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25681A -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25681A
CN111125681A CN201911219086.6A CN201911219086A CN111125681A CN 111125681 A CN111125681 A CN 111125681A CN 201911219086 A CN201911219086 A CN 201911219086A CN 111125681 A CN111125681 A CN 1111256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ing
message
platform
service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1908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芳洁
黄科
马莎莎
丁蓝
王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Ke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Ke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Ke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Ke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1908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2568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256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256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45Structures or tool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4Tools and structures for managing or administering access control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70Software maintenance or management
    • G06F8/71Version control;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41Access rights, e.g. capability lists, access control lists, access tables, access matr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属于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业务处理请求;基于业务处理请求和多个处理平台的模板数据生成每个处理平台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在与第一处理平台通信相连的第一处理端登录第一处理平台时向第一处理端发送与该第一处理端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向第二处理平台发送与该第二处理平台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触发第二处理平台基于第一处理消息向对应的第二处理端发送第二处理消息,该第二处理消息用于触发第二处理端输出提醒消息以提示处理对象对请求内容进行处理;可以解决处理对象通过第一处理端接收提醒消息时无法及时获知待处理业务的问题;提高处理对象获知待处理业务的及时性。

Description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属于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根据实际需求需要进行申请代码分支的上传或是下载权限,该权限需要相关的项目或是部门负责人进行审批,然后才能开通对应的权限。
现有的审批方式包括:开发人员使用第一终端登录处理平台,通过该处理平台提交业务处理请求;处理平台将根据该业务处理请求生成的处理消息;在审批人员使用第二终端登录处理平台时,处理平台将该处理消息发送至第二终端;第二终端根据该处理消息输出提醒消息。
但是,审批人员可能没有一直在处理平台上登录,此时,即使开发人员提交了权限申请请求,审批人员也无法获知是否存在待处理的业务,这就有可能导致开发人员不能及时地提交或者下载代码。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可以解决处理对象无法及时获知待处理业务的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用于第一处理平台中,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业务处理请求,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包括请求内容和处理对象;
基于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和多个处理平台的模板数据生成每个处理平台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所述多个处理平台包括所述第一处理平台和第二处理平台,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处理业务的方式与所述第一处理平台处理业务的方式不同;
在与所述第一处理平台通信相连的第一处理端登录所述第一处理平台时向所述第一处理端发送与所述第一处理端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触发所述第一处理端输出提醒消息以提示所述处理对象对所述请求内容进行处理;
向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发送与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触发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基于所述第一处理消息向对应的第二处理端发送第二处理消息;所述第二处理消息用于触发所述第二处理端输出提醒消息以提示所述处理对象对所述请求内容进行处理。
可选地,所述第一处理消息包括对所述请求内容进行处理后处理反馈的返回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处理平台、所述第一处理端或所述第二处理端按照对应的返回方式返回的处理反馈;
基于所述处理反馈使其它第一处理消息失效,所述其它第一处理消息是指未接收到对应的处理反馈的第一处理消息。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处理反馈使其它第一处理消息失效,包括:
对于未发送所述处理反馈的未反馈设备,向所述未反馈设备发送失效指示,所述失效指示用于指示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失效,所述未反馈设备为未发送所述处理反馈的所述第二处理平台、所述第一处理端、和/或所述第二处理端。
可选地,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包括业务流程服务器,所述第二处理端包括与所述业务流程服务器通信相连的处理客户端;所述向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发送与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包括:
调用所述业务流程服务器的第一接口;
通过所述第一接口将所述第一处理消息发送至所述流程管理服务器,以触发所述流程管理服务器获取对应的业务流程的目标实例;基于所述目标实例和所述第一处理消息生成所述第二处理消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包括邮件服务器,所述第二处理端包括与所述邮件服务器通信相连的邮件客户端;
所述向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发送与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包括:
调用所述邮件服务器的第二接口;
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将所述第一处理消息发送至所述邮件服务器,以触发所述邮件服务器向所述邮件客户端发送所述第二处理消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对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处理完成后,确定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对应的业务流程是否结束;
在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对应的业务流程未结束时,基于下一业务流程的待处理信息生成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并再次执行所述基于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和多个处理平台的模板数据生成每个处理平台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或者,向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发送下一业务流程指示,以触发所述第二处理平台进行下一业务流程的处理。
可选地,所述向与所述第一处理平台通信相连的第一处理端发送所述第一处理消息;向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发送所述第一处理消息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第一处理消息中的消息参数进行加密。
可选地,所述业务处理请求用于请求申请代码仓库的权限,所述请求内容包括:代码仓库分支名、分支目录和权限类型。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用于第二处理平台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处理平台发送的第一处理消息,所述第一处理消息是所述第一处理平台基于获取到的业务处理请求与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对应的模板数据生成的,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包括请求内容和处理对象;
基于所述第一处理消息生成第二处理消息,所述第二处理消息包括所述请求内容和所述处理对象;
向与所述第二处理平台通信相连的第二处理端发送所述第二处理消息,触发所述第二处理端输出提醒消息以提示所述处理对象对所述请求内容进行处理。
可选地,所述第二处理平台为业务流程服务器,所述第二处理端包括与所述业务流程服务器通信相连的处理客户端;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处理消息生成第二处理消息,包括:
获取第一处理消息指示的业务流程的目标实例;
基于所述第一处理消息和所述目标实例生成第二处理消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处理平台为业务流程服务器,所述第一处理消息包括对所述请求内容进行处理后处理反馈的返回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处理客户端发送的对所述请求内容的处理反馈;
按照所述返回方式向所述第一处理平台发送所述处理反馈,以触发所述第一处理平台使其它第一处理消息失效,所述其它第一处理消息是指所述第一处理平台生成的、且未接收到对应的处理反馈的第一处理消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处理平台为业务流程服务器,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处理平台发送的下一业务流程指示,所述下一业务流程指示用于指示业务流程已更新至下一业务流程;
基于所述下一业务流程的待处理信息和所述目标实例再次生成第二处理消息,触发执行所述向与所述第二处理平台通信相连的第二处理端发送所述第二处理消息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第二处理平台为邮件服务器,所述第二处理端包括与所述邮件服务器通信相连的邮件客户端;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处理消息生成第二处理消息,包括:
将所述第一处理消息的消息格式转换为所述第二处理消息的消息格式,得到所述第二处理消息,所述第二处理消息的消息格式是指在所述邮件服务器与所述邮件客户端之间传输的消息格式,所述第二处理消息包括所述第一处理消息中携带的所述请求内容、所述处理对象、邮件模板数据和处理反馈的返回方式。
可选地,所述第二处理平台为业务流程服务器,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处理平台发送的失效指示,所述失效指示用于指示所述为业务流程服务器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失效;
基于所述失效指示向所述处理客户端发送失效消息,以触发所述处理客户端停止输出所述提醒消息。
可选地,所述按照所述返回方式向所述第一处理平台发送所述处理反馈之前还包括:对所述处理反馈中的消息参数进行加密。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用于第二处理端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二处理平台发送的第二处理消息,所述第二处理消息是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基于第一处理平台发送的与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生成的;所述第一处理消息是所述第一处理平台基于获取到的业务处理请求与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对应的模板数据生成的,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包括请求内容和处理对象;
基于所述第二处理消息输出提醒消息,所述提醒消息用于提示所述处理对象对所述请求内容进行处理。
可选地,所述第二处理平台为业务流程服务器,所述第二处理端包括与所述业务流程服务器通信相连的处理客户端;所述提醒消息通过所述处理客户端中所述处理对象对应的待办信息显示界面输出;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对所述提醒消息中的请求内容进行处理的处理操作;
基于所述处理操作生成处理反馈;
将所述处理反馈发送至所述业务流程服务器,以使所述业务流程服务器按照对应的返回方式向所述第一处理平台发送所述处理反馈,以触发所述第一处理平台使其它第一处理消息失效,所述其它第一处理消息是指所述第一处理平台生成的、且未接收到对应的处理反馈的第一处理消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处理平台为邮件服务器,所述第二处理端包括与所述邮件服务器通信相连的邮件客户端;所述提醒消息通过所述邮件客户端的邮件界面输出;
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对所述提醒消息中的请求内容进行处理的处理操作;
基于所述处理操作生成处理反馈;
按照所述第二处理消息中的返回方式将所述处理反馈发送至所述第一处理平台,以触发所述第一处理平台使其它第一处理消息失效,所述其它第一处理消息是指所述第一处理平台生成的、且未接收到对应的处理反馈的第一处理消息;所述第二处理消息包括所述第一处理消息中携带的所述请求内容、所述处理对象、邮件模板数据和所述处理反馈的返回方式。
可选地,所述第二处理端包括与所述业务流程服务器通信相连的处理客户端,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失效消息;基于所述失效消息停止输出所述提醒消息;
所述第二处理端包括与所述邮件服务器通信相连的邮件客户端,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对所述提醒消息的触发操作;基于所述触发操作生成检测消息,所述检测消息包括所述业务处理请求的业务流程标识;按照所述第二处理消息中的返回方式向所述第一处理平台发送所述检测消息,以使所述第一处理平台基于所述业务流程标识确定所述邮件服务器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是否失效,并在所述邮件服务器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失效时向所述邮件客户端发送失效指示;接收所述第一处理平台发送的所述失效指示;基于所述失效指示输出失效提示,所述失效提示用于提示所述请求内容已处理。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装置,用于第一处理平台中,所述装置包括:
请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业务处理请求,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包括请求内容和处理对象;
消息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和多个处理平台的模板数据生成每个处理平台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所述多个处理平台包括所述第一处理平台和第二处理平台,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处理业务的方式与所述第一处理平台处理业务的方式不同;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与所述第一处理平台通信相连的第一处理端登录所述第一处理平台时向所述第一处理端发送与所述第一处理端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触发所述第一处理端输出提醒消息以提示所述处理对象对所述请求内容进行处理;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发送与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触发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基于所述第一处理消息向对应的第二处理端发送第二处理消息;所述第二处理消息用于触发所述第二处理端输出提醒消息以提示所述处理对象对所述请求内容进行处理。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装置,用于第二处理平台中,所述装置包括:
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处理平台发送的第一处理消息,所述第一处理消息是所述第一处理平台基于获取到的业务处理请求与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对应的模板数据生成的,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包括请求内容和处理对象;
消息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处理消息生成第二处理消息,所述第二处理消息包括所述请求内容和所述处理对象;
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向与所述第二处理平台通信相连的第二处理端发送所述第二处理消息,触发所述第二处理端输出提醒消息以提示所述处理对象对所述请求内容进行处理。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装置,用于第二处理端中,所述装置包括:
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处理平台发送的第二处理消息,所述第二处理消息是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基于第一处理平台发送的与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生成的;所述第一处理消息是所述第一处理平台基于获取到的业务处理请求与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对应的模板数据生成的,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包括请求内容和处理对象;
消息输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处理消息输出提醒消息,所述提醒消息用于提示所述处理对象对所述请求内容进行处理。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业务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或者实现第二方面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或者实现第三方面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或者实现第二方面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或者实现第三方面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获取业务处理请求;基于业务处理请求和多个处理平台的模板数据生成每个处理平台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在与第一处理平台通信相连的第一处理端登录第一处理平台时向第一处理端发送该第一处理端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触发第一处理端输出提醒消息以提示处理对象对请求内容进行处理;向第二处理平台发送该第二处理平台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触发第二处理平台基于第一处理消息向对应的第二处理端发送第二处理消息,该第二处理消息用于触发第二处理端输出提醒消息以提示处理对象对请求内容进行处理;可以解决处理对象仅通过第一处理端接收提醒消息,导致无法及时获知待处理业务的问题;由于处理对象不仅可以通过第一处理端获取提醒消息,还可以通过第二处理端获取提醒消息,而第二处理端无需登录第一处理平台就可以输出提醒消息,因此,可以提高处理对象获知待处理业务的及时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8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9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10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首先,对本申请涉及的若干名词进行介绍。
