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08945A - 一种树木的救助复壮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树木的救助复壮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08945A
CN111108945A CN202010006643.2A CN202010006643A CN111108945A CN 111108945 A CN111108945 A CN 111108945A CN 202010006643 A CN202010006643 A CN 202010006643A CN 111108945 A CN111108945 A CN 1111089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il
fertilizer
trunk
trees
day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0664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明
沈建
王凌云
赵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Very Gree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Very Gree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Very Gree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Very Gree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0664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089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089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089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7/00Botany in general
    • A01G7/06Treatment of growing trees or plants, e.g. for preventing decay of wood, for tingeing flowers or wood, for prolonging the life of pl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CNITROGENOUS FERTILISERS
    • C05C9/00Fertilisers containing urea or urea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3/00Fertilisers from human or animal excrements, e.g. manur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Fertilizer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木的救助复壮方法,属于植被救助技术领域,其包括如下操作步骤:清理干净树干基部堆积的树叶及其他杂物;距树干基部2.5‑3.5米范围内松土,松土深度15‑20cm,松土后晾晒至少2‑3天;晾晒过后土内拌入生物有机肥;用复配杀菌剂兑水后喷施在树干及叶片正反面上,间隔7‑12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施2‑3次;距离树干基部2‑3米的位置画出一个圈,均匀打8‑10个孔,深度30‑40cm,每孔内放入1根长度15cm,直径3cm的棒肥,放后覆土,一年用一次;采用复合生根营养剂兑水浇灌松土部位,一次性浇透,间隔12‑18天处理一次,连续浇灌3‑4次;树干吊注国光牌施它活,一次吊注3袋,连续吊注3‑4次。本发明树木的救助复壮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还能提高的树木移栽过程中的存活率。

Description

一种树木的救助复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被救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树木的救助复壮方法。
背景技术
广玉兰为木兰科常绿乔木,叶厚革质,花白色,芳香,喜湿润肥沃土壤。它以其挺拔的干形,光亮浓绿的叶片,硕大洁白的花朵备受人们的青睐。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经常需移植一些大树,但广玉兰大树移栽有一定难度,且成活率往往不理想。
