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14459A - 一种汽车侧围亮饰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侧围亮饰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114459A CN111114459A CN202010018608.2A CN202010018608A CN111114459A CN 111114459 A CN111114459 A CN 111114459A CN 202010018608 A CN202010018608 A CN 202010018608A CN 111114459 A CN111114459 A CN 11111445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de wall
- bright
- triangular window
- strip
- supporting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8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27 coher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4—External Ornamental or guard strips; Ornamental inscriptive devices there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20—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B60J10/26—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characterised by the surface shape
- B60J10/265—Sea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characterised by the surface shape the surface being primarily decorativ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7/00—Connections of rods or tubes, e.g. of non-circular section, mutually, including resilient connections
- F16B7/04—Clamping or clipping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侧围亮饰结构,所述汽车侧围亮饰结构包括侧围亮饰条,所述侧围亮饰条与后三角窗亮饰条可接触,所述汽车侧围亮饰结构还包括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可拆卸地安插进侧围亮饰条内,另一端可拆卸地安插进后三角窗亮饰条内,所述侧围亮饰条通过连接件与后三角窗亮饰条无缝连接。本发明可实现侧围亮饰条与后三角窗亮饰条之间的无缝连接,并且提高了侧围亮饰条的支撑强度,保证侧围亮饰条不会损坏和变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侧围亮饰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亮饰条是安装在汽车侧围钣金件上起装饰作用与挡风作用的配件,汽车亮饰条一般包括侧围亮饰条和后三角窗亮饰条。
由于侧围亮饰条和后三角窗亮饰条分别是两个独立的部件,当侧围亮饰条和后三角窗亮饰条分别安装后,它们之间经常会出现缝隙,从而影响密封性,为了解决侧围亮饰条与后三角窗亮饰条之间的缝隙,一般在侧围亮饰条和后三角窗亮饰条之间设置一个黑色塑料件,这样非常不美观。
另外,由于侧围亮饰条内部是空心的,安装后,其强度较低,受到碰撞后,容易损坏或变形,故提高侧围亮饰条的强度很重要,参见公开号:CN207747848U所公开的一种汽车配件,通过在侧围亮饰条上设置保持架可提高侧围亮饰条的强度和保证高侧围亮饰条不易变形,但是由于保持架是设置在侧围亮饰条上,保持架与侧围亮饰条相互支撑,当侧围亮饰条受到外部碰撞后,大部分撞击力由侧围亮饰条和保持架一起承受,故保持架和侧围亮饰条还是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汽车侧围亮饰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侧围亮饰结构,所述汽车侧围亮饰结构包括侧围亮饰条,所述侧围亮饰条与后三角窗亮饰条可接触,所述汽车侧围亮饰结构还包括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可拆卸地安插进侧围亮饰条内,另一端可拆卸地安插进后三角窗亮饰条内,所述侧围亮饰条通过连接件与后三角窗亮饰条无缝连接。