Session:在网络应用中称为“会话控制”。Session对象用于存储特定用户会话所需的属性及配置信息。这样,当用户在应用程序的网页之间跳转时,存储在Session对象中的变量不会丢失,而是在整个用户会话中一直存在下去。当用户请求来自应用程序的网页时,如果该用户还没有会话,则网页服务器会自动创建一个Session对象;当会话过期或被放弃后,网页服务器将终止该会话。
业务流程管理(BPM-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BPM):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端到端的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的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
Web Service技术:是指使得运行在不同机器上的不同应用无须借助附加的、专门的第三方软件或硬件,就可相互交换数据或集成的技术。Web Service接口:是指基于WebService技术实现的通信接口。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至少包括:请求端110、第一处理平台120、与第一处理平台120通信相连的第一处理端130、第二处理平台140、以及与第二处理平台140通信相连的第二处理端150。
请求端110是指向第一处理平台120发送业务处理请求的客户端。请求端110可以为网页客户端或者是具有对请求端110所请求业务的处理能力的应用程序,本实施例不对请求端110的实现方式作限定。
业务处理请求包括请求内容和处理对象。其中,处理对象是指对请求内容进行处理的对象。在不同的业务处理系统的应用场景中,请求内容和处理对象有所不同,比如:
1、在请求申请代码仓库的权限的场景中,请求内容包括代码仓库分支名、分支目录和权限类型;处理对象包括权限审批人。当然,请求内容还可以包括请求期限、申请原因、申请时间、审批历史、历史审批人、申请人和/或历史审批结果等,本实施例不对请求内容包括的具体内容作限定。
2、在公文流转场景中,请求内容包括公文内容,处理对象包括公文审批人。
当然,业务处理系统的应用场景还可以为其它场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第一处理平台120为请求端110提供业务处理服务。请求端110预先在第一处理平台120中注册有登录信息,请求端110使用该登录信息登录第一处理平台120后,向该第一处理平台120发送业务处理请求。
可选地,第一处理平台120可以为独立地服务器;或者,是多台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本实施例不对第一处理平台120的实现方式作限定。
第一处理平台120可以与至少一个第一处理端130建立通信连接。第一处理平台120中注册有第一处理端130的登录信息,第一处理端130通过该登录信息登录第一处理平台120后可以与第一处理平台120进行数据交互。其中,第一处理端130至少包括业务处理请求中的处理对象对应的处理端。
本申请中,第一处理平台120中预先存储有第二处理平台140的配置信息,在需要与第二处理平台140进行数据交互时基于该配置信息与该第二处理平台140绑定(比如IP绑定)。第二处理平台140处理业务的方式与第一处理平台120处理业务的方式不同。比如:第二处理平台140通过发送邮件或者向客户端推送消息的方式处理业务,第一处理平台120通过发送网页消息的方式处理业务。第一处理平台120中存储有调用第二处理平台140的接口,因此,第一处理平台120与第二处理平台140之间可以通过调用该接口进行数据交互。
在一个示例中,第二处理平台140包括业务流程服务器(比如:BPM服务器),此时,第二处理端150包括与业务流程服务器通信相连的处理客户端。处理客户端可以是用于处理业务的应用程序;或者也可以是网页客户端,本实施例不对处理客户端的实现方式作限定。业务流程服务器中预先创建有业务流程,该业务流程与第一处理平台120提供的业务流程一致。
在另一个示例中,第二处理平台140包括邮件服务器。此时,第二处理端150包括与邮件服务器通信相连的邮件客户端。
基于上述业务处理系统可知,第一处理平台120在获取到业务处理请求后,不仅可以通过第一处理端130输出提醒消息,还可以通过调用第二处理平台140触发第二处理端150输出提醒消息,由于第二处理端150无需登录第一处理平台120就可以输出提醒消息,因此,可以提高处理对象获知待处理业务的及时性。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业务处理系统中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201,第一处理平台获取业务处理请求,该业务处理请求包括请求内容和处理对象。
以请求代码仓库的权限为例,请求内容包括代码仓库分支名、分支目录和权限类型;处理对象包括权限审批人。当然,请求内容还可以包括请求期限、申请原因、申请时间、审批历史和/或历史审批结果等,本实施例不对请求内容包括的具体内容作限定。
可选地,业务处理请求是登录至第一处理平台的请求端发送的。
步骤202,第一处理平台基于业务处理请求和多个处理平台的模板数据生成每个处理平台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多个处理平台包括第一处理平台和第二处理平台。
第二处理平台处理业务的方式与第一处理平台处理业务的方式不同。
可选地,第一处理平台接收到业务处理请求后,将该业务处理请求中的数据存储至数据库。示意性地,业务处理请求中的数据存储至第一处理平台对应的存储空间以及每个第二处理平台对应的存储空间。
以第二处理平台包括业务流程服务器和邮件服务器为例,第一处理平台获取到业务处理请求后,将该业务处理请求中的数据分别存储至第一处理平台对应的存储空间、业务流程服务器对应的存储空间以及邮件服务器对应的存储空间。
可选地,不同处理平台对应的模板数据不同。模板数据是指输出提醒消息固定所需的数据,这样,只需要将业务处理请求中的数据与模板数据结合即可输出不同的提醒消息。
比如:对于向第一处理端发送的第一处理消息,模板数据包括文字内容,比如:“您存在待处理业务,该待处理业务为xxxx”,其中,“xxxx”表示请求内容。
对于向业务流程服务器发送的第一处理消息,模板数据包括处理反馈的返回方式。处理反馈用于指示对请求内容进行处理后得到的处理结果。返回方式是指业务流程服务器反馈处理反馈的方式。可选地,返回方式为业务流程服务器向第一处理平台发送数据的接口,比如:webservice接口。
对于向邮件服务器发送的第一处理消息,模板数据包括邮件模板数据和处理反馈的返回方式。比如:邮件模板数据为“您存在待处理业务,该待处理业务为yyyy”,其中,“yyyy”表示请求内容。返回方式为邮件服务器向第一处理平台发送数据的回传函数。
可选地,第一处理平台对第一处理消息中的消息参数进行加密,比如:第一处理平台对消息参数进行session加密。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处理平台对向第二处理平台发送的消息参数进行加密。待加密的消息参数包括:请求内容、处理对象和/或模板数据。当然,待加密的消息参数还包括其它内容,比如:请求端的帐号信息等,本实施例不对待加密的消息参数的内容作限定。
步骤203,在与第一处理平台通信相连的第一处理端登录第一处理平台时,第一处理平台向第一处理端发送与该第一处理端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以触发第一处理端输出提醒消息以提示处理对象对请求内容进行处理。
第一处理端为处理对象使用第一处理平台的登录信息登录时使用的处理端。
可选地,第一处理消息包括请求内容、处理对象和模板数据,提醒消息也包括请求内容、处理对象和模板数据,第一处理消息的形式与提醒消息的形式不同,比如:第一处理消息为指令形式,用于供第一处理平台与第一处理端之间进行传输;提醒消息为文字形式,用于供处理对象查看。
第一处理平台获取请求内容的处理对象,将业务流程列表指向该处理对象,在该处理对象登录第一处理平台时触发该第一处理平台向第一处理端发送第一处理消息。
步骤204,第一处理平台向第二处理平台发送与第二处理平台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以触发第二处理平台基于第一处理消息向对应的第二处理端发送第二处理消息。
第二处理消息用于触发第二处理端输出提醒消息以提示处理对象对请求内容进行处理。
示意性地,第一处理平台每隔预设时长检测第二处理消息的发送队列是否存在待发送的第一处理消息;在存在待发送的第二处理消息时将该待发送的第一处理消息发送至第二处理平台。或者,第一处理平台生成第一处理消息后向第二处理平台发送第一处理消息。
可选地,步骤204可以在步骤203之前执行;或者也可以在步骤203之后执行;或者还可以与步骤203同时执行,本实施例不对步骤203与步骤204之间的执行顺序作限定。
步骤205,第二处理平台接收第一处理平台发送的第一处理消息。
其中,第一处理消息是第一处理平台基于获取到的业务处理请求与第二处理平台对应的模板数据生成的,业务处理请求包括请求内容和处理对象。
步骤206,第二处理平台基于第一处理消息生成第二处理消息,该第二处理消息包括请求内容和处理对象。
第二处理消息是第二处理平台与第二处理端之间传输的消息。
步骤207,第二处理平台向与第二处理平台通信相连的第二处理端发送第二处理消息,触发第二处理端输出提醒消息以提示处理对象对请求内容进行处理。
步骤208,第二处理端接收第二处理平台发送的第二处理消息。
第二处理消息是第二处理平台基于第一处理平台发送的与该第二处理平台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生成的;第一处理消息是第一处理平台基于获取到的业务处理请求与该第二处理平台对应的模板数据生成的,业务处理请求包括请求内容和处理对象。
步骤209,第二处理端基于第二处理消息输出提醒消息,该提醒消息用于提示处理对象对请求内容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通过获取业务处理请求;基于业务处理请求和多个处理平台的模板数据生成每个处理平台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在与第一处理平台通信相连的第一处理端登录第一处理平台时向第一处理端发送该第一处理端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触发第一处理端输出提醒消息以提示处理对象对请求内容进行处理;向第二处理平台发送该第二处理平台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触发第二处理平台基于第一处理消息向对应的第二处理端发送第二处理消息,该第二处理消息用于触发第二处理端输出提醒消息以提示处理对象对请求内容进行处理;可以解决处理对象仅通过第一处理端接收提醒消息,导致无法及时获知待处理业务的问题;由于处理对象不仅可以通过第一处理端获取提醒消息,还可以通过第二处理端获取提醒消息,而第二处理端无需登录第一处理平台就可以输出提醒消息,因此,可以提高处理对象获知待处理业务的及时性。
可选地,步骤201-204可单独实现为第一处理平台侧的方法实施例;步骤205-207可单独实现为第二处理平台侧的方法实施例;步骤208和209可单独实现为第二处理端侧的方法实施例。
