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24476A - 业务规则配置和创建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业务规则配置和创建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24476A
CN111124476A CN201811291180.8A CN201811291180A CN111124476A CN 111124476 A CN111124476 A CN 111124476A CN 201811291180 A CN201811291180 A CN 201811291180A CN 111124476 A CN111124476 A CN 1111244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target
determining
business rule
catego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9118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24476B (zh
Inventor
林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9118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244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244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244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244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244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70Software maintenance or management
    • G06F8/71Version control;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业务规则配置方法,包括:根据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类别信息,确定目标用户所属的至少一个用户类别子集合;根据至少一个用户类别子集合,确定与目标用户相匹配的至少一个用户集合,用户集合与用户类别子集合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基于至少一个用户集合所对应的业务规则,确定目标业务规则;基于目标业务规则对目标用户进行配置。本申请实施例基于用户集合进行业务规则的创建和配置,因此,可以高效的为用户集合中所有的用户创建业务规则,也可以高效的为新用户配置与所匹配的用户集合对应的业务规则。同时,由于用户集合是基于用户的用户类别信息,进行两层逻辑关系运算生成的,因此,能够反映用户之间各种复杂关系,满足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业务规则配置和创建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业务规则配置方法、业务规则创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云服务平台所提供的云服务器也应运而生。云服务器ECS(全称Elastic Compute Service)是一种简单高效、处理能力可弹性伸缩的基础云计算服务,能够帮助用户快速构建更稳定、安全的应用,提升运维效率,降低IT成本。
云服务器ECS能够为用户提供多种资源,用户无需提前采购硬件设备,而是根据业务需要,随时创建所需数量的云服务器ECS实例即可。在使用过程中,随着业务的扩展,用户可以随时扩容磁盘、增加带宽。如果不再需要云服务器,也可以随时释放资源,节省费用,大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为维护云服务器的正常运行,保证用户在正常范围内调配资源,云服务器需要为用户配置对应的业务规则,以限制用户对资源的调配和使用。面对海量用户以及用户间的复杂关系,如何创建业务规则,并对用户进行业务规则的配置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规则配置方法和装置,旨在为新用户配置业务规则,以满足使用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业务规则创建方法和装置,旨在为用户创建业务规则,以满足使用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规则配置方法,其中,包括:
根据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类别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至少一个用户类别子集合;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类别子集合,确定与所述目标用户相匹配的至少一个用户集合,所述用户集合与所述用户类别子集合之间存在关联关系;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用户集合所对应的业务规则,确定目标业务规则;
基于所述目标业务规则对所述目标用户进行配置。
优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中,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用户集合所对应的业务规则,确定目标业务规则,包括:
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用户集合中各用户集合分别相对应的第一业务规则,一个用户集合与一条第一业务规则相对应;
确定所述第一业务规则各自所对应的初始用户集合,一条第一业务规则与至少一个初始用户集合相对应;
基于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类别信息,将所述目标用户与所述初始用户集合进行匹配;
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目标业务规则。
优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中,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目标业务规则,包括:
在所述初始用户集合中存在与所述目标用户相匹配的初始用户集合的情况下,将与所述目标用户相匹配的初始用户集合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集合;
将所述目标用户集合所对应的业务规则确定为所述目标业务规则。
优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中,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目标业务规则,包括:
在所述初始用户集合中不存在与所述目标用户相匹配的初始用户集合的情况下,将预设根规则确定为所述目标业务规则。
优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中,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类别子集合,确定与所述目标用户相匹配的至少一个用户集合,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类别子集合,将与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类别子集合中任一个存在关联关系的用户集合,确定为与所述目标用户相匹配的至少一个用户集合。
优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目标用户的资源配置请求;