现有的对广玉兰树木的移栽技术如下:(1)选择春节过后半个月作为移栽的最佳时间。(2)包覆根系的土球直径为树木胸径的8倍至10倍。(3)保持充足的水分,应用草绳裹干1.5米-2米左右以减少水分蒸发。(4)摘叶通过修枝摘叶,可减少水分蒸发,缓解受伤根系供水压力。(5)加入广谱型植物生根剂,促进受伤根系的恢复。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上述移栽种植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对土壤表面的清理和杀菌处理,移栽的树木处于较为脆弱的状态,根系中存在切割造成的伤口,此时与之直接接触的土壤环境中一旦出现大量的有害菌种,此时移栽的树木根系非但不能得到有效的救助,而且还会在有害菌群的作用下产生危害根系生长修复的土壤环境,由此大大降低了树木的成活率,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树木的救助复壮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还能提高的树木移栽过程中的存活率。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树木的救助复壮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步骤一、清理干净树干基部堆积的树叶及其他杂物;
步骤二、距树干基部2.5-3.5米范围内松土,松土深度15-20cm,松土后晾晒至少2-3天;
步骤三、晾晒过后,在松的土内均匀拌入生物有机肥;
步骤四、采用复配杀菌剂兑水后喷施在树干以及叶片正反面上,间隔7-12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施2-3次;
步骤五、距离树干基部2-3米的位置画出一个圈,均匀打8-10个孔,深度30-40cm,每孔内放入1根长度15cm,直径3cm的棒肥,放后覆土,一年用一次;
步骤六、采用复合生根营养剂,兑水浇灌松土部位,一次性浇透,间隔12-18天处理一次,连续浇灌3-4次;
步骤七、树干吊注国光牌施它活,一次吊注3袋,连续吊注3-4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对需要种植位点的土壤环境进行清理,去除大量的杂物和堆积的树叶,以最大限度保持树干基部的清洁,防止发生堆物腐蚀大树须根,减少滋生病虫害。其次,在种植树木的2.5-3.5米范围内进行松土处理,使得松土后的土壤充分晾晒,以最大限度的杀灭土壤中的病虫害,减少对大树根部的危害。
随后,在松的土内均匀拌入生物有机肥,要搅拌均匀,以使土壤肥力均匀,这样有助于提高大树根部(例如广玉兰)对肥力的均匀吸收,从而保证了移栽后大树基本的土壤肥力。接着,采用复合杀菌剂兑水后对树干叶面喷洒,上述操作不仅起到杀菌的作用,同时复合杀菌剂中含有水溶肥料,上述水溶肥料还能直接从树干叶面处进行吸收,保证了树木的正常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和水分。然后棒肥持续供肥,有效保证土壤的肥力,帮助根系的壮大,为树木的复壮做出了贡献。此后采用复合生根营养剂兑水浇灌,大大促进了树木的生根且杀菌效果较好,有助于减少有害菌对树木根系的伤害。最后吊注国光牌施它活,使大树体内保持一定的营养,保持树木的持久活力。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步骤三中,所述生物有机肥选自活力源生物有机肥,所述活力源生物有机肥的加入量为30-50kg。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国光牌的活力源生物有机肥优选为2袋,共计40kg。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化加入的活力源生物有机肥的用量,能够有效的保证活力源生物有机肥中微生物的含量,有效提高有效活菌在树木生长过程中起到的复壮和救助的作用。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步骤三中,所述生物有机肥包括微生物菌和有机质,其中微生物菌包括枯草芽孢杆菌、侧孢短芽孢杆菌、固氮菌、解磷菌和活钾菌中的一种或多种;而有机质为森林腐烂枯枝枯叶、腐植酸,及畜禽粪便中的一种或多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力源生物有机肥(国光)的加入,具有培肥地力的作用,它能够有效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化学、物理和生物特性,熟化土壤。其次,它还能增加土壤的吸附面积,提高土壤的温度、保水、保肥、透气性能。接着,它还能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分解成腐殖质,刺激作物生长,从而提高植物抗病、抗旱、抗寒、抗盐碱能力。施入土壤后起到了固氮、解磷、解钾的作用,能够促进植物对无机养分的吸收,增加土壤养分、改良土壤结构、提高肥料利用率。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步骤三中,要求微生物菌中的有效活菌数≥0.20亿/克,有机质≥40.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微生物菌中的有效活菌数≥0.20亿/克,有机质≥40.0%时,才能达到促进扦插、移栽、育苗生根,提高成活率,增强根系活力。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复配杀菌剂是由8-12ml的国光牌康圃、8-12ml的国光牌秀功、16-24ml的国光牌思它灵组成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康圃(国光)的主要成分为;秀功(国光)的主要成分是;思它灵(国光)是一种氨基酸水溶肥料,其的主要成分是。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棒肥的制作方法是:
1)积制生物有机复合肥:取适量家畜粪尿和垫圈材料、饲料残渣或农业废弃物混合堆积,经嫌气分解腐熟;
2)将积制好的生物有机肥和土壤混合,生物有机肥的重量为土壤重量的10%-30%;
3)在混合后的土壤中加入45%复合肥,45%复合肥的重量为生物有机肥重量的2%-5%;
4)最后在土壤中滴灌尿素二次,每次滴灌的尿素重量为45%复合肥重量的1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复合生根营养剂是由3-8ml的国光牌根盼、 8-12ml的国光牌地爱,以及8-12ml的国光牌跟多组成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盼由吲哚丁酸和萘乙酸复配而成,吲哚丁酸诱导产生的不定根数量多,萘乙酸诱导产生的主根粗壮,但根量较少,两者配合使用,能快速生根,根多根壮,根系发达,促进植物吸收养分,长势更健壮。
其次,地爱(国光)属内吸性杀菌剂,同时又是一种土壤消毒剂,对腐霉病、镰刀菌等引起的猝倒病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它能被植物的根吸收及整齐根系内移动,在植株内代谢产生两种糖苷,对作物有提高生理活性的效果,从而能促进植株生长,根的分蘖,根毛的增加和根的活性提高。另外,跟多(国光)中含多种氨基酸和营养元素,植株易吸收,施后可提供根系发育动力,植株能较快恢复和增强根系活力,根多根壮,根系发达,根的布展能力和营养吸收力增强,还能预防一些缺素症状,施用本品能增强植株对干旱,低温、盐碱及土传菌的抵抗能力,并能减弱不良环境对根系发育的影响。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生物有机复合肥选自羊肥、猪肥、鸡鸭粪、废弃的蘑菇泥肥、桑枝黑木耳废菌棒肥中的两种以及两种以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中羊肥、猪肥、鸡鸭粪等都是常见的农家肥,而废弃的蘑菇泥肥、桑枝黑木耳废菌棒肥等都均天然无污染的肥料。添加上述生物有机复合肥作为棒肥的原材料,采用天然生物肥料堆积成型,肥料效果佳,且对土壤环境无污染,绿色环保。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步骤四和步骤六中,兑水量为25-35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25-35斤水用于稀释复配杀菌剂或者复合生根营养剂,以此达到较好的浇灌浓度,以助于树木的正常生长、救助和复壮。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一次性浇透的具体操作是:在步骤六中,将复合生根营养剂兑水30斤后作为一份的浇灌液,然后一次性采用5份的浇灌液浇灌,间隔15天浇灌一次,连续浇灌3-4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兑水后可以稀释上述复合生根营养剂,减少复合生根营养剂浓度过高而产生的烧根的现象。其次,复合生根营养剂对移栽树进行灌根,25-30天即可诱导出大量新的次生根系,不仅有助于提高整个树木生长所需的水分,而且还能刺激根系的生长,大大提高了树木的成活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树木的救助复壮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还能提高的树木移栽过程中的存活率。
2、优化的,羊肥、猪肥、鸡鸭粪等都是常见的农家肥,而废弃的蘑菇泥肥、桑枝黑木耳废菌棒肥等都是均天然无污染的肥料。添加上述生物有机复合肥作为棒肥的原材料,采用天然生物肥料堆积成型,肥料效果佳,且对土壤环境无污染,绿色环保。
3、首先兑水后可以稀释上述复合生根营养剂,减少复合生根营养剂浓度过高而产生的烧根的现象。其次,复合生根营养剂对移栽树进行灌根,25-30天即可诱导出大量新的次生根系,不仅有助于提高整个树木生长所需的水分,而且还能刺激根系的生长,大大提高了树木的成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树木的救助复壮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步骤一、清理干净树干基部堆积的树叶及其他杂物。
步骤二、距树干基部3米范围内松土,松土深度18cm,松土后晾晒2.5天。
步骤三、晾晒过后,在松的土内均匀拌入40kg的国光牌活力源生物有机肥。上述生物有机肥包括微生物菌和有机质,其中微生物菌为枯草芽孢杆菌、侧孢短芽孢杆菌、固氮菌、解磷菌和活钾菌;而有机质为森林腐烂枯枝枯叶、腐植酸,及畜禽粪便。其中,畜禽粪便为羊肥。
步骤四、采用复配杀菌剂兑水30斤后喷施在树干以及叶片正反面上,间隔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施3次。上述复配杀菌剂是由10ml的国光牌康圃、10ml的国光牌秀功、 20ml的国光牌思它灵组成的。
步骤五、距离树干基部2-3米的位置画出一个圈,均匀打9个孔,深度35cm,每孔内放入1根长度15cm,直径3cm的棒肥,放后覆土,一年用一次。