通过在侧围亮饰条与后三角窗亮饰条之间设置一个连接件,并将连接件两端分别对应安插进侧围亮饰条与后三角窗亮饰条内,这样既能实现侧围亮饰条与后三角窗亮饰条之间的无缝连接,又保证外部看不到侧围亮饰条与后三角窗亮饰条之间的连接件,提高美观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由侧围连接段和后三角窗连接段组成,所述侧围连接段可安插进侧围亮饰条内,所述后三角窗连接段可安插进后三角窗亮饰条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侧围连接段的形状与侧围亮饰条内部腔体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后三角窗连接段的形状与后三角窗亮饰条内部腔体的形状相匹配,且所述后三角窗连接段远离后三角窗亮饰条一端可安插进侧围亮饰条内,所述侧围连接段的外表面设有若干个加强防滑条。
将侧围连接段形状设置成与侧围亮饰条内部腔体相匹配和将后三角窗连接段设置成与后三角窗亮饰条内部腔体的形状相匹配,这样便于连接件的安插。
另外,如果将侧围连接段对应安插进侧围亮饰条内,将后三角窗连接段对应安插进后三角窗亮饰条内,由于侧围亮饰条与后三角窗亮饰条的形状不同,故侧围连接段与后三角窗连接段的形状也对应不相同,这样导致连接件安插后,侧围亮饰条与后三角窗亮饰条之间还是容易出现缝隙,而将后三角窗连接段远离后三角窗亮饰条一端设置成可安插进侧围亮饰条内,这样,将侧围连接段完全安插进侧围亮饰条内后,通过将后三角窗连接段继续安插进侧围亮饰条内,直至侧围亮饰条与后三角窗亮饰条接触,这样可保证侧围亮饰条与后三角窗亮饰条之间不会出现缝隙。
再者,由于连接件与侧围亮饰条和后三角窗亮饰条之间采用安插方式,而连接件又容易在侧围亮饰条和后三角窗亮饰条内滑动,当侧围连接段安插进侧围亮饰条后,再将后三角窗连接段安插进后三角窗亮饰条内时,后三角窗连接段在安插时,会受到后三角窗亮饰条内部腔体的一定阻力,这时,侧围连接段容易继续在侧围亮饰条内滑动,从而导致后三角窗连接段与三角窗亮饰条的连接距离不够,影响安装,而通过在侧围连接段的外表面设有若干个加强防滑条,通过加强防滑条增加侧围连接段与侧围亮饰条内部腔体之间的摩擦力,使得侧围连接段安插进侧围亮饰条后不易滑动,从而便于后续三角窗连接段的安插。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后三角窗连接段的底侧设有过渡段,所述过渡段可安插进侧围亮饰条内,且不能安插进后三角窗亮饰条内。
由于后三角窗连接段与侧围连接段的形状和体积都不同,故后三角窗连接段与侧围连接段之间的连接处的强度较低,而过渡段可提高后三角窗连接段与侧围连接段之间的连接处的强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过渡段的底侧设有限位块,所述后三角窗亮饰条上设有一限位板,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板可接触,且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板接触后,所述过渡段的外侧面紧贴限位板的内侧面,所述过渡段的外侧面上可设有一卡块,所述限位板的内侧面上可设有一卡槽,所述卡槽与卡块相配合。
连接件在安装时,由于侧围连接段上设有加强防滑条,故一般用手抓住后三角窗连接段,然后先将侧围连接段安插进侧围亮饰条内,但是由于加强防滑条的存在,在安插时阻力会很大,安插不方便,并且,在安插时需要一只手抓住后三角窗连接段,另一只手抓住侧围亮饰条,而侧围亮饰条的长度又较长,这样安插更不方便,而通过在后三角窗亮饰条上设置限位板和在过渡段的底侧设置限位块,使得连接件在安装时,可先将后三角窗连接段安插进后三角窗亮饰条内,由于后三角窗亮饰条一般是预先固定在后三角窗上,故不需要用手固定住后三角窗亮饰条,安装非常方便,并且通过限位块与限位板的相互限位,使得后三角窗亮饰条会对安插进的后三角窗连接段进行限位,使得三角窗连接段不会完全安插进后三角窗亮饰条内,从而不会影响后续与侧围亮饰条的连接。
另外,由于后三角窗连接段在后三角窗亮饰条内被限位住,这样侧围亮饰条在连接时,只需双手抓住侧围亮饰条,将侧围亮饰条的腔口与侧围连接端对准,然后用力推送即可,非常方便。
再者,由于连接件与侧围亮饰条之间可通过加强防滑条提高连接牢固性,使得连接件在侧围亮饰条上不易松动,还不影响拆卸,而连接件与后三角窗亮饰条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却较低,而通过在卡块与卡槽的配合,使得连接件与后三角窗亮饰条安装后,连接件在后三角窗亮饰条上也不易松动,并且还不影响连接件的拆卸。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侧围连接段和后三角窗连接段上分别设有导向斜面,所述侧围连接段上设有加强孔。
