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07261A - 照片生成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照片生成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07261A
CN111107261A CN201811252395.9A CN201811252395A CN111107261A CN 111107261 A CN111107261 A CN 111107261A CN 201811252395 A CN201811252395 A CN 201811252395A CN 111107261 A CN111107261 A CN 1111072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
picture
background
original
came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5239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qin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qin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qin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qin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5239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072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072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072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04N5/265Mix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照片生成方法和设备,其中照片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背景照片,背景照片包括拍照场景的背景;获取原始照片,原始照片包括拍摄对象、干扰对象和背景;根据背景照片和原始照片提取拍摄对象和干扰对象;生成目标照片,目标照片包括背景和拍摄对象。本发明能够实时去除照片中的干扰对象,帮助用户实时获得干净的照片,解决用户在旅途中拍摄的照片受到干扰对象影响的烦恼。

Description

照片生成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照片生成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游客在景区拍照留念的过程中,由于游客众多,常常受到干扰。例如,游客过往频繁,很难找到合适的时机拍照。当被拍摄的人物摆好姿势、做好表情后,突然有其他游客进入画面,影响了照片的效果。虽然游客可以在行程结束后使用图像编辑软件对照片进行调整,但其专业性太强,操作复杂。并且,现有的照相机不能实时去除照片中的干扰对象,无法使用户实时获得满意的照片,无法满足游客在旅行途中实时获得干净的照片、实时共享照片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照相机不能实时去除照片中的干扰对象的缺陷,提供一种照片生成方法和设备。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照片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背景照片,背景照片包括拍照场景的背景;
获取原始照片,原始照片包括拍摄对象、干扰对象和背景;
根据背景照片和原始照片提取拍摄对象和干扰对象;
生成目标照片,目标照片包括背景和拍摄对象。
可选地,根据背景照片和原始照片提取拍摄对象和干扰对象的步骤包括:
采用图片拼接算法将背景照片与原始照片拼接,使背景照片与原始照片中相同的部分相重合,形成第一中间照片;
计算背景照片与第一中间照片中差异的部分,差异的部分包括拍摄对象和干扰对象;
生成目标照片的步骤包括:
将第一中间照片中的干扰对象替换为背景照片中对应的部分,形成目标照片。
可选地,生成目标照片的步骤包括:
将提取出的拍摄对象与背景照片合成,形成目标照片。
可选地,在获取原始照片的步骤之前,照片生成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背景照片上设置复位点;
在照相机的取景器上设置对景点,对景点的位置与复位点的位置相对应;
获取原始照片的步骤包括:
调整照相机的角度,使复位点与对景点重合,使用照相机拍摄原始照片。
可选地,在获取原始照片的步骤之前,照片生成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实时接收照相机的传感器获取的图像,并计算图像与背景照片的匹配度;
根据匹配度生成角度调节指令;
根据角度调节指令调节照相机的角度,使复位点与对景点重合;
获取原始照片的步骤包括:
使用照相机拍摄原始照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照片生成设备,包括照相机、提取装置、照片输出装置;
照相机用于获取背景照片,背景照片包括拍照场景的背景;
照相机还用于获取原始照片,原始照片包括拍摄对象、干扰对象和背景;
提取装置用于根据背景照片和原始照片提取拍摄对象和干扰对象;
照片输出装置用于生成目标照片,目标照片包括背景和拍摄对象。
可选地,提取装置还用于采用图片拼接算法将背景照片与原始照片拼接,使背景照片与原始照片中相同的部分相重合,形成第一中间照片;提取装置还用于计算背景照片与第一中间照片中差异的部分,差异的部分包括拍摄对象和干扰对象;
