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30212A - 一种备电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备电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30212A
CN111130212A CN202010108642.9A CN202010108642A CN111130212A CN 111130212 A CN111130212 A CN 111130212A CN 202010108642 A CN202010108642 A CN 202010108642A CN 111130212 A CN111130212 A CN 1111302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power
control device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control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0864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席晓龙
杨军
张天扬
刘海滨
曹明
刘永明
施林苏
陈欣
张昌猛
蔡涛
李继兵
陈东旭
张金鹏
许祥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0864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3021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302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02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02J9/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 H02J9/06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for DC powered load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3/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 H02H3/08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responsive to excess curr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02J9/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 H02J9/08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requiring starting of a prime-mov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tand-By Power Supply Arrangements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备电控制装置,该备电控制装置包括:内部电源单元、交流断电信息采集单元、电池放电信息采集单元和控制处理单元,所述控制处理单元包括第一时钟设置单元;所述内部电源单元、所述交流断电信息采集单元和所述电池放电信息采集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连接,所述内部电源单元和所述电池放电信息采集单元分别与蓄电池连接,所述交流断电信息采集单元与交流电源连接,所述控制处理单元与用电设备连接。本发明可以提高备电控制装置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备电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备电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5G设备进入部署和商务运行阶段,通信运营商对于用电设备的管理要求日益加强。在通信运营厂中,当正常交流电停电时,为了降低交流电异常断电给用电设备带来的损害,为了确保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用电设备通过预先准备的蓄电池进行补充供电。
现有备电控制装置中,5G设备直接接入备用电源,蓄电池统一给所有用电设备进行供电,备电控制装置的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备电控制装置,以解决备电控制装置的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备电控制装置,包括:内部电源单元、交流断电信息采集单元、电池放电信息采集单元和控制处理单元,所述控制处理单元包括第一时钟设置单元;所述内部电源单元、所述交流断电信息采集单元和所述电池放电信息采集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连接,所述内部电源单元和所述电池放电信息采集单元分别与蓄电池连接,所述交流断电信息采集单元与交流电源连接,所述控制处理单元与用电设备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时钟设置单元中设置有备电时长设置电路和计时电路,所述交流断电信息采集单元和所述电池放电信息采集单元分别与所述计时电路连接,所述备电时长设置电路与用电设备连接。
可选的,所述备电控制装置还包括:通信单元和FSU监控单元;所述通信单元设置有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二通信接口;
所述通信单元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连接,所述FSU监控单元与所述通信单元中的所述第一通信接口连接,所述FSU监控单元包括第二时钟设置单元。
可选的,所述控制处理单元还包括:电量检测器和故障状态检测器,所述电量检测器的第一端和所述故障状态检测器的第一端分别与用电设备连接,所述电量检测器的第二端和所述故障状态检测器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通信单元连接。
可选的,所述备电控制装置还包括:直流发电单元,所述控制处理单元包括:电量接收端和电量输出端,所述直流发电单元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中的电量接收端连接,所述控制处理单元的电量输出端与用电设备连接,所述直流发电单元设置有直流发电接口。
可选的,所述备电控制装置还包括:过载保护单元和短路保护单元,所述过载保护单元中设置有第一断路器,所述短路保护单元中设置有第二断路器,所述第一断路器和所述第二断路器分别与用电设备连接。
可选的,所述备电控制装置还包括:外箱体、接线铜排和地排,所述外箱体设置于所述备电控制装置的外层,所述接线铜排和所述地排设置于所述备电控制装置中的引线之间。