通过设置导向斜面可便于侧围连接段和后三角窗连接段的安插,而通过设置加强孔可提高侧围连接段的强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汽车侧围亮饰结构还包括若干个加强连接件,这些加强连接件分别匀距设置在汽车侧围上,侧围亮饰条与这些加强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由于侧围亮饰条与连接件为可拆卸连接方式,故侧围亮饰条需要在汽车侧围上不断移动,而通过加强连接件的设置可实现侧围亮饰条与汽车侧围之间也为可拆卸连接,这样便于侧围亮饰条在汽车侧围上移动。
另外,加强连接件还可侧围亮饰条进行支撑,这样使得侧围亮饰条受到撞击后,大部分撞击力会由汽车侧围承受,而非侧围亮饰条和加强连接件,从而保证侧围亮饰条和加强连接件不易损坏。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加强连接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在汽车侧围上,所述连接板沿侧围亮饰条水平方向两端分别设有相对称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
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为矩形,所述第一支撑板垂直设置在连接板端部,且与侧围亮饰条内壁的中间最高端接触;
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为十字形,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在汽车侧围上,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左端与第一支撑板垂直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倒V形连接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与侧围亮饰条内壁的中间最高端接触,所述倒V形连接板与侧围亮饰条底侧一端的水平板连接,并对水平板进行压紧;
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为矩形,所述第三支撑板水平设置在汽车侧围上,且侧围亮饰条底侧两端的水平板分别位于第三支撑板上表面的上下两侧;
第四支撑板,所述第四支撑板为矩形,所述第四支撑板垂直设置在第三支撑板上,且与侧围亮饰条内壁的中间最高端接触,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右端与第四支撑板垂直连接。
通过上述结构构成的加强连接件,使得加强连接件可对侧围亮饰条内壁的各个部位分别进行支撑,提高支撑强度,并且,加强连接件安装后还不影响侧围亮饰条的安装。
由于侧围亮饰条与汽车侧围的安装一般是通过在侧围亮饰条底侧设置两个相对称的水平板,水平板之间形成一安装孔,通过将螺钉的杆体穿过该安装孔与汽车侧围固定,而螺钉的螺帽限位在水平板上方,但是,由于水平板与汽车侧围不接触,故螺钉在安装时或者侧围亮饰条受到撞击时,水平板容易被压坏,而第三支撑板可对水平板进行支撑,保证水平板不会被压坏。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上表面由上而下依次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的一端与位于连接板一端的第一支撑板连接,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的另一端与位于连接板另一端的第一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之间形成第一安置槽,所述第二连接块与第三连接块之间形成第二安置槽。
受汽车侧围结构的影响,照明装置的安装位置有限和走线麻烦,故在侧围亮饰条内一般不安装照明装置,而通过上述结构构成的第一安置槽和第二安置槽,既不影响对侧围亮饰条的支撑,又可将照明装置安置在第一安置槽和第二安置槽内,进行照明,并且由于加强连接件匀距设置,照明装置之间可依次串联,便于走线。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后三角窗连接段的背面设有第三安置槽。
由于连接件可进行拆卸,可将为照明装置供电的电源安置在第三安置槽上,这样便于更换和维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可实现侧围亮饰条与后三角窗亮饰条之间的无缝连接,并且提高了侧围亮饰条的支撑强度,保证侧围亮饰条不会损坏和变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连接件的主视图;
图2为连接件的后视图;
图3为连接件与侧围亮饰条和后三角窗亮饰条装配后的主视图;
图4为连接件与侧围亮饰条和后三角窗亮饰条装配后的后视图;
