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30626A - 机载北斗设备以及基于机载北斗设备的中继方法 - Google Patents

机载北斗设备以及基于机载北斗设备的中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30626A
CN111130626A CN201911358105.3A CN201911358105A CN111130626A CN 111130626 A CN111130626 A CN 111130626A CN 201911358105 A CN201911358105 A CN 201911358105A CN 111130626 A CN111130626 A CN 1111306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data
airborne
airborne beidou
relay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5810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飞
谢永锋
马俊康
郭继波
毛新胜
赵吉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TC Avi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ETC Avi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TC Avi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ETC Avi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5810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306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306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06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5Transmission equipment in satellites or space-based r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3Transmission in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9Operations control,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机载北斗设备以及基于机载北斗设备的中继方法,在第一机载北斗设备未成功发送数据的情况下,由第一机载北斗设备生成并发送中继数据,第二机载北斗设备接收到中继数据后,可以对其中的未成功发送的数据进行转发,并且第二机载北斗设备可以将未成功发送的数据转发至地面系统,也可以生成第二中继数据并发送。由上可知,本方法可以利用中继设备对数据进行转发,能够有效避免北斗数据发送失败。

Description

机载北斗设备以及基于机载北斗设备的中继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号传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机载北斗设备以及基于机载北斗设备的中继方法。
背景技术
北斗卫星系统短报文终端使用广泛,目前在短报文通信卫星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当飞行器通过拥堵地方时候,可能会造成北斗数据(例如短报文数据)发送失败,特别是在危急情况,北斗数据发送失败,影响航空有效监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机载北斗设备以及机载北斗设备的中继方法,用于保证北斗数据成功发送,如下:
一种基于机载北斗设备的中继方法,包括:
第一机载北斗设备在发送数据不成功的情况下,生成中继数据,所述中继数据包括未发送成功的数据、中继标识、所述第一机载北斗设备的标识、和转发标识,所述转发标识为第一数值,所述第一数值用于指示所述未发送成功的数据待中继转发;
所述第一机载北斗设备发送所述中继数据。
可选地,中继数据还包括:
跳数标识和/或类型标识,其中,所述跳数标识表示已转发的次数,所述类型标识为第二数值,所述第二数值表示所述第一机载北斗设备为所述未发送成功的数据的源设备。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机载北斗设备发送所述中继数据之后,还包括:
在未监听到其它机载北斗设备中继发送所述未发送成功的数据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一机载北斗设备发送所述中继数据的次数未超过预设阈值,则所述第一机载北斗设备再次发送所述中继数据。
一种基于机载北斗设备的中继方法,包括:
第二机载北斗设备接收第一中继数据,所述第一中继数据由第一机载北斗设备在发送数据不成功的情况下发送,所述第一中继数据包括所述第一机载北斗设备未发送成功的数据、中继标识、所述第一机载北斗设备的标识、和转发标识,所述转发标识为第一数值,所述第一数值用于指示所述中继数据待中继转发;
所述第二机载北斗设备将所述未发送成功的数据和所述第一机载北斗设备的标识转发至地面系统,或发送第二中继数据,所述第二中继数据包括所述未发送成功的数据、所述中继标识、所述第二机载北斗设备的标识、和所述转发标识,所述转发标识为所述第一数值。
可选地,第二中继数据还包括:
跳数标识和/或类型标识,其中,所述跳数标识表示已转发的次数,所述第二中继数据的跳数标识值为所述第一中继数据的跳数标识值加1,所述类型标识为第三数值,所述第三数值表示所述第二机载北斗设备为所述未发送成功的数据的中继设备。
