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07258B - 摄像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摄像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07258B
CN111107258B CN202010105133.0A CN202010105133A CN111107258B CN 111107258 B CN111107258 B CN 111107258B CN 202010105133 A CN202010105133 A CN 202010105133A CN 111107258 B CN111107258 B CN 1111072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light reflecting
link
light
telescop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051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07258A (zh
Inventor
夏瑞
张世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0513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072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072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072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072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072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摄像装置以及电子设备。该摄像装置包括:壳体;摄像头模组,摄像头模组位于壳体内;伸缩装置,伸缩装置与壳体滑动连接;第一反光元件,第一反光元件设置在伸缩装置内;第二反光元件,第二反光元件位于壳体内;切换装置,切换装置位于壳体内,切换装置的一端与第一反光元件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反光元件连接,在伸缩装置伸出壳体外时,切换装置使第二反光元件对外部光线形成避让,以使外部光线经由第一反光元件反射到摄像头模组;在伸缩装置缩进壳体内时,切换装置使第二反光元件到达工作位置,以使外部光线经由第二反光元件反射到摄像头模组。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一个摄像头模组即可实现多个方向的摄像。

Description

摄像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摄像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摄像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通常具备前置摄像和后置摄像功能。无论是传统两面设置的摄像装置,还是弹出式摄像装置,前置拍照和后置拍照都分别使用不同的摄像头。例如,后置摄像头使用自动对焦(AF)的摄像头,而前置摄像头使用定焦(FF)摄像头,后置摄像头拍照效果优于前置摄像头。上述多个摄像头的设置方式增加了电子设备的结构的复杂程度,提高了电子设备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摄像装置以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多个摄像头的设置方式增加了电子设备的结构复杂度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摄像装置。该摄像装置包括:壳体;摄像头模组,所述摄像头模组位于所述壳体内;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第一反光元件,所述第一反光元件设置在所述伸缩装置内;第二反光元件,所述第二反光元件位于所述壳体内;和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切换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反光元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反光元件连接,在所述伸缩装置伸出所述壳体外时,所述切换装置使所述第二反光元件对外部光线形成避让,以使外部光线经由所述第一反光元件反射到所述摄像头模组;在所述伸缩装置缩进壳体内时,所述切换装置使所述第二反光元件到达工作位置,以使外部光线经由所述第二反光元件反射到所述摄像头模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设备外壳和上述的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设置在所述设备外壳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反光元件和第二反光元件进行图像的采集,并设置切换装置对两个反光元件进行切换,以实现通过不同的反光元件采集图像。且在每种使用模式下只有来自一个反光元件的反射光能入射到摄像头模组中。在该实施例中,只需要设置一个摄像头模组即可实现多个方向的摄像,这使得摄像装置的结构变得简单。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摄像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摄像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前置使用的摄像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后置使用的摄像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正面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装置。如图1-4所示,该摄像装置包括:壳体1013、摄像头模组101、伸缩装置104、第一反光元件106、第二反光元件1011和切换装置。
所述壳体1013的内部形成容纳腔。壳体1013的材质为塑料、金属、陶瓷、玻璃等。壳体1013的形状为长方体、圆柱体、棱柱体等。壳体1013为框架式结构或者封闭式结构。
摄像头模组101位于壳体1013内。
所述伸缩装置104与所述壳体1013滑动连接。伸缩装置104能相对于所述壳体1013进行伸、缩。所述伸缩装置104安装在容纳腔内。壳体1013的一个表面设置有开口。伸缩装置104能沿壳体1013滑动,以从所述开口伸出以及收纳在壳体1013内。伸缩装置104的形状为长方体、圆柱体、椭圆柱体、棱柱体等,其材质可以是但不限于塑料、金属、陶瓷、玻璃等。
所述第一反光元件106设置在所述伸缩装置104内。例如,伸缩装置104的一个表面设置有进光孔105。第一反光元件106为棱镜或者平面反射镜。例如,棱镜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棱镜。该棱镜的一个直角面与所述进光孔相对。斜面为反射面106a。从一个直角面进入的光线a经由反射面106a反射后,从另一个直角面射出。同样地,所述第二反光元件1011为平面反射镜或者棱镜。
第一反光元件106、第二反光元件1011的种类,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所述第二反光元件1011位于所述壳体1013内。所述第二反光元件1011能相对于所述壳体1013移动,以在工作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切换。例如,第二反光元件1011能够相对于壳体1013摆动或者滑动。
