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22644B - 一种实现相变材料冷热循环稳定性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相变材料冷热循环稳定性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22644B
CN111122644B CN202010018597.8A CN202010018597A CN111122644B CN 111122644 B CN111122644 B CN 111122644B CN 202010018597 A CN202010018597 A CN 202010018597A CN 111122644 B CN111122644 B CN 1111226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ge material
heat exchange
heat
phase change
sample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1859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22644A (zh
Inventor
戚婷婷
陈红霞
李帆
张晓菲
杨正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Building Materials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Building Materials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Building Materials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Building Materials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1859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226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226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226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226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226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5/0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 G01N25/02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by investigating changes of state or changes of phase; by investigating sintering
    • G01N25/12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by investigating changes of state or changes of phase; by investigating sintering of critical point; of other phase chan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实现相变材料冷热循环稳定性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测试系统包括循环模块、切换控制模块、第一样品池和第二样品池,第一样品池和第二样品池内设有相变材料,切换控制模块用于更改循环模块与第一样品池、第二样品池的管路连接方式,循环模块连接第一样品池和第二样品池,循环模块改变换热介质的状态参数以使相变材料吸热或放热,第一样品池和第二样品池均包括底板、可拆卸的换热片、和挡板,换热片为中空结构,换热片通过挡板固定在底板上。测试方法包括:换热介质经过循环模块提高温度和压力,使第二样品池内的相变材料吸热;换热介质经过循环模块降低压力和温度,使第一样品池内的相变材料放热等步骤。

Description

一种实现相变材料冷热循环稳定性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材料测试领域,特别是一种实现相变材料冷热循环稳定性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相变材料是一种利用相变潜热实现能量的存储与释放的新型储能材料,将相变材料应用到建筑材料中,可有效减少室内能耗、节约能源,因此相变材料的应用十分广泛。相变材料的热性能主要通过储热能、相变温度、导热性能和稳定性等四个方面来表示,其中稳定性是指相变材料经过冷热循环后相变点和相变焓值的变化。
一次冷热循环是指相变材料的一个熔化-凝固或凝固--熔化的过程,而A级相变材料的循环稳定性测试需要经过10000次循环,现有的稳定性测试系统或测试方法均是通过间接换热的方式,即将相变材料装在固定容器内,容器放在固定槽中,向固定槽内循环通入冷热液体,实现对相变材料的冷热交替。冷热源与相变材料不能直接接触,且换热面积小,因此实现一次冷热循环需要45~200min,非常耗时;冷热源分别放置,稳定性测试系统体积大,对冷热源一直恒温,浪费能源。并且,石膏、水泥等建筑材料在进行测试时,会凝结后固化,与样品容器有较强的黏附力,难以拆除。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实现相变材料冷热循环稳定性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可加快稳定性测试速度。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实现相变材料冷热循环稳定性测试系统,测试系统包括循环模块、切换控制模块、第一样品池和第二样品池,
所述第一样品池和所述第二样品池内设有相变材料,所述切换控制模块用于更改所述循环模块与所述第一样品池、所述第二样品池的管路连接方式,所述循环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样品池和所述第二样品池,所述循环模块改变换热介质的状态参数以使所述相变材料吸热或放热,