可选地,在所述将数据转发至地面系统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二机载北斗设备发送第三中继数据,所述第三中继数据为将所述第一中继数据中的所述转发标识的更改为第四数值得到,所述第四数值用于指示无需中继转发。
可选地,在所述第二机载北斗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中继数据之后,还包括:
在未监听到其它机载北斗设备中继发送所述未发送成功的数据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二机载北斗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中继数据的次数未超过预设阈值,则所述第二机载北斗设备再次发送所述第二中继数据。
一种机载北斗设备为第一机载北斗设备,包括:
基带处理单元和中继控制单元;
所述基带处理单元用于,在发送数据不成功的情况下,向所述中继控制单元发送触发指令;
所述中继控制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触发指令,生成并发送中继数据,所述中继数据包括未发送成功的数据、中继标识、所述第一机载北斗设备的标识、和转发标识,所述转发标识为第一数值,所述第一数值用于指示所述中继数据待中继转发。
可选地,中继数据还包括:
跳数标识和/或类型标识,其中,所述跳数标识表示已转发的次数,所述类型标识为第二数值,所述第二数值表示所述第一机载北斗设备为所述未发送成功的数据的源设备。
可选地,中继控制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发送所述中继数据之后,在未监听到其它机载北斗设备中继发送所述未发送成功的数据的情况下,如果发送所述中继数据的次数未超过预设阈值,则再次发送所述中继数据。
可选地,第一机载北斗设备还包括:发射通道;
可选地,中继控制单元用于发送所述中继数据包括:
所述中继控制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所述发射通道发送所述中继数据;
所述基带处理单元与所述中继控制单元共用所述发射通道。
可选地,中继控制单元使用所述发射通道的发射功率低于预设的阈值,所述阈值依据北斗卫星接收机的接收功率确定。
可选地,第一机载北斗设备还包括:发射天线;
可选地,基带处理单元与所述中继控制单元共用所述发射天线。
一种机载北斗设备为第二机载北斗设备,包括:
基带处理单元和中继控制单元;
所述基带处理单元用于,向所述中继控制单元发送触发指令;
所述中继控制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触发指令,接收第一中继数据,所述第一中继数据由第一机载北斗设备在发送数据不成功的情况下发送,所述中继数据包括所述第一机载北斗设备未发送成功的数据、中继标识、所述第一机载北斗设备的标识、和转发标识,所述转发标识为第一数值,所述第一数值用于指示所述中继数据待中继转发;并将所述未发送成功的数据和所述第一机载北斗设备的标识转发至地面系统,或发送第二中继数据,所述第二中继数据包括所述未发送成功的数据、所述中继标识、所述第二机载北斗设备的标识、和所述转发标识,所述转发标识为所述第一数值。
可选地,第二中继数据还包括:
跳数标识和/或类型标识,其中,所述跳数标识表示已转发的次数,所述第二中继数据的跳数标识值为所述第一中继数据的跳数标识值加1,所述类型标识为第三数值,所述第三数值表示所述第二机载北斗设备为所述未发送成功的数据的中继设备。
可选地,中继控制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发送所述第二中继数据之后,在未监听到其它机载北斗设备中继发送所述未发送成功的数据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二机载北斗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中继数据的次数未超过预设阈值,则再次发送所述第二中继数据。
可选地,第二机载北斗设备还包括:接收通道;
所述中继控制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触发指令,接收第一中继数据包括:
所述中继控制单元具体用于,响应于所述触发指令,通过所述接收通道接收第一中继数据;
所述基带处理单元与所述中继控制单元共用所述接收通道。
可选地,第二机载北斗设备还包括:接收天线;
所述基带处理单元与所述中继控制单元共用所述接收天线。
一种机载北斗设备,包括:
中继控制单元、基带处理单元、接收通道、发射通道和天线;
所述中继控制单元和所述基带处理单元共用所述接收通道、发射通道和天线;
所述基带处理单元用于向所述中继控制单元发送触发指令;
所述中继控制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触发指令,生成并通过所述发射通道和所述天线发送中继数据,和/或,通过所述发射通道和所述天线转发接收到的中继数据。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载北斗设备以及基于机载北斗设备的中继方法,在第一机载北斗设备未成功发送数据的情况下,由第一机载北斗设备生成并发送中继数据,第二机载北斗设备接收到中继数据后,可以对其中的未成功发送的数据进行转发,并且第二机载北斗设备可以将未成功发送的数据转发至地面系统,也可以生成第二中继数据并发送。由上可知,本方法可以利用中继设备对数据进行转发,能够有效避免北斗数据发送失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机载北斗设备的中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载北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中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机载北斗设备的中继方法的示意图,其中,第一机载北斗设备为发送数据至地面系统的源设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在该第一机载北斗设备N次(N≥1且依需要预先设置)发送数据不成功的情况下,需要通过中继设备转发该报文数据的场景。可选地,该中继设备可以为其他的机载北斗设备,即如图1所示的第二机载北斗设备。
