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24654B - 一种账户退出时间设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账户退出时间设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24654B
CN111124654B CN201911415673.2A CN201911415673A CN111124654B CN 111124654 B CN111124654 B CN 111124654B CN 201911415673 A CN201911415673 A CN 201911415673A CN 111124654 B CN111124654 B CN 1111246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ount
target
risk level
time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1567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24654A (zh
Inventor
李�昊
刘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nk of China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nk of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nk of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Bank of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41567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246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246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246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246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246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48Program initiating; Program switching, e.g. by interrupt
    • G06F9/4806Task transfer initiation or dispatching
    • G06F9/4812Task transfer initiation or dispatching by interrupt, e.g. masked
    • G06F9/4825Interrupt from clock, e.g. time of d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5Risk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activit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账户退出时间设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用户当前通过目标应用办理的业务对应的业务标识,然后根据该业务标识确定该目标对应的目标风险等级,进而根据预设账户退出时间和目标风险等级,确定目标账户退出时间。该方法基于用户通过目标应用办理的业务的风险等级,灵活地确定账户退出时间,保证可以在用户不使用应用的情况下,自动快速地退出应用中登录的用户账户,从而保证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以及个人资产的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账户退出时间设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账户退出时间设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展,各类在移动终端上运行的应用(Application,APP)层出不穷,这些应用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目前,用户使用的很多应用均会涉及个人隐私信息和/或个人资产,例如,一些应用记录有用户的身份信息、住址信息等个人信息,并且可以为用户提供支付服务、转账服务等,此类应用的安全性一直受到广大用户的重点关注。
上述涉及用户个人隐私信息和/或个人资产的应用为了保证用户的信息安全,通常会在检测到用户长时间不操作应用的情况下,根据用户个人设置的时间或系统默认设置的时间,强制退出登录用户的账户。以手机银行APP为例,用户在终端上通过手机银行APP登录自身的账户后,手机银行APP会检测用户对自身触发的操作,若检测到用户长时间没有触发操作,为了保证用户的资金和个人信息的安全性,手机银行APP会根据用户设置的退出时间或系统默认设置的退出时间,强制退出用户账户的登录。
然而,上述账户退出时间通常情况下都是固定的,难以灵活地变动,一定程度上难以可靠地保证应用所涉及的用户个人隐私信息和/或个人资产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账户退出时间设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灵活地设置应用上登录账户的退出时间,保障用户个人隐私信息及个人资产的安全。
有鉴于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账户退出时间设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当前通过目标应用办理的业务对应的业务标识;
根据所述业务标识,确定所述业务对应的目标风险等级;
根据预设账户退出时间和所述目标风险等级,确定目标账户退出时间。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业务标识,确定所述业务对应的目标风险等级,包括:
根据所述业务标识,确定所述业务对应的资金安全风险等级和信息安全风险等级;
从所述资金安全风险等级和所述信息安全风险等级中选取最大值作为所述目标风险等级。
可选的,所述根据预设账户退出时间和所述目标风险等级,确定目标账户退出时间,包括:
计算所述预设账户退出时间与所述目标风险等级的比值,作为所述目标账户退出时间。
可选的,在所述根据预设账户退出时间和所述目标风险等级,确定目标账户退出时间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比对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与预存的合法生物特征信息是否一致,若一致,则确定对比结果为1,若不一致,则确定对比结果为0;
则所述根据预设账户退出时间和所述目标风险等级,确定目标账户退出时间,包括:
计算所述预设账户退出时间与所述目标风险等级的比值,作为第一账户退出时间;
计算所述第一账户退出时间与参考比例的比值,作为所述目标账户退出时间;所述参考比例等于2减去所述比对结果。
可选的,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包括以下信息的至少一种:虹膜信息、指纹信息。
可选的,在所述根据预设账户退出时间和所述目标风险等级,确定目标账户退出时间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应用运行过程中用户的眼球焦点;