则在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用户集合所对应的业务规则,确定目标业务规则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资源配置请求是否符合所述目标业务规则;
则基于所述目标业务规则对所述目标用户进行配置,具体为:
在所述资源配置请求符合所述目标业务规则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目标业务规则对所述目标用户进行配置。
优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中,在判断所述资源配置请求是否符合所述目标业务规则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资源配置请求不符合所述目标业务规则的情况下,拒绝所述目标用户的资源配置请求。
优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中,在根据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类别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至少一个用户类别子集合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待处理的用户群组,所述用户群组中包含待配置规则的多个用户;
确定所述用户群组中各用户对应的用户类别信息,所述用户类别信息具有多个维度;
基于所述用户类别信息,按照所述用户类别信息所满足的第一逻辑关系,将所述用户群组中的用户划分入多个用户类别子集合,所述第一逻辑关系与所述用户类别子集合存在对应关系;
基于所述多个用户类别子集合,按照所述用户类别子集合所满足的第二逻辑关系,生成多个用户集合,所述第二逻辑关系与所述用户集合存在对应关系;
对每一用户集合创建对应的业务规则。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规则创建方法,其中,包括:
确定待处理的用户群组,所述用户群组中包含待配置规则的多个用户;
确定所述用户群组中各用户对应的用户类别信息,所述用户类别信息具有多个维度;
基于所述用户类别信息,按照所述用户类别信息所满足的第一逻辑关系,将所述用户群组中的用户划分入多个用户类别子集合,所述第一逻辑关系与所述用户类别子集合存在对应关系;
基于所述多个用户类别子集合,按照所述用户类别子集合所满足的第二逻辑关系,生成多个用户集合,所述第二逻辑关系与所述用户集合存在对应关系;
对每一用户集合创建对应的业务规则。
优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中,采用可扩展标记语言XML定义所述第一逻辑关系和所述第二逻辑关系。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规则配置装置,其中,包括:
用户类别子集合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类别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至少一个用户类别子集合;
用户集合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类别子集合,确定与所述目标用户相匹配的至少一个用户集合,所述用户集合与所述用户类别子集合之间存在关联关系;
目标业务规则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用户集合所对应的业务规则,确定目标业务规则;
规则配置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业务规则对所述目标用户进行配置。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规则创建装置,其中,包括:
用户群组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待处理的用户群组,所述用户群组中包含待配置规则的多个用户;
用户类别信息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用户群组中各用户对应的用户类别信息,所述用户类别信息具有多个维度;
用户类别子集合划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用户类别信息,按照所述用户类别信息所满足的第一逻辑关系,将所述用户群组中的用户划分入多个用户类别子集合,所述第一逻辑关系与所述用户类别子集合存在对应关系;
用户集合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多个用户类别子集合,按照所述用户类别子集合所满足的第二逻辑关系,生成多个用户集合,所述第二逻辑关系与所述用户集合存在对应关系;
规则创建模块,用于对每一用户集合创建对应的业务规则。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中,包括:
处理器;以及
被安排成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类别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至少一个用户类别子集合;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类别子集合,确定与所述目标用户相匹配的至少一个用户集合,所述用户集合与所述用户类别子集合之间存在关联关系;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用户集合所对应的业务规则,确定目标业务规则;
基于所述目标业务规则对所述目标用户进行配置。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当被包括多个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类别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至少一个用户类别子集合;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类别子集合,确定与所述目标用户相匹配的至少一个用户集合,所述用户集合与所述用户类别子集合之间存在关联关系;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用户集合所对应的业务规则,确定目标业务规则;
基于所述目标业务规则对所述目标用户进行配置。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中,包括:
处理器;以及
被安排成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待处理的用户群组,所述用户群组中包含待配置规则的多个用户;
确定所述用户群组中各用户对应的用户类别信息,所述用户类别信息具有多个维度;
基于所述用户类别信息,按照所述用户类别信息所满足的第一逻辑关系,将所述用户群组中的用户划分入多个用户类别子集合,所述第一逻辑关系与所述用户类别子集合存在对应关系;
基于所述多个用户类别子集合,按照所述用户类别子集合所满足的第二逻辑关系,生成多个用户集合,所述第二逻辑关系与所述用户集合存在对应关系;
对每一用户集合创建对应的业务规则。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当被包括多个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待处理的用户群组,所述用户群组中包含待配置规则的多个用户;
确定所述用户群组中各用户对应的用户类别信息,所述用户类别信息具有多个维度;
基于所述用户类别信息,按照所述用户类别信息所满足的第一逻辑关系,将所述用户群组中的用户划分入多个用户类别子集合,所述第一逻辑关系与所述用户类别子集合存在对应关系;
基于所述多个用户类别子集合,按照所述用户类别子集合所满足的第二逻辑关系,生成多个用户集合,所述第二逻辑关系与所述用户集合存在对应关系;