照片输出装置还用于将第一中间照片中的干扰对象替换为背景照片中对应的部分,形成目标照片。
可选地,照片输出装置还用于将提取出的拍摄对象与背景照片合成,形成目标照片。
可选地,照片生成设备还包括引导装置,引导装置用于在背景照片上设置复位点,并用于在照相机的取景器上设置对景点,对景点的位置与复位点的位置相对应;
照相机还用于在复位点与对景点重合后拍摄原始照片。
可选地,照片生成设备还包括引导装置、角度调节装置,引导装置用于实时接收照相机的传感器获取的图像,并计算图像与背景照片的匹配度;引导装置还用于根据匹配度生成角度调节指令;
角度调节装置用于根据角度调节指令调节照相机的角度,使复位点与对景点重合;
照相机还用于在复位点与对景点重合后拍摄原始照片。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能够实时去除照片中的干扰对象,帮助用户实时获得干净的照片,解决用户在旅途中拍摄的照片受到干扰对象影响的烦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照片生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照片生成设备获取的背景照片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照片生成设备获取的原始照片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照片生成设备生成的目标照片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照片生成设备获取的偏移的原始照片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照片生成设备生成的第一中间照片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照片生成设备生成的新的目标照片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照片生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照片生成设备在取景器上显示对景点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的照片生成设备在取景器上显示对景框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照片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照片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照片生成设备,参照图1,该照片生成设备包括照相机501、提取装置502、照片输出装置503。
参照图2,照相机501用于获取背景照片2,背景照片2包括拍照场景的背景201。参照图3,照相机501还用于获取原始照片3,原始照片包括拍摄对象301、干扰对象302和背景201。提取装置502用于根据背景照片2和原始照片3提取拍摄对象301和干扰对象302。参照图4,照片输出装置503用于生成目标照片4,目标照片4包括背景201和拍摄对象301。
在使用本实施例的照片生成设备时,先使用照相机501拍摄背景照片2。拍摄背景照片2可以趁没有游客或其他干扰物体拍摄。拍摄背景照片2的过程中,不需要等待作为拍摄对象的人物摆姿势、调整表情,因此,该步骤非常迅速、灵活。例如,在景区内,游客排队轮流与标志性景物合影留念时,可以利用前后两位游客轮换的时间间隔,拍摄背景照片2。
然后,拍摄对象就位,参照图3,使用照相机501拍摄原始照片3,原始照3包括拍摄对象301、干扰对象302和背景201。拍摄原始照片3的过程中,拍摄对象301无需顾虑干扰对象的存在,不必请求作为干扰对象的其他游客让一下;同样地,拍摄者也无需顾虑干扰对象的存在,不必刻意变换拍摄角度对干扰对象进行避让。这样,拍摄对象301和拍摄者都可以集中注意力、放松拍摄,不会受到干扰对象的影响,更容易拍出姿势、表情满意的照片。为了使得背景照片2和原始照片3的取景范围相同,可以采用三脚架等装置将照相机501固定。
接下来,提取装置502接收背景照片2和原始照片3,并根据背景照片2和原始照片3提取拍摄对象301和干扰对象302。在本实施例中,提取拍摄对象301和干扰对象302的具体方式是根据图像算法,计算背景照片2和原始照片3中差异的部分,该差异的部分即包括拍摄对象301和干扰对象302。
参照图3,本实施的照片生成设备在显示屏上显示原始照片3,提取装置502将上述差异的部分以突出的方式(例如,高亮,或者闪烁等方式)在原始照片3中标识出。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或者框选的方式,在上述差异的部分中选定拍摄对象301作为要保留的对象,或者上述差异的部分中选定干扰对象302作为要删除的对象。
最后,照片输出装置503根据用户的选择,将背景照片2与拍摄对象301合成目标照片4。拍摄对象301在目标照片4中的位置,与其在原始照片3中的位置相同,拍摄对象301遮挡背景201的对应部分。或者,照片输出装置503根据用户的选择,从原始照片3中将干扰对象302删除,干扰对象302对应的位置由背景照片2的相应位置填补,形成目标照片。
本实施例的照片生成设备可以帮助用户实时生成无干扰对象的照片,使得用户在景区等地拍照时无需顾虑其他游客的干扰,方便、快速、轻松地拍摄照片,并实时获得满意的无干扰对象的照片。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照片生成设备。当用户没有条件保证背景照片2和原始照片3的取景范围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照片生成设备提供了相关的解决手段。
在本实施例中,提取装置还用于采用图片拼接算法将背景照片与原始照片拼接,使背景照片与原始照片中相同的部分相重合,形成第一中间照片;提取装置还用于计算背景照片与第一中间照片中差异的部分,差异的部分包括拍摄对象和干扰对象。照片输出装置还用于将第一中间照片中的干扰对象替换为背景照片中对应的部分,形成目标照片。
