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08947B - 一种基于梅花幼树根茎塑型的根部造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梅花幼树根茎塑型的根部造型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108947B CN111108947B CN202010079594.5A CN202010079594A CN111108947B CN 111108947 B CN111108947 B CN 111108947B CN 202010079594 A CN202010079594 A CN 202010079594A CN 111108947 B CN111108947 B CN 11110894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ot
- modeling
- roots
- lateral
- n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7/00—Botany in general
- A01G7/06—Treatment of growing trees or plants, e.g. for preventing decay of wood, for tingeing flowers or wood, for prolonging the life of pla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60—Flowers; Ornamental plants
- A01G22/67—Dwarf trees, e.g. bonsai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一种基于梅花幼树根茎塑型的根部造型方法,步骤如下:(1)幼树根部第一次造型及培养;(2)根部第二次造型及培养;(3)根部第三次造型及培养;本发明将根部造型与传统梅花盆景造型相结合,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效果明显,具有较强的观赏性,观赏周期长,市场前景广阔,市场价值可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梅花盆景制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梅,原产我国西南地区,属蔷薇科李属落叶乔木,居中国十大名花之首。梅花分果梅、花梅两大类。果梅分白梅类、青梅类。花梅分四类:直角梅类、照水梅类、龙游梅类和杏梅类。
梅花生长缓慢、寿命长、先花后叶、木质坚硬,自古是制作盆景首选植物。
梅花盆景造型,根据梅树自然特性,因树制宜,因材取势,制作出不同造型的梅花盆景。传统梅花盆景造型主要针对梅树整株树或树桩(梅桩)进行造型,有:徽派游龙式、三台式、提蓝式;扬派疙瘩式、顺风式、垂枝式;苏派劈干式;另有枯桩型、悬崖式、风动式、曲干式、丛林式等。
传统梅花盆景制作植物学基础是各级分枝向上分支,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设计、造型,根部造型植物学基础是梅花各级根系向下分枝,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造型,根部造型与传统梅花盆景造型结合后,设计、想象空间更广、更丰富、更灵活,制作的盆景更具观赏、艺术价值,市场前景广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梅花幼树根茎塑型技术和梅花盆景根部造型制作,从梅花幼树开始,根据梅树根系情况,对梅树根系进行1-3次选择、设计、造型,经多年栽培,将根部塑造成姿态独特、新颖别致、蕴意丰富、艺术观赏价值高的造型,与传统梅花盆景制作技术相结合,创新梅花盆景造型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梅花幼树根茎塑型的根部造型方法,步骤如下:
(1)幼树根部第一次造型及培养;12月至翌年2月,挖出一年生梅花幼树,选择侧根较多的植株,进行第一次根部造型设计,在适宜部位截去部分主根,根据侧根情况,按设计好的造型,对各级侧根采用疏、截、拉、撑、扭、曲、绑、缠绕、打结、放置至合适位置的方法进行造型,造型与重栽同步进行,边整型边回土,根系全部入土,大田栽培1-2年后,形成根部造型基础;
(2)根部第二次造型及培养;重栽的梅花幼树,生长1-2年后,一是对经幼树根部造型与培养未达要求的植株,在不伤根情况下,于12月至翌年2月,重新挖出,选择根系适宜继续造型的植枝,第二次进行根部造型设计,应根据根部首次造型,将文化、艺术、造型融于一体,以求日后出精品,在设计好的基础上,采用疏、截、拉、撑、扭、曲、缠绕、绑、打结、放置至合适位置的手法进行造型,造型完成后,重新大田栽植,此次栽植根据根部造型要求,抬升种植高度5-10厘米,使部份根部造型成为地上部分造型,栽后继续培养1-2年;二是对经幼树根部造型与培养已达要求的植株,不挖出来重新造型,直接在大田中挖去部份表土5-10厘米继续培养,以加快盆景制作进程,或直接装盆培养;