对每一用户集合创建对应的业务规则。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待处理的用户群组,基于用户群组中各用户对应的用户类别信息,按照第一逻辑关系将用户群组中的用户划分入多个用户类别子集合,再更进一步按照用户类别子集合所满足的第二逻辑关系,生成多个用户集合,进而对每一用户集合创建对应的业务规则,使得该业务规则适用于对应用户集合中的每一个用户。当有新的目标用户希望配置业务规则时,根据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类别信息,可以依次确定该目标用户所属的用户类别子集合和所匹配的用户集合,因而可基于用户集合所对应的业务规则对该目标用户进行业务规则的配置。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基于用户集合进行业务规则的创建和配置,因此,可以高效的为用户集合中所有的用户创建业务规则,也可以高效的为新用户配置与所匹配的用户集合对应的业务规则。同时,由于用户集合是基于用户的用户类别信息,进行两层逻辑关系运算生成的,因此,能够反映用户之间各种复杂关系,满足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规则创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规则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规则创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规则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参见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规则创建方法,其中,包括:
S101:确定待处理的用户群组,用户群组中包含待配置规则的多个用户。
能够理解,待处理的用户群组中所包含的用户,可以是已在云服务器上使用云服务的全部用户或者满足一定条件的部分用户。这些待配置规则的用户,可以是尚未配置业务规则的用户,也可以是已经配置了业务规则、但希望对业务规则进行重新配置/更新的用户。
S103:确定用户群组中各用户对应的用户类别信息。
能够理解,可以从多个维度确定用户对应的用户类别信息。因此,用户群组中各用户所对应的用户类别信息均可以有多项,分别对应不同维度下的类别信息。例如,可以按照用户的性质,将用户分为企业用户和个人用户。又例如,对于企业用户,可以进一步按照企业用户的业务类型,将用户分为小微金融类用户、政务类用户等。再例如,可以按照用户所在的地域,将用户分为国内用户和国外用户;在此基础上,可以对地域进行细粒度的划分,将国内用户分为华北区用户、华东区用户、华南区用户等,将国外用户分为亚太东南区用户、亚太东北区用户、美国西部区用户、欧洲东部区用户等。
可以理解到,执行步骤S103,将可能确定出多个用户、在多个维度、甚至多个子维度上的用户类别信息。
在相关技术中,对于需要进行业务规则配置的用户,可以在确定用户的类别信息后,直接确定用户所属的类别,并按照用户所属的类别进行规则的配置。这种方式通常基于数据库技术设计,一般能够适用于用户属于单一的用户类别时的规则配置。
例如,用户A在业务类型上属于企业用户,在地域上属于国内用户,且进一步在子地域上属于华南区用户。则对用户A进行规则配置时,需要为用户A查询并配置三条规则,分别对应于企业用户类的规则、国内用户类的规则、以及华南区用户类的规则。
然而,当用户对应到多个维度的类别信息时,这种方式就无法适用了。例如,用户的类别信息同时属于类别1和类别2、而不属于类别3的情况下,采用上述方式就难以实现。即使基于数据库设计多张表建立用户类别信息与规则的映射关系,如果要求任何的用户类别组合都能够查询到对应的规则进行配置,则需要进行动态SQL查询,数据库的实现复杂度将很高,而且,对于更加复杂的逻辑组合,通过数据库查询也将无法满足要求。
S105:基于用户类别信息,按照用户类别信息所满足的第一逻辑关系,将用户群组中的用户划分入多个用户类别子集合,其中,第一逻辑关系与用户类别子集合存在对应关系。
能够理解到,每个用户类别子集合都对应一项第一逻辑关系,用于表示分入该用户类别子集合的用户类别信息所要满足的条件。可以理解为,第一逻辑关系,反映的是用户类别信息层面的逻辑运算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逻辑关系,可以对多个用户类别信息取交集、取并集、取补集、取非的任意组合。
例如,假设用户A在业务类型上属于企业用户,在地域上属于国内用户,且进一步在子地域上属于华南区用户。用户B在业务类型上属于个人用户,在地域上属于国内用户,且进一步在子地域上属于华东区用户。
假设,用户类别子集合X1所对应的第一逻辑关系为“业务类型上属于企业用户”,则用户A将被划分入该用户类别子集合X1;
假设,用户类别子集合X2所对应的第一逻辑关系为“地域上属于国内用户,并且子地域上不属于华北区用户”,则用户A和用户B都将被划分入该用户类别子集合X2;
假设,用户类别子集合X3所对应的第一逻辑关系为“地域上属于国外用户”,则用户A和用户B都将不被划分入该用户类别子集合X3;
假设,用户类别子集合X4所对应的第一逻辑关系为“业务类型上属于企业用户,或者地域上属于华东区用户”,则用户A和用户B都将被划分入该用户类别子集合X4。
可以理解到,执行步骤S105基于用户类别信息,按照用户类别信息所满足的第一逻辑关系,将用户群组中的用户划分入多个用户类别子集合的过程中,同一个用户可能被分入多个用户类别子集合中,一个用户类别子集合中可能会分入一个或多个用户,也可能分入的用户为空。
还能够理解到,根据用户类别子集合中所分入的用户,用户类别子集合之间的关系,可能有交集(可以理解为,至少存在一个用户,既分入了集合1也分入了集合2),可能没有交集(可以理解为,分入了集合1的所有用户,均未被分入集合2;分入了集合2的所有用户,均未被分入集合1),甚至出现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分入了集合1的所有用户,均被分入了集合2),互补的关系(可以理解为,未分入集合1的所有用户,均被分入了集合2),等等。
S107:基于多个用户类别子集合,按照用户类别子集合所满足的第二逻辑关系,生成多个用户集合。其中,第二逻辑关系与用户集合存在对应关系。
能够理解到,每个用户集合都对应一项第二逻辑关系,用于表示归属于该用户集合的用户类别子集合所要满足的条件。可以理解为,第二逻辑关系反映的是用户类别子集合层面的逻辑运算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逻辑关系,可以对多个用户类别子集合进行取交集(AND)、取并集(OR)、取补集(CuA)、取非(NOT)等逻辑运算的任意组合,还可以包括存在运算(Exist),对用户类别子集合是否存在进行判断。根据云服务平台的业务需求,可以借助第一逻辑和第二逻辑,生成多个用户集合,反映用户间的复杂的组合关系。
能够理解,按照用户类别子集合所满足的第二逻辑关系,可以生成多个用户集合。用户集合可以是多个用户类别子集合的逻辑关系的组合,可以与一个或多个用户类别子集合相对应。并且,用户类别子集合也可能与一个或多个用户集合相对应。满足某第二逻辑关系的用户类别子集合中的用户,将作为与该第二逻辑关系相对应的用户集合中的用户。
S109:对每一用户集合创建对应的业务规则。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计第一逻辑关系和第二逻辑关系,可以组合出多个用户集合,每个用户集合都能够反映用户之间复杂的组合关系。因而,在创建业务规则的时候,可以对每一用户集合创建相对应的业务规则,使得该规则适用于对应用户集合中的所有用户。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用户集合仅对应一条业务规则,不同用户集合所对应的业务规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因此,一条业务规则可能会对应到多个不同的用户集合。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创建的业务规则,通常可以对用户集合中用户的资源使用权限进行限制。例如,对用户能够使用的内存、本地存储、网络带宽能力、网络收发包能力、多队列参数等方面进行限制。