可选的,所述备电控制装置还包括:直流接触器,所述直流接触器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连接,所述直流接触器的第二端与用电设备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备电控制装置包括:内部电源单元、交流断电信息采集单元、电池放电信息采集单元和控制处理单元,所述控制处理单元包括第一时钟设置单元;所述内部电源单元、所述交流断电信息采集单元和所述电池放电信息采集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连接,所述内部电源单元和所述电池放电信息采集单元分别与蓄电池连接,所述交流断电信息采集单元与交流电源连接,所述控制处理单元与用电设备连接。这样相比现有技术的备电控制装置中,5G设备直接接入备用电源,蓄电池统一给所有用电设备进行供电,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高备电控制装置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备电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备电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备电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处理单元的接线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备电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内部电源单元、交流断电信息采集单元、电池放电信息采集单元和控制处理单元,所述控制处理单元包括第一时钟设置单元;
所述内部电源单元、所述交流断电信息采集单元和所述电池放电信息采集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连接,所述内部电源单元和所述电池放电信息采集单元分别与蓄电池连接,所述交流断电信息采集单元与交流电源连接,所述控制处理单元与用电设备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内部电源单元与蓄电池连接,蓄电池为用电单位预先准备的蓄电池,当220V交流电源异常断开后,蓄电池给用电设备继续供电。所述内部电源单元从蓄电池中引电,给所述备电控制装置提供工作电能。
所述交流断电信息采集单元与交流电源连接,所述交流断电信息采集单元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连接,所述交流断电信息采集单元可以采集交流电源的通断信息。当220V交流电源异常断开后,所述交流断电信息采集单元采集到交流电源的断电信息,将交流电源的断电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处理单元。
所述电池放电信息采集单元与蓄电池连接,所述电池放电信息采集单元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连接,当220V交流电源异常断开时,蓄电池放电,给用电设备继续提供电能。所述电池放电信息采集单元采集到蓄电池的放电信息,并将蓄电池的放电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处理单元。
所述控制处理单元包括所述第一时钟设置单元,所述第一时钟设置单元可以用来设置用电设备的备电时长,当所述控制处理单元接收到所述交流断电信息采集单元发送的交流电源的断电信息,和所述电池放电信息采集单元发送的蓄电池的放电信息时,所述控制处理单元开始备电计时。
所述控制处理单元与用电设备连接,所述控制处理单元可以控制用电设备的备电时长。
当220V交流电源异常断开后,根据用电单位的实际需求,不同用电设备的备电时长不同,例如5G设备与4G设备的备电时长有区别。举个例子,某用电单位内5G设备的备电时长设置为1小时,4G设备的备电时长设置为3小时;也就是说,当交流电源断开后,蓄电池需要对用电设备进行差异化特定化供电;具体来说,蓄电池会给5G设备供电1小时,1小时后,蓄电池停止给5G设备供电;蓄电池会给4G设备备电3小时,3小时后,蓄电池停止给4G设备供电。当用电设备设置的备电时长满足后,所述备电控制装置会控制备用电源,停止供电。
所述备电控制装置尤其实现了5G设备与2G/3G/4G设备的差异化备电管理,实现对5G设备的独立供电,实现了对5G设备供电情况的监控。所述备电控制装置还可以实现对5G设备电费的独立统计,提高对通信运营商的服务质量。
当220V交流电恢复正常供电后,所述备电控制装置暂停运行,用电单位中的用电设备使用交流电源,恢复正常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蓄电池是作为用电单位常用的备用存储电源,本发明实施例对用电单位的备用电源不作限定,也就是说,用电单位的备用电源可以是蓄电池,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设备。
另外再举个例子,假设某用电单位内将用电设备分为:核心用电设备和其他用电设备,用电单位根据自身需求,通过所述备电控制装置中的所述控制处理单元,将用电单位内的核心用电设备的备电时长设置为2小时,将用电单位内的其他用电设备的备电时长设置为0。当交流电源断开后,蓄电池不会给用电单位内的其他用电设备进行供电,蓄电池会给用电单位内的核心用电设备供电2小时。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可设置的备电时长范围不作限定,可设置的备电时长范围根据不同用电单位的需求、用电单位中的蓄电池容量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所述控制处理单元的可设置的备电时长范围可以为0-24h,也可以为0-72h,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总的来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备电控制装置,可以满足用电单位尤其是通信运营商对用电设备的备电时长要求,尤其是对5G设备的备电时长要求,所述备电控制装置可以按照不同用电单位的不同备电需求,实现差异化备电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备电控制装置包括:内部电源单元、交流断电信息采集单元、电池放电信息采集单元和控制处理单元,所述控制处理单元包括第一时钟设置单元;所述内部电源单元、所述交流断电信息采集单元和所述电池放电信息采集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连接,所述内部电源单元和所述电池放电信息采集单元分别与蓄电池连接,所述交流断电信息采集单元与交流电源连接,所述控制处理单元与用电设备连接。这样相比现有技术的备电控制装置中,5G设备直接接入备用电源,蓄电池统一给所有用电设备进行供电,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高备电控制装置的可靠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时钟设置单元中设置有备电时长设置电路和计时电路,所述交流断电信息采集单元和所述电池放电信息采集单元分别与所述计时电路连接,所述备电时长设置电路与用电设备连接。
该实施方式中,所述备电时长设置电路用来设置用电设备的备电时长。所述交流断电信息采集单元可以采集交流电源的断电信息,所述电池放电信息采集单元可以采集蓄电池的放电信息,只有当交流电源的断电信息和蓄电池的放电信息同时存在时,所述计时电路才开始备电计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备电控制装置还包括:通信单元和FSU监控单元;所述通信单元设置有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二通信接口;
所述通信单元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连接,所述FSU监控单元与所述通信单元中的所述第一通信接口连接,所述FSU监控单元包括第二时钟设置单元。
该实施方式中,所述通信单元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处理单元可以通过所述通信单元,把信息传输至所述FSU监控单元。所述通信单元传输的信息可以包括计时信息,电量信息和停电信息等等。
所述FSU监控单元与所述通信单元中的所述第一通信接口连接,所述FSU监控单元包括第二时钟设置单元,所述FSU监控单元可以用来远程设置用电设备的备电时长,所述FSU监控单元可以用来查询用电设备的电量信息和停电信息等等。所述FSU监控单元实现了远程调控,给所述备电控制装置的使用提高了便捷性。
所述通信单元设置有所述第二通信接口,所述第二通信接口可以为本地通信接口,所述第二通信接口可以连接笔记本电脑或PC机等等。举一个场景例子,当用电设备或者所述备电控制装置出现故障时,用电单位中的工作人员可以将笔记本电脑或PC机等等连接所述第二通信接口,进行现场调试,提高所述备电控制装置应用的灵活性。