图5为侧围亮饰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加强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侧围亮饰条;110、弧形板;111、中间最高端;112、弧形端;120、水平板;130、安装孔;200、连接件;210、侧围连接段;211、加强防滑条;212、加强孔;220、后三角窗连接段;230、过渡段;231、限位块;240、导向斜面;250、第三安置槽;300、后三角窗亮饰条;310、限位板;400、加强连接件;410、连接板;411、第一连接块;412、第二连接块;413、第三连接块;414、第一安置槽;415、第二安置槽;420、支撑结构;421、第一支撑板;422、第二支撑板;423、第三支撑板;424、第四支撑板;425、倒V形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的汽车侧围亮饰结构,其包括侧围亮饰条100和连接件200。
参见图5,侧围亮饰条100与现有结构相同,一般包括一弧形板110,在弧形板110两端延伸有水平板120,水平板120之间形成一安装孔130,通过将螺钉的杆体穿过该安装孔130与汽车侧围固定,而将螺钉的螺帽限位在水平板120上方,从而实现侧围亮饰条100与汽车侧围之间的安装。
参见图1和图3,连接件200的一端可拆卸地安插进侧围亮饰条100内,另一端可拆卸地安插进后三角窗亮饰条300内,连接件200用于实现侧围亮饰条100与后三角窗亮饰条300之间的无缝连接,并且还保证外部看不到其本身,从而提高美观性。
连接件200具体可由侧围连接段210和后三角窗连接段220组成,侧围连接段210的形状和体积与侧围亮饰条100内部腔体的形状相匹配,后三角窗连接段220的形状和体积与后三角窗亮饰条300内部腔体的形状相匹配,这样便于连接件200分别与侧围亮饰条100和后三角窗亮饰条300的连接。
另外,后三角窗连接段220远离后三角窗亮饰条300一端还可安插进侧围亮饰条100内。
如果将侧围连接段210对应安插进侧围亮饰条100内,将后三角窗连接段220对应安插进后三角窗亮饰条300内,由于侧围亮饰条100与后三角窗亮饰条300的形状不同,故侧围连接段210与后三角窗连接段220的形状也对应不相同,而如果侧围连接段210与后三角窗连接段220之间没有过渡,这样导致连接件200安插后,侧围亮饰条100与后三角窗亮饰条300之间还是容易出现缝隙,而将后三角窗连接段220设置成也可安插进侧围亮饰条100内,使得将侧围连接段210完全安插进侧围亮饰条100内后,通过将后三角窗连接段220继续安插进侧围亮饰条100内,直至侧围亮饰条100与后三角窗亮饰条300接触,这样可保证侧围亮饰条100与后三角窗亮饰条300之间不会出现缝隙。
在侧围连接段210的外表面设有若干个加强防滑条211,加强防滑条211可呈条状或波浪状,且可与侧围亮饰条100内壁紧密接触。
由于连接件200与侧围亮饰条100和后三角窗亮饰条300之间采用安插方式,而连接件200又容易在侧围亮饰条100和后三角窗亮饰条300内滑动,当侧围连接段210安插进侧围亮饰条100后,再将后三角窗连接段220安插进后三角窗亮饰条300内时,后三角窗连接段220在安插时,会受到后三角窗亮饰条300内部腔体的一定阻力,这时,侧围连接段210容易继续在侧围亮饰条100内滑动,从而导致后三角窗连接段220与三角窗亮饰条300的连接距离不够,影响安装,而加强防滑条211可增加侧围连接段210与侧围亮饰条100内部腔体之间的摩擦力,使得侧围连接段210安插进侧围亮饰条100后不易滑动,从而便于后续三角窗连接段220的安插。
参见图2和图4,在后三角窗连接段220的底侧可设有过渡段230,过渡段230可安插进侧围亮饰条100内,且不能安插进后三角窗亮饰条300内。
由于后三角窗连接段220与侧围连接段210的形状和体积都不同,故后三角窗连接段220与侧围连接段210之间的连接处的强度较低,而过渡段230可提高后三角窗连接段220与侧围连接段210之间的连接处的强度。
在过渡段230的底侧可设有限位块231,在后三角窗亮饰条300上可设有一限位板310,限位块231与限位板310可接触,并且限位块231与限位板310接触后,过渡段230的外侧面紧贴限位板310的内侧面。
连接件200在安装时,由于侧围连接段210上设有加强防滑条211,故一般用手抓住后三角窗连接段220,然后先将侧围连接段110安插进侧围亮饰条100内,但是由于加强防滑条211的存在,在安插时阻力会很大,安插不方便,并且,在安插时需要一只手抓住后三角窗连接段220,另一只手抓住侧围亮饰条100,而侧围亮饰条100的长度又较长,这样安插更不方便,而通过限位板310和限位块231的设置,使得连接件200在安装时,可先将后三角窗连接段220安插进后三角窗亮饰条300内,由于后三角窗亮饰条300一般是预先固定在后三角窗上,故不需要用手固定住后三角窗亮饰条300,安装非常方便,并且通过限位块231与限位板310的相互限位,使得后三角窗亮饰条300会对安插进的后三角窗连接段220进行限位,使得三角窗连接段220不会完全安插进后三角窗亮饰条300内,从而不会影响后续与侧围亮饰条100的连接。
另外,由于后三角窗连接段220在后三角窗亮饰条300内被限位住,这样侧围亮饰条100在连接时,只需双手抓住侧围亮饰条100,将侧围亮饰条100的腔口与侧围连接端210对准,然后用力推送即可,非常方便。
在过渡段230的外侧面上还可设有一卡块,而在限位板310的内侧面上还可设有一卡槽,卡槽与卡块相配合。