(3)根部第三次造型及培养;经根部第二次造型培养1-2年后,仍未达造型要求的植株,可在第二次造型基础上,再进行设计,进行第三次造型,设计造型原理同第二次,此次造型可继续抬升根部高度5-10厘米。对经第二次造型及培养已达造型要求的植株,可直接装盆,或再挖去部分表土继续培养。
对梅花幼树根茎塑型的同时,可以对梅花地上部分原有的枝条、着花等进行造型。
完成根部造型的梅花可在梅花落叶后、开花前装盆,进入盆栽管理。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选用1年生梅花幼树进行1-3次移植、1-3次造型,可打造出姿态独特、新颖别致、造型多样的根部造型。
1、提出了一种梅花盆景制作的全新理念。在传统梅花盆景的制作中主要对梅花根部以上的枝干、着花进行设计和造型,本发明独树一帜,从梅花幼树根系开始造型,拓宽了梅花盆景制作工艺认知领域和实践领域。
2、首创了一种梅花盆景造型制作的全新手法。传统梅花盆景制作植物学基础是各级分枝向上分支,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设计、造型,根部造型的植物学基础是梅花各级根系向下分枝,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设计、造型,两者结合,形成了向上、向下、纵向、横向全方位均可造型的格局。且本发明易于接受,简单易学,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效果显著。
3、诠释了一种梅花盆景制作的全新视角。本发明丰富了梅花盆景设计、制作内涵,具有更为广阔的设计和想象空间,加之与传统梅花盆景造型艺术相结合,制作的梅花盆景特色鲜明、形态多样、艺术内涵丰富、受众面广,具有较强的观赏性,观赏周期长,市场前景广阔,市场价值可观,推广前景广阔。
本发明在无锡冯氏梅园梅花盆景制作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梅花根部造景的盆景销售实践良好,市场价值巨大。基于梅花幼树根茎塑型技术的根部造型方法是本发明的内容,在梅花盆景艺术领域,理念新颖独到,为梅花盆景制作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梅花幼树根茎塑型的根部造型示意图。
图中:1—第一节点,即根部造型前,地上部分侧枝分支点;2—第二节点,即根部造型前,地表面与茎基部相交点;3—第三节点,即第一次根部造型根部抬高点;4—第四节点,即第二次根部造型根部抬高点;5—第五节点,即第三次根部造型根部抬高点,也就是确定后的盆景造型中地上部分与盆表面接触位置;A—第一侧根,即第一次根部造型的侧根造型设计;B—第二侧根,即第二次、第三次根部造型的两条侧根造型设计中的一根;C—第三侧根,即第二次、第三次根部造型的两条侧根造型设计中的另一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案例和具体实施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1、一种基于梅花幼树根茎塑型的根部造型方法,步骤如下:
(1)幼树根部第一次造型及培养;12月至翌年2月,挖出一年生梅花幼树,选择侧根较多的植株,进行第一次根部造型设计,在适宜部位截去部分主根,根据侧根情况,按设计好的造型,对各级侧根采用疏、截、拉、撑、扭、曲、绑、缠绕、打结、放置至合适位置的方法进行造型,造型与重栽同步进行,边整型边回土,根系全部入土,大田栽培1-2年后,形成根部造型基础;
(2)根部第二次造型及培养;重栽的梅花幼树,生长1-2年后,一是对经幼树根部造型与培养未达要求的植株,在不伤根情况下,于12月至翌年2月,重新挖出,选择根系适宜继续造型的植枝,第二次进行根部造型设计,应根据根部首次造型,将文化、艺术、造型融于一体,以求日后出精品,在设计好的基础上,采用疏、截、拉、撑、扭、曲、缠绕、绑、打结、放置至合适位置的手法进行造型,造型完成后,重新大田栽植,此次栽植根据根部造型要求,抬升种植高度5-10厘米,使部份根部造型成为地上部分造型,栽后继续培养1-2年;二是对经幼树根部造型与培养已达要求的植株,不挖出来重新造型,直接在大田中挖去部份表土5-10厘米继续培养,以加快盆景制作进程,或直接装盆培养;
(3)根部第三次造型及培养;经根部第二次造型培养1-2年后,仍未达造型要求的植株,可在第二次造型基础上,再进行设计,进行第三次造型,设计造型原理同第二次,此次造型可继续抬升根部高度5-10厘米。对经第二次造型及培养已达造型要求的植株,可直接装盆,或再挖去部分表土继续培养。
根部造型方法有疏、截、拉、撑、扭、曲、绑、缠绕、打结、放置至合适位置。
疏:将不必要的各级侧根从分枝点剪除;
截:将主根及不同部位各级侧根保留适当长度,剪去多余不需要的部份;
拉:将不同部位各级侧根拉到适宜位置;
撑:将不同部位各级侧根撑到适宜位置;
扭:将各级侧根在一定位置扭转一定角度;
曲:将各级侧根在适宜位置向一定方向弯曲一定角度;
绑:将主根或各级侧根借助辅助物绑缚成需要的形态;
缠绕:将不同的各级侧根用各种方法缠绕在一起,并弯曲、放置到梅花幼树根茎塑型过程中提出的造型设计要求需要的位置;
打结:将各级侧根在适宜位置打结;