所述切换装置位于所述壳体1013内。所述切换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反光元件106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反光元件1011连接。在所述伸缩装置伸出所述壳体1013外时,所述切换装置使所述第二反光元件1011对外部光线形成避让,以使外部光线经由所述第一反光元件106反射到所述摄像头模组101,此时第二反光元件1011位于避让位置;在所述伸缩装置缩进壳体1013内时,所述切换装置使所述第二反光元件1011到达工作位置,以使外部光线经由所述第二反光元件1011反射到所述摄像头模组101。经第一反光元件106、第二反光元件1011反射的光被摄像头模组101获取。
例如,在所述伸缩装置104缩进壳体1013内时,第二反光元件1011位于第一反光元件106的光路上。所述第二反光元件1011阻挡所述第一反光元件106的反射的光,以防止第一反光元件106反射的光对第二反光元件1011反射的光造成干扰。第二反光元件1011反射的光被摄像头模组101获取。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反光元件106、第二反光元件1011进行图像的采集,并设置切换装置对两个反光元件进行切换,以实现通过不同的反光元件采集图像。且在每种使用模式下只有来自一个反光元件的反射光能入射到摄像头模组101中。在该例子中,只需要设置一个摄像头模组101即可实现多个方向的摄像,这使得摄像装置的结构变得简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101固定在壳体1013内,在进行切换时,摄像头模组101不需要发生移动,而仅是第一反光元件106、第二反光元件1011进行移动,故不会使摄像头模组101的连接线造成疲劳损伤。
例如,第一反光元件106和第二反光元件1011的反光面的朝向相背,即两个反光元件中的一个在前置摄像时使用,另一个在后置摄像时使用。当然,两个反光元件的反光面可以朝向任意方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3-4所示,所述切换装置与所述伸缩装置104是联动的。联动是指二者同步进行运动。在所述伸缩装置104伸出所述壳体1013外时,所述伸缩装置104带动所述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带动所述第二反光元件1011形成避让;在所述伸缩装置104缩进所述壳体1013内时,伸缩装置104反向带动所述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带动所述第二反光元件1011到达所述工作位置。联动的方式使得切换装置和伸缩装置104共用一个驱动装置,从而省去了一个驱动装置。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2-4所示,摄像装置还包括遮挡装置1015。在所述伸缩装置104伸出所述壳体1013外时,所述遮挡装置遮挡所述第二反光元件1011的入射光。这样,遮挡装置1015能有效地避免第一反光元件106的入射光被所述第二反光元件1011的入射光所干扰。在所述伸缩装置104缩回所述壳体1013内时,所述遮挡装置1015对所述第二反光元件1011的入射光形成避让,以使光线b到达第二反光元件1011。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2-4所示,所述遮挡装置1015呈片状结构。所述遮挡装置1015与所述壳体1013滑动连接。例如,遮挡装置1015呈矩形片状。在其中部设置有贯穿孔1015a。贯穿孔1015a与第二反光元件1011相对时,摄像装置通过第二反光元件1011采集图像。贯穿孔1015a与第二反光元件1011错开时,处于第一反光元件106使用模式。遮挡装置1015遮挡住第二反光元件1011入射的光,使光线b不会进入壳体1013内。
遮挡装置1015的材质为塑料、金属、陶瓷等,只要能遮挡光线b即可。遮挡装置1015的形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3-4所示,所述壳体1013包括沿伸缩方向设置的侧壁。在所述侧壁上设置有通孔1014。通孔1014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矩形、菱形等。所述通孔1014为所述第二反光元件1011的入射孔。在所述伸缩装置104伸出所述壳体1013外时,所述遮挡装置1015遮挡所述通孔1014。例如,通孔1014与贯穿孔1015a错开时,遮挡装置1015能够关闭通孔1014,从而阻挡光线b的入射。通孔1014与贯穿孔1015a相对时,通孔1014开启,光线b能够进入壳体1013内。例如,通孔1014和贯穿孔1015a的形状相同,以保证入射光具有足够的强度。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1-4所示,所述切换装置包括第一连杆108和第二连杆1010。所述第一连杆108与第二连杆1010铰接。第一连杆108和第二连杆1010组成V字形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杆1010相对的第一连杆108的一端与所述伸缩装置104铰接。与所述第一连杆108相对的所述第二连杆1010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013铰接。所述第二反光元件1011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杆1010上。所述第一连杆108能拉动所述第二连杆1010相对于所述壳体1013摆动,以对所述第一反光元件106反射的光形成遮挡或避让。
例如,在第二反光元件1011使用模式时,第二反光元件1011的反射面,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45°±5°。
当然,第一反光元件106和第二反光元件1011的反射面与竖直方向的角度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在所述伸缩装置104伸出时,所述第一连杆108上移,第二连杆1010被第一连杆108拉动。第二连杆1010的一端向上移动,另一端绕壳体1013上的铰接点顺时针摆动,使得第二反光元件1011由倾斜方向被拉向竖直方向。第二反光元件1011离开第一反光元件106的反射光路。
在所述伸缩装置104缩回时,所述第一连杆108下移,第二连杆1010被第一连杆108推动。第二连杆1010的一端向下移动,另一端绕壳体1013上的铰接点逆时针摆动,使得第二反光元件1011由竖直方向被推向倾斜方向。第二反光元件1011进入第一反光元件106的反射光路,以对第一反光元件106反射的光形成阻挡。