可选地,基于上述实施例,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业务处理系统中,且各个步骤的执行主体为第一处理平台为例进行说明。在步骤204之后,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301,第一处理平台接收第二处理平台、第一处理端或第二处理端按照对应的返回方式返回的处理反馈。
步骤302,第一处理平台基于处理反馈使其它第一处理消息失效,其它第一处理消息是指未接收到对应的处理反馈的第一处理消息。
可选地,基于处理反馈使其它第一处理消息失效包括:对于未发送处理反馈的未反馈设备,向未反馈设备发送失效指示,该失效指示用于指示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失效。其中,未反馈设备为未发送处理反馈的第二处理平台、第一处理端、和/或第二处理端。
以第二处理平台包括业务流程服务器和邮件服务器为例,第一处理平台接收处理反馈的场景包括以下三种:
第一种场景:处理反馈为第一处理端发送的。
1、第一处理平台使业务流程服务器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失效,包括:第一处理平台每隔一定时长调用与业务流程服务器之间的第一接口获取业务流程服务器中的业务流程标识;确定该业务流程标识指示的业务流程是否与第一处理平台中的当前业务流程相同;若不同,则向业务流程服务器发送失效指示;若相同,则再次执行每隔一定时长调用与业务流程服务器之间的第一接口获取业务流程服务器中的业务流程标识的步骤。
业务流程标识用于指示业务流程服务器当前处理的业务流程。业务流程标识可以是业务流程的编号(比如:对于具有5个处理步骤的业务流程,每个业务流程的编码分别为1、2、3、4、5);或者,是第一处理消息的消息标识,本实实施例不对业务流程标识的设置方式作限定。
由于业务流程服务器中整体的业务流程与第一处理平台中整体的业务流程一致。因此,若处理反馈是第一处理端发送的,则第一处理端会根据处理反馈更新至下一业务流程或者流程结束;此时,业务流程标识指示的业务流程与第一处理平台中的当前业务流程不同,第一处理平台向业务流程服务器发送失效指示,以指示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失效。
相应地,业务流程服务器接收失效指示;基于失效指示向处理客户端发送失效消息。失效消息触发处理客户端停止输出提醒消息。此时,失效指示使得业务流程服务器指向的业务流程与第一处理平台同步更新。
相应地,处理客户端接收失效消息,基于该失效消息停止输出提醒消息。
比如:处理客户端在处理对象对应的待办信息显示界面显示提醒消息,在接收到失效消息后,在该处理对象对应的待办信息显示界面停止显示提醒消息。
2、第一处理平台使邮件服务器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失效,包括:
邮件客户端接收对提醒消息的触发操作;基于该触发操作生成检测消息,该检测消息包括业务处理请求的业务流程标识;按照第二处理消息中的返回方式向第一处理平台发送检测消息,以使第一处理平台基于业务流程标识确定邮件服务器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是否失效,在邮件服务器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失效时向邮件客户端发送失效指示。
对提醒消息的触发操作可以是查看提醒消息的操作,比如:点击提醒消息查看详情、或者长按提醒消息查看详情、或者双击提醒消息查看详情的操作,本实施例不对触发操作的类型作限定。
相应地,第一处理平台接收检测消息;确定检测消息中业务流程标识指示的业务流程是否与第一处理平台中的当前业务流程相同;若不同,则向邮件客户端发送失效指示;若相同,则向邮件客户端发送有效指示。
相应地,邮件客户端接收第一处理平台发送的失效指示;基于失效指示输出失效提示,该失效提示用于提示请求内容已处理。
比如:邮件客户端在邮件界面显示提醒消息;在接收到对提醒消息的触发操作后向第一处理平台发送检测消息;由于处理反馈为第一处理端发送的,因此,第一处理平台根据检测消息中业务流程标识确定出业务流程存在更新,向邮件客户端发送失效指示。邮件客户端接收失效指示,在邮件界面显示失效提示“此处理任务已失效”。
第二种场景:处理反馈为处理客户端通过业务流程服务器(第二处理端)发送的。
1、第一处理平台使第一处理端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失效,包括:第一处理平台根据处理反馈更新业务流程;在第一处理端登录第一处理平台且第一处理端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已发送时向第一处理端发送失效指示;在第一处理端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未发送时删除该第一处理消息。
若处理反馈是处理客户端发送的,则第一处理平台会根据处理反馈更新至下一业务流程或者流程结束;此时,若第一处理端登录至第一处理平台且第一处理端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已发送,则第一处理平台向第一处理端发送失效指示,以指示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失效。
相应地,第一处理端接收失效指示,基于该失效指示停止输出提醒消息。
比如:第一处理端在处理对象对应的待办信息显示界面显示提醒消息,在接收到失效指示后,在该处理对象对应的待办信息显示界面停止显示提醒消息。
2、第一处理平台使邮件服务器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失效的过程参考第一种场景中的第2点,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种场景:处理反馈为邮件客户端(第二处理端)发送的。
1、第一处理平台使业务流程服务器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失效的过程参考第一种场景中的第1点,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2、第一处理平台使第一处理端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失效的过程参考第二种场景中的第1点,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处理反馈携带有对请求内容的处理结果,当然,处理反馈还可以携带有其他内容,比如:设备标识、处理时间等,本实施例不对处理反馈携带的内容作限定。
步骤303,第一处理平台确定请求端发送的业务处理请求对应的业务流程是否结束;在业务处理请求对应的业务流程未结束时基于下一业务流程的待处理信息生成业务处理请求,再次执行步骤202;或者,向第二处理平台发送下一业务流程指示,以触发第二处理平台进行下一业务流程的处理;在当前业务处理请求对应的业务流程结束时,流程结束。
可选地,第一处理平台提供的业务流程包括多个处理步骤,比如:需要经过多个处理对象对请求内容进行处理,此时,在当前业务流程结束(当前处理对象处理结束)后,第一处理平台可以自动进入下一个业务流程(下一个处理对象对请求内容进行处理)。其中,下一业务流程的待处理信息包括下一业务流程对应的请求内容和处理对象。
可选地,第一处理平台根据处理反馈中的处理结果确定是否自动进入下一个业务流程。比如:在处理结果为同意请求内容时,确定自动进入下一个业务流程;在处理结果为不同意请求内容时,确定流程结束,不再自动进入下一个业务流程。
可选地,第二处理平台为业务流程服务器,下一业务流程指示与失效指示相同;或者,下一业务流程指示与失效指示为不同的指令分别发送。
当然,在第一处理平台提供的业务流程仅包括一个处理步骤时,也可以不执行步骤303,此时,第一处理平台获取到的业务处理请求仅包括请求端发送的业务处理请求。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通过基于第二处理平台、第一处理端或第二处理端发送的处理反馈使其它第一处理消息失效;可以解决处理对象对同一请求内容进行多次处理的问题;由于处理对象在某一处理端处理后,其它处理端的提醒消息自动失效,可以保证多个处理平台的数据同步,从而避免处理对象重复处理同一请求内容的问题。
另外,通过在业务处理请求对应的业务流程未结束时基于下一业务流程的待处理信息再次生成业务处理请求,可以使得第一处理平台自动完成全部业务流程的处理,无需请求端重复提交多次业务处理请求,提高业务处理效率。
可选地,为了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本申请中以第二处理平台包括业务流程服务器和邮件服务器为例,对第一处理平台、业务流程服务器和邮件服务器进行业务处理的流程分别进行介绍。其中,第一处理平台进行业务处理的流程参考图4;业务流程服务器进行业务处理的流程参考图5;邮件服务器进行业务处理的流程参考图6。
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业务处理系统中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401,请求端登录第一处理平台,并通过该第一处理平台提交业务处理请求。
业务处理请求包括请求内容和处理对象。
步骤402,第一处理平台接收请求端发送的业务处理请求。
步骤403,第一处理平台基于获取到的业务处理请求,将业务处理请求中的数据存储至第一处理平台对应的存储位置;将业务处理请求中的数据与第一处理平台的模板数据结合得到第一处理平台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将业务流程列表指向处理对象;执行步骤404或者执行步骤408。
步骤404,第一处理端接收第一处理平台的登录信息;并将该登录信息发送至第一处理平台。
步骤405,第一处理平台接收第一处理端发送的处理对象的登录信息,在对该登录信息验证通过后,向第一处理端发送第一处理消息。
步骤406,第一处理端接收第一处理消息;基于该第一处理消息输出提醒消息。
提醒消息包括请求内容、处理对象和模板数据。
步骤407,第一处理端接收对提醒消息指示的请求内容的处理操作;根据该处理操作生成处理反馈,将该处理反馈发送至第一处理平台。
可选地,处理反馈用于指示对请求内容的处理结果,比如:是否同意向代码仓库上传代码的结果、是否同意从代码仓库下载代码的结果等。
步骤408,第一处理平台接收处理反馈;基于该处理反馈使其它处理平台的第一处理消息失效;确定业务处理请求对应的业务流程是否结束;在结束时,流程结束;在未结束时,执行步骤409。
处理反馈可以是第一处理端发送的;或者,也可以是第二处理平台发送的;或者,还可以是第二处理端发送的。其它处理平台的第一处理消息是指未发送的对应的处理反馈的第一处理消息。
比如:处理反馈是第一处理端发送的,则其它处理平台的第一处理消息是指向业务流程服务器和邮件服务器发送的第一处理消息。此时,使其它处理平台的第一处理消息失效参考步骤302的第一种场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又比如:处理反馈是业务流程服务器发送的,则其它处理平台的第一处理消息包括向第一处理端发送的第一处理消息和向邮件服务器发送的第一处理消息。此时,使其它处理平台的第一处理消息失效参考步骤302的第二种场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再比如:处理反馈是邮件客户端发送的,则其它处理平台的第一处理消息包括向第一处理端发送的第一处理消息和向业务流程服务器发送的第一处理消息。此时,使其它处理平台的第一处理消息失效参考步骤302的第三种场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409,第一处理平台更新至下一业务流程,并根据下一业务流程的待处理信息生成第一处理消息;将业务流程列表指向下一业务流程对应的处理对象,再次执行步骤405或者408。
下一业务流程的待处理信息包括下一业务流程的请求内容和下一业务流程的处理对象。其中,下一业务流程的请求内容可以与已处理的业务流程的请求内容相同。