根据所述眼球焦点确定用户注视屏幕的时间占比;
则所述根据预设账户退出时间和所述目标风险等级,确定目标账户退出时间,包括:
计算所述预设账户退出时间与所述目标风险等级的比值,作为第一账户退出时间;
计算所述第一账户退出时间与所述时间占比的乘积,作为所述目标账户退出时间。
可选的,在所述根据预设账户退出时间和所述目标风险等级,确定目标账户退出时间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应用过程中用户的眼球焦点;
根据所述眼球焦点确定用户注视屏幕的时间占比;
则所述根据预设账户退出时间和所述目标风险等级,确定目标账户退出时间,包括:
计算所述预设账户退出时间与所述目标风险等级的比值,作为第一账户退出时间;
计算所述第一账户退出时间与所述参考比例的比值,作为第二账户退出时间;
计算所述第二账户退出时间与所述时间占比的乘积,作为所述目标账户退出时间。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账户退出时间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业务标识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当前通过目标应用办理的业务对应的业务标识;
风险等级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业务标识,确定所述业务对应的目标风险等级;
退出时间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账户退出时间和所述目标风险等级,确定目标账户退出时间。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账户退出时间设置方法。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账户退出时间设置方法。
本申请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账户退出时间设置方法。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账户退出时间设置方法,在该方法中,终端设备先获取用户当前通过目标应用办理的业务对应的业务标识,然后根据该业务标识确定该目标对应的目标风险等级,进而根据预设账户退出时间和目标风险等级,确定目标账户退出时间。该方法基于用户通过目标应用办理的业务的风险等级,灵活地确定账户退出时间,保证可以在用户不使用应用的情况下,自动快速地退出应用中登录的用户账户,从而保证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以及个人资产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账户退出时间设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账户退出时间设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现有技术中,对于一些会涉及用户个人隐私信息和/或个人资产的应用,其若检测到用户一段时间内没有触发与自身相关的操作,通常会按照用户设置的退出时间或者系统默认设置的退出时间,退出应用上当前登录的用户账户,以保证该用户账户涉及的个人隐私信息和/或个人资产的安全。然而,由于上述退出时间均是固定设置的,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此类退出时间仍无法可靠地保证用户账户涉及的个人隐私信息和/或个人资产的安全性。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账户退出时间设置方法,该方法可以灵活地设置应用上登录账户的退出时间,确保用户账户涉及的个人隐私信息和/或个人资产的安全性。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账户退出时间设置方法中,终端设备先获取用户当前通过目标应用办理的业务对应的业务标识,然后根据该业务标识确定该目标对应的目标风险等级,进而根据预设账户退出时间和目标风险等级,确定目标账户退出时间。该方法基于用户通过目标应用办理的业务的风险等级,灵活地确定账户退出时间,保证可以在用户不使用应用的情况下,自动快速地退出应用中登录的用户账户,从而保证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以及个人资产的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账户退出时间设置方法的设备终端设备,具体可以为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等。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账户退出时间设置方法进行介绍。
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账户退出时间设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账户退出时间设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用户当前通过目标应用办理的业务对应的业务标识。
运行在终端设备上的目标应用响应于用户触发的操作启动后,会进一步检测用户通过自身办理的业务,并获取与用户所办理的业务相对应的业务标识,该业务标识可以唯一标识该业务。
应理解,上述业务标识可以表现为各种形式,例如可以表现为由一串字符组成的业务码,在此不对该业务标识的具体表现形式做任何限定。
步骤102:根据所述业务标识,确定所述业务对应的目标风险等级。
终端设备获取到与用户当前通过目标应用办理的业务对应的业务标识后,可以进一步根据该业务标识,确定用户当前通过目标应用办理的业务所对应的风险等级,即确定该业务对应的目标风险等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中预先存储有风险等级对应关系表,其中包括各类业务与风险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相应地,终端设备获取到与用户当前办理的业务对应的业务标识后,可以通过查找该风险等级对应关系表,确定与用户当前办理的业务对应的目标风险等级。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与服务器进行信息交互,确定与用户当前办理的业务对应的目标风险等级。具体的,终端设备获取到与用户当前办理的业务对应的业务标识后,可以将该业务标识添加至风险等级获取请求中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该风险等级获取请求后,根据其中携带的业务标识确定与用户当前办理的业务对应的目标风险等级,并将该目标风险等级返回至终端设备。
通常情况下,终端设备根据业务标识确定出的风险等级包括资金安全风险等级和信息安全风险等级,终端设备可以从资金安全风险等级和信息安全风险等级中选取最大值,作为与用户当前办理的业务对应的目标风险等级。
具体的,终端设备可以从风控系统查询与用户当前办理的业务对应的资金安全风险等级R1,资金安全风险等级R1的取值范围通常为1至4,其中4的风险最高;终端设备可以从接口管理系统查询与用户当前办理的业务对应的信息安全风险等级R2,信息安全风险等级R2的取值范围通常为1至3,其中3的风险最高。获取到资金安全风险等级R1和信息安全风险等级R2后,终端设备可以从资金安全风险等级R1和信息安全风险等级R2中选取最大值Rmax,作为目标风险等级。
可选的,与此同时,终端设备还可以获取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并对比所获取的生物特征信息与终端设备中预存的合法生物特征信息是否一致,若一致,则确定对比结果为1,若不一致,则确定对比结果为0。该对比结果可以在后续确定目标账户退出时间时得以应用。上述生物特征信息具体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虹膜信息、指纹信息。