其中,棒肥的制作方法是:积制成的生物有机肥为羊肥,其重量为1吨,将其施入10吨土壤后,配施50公斤45%复合肥,最后再滴灌追肥尿素二次,每次滴灌的追肥尿素重量为7.5公斤。操作者采用圈内堆积的方通过将PE发泡塑料垫圈材料(其中,垫圈材料表面具有多孔结构)直接撒入圈舍内,依次吸收家畜粪尿、饲料残渣以及秸秆、杂草等农业废弃物制得的。
步骤六、将复合生根营养剂兑水30斤后作为一份的浇灌液,然后一次性采用5份的浇灌液浇灌,间隔15天处理一次,连续浇灌3.5次。上述复合生根营养剂是由5ml的国光牌根盼、10ml的国光牌地爱,以及10ml的国光牌跟多组成的。
步骤七、树干吊注国光牌施它活,一次吊注3袋(每袋含量为1L),连续吊注3.5 次。
实施例2:一种树木的救助复壮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步骤一、清理干净树干基部堆积的树叶及其他杂物。
步骤二、距树干基部2.5米范围内松土,松土深度15cm,松土后晾晒2天。
步骤三、晾晒过后,在松的土内均匀拌入30kg的国光牌活力源生物有机肥;上述生物有机肥包括微生物菌和有机质,其中微生物菌为枯草芽孢杆菌、侧孢短芽孢杆菌、固氮菌、解磷菌和活钾菌;而有机质为森林腐烂枯枝枯叶、腐植酸,及畜禽粪便。步骤四、采用复配杀菌剂兑水25斤后喷施在树干以及叶片正反面上,间隔7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施2 次。上述复配杀菌剂是由8ml的国光牌康圃、8ml的国光牌秀功、16ml的国光牌思它灵组成的。
步骤五、距离树干基部2米的位置画出一个圈,均匀打8个孔,深度30cm,每孔内放入1根长度15cm,直径3cm的棒肥,放后覆土,一年用一次。
其中,棒肥的制作方法是:积制成的生物有机肥为猪肥,其重量为2吨,将其施入10吨土壤后,配施50公斤45%复合肥,最后再滴灌追肥尿素二次,每次滴灌的追肥尿素重量为7.5公斤。
步骤六、将复合生根营养剂兑水25斤后作为一份的浇灌液,然后一次性采用5份的浇灌液浇灌,间隔12天处理一次,连续浇灌3次。上述复合生根营养剂是由3ml的国光牌根盼、8ml的国光牌地爱,以及8ml的国光牌跟多组成的。
步骤七、树干吊注国光牌施它活,一次吊注3袋(每袋含量为1L),连续吊注3次。
实施例3:一种树木的救助复壮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步骤一、清理干净树干基部堆积的树叶及其他杂物。
步骤二、距树干基部3.5米范围内松土,松土深度20cm,松土后晾晒至少3天。
步骤三、晾晒过后,在松的土内均匀拌入30-50kg的国光牌活力源生物有机肥;上述生物有机肥包括微生物菌和有机质,其中微生物菌为枯草芽孢杆菌、侧孢短芽孢杆菌、固氮菌、解磷菌和活钾菌;而有机质为森林腐烂枯枝枯叶、腐植酸,及畜禽粪便。
步骤四、采用复配杀菌剂兑水28斤后喷施在树干以及叶片正反面上,间隔12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施3次。其中,上述复配杀菌剂是由12ml的国光牌康圃、12ml的国光牌秀功、24ml的国光牌思它灵组成的。
步骤五、距离树干基部2-3米的位置画出一个圈,均匀打8-10个孔,深度30-40cm,每孔内放入1根长度15cm,直径3cm的棒肥,放后覆土,一年用一次。
其中,棒肥的制作方法是:积制成的生物有机肥为鸡肥,其重量为2吨,将其施入10吨土壤后,配施50公斤45%复合肥,最后再滴灌追肥尿素二次,每次滴灌的追肥尿素重量为7.5公斤。
步骤六、采用复合生根营养剂,将复合生根营养剂兑水28斤后作为一份的浇灌液,然后一次性采用5份的浇灌液浇灌,间隔18天处理一次,连续浇灌4次。上述复合生根营养剂是由8ml的国光牌根盼、12ml的国光牌地爱,以及12ml的国光牌跟多组成的。
步骤七、树干吊注国光牌施它活,一次吊注3袋,连续吊注4次。
实施例4:一种树木的救助复壮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上述生物有机肥包括微生物菌和有机质,其中微生物菌包括枯草芽孢杆菌、侧孢短芽孢杆菌和固氮菌;而有机质为森林腐烂枯枝枯叶及畜禽粪便。其中,畜禽粪便为羊肥、猪肥、鸡鸭粪。同时,羊肥、猪肥、鸡鸭粪的重量比为1:1:0.3。
实施例5:一种树木的救助复壮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上述生物有机肥包括微生物菌和有机质,其中微生物菌包括枯草芽孢杆菌、侧孢短芽孢杆菌和活钾菌;而有机质为森林腐烂枯枝枯叶和腐植酸。
实施例6:一种树木的救助复壮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生物有机肥包括微生物菌和有机质,其中微生物菌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固氮菌、解磷菌和活钾菌;而有机质为腐植酸及畜禽粪便。其中,畜禽粪便为羊肥、猪肥。同时,羊肥、猪肥重量比为1:1.2。
实施例7:一种树木的救助复壮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棒肥的具体制作方法是:积制成的生物有机肥为废弃的蘑菇泥肥,其重量为4吨,将其施入10吨土壤后,配施50公斤45%复合肥,最后再滴灌追肥尿素二次,每次滴灌的追肥尿素重量为7.5公斤。
实施例8:一种树木的救助复壮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棒肥的具体制作方法是:积制成的生物有机肥为桑枝黑木耳废菌棒肥,其重量为4吨,将其施入10吨土壤后,配施50公斤45%复合肥,最后再滴灌追肥尿素二次,每次滴灌的追肥尿素重量为7.5 公斤。