所述第一样品池和所述第二样品池均包括底板、可拆卸的换热片和挡板,所述换热片为中空结构,所述换热片通过所述挡板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相变材料冷热循环稳定性测试方法,采用前述的实现相变材料冷热循环稳定性测试系统,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换热介质经过循环模块提高温度和压力;
换热介质经过第二样品池通过换热片使第二样品池内的相变材料吸热;
换热介质经过循环模块降低压力和温度;
换热介质经过第一样品池通过换热片使第一样品池内的相变材料放热;
通过切换控制模块使上述循环路径反向进行。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实现相变材料冷热循环稳定性测试系统,通过可拆卸的换热片使换热介质和相变材料交换热量,可快速实现相变材料的冷热循环;本申请中使用的样品池(即第一样品池和第二样品池),可以实现样品池的循环使用,且方便拆卸清洗,可将相变材料(例如:建筑材料)进行“脱模”拆除,避免了传统测试装置中相变材料与样品容器(样品池)粘附、难以清除的弊端。此外,本申请提供的测试系统结构相对简单,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大大提高了该测试系统的实用性。
本申请提供的相变材料冷热循环稳定性测试方法,整体流程便于自动化控制实现,有利于加快稳定性测试速度,缩短测试周期。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实现相变材料冷热循环稳定性测试系统第一样品池内相变材料放热、第二样品池内相变材料吸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实现相变材料冷热循环稳定性测试系统第一样品池内相变材料吸热、第二样品池内相变材料放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实现相变材料冷热循环稳定性测试系统的线路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实现相变材料冷热循环稳定性测试系统的线路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实现相变材料冷热循环稳定性测试系统的线路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样品池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样品池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样品池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实现相变材料冷热循环稳定性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示说明:
1-循环模块,11-涡轮式压缩机,12-减压膨胀阀,13-循环管路,14-恒温膨胀阀,2-切换控制模块,3-第一样品池,4-第二样品池,51-底板,52-换热片,53-挡板,6-测温模块,61-测温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现相变材料冷热循环稳定性测试系统,如图1至图8所示,测试系统包括循环模块、切换控制模块、第一样品池和第二样品池,第一样品池和第二样品池内设有相变材料,切换控制模块用于更改循环模块与第一样品池、第二样品池的管路连接方式,循环模块连接第一样品池和第二样品池,循环模块改变换热介质的状态参数(流体形式,例如:气态和液体转变)以使相变材料吸热或放热,第一样品池和第二样品池均包括底板51、可拆卸的换热片52、和挡板53,换热片52为中空结构,换热片52通过挡板53固定在底板51上。
将60g相变材料加入到160g水中,搅拌均匀,将200g熟石膏加入到相变材料和水的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后,将石膏料浆加入第一样品池和第二样品池中。待石膏样品水化放热结束恢复至常温,开始循环测试。
如图6至图8所示,为样品池的结构示意图(不同角度),其中,图6和图8中的箭头表示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具体地,换热片52可以是多个并排设置,换热介质从换热片52的中空结构内流过,相变材料设置从相邻的换热片52之间的空隙处(以及换热片52周围)流过,相变材料与换热介质相对隔绝,互不接触(图6中换热片52两端的部分还连接有管路以使换热介质与相变材料隔绝,图6中未示出)。挡板53将换热片52固定在底板51上,具体地,挡板53可以设置在换热片52的两端,对换热片52两端进行固定,在测试完成后,可将挡板53拆卸,从而将换热片52拆下进行清洗。
测试的具体方法为:
如图9所示,换热介质经过循环模块1提高温度和压力;换热介质经过第二样品池4通过换热片52使第二样品池4内的相变材料吸热;换热介质经过循环模块1降低压力和温度;换热介质经过第一样品池3通过换热片52使第一样品池3内的相变材料放热;上述为一个完整的“第一样品池3相变材料放热,第二样品池4相变材料吸热”的过程。
通过切换控制模块2使上述循环路径反向进行,即:换热介质经过循环模块1提高温度和压力;换热介质经过第一样品池3使第一样品池3内的相变材料吸热;换热介质经过循环模块1降低压力和温度;换热介质经过第二样品池4使第二样品池4内的相变材料放热;上述为一个完整的“第一样品池3相变材料吸热,第二样品池4相变材料放热”的过程。
上述两个过程合在一起,即为一个完整的冷热循环。
切换控制模块2有两种控制方式:一是自行设置冷热介质通过样品池的循环时间,并记录冷-热循环的次数,例如:完成一个冷热循环的时间为t1,测试装置进行测试的时间为t2,则t2/t1的数值即为已进行的冷热循环的次数;二是设置测温模块6,并通过测温模块6的反馈控制切换方向,并记录冷-热循环的次数,例如:测温模块6的某个测温元件测得该处的换热介质温度升高至a1,当该测温元件再次测得该处的换热介质温度升高至a1时,即为一个完整的冷热循环,最终测温元件测得的次数即为已进行的冷热循环的次数。
本申请实施例将冷热源(即温度不同的换热介质)通过换热片52与相变材料换热,可提高换热效率,减少换热时间;无冷热源的存储槽,换热介质直接在循环模块(循环管路)中流动,使测试装置体积小,节约能源,且能实现自动化循环。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样品池和第二样品池还包括顶板(图中未示出),顶板与底板51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