参照图1所示的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A101、第一机载北斗设备在发送数据不成功的情况下,生成中继数据。
具体地,中继数据包括未发送成功的数据、中继标识、第一机载北斗设备的标识、和转发标识。
其中,中继标识可以用于其他机载北斗设备对中继数据进行接收,一般的,该中继标识为单音射频信号或者扩频信号。第一机载北斗设备的标识可以为第一机载北斗设备的北斗网络地址。转发标识为第一数值,第一数值用于指示中继数据中的未发送成功的数据待中继转发。本实施例中,第一机载北斗设备生成的中继数据中的第一数值记为0。
可选地,中继数据还包括跳数标识和类型标识。
其中,类型标识用于指示机载北斗设备的类型。本实施例中,中继数据中的类型标识为第二数值,表示第一机载北斗设备为未发送成功的数据的源设备。可选地,第二数值可以使用布尔值标记,记为0。
跳数标识表示已转发的次数。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机载北斗设备为发送数据的源设备,所以中继数据中的跳数标识为初始值,即为0。
A102、第一机载北斗设备发送中继数据。
A103、第二机载北斗设备接收第一中继数据。
本实施例为了便于描述,将第二机载北斗设备接收的由第一机载北斗设备发送的中继数据记为第一中继数据。第一中继数据中包括以上第一机载北斗设备未发送成功的数据、中继标识、第一机载北斗设备的标识、转发标识、跳数标识和类型标识。
由于第一中继数据中的转发标识为第一数值,并且第一数值可以指示该第一中继数据中的未发送成功的数据待中继转发。所以,第二机载北斗设备可以依据该第一数值的指示,按照下述A104和/或A105将未发送成功的数据进行转发。
可以理解的是,一般情况下,第二机载北斗设备在自身的基带处理单元空闲时,执行本步骤接收其他机载北斗设备发送到中继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限定第二机载北斗设备接收第一中继数据的条件,即,第二机载北斗设备在自身的基带处理单元工作时,只要满足预设的条件,也可以执行本步骤。
A104、第二机载北斗设备将未发送成功的数据和第一机载北斗设备的标识转发至地面系统。
其中,第一机载北斗设备的标识用于指示未发送成功的数据的源设备,即,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机载北斗设备的标识用于指示未发送成功的数据来自于第一机载北斗设备。
A105、第二机载北斗设备发送第二中继数据。
其中,第二中继数据包括未发送成功的数据、中继标识、第二机载北斗设备的标识、和转发标识。转发标识为第一数值。其中,中继标识可以用于其他机载北斗设备对中继数据进行接收,一般的,该中继标识为单音射频信号或者扩频信号。第二机载北斗设备的标识可以为第二机载北斗设备的北斗网络地址。转发标识为第一数值,第一数值用于指示第一中继数据中的未发送成功的数据待中继转发。本实施例中,第一机载北斗设备生成的第二中继数据中的第一数值为0。
可选地,第二中继数据还包括跳数标识和类型标识。
其中,类型标识用于指示机载北斗设备的类型,本实施例中第二中继数据类型标识为第三数值,表示第二机载北斗设备为未发送成功的数据的中继设备。可选地,第三数值可以使用布尔值标记,记为1。
跳数标识表示已转发的次数,第二中继数据的跳数标识值为第一中继数据的跳数标识值加1。本实施例中,发送第一中继数据的第一机载北斗设备为源设备,所以第二中继数据的跳数标识值为1,表示第二机载北斗设备为中继设备并且转发次数为1。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机载北斗设备发送第二中继数据后,其他机载北斗设备可以接收该第二中继数据,此时,该其他机载北斗设备作为当前的第二机载北斗设备,执行上述中继方法。可选地,若当前的第二机载北斗设备接收到的中继数据中的跳数标识值大于预设跳数阈值时,停止转发。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A104和A105为第二机载北斗设备转发未成功发送的数据的两种可选的方式,本实施例基于A104和A105预设第二机载北斗设备的转发策略,包括:
第二机载北斗设备首先实施A104,将未发送成功的数据和第一机载北斗设备的标识转发至地面系统。若发送不成功,则进一步实施A105。
或者,可以预先判断第二机载北斗设备通信是否正常,在第二机载北斗设备通信正常的情况下,执行A104,将未发送成功的数据和第一机载北斗设备的标识转发至地面系统。在第二机载北斗设备通信不正常的情况下,此时,为了避免第一机载北斗设备未发送成功的数据再次发送失败,本实施例可以由第二机载北斗设备直接执行A105,发送第二中继数据。可以看出基于通信状态的转发策略能够减少不必要的通信步骤,从而提高转发效率。
A106、在第二机载北斗设备成功将第二机载北斗设备将未发送成功的数据和第一机载北斗设备的标识转发至地面系统的情况下,第二机载北斗设备发送第三中继数据。
其中,第三中继数据为将第一中继数据中的转发标识的更改为第四数值得到。第三中继数据中的第四数值用于指示无需中继转发,可选地,第四数值记为1。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机载北斗设备的中继方法还包括监听方法。机载北斗设备在发送中继数据之后,可以监听其他机载北斗设备。具体可以包括:
A107、在第一机载北斗设备发送中继数据之后,监听是否有其它机载北斗设备中继发送未发送成功的数据。
在监听到其它机载北斗设备中继发送未发送成功的数据的情况下,第一机载北斗设备停止发送中继数据。例如,第一机载北斗设备接收到包括第一机载北斗设备的标识的中继数据(可以是第二中继数据或第三中继数据任一种中继数据)后,停止发送中继数据。
