切换单元605、第二发送单元606。
第一确定单元601,用于在第一时刻确定经由第一链路传输的第一检测报文丢失。
第一发送单元602,用于经由第一链路连续发送N(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个检测报文。
缓存单元603,用于缓存从第一时刻起发送的第一报文,第一报文为优先级为第一优先级的业务报文。
第二确定单元604,用于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收到N个检测报文中每个检测报文的响应报文时,确定第一链路故障。
切换单元605,用于将第一链路切换至第二链路。
第二发送单元606,用于经由第二链路向第二设备发送已经缓存的报文。
可选的,缓存单元603还用于缓存从第一时刻起发送的第二报文。其中,第二报文为优先级为第二优先级的业务报文,第二优先级低于第一优先级。
可选的,缓存单元603还用于缓存N个检测报文。
可选的,第一设备100还包括第三确定单元607和清除单元608。
第三确定单元607,用于在预设时间段内收到N个检测报文中一个或多个检测报文的响应报文时,确定第一链路未发生故障。
清除单元608,用于清除已经缓存的报文。
具体的,如图2和图6所示,图6中第一确定单元601、第一发送单元602、第二确定单元604、第二发送单元606、第三确定单元607通过图2中的的通信接口104和其他设备通信(例如第二设备200或其他设备)。图6中的第一确定单元601、第一发送单元602、缓存单元603、第二确定单元604、切换单元605、第二发送单元606、第三确定单元607、清除单元608通过图2中的处理器101经通信线路102调用存储器103中的程序以执行上述报文传输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当指令被第一设备100执行时使第一设备100执行如图3中的报文传输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指令在第一设备100上运行时,使得第一设备100执行如图3中的报文传输方法。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100、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应用于上述报文传输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也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单元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器,也可以集成在控制器的某一个处理器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代码的形式存储于控制器的存储器中,由控制器的某一个处理器调用并执行以上各单元的功能。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是CPU,或者是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通信系统,所述第一设备通过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中的至少一条链路与所述第二设备通信,所述报文传输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在第一时刻确定经由所述第一链路传输的第一检测报文丢失;
所述第一设备经由所述第一链路连续发送N个检测报文,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所述第一设备缓存从所述第一时刻起发送的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为优先级为第一优先级的业务报文;
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设备未收到所述N个检测报文中每个检测报文的响应报文,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一链路故障;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一链路切换至所述第二链路,并经由所述第二链路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已经缓存的报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文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文传输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缓存从所述第一时刻起发送的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为优先级为第二优先级的业务报文,所述第二优先级低于所述第一优先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报文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文传输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缓存所述N个检测报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文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文传输方法还包括:
若在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设备收到所述N个检测报文中一个或多个检测报文的响应报文,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一链路未发生故障;
所述第一设备清除已经缓存的报文。
5.一种报文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设备和包括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通信系统,所述第一设备通过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中的至少一条链路与第二设备通信,所述报文传输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在第一时刻确定经由所述第一链路传输的第一检测报文丢失;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经由所述第一链路连续发送N个检测报文,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缓存单元,用于缓存从所述第一时刻起发送的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为优先级为第一优先级的业务报文;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收到所述N个检测报文中每个检测报文的响应报文时,确定所述第一链路故障;
切换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链路切换至所述第二链路;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经由所述第二链路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已经缓存的报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报文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单元还用于:缓存从所述第一时刻起发送的第二报文;所述第二报文为优先级为第二优先级的业务报文,所述第二优先级低于所述第一优先级。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报文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单元还用于:缓存所述N个检测报文。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报文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文传输装置还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在预设时间段内收到所述N个检测报文中一个或多个检测报文的响应报文时,确定所述第一链路未发生故障;
清除单元,用于清除已经缓存的报文。
9.一种报文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调用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报文传输方法。
10.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报文传输装置执行时使所述报文传输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报文传输方法。
CN201911379059.5A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11308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79059.5A CN111130893A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79059.5A CN111130893A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0893A true CN111130893A (zh) 2020-05-08

Family

ID=70504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79059.5A Pending CN111130893A (zh) 2019-12-27 2019-12-27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30893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7681A (zh) * 2020-06-03 2020-09-15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30178A (zh) * 2021-08-18 2021-11-09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3784377A (zh) * 2021-09-10 2021-12-10 深圳艾灵网络有限公司 数据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30362A (zh) * 2021-12-28 2022-05-03 东莞市李群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链路切换的方法、fpga芯片、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155774A (zh) * 2022-12-20 2023-05-2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链路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6099A (zh) * 2017-08-30 2017-12-01 阳光凯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多机箱链路聚合流量重分布时的报文保序方法及系统
CN107453849A (zh) * 2017-07-31 2017-12-08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配电通信网络有线链路与无线链路的互备联动方法和系统、空地互备一体化装置
CN109194451A (zh) * 2018-08-17 2019-01-11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终端的数据补发方法及车载终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53849A (zh) * 2017-07-31 2017-12-08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配电通信网络有线链路与无线链路的互备联动方法和系统、空地互备一体化装置
CN107426099A (zh) * 2017-08-30 2017-12-01 阳光凯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多机箱链路聚合流量重分布时的报文保序方法及系统
CN109194451A (zh) * 2018-08-17 2019-01-11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终端的数据补发方法及车载终端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7681A (zh) * 2020-06-03 2020-09-15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30178A (zh) * 2021-08-18 2021-11-09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3784377A (zh) * 2021-09-10 2021-12-10 深圳艾灵网络有限公司 数据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84377B (zh) * 2021-09-10 2024-03-22 深圳艾灵网络有限公司 数据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30362A (zh) * 2021-12-28 2022-05-03 东莞市李群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链路切换的方法、fpga芯片、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30362B (zh) * 2021-12-28 2024-04-12 东莞市李群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链路切换的方法、fpga芯片、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155774A (zh) * 2022-12-20 2023-05-2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链路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155774B (zh) * 2022-12-20 2024-04-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链路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30893A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US766023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multi-nodal APS control protocol signaling
US20140334292A1 (en) Implementing Dual-Homed Node Protection
CN111817881B (zh) 一种故障处理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09005030B (zh) 一种量子网络中密钥业务的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848714B (zh) 通过网元双归属与环网保护结合实现网络保护的方法
CN103534982A (zh) 保护业务可靠性的方法、设备及网络虚拟化系统
EP3029883B1 (en) Network pro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next-ring node, and system
CN103684953A (zh) 避免多连接到vpls传输网的以太网环路中流量损失方法、装置
US9621455B2 (en) Cross-device linear multiplex section protection method, gateway and controller
CN102820990A (zh) 业务保护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WO2013049981A1 (zh) 一种基于共享通道的混合环网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01374106A (zh) 一种mpls lsp上转发数据包的方法、网络节点和系统
CN111740898A (zh) 一种链路切换方法、装置和服务商边缘设备
CN107819680A (zh) 一种切换业务的方法、网络设备
CN101997748B (zh) 无虚拟通道的子环控制信道阻塞协议报文的方法和系统
CN111490932B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EP2523401B1 (en) Virtual networks within a physical network
EP2953299B1 (en) Protection switching method, system and node
CN113938421B (zh) 一种基于Force-up功能的防环机制实现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07995111B (zh) 业务转发、链路变化通告方法、汇聚设备及接入设备
EP2953294B1 (en) Protection switching method, system, and node
CN102271045A (zh) 一种基于vpn实例的设备间备份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3795625A (zh) 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的快速重路由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9639549B (zh) 一种环网保护的实现方法和环网保护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