顶板与底板51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包覆换热片52(及挡板53),起到保温和密封的作用,减少在换热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2所示,循环模块1包括气体压缩机构、气体膨胀机构和循环管路13,气体压缩机构设置在第一样品池3一端和第二样品池4一端相连的循环管路13上,气体膨胀机构设置在第一样品池3另一端和第二样品池4另一端相连的循环管路13上,气体压缩机构用于提高换热介质的温度和压力,气体膨胀机构用于降低换热介质的压力,并使换热介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其中,气体压缩机构可以是涡轮式压缩机11,气体膨胀机构可以是减压膨胀阀12。
循环模块1还包括恒温膨胀阀14,恒温膨胀阀14设置在气体压缩机构所在的循环管路13上。恒温膨胀阀14可以保证使换热介质由液态全部变为气态。
换热介质直接在循环管路13中循环,省掉了冷热介质(换热介质)的存储槽,节省空间,有利于减小测试装置(系统)的体积。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切换控制模块2包括四通阀。
通过四通阀实现循环管路13的变化,从而使第一样品池3内相变材料放热和吸热的过程交替进行。应当注意的是,四通阀在现有技术中有成熟的应用,在此不再赘述,其连接方式可按照本申请附图中的线路示意图所示进行连接。图3为详细的管路连接图,图4为第一样品池内相变材料放热、第二样品池内相变材料吸热时的情况(与图1对应),图5为第一样品池内相变材料吸热、第二样品池内相变材料放热时的情况(与图2对应)。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测试系统还包括测温模块6,测温模块6设置为用于测量第一样品池3和第二样品池4的流入端和流出端处换热介质温度。
测试模块测量流入端和流出端处换热介质温度,可为切换控制模块2提供依据,即通过测温模块6的反馈控制切换方向,并记录冷-热循环的次数。具体地,测温模块6包括四个测温元件61(图中用A1、A2、B1和B2分别表示),分别设置在第一样品池3流入端和流出端,以及第二样品池4的流入端和流出端。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测试系统还包括保温模块(图中未示出),保温模块对第一样品池3、第二样品池4和循环管路13进行保温。
保温模块对整个测试系统进行保温,尤其对第一样品池3、第二样品池4和循环管路13进行保温,以降低热量散失,提高换热效率。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换热介质为氮气、氧气或者二氧化碳。
换热介质为气体,选用比热容小的气体,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选用比热容小的气体,温度变化明显,便于测量,有利于提高测试系统整体的测量精度。
在测试系统中,气态的换热介质经过涡轮式压缩机11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的气态,换热介质经过第二样品池4是放热过程(相变材料吸热),给第二样品池4提供热量,经过第二样品池4后变成常温高压液态的换热介质;经过减压膨胀阀12减压压力降低,换热介质变成低温气态,从而吸收第一样品池3的热量(相变材料放热),给第一样品池3提供冷源;然后气态的换热介质经过涡轮式压缩机11后温度升高,进入第二样品池4,给第二样品池4中的相变材料提供热量,循环工作。
在本申请中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更多个,“上”、“下”、“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术语“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描述了多个实施例,但是该描述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包含的范围内可以有更多的实施例和实现方案。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许多可能的特征组合,并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讨论,但是所公开的特征的许多其它组合方式也是可能的。除非特意加以限制的情况以外,任何实施例的任何特征或元件可以与任何其它实施例中的任何其他特征或元件结合使用,或可以替代任何其它实施例中的任何其他特征或元件。
本申请包括并设想了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特征和元件的组合。本申请已经公开的实施例、特征和元件也可以与任何常规特征或元件组合,以形成由权利要求限定的独特的技术方案。任何实施例的任何特征或元件也可以与来自其它技术方案的特征或元件组合,以形成另一个由权利要求限定的独特的技术方案。因此,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示出和/或讨论的任何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适当的组合来实现。因此,除了根据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替换所做的限制以外,实施例不受其它限制。此外,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此外,在描述具有代表性的实施例时,说明书可能已经将方法和/或过程呈现为特定的步骤序列。然而,在该方法或过程不依赖于本文所述步骤的特定顺序的程度上,该方法或过程不应限于所述的特定顺序的步骤。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其它的步骤顺序也是可能的。因此,说明书中阐述的步骤的特定顺序不应被解释为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此外,针对该方法和/或过程的权利要求不应限于按照所写顺序执行它们的步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理解,这些顺序可以变化,并且仍然保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实现相变材料冷热循环稳定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模块、切换控制模块、第一样品池和第二样品池,
所述第一样品池和所述第二样品池内设有相变材料,所述切换控制模块用于更改所述循环模块与所述第一样品池、所述第二样品池的管路连接方式,所述循环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样品池和所述第二样品池,所述循环模块改变换热介质的状态参数以使所述相变材料吸热或放热,