在预设的监听时间内,在未监听到其它机载北斗设备中继发送未发送成功的数据的情况下,如果第一机载北斗设备发送中继数据的次数未超过预设阈值,则第一机载北斗设备再次发送中继数据。如果第一机载北斗设备发送中继数据的次数超过预设阈值,则停止发送中继数据。
A108、在第二机载北斗设备发送第二中继数据之后,监听是否有其它机载北斗设备中继发送未发送成功的数据。
在监听到其它机载北斗设备中继发送未发送成功的数据的情况下,第二机载北斗设备停止发送中继数据。例如,第二机载北斗设备接收到包括第二机载北斗设备的标识的中继数据(可以是第二中继数据或第三中继数据任一种中继数据)后,停止发送中继数据。
在未监听到其它机载北斗设备中继发送未发送成功的数据的情况下,如果第二机载北斗设备发送第二中继数据的次数未超过预设阈值,则第二机载北斗设备再次发送第二中继数据。如果第二机载北斗设备发送中继数据的次数超过预设阈值,则停止发送中继数据。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机载北斗设备的中继方法,在第一机载北斗设备未成功发送数据的情况下,由第一机载北斗设备生成并发送中继数据,第二机载北斗设备接收到中继数据后,可以对其中的未成功发送的数据进行转发,并且第二机载北斗设备可以将未成功发送的数据转发至地面系统,也可以生成第二中继数据并发送。由上可知,本方法可以利用中继设备对数据进行转发,能够有效避免北斗数据发送失败。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载北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机载北斗设备能够实现区域定位和全球定位,短报文通信包括区域以及全球。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机载北斗设备可以为北斗二代或北斗三代。如图2所示,该机载北斗设备(20)具体可以包括:中继控制单元201、基带处理单元202、接收通道203、发射通道204和天线205。
需要说明的是,天线可以作为发射天线,也可以作为接收天线,用于发射/接收信号。可选地,机载北斗设备还可以包括多工器206。接收天线用于接收北斗卫星的电磁波信号,并通过多工器把信号传输给接收通道。发射天线用于通过多工器接收发射通道发送的信号,并发送电磁波信号。
接收通道包括通信射频接收通道和通信数字接收模块,射频接收通道用于接收信号并完成射频的低噪声放大以及下变频,数字接收模块用于将中频信号变换到基带信号,并发送至基带处理单元。发射通道包括通信射频发射通道和通信数字发射模块。其中,通信数字发射模块用于接收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变换到中频信号,通信射频发射通道用于完成射频信号的上变频和功率放大并发送。
可选地,中继控制单元和基带处理单元可以共用接收通道、发射通道和天线。
本实施例中,机载北斗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A101~A108中任一项或多项。
具体地,中继控制单元和基带处理单元共用接收通道、发射通道和天线。基带处理单元用于向中继控制单元发送触发指令。中继控制单元用于响应于触发指令,生成并通过发射通道和天线发送中继数据,和/或,通过发射通道和天线转发接收到的中继数据。
如图2所示,机载北斗设备还可以包括定位接收通道207以及定位基带处理单元208,用于实现定位功能。其中,定位接收通道包括定位射频接收通道和定位数字接收模块,定位射频接收通道用于接收定位射频信号并完成射频信号的低噪声放大以及下变频,定位数字接收模块用于将中频信号变换到基带信号,并发送至定位基带处理单元。定位基带处理单元用于实现定位解算等功能。
本实施例提供的机载北斗设备可以作为第一机载北斗设备,也可以作为第二机载北斗设备。本实施例分别对第一机载北斗设备以及第二机载北斗设备进行介绍。
一、当图2所示的机载北斗设备为第一机载北斗设备时,可以用于执行上述A101、A102、和/或A107。
具体地,基带处理单元用于在发送数据不成功的情况下,向中继控制单元发送触发指令。
中继控制单元用于,响应于触发指令,生成并发送中继数据。
可选地,中继控制单元具体可以用于通过发射通道和发射天线发送中继数据。其中,中继控制单元使用发射通道的发射功率低于预设的阈值,阈值依据北斗卫星接收机的接收功率确定。
中继数据包括未发送成功的数据、中继标识、第一机载北斗设备的标识、和转发标识。
其中,中继标识可以用于其他机载北斗设备对中继数据进行接收,一般的,该中继标识为单音射频信号或者扩频信号。第一机载北斗设备的标识可以为第一机载北斗设备的北斗网络地址。转发标识为第一数值,第一数值用于指示中继数据中的未发送成功的数据待中继转发。本实施例中,第一机载北斗设备生成的中继数据中的第一数值记为0。
可选地,中继数据还包括跳数标识和类型标识。
其中,类型标识用于指示机载北斗设备的类型。本实施例中,中继数据中的类型标识为第二数值,表示第一机载北斗设备为未发送成功的数据的源设备。可选地,第二数值可以使用布尔值标记,记为0。
跳数标识表示已转发的次数。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机载北斗设备为发送数据的源设备,所以中继数据中的跳数标识为初始值,即为0。
可选地,中继控制单元还可以用于,在发送中继数据之后,在未监听到其它机载北斗设备中继发送未发送成功的数据的情况下,如果发送中继数据的次数未超过预设阈值,则再次发送中继数据。
二、当图2所示的机载北斗设备为中继设备(例如第二机载北斗设备)时,可以用于执行上述A103~A106或A108中的任一项或多项。
具体地,基带处理单元用于,向中继控制单元发送触发指令。
可以理解的是,一般情况下,基带处理单元空闲时向中继控制单元发送触发指令。该触发指令用于指示中继控制单元接收其他机载北斗设备发送到中继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限定第二机载北斗设备接收第一中继数据的条件,即,基带处理单元在工作时,只要满足预设的条件,也可以向中继控制单元发送触发指令。
中继控制单元用于,响应于触发指令,接收第一中继数据。