优选的,可以采用可扩展标记语言XML定义第一逻辑关系和第二逻辑关系。可以理解到,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是标准通用标记语言的子集,是一种用于标记电子文件使其具有结构性的标记语言。标记指计算机所能理解的信息符号,通过这种标记,计算机之间可以处理各种信息。可扩展标记语言XML可以用来标记数据、定义数据类型,是一种允许用户对自己的标记语言进行定义的源语言。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利用可扩展标记语言XML,可以清晰明了的定义第一逻辑关系和第二逻辑关系,从而能够定义用户集合,例如,<用户集合标识唯一标识值></用户集合标识>;还可进一步在用户集合的定义内嵌入用户类别子集合的定义,例如,<子集合标识类别类别值></子集合标识>;还可定义用户类别子集合之间的关系,例如,<关系标识></关系标识>,等。
例如,采用以下代码片段,对用户集合标识为“1”的用户集合进行定义:
<group id="1"name="用户组1特权"remark="可以购买高配实例">
<member type="Spel"name="用户分类4组合用户"value="containsTag(′credit_0′)and(bid==123434or uid==3253)"/>
<member type="Uid"name="用户分类1用户"value="6574534"/>
<member type="Tag"name="用户分类2标签"value="white_list"/>
<member type="Bid"name="用户分类3渠道"value="235235"/>
</group>
上述代码片段的含义为,对用户集合标识(group id)为“1”、名字(name)为“用户组1特权”、备注信息(remark)为“可以购买高配实例”的用户集合进行定义。需要说明的是,名字(name)和备注信息(remark)并非必要项。
在该用户集合中,包含四个用户类别子集合的并集,分别为名字(name)为“用户分类4组合用户”、“用户分类1用户”、“用户分类2标签”、“用户分类3渠道”的用户类别子集合。
其中,<member type="Tag"name="用户分类2标签"value="white_list"/>,表示:该用户类别子集合为基于用户标签(Tag)这一维度进行分类得到的,将用户标签的值(value)为“white_list”的用户划分入用户集合标识(group id)为“1”的用户集合。
可以理解到,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XML,可以通过在用户集合的定义中修改、修改语句调整第二逻辑关系,使得不同的用户类别子集合可以任意组合,生成用户集合,进而为用户集合创建业务规则,使之适用于该用户集合中所包含的用户。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业务规则配置方法,参见图2所示,其中,该方法包括:
S201:根据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类别信息,确定目标用户所属的至少一个用户类别子集合。
可以理解到,当需要为新的用户(即目标用户)配置业务规则时,可以根据目标用户对应的各个维度的用户类别信息,确定该目标用户所属的用户类别子集合。由于用户的用户类别信息往往是多维度的,并且,构成用户类别子集合时的第一逻辑关系也可以是用户类别信息的任意组合,因此目标用户所属的用户类别子集合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S203:根据至少一个用户类别子集合,确定与目标用户相匹配的至少一个用户集合,用户集合与用户类别子集合之间存在关联关系。
具体的,在根据至少一个用户类别子集合,确定与目标用户相匹配的至少一个用户集合时,可以将第二逻辑关系中涉及到用户类别子集合的用户集合,都确定为与目标用户相匹配的用户集合。换言之,可以将与至少一个用户类别子集合中任一个存在关联关系的用户集合,确定为与目标用户相匹配的至少一个用户集合。
能够理解,用户集合与用户类别子集合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理解为用于对用户类别子集合进行筛选以生成用户集合所用的第二逻辑关系。
可以理解到,对于目标用户所属的每一个用户类别子集合来说,都可能被一个或多个用户集合所涉及,因此,确定出的与目标用户相匹配的用户集合,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S205:基于至少一个用户集合所对应的业务规则,确定目标业务规则。
可选的,在执行步骤S205时,可以先确定与至少一个用户集合中各用户集合分别相对应的第一业务规则,可以理解到,一个用户集合与一条第一业务规则相对应,因此,若与目标用户相匹配的用户集合有M个,则将确定出M条第一业务规则。
然后,再确定每一条第一业务规则各自所对应的初始用户集合。由于一条第一业务规则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初始用户集合相对应,因此,对M条第一业务规则中的每一条第一业务规则,将确定出一个或多个初始用户集合。
在此基础上,基于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类别信息,将目标用户与初始用户集合进行匹配,并进而根据匹配结果确定目标业务规则。
可以理解到,在初始用户集合中存在与目标用户相匹配的初始用户集合的情况下,将与目标用户相匹配的初始用户集合确定为目标用户集合,并进而将目标用户集合所对应的业务规则确定为目标业务规则。而在初始用户集合中不存在与目标用户相匹配的初始用户集合的情况下,可以将预设根规则确定为目标业务规则。
S207:基于目标业务规则对目标用户进行配置。
采用上述方法,可以快速、高效的为目标用户配置目标业务规则。可以理解到,为目标用户确定出的目标业务规则可能有多条,这些规则之间的关系可以根据系统需要设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规则配置方法中,目标用户还可以向云服务端发送资源配置请求,告知云服务端希望获取的资源。相对应的,云服务端可以接收目标用户的资源配置请求。进而在基于至少一个用户集合所对应的业务规则,确定目标业务规则之后,云服务端还要判断资源配置请求是否符合目标业务规则。若资源配置请求符合目标业务规则,则基于目标业务规则对目标用户进行配置。而若资源配置请求不符合目标业务规则,则拒绝目标用户的资源配置请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待处理的用户群组,基于用户群组中各用户对应的用户类别信息,按照第一逻辑关系将用户群组中的用户划分入多个用户类别子集合,再更进一步按照用户类别子集合所满足的第二逻辑关系,生成多个用户集合,进而对每一用户集合创建对应的业务规则,使得该业务规则适用于对应用户集合中的每一个用户。当有新的目标用户希望配置业务规则时,根据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类别信息,可以依次确定该目标用户所属的用户类别子集合和所匹配的用户集合,因而可基于用户集合所对应的业务规则对该目标用户进行业务规则的配置。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基于用户集合进行业务规则的创建和配置,因此,可以高效的为用户集合中所有的用户创建业务规则,也可以高效的为新用户配置与所匹配的用户集合对应的业务规则。同时,由于用户集合是基于用户的用户类别信息,进行两层逻辑关系运算生成的,因此,能够反映用户之间各种复杂关系,满足使用需求。
参见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业务规则创建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
用户群组确定模块101,用于确定待处理的用户群组,用户群组中包含待配置规则的多个用户;
用户类别信息确定模块103,用于确定用户群组中各用户对应的用户类别信息;
用户类别子集合划分模块105,用于基于用户类别信息,按照用户类别信息所满足的第一逻辑关系,将用户群组中的用户划分入多个用户类别子集合,所述第一逻辑关系与所述用户类别子集合存在对应关系;
用户集合生成模块107,用于基于多个用户类别子集合,按照用户类别子集合所满足的第二逻辑关系,生成多个用户集合,所述第二逻辑关系与所述用户集合存在对应关系;
规则创建模块109,用于对每一用户集合创建对应的业务规则。
能够理解,上述业务规则创建装置,能够实现前述实施例中提供的业务规则创建方法的各个步骤,关于业务规则创建方法的相关阐释均适用于业务规则创建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业务规则配置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