实施例9:一种树木的救助复壮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棒肥的具体制作方法是:积制成的生物有机肥为鸡肥和桑枝黑木耳废菌棒肥,鸡肥和桑枝黑木耳废菌棒肥重量分别为2吨和2吨,将其施入10吨土壤后,配施50公斤45%复合肥,最后再滴灌追肥尿素二次,每次滴灌的追肥尿素重量为7.5公斤。
实施例10:一种树木的救助复壮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积制成的生物有机肥为猪肥和桑枝黑木耳废菌棒肥,猪肥和桑枝黑木耳废菌棒肥重量分别为2吨和2吨,将其施入10吨土壤后,配施50公斤45%复合肥,最后再滴灌追肥尿素二次,每次滴灌的追肥尿素重量为7.5公斤。
二、对比例
对比例1:一种树木的救助复壮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四中,采用复配杀菌剂是由10ml的国光牌康圃和20ml的国光牌思它灵组成的。
对比例2:一种树木的救助复壮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四中,采用复配杀菌剂是由10ml的国光牌秀功和20ml的国光牌思它灵组成的。
对比例3:一种树木的救助复壮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四中,采用杀菌剂是10ml的国光牌康圃。
对比例4:一种树木的救助复壮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四中,采用杀菌剂是20ml的国光牌思它灵。
对比例5:一种树木的救助复壮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四中,采用的杀菌剂是浓度为75%酒精。
对比例6:一种树木的救助复壮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步骤四中,不采用的任何的杀菌剂。
对比例7:一种树木的救助复壮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土壤没有进行晾晒处理。
三、性能检测分析试验一:根须数量检测
试验对象:从同一地区1-2棵绿萝移栽时卸掉的根须,选择根须大小在1-1.5cm的根须长度在5cm的根须小样作为试验对象,每组共计有10根,共计170根。
试验方法:170个玻璃容器进行标号,同时在上述170个玻璃容器中分别加入同一地区(具有大量树叶和杂草的泥土)然后放置一周,然后倒出上述170个玻璃容器内的泥土,随后按照实施例1-10以及对比例1-7中的操作依次进行模拟试验。接着将170根根须依次固定放置在玻璃容器中,同时加入复合生根营养剂等营养成分兑水进行浇灌,3天、7天以及1个月后观察根系生长情况,并记录在表1中。
试验结果:如表1可知,实施例1-10的根系生长在7天后均有出现明显的生根现象,对比例1-7的生根效率低实施例1-10。另外,对比例6的生根率最差,且在对比例6中培养3天后即出现明显的黑根现象,而实施例1-10和对比例1-5、对比例7中均无上述黑根现象,但是对比例7的生根率低于对比例1-5。由此可知上述树木的培育过程中,选择合适是否杀菌以及合适杀菌处理方式极为重要。
表1实施例1-10和对比例1-7中根须数量检测结果
Figure RE-GDA0002413180130000081
Figure RE-GDA0002413180130000091
Figure RE-GDA0002413180130000101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树木的救助复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步骤一、清理干净树干基部堆积的树叶及其他杂物;
步骤二、距树干基部2.5-3.5米范围内松土,松土深度15-20cm,松土后晾晒至少2-3天;
步骤三、晾晒过后,在松的土内均匀拌入生物有机肥;
步骤四、采用复配杀菌剂兑水后喷施在树干以及叶片正反面上,间隔7-12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施2-3次;
步骤五、距离树干基部2-3米的位置画出一个圈,均匀打8-10个孔,深度30-40cm,每孔内放入1根长度15cm,直径3cm的棒肥,放后覆土,一年用一次;
步骤六、采用复合生根营养剂,兑水浇灌松土部位,一次性浇透,间隔12-18天处理一次,连续浇灌3-4次;
步骤七、树干吊注国光牌施它活,一次吊注3袋,连续吊注3-4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木的救助复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所述生物有机肥选自活力源生物有机肥,所述活力源生物有机肥的加入量为30-50kg。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树木的救助复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所述生物有机肥包括微生物菌和有机质,其中微生物菌包括枯草芽孢杆菌、侧孢短芽孢杆菌、固氮菌、解磷菌和活钾菌中的一种或多种;而有机质为森林腐烂枯枝枯叶、腐植酸,及畜禽粪便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树木的救助复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要求微生物菌中的有效活菌数≥0.20亿/克,有机质≥4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木的救助复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杀菌剂是由8-12ml的国光牌康圃、8-12ml的国光牌秀功、16-24ml的国光牌思它灵组成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木的救助复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棒肥的制作方法是:
1)积制生物有机复合肥:取适量家畜粪尿和垫圈材料、饲料残渣或农业废弃物混合堆积,经嫌气分解腐熟;
2)将积制好的生物有机肥和土壤混合,生物有机肥的重量为土壤重量的10%-30%;
3)在混合后的土壤中加入45%复合肥,45%复合肥的重量为生物有机肥重量的2%-5%;
4)最后在土壤中滴灌尿素二次,每次滴灌的尿素重量为45%复合肥重量的10%-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木的救助复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生根营养剂是由3-8ml的国光牌根盼、8-12ml的国光牌地爱,以及8-12ml的国光牌跟多组成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树木的救助复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有机复合肥选自羊肥、猪肥、鸡鸭粪、废弃的蘑菇泥肥、桑枝黑木耳废菌棒肥中的两种以及两种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树木的救助复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和步骤六中,兑水量为25-35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树木的救助复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性浇透的具体操作是:在步骤六中,将复合生根营养剂兑水30斤后作为一份的浇灌液,然后一次性采用5份的浇灌液浇灌,间隔15天浇灌一次,连续浇灌3-4次。
CN202010006643.2A 2020-01-03 2020-01-03 一种树木的救助复壮方法 Pending CN1111089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06643.2A CN111108945A (zh) 2020-01-03 2020-01-03 一种树木的救助复壮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06643.2A CN111108945A (zh) 2020-01-03 2020-01-03 一种树木的救助复壮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08945A true CN111108945A (zh) 2020-05-08

Family

ID=70486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06643.2A Pending CN111108945A (zh) 2020-01-03 2020-01-03 一种树木的救助复壮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0894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0980A (zh) * 2021-06-30 2021-09-03 上海为绿景观建设有限公司 香樟黄化的处理方法及应用
CN113748907A (zh) * 2021-08-11 2021-12-07 华艺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罗汉松冻害复壮方法
CN115053762A (zh) * 2022-06-20 2022-09-16 阿勒泰戈宝茶股份有限公司 罗布麻植株复壮的方法及罗布麻复壮微生物制剂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9142A (zh) * 2003-08-08 2005-02-16 王兴祥 大树移栽高成活率技术
CN103340074A (zh) * 2013-06-28 2013-10-09 宜宾云辰乔木园林有限责任公司 古树复壮的方法
CN103524174A (zh) * 2013-10-08 2014-01-22 天津市园林绿化研究所 一种园林树木棒肥
CN103988777A (zh) * 2014-04-11 2014-08-20 上海闵行区苗圃 一种小叶矮生型广玉兰的嫩茎段离体培养方法
CN105198634A (zh) * 2015-10-21 2015-12-30 滁州市施集茶场 一种保健型茶树移栽后复壮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72014A (zh) * 2017-08-01 2017-11-24 合肥雪立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树木的移栽方法