另外,当220V交流电源正常供电时,所述备电控制装置也可以用来控制用电设备的用电。例如,当220V交流电源正常供电时,用电单位可以使用所述备电控制装置来控制用电设备电路的通断;用电单位可以通过所述FSU监控单元,来监控用电设备的电压和电流信息等等。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处理单元还包括:电量检测器和故障状态检测器,所述电量检测器的第一端和所述故障状态检测器的第一端分别与用电设备连接,所述电量检测器的第二端和所述故障状态检测器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通信单元连接。
该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处理单元还包括:电量检测器和故障状态检测器,所述电量检测器可以用来检测用电设备的电压和电流等信息,所述故障状态检测器可以用来检测用电设备的停电信息,例如停电时间和停电时长等等。所述电量检测器和所述故障状态检测器可以将检测到的信息,通过所述通信单元传输至所述FSU监控单元。所述FSU监控单元可进行远程监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备电控制装置还包括:直流发电单元,所述控制处理单元包括:电量接收端和电量输出端,所述直流发电单元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中的电量接收端连接,所述控制处理单元的电量输出端与用电设备连接,所述直流发电单元设置有直流发电接口。
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直流发电单元可以连接直流发电设备,在220V交流电源异常断开后,给用电设备提供电能。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直流发电单元的设置使得用电设备不再单单依赖蓄电池中存储的电能,提高了所述备电控制装置的可靠性。
由于5G设备运行时需要的电能较大,所述直流发电单元尤其可以优先地、有选择性地给5G设备提供电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备电控制装置还包括:过载保护单元和短路保护单元,所述过载保护单元中设置有第一断路器,所述短路保护单元中设置有第二断路器,所述第一断路器和所述第二断路器分别与用电设备连接。
该实施方式中,所述过载保护单元和所述短路保护单元用来保护用电设备。例如,当5G设备出现电路负载电流过大时,所述过载保护单元中的第一断路器会自动断开电路,达到保护5G设备的目的;当用电设备中的电路出现短路时,所述短路保护单元中的第二断路器会断开电路,达到保护用电设备的目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备电控制装置还包括:外箱体、接线铜排和地排,所述外箱体设置于所述备电控制装置的外层,所述接线铜排和所述地排设置于所述备电控制装置中的引线之间。
该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箱体设置于所述备电控制装置的外层,是所述备电控制装置的外壳,保护所述备电控制装置,同时给所述备电控制装置的固定和安装提高便捷性。
所述接线铜排设置于所述备电控制装置中的引线之间,提高引线安装和拆卸的便捷性。所述地排给所述备电控制装置的接地提供可靠保障,有效防止触电危险的发生。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备电控制装置还包括:直流接触器,所述直流接触器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连接,所述直流接触器的第二端与用电设备连接。
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直流接触器为5G设备供电回路中的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处理单元通过所述直流接触器,实现对5G设备供电的通断控制。
该实施方式中对所述直流接触器的额定电流不作限定,在实际操作中,所述直流接触器的额定电流设置成100A,用电单位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所述直流接触器的额定电流设置为其他数值,对此本实施方式不作限定。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处理单元的接线框图。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备电控制装置包括:内部电源单元、交流断电信息采集单元、电池放电信息采集单元和控制处理单元,所述控制处理单元包括第一时钟设置单元;所述内部电源单元、所述交流断电信息采集单元和所述电池放电信息采集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连接,所述内部电源单元和所述电池放电信息采集单元分别与蓄电池连接,所述交流断电信息采集单元与交流电源连接,所述控制处理单元与用电设备连接。这样相比现有技术的备电控制装置中,5G设备直接接入备用电源,蓄电池统一给所有用电设备进行供电,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高备电控制装置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备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电源单元、交流断电信息采集单元、电池放电信息采集单元和控制处理单元,所述控制处理单元包括第一时钟设置单元;
所述内部电源单元、所述交流断电信息采集单元和所述电池放电信息采集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连接,所述内部电源单元和所述电池放电信息采集单元分别与蓄电池连接,所述交流断电信息采集单元与交流电源连接,所述控制处理单元与用电设备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钟设置单元中设置有备电时长设置电路和计时电路,所述交流断电信息采集单元和所述电池放电信息采集单元分别与所述计时电路连接,所述备电时长设置电路与用电设备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电控制装置还包括:通信单元和FSU监控单元;所述通信单元设置有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二通信接口;
所述通信单元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连接,所述FSU监控单元与所述通信单元中的所述第一通信接口连接,所述FSU监控单元包括第二时钟设置单元。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备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还包括:电量检测器和故障状态检测器,所述电量检测器的第一端和所述故障状态检测器的第一端分别与用电设备连接,所述电量检测器的第二端和所述故障状态检测器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通信单元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电控制装置还包括:直流发电单元,所述控制处理单元包括:电量接收端和电量输出端,所述直流发电单元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中的电量接收端连接,所述控制处理单元的电量输出端与用电设备连接,所述直流发电单元设置有直流发电接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电控制装置还包括:过载保护单元和短路保护单元,所述过载保护单元中设置有第一断路器,所述短路保护单元中设置有第二断路器,所述第一断路器和所述第二断路器分别与用电设备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电控制装置还包括:外箱体、接线铜排和地排,所述外箱体设置于所述备电控制装置的外层,所述接线铜排和所述地排设置于所述备电控制装置中的引线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备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电控制装置还包括:直流接触器,所述直流接触器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连接,所述直流接触器的第二端与用电设备连接。