用户类别子集合确定模块201,用于根据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类别信息,确定目标用户所属的至少一个用户类别子集合;
用户集合确定模块203,用于根据至少一个用户类别子集合,确定与目标用户相匹配的至少一个用户集合,用户集合与用户类别子集合之间存在关联关系;
目标业务规则确定模块205,用于基于至少一个用户集合所对应的业务规则,确定目标业务规则;
规则配置模块207,用于基于目标业务规则对目标用户进行配置。
能够理解,上述业务规则配置装置,能够实现前述实施例中提供的业务规则配置方法的各个步骤,关于业务规则配置方法的相关阐释均适用于业务规则配置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图5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5,在硬件层面,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可选地还包括内部总线、网络接口、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可能包含内存,例如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1个磁盘存储器等。当然,该电子设备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
处理器、网络接口和存储器可以通过内部总线相互连接,该内部总线可以是ISA(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业标准体系结构)总线、PCI(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总线或EISA(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5中仅用一个双向箭头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用于存放程序。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存储器可以包括内存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
处理器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中然后运行,在逻辑层面上形成业务规则创建装置。处理器,执行存储器所存放的程序,并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待处理的用户群组,所述用户群组中包含待配置规则的多个用户;
确定所述用户群组中各用户对应的用户类别信息,所述用户类别信息具有多个维度;
基于所述用户类别信息,按照所述用户类别信息所满足的第一逻辑关系,将所述用户群组中的用户划分入多个用户类别子集合,所述第一逻辑关系与所述用户类别子集合存在对应关系;
基于所述多个用户类别子集合,按照所述用户类别子集合所满足的第二逻辑关系,生成多个用户集合,所述第二逻辑关系与所述用户集合存在对应关系;
对每一用户集合创建对应的业务规则。
上述如本申请图1所示实施例揭示的业务规则创建装置执行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中,或者由处理器实现。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该电子设备还可执行图1中业务规则创建装置执行的方法,并实现业务规则创建装置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功能,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该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该指令当被包括多个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执行时,能够使该电子设备执行图1所示实施例中业务规则创建装置执行的方法,并具体用于执行:
确定待处理的用户群组,所述用户群组中包含待配置规则的多个用户;
确定所述用户群组中各用户对应的用户类别信息,所述用户类别信息具有多个维度;
基于所述用户类别信息,按照所述用户类别信息所满足的第一逻辑关系,将所述用户群组中的用户划分入多个用户类别子集合,所述第一逻辑关系与所述用户类别子集合存在对应关系;
基于所述多个用户类别子集合,按照所述用户类别子集合所满足的第二逻辑关系,生成多个用户集合,所述第二逻辑关系与所述用户集合存在对应关系;
对每一用户集合创建对应的业务规则。
图6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6,在硬件层面,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可选地还包括内部总线、网络接口、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可能包含内存,例如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1个磁盘存储器等。当然,该电子设备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
处理器、网络接口和存储器可以通过内部总线相互连接,该内部总线可以是ISA(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业标准体系结构)总线、PCI(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总线或EISA(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6中仅用一个双向箭头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用于存放程序。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存储器可以包括内存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
处理器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中然后运行,在逻辑层面上形成业务规则配置装置。处理器,执行存储器所存放的程序,并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类别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至少一个用户类别子集合;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类别子集合,确定与所述目标用户相匹配的至少一个用户集合,所述用户集合与所述用户类别子集合之间存在关联关系;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用户集合所对应的业务规则,确定目标业务规则;
基于所述目标业务规则对所述目标用户进行配置。
上述如本申请图2所示实施例揭示的业务规则配置装置执行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中,或者由处理器实现。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该电子设备还可执行图2中业务规则配置装置执行的方法,并实现业务规则配置装置在图2所示实施例的功能,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该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该指令当被包括多个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执行时,能够使该电子设备执行图2所示实施例中业务规则配置装置执行的方法,并具体用于执行:
根据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类别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至少一个用户类别子集合;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类别子集合,确定与所述目标用户相匹配的至少一个用户集合,所述用户集合与所述用户类别子集合之间存在关联关系;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用户集合所对应的业务规则,确定目标业务规则;
基于所述目标业务规则对所述目标用户进行配置。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业务规则配置方法,其中,包括:
根据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类别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至少一个用户类别子集合;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类别子集合,确定与所述目标用户相匹配的至少一个用户集合,所述用户集合与所述用户类别子集合之间存在关联关系;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用户集合所对应的业务规则,确定目标业务规则;
基于所述目标业务规则对所述目标用户进行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中,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用户集合所对应的业务规则,确定目标业务规则,包括:
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用户集合中各用户集合分别相对应的第一业务规则,一个用户集合与一条第一业务规则相对应;
确定所述第一业务规则各自所对应的初始用户集合,一条第一业务规则与至少一个初始用户集合相对应;
基于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类别信息,将所述目标用户与所述初始用户集合进行匹配;
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目标业务规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中,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目标业务规则,包括:
在所述初始用户集合中存在与所述目标用户相匹配的初始用户集合的情况下,将与所述目标用户相匹配的初始用户集合确定为所述目标用户集合;
将所述目标用户集合所对应的业务规则确定为所述目标业务规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中,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目标业务规则,包括:
在所述初始用户集合中不存在与所述目标用户相匹配的初始用户集合的情况下,将预设根规则确定为所述目标业务规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中,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类别子集合,确定与所述目标用户相匹配的至少一个用户集合,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类别子集合,将与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类别子集合中任一个存在关联关系的用户集合,确定为与所述目标用户相匹配的至少一个用户集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任一所述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目标用户的资源配置请求;
则在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用户集合所对应的业务规则,确定目标业务规则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资源配置请求是否符合所述目标业务规则;
则基于所述目标业务规则对所述目标用户进行配置,具体为:
在所述资源配置请求符合所述目标业务规则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目标业务规则对所述目标用户进行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方法,其中,在判断所述资源配置请求是否符合所述目标业务规则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资源配置请求不符合所述目标业务规则的情况下,拒绝所述目标用户的资源配置请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中,在根据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类别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至少一个用户类别子集合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待处理的用户群组,所述用户群组中包含待配置规则的多个用户;
确定所述用户群组中各用户对应的用户类别信息,所述用户类别信息具有多个维度;
基于所述用户类别信息,按照所述用户类别信息所满足的第一逻辑关系,将所述用户群组中的用户划分入多个用户类别子集合,所述第一逻辑关系与所述用户类别子集合存在对应关系;
基于所述多个用户类别子集合,按照所述用户类别子集合所满足的第二逻辑关系,生成多个用户集合,所述第二逻辑关系与所述用户集合存在对应关系;
对每一用户集合创建对应的业务规则。
9.一种业务规则创建方法,其中,包括:
确定待处理的用户群组,所述用户群组中包含待配置规则的多个用户;
确定所述用户群组中各用户对应的用户类别信息,所述用户类别信息具有多个维度;
基于所述用户类别信息,按照所述用户类别信息所满足的第一逻辑关系,将所述用户群组中的用户划分入多个用户类别子集合,所述第一逻辑关系与所述用户类别子集合存在对应关系;
基于所述多个用户类别子集合,按照所述用户类别子集合所满足的第二逻辑关系,生成多个用户集合,所述第二逻辑关系与所述用户集合存在对应关系;
对每一用户集合创建对应的业务规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方法,其中,采用可扩展标记语言XML定义所述第一逻辑关系和所述第二逻辑关系。
11.一种业务规则配置装置,其中,包括:
用户类别子集合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类别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至少一个用户类别子集合;
用户集合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类别子集合,确定与所述目标用户相匹配的至少一个用户集合,所述用户集合与所述用户类别子集合之间存在关联关系;
目标业务规则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用户集合所对应的业务规则,确定目标业务规则;
规则配置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业务规则对所述目标用户进行配置。
12.一种业务规则创建装置,其中,包括:
用户群组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待处理的用户群组,所述用户群组中包含待配置规则的多个用户;
用户类别信息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用户群组中各用户对应的用户类别信息,所述用户类别信息具有多个维度;