以终端设备获取的生物特征信息为虹膜信息为例,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自身配置的摄像头获取当前用户的虹膜信息,并对比该虹膜信息与预先存储的合法用户的虹膜信息是否一致,若二者一致,则确定对比结果C为1,若二者不一致,则确定对比结果C为0。
可选的,与此同时,终端设备还可以获取目标应用运行过程中用户的眼球焦点,并根据该眼球焦点确定用户注视屏幕的时间占比。该时间占比可以在后续确定目标账户退出时间时得以应用。
具体的,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眼球跟踪技术,通过自身配置的摄像头获取用户的眼球焦点,并将所获取的眼球焦点转换为对应的屏幕位置,进而根据应用运行过程中多次获取的眼球焦点所对应的屏幕位置,确定用户注视屏幕的时间占比F。
应理解,在实际应用中,终端设备可以仅获取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也可以仅获取用户的眼球焦点,还可以同时获取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和眼球焦点,本申请在此不对终端设备额外获取的参考信息做任何限定。
步骤103:根据预设账户退出时间和所述目标风险等级,确定目标账户退出时间。
终端设备确定出与用户当前通过目标应用办理的业务对应的目标风险等级后,可以进一步根据预设账户退出时间和该目标风险等级,确定目标账户退出时间。其中,预设账户退出时间可以是用户预先人为设置的时间,也可以是系统默认设置的时间;目标账户退出时间是指以用户账户登录目标应用的时间为起点、以目标应用强制退出该用户账户登录的时间为终点的时间长度,目标应用检测到用户账户的登录时间满足该目标账户退出时间时,相应地强制退出该用户账户的登录。
具体实现时,终端设备可以计算预设账户退出时间Tbase与目标风险等级Rmax的比值,作为目标账户退出时间T1,即T1=Tbase/Rmax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终端设备经步骤102确定出了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与合法生物特征信息之间的对比结果C,则终端设备可以先计算预设账户退出时间Tbase与目标风险等级Rmax的比值,作为第一账户退出时间T1,即T1=Tbase/Rmax;然后再计算该第一账户退出时间T1与参考比例的比值,作为目标账户退出时间T2,该参考比例等于2减去对比结果C,即T2=T1/(2-C)。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终端设备经步骤102根据用户的眼球焦点确定出了用户注视屏幕的时间占比F,则终端设备可以先计算预设账户退出时间Tbase与目标风险等级Rmax的比值,作为第一账户退出时间T1,即T1=Tbase/Rmax;然后再计算该第一账户退出时间T1与时间占比F的乘积,作为目标账户退出时间T3,即T3=T1*F。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终端设备经步骤102既确定出了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与合法生物特征信息之间的对比结果C,又根据用户的眼球焦点确定出了用户注视屏幕的时间占比F,则终端设备可以先计算预设账户退出时间Tbase与目标风险等级Rmax的比值,作为第一账户退出时间T1,即T1=Tbase/Rmax;然后,计算该第一账户退出时间T1与参考比例(2减去对比结果C)的比值,作为第二账户退出时间T2,即T2=T1/(2-C);进而,计算该第二账户退出时间T2与时间占比F的乘积,作为目标账户退出时间T3,即T3=T2*F。
在上述账户退出时间设置方法中,终端设备先获取用户当前通过目标应用办理的业务对应的业务标识,然后根据该业务标识确定该目标对应的目标风险等级,进而根据预设账户退出时间和目标风险等级,确定目标账户退出时间。该方法基于用户通过目标应用办理的业务的风险等级,灵活地确定账户退出时间,保证可以在用户不使用应用的情况下,自动快速地退出应用中登录的用户账户,从而保证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以及个人资产的安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账户退出时间设置装置。参见图2,图2为该账户退出时间设置装置2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
业务标识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用户当前通过目标应用办理的业务对应的业务标识;
风险等级确定模块202,用于根据所述业务标识,确定所述业务对应的目标风险等级;
退出时间确定模块203,用于根据预设账户退出时间和所述目标风险等级,确定目标账户退出时间。
可选的,所述风险等级确定模块2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业务标识,确定所述业务对应的资金安全风险等级和信息安全风险等级;
从所述资金安全风险等级和所述信息安全风险等级中选取最大值作为所述目标风险等级。
可选的,所述退出时间确定模块203具体用于:
计算所述预设账户退出时间与所述目标风险等级的比值,作为所述目标账户退出时间。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生物特征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比对模块,用于比对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与预存的合法生物特征信息是否一致,若一致,则确定对比结果为1,若不一致,则确定对比结果为0;
则所述退出时间确定模块203具体用于:
计算所述预设账户退出时间与所述目标风险等级的比值,作为第一账户退出时间;
计算所述第一账户退出时间与参考比例的比值,作为所述目标账户退出时间;所述参考比例等于2减去所述比对结果。
可选的,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包括以下信息的至少一种:虹膜信息、指纹信息。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眼球焦点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应用运行过程中用户的眼球焦点;
时间占比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眼球焦点确定用户注视屏幕的时间占比;
则所述退出时间确定模块203具体用于:
计算所述预设账户退出时间与所述目标风险等级的比值,作为第一账户退出时间;
计算所述第一账户退出时间与所述时间占比的乘积,作为所述目标账户退出时间。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眼球焦点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应用运行过程中用户的眼球焦点;
时间占比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眼球焦点确定用户注视屏幕的时间占比;
则所述退出时间确定模块203具体用于:
计算所述预设账户退出时间与所述目标风险等级的比值,作为第一账户退出时间;
计算所述第一账户退出时间与所述参考比例的比值,作为第二账户退出时间;
计算所述第二账户退出时间与所述时间占比的乘积,作为所述目标账户退出时间。