上述的切换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容易,传动迅速的特点。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3-4所示,所述切换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杆1010。所述第二反光元件1011位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杆1010之间,且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杆1010连接。例如,两个第二连杆1010的一端通过下转轴1012与壳体1013铰接。这种设置方式使得第二反光元件1011的连接更稳固,并且第二反光元件1011的转动更平稳。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3-4所示,所述切换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连杆108。在两个所述第一连杆108通过中间转轴109与所述第二连杆1010铰接。两个第一连杆108分别连接在中间转轴109的两端。两个第一连杆108的另一端与伸缩装置104的底部通过上转轴107铰接。两个第一连杆108的设置方式使得其对第二连杆1010的传动更平稳,可靠性更高。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3-4所示,所述伸缩装置104的一端呈矩形结构。所述矩形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反光元件1011的入光侧的第一边以及与所述第一边相对的第二边。入光侧例如是通孔1014所在的一侧。所述第一边与所述遮挡装置1015连接,例如通过粘结、铆接、一体成型等方式进行连接。
所述第二边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杆108连接。例如在第二边设置有上转轴107。通过这种方式。伸缩装置104的相对的两条边分别用于对切换装置和遮挡装置1015进行传动,这使得第一反光元件106和第二反光元件1011的切换更有效、更同步。
此外,相比于连接在其他位置,第一连杆108的长度能够更长,这使得第二反光元件1011的摆动幅度能够更大,传动效率更高。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1-4所示,摄像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1013内。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伸缩装置104连接,以带动所述伸缩装置104进行伸、缩,进而带动切换装置和遮挡装置1015一起运动。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马达102以及丝轴1021。所述丝轴1021与所述驱动马达102传动连接。在所述伸缩装置104上设置有驱动连杆103。所述驱动连杆103具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丝轴1021螺纹配合。在该例子中,驱动马达102的转动转换为驱动连杆103沿丝轴1021的轴向移动。螺纹配合具有传动比高的特点,这种配合方式使得伸缩装置104的位移能够更精确。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3-4所示,所述摄像头模组101设置在所述壳体1013的一端。所述伸缩装置104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另一端。其中,所述壳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摄像头模组101相对设置。例如,顶部设置有开口。伸缩装置104在顶部进行伸、缩。摄像头模组101位于底部。这样,光线a经过90°的反射进入摄像头模组101内。例如,第二反光元件1011朝向壳体1013的侧部,并位于摄像头模组101和伸缩装置104之间,三者位于同一条线上。这使得第一反光元件106和第二反光元件1011的切换更容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5-6所示,电子设备可以是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游戏机、VR设备、AR设备等。
该电子设备包括设备外壳1017和上述的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设置在所述设备外壳1017内。设备外壳1017上设置有孔1017a。该孔1017a与通孔相对。该电子设备具有结构简单。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3)

1.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摄像头模组,所述摄像头模组位于所述壳体内;
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
第一反光元件,所述第一反光元件设置在所述伸缩装置内;
第二反光元件,所述第二反光元件位于所述壳体内;和
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切换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反光元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反光元件连接,在所述伸缩装置伸出所述壳体外时,所述切换装置使所述第二反光元件对外部光线形成避让,以使外部光线经由所述第一反光元件反射到所述摄像头模组;在所述伸缩装置缩进壳体内时,所述切换装置使所述第二反光元件到达工作位置,以使外部光线经由所述第二反光元件反射到所述摄像头模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伸缩装置伸出所述壳体外时,所述伸缩装置带动所述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带动所述第二反光元件形成避让;在所述伸缩装置缩进所述壳体内时,所述伸缩装置带动所述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带动所述第二反光元件到达所述工作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挡装置,在所述伸缩装置伸出所述壳体外时,所述遮挡装置遮挡所述第二反光元件的入射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装置呈片状结构,所述遮挡装置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沿伸缩方向设置的侧壁,在所述侧壁上设置有通孔,在所述伸缩装置伸出所述壳体外时,所述遮挡装置遮挡所述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铰接,与所述第二连杆相对的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伸缩装置铰接,与所述第一连杆相对的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壳体铰接,所述第二反光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杆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二反光元件位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杆之间,且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杆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连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杆通过中间转轴与所述第二连杆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一端呈矩形结构,所述矩形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反光元件的入光侧的第一边以及与所述第一边相对的第二边,所述第一边与遮挡装置连接,所述第二边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杆连接,其中,在所述伸缩装置伸出所述壳体外时,所述遮挡装置遮挡所述第二反光元件的入射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伸缩装置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马达以及丝轴,所述丝轴与所述驱动马达传动连接,在所述伸缩装置上设置有驱动连杆,所述驱动连杆具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丝轴螺纹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光元件和第二反光元件的反射面相背设置。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外壳和权利要求1-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设置在所述设备外壳内。