若当前的业务流程不是最后一个业务流程,第一处理平台会在当前的业务流程更新之后,将处理对象自动流转到下一个处理对象,第一处理平台的业务流程列表中上一个处理对象对应的待办业务结束,更新后的待办业务的处理对象为下一个处理对象。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通过在接收到处理反馈时使其它处理平台的第一处理消息失效,可以保证各个处理平台消息处理的同步。
可选地,上述第一处理平台执行的步骤可单独实现为第一处理平台侧的实施例;请求端执行的步骤可单独实现为请求端侧的实施例;第一处理端执行的步骤可单独实现为第一处理端的实施例。
图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业务处理系统中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501,请求端登录第一处理平台,并通过该第一处理平台提交业务处理请求。
业务处理请求包括请求内容和处理对象。
步骤502,第一处理平台接收请求端发送的业务处理请求。
步骤503,第一处理平台基于获取到的业务处理请求,将业务处理请求中的数据存储至邮件服务器对应的存储位置;将业务处理请求中的数据与邮件服务器的模板数据结合得到邮件服务器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将业务流程列表指向处理对象。
步骤504,第一处理平台每隔预设时长检测邮件发送列表中是否存在待发送的第一处理消息。若存在,则调用邮件服务器的第二接口;通过第二接口向邮件服务器发送第一处理消息;若不存在,则再次执行本步骤。
其中,邮件发送列表中的第一处理消息为还未向邮件服务器发送的第一处理消息。
步骤505,邮件服务器接收第一处理消息,将第一处理消息的消息格式转换为第二处理消息的消息格式,得到第二处理消息;将第二处理消息发送至邮件客户端。
其中,第二处理消息的消息格式是指在邮件服务器与邮件客户端之间传输的消息格式,第二处理消息包括第一处理消息中携带的请求内容、处理对象、邮件模板数据和处理反馈的返回方式。
步骤506,邮件客户端接收第二处理消息,通过邮件客户端的邮件界面输出提醒消息,执行步骤507或者步骤512。
步骤507,邮件客户端在接收到对提醒消息的触发操作时生成检测消息;按照第二处理消息中的返回方式向第一处理平台发送检测消息,该检测消息包括业务处理请求的业务流程标识。
步骤508,第一处理平台接收检测消息;确定检测消息中业务流程标识指示的业务流程是否与第一处理平台中的当前业务流程相同;若不同,则向邮件客户端发送失效指示,执行步骤509;若相同,则向邮件客户端发送有效指示,执行步骤510。
步骤509,邮件客户端接收第一处理平台发送的失效指示;基于该失效指示输出失效提示,该失效提示用于提示请求内容已处理,流程结束。
步骤510,邮件客户端接收有效指示;基于该有效指示输出提醒消息中的请求内容;接收对提醒消息中的请求内容进行处理的处理操作;基于处理操作生成处理反馈;对处理反馈中的消息参数进行加密。
处理反馈用于触发第一处理平台使其它第一处理消息失效,其它第一处理消息是指第一处理平台生成的、且未接收到对应的处理反馈的第一处理消息。第二处理消息包括第一处理消息中携带的请求内容、处理对象、邮件模板数据和处理反馈的返回方式。
可选地,处理反馈还用于触发第一处理平台根据处理结果确定是否自动进入下一处理流程。
示意性地,处理反馈中待加密的消息参数包括:处理结果和/或处理对象的对象信息(比如:帐号信息)。
可选地,第一处理平台在显示提醒消息的请求内容时还会显示处理控件,比如:“同意”控件和“不同意”控件;处理操作是作用于处理控件上的操作,比如:点击操作、长按操作等,本实施例不对处理操作的类型作限定。步骤511,邮件客户端按照第二处理消息中的返回方式将处理反馈发送至第一处理平台。
可选地,第二处理消息中的返回方式为向第一处理平台发送数据的回传函数,邮件客户端按照第二处理消息中的返回方式将处理反馈发送至第一处理平台,包括:邮件客户端调用网页客户端,触发网页客户端通过回传函数将处理反馈发送至第一处理平台。
步骤512,第一处理平台接收处理反馈,基于该处理反馈使其它处理平台的第一处理消息失效;确定业务处理请求对应的业务流程是否结束;在结束时,流程结束;在未结束时,执行步骤513。
处理反馈可以是第一处理端发送的;或者,也可以是第二处理平台发送的;或者,还可以是第二处理端发送的。其它处理平台的第一处理消息是指未发送的对应的处理反馈的第一处理消息。
比如:处理反馈是第一处理端发送的,则其它处理平台的第一处理消息是指向业务流程服务器和邮件服务器发送的第一处理消息。此时,使其它处理平台的第一处理消息失效参考步骤302的第一种场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又比如:处理反馈是业务流程服务器发送的,则其它处理平台的第一处理消息包括向第一处理端发送的第一处理消息和向邮件服务器发送的第一处理消息。此时,使其它处理平台的第一处理消息失效参考步骤302的第二种场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再比如:处理反馈是邮件客户端发送的,则其它处理平台的第一处理消息包括向第一处理端发送的第一处理消息和向业务流程服务器发送的第一处理消息。此时,使其它处理平台的第一处理消息失效参考步骤302的第三种场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513,第一处理平台基于下一业务流程的待处理信息生成业务处理请求;将业务流程列表指向下一业务流程对应的处理对象,再次执行步骤503。
下一业务流程的待处理信息包括下一业务流程的请求内容和下一业务流程的处理对象。其中,下一业务流程的请求内容与已处理的业务流程的请求内容相同。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通过邮件服务器向邮件客户端发送第二处理消息以触发邮件客户端输出提醒消息,可以解决处理对象仅通过第一处理端接收提醒消息,导致无法及时获知待处理业务的问题;由于处理对象不仅可以通过第一处理端获取提醒消息,还可以通过邮件获取提醒消息,而邮件客户端无需登录第一处理平台就可以输出提醒消息,因此,可以提高处理对象获知待处理业务的及时性。
通过接收到处理反馈时使其它处理平台的第一处理消息失效,可以保证各个处理平台消息处理的同步。
可选地,上述第一处理平台执行的步骤可单独实现为第一处理平台侧的实施例;请求端执行的步骤可单独实现为请求端侧的实施例;邮件服务器执行的步骤可单独实现为邮件服务器侧的实施例;邮件客户端执行的步骤可单独实现为邮件客户端侧的实施例。
图6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业务处理系统中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601,请求端登录第一处理平台,并通过该第一处理平台提交业务处理请求。
业务处理请求包括请求内容和处理对象。
步骤602,第一处理平台接收请求端发送的业务处理请求。
步骤603,第一处理平台基于获取到的业务处理请求,将业务处理请求中的数据存储至业务流程服务器对应的存储位置;将业务处理请求中的数据与业务流程服务器的模板数据结合得到业务流程服务器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将业务流程列表指向处理对象。
步骤604,第一处理平台每隔检测时长检测客户端发送列表是否存在待发送的第一处理消息;若存在,则调用业务流程服务器的第一接口;通过第一接口向业务流程服务器发送第一处理消息,执行步骤605和607;若不存在,则再次执行本步骤。
步骤605,第一处理平台每隔一定时长检测第一处理平台是否更新至下一业务流程;在更新至下一业务流程时向业务流程服务器发送下一业务流程指示,执行步骤606;在未更新至下一业务流程时再次执行本步骤。
在这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处理平台发送的下一业务流程指示用于触发业务流程服务器将业务流程指向下一个处理对象。相应地,处理客户端的提醒消息也会自动进行更新,即上一个处理对象对应的待办信息显示界面中的业务自动结束,当前处理对象对应的待办信息显示界面出现新的业务。
可选地,下一业务流程指示与失效指示相同。换句话说,下一业务流程指示与失效指示具有相同的作用。
步骤606,业务流程服务器接收下一业务流程指示;基于下一业务流程的待处理信息和目标实例再次生成第二处理消息,将第二处理消息发送至处理客户端,执行步骤608。
下一业务流程的待处理信息包括下一业务流程的请求内容和下一业务流程的处理对象。其中,下一业务流程的请求内容与已处理的业务流程的请求内容相同。
可选地,第二处理消息与失效消息相同。换句话说,第二处理消息与失效消息具有相同的作用。
其中,客户端发送列表中的第一处理消息为待向业务流程服务器发送的第一处理消息。
步骤607,业务流程服务器接收第一处理消息;获取第一处理消息指示的业务流程的目标实例;基于第一处理消息和目标实例生成第二处理消息;将第二处理消息发送至处理客户端。
可选地,每个业务流程对应一个实例,该实例在业务处理请求生成之后,根据该业务处理请求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创建,在整个业务流程结束时结束。
步骤608,处理客户端接收第二处理消息,通过处理对象对应的待办信息显示界面输出提醒消息,执行步骤609或步骤613。
步骤609,处理客户端接收对提醒消息中的请求内容进行处理的处理操作;基于处理操作生成处理反馈。
处理反馈用于触发第一处理平台使其它第一处理消息失效,其它第一处理消息是指第一处理平台生成的、且未接收到对应的处理反馈的第一处理消息。
可选地,处理反馈还用于触发第一处理平台根据处理结果确定是否自动进入下一处理流程。
第二处理消息包括第一处理消息中携带的请求内容、处理对象和目标实例。
示意性地,处理反馈中待加密的消息参数包括:处理结果和/或处理对象的对象信息(比如:帐号信息)。
步骤610,处理客户端将处理反馈发送至业务流程服务器。
步骤611,业务流程服务器接收处理客户端发送的对请求内容的处理反馈;对处理反馈中的消息参数进行加密。
处理反馈用于触发第一处理平台使其它第一处理消息失效,其它第一处理消息是指第一处理平台生成的、且未接收到对应的处理反馈的第一处理消息。
可选地,返回方式为webservice接口。
步骤612,业务流程服务器按照第一处理消息中的返回方式向第一处理平台发送处理反馈。
步骤613,第一处理平台接收处理反馈;基于该处理反馈使其它处理平台的第一处理消息失效;确定业务处理请求对应的业务流程是否结束;在结束时,结束目标实例且流程结束;在未结束时,执行步骤605。
处理反馈可以是第一处理端发送的;或者,也可以是第二处理平台发送的;或者,还可以是第二处理端发送的。其它处理平台的第一处理消息是指未发送的对应的处理反馈的第一处理消息。
比如:处理反馈是第一处理端发送的,则其它处理平台的第一处理消息是指向业务流程服务器和邮件服务器发送的第一处理消息。此时,使其它处理平台的第一处理消息失效参考步骤302的第一种场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又比如:处理反馈是业务流程服务器发送的,则其它处理平台的第一处理消息包括向第一处理端发送的第一处理消息和向邮件服务器发送的第一处理消息。此时,使其它处理平台的第一处理消息失效参考步骤302的第二种场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再比如:处理反馈是邮件客户端发送的,则其它处理平台的第一处理消息包括向第一处理端发送的第一处理消息和向业务流程服务器发送的第一处理消息。此时,使其它处理平台的第一处理消息失效参考步骤302的第三种场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通过业务流程服务器向处理客户端发送第二处理消息以触发处理客户端输出提醒消息,可以解决处理对象仅通过第一处理端接收提醒消息,导致无法及时获知待处理业务的问题;由于处理对象不仅可以通过第一处理端获取提醒消息,还可以通过处理客户端获取提醒消息,而处理客户端可以实时地输出提醒消息,因此,可以提高处理对象获知待处理业务的及时性。
通过接收到处理反馈时使其它处理平台的第一处理消息失效,可以保证各个处理平台消息处理的同步。