可选地,中继控制单元具体用于响应于触发指令,通过接收天线和接收通道接收第一中继数据。
本实施例为了便于描述,将中继控制单元接收的由第一机载北斗设备发送的中继数据记为第一中继数据。第一中继数据中包括以上第一机载北斗设备未发送成功的数据、中继标识、第一机载北斗设备的标识、转发标识、跳数标识和类型标识。其中,第一中继数据中的转发标识为第一数值,并且第一数值可以指示该第一中继数据中的未发送成功的数据待中继转发。
中继控制单元用于将未发送成功的数据和第一机载北斗设备的标识转发至地面系统,或发送第二中继数据。可选地,中继控制单元具体用于,通过发射通道和发射天线发送未发送成功的数据和第一机载北斗设备的标识转发至地面系统,或中继控制单元具体用于,通过发射通道和发射天线发送第二中继数据。
其中,第一机载北斗设备的标识用于指示未发送成功的数据的源设备,即,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机载北斗设备的标识用于指示未发送成功的数据来自于第一机载北斗设备。
其中,第二中继数据包括未发送成功的数据、中继标识、第二机载北斗设备的标识、和转发标识。转发标识为第一数值。其中,中继标识可以用于其他机载北斗设备对中继数据进行接收,一般的,该中继标识为单音射频信号或者扩频信号。第二机载北斗设备的标识可以为第二机载北斗设备的北斗网络地址。转发标识为第一数值,第一数值用于指示第一中继数据中的未发送成功的数据待中继转发。本实施例中,第一机载北斗设备生成的第二中继数据中的第一数值为0。
可选地,第二中继数据还包括跳数标识和类型标识。
其中,类型标识用于指示机载北斗设备的类型,本实施例中第二中继数据类型标识为第三数值,表示第二机载北斗设备为未发送成功的数据的中继设备。可选地,第三数值可以使用布尔值标记,记为1。
跳数标识表示已转发的次数,第二中继数据的跳数标识值为第一中继数据的跳数标识值加1。本实施例中,发送第一中继数据的第一机载北斗设备为源设备,所以第二中继数据的跳数标识值为1,表示第二机载北斗设备为中继设备并且转发次数为1。
可选地,中继控制单元还可以用于,在发送第二中继数据之后,在未监听到其它机载北斗设备中继发送未发送成功的数据的情况下,如果第二机载北斗设备发送第二中继数据的次数未超过预设阈值,则再次发送第二中继数据。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载北斗设备,在第一机载北斗设备未成功发送数据的情况下,第一机载北斗设备中的基带处理单元向第一机载北斗设备中的中继控制单元发送触发指令,并由该中继控制单元响应触发指令生成并发送中继数据。由第二机载北斗设备中的基带处理单元向第二机载北斗设备中的中继控制单元发送触发指令,并由该中继控制单元响应触发指令生成接收第一中继数据,并将所述未发送成功的数据和所述第一机载北斗设备的标识转发至地面系统或发送第二中继数据。其中,第一中继数据为以及第二中继数据中均包括第一机载北斗设备未发送成功的数据。机载北斗设备可以为第一机载北斗设备,也可以为第二机载北斗设备,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机载北斗设备,在未成功发送数据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未成功发送的数据的转发,由此能够有效避免北斗数据发送失败。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第一机载北斗设备的中继装置30,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中继装置(30)具体可以包括:
中继控制模块301,用于在发送数据不成功的情况下,生成中继数据,中继数据包括未发送成功的数据、中继标识、第一机载北斗设备的标识、和转发标识,转发标识为第一数值,第一数值用于指示未发送成功的数据待中继转发。
发送模块302,用于发送中继数据。
可选地,中继数据还包括:跳数标识和/或类型标识,其中,跳数标识表示已转发的次数,类型标识为第二数值,第二数值表示第一机载北斗设备为未发送成功的数据的源设备。
可选地,中继装置30还包括:
监听模块,用于在发送中继数据之后,在未监听到其它机载北斗设备中继发送未发送成功的数据的情况下,如果第一机载北斗设备发送中继数据的次数未超过预设阈值,则第一机载北斗设备再次发送中继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第二机载北斗设备的中继装置,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中继装置(40)具体可以包括:
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第一中继数据,第一中继数据由第一机载北斗设备在发送数据不成功的情况下发送,第一中继数据包括第一机载北斗设备未发送成功的数据、中继标识、第一机载北斗设备的标识、和转发标识,转发标识为第一数值,第一数值用于指示中继数据待中继转发。
转发模块402,用于将未发送成功的数据和第一机载北斗设备的标识转发至地面系统,或发送第二中继数据,第二中继数据包括未发送成功的数据、中继标识、第二机载北斗设备的标识、和转发标识,转发标识为第一数值。
可选地,第二中继数据还包括:跳数标识和/或类型标识,其中,跳数标识表示已转发的次数,第二中继数据的跳数标识值为第一中继数据的跳数标识值加1,类型标识为第三数值,第三数值表示第二机载北斗设备为未发送成功的数据的中继设备。
可选地,中继装置40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在将数据转发至地面系统之后,发送第三中继数据,第三中继数据为将第一中继数据中的转发标识的更改为第四数值得到,第四数值用于指示无需中继转发。
可选地,中继装置40还包括:
监听模块,用于在发送第二中继数据之后,在未监听到其它机载北斗设备中继发送未发送成功的数据的情况下,如果第二机载北斗设备发送第二中继数据的次数未超过预设阈值,则第二机载北斗设备再次发送第二中继数据。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9)