拍摄者手持相机拍照时,只能保证原始照片与背景照片的取景范围大致相同,难以保证完全相同。此时,拍摄的背景照片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称之为偏移的原始照片5。在偏移的原始照片5中,背景201中部分元素缺失,又增加了新的背景元素303。
提取装置接收偏移的原始照片5和背景照片2之后,采用图片拼接算法将背景照片5与偏移的原始照片5拼接,使偏移的原始照片5与原始照片2中相同的部分相重合,形成如图6所示的第一中间照片6。第一中间照片6包括背景201、拍摄对象301、干扰对象302以及新的背景元素303。然后,提取装置计算背景照片与第一中间照片中差异的部分,差异的部分包括拍摄对象301和干扰对象302以及新的背景元素303。
本实施的照片生成设备在显示屏上显示第一中间照片6,提取装置502将上述差异的部分以突出的方式(例如,高亮,或者闪烁等方式)在第一中间照片6中标识出。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或者框选的方式,在上述差异的部分中选定拍摄对象301作为要保留的对象,或者上述差异的部分中选定干扰对象302作为要删除的对象。
最后,照片输出装置503根据用户的选择,将背景照片2与拍摄对象301合成目标照片4。拍摄对象301在目标照片4中的位置,与其在原始照片3中的位置相同,拍摄对象301遮挡背景201的对应部分。或者,照片输出装置503根据用户的选择,从第一中间照片6中将干扰对象302删除,形成如图7所示的新的目标照片7,新的目标照片7中,原来干扰对象302对应的位置由背景照片2的相应位置填补。
为了帮助用户拍摄原始照片与背景照片的取景范围较为接近,参照图8,本实施例的照片生成设备还包括照片生成设备还包括引导装置504,引导装置504用于在背景照片上设置复位点,并用于在照相机的取景器上设置对景点,对景点的位置与复位点的位置相对应;照相机501还用于在复位点与对景点重合后拍摄原始照片。
引导装置504在背景照片上设置复位点。复位点根据背景中的元素的特征选取,方便用户在拍摄原始照片时对景——使原始照片与背景照片的取景范围较为接近。引导装置504还在照相机的取景器上设置对景点,对景点的位置与复位点的位置相对应。照相机的取景器采用液晶显示屏实现,可以实时显示照相机镜头的取景图像。如图9所示,照相机的取景器上显示了第一对景点P1、第二对景点P2、第三对景点P3、第四对景点P4。为了便于说明第一对景点P1、第二对景点P2、第三对景点P3、第四对景点P4与背景中的元素的关系,图9中以虚线表征背景中的元素,在照相机的取景器上并不显示背景中的元素。
用户在拍摄原始照片的过程中,调整照相机的拍摄角度,并观察取景器上显示的图像,使得第一对景点P1、第二对景点P2、第三对景点P3、第四对景点P4分别与背景中的元素的对应位置重合(即,复位点与对景点重合),即可拍摄原始照片。这样可以保证原始照片与背景照片的取景范围相同。
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用户在拍摄原始照片的过程中,调整照相机的拍摄角度,使得第一对景点P1、第二对景点P2、第三对景点P3、第四对景点P4分别与背景中的元素的对应位置相接近,不必重合。这样,拍摄的原始照片与背景照片的取景范围稍有差异。此时,提取装置采用图片拼接算法将背景照片与原始照片拼接,使背景照片与原始照片中相同的部分相重合,形成第一中间照片。然后,提取装置计算背景照片与第一中间照片中差异的部分,差异的部分包括拍摄对象和干扰对象。最后,照片输出装置将第一中间照片中的干扰对象替换为背景照片中对应的部分,形成目标照片。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引导装置504设置更多的复位点,形成复位框,复位框对应背景中的一个或几个元素的轮廓。引导装置504还在照相机的取景器上显示对景框,对景框在取景器的位置与复位框在背景照片中的位置相对应。如图10所示,照相机的取景器上显示第一对景框801和第二对景框802,第一对景框801对应背景照片2中的一棵树的轮廓,第二对景框802对应背景照片2中的房子的轮廓。为了便于说明,图10中以虚线表征背景中的元素,在照相机的取景器上并不显示背景中的元素。在拍摄原始照片的过程中,用户调整照相机的拍摄角度,并观察取景器上显示的图像,使得第一对景框801接近背景中对应的树的轮廓,并使得第二对景框802接近背景中对应的房子的轮廓。然后,拍摄原始照片即可。后续形成目标照片的过程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能够实现的,不再赘述。
为了便于操作,本实施例的照片生成设备还可以完成自动对景。参照图8,照片生成设备还包括角度调节装置505,引导装置504还用于实时接收照相机的传感器获取的图像,并计算图像与背景照片的匹配度;引导装置504还用于根据匹配度生成角度调节指令;角度调节装置505用于根据角度调节指令调节照相机的角度,使复位点与对景点重合;照相机501还用于在复位点与对景点重合后拍摄原始照片。例如,当引导装置504计算出照相机的传感器获取的图像与背景照片中相匹配(即相同)的部分属于背景照片的左下部区域,而该图像中缺少背景照片的右上部区域时,则向角度调节装置505发出角度调节指令,使角度调节装置505带动照相机501,调节照相机501拍摄的角度,使照相机的传感器获取的图像与背景照片中相匹配的部分增多,直至照相机的传感器获取的图像与背景照片重合。重合时,引导装置504向照相机501发出拍摄指令,照相机501拍摄原始照片。这样,该照片生成设备还可以完成自动对景。
本实施例的照片生成设备可以进一步解决原始照片与背景照片的取景范围不相同的问题,使得用户在拍摄时不必过分纠结与取景范围的问题,降低了使用难度,为用户提供了方便。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照片生成方法,该照片生成方法采用实施例1的照片生成设备实现。参照图11,该照片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获取背景照片,背景照片包括拍照场景的背景;
步骤S102、获取原始照片,原始照片包括拍摄对象、干扰对象和背景;
步骤S103、根据背景照片和原始照片提取拍摄对象和干扰对象;