由于连接件200与侧围亮饰条100之间可通过加强防滑条211可提高连接牢固性,使得连接件200在侧围亮饰条100上不易松动,还不影响拆卸,而连接件200与后三角窗亮饰条300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却较低,而通过卡块与卡槽的设置,使得连接件200与后三角窗亮饰条300安装后,连接件200在后三角窗亮饰条300上也不易松动,并且还不影响连接件200的拆卸。
参见图1,在侧围连接段210和后三角窗连接段220上分别设有导向斜面240,在侧围连接段210上设有加强孔212。
通过设置导向斜面240可便于侧围连接段210和后三角窗连接段220的安插,而通过设置加强孔212可提高侧围连接段210的强度。
参见图5和图6,本发明还包括若干个加强连接件400,这些加强连接件400分别匀距设置在汽车侧围上,具体可通过焊接或螺钉方式固定在汽车侧围上。
由于侧围亮饰条100与上述连接件200之间为可拆卸地连接方式,故侧围亮饰条100在安装时,需要在汽车侧围上移动,而如果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螺钉固定方式,这样不便于移动,而通过加强连接件400,可实现侧围亮饰条100在汽车侧围上的可拆卸安装,这样便于侧围亮饰条100的移动。
另外,加强连接件400还可对侧围亮饰条100进行支撑,这样使得侧围亮饰条100受到撞击后,大部分撞击力会由汽车侧围承受,从而保证侧围亮饰条100和加强连接件200不易损坏。
加强连接件400具体包括一连接板410,连接板410沿侧围亮饰条100水平方向两端分别设有相对称的支撑结构420。
连接板410具体为矩形,其可通过焊接或者螺钉方式直接固定在汽车侧围上,且其不与侧围亮饰条100内壁接触,其是用于将两侧的支撑结构420连接为一整体,从而提高支撑强度。
支撑结构420包括第一支撑板421、第二支撑板422、第三支撑板423和第四支撑板424。
第一支撑板421,其具体可为矩形,其垂直设置在连接板410端部,且与侧围亮饰条100内壁的中间最高端111接触。
第二支撑板422,其具体可为十字形,其直接设置在汽车侧围上,具体可通过焊接或螺钉或其他方式进行安装,其左端与第一支撑板421垂直连接,其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倒V形连接板425,当侧围亮饰条100底侧两端的水平板120放置在第三支撑板423上表面时,倒V形连接板425位于外侧的板体可与水平板120接触,并对水平板120压紧,并且,由于倒V形连接板425的两个板体之间具有弹性,也便于侧围亮饰条100从加强连接件400上分离。
第二支撑板422与侧围亮饰条100内壁的中间最高端111接触,而倒V形连接板425的弧度与侧围亮饰条100相匹配,并与侧围亮饰条100内壁上位于中间最高端接触一侧的弧形端112接触。
第三支撑板423,其具体可为矩形,其水平设置在汽车侧围上,具体可通过焊接或螺钉或其他方式进行安装,侧围亮饰条100底侧两端的水平板120可分别位于第三支撑板423上表面的上下两侧,第三支撑板423可对水平板120进行支撑,保证水平板120不会被压坏。
第四支撑板424,其具体可为矩形,其垂直设置在第三支撑板423上,且与侧围亮饰条100内壁的中间最高端111接触,其与第二支撑板422的右端垂直连接。
通过上述结构构成的加强连接件400,使得加强连接件400与侧围亮饰条100可进行可拆卸连接,并且使得加强连接件400还可对侧围亮饰条100内壁的各个部位分别进行支撑,提高支撑强度。
另外,连接板410两侧的端部也可与水平板120接触,这样可提高加强连接件400与水平板120的接触面积,对水平板120进一步保护。
第一支撑板421和第四支撑板424的端部具体可为斜面,这样防止第一支撑板421和第四支撑板424与侧围亮饰条100内壁接触时,端部将内壁压坏。
在连接板410上表面由上而下依次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连接块411、第二连接块412和第三连接块413,第一连接块411、第二连接块412和第三连接块413的一端与位于连接板410一端的第一支撑板421连接,第一连接块411、第二连接块412和第三连接块413的另一端与位于连接板410另一端的第一支撑板421连接,第一连接块411与第二连接块412之间形成第一安置槽414,第二连接块412与第三连接块413之间形成第二安置槽415。
由于人们对汽车美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故侧围亮饰条100除了用于装饰来提高汽车美观度外,如果还能进行照明,形成汽车外围的氛围灯,这样会更加受欢迎,但是受汽车侧围结构的影响,照明装置的安装位置有限和走线麻烦,故在侧围亮饰条100内一般不安装照明装置,而通过上述结构构成的第一安置槽414和第二安置槽415,既不影响对侧围亮饰条100的支撑,又可将照明装置安置在第一安置槽414和第二安置槽415内进行照明,并且由于加强连接件400匀距设置,照明装置之间可依次串联,便于走线。
参见图2,在后三角窗连接段220的背面可设有第三安置槽250,第三安置槽250除了可提高后三角窗连接段220的强度外,还便于装置为照明装置供电的电源,由于连接件200可进行拆卸,这样便于电源的更换和维修。