可选地,上述第一处理平台执行的步骤可单独实现为第一处理平台侧的实施例;请求端执行的步骤可单独实现为请求端侧的实施例;业务流程服务器执行的步骤可单独实现为业务流程服务器侧的实施例;处理客户端执行的步骤可单独实现为处理客户端侧的实施例。
图7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装置的框图,本实施例以该装置应用于图1所示的业务处理系统中的第一处理平台120中为例进行说明。该装置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模块:请求获取模块710、消息生成模块720、第一发送模块730和第二发送模块740。
请求获取模块710,用于获取业务处理请求,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包括请求内容和处理对象;
消息生成模块720,用于基于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和多个处理平台的模板数据生成每个处理平台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所述多个处理平台包括所述第一处理平台和第二处理平台,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处理业务的方式与所述第一处理平台处理业务的方式不同;
第一发送模块730,用于在与所述第一处理平台通信相连的第一处理端登录所述第一处理平台时向所述第一处理端发送该第一处理端对应的所述第一处理消息,触发所述第一处理端输出提醒消息以提示所述处理对象对所述请求内容进行处理;
第二发送模块740,用于向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发送该第二处理平台对应的所述第一处理消息,触发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基于所述第一处理消息向对应的第二处理端发送第二处理消息;所述第二处理消息用于触发所述第二处理端输出提醒消息以提示所述处理对象对所述请求内容进行处理。
相关细节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
图8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装置的框图,本实施例以该装置应用于图1所示的业务处理系统中的第二处理平台140中为例进行说明。该装置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模块:消息接收模块810、消息生成模块820和消息发送模块830。
消息接收模块810,用于接收第一处理平台发送的第一处理消息,所述第一处理消息是所述第一处理平台基于获取到的业务处理请求与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对应的模板数据生成的,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包括请求内容和处理对象;
消息生成模块820,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处理消息生成第二处理消息,所述第二处理消息包括所述请求内容和所述处理对象;
消息发送模块830,用于向与所述第二处理平台通信相连的第二处理端发送所述第二处理消息,触发所述第二处理端输出提醒消息以提示所述处理对象对所述请求内容进行处理。
相关细节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
图9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装置的框图,本实施例以该装置应用于图1所示的业务处理系统中的第二处理端150中为例进行说明。该装置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模块:消息接收模块910和消息输出模块920。
消息接收模块910,用于接收第二处理平台发送的第二处理消息,所述第二处理消息是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基于第一处理平台发送的与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生成的;所述第一处理消息是所述第一处理平台基于获取到的业务处理请求与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对应的模板数据生成的,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包括请求内容和处理对象;
消息输出模块920,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处理消息输出提醒消息,所述提醒消息用于提示所述处理对象对所述请求内容进行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业务处理装置在进行业务处理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业务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装置与业务处理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图10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可以是图1所示的业务处理系统中的第一处理平台120、第二处理平台140或者第二处理端150。该装置至少包括处理器1001和存储器1002。
处理器10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比如:4核心处理器、8核心处理器等。处理器1001可以采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PLA
(Programmable Logic Array,可编程逻辑阵列)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1001也可以包括主处理器和协处理器,主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唤醒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器,也称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协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待机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低功耗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001可以在集成有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像处理器),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001还可以包括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处理器,该AI处理器用于处理有关机器学习的计算操作。
存储器10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的。存储器1002还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存储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1002中的非暂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指令,该至少一个指令用于被处理器1001所执行以实现本申请中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业务处理装置还可选包括有:外围设备接口和至少一个外围设备。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和外围设备接口之间可以通过总线或信号线相连。各个外围设备可以通过总线、信号线或电路板与外围设备接口相连。示意性地,外围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射频电路、触摸显示屏、音频电路、和电源等。
当然,业务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更少或更多的组件,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本申请还提供有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业务处理方法。
可选地,本申请还提供有一种计算机产品,该计算机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业务处理方法。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9)

1.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第一处理平台中,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业务处理请求,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包括请求内容和处理对象;
基于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和多个处理平台的模板数据生成每个处理平台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所述多个处理平台包括所述第一处理平台和第二处理平台,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处理业务的方式与所述第一处理平台处理业务的方式不同;
在与所述第一处理平台通信相连的第一处理端登录所述第一处理平台时,向所述第一处理端发送与所述第一处理端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触发所述第一处理端输出提醒消息以提示所述处理对象对所述请求内容进行处理;
向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发送与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触发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基于所述第一处理消息向对应的第二处理端发送第二处理消息;所述第二处理消息用于触发所述第二处理端输出提醒消息以提示所述处理对象对所述请求内容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消息包括对所述请求内容进行处理后处理反馈的返回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处理平台、所述第一处理端或所述第二处理端按照对应的返回方式返回的处理反馈;
基于所述处理反馈使其它第一处理消息失效,所述其它第一处理消息是指未接收到对应的处理反馈的第一处理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处理反馈使其它第一处理消息失效,包括:
对于未发送所述处理反馈的未反馈设备,向所述未反馈设备发送失效指示,所述失效指示用于指示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失效,所述未反馈设备为未发送所述处理反馈的所述第二处理平台、所述第一处理端、和/或所述第二处理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包括业务流程服务器,所述第二处理端包括与所述业务流程服务器通信相连的处理客户端;所述向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发送与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包括:调用所述业务流程服务器的第一接口;通过所述第一接口将所述第一处理消息发送至所述流程管理服务器,以触发所述流程管理服务器获取对应的业务流程的目标实例;基于所述目标实例和所述第一处理消息生成所述第二处理消息;
和/或,
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包括邮件服务器,所述第二处理端包括与所述邮件服务器通信相连的邮件客户端;所述向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发送与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包括:调用所述邮件服务器的第二接口;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将与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对应第一处理消息发送至所述邮件服务器,以触发所述邮件服务器向所述邮件客户端发送所述第二处理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对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处理完成后,确定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对应的业务流程是否结束;
在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对应的业务流程未结束时,基于下一业务流程的待处理信息生成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并再次执行所述基于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和多个处理平台的模板数据生成每个处理平台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或者,向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发送下一业务流程指示,以触发所述第二处理平台进行下一业务流程的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处理请求用于请求申请代码仓库的权限,所述请求内容包括:代码仓库分支名、分支目录和权限类型。
7.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第二处理平台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处理平台发送的第一处理消息,所述第一处理消息是所述第一处理平台基于获取到的业务处理请求与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对应的模板数据生成的,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包括请求内容和处理对象;
基于所述第一处理消息生成第二处理消息,所述第二处理消息包括所述请求内容和所述处理对象;
向与所述第二处理平台通信相连的第二处理端发送所述第二处理消息,触发所述第二处理端输出提醒消息以提示所述处理对象对所述请求内容进行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处理平台为业务流程服务器,所述第二处理端包括与所述业务流程服务器通信相连的处理客户端;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处理消息生成第二处理消息,包括:获取第一处理消息指示的业务流程的目标实例;基于所述第一处理消息和所述目标实例生成第二处理消息;
和/或,
所述第二处理平台为邮件服务器,所述第二处理端包括与所述邮件服务器通信相连的邮件客户端;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处理消息生成第二处理消息,包括:将所述第一处理消息的消息格式转换为所述第二处理消息的消息格式,得到所述第二处理消息,所述第二处理消息的消息格式是指在所述邮件服务器与所述邮件客户端之间传输的消息格式,所述第二处理消息包括所述第一处理消息中携带的所述请求内容、所述处理对象、邮件模板数据和处理反馈的返回方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平台为业务流程服务器,所述第一处理消息包括对所述请求内容进行处理后处理反馈的返回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处理客户端发送的对所述请求内容的处理反馈;
按照所述返回方式向所述第一处理平台发送所述处理反馈,以触发所述第一处理平台使其它第一处理消息失效,所述其它第一处理消息是指所述第一处理平台生成的、且未接收到对应的处理反馈的第一处理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平台为业务流程服务器,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处理平台发送的下一业务流程指示,所述下一业务流程指示用于指示业务流程已更新至下一业务流程;
基于所述下一业务流程的待处理信息和所述目标实例再次生成第二处理消息,触发执行所述向与所述第二处理平台通信相连的第二处理端发送所述第二处理消息的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平台为业务流程服务器,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处理平台发送的失效指示,所述失效指示用于指示所述为业务流程服务器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失效;
基于所述失效指示向所述处理客户端发送失效消息,以触发所述处理客户端停止输出所述提醒消息。
12.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第二处理端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二处理平台发送的第二处理消息,所述第二处理消息是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基于第一处理平台发送的与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生成的;所述第一处理消息是所述第一处理平台基于获取到的业务处理请求与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对应的模板数据生成的,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包括请求内容和处理对象;
基于所述第二处理消息输出提醒消息,所述提醒消息用于提示所述处理对象对所述请求内容进行处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处理平台为业务流程服务器,所述第二处理端包括与所述业务流程服务器通信相连的处理客户端;所述提醒消息通过所述处理客户端中所述处理对象对应的待办信息显示界面输出;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对所述提醒消息中的请求内容进行处理的处理操作;基于所述处理操作生成处理反馈;将所述处理反馈发送至所述业务流程服务器,以使所述业务流程服务器按照对应的返回方式向所述第一处理平台发送所述处理反馈,以触发所述第一处理平台使其它第一处理消息失效,所述其它第一处理消息是指所述第一处理平台生成的、且未接收到对应的处理反馈的第一处理消息;
和/或,
所述第二处理平台为邮件服务器,所述第二处理端包括与所述邮件服务器通信相连的邮件客户端;所述提醒消息通过所述邮件客户端的邮件界面输出;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对所述提醒消息中的请求内容进行处理的处理操作;基于所述处理操作生成处理反馈;按照所述第二处理消息中的返回方式将所述处理反馈发送至所述第一处理平台,以触发所述第一处理平台使其它第一处理消息失效,所述其它第一处理消息是指所述第一处理平台生成的、且未接收到对应的处理反馈的第一处理消息;所述第二处理消息包括所述第一处理消息中携带的所述请求内容、所述处理对象、邮件模板数据和所述处理反馈的返回方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处理端包括与所述业务流程服务器通信相连的处理客户端,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失效消息;基于所述失效消息停止输出所述提醒消息;
所述第二处理端包括与所述邮件服务器通信相连的邮件客户端,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对所述提醒消息的触发操作;基于所述触发操作生成检测消息,所述检测消息包括所述业务处理请求的业务流程标识;按照所述第二处理消息中的返回方式向所述第一处理平台发送所述检测消息,以使所述第一处理平台基于所述业务流程标识确定所述邮件服务器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是否失效,并在所述邮件服务器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失效时向所述邮件客户端发送失效指示;接收所述第一处理平台发送的所述失效指示;基于所述失效指示输出失效提示,所述失效提示用于提示所述请求内容已处理。
15.一种业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第一处理平台中,所述装置包括:
请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业务处理请求,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包括请求内容和处理对象;
消息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和多个处理平台的模板数据生成每个处理平台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所述多个处理平台包括所述第一处理平台和第二处理平台,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处理业务的方式与所述第一处理平台处理业务的方式不同;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与所述第一处理平台通信相连的第一处理端登录所述第一处理平台时向所述第一处理端发送与所述第一处理端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触发所述第一处理端输出提醒消息以提示所述处理对象对所述请求内容进行处理;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发送与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触发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基于所述第一处理消息向对应的第二处理端发送第二处理消息;所述第二处理消息用于触发所述第二处理端输出提醒消息以提示所述处理对象对所述请求内容进行处理。