步骤S104、生成目标照片,目标照片包括背景和拍摄对象。
在步骤S101中,参照图2,趁没有游客或其他干扰物体时,拍摄背景照片2,背景照片2包括拍照场景的背景201。因为在步骤S101中,不需要等待作为拍摄对象的人物摆姿势、调整表情,因此,该步骤非常迅速、灵活。例如,在景区内,游客排队轮流与标志性景物合影留念时,可以利用前后两位游客轮换的时间间隔,拍摄背景照片2。
然后,拍摄对象就位,进行步骤S102,参照图3,拍摄原始照片3,原始照3包括拍摄对象301、干扰对象302和背景201。在步骤102中,拍摄对象301无需顾虑干扰对象的存在,不必请求作为干扰对象的其他游客让一下;同样地,拍摄者也无需顾虑干扰对象的存在,不必刻意变换拍摄角度对干扰对象进行避让。这样,拍摄对象301和拍摄者都可以集中注意力、放松拍摄,不会受到干扰对象的影响,更容易拍出姿势、表情满意的照片。为了使得背景照片2和原始照片3的取景范围相同,可以采用三脚架等装置将照相机固定。
接下来,在步骤S103中,提取装置接收背景照片2和原始照片3,并根据背景照片2和原始照片3提取拍摄对象301和干扰对象302。在本实施例中,提取拍摄对象301和干扰对象302的具体方式是根据图像算法,计算背景照片2和原始照片3中差异的部分,该差异的部分即包括拍摄对象301和干扰对象302。
然后,在显示屏上显示原始照片3,提取装置将上述差异的部分以突出的方式(例如,高亮,或者闪烁等方式)在原始照片3中标识出。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或者框选的方式,在上述差异的部分中选定拍摄对象301作为要保留的对象,或者上述差异的部分中选定干扰对象302作为要删除的对象。
最后,在步骤S104中,根据用户的选择,将背景照片2与拍摄对象301合成目标照片4。拍摄对象301在目标照片4中的位置,与其在原始照片3中的位置相同,拍摄对象301遮挡背景201的对应部分。在其他的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04中,根据用户的选择,从原始照片3中将干扰对象302删除,干扰对象302对应的位置由背景照片2的相应位置填补,形成目标照片。
本实施例的照片生成方法可以帮助用户实时生成无干扰对象的照片,使得用户在景区等地拍照时无需顾虑其他游客的干扰,方便、快速、轻松地拍摄照片,并实时获得满意的无干扰对象的照片。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照片生成方法,该照片生成方法采用实施例2的照片生成设备实现。当用户没有条件保证背景照片2和原始照片3的取景范围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照片生成方法提供了相关的解决手段。
拍摄者手持相机拍照时,只能保证原始照片与背景照片的取景范围大致相同,难以保证完全相同。例如,在步骤S102中拍摄的背景照片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称之为偏移的原始照片5。在偏移的原始照片5中,背景201中部分元素缺失,又增加了新的背景元素303。
在步骤S103中,提取装置接收偏移的原始照片5和背景照片2之后,采用图片拼接算法将背景照片5与偏移的原始照片5拼接,使偏移的原始照片5与原始照片2中相同的部分相重合,形成如图6所示的第一中间照片6。然后,提取装置计算背景照片与第一中间照片中差异的部分,差异的部分包括拍摄对象301和干扰对象302以及新的背景元素303。
本实施的照片生成方法中,还在显示屏上显示第一中间照片6,提取装置将上述差异的部分以突出的方式(例如,高亮,或者闪烁等方式)在第一中间照片6中标识出。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或者框选的方式,在上述差异的部分中选定拍摄对象301作为要保留的对象,或者上述差异的部分中选定干扰对象302作为要删除的对象。
最后,在步骤S104中,照片输出装置根据用户的选择,将背景照片2与拍摄对象301合成目标照片4。拍摄对象301在目标照片4中的位置,与其在原始照片3中的位置相同,拍摄对象301遮挡背景201的对应部分。或者,在步骤S104中,照片输出装置根据用户的选择,从第一中间照片6中将干扰对象302删除,形成如图7所示的新的目标照片7,新的目标照片7中,原来干扰对象302对应的位置由背景照片2的相应位置填补。
为了帮助用户拍摄原始照片与背景照片的取景范围较为接近,参照图12,本实施例的照片生成方法在步骤S102之前还提供了帮助用户对景的步骤:
步骤S1101、在背景照片上设置复位点;
步骤S1102、在照相机的取景器上设置对景点,对景点的位置与复位点的位置相对应。
获取原始照片的步骤S102包括:
步骤S1021、调整照相机的角度,使复位点与对景点重合,使用照相机拍摄原始照片。
在步骤S1101中,引导装置在背景照片上设置复位点。复位点根据背景中的元素的特征选取,方便用户在拍摄原始照片时对景——使原始照片与背景照片的取景范围较为接近。在步骤S1102中,引导装置在照相机的取景器上设置对景点,对景点的位置与复位点的位置相对应。照相机的取景器采用液晶显示屏实现,可以实时显示照相机镜头的取景图像。如图9所示,照相机的取景器上显示了第一对景点P1、第二对景点P2、第三对景点P3、第四对景点P4。为了便于说明第一对景点P1、第二对景点P2、第三对景点P3、第四对景点P4与背景中的元素的关系,图9中以虚线表征背景中的元素,在照相机的取景器上并不显示背景中的元素。
在步骤S102中,调整照相机的拍摄角度,并观察取景器上显示的图像,使得第一对景点P1、第二对景点P2、第三对景点P3、第四对景点P4分别与背景中的元素的对应位置重合(即,复位点与对景点重合),即可拍摄原始照片。这样可以保证原始照片与背景照片的取景范围相同。