所述第一样品池和所述第二样品池均包括底板、可拆卸的换热片和挡板,所述换热片为中空结构,所述换热片通过所述挡板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所述循环模块包括气体压缩机构、气体膨胀机构和循环管路,所述气体压缩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样品池一端和所述第二样品池一端相连的循环管路上,所述气体膨胀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样品池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样品池另一端相连的循环管路上,
所述气体压缩机构用于提高换热介质的温度和压力,所述气体膨胀机构用于降低所述换热介质的压力,并使换热介质由液态变为气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相变材料冷热循环稳定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样品池和所述第二样品池还包括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相变材料冷热循环稳定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模块还包括恒温膨胀阀,
所述恒温膨胀阀设置在气体压缩机构所在的循环管路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相变材料冷热循环稳定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压缩机构为涡轮式压缩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相变材料冷热循环稳定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控制模块包括四通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相变材料冷热循环稳定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温模块,所述测温模块设置为用于测量所述第一样品池和所述第二样品池的流入端和流出端处换热介质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相变材料冷热循环稳定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温模块,所述保温模块对所述第一样品池、所述第二样品池和所述循环管路进行保温。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实现相变材料冷热循环稳定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介质为氮气、氧气或者二氧化碳。
9.一种实现相变材料冷热循环稳定性测试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实现相变材料冷热循环稳定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换热介质经过循环模块提高温度和压力;
换热介质经过第二样品池通过换热片使第二样品池内的相变材料吸热;
换热介质经过循环模块降低压力和温度;
换热介质经过第一样品池通过换热片使第一样品池内的相变材料放热;
通过切换控制模块使上述循环路径反向进行。
CN202010018597.8A 2020-01-08 2020-01-08 一种实现相变材料冷热循环稳定性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Active CN1111226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18597.8A CN111122644B (zh) 2020-01-08 2020-01-08 一种实现相变材料冷热循环稳定性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18597.8A CN111122644B (zh) 2020-01-08 2020-01-08 一种实现相变材料冷热循环稳定性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22644A CN111122644A (zh) 2020-05-08
CN111122644B true CN111122644B (zh) 2022-07-08

Family

ID=70487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18597.8A Active CN111122644B (zh) 2020-01-08 2020-01-08 一种实现相变材料冷热循环稳定性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226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01421B (zh) * 2020-05-21 2022-09-20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制冷设备、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33336A (zh) * 2021-10-12 2022-01-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相变材料测试组件、测试系统及控制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55991A (ko) * 1999-02-12 2000-09-15 구자홍 냉난방사이클의 제어방법
CN1959304A (zh) * 2005-11-03 2007-05-09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空调机的冷热循环装置
DE102011101858A1 (de) * 2011-05-18 2012-11-22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r Bestimmung einer in einem Latentwärmespeicher mit einem Phasenwechselmaterial gespeicherten Wärmeenergie und Verfahren zur Regelung einer Heizung/Klimaanlage
EP2743675A1 (de) * 2012-12-11 2014-06-18 CTS Clima Temperatur Systeme GmbH Prüfanlage mit Prüfkammer, Temperiereinheit und Pufferspeicher und Verfahren zu Betreiben derselben