另外,由于后三角窗亮饰条300是固定在后三角窗上,故也无法安装照明装置,为了提高美观度,可在后三角窗亮饰条300直接安插灯带,而灯带的供电也可由第三安置槽250上的电源直接供电,这样使得侧围亮饰条100与后三角窗亮饰条300形成连贯性的氛围灯,进一步提高美观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汽车侧围亮饰结构,所述汽车侧围亮饰结构包括侧围亮饰条(100),所述侧围亮饰条(100)与后三角窗亮饰条(300)可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侧围亮饰结构还包括一连接件(200),所述连接件(200)一端可拆卸地安插进侧围亮饰条(100)内,另一端可拆卸地安插进后三角窗亮饰条(300)内,所述侧围亮饰条(100)通过连接件(200)与后三角窗亮饰条(300)无缝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侧围亮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00)由侧围连接(210)段和后三角窗连接段(220)组成,所述侧围连接(210)段可安插进侧围亮饰条(100)内,所述后三角窗连接段(220)可安插进后三角窗亮饰条(300)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侧围亮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连接(210)段的形状与侧围亮饰条(100)内部腔体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后三角窗连接段(220)的形状与后三角窗亮饰条(300)内部腔体的形状相匹配,且所述后三角窗连接段(220)远离后三角窗亮饰条(300)一端可安插进侧围亮饰条(100)内,所述侧围连接(210)段的外表面设有若干个加强防滑条(2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侧围亮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三角窗连接段(220)的底侧设有过渡段(230),所述过渡段(230)可安插进侧围亮饰条(100)内,且不能安插进后三角窗亮饰条(300)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侧围亮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230)的底侧设有限位块(231),所述后三角窗亮饰条(300)上设有一限位板(310),所述限位块(231)与限位板(310)可接触,且所述限位块(231)与限位板(310)接触后,所述过渡段(230)的外侧面紧贴限位板(310)的内侧面,所述过渡段(230)的外侧面上可设有一卡块,所述限位板(310)的内侧面上可设有一卡槽,所述卡槽与卡块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侧围亮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连接(210)段和后三角窗连接段(220)上分别设有导向斜面(240),所述侧围连接(210)段上设有加强孔(212)。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汽车侧围亮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侧围亮饰结构还包括若干个加强连接件(400),这些加强连接件(400)分别匀距设置在汽车侧围上,侧围亮饰条(100)与这些加强连接件(400)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侧围亮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连接件(400)包括连接板(410),所述连接板(410)固定在汽车侧围上,所述连接板(410)沿侧围亮饰条(100)水平方向两端分别设有相对称的支撑结构(420),所述支撑结构(420)包括:
第一支撑板(421),所述第一支撑板(421)为矩形,所述第一支撑板(421)垂直设置在连接板(410)端部,且与侧围亮饰条(100)内壁的中间最高端(111)接触;
第二支撑板(422),所述第二支撑板(422)为十字形,所述第二支撑板(422)设置在汽车侧围上,所述第二支撑板(422)的左端与第一支撑板(421)垂直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42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倒V形连接板(425),所述第二支撑板(422)与侧围亮饰条(100)内壁的中间最高端(111)接触,所述倒V形连接板(425)与侧围亮饰条(100)底侧一端的水平板(120)连接,并对水平板(120)进行压紧;