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02中,调整照相机的拍摄角度,使得第一对景点P1、第二对景点P2、第三对景点P3、第四对景点P4分别与背景中的元素的对应位置相接近,不必重合。这样,拍摄的原始照片与背景照片的取景范围稍有差异。此时,提取装置采用图片拼接算法将背景照片与原始照片拼接,使背景照片与原始照片中相同的部分相重合,形成第一中间照片。然后,提取装置计算背景照片与第一中间照片中差异的部分,差异的部分包括拍摄对象和干扰对象。最后,照片输出装置将第一中间照片中的干扰对象替换为背景照片中对应的部分,形成目标照片。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011中,引导装置设置更多的复位点,形成复位框,复位框对应背景中的一个或几个元素的轮廓。在步骤S1012中,引导装置在照相机的取景器上显示对景框,对景框在取景器的位置与复位框在背景照片中的位置相对应。如图10所示,照相机的取景器上显示第一对景框801和第二对景框802,第一对景框801对应背景中的一棵树的轮廓,第二对景框802对应背景中的房子的轮廓。为了便于说明,图10中以虚线表征背景中的元素,在照相机的取景器上并不显示背景中的元素。在拍摄原始照片的过程中,用户调整照相机的拍摄角度,并观察取景器上显示的图像,使得第一对景框801接近背景中对应的树的轮廓,并使得第二对景框802接近背景中对应的房子的轮廓。然后,拍摄原始照片即可。后续形成目标照片的过程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能够实现的,不再赘述。
为了便于操作,本实施例的照片生成方法的又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自动对景的技术手段。具体为,在步骤S102之前,引导装置实时接收照相机的传感器获取的图像,并计算图像与背景照片的匹配度;然后,引导装置根据匹配度生成角度调节指令;角度调节装置接收到角度调节指令后,根据角度调节指令调节照相机的角度,使复位点与对景点重合。在步骤S102中,照相机在复位点与对景点重合后拍摄原始照片。
例如,当引导装置计算出照相机的传感器获取的图像与背景照片中相匹配(即相同)的部分属于背景照片的左下部区域,而该图像中缺少背景照片的右上部区域时,则向角度调节装置发出角度调节指令,使角度调节装置带动照相机,调节照相机拍摄的角度,使照相机的传感器获取的图像与背景照片中相匹配的部分增多,直至照相机的传感器获取的图像与背景照片重合。重合时,引导装置向照相机发出拍摄指令,照相机拍摄原始照片。这样,该照片生成方法还可以完成自动对景。
本实施例的照片生成方法可以进一步解决原始照片与背景照片的取景范围不相同的问题,使得用户在拍摄时不必过分纠结与取景范围的问题,降低了使用难度,为用户提供了方便。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照片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背景照片,所述背景照片包括拍照场景的背景;
获取原始照片,所述原始照片包括拍摄对象、干扰对象和所述背景;
根据所述背景照片和所述原始照片提取所述拍摄对象和所述干扰对象;
生成目标照片,所述目标照片包括所述背景和所述拍摄对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片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背景照片和所述原始照片提取所述拍摄对象和干扰对象的步骤包括:
采用图片拼接算法将所述背景照片与所述原始照片拼接,使所述背景照片与所述原始照片中相同的部分相重合,形成第一中间照片;
计算所述背景照片与所述第一中间照片中差异的部分,所述差异的部分包括所述拍摄对象和所述干扰对象;
所述生成目标照片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中间照片中的所述干扰对象替换为所述背景照片中对应的部分,形成目标照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片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目标照片的步骤包括:
将提取出的拍摄对象与所述背景照片合成,形成目标照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片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原始照片的步骤之前,所述照片生成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背景照片上设置复位点;
在照相机的取景器上设置对景点,所述对景点的位置与所述复位点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获取原始照片的步骤包括:
调整所述照相机的角度,使所述复位点与所述对景点重合,使用所述照相机拍摄原始照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片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原始照片的步骤之前,所述照片生成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实时接收照相机的传感器获取的图像,并计算所述图像与所述背景照片的匹配度;
根据所述匹配度生成角度调节指令;
根据所述角度调节指令调节所述照相机的角度,使所述复位点与所述对景点重合;
所述获取原始照片的步骤包括:
使用所述照相机拍摄原始照片。
6.一种照片生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照相机、提取装置、照片输出装置;
所述照相机用于获取背景照片,所述背景照片包括拍照场景的背景;
所述照相机还用于获取原始照片,所述原始照片包括拍摄对象、干扰对象和所述背景;
所述提取装置用于根据所述背景照片和所述原始照片提取所述拍摄对象和所述干扰对象;
所述照片输出装置用于生成目标照片,所述目标照片包括所述背景和所述拍摄对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片生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装置还用于采用图片拼接算法将所述背景照片与所述原始照片拼接,使所述背景照片与所述原始照片中相同的部分相重合,形成第一中间照片;所述提取装置还用于计算所述背景照片与所述第一中间照片中差异的部分,所述差异的部分包括所述拍摄对象和所述干扰对象;