1.一种基于机载北斗设备的中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机载北斗设备在发送数据不成功的情况下,生成中继数据,所述中继数据包括未发送成功的数据、中继标识、所述第一机载北斗设备的标识、和转发标识,所述转发标识为第一数值,所述第一数值用于指示所述未发送成功的数据待中继转发;
所述第一机载北斗设备发送所述中继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数据还包括:
跳数标识和/或类型标识,其中,所述跳数标识表示已转发的次数,所述类型标识为第二数值,所述第二数值表示所述第一机载北斗设备为所述未发送成功的数据的源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机载北斗设备发送所述中继数据之后,还包括:
在未监听到其它机载北斗设备中继发送所述未发送成功的数据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一机载北斗设备发送所述中继数据的次数未超过预设阈值,则所述第一机载北斗设备再次发送所述中继数据。
4.一种基于机载北斗设备的中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机载北斗设备接收第一中继数据,所述第一中继数据由第一机载北斗设备在发送数据不成功的情况下发送,所述第一中继数据包括所述第一机载北斗设备未发送成功的数据、中继标识、所述第一机载北斗设备的标识、和转发标识,所述转发标识为第一数值,所述第一数值用于指示所述中继数据待中继转发;
所述第二机载北斗设备将所述未发送成功的数据和所述第一机载北斗设备的标识转发至地面系统,或发送第二中继数据,所述第二中继数据包括所述未发送成功的数据、所述中继标识、所述第二机载北斗设备的标识、和所述转发标识,所述转发标识为所述第一数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继数据还包括:
跳数标识和/或类型标识,其中,所述跳数标识表示已转发的次数,所述第二中继数据的跳数标识值为所述第一中继数据的跳数标识值加1,所述类型标识为第三数值,所述第三数值表示所述第二机载北斗设备为所述未发送成功的数据的中继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数据转发至地面系统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二机载北斗设备发送第三中继数据,所述第三中继数据为将所述第一中继数据中的所述转发标识的更改为第四数值得到,所述第四数值用于指示无需中继转发。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机载北斗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中继数据之后,还包括:
在未监听到其它机载北斗设备中继发送所述未发送成功的数据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二机载北斗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中继数据的次数未超过预设阈值,则所述第二机载北斗设备再次发送所述第二中继数据。
8.一种机载北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载北斗设备为第一机载北斗设备,包括:
基带处理单元和中继控制单元;
所述基带处理单元用于,在发送数据不成功的情况下,向所述中继控制单元发送触发指令;
所述中继控制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触发指令,生成并发送中继数据,所述中继数据包括未发送成功的数据、中继标识、所述第一机载北斗设备的标识、和转发标识,所述转发标识为第一数值,所述第一数值用于指示所述中继数据待中继转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载北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数据还包括:
跳数标识和/或类型标识,其中,所述跳数标识表示已转发的次数,所述类型标识为第二数值,所述第二数值表示所述第一机载北斗设备为所述未发送成功的数据的源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载北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控制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发送所述中继数据之后,在未监听到其它机载北斗设备中继发送所述未发送成功的数据的情况下,如果发送所述中继数据的次数未超过预设阈值,则再次发送所述中继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载北斗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射通道;
所述中继控制单元用于发送所述中继数据包括:
所述中继控制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所述发射通道发送所述中继数据;
所述基带处理单元与所述中继控制单元共用所述发射通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机载北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控制单元使用所述发射通道的发射功率低于预设的阈值,所述阈值依据北斗卫星接收机的接收功率确定。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机载北斗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射天线;
所述基带处理单元与所述中继控制单元共用所述发射天线。