CN202010108642.9A 2020-02-21 2020-02-21 一种备电控制装置 Pending CN1111302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08642.9A CN111130212A (zh) 2020-02-21 2020-02-21 一种备电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08642.9A CN111130212A (zh) 2020-02-21 2020-02-21 一种备电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0212A true CN111130212A (zh) 2020-05-08

Family

ID=70493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08642.9A Pending CN111130212A (zh) 2020-02-21 2020-02-21 一种备电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3021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86954A (zh) * 2020-09-29 2020-12-15 东莞铭普光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直流配电装置、配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629227A (zh) * 2022-03-01 2022-06-14 中金金融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用于对用电设备进行断电保护的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2004A (zh) * 2013-06-27 2013-09-18 上海科泰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基站的智能油电混合电源系统
CN203590054U (zh) * 2013-12-04 2014-05-07 山东兆宇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嵌入式系列通信电源系统
EP3293851A1 (en) * 2016-09-13 2018-03-1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Isolated parallel ups system with choke bypass switch
CN207782411U (zh) * 2018-02-05 2018-08-28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供电系统
CN110120700A (zh) * 2018-02-05 2019-08-13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供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2004A (zh) * 2013-06-27 2013-09-18 上海科泰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基站的智能油电混合电源系统
CN203590054U (zh) * 2013-12-04 2014-05-07 山东兆宇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嵌入式系列通信电源系统
EP3293851A1 (en) * 2016-09-13 2018-03-1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Isolated parallel ups system with choke bypass switch
CN207782411U (zh) * 2018-02-05 2018-08-28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供电系统
CN110120700A (zh) * 2018-02-05 2019-08-13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供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86954A (zh) * 2020-09-29 2020-12-15 东莞铭普光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直流配电装置、配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629227A (zh) * 2022-03-01 2022-06-14 中金金融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用于对用电设备进行断电保护的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45283B (zh) 备用电池监控系统及不间断供电智能切换及监控系统
CN110994693A (zh) 一种中压电源车的不停电并机并网系统及并网方法
CN111130212A (zh) 一种备电控制装置
CN101752840A (zh) 一种数控电源过压保护电路
CN111313561A (zh) 一种后备电源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1556956U (zh) 一种变电站用高可靠性直流电源
CN105375634A (zh) 一种高压开关柜监测系统
CN104269874B (zh) 一种电力控制系统
CN113285521A (zh) 一种5g基站差异化备电智能控制设备
CN205429890U (zh) 适应小电源线路重合闸的配网柱上开关ftu控制器
CN208806479U (zh) 一种自动化改造的配电网环网柜
CN210327131U (zh) 智能多路能源管理控制器
CN203871888U (zh) 变电站一体化电源通信用电装置
CN211183516U (zh) 一种配电终端电源系统
CN210899177U (zh) 一种船用卫星通信设备
CN210157071U (zh) 采用外接ups电源供电的大中型高压变频器组控制系统
CN104967148A (zh) 变压器并联投切和保护装置
CN112713611A (zh) 并离网自动切换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电柜
RU104390U1 (ru) Щит постоянного тока (варианты)
CN103928964A (zh) 变电站一体化电源通信用电装置
CN218005956U (zh) 智能配电安全管控系统
CN220934853U (zh) 直流配电单元及其直流开关柜
CN112928784A (zh) 一种下电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10518815A (zh) 一种配电终端电源管理装置及方法
CN217904095U (zh) 一种ups市电跳断报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