第三支撑板(423),所述第三支撑板(423)为矩形,所述第三支撑板(423)水平设置在汽车侧围上,且侧围亮饰条(100)底侧两端的水平板(120)分别与第三支撑板(423)上表面的上下两侧接触;
第四支撑板(424),所述第四支撑板(424)为矩形,所述第四支撑板(424)垂直设置在第三支撑板(423)上,且与侧围亮饰条(100)内壁的中间最高端(111)接触,所述第二支撑板(422)的右端与第四支撑板(424)垂直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汽车侧围亮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10)上表面由上而下依次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连接块(411)、第二连接块(412)和第三连接块(413),第一连接块(411)、第二连接块(412)和第三连接块(413)的一端与位于连接板(410)一端的第一支撑板(421)连接,第一连接块(411)、第二连接块(412)和第三连接块(413)的另一端与位于连接板(410)另一端的第一支撑板(42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411)与第二连接块(412)之间形成第一安置槽(414),所述第二连接块(412)与第三连接块(413)之间形成第二安置槽(41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汽车侧围亮饰结构,其特征在于,后三角窗连接段(220)的背面设有第三安置槽(25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018608.2A CN111114459B (zh) | 2020-01-08 | 2020-01-08 | 一种汽车侧围亮饰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018608.2A CN111114459B (zh) | 2020-01-08 | 2020-01-08 | 一种汽车侧围亮饰结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114459A true CN111114459A (zh) | 2020-05-08 |
CN111114459B CN111114459B (zh) | 2021-06-01 |
Family
ID=70487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018608.2A Active CN111114459B (zh) | 2020-01-08 | 2020-01-08 | 一种汽车侧围亮饰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114459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33703A (zh) * | 2022-03-31 | 2022-06-17 |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上亮饰条的匹配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
WO2024078397A1 (zh) * | 2022-10-09 | 2024-04-18 |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连接件、装饰条总成及车辆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467423A (en) * | 1965-06-14 | 1969-09-16 | Schlegel Mfg Co | Garnishing bead miter joint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
CN103381747A (zh) * | 2013-08-07 | 2013-11-06 | 宁波敏实汽车零部件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外水切和后三角窗的连接卡扣以及其安装结构 |
CN104309547A (zh) * | 2014-09-15 | 2015-01-28 | 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上条和后三角亮条安装的连接金属片及安装方法 |
CN204845780U (zh) * | 2015-07-30 | 2015-12-09 | 嘉兴兴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后三角窗饰条的端部连接改进结构 |