放置到适宜位置:各种整型方法融合起来使用,经疏、截、拉、撑、绑、扭、曲、缠绕、打结处理的各级侧根按根部造型要求,埋入地下部分或保留地上部分,根据设计理念,考虑侧根的角度、长短、多少等因素确定放置到符合设计要求的位置。如在附图“奔马”造型中,在第二节点2中留1个侧根,即第一侧根,长度不宜过长,保持在5-8厘米,角度与盆土表面平行。在第三节点3中保留两个侧根,分别为第二侧根和第三侧根,长度在10-15厘米,第二侧根与第三侧根平行,并与盆土表面呈45°角。在第四节点4中,第二侧根和第三侧根长度保持不超过5厘米,进行简单扭曲、打结,即可完成“奔马”造型。
见附图1,“奔马”根部造型,具体做法:该梅花盆景地上部分造型为第二节点2位置,并已出现第一节点1的侧枝分支结构。在不伤根情况下,12月至第二年2月,挖出一年生梅花幼树,选择根系适合做“奔马”的植株,进行第一次根部造型设计——附图1造型为在第三节点3的位置截去主根,保留第三节点3中2个侧根、第二节点2中1个侧根,将根部造型设计为“奔马”型,然后按设计好的根部造型,疏除多余侧根,进行造型,主根培育成马身,三个侧根经曲、绑培育成马足,放置位置确定日后形态,此时侧根长度至第四节点4位置。造型好后重栽,造型与重栽同步进行,边整型边回土,为保证梅株成活,此次栽植根系全部入土,大田栽培1-2年后,形成适合根部造型的根系基础——附图案例主根形成10厘米长左右的马身,3个侧根A、侧根B、侧根C形成马足,配合地上部分已有“奔马”的雏形。
根部第二次造型及培养。重新栽植的梅花幼树,生长1-2年后,“奔马”雏形已形成,在12月至翌年2月再次挖出,此时原有侧根已生长并产生了新的侧根和下级侧根。此时,据根系再对马足进行造型,此次造型疏去不必要的各级侧根,完善保留侧根的马足形态,然后根据设计好的形态进行造型。造型后重新栽植,此次栽植将根部抬升至第三节点3位置,10厘米左右马身在表土以上,第三节点3位置以下全部入土,边栽边造型,继续完善第二侧根B、第三侧根C马足形态,用绑缚的方法完善马足第一侧根A的形态。栽后,继续培养1-2年。因侧根A在1-2年的培养中在地表以上,要经常观察其生长情况,及时进行必要的造型。
根部第三次造型及培养:经过根部第二次造型和培养1-2年后,树身部分,第三节点3以上部分和马足(此时第二侧根B、第三侧根C仍在土中)进一步长粗,此时可挖去部分表土至第四节点4,疏去第四节点4以上不需要的侧根,继续培养就形成“奔马”造型的梅花盆景。
附图中第四节点4位置以下是今后续根部缠绕培养形成的形态。以第五节点5为分界点,“奔马”造型的梅花盆景整体呈现出地上部分经三次根部造型加之原有侧枝、着花造型基本定型,后续只需适当管理即可。
优美的根部造型梅花盆景,必须同时注重梅花地上部分的造型及培养。
Claims (1)
1.一种基于梅花幼树根茎塑型的根部造型方法,步骤如下:
(1)幼树根部第一次“奔马”造型及培养:梅花盆景地上部分造型为第二节点位置,并已出现第一节点的侧枝分支结构,在不伤根情况下,12月至第二年2月,挖出一年生梅花幼树,选择根系适合做“奔马”的植株,进行第一次根部造型设计——在第三节点的位置截去主根,保留第三节点中2个侧根、第二节点中1个侧根,其中所述第二节点中保留的1个侧根即第一侧根,长度不宜过长,保持在5-8厘米,角度与盆土表面平行,所述第三节点中保留的两个侧根分别为第二侧根和第三侧根,长度在10-15厘米,第二侧根与第三侧根平行,并与盆土表面呈45°角,将根部造型设计为“奔马”型,然后按设计好的根部造型,疏除多余侧根,进行造型,主根培育成马身,三个侧根经曲、绑培育成马足,放置位置确定日后形态,此时侧根长度至第四节点位置,造型好后重栽,造型与重栽同步进行,边整型边回土,为保证梅株成活,此次栽植根系全部入土,大田栽培1-2年后,形成适合根部造型的根系基础,主根形成10厘米长左右的马身,3个侧根,即第一侧根、第二侧根、第三侧根形成马足,配合地上部分已有“奔马”的雏形,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即根部造型前,地上部分侧枝分支点,所述第二节点,即根部造型前,地表面与茎基部相交点,所述第三节点,即第一次根部造型根部抬高点,所述第四节点,即第二次根部造型根部抬高点;
(2)幼树根部第二次“奔马”造型及培养:重新栽植的梅花幼树,生长1-2年后,“奔马”雏形已形成,在12月至翌年2月再次挖出,此时原有侧根已生长并产生了新的侧根和下级侧根,据根系再对马足进行造型,此次造型疏去不必要的各级侧根,完善保留侧根的马足形态,然后根据设计好的形态进行造型,造型后重新栽植,此次栽植将根部抬升至第三节点位置,10厘米左右马身在表土以上,第三节点位置以下全部入土,边栽边造型,继续完善第二侧根、第三侧根马足形态,用绑缚的方法完善马足第一侧根的形态,栽后,继续培养1-2年,因第一侧根在1-2年的培养中在地表以上,要经常观察其生长情况,及时进行必要的造型;
(3)幼树根部第三次“奔马”造型及培养:经根部第二次造型培养1-2年后,仍未达造型要求的植株,在第二次造型基础上,再进行设计,进行第三次造型,设计造型原理同第二次,此次造型继续抬升根部高度5-10厘米,对经第二次造型及培养已达造型要求的植株,直接装盆,或挖去部分表土至第四节点,疏去第四节点以上不需要的侧根,继续培养就形成“奔马”造型的梅花盆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079594.5A CN111108947B (zh) | 2020-02-04 | 2020-02-04 | 一种基于梅花幼树根茎塑型的根部造型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079594.5A CN111108947B (zh) | 2020-02-04 | 2020-02-04 | 一种基于梅花幼树根茎塑型的根部造型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108947A CN111108947A (zh) | 2020-05-08 |