CN109699372A (zh) * 2019-01-25 2019-05-03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园林植物移栽复壮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9142A (zh) * 2003-08-08 2005-02-16 王兴祥 大树移栽高成活率技术
CN103340074A (zh) * 2013-06-28 2013-10-09 宜宾云辰乔木园林有限责任公司 古树复壮的方法
CN103524174A (zh) * 2013-10-08 2014-01-22 天津市园林绿化研究所 一种园林树木棒肥
CN103988777A (zh) * 2014-04-11 2014-08-20 上海闵行区苗圃 一种小叶矮生型广玉兰的嫩茎段离体培养方法
CN105198634A (zh) * 2015-10-21 2015-12-30 滁州市施集茶场 一种保健型茶树移栽后复壮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72014A (zh) * 2017-08-01 2017-11-24 合肥雪立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树木的移栽方法
CN109699372A (zh) * 2019-01-25 2019-05-03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园林植物移栽复壮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编: "《古树名木复壮养护技术和保护管理办法》", 31 August 2013,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编: "《科技增收实用技术》", 31 March 2014,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张广增等: "《1992-2011中国园林植物保护二十年》", 31 December 2011,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0980A (zh) * 2021-06-30 2021-09-03 上海为绿景观建设有限公司 香樟黄化的处理方法及应用
CN113748907A (zh) * 2021-08-11 2021-12-07 华艺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罗汉松冻害复壮方法
CN115053762A (zh) * 2022-06-20 2022-09-16 阿勒泰戈宝茶股份有限公司 罗布麻植株复壮的方法及罗布麻复壮微生物制剂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32596B (zh) 一种基于农业废弃物的抗病虫栽培基质及制备方法
CN102487621B (zh) 一种有效减轻设施土壤连作障碍的方法
CN105104149B (zh) 一种铁皮石斛活立木树干贴树集约化栽培方法
CN103931393B (zh) 一种利用食用菌废料培育曼地亚红豆杉袋苗的方法
CN103960102A (zh) 一种中秋酥脆枣丰产栽培的方法
CN111108945A (zh) 一种树木的救助复壮方法
CN111742814A (zh) 一种低成本的番茄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081977A (zh) 一种厚朴的种植方法
CN109588290B (zh) 一种基于少量基质栽培植物的方法
CN102027852B (zh) 一种在家庭阳台内利用醋糟基质栽培水果黄瓜的方法
CN107432226A (zh) 结香扦插育苗方法及结香的移栽方法
CN107266174A (zh) 一种防盆栽葡萄根腐病的生态调节剂及制备培养土的方法
CN111995448B (zh) 一种用于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有机肥
CN114175957B (zh) 一种油茶密植乔化造林方法
CN103891497A (zh) 一种富含硒锌的无公害高山茶的种植方法
CN113519338A (zh) 一种沙地桑树-玉米间种方法
CN109757176B (zh) 一种瓜蒌的栽培基质及种植方法
CN112400626A (zh) 一种环保无公害的石斛仿野生栽培方法
CN105594571A (zh) 轻基质及其培育油橄榄幼苗的方法
CN110291892A (zh) 一种防治连翘病虫害的综合栽培方法
CN110999747A (zh) 一种高成活率的苗木栽植方法
CN115380751B (zh) 一种枸杞栽培方法及富硒枸杞
JP3585919B2 (ja) 木酢液及び該木酢液の製造システム
Uddin et al. Effect of organic manure on growth and yield of strawberry
CN107148849A (zh) 一种自然农作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0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