CN209336637U (zh) * | 2018-10-30 | 2019-09-03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装饰条 |
-
2020
- 2020-01-08 CN CN202010018608.2A patent/CN11111445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467423A (en) * | 1965-06-14 | 1969-09-16 | Schlegel Mfg Co | Garnishing bead miter joint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
CN103381747A (zh) * | 2013-08-07 | 2013-11-06 | 宁波敏实汽车零部件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外水切和后三角窗的连接卡扣以及其安装结构 |
CN104309547A (zh) * | 2014-09-15 | 2015-01-28 | 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上条和后三角亮条安装的连接金属片及安装方法 |
CN204845780U (zh) * | 2015-07-30 | 2015-12-09 | 嘉兴兴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后三角窗饰条的端部连接改进结构 |
CN209336637U (zh) * | 2018-10-30 | 2019-09-03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装饰条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33703A (zh) * | 2022-03-31 | 2022-06-17 |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上亮饰条的匹配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
WO2024078397A1 (zh) * | 2022-10-09 | 2024-04-18 |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连接件、装饰条总成及车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114459B (zh) | 2021-06-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114459B (zh) | 一种汽车侧围亮饰结构 | |
MXPA98008067A (es) | Exhibidor de portalamparas de iluminacion. | |
CN202142244U (zh) | 一种显示屏安装框架 | |
CN205424354U (zh) | 一种暗盒支撑架 | |
CN109138368B (zh) | 一种吊顶安装线条 | |
CN208475019U (zh) | 一种链条式拼接投光灯 | |
CN108644878B (zh) | 一种一体取暖器的安装结构 | |
CN219842903U (zh) | 一种开关控制模块的辅助固定机构 | |
CN220203275U (zh) | 一种装饰板连接用挂托连接器 | |
CN222247564U (zh) | 一种电动冲浪板的电池安装结构 | |
CN220269263U (zh) | 一种立面植物补光装置 | |
CN215061450U (zh) | 拼接式卡扣连接的led灯条 | |
CN219158064U (zh) | 一种龙骨墙用的连接结构 | |
CN221316026U (zh) | 一种功能性商务车内顶 | |
CN213043291U (zh) | 一种便于并柜的配电柜 | |
CN216195816U (zh) | 一种具有安装定位结构的低碳节能型建筑幕墙 | |
CN221324291U (zh) |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led灯 | |
CN213569025U (zh) | 一种插挂式电梯轿厢装饰板 | |
CN213359214U (zh) | 一种方便拆卸的内装板 | |
CN218647147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超声波探测器 | |
CN218147952U (zh) | 一种市政工程道路警示装置 | |
CN219912815U (zh) | 一种供多向安装的条形灯壳 | |
CN219674099U (zh) | 一种防脱落结构的超薄吸顶灯 | |
CN204042572U (zh) | 装饰灯条 | |
CN201202950Y (zh) | 三角支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