用户类别子集合划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用户类别信息,按照所述用户类别信息所满足的第一逻辑关系,将所述用户群组中的用户划分入多个用户类别子集合,所述第一逻辑关系与所述用户类别子集合存在对应关系;
用户集合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多个用户类别子集合,按照所述用户类别子集合所满足的第二逻辑关系,生成多个用户集合,所述第二逻辑关系与所述用户集合存在对应关系;
规则创建模块,用于对每一用户集合创建对应的业务规则。
13.一种电子设备,其中,包括:
处理器;以及
被安排成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类别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至少一个用户类别子集合;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类别子集合,确定与所述目标用户相匹配的至少一个用户集合,所述用户集合与所述用户类别子集合之间存在关联关系;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用户集合所对应的业务规则,确定目标业务规则;
基于所述目标业务规则对所述目标用户进行配置。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当被包括多个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类别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至少一个用户类别子集合;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类别子集合,确定与所述目标用户相匹配的至少一个用户集合,所述用户集合与所述用户类别子集合之间存在关联关系;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用户集合所对应的业务规则,确定目标业务规则;
基于所述目标业务规则对所述目标用户进行配置。
15.一种电子设备,其中,包括:
处理器;以及
被安排成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待处理的用户群组,所述用户群组中包含待配置规则的多个用户;
确定所述用户群组中各用户对应的用户类别信息,所述用户类别信息具有多个维度;
基于所述用户类别信息,按照所述用户类别信息所满足的第一逻辑关系,将所述用户群组中的用户划分入多个用户类别子集合,所述第一逻辑关系与所述用户类别子集合存在对应关系;
基于所述多个用户类别子集合,按照所述用户类别子集合所满足的第二逻辑关系,生成多个用户集合,所述第二逻辑关系与所述用户集合存在对应关系;
对每一用户集合创建对应的业务规则。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当被包括多个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待处理的用户群组,所述用户群组中包含待配置规则的多个用户;
确定所述用户群组中各用户对应的用户类别信息,所述用户类别信息具有多个维度;
基于所述用户类别信息,按照所述用户类别信息所满足的第一逻辑关系,将所述用户群组中的用户划分入多个用户类别子集合,所述第一逻辑关系与所述用户类别子集合存在对应关系;
基于所述多个用户类别子集合,按照所述用户类别子集合所满足的第二逻辑关系,生成多个用户集合,所述第二逻辑关系与所述用户集合存在对应关系;
对每一用户集合创建对应的业务规则。
CN201811291180.8A 2018-10-31 2018-10-31 业务规则配置和创建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1244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91180.8A CN111124476B (zh) 2018-10-31 2018-10-31 业务规则配置和创建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91180.8A CN111124476B (zh) 2018-10-31 2018-10-31 业务规则配置和创建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24476A true CN111124476A (zh) 2020-05-08
CN111124476B CN111124476B (zh) 2023-09-08

Family

ID=70494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91180.8A Active CN111124476B (zh) 2018-10-31 2018-10-31 业务规则配置和创建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24476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97052A (zh) * 2020-05-22 2020-08-28 深圳创新奇智科技有限公司 芯片管控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81101A (zh) * 2020-06-04 2020-09-18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客体的准入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815359A (zh) * 2020-07-09 2020-10-23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目标人群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914128A (zh) * 2020-06-20 2020-11-10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关联用户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15756A (zh) * 2020-07-08 2020-12-01 广州乐摇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12311931A (zh) * 2020-10-23 2021-02-02 上海淇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终端处理联系人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537925A (zh) * 2021-06-25 2021-10-22 杭州群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21228151A1 (zh) * 2020-05-15 2021-11-18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系统合约的创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0145A (zh) * 2012-06-05 2012-10-24 怯肇乾 一种网络系统软件体系框架及其实现方法
CN105446799A (zh) * 2014-08-22 2016-03-3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系统中进行规则管理的方法及系统
US20170126787A1 (en) * 2008-06-19 2017-05-04 Csc Agility Platform,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cloud computing abstraction with self-service portal for publishing resources
CN106796514A (zh) * 2014-05-21 2017-05-31 社会创新Ipco有限公司 用于完全可配置的实时处理的系统和方法