14.一种机载北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载北斗设备为第二机载北斗设备,包括:
基带处理单元和中继控制单元;
所述基带处理单元用于,向所述中继控制单元发送触发指令;
所述中继控制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触发指令,接收第一中继数据,所述第一中继数据由第一机载北斗设备在发送数据不成功的情况下发送,所述中继数据包括所述第一机载北斗设备未发送成功的数据、中继标识、所述第一机载北斗设备的标识、和转发标识,所述转发标识为第一数值,所述第一数值用于指示所述中继数据待中继转发;并将所述未发送成功的数据和所述第一机载北斗设备的标识转发至地面系统,或发送第二中继数据,所述第二中继数据包括所述未发送成功的数据、所述中继标识、所述第二机载北斗设备的标识、和所述转发标识,所述转发标识为所述第一数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机载北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继数据还包括:
跳数标识和/或类型标识,其中,所述跳数标识表示已转发的次数,所述第二中继数据的跳数标识值为所述第一中继数据的跳数标识值加1,所述类型标识为第三数值,所述第三数值表示所述第二机载北斗设备为所述未发送成功的数据的中继设备。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机载北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控制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发送所述第二中继数据之后,在未监听到其它机载北斗设备中继发送所述未发送成功的数据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第二机载北斗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中继数据的次数未超过预设阈值,则再次发送所述第二中继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机载北斗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收通道;
所述中继控制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触发指令,接收第一中继数据包括:
所述中继控制单元具体用于,响应于所述触发指令,通过所述接收通道接收第一中继数据;
所述基带处理单元与所述中继控制单元共用所述接收通道。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机载北斗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收天线;
所述基带处理单元与所述中继控制单元共用所述接收天线。
19.一种机载北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继控制单元、基带处理单元、接收通道、发射通道和天线;
所述中继控制单元和所述基带处理单元共用所述接收通道、发射通道和天线;
所述基带处理单元用于向所述中继控制单元发送触发指令;
所述中继控制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触发指令,生成并通过所述发射通道和所述天线发送中继数据,和/或,通过所述发射通道和所述天线转发接收到的中继数据。
CN201911358105.3A 2019-12-25 2019-12-25 机载北斗设备以及基于机载北斗设备的中继方法 Pending CN1111306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58105.3A CN111130626A (zh) 2019-12-25 2019-12-25 机载北斗设备以及基于机载北斗设备的中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58105.3A CN111130626A (zh) 2019-12-25 2019-12-25 机载北斗设备以及基于机载北斗设备的中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0626A true CN111130626A (zh) 2020-05-08

Family

ID=70502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58105.3A Pending CN111130626A (zh) 2019-12-25 2019-12-25 机载北斗设备以及基于机载北斗设备的中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30626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1356A (zh) * 2016-06-29 2016-12-0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基于RDSS与wifi的北斗微基站组网及混合动态组网方法
US20180067485A1 (en) * 2016-09-02 2018-03-08 Echostar Technologi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atellite-based On-board Autonomous Device Deactivation