16.一种业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第二处理平台中,所述装置包括:
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处理平台发送的第一处理消息,所述第一处理消息是所述第一处理平台基于获取到的业务处理请求与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对应的模板数据生成的,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包括请求内容和处理对象;
消息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处理消息生成第二处理消息,所述第二处理消息包括所述请求内容和所述处理对象;
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向与所述第二处理平台通信相连的第二处理端发送所述第二处理消息,触发所述第二处理端输出提醒消息以提示所述处理对象对所述请求内容进行处理。
17.一种业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第二处理端中,所述装置包括:
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处理平台发送的第二处理消息,所述第二处理消息是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基于第一处理平台发送的与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对应的第一处理消息生成的;所述第一处理消息是所述第一处理平台基于获取到的业务处理请求与所述第二处理平台对应的模板数据生成的,所述业务处理请求包括请求内容和处理对象;
消息输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处理消息输出提醒消息,所述提醒消息用于提示所述处理对象对所述请求内容进行处理。
18.一种业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7至11任一项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12至14任一项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
1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7至11任一项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12至14任一项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
CN201911219086.6A 2019-12-03 2019-12-03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1256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19086.6A CN111125681A (zh) 2019-12-03 2019-12-03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19086.6A CN111125681A (zh) 2019-12-03 2019-12-03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25681A true CN111125681A (zh) 2020-05-08

Family

ID=70497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19086.6A Pending CN111125681A (zh) 2019-12-03 2019-12-03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2568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67680A (zh) * 2021-12-27 2022-05-31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请求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412524A (zh) * 2022-08-25 2022-11-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6578650A (zh) * 2023-07-11 2023-08-11 太平金融科技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数据同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3671A (zh) * 2013-07-25 2013-12-25 平顶山中选自控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et的多平台协同办公系统
CN105306508A (zh) * 2014-07-17 2016-02-0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7645524A (zh) * 2016-07-21 2018-01-3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推送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CN110378826A (zh) * 2019-07-23 2019-10-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3671A (zh) * 2013-07-25 2013-12-25 平顶山中选自控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et的多平台协同办公系统
CN105306508A (zh) * 2014-07-17 2016-02-0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7645524A (zh) * 2016-07-21 2018-01-3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推送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CN110378826A (zh) * 2019-07-23 2019-10-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67680A (zh) * 2021-12-27 2022-05-31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请求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412524A (zh) * 2022-08-25 2022-11-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5412524B (zh) * 2022-08-25 2024-04-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6578650A (zh) * 2023-07-11 2023-08-11 太平金融科技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数据同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66290B (zh) 服务配置管理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服务器
CN111125681A (zh)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131504B (zh) 一种网页编辑、展示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242281A (zh) 一种灰度发布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608825A (zh) 基于多云管理平台的资源管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12733001A (zh) 获取订阅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788251B (zh) 视频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087475B (zh) 一种云平台组件应用的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及消息服务器
CN110737655A (zh) 用于上报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12199441B (zh) 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同步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821254A (zh) 接口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3420046A (zh) 非关系型数据库的数据操作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1014970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transaction
CN115694699A (zh) 时延参数采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92935B (zh) 一种用于机器学习的数据共享方法和虚拟训练装置
CN113971191A (zh) 一种数据导入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28911A (zh) 审校请求处理系统、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729451B (zh) 一种数据库的信息录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936643B (zh) 一种设备联动方法以及终端设备
CN115185841A (zh) 系统重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95932B (zh) 基于哈希算法的短信链路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076380B (zh) 数据同步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16980A (zh) 数据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031960B (zh) 代码编译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9684386B (zh) 报表协同编排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