在上述账户退出时间设置装置中,业务标识获取模块先获取用户当前通过目标应用办理的业务对应的业务标识,然后,风险等级确定模块根据该业务标识确定该目标对应的目标风险等级,进而,退出时间确定模块根据预设账户退出时间和目标风险等级,确定目标账户退出时间。该装置基于用户通过目标应用办理的业务的风险等级,灵活地确定账户退出时间,保证可以在用户不使用应用的情况下,自动快速地退出应用中登录的用户账户,从而保证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以及个人资产的安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该设备具体为终端设备。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申请实施例方法部分。该终端可以为包括计算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英文全称: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英文缩写:PDA)等任意终端设备,以终端为手机为例:
图3示出的是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相关的手机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参考图3,手机包括:射频(英文全称:Radio Frequency,英文缩写:RF)电路310、存储器320、输入单元330、显示单元340、传感器350、音频电路360、无线保真(英文全称:wireless fidelity,英文缩写:WiFi)模块370、处理器380、以及电源3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3中示出的手机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存储器3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33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3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3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3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380是手机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3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320内的数据,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3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3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380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所包括的处理器380还具有以下功能:
获取用户当前通过目标应用办理的业务对应的业务标识;
根据所述业务标识,确定所述业务对应的目标风险等级;
根据预设账户退出时间和所述目标风险等级,确定目标账户退出时间。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380还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账户退出时间设置方法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介绍的账户退出时间设置方法。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英文全称:Read-OnlyMemory,英文缩写:ROM)、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全称:Random Access Memory,英文缩写: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的介质。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账户退出时间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当前通过目标应用办理的业务对应的业务标识;
根据所述业务标识,确定所述业务对应的目标风险等级;
根据预设账户退出时间和所述目标风险等级,确定目标账户退出时间;
在所述根据预设账户退出时间和所述目标风险等级,确定目标账户退出时间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比对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与预存的合法生物特征信息是否一致,若一致,则确定对比结果为1,若不一致,则确定对比结果为0;
获取所述目标应用运行过程中用户的眼球焦点;
根据所述眼球焦点确定用户注视屏幕的时间占比;
则所述根据预设账户退出时间和所述目标风险等级,确定目标账户退出时间,包括:
计算所述预设账户退出时间与所述目标风险等级的比值,作为第一账户退出时间;
计算所述第一账户退出时间与参考比例的比值,作为第二账户退出时间;所述参考比例等于2减去所述对比结果;
计算所述第二账户退出时间与所述时间占比的乘积,作为所述目标账户退出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业务标识,确定所述业务对应的目标风险等级,包括:
根据所述业务标识,确定所述业务对应的资金安全风险等级和信息安全风险等级;
从所述资金安全风险等级和所述信息安全风险等级中选取最大值作为所述目标风险等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包括以下信息的至少一种:虹膜信息、指纹信息。
4.一种账户退出时间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业务标识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当前通过目标应用办理的业务对应的业务标识;
风险等级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业务标识,确定所述业务对应的目标风险等级;
退出时间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账户退出时间和所述目标风险等级,确定目标账户退出时间;
生物特征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比对模块,用于比对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与预存的合法生物特征信息是否一致,若一致,则确定对比结果为1,若不一致,则确定对比结果为0;
眼球焦点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应用运行过程中用户的眼球焦点;
时间占比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眼球焦点确定用户注视屏幕的时间占比;
则所述退出时间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计算所述预设账户退出时间与所述目标风险等级的比值,作为第一账户退出时间;
计算所述第一账户退出时间与参考比例的比值,作为第二账户退出时间;所述参考比例等于2减去所述对比结果;
计算所述第二账户退出时间与所述时间占比的乘积,作为所述目标账户退出时间。
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账户退出时间设置方法。
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账户退出时间设置方法。