所述照片输出装置还用于将所述第一中间照片中的所述干扰对象替换为所述背景照片中对应的部分,形成目标照片。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片生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照片输出装置还用于将提取出的拍摄对象与所述背景照片合成,形成目标照片。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片生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照片生成设备还包括引导装置,所述引导装置用于在所述背景照片上设置复位点,并用于在所述照相机的取景器上设置对景点,所述对景点的位置与所述复位点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照相机还用于在所述复位点与所述对景点重合后拍摄原始照片。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片生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照片生成设备还包括引导装置、角度调节装置,所述引导装置用于实时接收照相机的传感器获取的图像,并计算所述图像与所述背景照片的匹配度;所述引导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述匹配度生成角度调节指令;
所述角度调节装置用于根据所述角度调节指令调节所述照相机的角度,使所述复位点与所述对景点重合;
所述照相机还用于在所述复位点与所述对景点重合后拍摄原始照片。
CN201811252395.9A 2018-10-25 2018-10-25 照片生成方法和设备 Pending CN1111072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52395.9A CN111107261A (zh) 2018-10-25 2018-10-25 照片生成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52395.9A CN111107261A (zh) 2018-10-25 2018-10-25 照片生成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07261A true CN111107261A (zh) 2020-05-05

Family

ID=70418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52395.9A Pending CN111107261A (zh) 2018-10-25 2018-10-25 照片生成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07261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3709A (zh) * 2011-01-12 2011-05-18 中山大学 一种数码相机构图效果提高方法
CN103065312A (zh) * 2012-12-26 2013-04-24 四川虹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手势跟踪过程中的前景提取法
CN103632158A (zh) * 2013-11-20 2014-03-12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森林防火监控方法及森林防火监控系统
CN104361572A (zh) * 2014-11-27 2015-02-18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图片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5338242A (zh) * 2015-10-29 2016-02-1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合成方法和装置
CN105513030A (zh) * 2014-09-24 2016-04-2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160261855A1 (en) * 2015-03-02 2016-09-0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Device and method of generating multi-view immersive content
CN108259743A (zh) * 2018-01-15 2018-07-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全景图像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431751A (zh) * 2015-12-30 2018-08-21 电子湾有限公司 背景去除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3709A (zh) * 2011-01-12 2011-05-18 中山大学 一种数码相机构图效果提高方法
CN103065312A (zh) * 2012-12-26 2013-04-24 四川虹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手势跟踪过程中的前景提取法
CN103632158A (zh) * 2013-11-20 2014-03-12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森林防火监控方法及森林防火监控系统