CN111108947B true CN111108947B (zh) | 2022-04-22 |
Family
ID=70492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079594.5A Active CN111108947B (zh) | 2020-02-04 | 2020-02-04 | 一种基于梅花幼树根茎塑型的根部造型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108947B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38299A (zh) * | 2007-10-17 | 2008-03-12 | 苏曼 | 以根系代替主干快速培育大型观根类园林景观树的方法 |
CN108077012A (zh) * | 2017-12-30 | 2018-05-29 | 谭运杰 | 一种水附石盆景的制作方法 |
CN109769617A (zh) * | 2019-03-04 | 2019-05-21 | 李文辉 | 一种盆景根部造型的制作方法 |
-
2020
- 2020-02-04 CN CN202010079594.5A patent/CN11110894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38299A (zh) * | 2007-10-17 | 2008-03-12 | 苏曼 | 以根系代替主干快速培育大型观根类园林景观树的方法 |
CN108077012A (zh) * | 2017-12-30 | 2018-05-29 | 谭运杰 | 一种水附石盆景的制作方法 |
CN109769617A (zh) * | 2019-03-04 | 2019-05-21 | 李文辉 | 一种盆景根部造型的制作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露根式树木盆景的培育;徐成文;《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001231(第12期);第25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108947A (zh) | 2020-05-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779566B (zh) | 一种桂花树花瓶的生产方法 | |
CN101779552A (zh) | 一种多花色杜鹃培植方法 | |
CN107371965B (zh) | 一种音叉形梨树树形及其整形修剪方法 | |
CN103503679A (zh) | 一种主干分段嫁接式紫薇扎景大树培植工艺 | |
CN103098662A (zh) | 一种千屈菜科紫薇属树干靠接造型法 | |
CN103109716A (zh) | 一种千屈菜科紫薇属树干环式育干造型法 | |
CN103960032B (zh) | 一种紫薇苗木培植方法 | |
CN101861790A (zh) | 盘根树、盘根树桩的培育方法 | |
CN206078287U (zh) | 一种藤蔓类植物拱形支架 | |
CN112219636B (zh) | 一种二主枝自然开心形桃树树形及成形方法 | |
CN103975776B (zh) | 一种园林绿化苗木培植方法 | |
CN103960066B (zh) | 一种红花檵木苗木培植方法 | |
CN108605643A (zh) | 一种酿酒葡萄种植的整枝工艺 | |
CN206423243U (zh) | 一种藤蔓类植物心形支架 | |
CN111108947B (zh) | 一种基于梅花幼树根茎塑型的根部造型方法 | |
CN105557243A (zh) | 一种球形树状牡丹的培育方法 | |
CN107711256A (zh) | 一种提高金槐产量的种植方法 | |
CN114793745B (zh) | 一种茶柿间作复合模式柿树景观四定培育方法 | |
CN206078286U (zh) | 一种藤蔓类植物字母形支架 | |
CN105027992A (zh) | 一种多株联体景观树的造型方法 | |
CN109168853A (zh) | 用于盐碱地园林原土绿化的中国柽柳定向培育方法 | |
CN203985137U (zh) | 一种植物生态椅栽培模型 | |
CN102792837A (zh) | 桂花树的连体多蔸培育方法 | |
CN206423206U (zh) | 一种藤蔓类植物锥形支架 | |
CN112243789A (zh) | 一种大型植物造型树的制作培育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