CN201911415673.2A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账户退出时间设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1246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15673.2A CN111124654B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账户退出时间设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15673.2A CN111124654B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账户退出时间设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24654A CN111124654A (zh) 2020-05-08
CN111124654B true CN111124654B (zh) 2023-08-18

Family

ID=70506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15673.2A Active CN111124654B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账户退出时间设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24654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49417A (ja) * 2006-03-14 2007-09-27 Ricoh Co Ltd 情報処理装置
JP2009181252A (ja) * 2008-01-30 2009-08-13 Fuji Xerox Co Ltd ログアウト管理装置、プログラム
JP2016019087A (ja) * 2014-07-07 2016-02-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7770150A (zh) * 2017-08-25 2018-03-06 北京元心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保护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8004656A1 (de) * 2008-01-16 2009-07-23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Verwaltung der Benutzungsberechtigungen bei einem Datenverarbeitungsnetzwerk und ein Datenverarbeitungsnetzwerk
JP5409164B2 (ja) * 2009-07-27 2014-02-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402577B2 (ja) * 2014-10-16 2018-10-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設定判断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49417A (ja) * 2006-03-14 2007-09-27 Ricoh Co Ltd 情報処理装置
JP2009181252A (ja) * 2008-01-30 2009-08-13 Fuji Xerox Co Ltd ログアウト管理装置、プログラム
JP2016019087A (ja) * 2014-07-07 2016-02-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7770150A (zh) * 2017-08-25 2018-03-06 北京元心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保护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24654A (zh) 2020-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00417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and association between human biological feature data and account
CN105590043B (zh)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US800113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a contact list
US11425571B2 (en) Devi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6550004B (zh) 业务对象的推荐方法及装置
US9569607B2 (en) Security verif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086317B (zh) 风险控制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05263126B (zh) 短信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951598B (zh) 应用界面的显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32885B (zh) 防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TW202203132A (zh) 電子設備投保的校驗方法和裝置
US20130176108A1 (en) Automated mechanism to switch user data sets in a touch-based device
CN107172194B (zh) 虚拟sim卡的管理方法、装置和通信终端
US20160110531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terminal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04579665B (zh) 鉴权方法及装置
CN105760729B (zh) 一种登录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777749B (zh) 一种诈骗电话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1124654B (zh) 一种账户退出时间设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977350B2 (en) Contact information display method and device, and information display method and device
KR20150033225A (ko) 시간외 근무 신청 장치 및 방법
CN104767880A (zh) 一种通信号码管理方法
TWM620815U (zh) 記錄用戶足跡的系統
CN116244764A (zh) Android设备的设备唯一ID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12214763A (zh) 一种数据的监控方法和装置
CN111191222A (zh) 一种密码验证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