CN107016026A (zh) * 2016-11-11 2017-08-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标签确定、信息推送方法和设备
CN107704265A (zh) * 2017-09-30 2018-02-16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面向业务流可配置的规则生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126787A1 (en) * 2008-06-19 2017-05-04 Csc Agility Platform,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cloud computing abstraction with self-service portal for publishing resources
CN102750145A (zh) * 2012-06-05 2012-10-24 怯肇乾 一种网络系统软件体系框架及其实现方法
CN106796514A (zh) * 2014-05-21 2017-05-31 社会创新Ipco有限公司 用于完全可配置的实时处理的系统和方法
CN105446799A (zh) * 2014-08-22 2016-03-3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系统中进行规则管理的方法及系统
CN107016026A (zh) * 2016-11-11 2017-08-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标签确定、信息推送方法和设备
CN107704265A (zh) * 2017-09-30 2018-02-16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面向业务流可配置的规则生成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28151A1 (zh) * 2020-05-15 2021-11-18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系统合约的创建
CN111597052A (zh) * 2020-05-22 2020-08-28 深圳创新奇智科技有限公司 芯片管控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97052B (zh) * 2020-05-22 2024-03-01 青岛创新奇智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芯片管控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81101A (zh) * 2020-06-04 2020-09-18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客体的准入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914128A (zh) * 2020-06-20 2020-11-10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关联用户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15756A (zh) * 2020-07-08 2020-12-01 广州乐摇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11815359A (zh) * 2020-07-09 2020-10-23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目标人群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815359B (zh) * 2020-07-09 2024-05-24 北京火山引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目标人群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311931A (zh) * 2020-10-23 2021-02-02 上海淇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终端处理联系人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537925A (zh) * 2021-06-25 2021-10-22 杭州群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24476B (zh) 2023-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24476A (zh) 业务规则配置和创建方法及装置
CN107450981B (zh) 一种区块链共识方法及设备
CN107450979B (zh) 一种区块链共识方法及装置
EP335367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between databases
CN108170656B (zh) 模板创建方法、文档创建方法、渲染方法和装置
CN106899666B (zh) 一种针对业务标识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683692B (zh) 一种业务请求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781165B (zh) 一种业务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8599973B (zh) 一种日志关联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782682B (zh) 数据查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74213A (zh)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7578338B (zh) 一种业务发布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383106B (zh) 授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10895544B (zh) 一种接口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7026897B (zh)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KR102066330B1 (ko) 카테고리 디렉토리를 결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디바이스와, 자동 분류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CN108446301B (zh) 业务文件拆分汇总方法、装置及设备
JP2017531882A5 (zh)
CN111988429A (zh) 算法调度方法以及系统
CN112286968A (zh) 一种业务识别方法、设备、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463814A (zh) 一种数据查询方法及装置
CN110928941A (zh) 一种数据分片抽取方法及装置
CN110769020B (zh) 一种资源请求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11459474B (zh) 一种模板化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548331B (zh) 一种确定发布顺序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