CN108092707A (zh) * 2017-12-21 2018-05-29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无人机自组网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111217A (zh) * 2017-12-13 2018-06-01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 基于无线自组网和北斗rdss技术的双模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CN211018832U (zh) * 2019-12-25 2020-07-14 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 机载北斗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1356A (zh) * 2016-06-29 2016-12-0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基于RDSS与wifi的北斗微基站组网及混合动态组网方法
US20180067485A1 (en) * 2016-09-02 2018-03-08 Echostar Technologi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atellite-based On-board Autonomous Device Deactivation
CN108111217A (zh) * 2017-12-13 2018-06-01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 基于无线自组网和北斗rdss技术的双模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08092707A (zh) * 2017-12-21 2018-05-29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无人机自组网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211018832U (zh) * 2019-12-25 2020-07-14 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 机载北斗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铁峰著: "无人机测量系统及其数据处理技术研究", 吉林大学出版社, pages: 108 - 109 *
郑金华;: "基于北斗RDSS的通用航空应急通讯监视及救援系统设计", 现代导航, no. 01, pages 1 - 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31544B (zh) 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EP3664502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US10609721B2 (en) Wireless access point with two radio frequency modules of same frequency band and signal interference reduction method
US7697890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727373B (zh) 一种包含直放站网络系统的参数自配置方法
CN211018832U (zh) 机载北斗设备
CN106804044B (zh) 通信故障检测方法、装置以及射频拉远电路
CN115606221A (zh) 一种中继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00144B (zh) 自激抵消方法、装置和系统
JP5171529B2 (ja) 中継送受信装置
CN111130626A (zh) 机载北斗设备以及基于机载北斗设备的中继方法
CN110024471B (zh) 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设备
US10623087B2 (en) Air-to-ground co-channel interference avoidance system
WO2013031164A1 (ja) 無線中継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中継装置を制御するプロセッサ
CN210143120U (zh) 上下行失步检测电路和通信设备
CN111034227B (zh) 辅助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终端、接入网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40205800A1 (en) Prioritization of multiple discovery resource types
CN108243632B (zh) 一种发送导频信号强度测量消息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KR20190013885A (ko) 무선 채널의 품질에 기초한 조건부 데이터 송신
JPH0584087B2 (zh)
KR102290529B1 (ko) Rf 중계 장치의 감시용 모뎀 공유 장치 및 방법
CN116419434A (zh) 状态转换方法、装置及设备
JP6064198B2 (ja)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安否確認システム
JPH07336260A (ja) 消費電力低減回路
CN114374443A (zh) 一种直放站信号监测装置、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