CN202010105133.0A 2020-02-20 2020-02-20 摄像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1072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05133.0A CN111107258B (zh) 2020-02-20 2020-02-20 摄像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05133.0A CN111107258B (zh) 2020-02-20 2020-02-20 摄像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07258A CN111107258A (zh) 2020-05-05
CN111107258B true CN111107258B (zh) 2021-02-26

Family

ID=70428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05133.0A Active CN111107258B (zh) 2020-02-20 2020-02-20 摄像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072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37483B (zh) * 2020-12-11 2022-05-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拍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CN112969016B (zh) * 2021-02-10 2022-10-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067766A (ko) * 2010-12-16 2012-06-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프로 젝터가 내장된 카메라 장치의 이중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140055624A1 (en) * 2012-08-23 2014-02-27 Microsoft Corporation Switchable camera mirror apparatus
US9448389B1 (en) * 2015-12-30 2016-09-20 Ic Real Tech, Inc. Optical device having prism-shaped reflector directing opposing light paths onto an image sensor
CN107317896B (zh) * 2017-06-29 2020-07-0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摄像头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9005328B (zh) * 2018-08-31 2020-12-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9040561B (zh) * 2018-08-31 2020-09-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9547682B (zh) * 2018-12-29 2021-04-06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终端设备
CN110120993B (zh) * 2019-04-29 2021-06-01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10460760A (zh) * 2019-08-29 2019-11-15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07258A (zh) 2020-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07258B (zh) 摄像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US7625139B2 (en) Image sensing apparatus
KR100900486B1 (ko) 촬상 장치용 광학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한 촬상 장치
CN105100573B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11474809A (zh) 电子设备
CN111405154B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8432226A (zh) 相机模块和包括相机模块的电子装置
CN111866229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2511731A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188039B (zh) 摄像头隐藏式电子设备及隐藏式摄像头
CN110278361B (zh) 移动终端
US9348110B2 (en) Lens barrel and imaging apparatus
CN210899304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11314506B (zh) 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JP4752323B2 (ja) 撮像装置
CN114244981B (zh) 电子设备
CN113747021B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15494497U (zh) 一种摄像头伸缩装置及摄像头模组
KR102345118B1 (ko)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휴대 단말기
CN113114811B (zh) 电子设备
KR20050106913A (ko) 다방향 촬영이 가능한 카메라모듈을 구비한 이동통신 단말기
JP4449071B2 (ja) 撮像装置
CN209845078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3296336A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994858B (zh) 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