CN105513030A (zh) * 2014-09-24 2016-04-2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361572A (zh) * 2014-11-27 2015-02-18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图片处理方法和装置
US20160261855A1 (en) * 2015-03-02 2016-09-0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Device and method of generating multi-view immersive content
CN105338242A (zh) * 2015-10-29 2016-02-1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合成方法和装置
CN108431751A (zh) * 2015-12-30 2018-08-21 电子湾有限公司 背景去除
CN108259743A (zh) * 2018-01-15 2018-07-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全景图像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165488A1 (zh) 照片处理方法及装置
EP3902236A1 (en) Terminal, photograph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6263623B2 (ja) 画像生成方法及びデュアルレンズ装置
CN103081455B (zh) 从手持设备所捕获的多个图像进行肖像图像合成
CN103763477B (zh) 一种双摄像头拍后调焦成像装置和方法
WO2017088678A1 (zh) 长曝光全景图像拍摄装置和方法
CN107124551B (zh) 一种移动终端拍照自动合成的方法、存储装置及移动终端
WO2015192547A1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三维照片拍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1093348A (zh) 便携式终端中全景摄影的装置和方法
CN105376471A (zh) 一种基于移动平台的全景拍摄系统及方法
WO2013069048A1 (ja) 画像生成装置および画像生成方法
JP2002503893A (ja) 仮想現実カメラ
CN107197153B (zh) 一种照片的拍摄方法及拍摄装置
CN106296589B (zh) 全景图像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3155804A1 (zh) 一种照片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KR20120012201A (ko) 파노라마 사진 촬영 방법
EP3113484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photographing method therefor
CN107872631B (zh) 基于双摄像头的图像拍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719239A (zh) 一种用于图像拼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10611768B (zh) 多重曝光摄影方法及装置
KR20150091064A (ko) 단일의 카메라를 이용하여 3d 이미지를 캡쳐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0278366A (zh) 一种全景图像虚化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169795B (zh) 图像显示装置、将该图像显示装置作为取景器装置搭载的摄影装置以及图像显示方法
CN116320364B (zh) 一种基于多层显示的虚拟现实拍摄方法及显示方法
CN114007057A (zh) 终端、拍摄方法、拍摄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Building 1, No. 399 Keyuan Road, Zhangjiang hi tech park,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203

Applicant after: Huaqi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Building 1, No. 399 Keyuan Road, Zhangjiang hi tech park,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203

Applicant before: Huaqi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after: Building 1, No. 399 Keyuan Road, Zhangjiang hi tech park,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203

Applicant after: Huaqi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203 Building 1, 399 Zhangyuan Road, Zhangjiang,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Applicant before: HUAQIN TELECOM TECHNOLOGY Co.,Ltd.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