CN106768962A (zh) * 2017-01-03 2017-05-31 上海瀚海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热介质快速循环通过被测管路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7247067A (zh) * 2017-07-28 2017-10-13 吉林大学 一种微通道相变传热实验台和测试平台
CN108195875A (zh) * 2017-12-12 2018-06-22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宽温区快速自动化测定相变材料冷热循环的系统及其测定方法
CN108489841A (zh) * 2018-04-04 2018-09-04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相变材料冷热循环寿命测试装置与测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55991A (ko) * 1999-02-12 2000-09-15 구자홍 냉난방사이클의 제어방법
CN1959304A (zh) * 2005-11-03 2007-05-09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空调机的冷热循环装置
DE102011101858A1 (de) * 2011-05-18 2012-11-22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r Bestimmung einer in einem Latentwärmespeicher mit einem Phasenwechselmaterial gespeicherten Wärmeenergie und Verfahren zur Regelung einer Heizung/Klimaanlage
EP2743675A1 (de) * 2012-12-11 2014-06-18 CTS Clima Temperatur Systeme GmbH Prüfanlage mit Prüfkammer, Temperiereinheit und Pufferspeicher und Verfahren zu Betreiben derselben
CN106768962A (zh) * 2017-01-03 2017-05-31 上海瀚海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热介质快速循环通过被测管路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7247067A (zh) * 2017-07-28 2017-10-13 吉林大学 一种微通道相变传热实验台和测试平台
CN108195875A (zh) * 2017-12-12 2018-06-22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宽温区快速自动化测定相变材料冷热循环的系统及其测定方法
CN108489841A (zh) * 2018-04-04 2018-09-04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相变材料冷热循环寿命测试装置与测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22644A (zh) 2020-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22644B (zh) 一种实现相变材料冷热循环稳定性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CN101975450B (zh)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
Li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energy and exergy performance of adsorption cold storage for space cooling application
CN105115340A (zh) 一种相变蓄热装置及热泵热水器
Li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an adsorption icemaker driven by parabolic trough solar collector
CN100494825C (zh) 海洋温跃层模拟试验台的热泵双水循环系统
CN108918175A (zh) 一种热性能测试系统
CN204594314U (zh) 一种高能效水力模块
CN205027186U (zh) 一种相变蓄热装置及热泵热水器
CN201116809Y (zh) 动态过冷水循环制冰系统
CN204853759U (zh) 一种跨临界co2热泵制冷制热空调系统
CN201590192U (zh) 水源热泵性能实验装置
CN111122645B (zh) 一种相变材料冷热循环稳定性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CN209295435U (zh) 一种保证水侧换热器逆流换热的热泵系统
CN204880470U (zh) 一种跨临界co2热泵空调系统
CN111351165B (zh) 一种隔间分形蓄冰槽
Núñez et al. Development of a small-capacity adsorption system for heating and cooling applications
CN102692055A (zh) 相变储能设备与太阳能空调系统一体化装置
de Geus et al. The SolabCool®, cooling of dwellings and small offices by using waste or solar heat
CN112728802A (zh) 一种污水源热泵机组及其使用方法
Zhang et al. Effect of compact fin structure on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ice storage unit during freezing
CN106196257A (zh) 热泵系统和供暖系统
CN104990169A (zh) 一种跨临界co2热泵空调系统
CN112861306A (zh) 一种热水型空气源热泵水箱配比及使用模式优化设计方法
CN113532154A (zh) 逆流串联式高效节能热交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